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才女

合集下载

民国十大才女

民国十大才女

民国十大才女民国的舞台上,活跃着一群美丽聪慧的精灵,她们或是社交场上的明星,或是倡导女权的教育家,或是舞台上耀眼的明星,或是杰出的诗人、画家……她们有的如清泉般纯洁,有的如烈火般激情,她们就是那个时代最受瞩目的十大才女。

1史良(1900—1985)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大律师、著名法学家,中国第一个女部长。

是民国十大才女中领导职务最高的女性。

章诒和曾撰文评价她:“她是我小时候崇拜的美丽女性。

只要父亲说上一句:今天史大姐要来。

我听了,顿时就血液沸腾,兴奋不已。

”[1]2盛爱颐(1900年——1983年)盛爱颐(1900年——1983年[2]),江苏常州人。

她以“盛七”闻名上海滩[2],是民国十大才女中唯一的实业家,是中国第一个涉足娱乐业的女企业家,上海百乐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原南洋公学)校董,是上海最大的资本家——常州人盛宣怀的七女儿。

盛爱颐在与宋子文的恩恩怨怨中尽展个性,在中国第一桩女权案中大显风采[2]。

盛爱颐见多识广,不仅能诗会绣,还写得一手好字[2]。

3吴健雄(1912年——1997年)江苏苏州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

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曾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其丈夫是华裔美国物理学家袁家骝(袁世凯孙子)。

吴健雄是民国十大才女中唯一的科学家。

4陈衡哲(1893年——1976年)江苏常州人,史学家,中国第一位女教授。

陈衡哲是和任鸿隽、胡适一代的民国黄金十年的大知识分子,他们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管自己学的是文史法还是理工医农,首先都是社会评论家,随时对社会问题仗义执言,发飙问难。

5苏雪林(1897年——1999年)浙江温州人,作家、文艺批判家。

她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诞生于一个极端保守的家庭,虽幼年饱受旧礼教之害,但幼年耳濡目染的力量太强,思想究竟是保守的。

”“实际上,我是一个人,是一个很普通的女性,青年时代也颇向往爱情生活,屡受打击,对爱情倒尽胃口,从此再也不想谈这两个字,把爱情升华为文学创作及学术研究的原动力,倒也是意外的收获。

民国四大美女

民国四大美女
民国四大美女

民国四大美女包括指的是中华 民国在中国大陆时期(1912-1949年 )所涌现的各行业美女,包含“校 园皇后”陆小曼,有民国才气与美 貌并重的林徽因,有“金嗓子”之 称的周璇,和“电影皇后”阮玲玉。




林徽因(1904-1955),别名徽音,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福建福州。 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 国一代才女。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 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陆小曼(1903-1965),近代女画家,江苏武进人,生于上海市孔 家弄。学生时代的陆小曼,不仅才能出众,美丽也含苞欲放,初露魅 力。她有上海姑娘的聪明活泼,又有北京姑娘的秀丽端庄。在学校里, 大家都称她为“皇后”。1922年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 与徐志摩结婚。 周璇(1920-1957),江苏常州人,中国早期电影著名女演员、民国 时期著名歌唱家。她的名字可以说是国语流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 号称“金嗓子”。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曲的人,也会对她那燕语莺声 一般的歌喉留下难忘的印象。 阮玲玉(1910-1935),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人,出 生于上海。阮玲玉端庄大方,清丽脱俗。对待表演艺术,她勤奋刻苦, 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不懈追求,达到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的 最高水平,赢得广大观众由衷的倾慕。

