(七年级历史教案)寻访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教案:探索古代丝绸之路

初中历史教案:探索古代丝绸之路

初中历史教案:探索古代丝绸之路
一、引言
•介绍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念和背景;
•引发学生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趣。

二、目标
让学生了解: 1.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丝绸之路上进行的贸易活动; 3. 丝绸之路上传播的文化交流。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认识古代丝绸之路(30分钟)
1.使用地图或图片展示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
2.解释为什么称其为“丝绸”之路,以及这个名称与其中贸易品类的关系;步骤二:探索贸易活动(40分钟)
1.分析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地区上的主要贸易商品,并通过图片或实物进行展
示;
2.解释各种商品如何在不同国家/地区间进行交易,并强调重要商业城市和交
通工具;
步骤三:了解文化交流(40分钟)
1.讨论与商品交易相关的文化交流,例如宗教、语言、艺术等方面;
2.使用图片和故事来说明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
3.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文化交流对于古代世界产生的影响。

步骤四:总结与评价(20分钟)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他们从这个教案中学到的知识;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古代丝绸之路的认识和观点。

四、拓展活动
1.组织参观博物馆或举办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展览;
2.培养学生制作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模型或海报;
3.分组进行小剧场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展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与文化交
流。

结语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在探索古代丝绸之路的过程中获得对于历史和全球贸易的深入了解。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互相影响与融合的重要性。

优质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7篇)

优质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7篇)

优质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7篇)优质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读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

2、试用段意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合理想象中的场景。

4、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灿烂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合理想象中的场景。

教学难点用段意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素材1、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

2、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

3、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小故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我们祖国的西部不仅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

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

板书课题。

2、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了解?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读懂句子,理解新词。

(1)大家课前预习得不错,老师再考考你们,谁能把这句话填写完整?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谁能给这个词找个近义词?(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课件出示)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矗立:高高地直立。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骆驼与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姿态各异,非常生动逼真(可结合插图让学生理解)。

(2)谁能填写这个句子,并准确地读一读??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什么?(课件出示)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戎装:军装。

戎,古代兵器的总称。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显得极有声势。

万余大军,边境守候,充分反映了安息国对中国来使的重视与尊重。

(3)读句。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寻访“丝绸之路”》教案(1)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寻访“丝绸之路”》教案(1)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寻访“丝绸之路”》教案(1)“丝绸之路”〖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培养初步的学科渗透能力,即史地结合、文史结合等;培养学生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祖国和自然的热爱。

〖设计思路〗一、活动准备:为了培养学生查阅、收集、甄别历史资料的能力,我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搜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普及性历史读物、图片、实物、音乐、诗歌等材料。

之后,老师指导学生从所查找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剔除多余内容。

在历史学习中,编演历史剧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而且本课的部分内容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处理,所以我安排一些同学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丝路商队》和《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文字、语言表达、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任务是纠正剧本当中出现的史实性错误,其他基本不做改动,以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课堂教学:1.本课是学习与探究课,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机会,而教师应略向后退。

所以我挑选了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负责整节课的串连。

2.为了增加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台上与台下的生生之间的交流,我在学生朗诵丝绸之路的诗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台下的同学回答,其中包括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如地理等)。

这样,既调动了全班同学,也培养了初步的文史、史地等学科渗透能力。

3.为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我把全班分为六个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各组之间展开竞赛。

另外,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创设了如下的一个情境。

将六个组假设为六个旅行社,让他们依据自己在课下查阅的资料,分别在最新版的地图上设计自己的游览路线,并选择本组认为最好的景点,最后推举一名代表以小导游的身份发言。

比一比,看看在当今的旅游热潮中,哪家旅行社能赢得最多的游客。

寻访丝绸之路学案教案

寻访丝绸之路学案教案

寻访丝绸之路学案教案一、学案概述本学案以丝绸之路为主线,通过对丝绸之路的介绍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学习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了解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3.能够描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商队活动。

4.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学习内容1.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3.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商队活动。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商队活动。

