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消毒方法和要求资料
饮用水消毒方法
饮用水消毒方法的应用1.大中型水厂目前我国极大多数水厂采用氯消毒。
氯消毒效果好,具有持续消毒作用(管网余氯),且费用较其它消毒方法低。
但是,由于氯气是具有刺激性和有害气体,对金属有极强的腐蚀性,因此采用氯消毒必须有专门的加氯机、加氯间和氯库,以保证加氯的安全性。
通常将装有液氯的氯瓶放在磅秤上,在加氯过程中随时观察氯瓶重量度化,经以核对氯瓶中剩余液氯量,防止用空,使用时还应防止加氯机的水倒灌入氯瓶。
因氯气比空气重,加氯间和氯库外墙的低处安装排风扇,以排除聚积在室内的氯气;氯库和加氯间内应安置漏气探测报警仪,以预防和处理氯气泄漏事故,在加氯间还应有应急中和处理池(池内装石灰水)。
加氯后,应加强余氯的连续监测,有条件时,加氯地点宜设置余氯连续测定仪。
目前国内很多大型水厂采用自动化加氯,也有的水厂采用计算机控制加氯。
为减少沉淀池和滤池中藻类生长,有些水厂采用滤前加氯和滤后加氯的二次加氯方法。
但滤前加氯可造成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形成三卤甲烷等物质,因此目前提出在滤前采用臭氧或二氧化氯消毒,滤后采用氯消毒的方法。
小型水厂目前有采用氯消毒方法,也有采用漂白粉消毒。
因漂白粉所含有效氯易挥发,每批购进的漂白粉应进行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存放漂白粉的仓库应与漂白粉溶液投加间隔开,并保持阴凉,干燥和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漂白粉溶解池和溶液池一般2个,便于轮流使用。
池底坡度不小于2%并坡向排渣孔。
因氯有腐蚀性,应有防腐蚀措施.加漂白粉间与—级泵房应隔开,并采用自然通风,室内地坪坡度不小于5%。
漂白粉投加方法:将每包50kg的漂白粉先加400—500kg水搅拌成10%-15%的溶液,再加水调成1%-2%浓度、澄清后、由计量设备投到滤后水中,可采用重力将漂白粉溶液投加到水泵吸水管中,也可用水射器向压力管中投加。
2.企业、农村水厂2.1企业水厂的消毒企业由于供水量较小,管网相对集中,目前采用的饮水消毒方法较多。
有氯化消毒、漂白粉消毒、也有采用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还有部分采用次氯酸钠消毒。
饮用水消毒方法和要求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3 水的PH值 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其离解程度取决于水温和水的PH值。 当PH值<5.0时,次氯酸呈100%形式存在于水中,随着PH 值的增高,次氯酸逐渐减少而次氯酸离子逐渐增多。PH值 在6.0时,次氯酸在95%以上;PH值>7.0值,次氯酸含量 急剧减少;PH=7.5时,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大致相等; PH值>9时,次氯酸离子接近100%。根据对大肠杆菌的实 验,次氯酸(HOCI)的杀菌效率比次氯酸离子(OCl-)高约80倍。 因此,消毒时应注意控制水的PH值,不宜太高,以免生成 次氯酸离子较多,次氯酸较少而影响杀菌效率。
~ 10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6 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微生物对氯的耐受性不尽相同,除腺 病毒外,肠道病毒对氯的耐受性较肠道病原 菌强。原虫包囊抵抗力最强。消毒往往达不 到100%的杀灭效果,常以99%、 99.9%或99.99%的效果为参数。故消毒前若 水中细菌过多,则消毒后水中细菌数就不易 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
~ 20
6.氯制剂效果测定
原理是: 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 出相当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来 滴定碘,然后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 量计算出含氯化合物中有效氯的含量。 饮水在采用氯化消毒时,将涉及三个指标: 加氯量,需氯量和余氯。
~
21
6.氯制剂效果测定
余氯测定方法有 1、 碘量法测定总余氯量,原理同有效氯测定; 2、邻联甲苯胺的比色法测定总余氯和游离性余 氯量,其原理是在PH小于1.3的酸性溶液中, 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 合物,用目视比色法进行比色定量; 3、邻联甲苯胺—亚砷酸盐比色法
~ 11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
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1. 导言本文档旨在建立和规范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 目的和适用范围2.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防止水源污染和水源传染病的传播。
2.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饮用水生产、供应和使用单位,包括但不限于饮用水厂、自来水公司、酒店、学校、医院等。
3. 饮用水消毒管理要求3.1 消毒方法选择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应根据水源特点、水质状况和消毒效果进行选择。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气消毒、次氯酸钠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3.2 消毒操作规范消毒操作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消毒剂的投加量、接触时间和水质监测符合标准要求。
3.3 监测和检测建立饮用水消毒监测和检测体系,对消毒剂的浓度、水质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消毒不达标情况。