70多年过去了,岁月流转,人世沧桑, 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改变了。这些比烟 花寂寞的女子,她们的笑,她们的美,她 们的戏,穿越遥远的时空而来,依然震撼 着我们,牵动着我们的心。伊人已逝,对 于绝代的美丽与哀愁,我们能做的唯有怀 念。
2016/4/5后。她被称为是中国的嘉宝,感光最快的胶片, 是中国电影百年中最美丽的女人。当年影评人一致评价阮玲玉“要哭,雨泪即至,要 笑,百媚俱生。”她扮演过被封建势力压迫的弱女、被阔佬损害的风尘女子、打破传 统婚姻观念的妇女,还有初步觉悟的进步女青年,这些女性形象塑造得很真实,使得 人们提到女性电影的时候都会想到她。阮玲玉的美,不是一般的美。她没有沉鱼落雁 之貌,但她身上那种发自内里的略带悲剧的幽怨,就如同天空中的弦月儿一般有着牵 动人心的味道。她既柔弱,又坚强;既依赖,又独立。那个永远身着旗袍的婀娜身影, 成就了上海的又一段传奇。 她一生追寻真爱,却从未得到过。作为一名女性,她内心深处渴望爱情,渴望依靠, 可是她遇到的三个男人,都给了她致命的打击。第一个是无赖的初恋情人张达民;第 二个是自私的衣食情人唐季姗;第三个是怯懦的知己情人蔡楚生。张达民是那么厚颜 无耻,将她视若摇钱树一般需索无度;唐季珊是一个情场老手,为了虚荣,而为她献 上一片殷勤。张织云曾经写信告诫过阮玲玉,说她会步上她的后尘,可她沉浸在谎言 里,以为自己是特殊的,最后终于被唐季姗伤透了心;蔡楚生最可怕,他这样的人, 有才气,往往在求爱的时候信誓旦旦,但就是不能承担责任。试想当日如果蔡楚生能 与阮玲玉私奔,阮玲玉如何能死?后人看来也是一段传奇佳话。张达民的厚颜无耻, 唐季姗的负心薄幸,蔡楚生的软弱逃避,让她黯然神伤。面对黄色小报的捕风捉影, 面对负面新闻的恶意中伤,她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于是选择了逃离。她在1935年3 月7日的深夜服安眠药自杀,被送往日本医院,但是当时没有值班医生在。唐季姗为了 顾全自己的脸面,没有把她送到其他医院抢救,于是错过了最好的抢救时间,一个风 华绝代的女子,最后长眠在了上海青浦县福寿陵园。

四大才女是哪四个

四大才女是哪四个

四大才女是哪四个民国四大才女的故事被后世广为流传,那你知道都有哪四个吗?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大才女吕碧城吕碧城(1883年-1943年) ,安徽旌德人,生于1884年。

父亲吕凤歧,光绪三年进士及第(与清末著名诗人樊增祥同年),曾任山西学政,家学渊源。

吕家有姐妹四人,吕碧城是老三。

吕碧城和她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吕碧城12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很高水准,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

当有人告诉他这其实只是一位12岁少女的作品时,他惊讶得不能相信。

1895年,父亲吕凤歧去世,吕碧城的母亲从京城回乡处理祖产,族人因为觊觎吕家家产,唆使匪徒将乃母劫持。

吕碧城在京城听到了消息,四处告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信求助;几番波折,事情终于获得圆满解决。

但此事让小小年纪的吕碧城显示出了非凡的胆识,却也让与吕碧城有婚约的汪家起了戒心,认为小小年纪的吕碧城,竟能呼风唤雨,于是提出了退婚要求,吕家孤女寡母不愿争执,答应了下来,双方协议解除了婚约。

然而在当时,女子被退婚是奇耻大辱。

吕碧城虽身为新女性也一度自怨自艾,对其今后婚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婚约解除后,吕碧城的母亲带着四个尚未成人的女儿投奔在塘沽任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

四大才女萧红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

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

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

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民国四大才女 PPT

民国四大才女 PPT

生平

1941年4月,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回国途经香港, 特意到九龙看望病中的萧红。1941年12月8日,柳 亚子先生应萧红之约去探望她。1942年1月12日, 日军占领香港。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 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 不能饮食,身体衰弱。1月15日,端木蕻良和骆宾 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 1月22日,萧红与世长辞, 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
1935年月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
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 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 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生死场》原名 《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 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
裂痕

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 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 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 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 响了写作。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 决定用暂时的离别来弥补裂痕。1936年7月16 日,萧红离开上海,只身东渡日本。

生平

1938年1月,萧红、萧军和聂绀弩、艾青、田间、端 木蕻良等人应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公朴之邀,离开武 汉到山西临汾民族大学任教。。2月,临汾形势紧张, 萧红、端木蕻良随丁玲西安。萧军后经延安也来到 西安。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 经怀孕。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 他们在武汉结婚。1938年被视为萧红文学创作前后 两期的分界。1939年1月,萧红又回到重庆。1939年 冬,萧红和端木蕻良搬到黄桷树镇上名秉庄,住在 靳以楼下。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 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
生平

1931年10月,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在走投无路 的情况下,违心地与王恩甲一起旅馆同居。半年后, 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萧红困 居旅馆,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 裴馨园求助,并因此结识青年作家萧军。两人一见 钟情。1932年8月,松花江决堤,萧红得以离开旅馆, 摆脱困境,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 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出院后,萧红与萧 军住进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二人仅靠萧军 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1932 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道里商市街 25号,有了自己的家。