五、学习方法1.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2.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进行学习辅助。

六、学习过程1.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吗?你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2.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师讲解,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3.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特点和意义(30分钟)-学生小组合作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每个小组分别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并由全班共同讨论,形成整体的认识。

4.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商队活动(3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商队活动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小组合作研究,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重要城市或商队,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介绍其历史和特点。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介绍,并由全班进行讨论和互动。

5.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你们对丝绸之路的了解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展望下一节课,介绍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丝绸之路》,详细内容为第一子目“张骞通西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以及它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背景及其路线。

2. 了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作用。

难点: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丝绸之路地图、相关历史图片。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2. 讲解新课(1)张骞出使西域:介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

(2)丝绸之路的开通:展示丝绸之路地图,讲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经过的地区。

(3)丝绸之路的作用:分析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强调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古代商人,模拟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易,体验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4. 例题讲解(1)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丝绸之路的路线是怎样的?(3)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 随堂练习(1)简述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

(2)绘制丝绸之路地图,标出其主要经过的地区。

(3)分析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访问西域各国2. 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作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及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路线及历史意义。

2. 掌握丝绸之路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条路线有什么特殊之处?”2. 讲解丝绸之路的开通(1)讲解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

(2)介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3. 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1)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丝绸之路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1)设置情景: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商人,准备沿着丝绸之路到西域做生意。

(2)学生分组讨论:在丝绸之路上,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5.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回答。

6.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丝绸之路相关习题。

(2)教师点评,解答疑惑。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开通:汉武帝、张骞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影响:促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2. 历史意义:加强东西方联系,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 答案: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到西方,西方的金银、宝石、香料等商品传入中国,从而促进了双方的经济繁荣。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教案-03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教案-03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活动目标〗通过识读丝绸之路图和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能够在最新的中国地图上找出丝绸之路的路线;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能认识到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离不开地理,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能力和学科渗透能力。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查阅和收集历史资料、文献、图片以及实物,提高编写历史小文章、制作课件的能力。

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学完第16课后布置任务,进行准备。

1.发动学生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资料、光盘、录像带、图片、实物,每人至少两个,多者予以表扬。

将收集的资料汇总,共享学习资源。

2.按照自愿原则将学生组成探究小组,有丝路路线组、丝路上古代名人组、丝路上名胜古迹组、丝路诗歌组以及民族、物产及东西方交流组,每小组8~10人,自行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并记录小组活动日志。

教师对每小组的探究学习提出要求:路线组,熟悉古今丝路路线图,能说出路线途经的地形、地貌、城市、国家及古今地名的变化,制作课件(文字描述及路线图);古代名人组,写出名人小传或进行名人比较分析,也可编出名人短剧,制作课件(有文字、图片、录像及其走过的路线);名胜古迹组,能在地图上找到著名的名胜古迹所在的地方并对之加以简要介绍,探讨楼兰古国由繁荣走向衰落直至消亡的原因,制作课件(文字、图片);诗歌组,收集诗歌,了解写作背景及内容,每人至少会背诵两首,制作课件(文字、图片);民族、物产及东西方交流组,查找丝路沿途经过的省份、少数民族分布、各省的主要物产、东西方文化、物产交流的实物或图片,制作课件。

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人都要有研究文章及心得体会,每个小组至少要做出一个课件,多多益善。

3.各小组制定出活动课上小组的活动方案,每小组活动时间为5~8分钟,选出小组活动主持人及上台展示活动的学生代表。

第课“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教案

第课“寻访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活动标题:“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探究之三西岗中学王庆艳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1、适于的学段/年级:七年级上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是一节活动课。

本课是本册书的学习与探究第三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同时它也是对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是一个知识的拓展和补充,二、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通过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学习,对丝绸之路已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相关知识的储备。

同时通过前两节的探究活动课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探究学习的方法,也应具备如下技能:1、明确自己的探究对象,懂得把自己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二次分类。