3.4 消毒记录和档案管理饮用水消毒操作要有详细的记录和档案,包括消毒剂投加量、消毒时间、消毒效果等信息,以备日常管理和日后审查参考。
4. 责任和监督4.1 主管部门责任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单位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饮用水消毒措施的有效实施。
4.2 监督检查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的落实。
5.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和追责,以维护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6. 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主管部门所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以上为《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细则由主管部门制定和发布。
《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技术规程》
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技术规程1 范围为规范生活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的技术条件和基本要求, 保障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和生产安全, 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水厂及其输配水系统次氯酸钠消毒, 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次氯酸钠消毒。
3 生活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及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4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21 食用盐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19106 次氯酸钠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28233 次氯酸钠发生器卫生要求GB3980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JJ58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HJ/T258 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DB32/T3701 江苏省城市自来水厂关键水质指标控制标准5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1商品次氯酸钠 commercial sodium hypochlorite由化工厂使用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制得的用于销售的次氯酸钠。
5.2次氯酸钠发生器 sodium hypochlorite generator采用食盐或工业盐溶液电解法产生次氯酸钠消毒液的装置。
5.3有效氯 available chlorine5.4 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 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 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
5.5次氯酸钠消毒液 sodium hypochlorite disinfectant由次氯酸钠发生器直接产生的、不含任何添加物质的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
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
01
控制消毒剂用量
减少消毒剂的用量和频次,降低消毒 副产物的生成。
02
选择高效低副产物的 消毒剂
积极探索和研发高效低副产物的消毒 剂,替代传统消毒剂。
03
消毒工艺优化
通过对消毒工艺的优化,减少消毒副 产物的生成和排放。
消毒剂的选择与用量
选择高效安全的消毒 剂
根据水质情况和消毒需求,选择 高效、安全、环保的消毒剂。
煮沸
煮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 ,可以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适用于没有净水器的地区。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高效、快速的 消毒技术,通过紫外线照射破坏 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消 毒效果。
水库供水系统
水库水质保护
在水库供水系统中,为了保护水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立隔离带、清理水库周边污染源、控制入库水质等。
传播。
预防流行病爆发
生活饮用水消毒可以有效预防流 行病的爆发和传播,保障公众健 康。
促进公共卫生发展
生活饮用水消毒是公共卫生领域的 一项基本措施,对于提高公共卫生 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生活饮用水消毒技术进行了广泛研 究,提出了多种消毒方法,如氯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 毒等。
该水厂通过提高加氯量、增加 二次加氯等方式强化消毒效果 ;同时,采用新型消毒剂及改 进消毒工艺等措施,有效提高 了水质和消毒效果。
某农村饮用水消毒的实践探索与效果评估
背景介绍
某农村地区面临饮用水污染问 题,为了保障村民的健康,当 地卫生部门积极探索消毒方法
和措施。
消毒实践