民国四大才女

民国四大才女

民国四大才女民国四大才女即民国时期涌现出的四个非常有名、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她们分别是有过人胆识的吕碧城、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生命短促的石评梅以及拥有“奇才异女”盛名的张爱玲。

四大才女民国四大才女为:吕碧城(一说庐隐),萧红,石评梅和张爱玲。

吕碧城锋芒初露——显过人胆识吕碧城(1883年-1943年),安徽旌德人,生于1884年。

父亲吕凤歧,光绪三年进士及第(与清末著名诗人樊增祥同年),曾任山西学政,家学渊源。

吕家有姐妹四人,吕碧城是老三。

吕碧城和她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吕碧城12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很高水准,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

当有人告诉他这其实只是一位12岁少女的作品时,他惊讶得不能相信。

1895年,父亲吕凤歧去世,吕碧城的母亲从京城回乡处理祖产,族人因为觊觎吕家家产,唆使匪徒将乃母劫持。

吕碧城在京城听到了消息,四处告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信求助;几番波折,事情终于获得圆满解决。

但此事让小小年纪的吕碧城显示出了非凡的胆识,却也让与吕碧城有婚约的汪家起了戒心,认为小小年纪的吕碧城,竟能呼风唤雨,于是提出了退婚要求,吕家孤女寡母不愿争执,答应了下来,双方协议解除了婚约。

然而在当时,女子被退婚是奇耻大辱。

吕碧城虽身为新女性也一度自怨自艾,对其今后婚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婚约解除后,吕碧城的母亲带着四个尚未成人的女儿投奔在塘沽任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

主笔《大公报》提倡女权1903年春,20岁的吕碧城有意到天津市内探访女学,外甥女要入新学,脑筋陈旧的舅父严辞骂阻,吕碧城一时激愤,第二天就逃出了家门,只身踏上了去往天津的火车,不但没有旅费,就连行装也没来得及收拾。

一个富家女子独自出门,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之举。

而此次出走,正是吕碧城登上文坛的开始,也是她与各界名人交往的开始。

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吕碧城,在去往天津的火车中,熟识了佛照楼旅馆的老板娘,到达天津后,暂住其家中。

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是谁

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是谁

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是谁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那么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是谁?下面给大家说说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是谁,供大家阅读!吕碧城(1883-1943),原名吕贤锡,号碧城,原籍安徽旌德,生于山西太原,父亲吕凤歧为光绪进士、山西学政,吕碧城在四姐妹中排行老三。

到吕碧城12岁时,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很高水准。

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她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

当有人告诉他这只是一位小姑娘的作品时,他惊讶得简直不敢相信。

她是“被时光之河湮没的一朵奇葩,亦是一个不老的传奇”。

她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也有人说她就是“民国第一才女”,还是女词人中“三百年来第一”、“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第一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她又是“吕氏四姐妹”(吕惠如、吕美荪、吕碧城、吕坤秀)之一和之首,且有人称她是“风华绝代民国剩女”,独身终老;她还与秋瑾齐名,号称“民国南北二女侠”。

她是作家、报人、旅行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既美丽又聪慧,琴棋书画、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古典文学造诣冠绝天下,乃近代第一女词人、女报人;还工书画、擅琴艺,会说6国语言,包括一口流利的英语。

她一直坚持只用文言创作,反对“五四”时期开始的白话文运动。

有论者说,以她的艺术感觉和描写功力,如果能用白话文创作,成就可能超过新文学史上其他任何女性作家。

曾是天津《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主笔;参与创办北洋女子公学,出任总教习、监督;担任袁世凯总统府机要秘书、参政;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倡导动物保护与戒杀,自己晚年也彻底吃素。

民国四大才女之首吕碧城的轶事典故人际纠纷英敛之与吕碧城相识后,因为欣赏其才华胆识,一度生出倾慕之心。

英敛之的妻子淑仲以女性的直觉感到丈夫的热心有些过了头,暗自伤心悲痛,几欲离家避走。

最后,英敛之“发乎情,止乎礼”,以君子之风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只在事业上给予吕碧城以指引支持,不但对她力加拔擢,还将她引荐给当时的众多社会名流。