2、彼此之间具备初步的合作意识3、能初步利用各种资源(图书、因特网等)收取有效信息4、能初步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实现:1、通过借助于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来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进行古今地图对照,掌握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并能在绘制的地图上说出丝绸之路路线;知道图示法、古今地图对照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要求查阅和搜集有关历史资料、文献、资料等。

3、能认识到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离不开地理,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能力和学科渗透能力。

4、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精神,锻炼表达能力,收集处理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同学感受汉语的魅力,接受美的熏陶。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型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设计思路,确定研究目标,亲自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等一系列活动能够,体会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从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整个过程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适当给予点拨。

评价维度:课前:学生材料收集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加工深度。

课中:与其它组员的配合情况,语言表达情况。

课后:自己所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深度,具备科学性,收获如何?(从知识能力上、方法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五、教学或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1、教师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

七年级历史上册《丝绸之路》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丝绸之路》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丝绸之路在古代世界文明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丝绸之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是什么?
-结合实际,谈谈丝绸之路对家乡地区的影响。
2.小组讨论要求: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小组观点;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2.课后作业布置:
-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短文,要求涵盖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影响等方面;
-搜索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地理知识,进行课堂分享;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丝绸之路相关景点,感受历史文化。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丝绸之路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需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过程、主要路线、历史影响等方面。通过写作,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总结能力,同时锻炼其文笔。
5.选择一位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人物,为其写一篇人物传记,不少于500字。通过此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其历史感悟。
6.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丝绸之路对家乡地区的影响。要求不少于300字的论述,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历史文化,增强其乡土情怀。
7.观看一部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撰写观后感,不少于500字。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1.作业要求按时完成,保证质量;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问,发挥创新精神;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鼓励性评价和建议;
4.作业完成后,组织课堂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丝绸之路是什么?它在我国历史中有什么重要地位?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程标准: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收集从西域传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了解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教师指导点评。

教学过程:《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篇二」学习目标:1、课8个生字,灵活运用,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

2、感受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3、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教学重点: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课前准备: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讲解讨论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整体感受课文。

1、小组合作,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课文采用的什么样的叙述顺序?插叙,1、12、13写现在,2―11回忆过去3、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课堂讨论交流:(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学案教案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学案教案

知识与能力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针对性的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培养查阅、整理史料以及学科间互相渗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查阅和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和实物。

通过对照古今地图,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学科渗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丝绸之路”的作用,认识到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和富强。

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探究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古代名人、省份民族、文化物产和山脉河流。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商路、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和友谊之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寻访探究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古代名人、省份民族、文化物产和山脉河流。

明确目标——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相长——模拟导游课余研究——知识延伸1. 找一找: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2. 集一集;分类和整理收集到的有关史实,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学前准备教师:1、在第16课学完后布置学生收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图文资料。

2、准备三张地图:“丝绸之路”示意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3、让学生自愿组成五个探究小组(每组10人左右)⑴丝路路线组⑵丝路上古代名人组⑶丝路上名胜古迹组⑷丝路诗歌组⑸民族物产及东西方交流组4、组织评审团成员共同制定本次活动评比标准,学生:1、预习本文有关内容,突出本组探究重点。

2、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资料、图片、实物、诗歌等,汇总起来共享学习资源。

3、各组选出组长(主持人),负责指挥本组活动。

4、各组推荐评委4名,组织活动评审团,参加活动评比。

1、创设情景导入(激励性点拨2分钟)上个世纪末,中共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同学们知道西部大开发都包括哪些省份吗?学生回答后明确: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重庆、云南、宁夏、陕西、贵州十个省市自治区。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5篇可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5篇可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5篇可选)第一篇:丝绸之路优秀教案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教学时数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预测:﹙1﹚什么是丝绸之路?﹙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课外与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

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教案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教案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内容: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1.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 掌握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和贸易商品
3. 能够解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2. 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和贸易商品
3. 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理解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影响
2. 掌握丝绸之路各主要线路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活动
教学准备:
1. 丝绸地图
2. PowerPoint演示稿
3. 丝绸之路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丝绸之路的图片和地图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二、呈现(10分钟)
教师通过PowerPoint演示稿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包括丝绸之路的各主要线路、贸易商品和文化交流。