民国四大才女

民国四大才女

张爱玲语录
1、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对胡兰成说的话。 2、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出自《语录》 3、一个知已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出自《张爱玲语录》 4、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出自《张爱玲语录》 5、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出自《语录》 6、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 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壳——出自小说《连环套》 7、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出自张爱玲小说《花凋》 8、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 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半生缘》 9、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半生缘》 10、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 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十八春》 11、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 12、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13、小小的忧愁和困难可以养成严肃的人生观。 14、人类总是害怕自己未知的东西。 15、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16、我是一朵不开花的花,尚未学会绽放,就已学会凋零。 17、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题写) 18、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 可逆转的命题。
石评梅(1902 ——1928),原名汝壁,
山西省平定县城关人。父亲石铭,字 鼎丞,清末举人,其家庭为平定城内 一个书香门第。由于石评梅天资聪颖, 再加上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校 里学业突出,被誉为才女。在女师读 书期间已经显露了石评梅的反抗思想 和组织才能。一次女师闹风潮,她为 组织者之一。1919年暑假,石评梅从太 原女师毕业,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 学校。这在石评梅是一生中的重要转 折。1920年在山西同乡会上,石评梅 结识了北京大学学生、五四运动健将、 山西籍最早的共产党人高君宇。这是 石评梅一生中又一重大转折点。

民国四大美女指的是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四个美女

民国四大美女指的是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四个美女

中国有关四的人和物
民国四大美女指的是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四个美女,包括“校园皇后”陆小曼,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有“金嗓子”之称的周璇和“电影皇后”阮玲玉。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一体的女子,降生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称的杭州...
民国四大美男是指: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
四大名妓:董小宛、陈圆圆、苏小小、李师师。

四大美女:.西施、貂禅、王昭君、杨玉环。

四大才女: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儿、李清照。

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朔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中国四大名园: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
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
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合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 四大名亭,是我国古代因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而闻名的景点。

它们分别是:绍兴的兰亭、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一说为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杭州湖心亭。

- 四大名酒是指在1952年的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评选出的四个国家级名酒,分别为: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陕西西凤酒。

- 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一般是指江南三大名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以及山西永济鹳雀楼。

-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民国的四大美女

民国的四大美女

民国的四大美女民国的四大美女民国四大美女分别是:林徽因、陆小曼、周璇、阮玲玉。

他们又有着怎么样的传奇人生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民国的四大美女吧!民国四大美女指的是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四个美女,包括校园皇后陆小曼,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有金嗓子之称的周璇和电影皇后阮玲玉。

陆小曼以高消费而闻名,是个典型的败家女;周璇唱的是别人幸福,却把自己的苦包裹了起来;阮玲玉骨子里是卑贱的,脆弱的灵魂找不到出口;惟独林徽因是幸福的可爱女人,成就一段传奇人生。

她们缠绵的故事,为女性指点迷津,让男士回味无穷。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一体的女子,降生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称的杭州。

这是一个美丽着哀愁着的女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享受着世人崇拜的女子,她在寂寞中快乐,在快乐中寂寞,有着卓越才华和普通的性情。

林徽因,说她绝代美丽,也许有不妥之处,但说她才华傲世,绝不过分。

她清丽的文风所到之处无不留有余香,令人回味无穷。

她细腻幽雅的文笔使枯燥的建筑都成为一首首美丽的诗篇。

林徽因的美,是一种整体的美,乃近于神。

这种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如果硬要诉诸文字,可以借用贾宝玉所作《芙蓉女儿诔》对晴雯的礼赞,聊窥一斑: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当然,这个里面不仅有林徽因本人的资质,还有情人眼里出西施,还有时代和艺术的需要,还有美好的想象与传奇,共同书写一篇爱与美的童话,让人唏嘘慨叹,让人流连不已。

她的美,也是一种清丽的美,禁不住要让人联想到一轮弯弯的明月,高悬于天际。

那决不是可以单单用外表来衡量的。

有人说,女人的美是多样的,少女有少女的清纯,少妇有少妇的娇媚,中年有中年的成熟,而老年则有老年的风韵。

而这些美的女子,尽管容颜凋谢,人们也认为她是美的。

就像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婆婆,你仍会忍不住赞叹她的可爱一样。

而林徽因便是如此的,发自内里的蕴涵的美,而且是美丽了一生一世的女子。

民国四大美女的最终归宿 谁是最幸福的那一个

民国四大美女的最终归宿 谁是最幸福的那一个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要说演绎最多的那肯定是清朝与民国时期的故事了,那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关于民国的那些事儿!民国时期,广大的女性朋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所以很是活跃,不管是在生活上、工作上还是文化上。

哪个时代都不缺美女,不过要说起民国时期的美女,有四位,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她们就是:“校园皇后”陆小曼、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有“金嗓子”之称的周璇、“电影皇后”阮玲玉。

陆小曼(1903-1965),近代女画家,学生时代的陆小曼,才能出众,聪明美丽。

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她拥有良好的家世背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在学校里,大家都称她为“皇后”。

奉父母之命,19岁的她与王赓结为连理,但两人关系并不是很好,异地分居后便没有了交集。

后来,她与诗人徐志摩恋爱并最终成就姻缘。

想来,两人离婚后再婚,也算是爱至骨髓。

林徽因(1904-1955),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她能够游走在男人丛中,却不让自己陷入苦恼走入歧途,并从对方身上汲取精髓,实在是女子的福气。

周璇(1920-1957),中国早期电影著名女演员、民国时期著名歌唱家。

一代歌后“周璇”的名字可以说是国语流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她那“金嗓子”留给人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加上悲惨的身世,在电影圈的不俗表现,深受大众的青睐、追捧。

然而,她的爱情,却没能如事业一般顺利。

与严华的结合,从初恋情到分手门,她的感情便断断续续的,总找不到心的方向。

阮玲玉(1910-1935),她对待表演艺术,勤奋刻苦,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不懈追求,达到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赢得广大观众由衷的倾慕。

阮玲玉的表演才华横溢,光芒四射,婚姻生活却是不幸的。

在遭际的三个男人中,没有一个值得依靠,无从解脱。

而且在她与胡蝶,在不同的公司为了“一姐”地位有过多少次交手,但最后阮玲玉却香消玉殒,胡蝶也再没了往日风光。

民国四大才女分别是哪四位

民国四大才女分别是哪四位

民国四大才女分别是哪四位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有四位优秀女性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那民国四大才女是哪四位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民国四大才女,希望能帮到你。

民国四大才女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分别是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民国四大才女的简介吕碧城的生平简介吕碧城,作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闻名20世纪初京津地区。

她的诗词创作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才华,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石评梅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仅六年,但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关于张爱玲,1961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夏志清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高度评价这位中国现代女作家,认为《金锁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出色的中篇小说”。

吕碧城(1883年-1943年) ,安徽旌德人,生于1884年。

吕碧城和她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吕碧城12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很高水准,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

当有人告诉他这其实只是一位12岁少女的作品时,他惊讶得不能相信。

在吕碧城的许多文章中,她都谈到怎样建立一个强国的想法。

她认为在这竞争的世界,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强国就必须四万万人合力,因此不能忽视二万万女子的力量。

解放妇女,男女平权是国之强盛的唯一办法。

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世人,济世救民。

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出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吕碧城被聘为总统府秘书,她雄心勃勃,欲一展抱负,但是黑暗的官场让她觉得心灰意冷,等到1915年袁世凯蓄谋称帝野心昭昭时,吕碧城毅然辞官离京,移居上海。

1943年1月24日在香港九龙孤独辞世,享年61岁。

遗命不留尸骨,火化成灰后将骨灰和面为丸,投于南中国海。

与她交往的社会名士中,不乏才子和高官,但她在婚姻一事上,早期被弃的阴影一直困扰不散,再加上她自恃清高,始终觉得身边无可匹配之人,所以宁愿独身终老。

四大什么什么

四大什么什么

四大什么什么1、四大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班昭。

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

民国四大才女:庐隐、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2、四大才子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

一般认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3、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4、四大丑女中国历史上既然有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四大美女。

为了对称,自然就有四大丑女:嫫母、钟无艳、孟光、阮氏女。

五、四大名妓中国古代四大名妓分别为:柳如是、苏小小、李师师、陈圆圆六、四大名著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七、四大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长生殿》、《桃花扇》八、四大奇案慈禧垂帘听政的清末年,即同治、光绪之交,曾发生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最为轰动,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九、四大民间传说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十、四大佛教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十一、四大名园中国四大名园为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

江南四大名园包括南京瞻园、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

苏州四大名园为:建于宋代的沧浪亭、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园,建于清代的留园。

作文素材 民国四大才女倾情一生,绝美文字惊艳了时光

作文素材 民国四大才女倾情一生,绝美文字惊艳了时光

民国四大才女倾情一生,绝美文字惊艳了时光古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她们“美在相貌”;民国则有张爱玲、萧红、林徽因、冰心四大才女,她们“美在才华”。