三、讲解(15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丝绸之路各主要线路的地理位置、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丝绸之路的影响。

四、练习(15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并在课堂上展示。

2. 学生通过丝绸之路地图标注各主要线路和重要城市。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和经济的重要性。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并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论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教案-01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教案-01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通过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知识。

培养查阅、整理史料的能力。

2.通过在地图上查找“丝绸之路”沿途主要古今地名、了解其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培养学生识图的基本能力。

3.通过举行“新闻发布会”,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认识史地的关系及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查找资料(或制作课件)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

2.“知之深,爱之切”。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寻访,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二、活动过程(一)准备在学习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后,给学生布置:1.名称:古道之旅。

2.全班为一个记者团,班长即团长,负责检查各组“采访”工作进行情况,与老师联系。

全团分成四个采访小组,由历史小组长负责。

3.各小组采访区域:第一组,西安和河西走廊;第二组,玉门关奄蔡;第三组,阳关大秦;第四组,葱岭身毒。

4.要求各小组:准备中国地图和中国地形图各一份,世界地图一份,对照地图熟悉所负责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根据所负责区域收集有关资料。

(重要地名的古今演变、主要居住哪些民族、风土人情、物产、有哪些名胜古迹、相关故事或诗词,历史沿革和现在状况)5.下一周第二节历史课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以组为单位进行陈述,形式自定。

(可以推举一名代表讲述,可以全组参与链接讲述,可以展示图片,也可以制成软盘电脑演示,还可以表演小话剧等等)(二)“新闻发布会”1.按“丝绸之路”起止顺序,各小组进行演示。

2.师生对发言人提问或质疑。

(可以全组参与回答)(三)评价和总结老师提问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以检查活动效果并结合总结。

1.请在地图上指出西安、奄蔡、身毒、大秦、葱岭的地理位置并说出这些地名的演变。

(史地知识和识图能力)2.这次采访,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请用你采访到的史实、事例,说明对外开放能使国家繁荣和发展。

《丝绸之路》教案精选

《丝绸之路》教案精选

《丝绸之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西汉与西域的关系》,详细内容为第一子目“丝绸之路”。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其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其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了解丝绸之路对沿线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史料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友好交往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其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难点:丝绸之路对沿线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史料等。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丝绸之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丝绸之路。

(2)提问:“丝绸之路是如何开通的?它对中外交流有哪些贡献?”2. 讲解丝绸之路的开通(1)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2)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3. 学习丝绸之路的路线(1)展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了解其路线。

(2)讲解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及沿线重要城市。

4. 探讨丝绸之路的作用(1)经济方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东西方的贸易往来。

(2)文化方面:传播中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5.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丝绸之路上的商品,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贸易品种。

(2)分组讨论:如果你是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你会如何选择商品进行贸易?6.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丝绸之路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丝绸之路的填空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的开通(1)张骞出使西域(2)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2. 丝绸之路的路线3. 丝绸之路的作用(1)经济方面(2)文化方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丝绸之路相关知识填空题。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的教案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的教案

初中历史丝绸之路的教案教学内容: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3. 能够描述丝绸之路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 丝绸之路的定义和重要性2. 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3. 丝绸之路的影响和意义教学难点:1. 探索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2. 理解丝绸之路贸易的特点和规律教学准备:1. 教科书2. 丝绸之路地图3. PowerPoint 等多媒体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

二、讲解(15分钟)1. 讲述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解释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3. 探讨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三、活动设计(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阐释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或旅行者,体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过程。

四、总结(5分钟)总结丝绸之路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作文,表达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看法。

六、课堂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出改进和调整。

教学延伸:邀请专业人士或学者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表达,评价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的把握程度。

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3篇)

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3篇)

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3篇)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提出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解决。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让学生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2、有关丝绸之路的地图(示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路。

说说你们知道的路都有哪些?2、在这么多路之中,有一条有名的丝绸之路。

对丝绸之路,你们了解多少?3、学生交流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同桌或小组交流,个别介绍。

(点评: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4、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丝绸之路二、质疑课题,自主阅读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是怎么开辟丝绸之路的?……(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2、学生提问后,同位轻声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引导他们从刚才的提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同座位、小组交流筛选后的问题。

(不要求完全统一,确保学生个性化地阅读。

)4、带着问题学生自读自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自己的体会做批注。

(点评:疑是思考的开始,问题是产生学习的起点。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案:探索古代丝绸之路

历史教案:探索古代丝绸之路

历史教案:探索古代丝绸之路一、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意义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贸易通道。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汉朝时期。

西汉政府派遣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陆上贸易路线。

这条路线由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奢侈品贸易而著名,也承载着中华文化在东西方的传播。

1. 丝绸之路的商业意义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了东方和西方的贸易中心,成为了重要的商业通道。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丝绸生产国,通过丝绸之路将丝绸等中国特产带到了西方。

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流和经济的繁荣,还推动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交流。

同时,丝绸之路也为许多亚欧国家提供了财富和文化的交汇点。

2. 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通道,也是文明的交汇点。

通过丝绸之路,东方和西方的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为各国带来了新的科技、艺术和宗教等方面的启示。

在这个过程中,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道教从中国传到了西方。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拓宽了人类的文化视野,也为古代丝绸之路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城市古代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遍布欧亚大陆,其中一些城市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和文化交流中心。

1.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之一。

它连接了中国的内陆地区和外部世界,是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乌鲁木齐市现存许多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遗迹,如月牙泉、交河故城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

2. 大马士革大马士革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连接了东地中海和中亚地区。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大马士革曾经是丝绸、香料和其他贵重商品的集散地。

今天,大马士革作为叙利亚的首都,依然保留着许多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

3. 撒马尔罕撒马尔罕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名师教学设计1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名师教学设计1

第19 课寻访“丝绸之路”一一学习与探究之三活动目标通过识读“丝绸之路图”和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在最新的中国地图上能准确地找出丝绸之路的途经路线;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和收集有关的历史、文献、图片以及实物。

能认识到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离不开地理,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的学科渗透能力。

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目标,以便学生了解评价的依据。

2、布置学生查阅有关丝绸之路的各种读物,收集有关图片、文字、实物资料等。

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书店查找收集音像制品等相关资料。

3、指导学生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绘制“丝绸之路示意图”。

4、收集资料展示,学生通过对收集丝绸之路的人文、环境、特产、民族风情等图片、文字、影视资料的展示了解丝绸之路的沧桑。

5、话剧表演张骞通西域历经的千辛万苦,理解张骞的坚强不屈、坚定的信念的优秀品质。

活动过程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丝绸之路”是从西汉的长安城向西出发,途经今古肃、宁夏、青海、新疆,连接中西亚和欧洲的一条交通要道。

这条通道是谁开辟的。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这位拓路者的艰辛。

首先各小组画丝绸之路示意图,并对地名进行抢答,对各小组进行积分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一组同学们表演话剧。

话剧内容通过主人公第一话别武帝西行开始,途中跋山涉水克服了交通的不便,在经匈奴控制区域后备追杀、抓捕、娶妻不能完成武帝任务的内心活动、弃妻儿逃出到西域后没有达成目的的失落,到回到长安,以及再次请求西行,结交各个政权的活动,感受人物的坚强品质。

第二小组介绍沿途的景点。

保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长城嘉峪关和汉代烽燧遗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丝路重镇高昌故城遗址、楼兰等历史古迹。

第三小组介绍沿途的人文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访丝绸之路
七年级历史教案
《》
——学习与探究之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针对性的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培养查阅、整理史料以及学科间互相渗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查阅和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和实物。

通过对照古今地图,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学科渗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丝绸之路”的作用,认识到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和富强。