所谓民国才女,就在于她们拥有独特的才华和魅力。

就像同样是形容“时光催人老”,别人说“岁月是把杀猪刀”,而林徽因却能写下:“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

”她们,就是才华横溢的民国女子,可以将一字一句都写得如此唯美动人,连文字里深藏的灵魂都别有一番滋味。

今天,就一起走近她们,品一品她们的神仙文笔吧~Part 1:林徽因《一片阳光》(节选)那时大概刚是午后两点钟的光景,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桌,异常寂寞地立在当中。

桌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

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

那里并没有几案花香,美术的布置,只是一张极寻常的八仙桌。

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那上面在不多时间以前,是刚陈列过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俭朴的午餐的。

小孩子的心却呆了。

或许两只眼睛倒张大一点,四处张望,似乎在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赏读:美丽的文字常常来自于敏感的心灵。

林徽因自小就很懂事,情感非常细腻,她的文字也体现了这一特质。

在《一片阳光》中,林徽因写下的是一次美丽无比的遇见——澄黄一片的阳光射进屋内,猛然与“我”相遇,“我”由此笔随心走、连连感怀。

那片阳光,恬静而闲逸,让人开始恍惚,不禁游离于现实之外,想起幼时也曾有一片阳光,以无声的金色的晶莹让那个小小的“我”为之神迷——原来,寻寻常常的事物,就可以美丽非凡。

而忙碌的我们,只有“意外遇见”,才会惊觉它们的美。

因着这份对生命的敏感,因着这份对生活的珍重,《一片阳光》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真挚的情感,这种发自内心的表达,也让我们更认识到林徽因的美。

Part 2:张爱玲《倾城之恋》(节选)流苏突然叫了一声,掩住自己的眼睛,跌跌冲冲往楼上爬,往楼上爬……上了楼,到了她自己的屋子里,她开了灯,扑在穿衣镜上,端详她自己。

民国四大才女简介

民国四大才女简介

民国四大才女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

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

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小说《马伯乐》。

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宇慧锋芒初露才女也有过人胆识吕碧城1883年-1943年,安徽旌德人,生于1884年。

父亲吕凤歧,光绪三年进士及第与清末著名诗人樊增祥同年,曾任山西学政,家学渊源。

吕家有姐妹四人,吕碧城是老三。

吕碧城和她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吕碧城12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很高水准,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

当有人告诉他这其实只是一位12岁少女的作品时,他惊讶得不能相信。

民国四大才女是谁

民国四大才女是谁

民国四大才女是谁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1.吕碧城吕碧城(1883年~1943年1月24日),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

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

她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

20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

2.萧红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

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

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3.石评梅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

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

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

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

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

4.张爱玲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

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1912年,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覆灭,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紧随其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渐渐开化。

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女性文学作家及作品。

她们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及审美倾向而独树一帜,令当时的男性作家耳目一新。

尤其是她们将自身大胆的人生情爱追求和不懈探索精神,渗透融合于文学作品之中,达到了更鲜活更新奇的效果,成为当时文学中的一股强劲的新鲜血液。

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吕碧城】吕碧城生于1883年,父亲吕凤岐是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曾任国史馆协修、山西学政等,家有藏书三万卷。

12岁那年,父亲去世,因吕家无男子,族人便以其无后继承财产为名,霸占吕家财产,与吕碧城9岁时便议定婚约的汪氏,见吕家变故,也连忙退婚。

1904年,吕碧城结识了天津《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并以绝妙文采,得到英敛之的赏识,成为该报第一位女编辑。

从此,吕碧城声誉鹊起,一发不可收。

此后,她兴办女学、提倡女权、出国游学,后因不屑袁世凯称帝,毅然辞去了大总统秘书的职位。

动荡的时代,新旧擅递,社会剧烈的变革,个人不同寻常的境遇,使碧城的词别开生面,多姿多彩,倍受世人瞩目。

吕碧城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新女性,也是近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诗词创作,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才华,作为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录六十六位名家词作四百九十八首,吕碧城五首殿后,有“一代词媛”之称。

文学家潘伯鹰形容她的词“足与易安俯仰千秋,相视而笑”近人钱仲联先生作《南社吟坛点将录》将吕碧城目为“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认为“(碧城)近代女词人第一,不徒皖中之秀。

”吕碧城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父吕凤岐曾做过山西学政,但在她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且无子嗣,其家族拒绝分配遗产,其母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吕家四姐妹投奔在塘沽任盐课司大使(八品官)的舅父严凤笙。

8年后,在清末女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吕碧城有意去天津“探访女学”而遭到舅父严词骂阻,并训之以女子当“恪守妇道”。

愤然之下,年方二十的碧城小姐逃出家门,独闯天津。

1923年,也就是吕碧城离家出走的20余年后,鲁迅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演讲“娜拉出走之后”,谈到娜拉出走之后会面临的两个结果: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因为当时女性很难在经济上做到独立,“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他还告诫年轻人“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而当年,当离家出走时的激愤、兴奋渐渐地消退,吕碧城第一个意识到的就是这个现实问题:她两手空空,身无分文,连买车票的钱都没有。

就在她苦想无计的时候,通过和车上乘客的谈话,她意外地结识了一位贵人——天津佛照楼旅馆的老板娘。

这位好心的女人非常同情吕碧城的遭遇,不仅为她补上车票,抵达天津之后,还将暂时无处可去的吕碧城带到自己家中安顿下来。

知道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吕碧城经过打听,得知方太太就住在天津《大公报》报馆中,于是提笔给她写了封长信。

无巧不成书,这封信恰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看到,一读之下,不禁对吕碧城的文采倍加称许,又兼得知吕碧城就是自己早先认识的才女吕美荪之妹,便欣然前往佛照楼探望。

两人相见后,言谈甚欢,英敛之对吕碧城的才华胆识甚是赞赏,当即约定聘请她担任《大公报》见习编辑。

这对吕碧城来说,是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那意味着她拥有了当时离家出走女性面临的“堕落”和“回来”之外的第三条道路——独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不久,吕碧城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格律严谨、文采斐然的诗词作品,因其迥异于一般女性的开阔视野和胸襟,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当时名流纷纷唱和,并登门造访。

而且,吕碧城的文章还为她引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朋友。

1904年6月10日,借住在英敛之家中的吕碧城正在看书,门房举着一张名片进来禀报说:“来了一位梳头的爷们儿。

”吕碧城接过名片一看,上书“秋闺瑾”三字。

等到门房将此人引进来之后,吕碧城但见来客身着长袍马褂,一副男人的装扮,头上却梳着女人的发髻,长身玉立,目光炯炯,英气勃发,气度非凡,一看就不是寻常之辈。

此人就是后来号“鉴湖女侠”的秋瑾,当时正准备留学日本。

秋瑾亦曾以“碧城”为号,因此许多人经常将吕碧城的诗词误为秋瑾之作,而秋瑾读吕碧城的作品,亦尝有引为同调之感,所以此次留日之前,特来登门拜访。

吕碧城和秋瑾交谈之下,不禁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当晚,吕碧城即将秋瑾留宿在自己的住所内,彻夜长谈,同榻而眠。

对于国家的积弱凋敝、政府的腐败无能、民族的危机忧患,两人在观点上可谓一拍即合,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各有选择。

秋瑾试图劝说吕碧城跟她一起东渡扶桑,筹划革命。

可是吕碧城自称是个世界主义者,虽然同情革命派,但并没有政治上的企图,相反,她更愿意从教育入手,启迪民智,转移社会风气,以为将来济世救民作准备。

吕碧城和秋瑾的此番相会不足四天,却一见如故。

二人约定,秋瑾去日本从事革命事业,吕碧城则在国内倡导舆论,遥相呼应。

秋瑾还慨然取消其“碧城”之号,让与吕碧城专用,成就了两位卓异女性间的一段因缘佳话。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遇难。

吕碧城用英文写就《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引起颇大反响,一度也使自己陷于险境。

吕碧城不但才华出众,特立独行,便是在穿衣打扮上,亦是敢于领时代之先,处处风标高致。

她喜穿洋装,而且最爱绣有大幅孔雀的衣衫。

女作家苏雪林在《女词人吕碧城与我》一文中记述说,虽然因缘交错,使得自己和吕碧城从未谋面,但一直对其心怀仰慕,曾“从某杂志剪下她一幅玉照,着黑色薄纱的舞衫,胸前及腰以下绣孔雀翎,头上插翠羽数支,美艳有如仙子”。

英敛之与吕碧城相识后,因为欣赏其才华胆识,一度生出倾慕之心。

英敛之的妻子淑仲以女性的直觉感到丈夫的热心有些过了头,暗自伤心悲痛,几欲离家避走。

最后,英敛之“发乎情,止乎礼”,以君子之风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只在事业上给予吕碧城以指引支持,不但对她力加拔擢,还将她引荐给当时的众多社会名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敛之和吕碧城之间的关系却慢慢地出现了不和谐的音调。