通过“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探究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古代名人、省份民族、文化物产和山脉河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商路、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和友谊之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思路: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寻访探究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古代名人、省份民族、文化物产和山脉河流。

明确目标——课前准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相长——模拟导游
课余研究——知识延伸
1. 找一找: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2. 集一集;分类和整理收集到的有关史实,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学前准备
教师:
1、在第16课学完后布置学生收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图文资料。

2、准备三张地图:“丝绸之路”示意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3、让学生自愿组成五个探究小组(每组10人左右)
⑴丝路路线组⑵丝路上古代名人组⑶丝路上名胜古迹组⑷丝路诗歌组
⑸民族物产及东西方交流组
4、组织评审团成员共同制定本次活动评比标准,
学生:
1、预习本文有关内容,突出本组探究重点。

2、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资料、图片、实物、诗歌等,汇总起来共享学习资源。

3、各组选出组长(主持人),负责指挥本组活动。

4、各组推荐评委4名,组织活动评审团,参加活动评比。

1、创设情景导入(激励性点拨2分钟)
上个世纪末,中共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同学们知道西部大开发都包括哪些省份吗?学生回答后明确: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重庆、云南、宁夏、陕西、贵州十个省市自治区。

在我国的西北边疆,浩瀚的沙漠,茫茫的戈壁滩上,曾经延伸着一条瑰丽的“丝绸之路”,它昭示着历史曾有过的繁荣。

中国西部许多地方古代通过“丝绸之路”参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沟通了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渗透。

借当今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应该成为国际性的新课题。

今天让我们重新踏上“丝绸之路”,循着先人走过的足迹,探访“丝绸之路”的过去、今天,并展望其美好的未来!
七年级历史教案
2、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1)通过识读丝绸之路路线图提高历史识图的基本技能。

2)掌握图示法,初步培养史地结合及各科间相互渗透的能力。

3)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寻访,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其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3、丝路路线小组活动展示(7分钟)
⑴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推选代表发言。

⑵教师肯定学生搜集、探究成绩,使其体会成功之喜悦。

⑶教师协助小组主持人上台运用多媒体展示地图,﹙映示“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并根据地图介绍丝路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分为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到奄蔡;南路从阳关到大秦所经过的较大城市。

⑷评审团评价
4、丝路上古代名人组活动展示(7分钟)
⑴小组主持人运用多媒体展示丝路上的名人(张骞、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法显、甘英等)的图片,简介之成就。

⑵全班分组讨论收看感受。

⑶评审团评价
5、思路上名胜古迹组活动展示(7分钟)
⑴结合本小组收集的材料,主持人介绍古迹名称,并逐个介绍其由来与地位。

⑵师生运用多媒体展示玉门关、西安、火焰山、河西走廊四镇、酒泉、敦煌等古迹的录像资料和图片。

⑶让学生讨论感受祖国历史的悠久、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享有高尚的民族自豪感。

⑷评审团评价。

6、丝路诗歌组活动展示(7分钟)
⑴学生展示课外收集的诗歌课件,﹙映示部分古代诗歌﹚主持人提问并明确诗歌的名称和作者,并弄清诗歌的主旨与写作背景与丝绸之路的联系。

⑵本小组进行配乐诗歌朗诵,然后全班集体朗诵。

⑶评审团评价。

7、民族物产及东西方交流组活动展示(7分钟)
(1)生生互动明确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经过的省份及这些省份少数民族和物产。

(2)运用多媒体展示东西方文化、物产交流的考古证据、图片和实物,并作简介。

(3)评审团评价。

8、小结(7分钟)
(1)各小组选代表发言谈寻访丝绸之路的收获感受。

﹙先写成历史小文章﹚
(2)评审组公布评审结果。

结语:
本课时我们全体同学积极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智能作用,进行合作探究,掌握了查阅地图的基本技巧,明确了史地不分家,学会了围绕主题搜集查阅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实物的方法,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编写历史小文章、制作历史课件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大家集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也强化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和对改革开放历史同未来的认识。

说明活动课大有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