在个人层面上,吕碧城个性很强,遇事极有主见,随着交往日多,在各种事情上,难免与英敛之言语失和,甚至发生矛盾争执。

由于英敛之对吕碧城恩情太深,所以这时吕碧城即使没有忘恩之心,在别人看来,也难免有负义之嫌。

英敛之对她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欣赏渐渐地变为不耐和反感,在日记中甚至斥之为“不通”、“虚骄刻薄,态极可鄙”。

随后发生的另一件事,终于将两人本已不睦的关系推向了破裂。

吕碧城性喜奢华,打扮新潮,这些都为英敛之所不喜,并曾因此批评过她,吕碧城对此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

1908年,《大公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师表有亏》的短文,批评几位教习打扮妖艳,不东不西,不中不外,招摇过市,有损于师德。

当时的女教习并不多,打扮妖艳者更屈指可数,又兼英敛之之前曾经对自己的装扮有过微词,吕碧城读后觉得这是在刻意讥刺自己,于是在《津报》上发表文章,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击。

英敛之在日记中记道:“碧城因《大公报》白话,登有劝女教习不当妖艳招摇一段,疑为讥彼。

旋于《津报》登有驳文,强词夺理,极为可笑。

数日后,彼来信,洋洋千言分辩,予乃答书,亦千余言。

此后遂永不来馆。

”在上海,吕碧城投身商界,从事外贸生意,凭借自身独特的女性魅力、过人的才干胆识,再加上在政坛和上流社会所累积的丰富人脉,迅速在号称“冒险家乐园”的十里洋场崭露头角,仅两三年间,就积聚起可观的财富。

驰骋于商场、旋转于舞场的同时,吕碧城也继续着自己诗词唱和的生涯。

1914年,她在上海加入由柳亚子等人创办的著名诗歌社团——南社。

当时,吕碧城与南社同仁,如汪精卫、张默君、铁禅、余十眉等,都有往来。

柳亚子称其为“南社女诗人中的佼佼者”,林庚白赞其曰:“碧城故士绅阶级中闺秀也,惊才绝艳,工诗词,擅书翰……读之使人回肠荡气,有不能自已者。

”这一时期,吕碧城还自学了法、德等语言。

对于婚姻,吕碧城因“年光荏苒所遇迄无惬意者,独立之志遂以坚决焉”。

母亲病逝后,吕碧城了无牵挂,又兼经济上已经具有足够的能力,1920年,一直向往西方的她以上海《时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只身赴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旁听,主攻美术,兼学历史和文学,同时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

旅居西方的她,长年住在当地的豪华宾馆里,因为其气质高贵、出手豪绰,许多西方人甚至以为她是东方的公主。

到处是缤纷的色彩,悠扬的音乐,然而身处锦绣丛中、繁华世界,她的心中却有不为人知的落寞,自觉如一粟漂于沧海,感慨不知生存的目的何在。

1943年1月4日,吕碧城梦中得一诗,抄寄友人:“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

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

”这也是她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作,堪称绝命诗。

20天后,61岁的吕碧城在香港九龙辞世。

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女权运动及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萧红,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0年,萧红因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与中学同学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报社的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萧红一生受尽白眼冷遇,她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是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作家,她一生拒绝给定、拒绝平庸,这不仅体现在她对传统社会的抗争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更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中。

不管是从题材选取还是手法运用,萧红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蹊径,坚持自己别致而独特的风格。

在中国文学史上,萧红将北方乡村特有的荒凉旷野下人们的生存状态、风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的带入文坛,使文坛既陌生又无限新奇。

1911年6月2日,萧红出生在呼兰县的一家封建地主家庭,萧红的童年并不美好,生母早亡,父亲张廷举续弦后,继母梁亚兰与萧红姐弟感情并不亲密。

据黑龙江大学萧红研究中心副主任叶君介绍,父亲张廷举在当时,担任过呼兰小学校长,通俗出版社社长,省教育厅秘书等职,表面上的做派比较新,但骨子里的观念比较旧。

萧红母亲死后,家境变坏,张廷举工作和理家不能兼顾,心情不佳,对孩子也没有好态度。

这些都给幼时萧红留下了影响。

家中最疼爱萧红的就是祖父张维祯,叶君说:“她常跟祖父一起在后花园里做游戏,栽花、种菜、拔草,捉蝴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