采用了二氧化氯发生器、紫外线 消毒和臭氧氧化等方法进行饮用 水消毒。同时,加强了对水源地 的保护和治理。
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式
饮⽤⽔常⽤的消毒⽅式⽬前,从⽔体消毒的种类来说,有氯⽓、漂⽩粉、次氯酸钠、氯胺、⼆氧化氯、臭氧等药剂和紫外线消毒模式,每种消毒模式都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我国⼤多数集中式供⽔采⽤氯消毒。
氯消毒效果好,且费⽤较其他消毒⽅法低。
但由于近年来地下⽔质中各种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运⽤氯消毒会产⽣三卤甲烷等致突变与致癌变的有机化合物,因此专家建议不宜单独使⽤氯消毒。
也有采⽤漂⽩粉、次氯酸钠消毒的,因漂⽩粉、次氯酸钠容易受阳光、温度的作⽤⽽分解,所含有效氯易挥发,所以对存放条件和有效氯测试的要求⽐较⾼。
使⽤氯胺消毒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操作⽐较复杂,并且氯胺的杀菌效果差,不宜单独作为饮⽤⽔的消毒剂使⽤。
⽽紫外线的灭菌作⽤只在其辐照期间有效,所以被处理的⽔⼀旦离开消毒器就不具有残余的消毒能⼒,如果⼀个细菌未被灭活⽽进⼊后续系统,就会沾附在下游管道表⾯并繁衍后代,容易造成⼆次污染。
较为理想的消毒⽅式是⼆氧化氯和臭氧消毒。
⼆氧化氯应⽤现状⼆氧化氯应⽤现状 近年来,国外在避免氯消毒所引起的有害作⽤⽽寻找新的消毒剂时,对CIO2的研究和应⽤⽇益增多。
由于CIO2不会与有机物反映⽽⽣成三氯甲烷,所以在饮⽤⽔处理中应⽤越来越⼴泛。
⼆氧化氯消毒的安全性被世界卫⽣组织(WHO)列为A1级,被认定为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前,美国和欧洲已有上千家⽔⼚采⽤⼆氧化氯消毒,我国近年采⽤⼆氧化氯消毒的⽔⼚也逐渐增多。
⼆氧化氯的制备⽅法⼆氧化氯的制备⽅法 由于⼆氧化氯⽔溶液易挥发,对压⼒、温度和光线敏感,所以不能压缩进⾏液化储存和运输,只能在使⽤时现场制备,⽴即使⽤。
⼆氧化氯的制备⽅法有电解⾷盐法、化学反应法、离⼦交换法等。
其中电解法和化学法在⽣产上应⽤较多。
臭氧应⽤现状 臭氧应⽤现状 ⽬前,在欧洲主要城市已把臭氧作为深度净化饮⽤⽔的⼀种主要⼿段。
在我国,臭氧消毒总的来说是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净⽔处理⼯艺,但在区域供⽔⼯程中,臭氧消毒得到了⼀定的应⽤,积累了⼀些经验。
《饮用水消毒制度》
《饮用水消毒制度》为加强学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学生的饮水安全,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制度。
1、饮用水由学校食堂负责供应,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要求。
2、学校食堂安排专人负责学生饮用水的烧煮,相关人员必须有有效健康合格证,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3、学校食堂要定期做好学生饮用水供水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洁工作。
4、对供水设备每月进行一次“流动蒸汽”物理方法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5、工作人员对供水设备的周围环境要做好保洁工作。
6、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纳入《食物中工序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改茶金童幼儿园xx年3月1日第二篇:滨海县明达中学饮用水消毒制度滨海县明达中学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学生的饮水安全,依据《食品卫生法》、《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一)认真执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坚持灭“四害”等病媒生物防治的常规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的饮水安全。
(二)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供水设施的完好正常使用。
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
学校的供水蓄水池每学期至少进行五次清洗,每年至少采水样送县疾控中心检测一次。
师生的饮水机由供水方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两月一次,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记录。
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
(三)从事蓄水池和饮水机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并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
(五)师生直接饮用的桶装水必须是标有生产日期和qs认证标志的,并每月向供水方索取检验报告,以确保广大师生用上安全、放心的纯净水。
(六)学校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学校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我国饮用水消毒常用方法
我国饮用水消毒常用方法
我国饮用水消毒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 氯气消毒法:将氯气注入水中,使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死亡,达到消毒的效果。
2. 活性炭吸附法:通过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异味,改善水质。
3. 紫外线辐射法:利用紫外线杀灭微生物,达到杀菌的效果。
4. 臭氧处理法:将臭氧注入水中,消除异味和有机污染物,同时也可以杀灭微生物。
5. 高锰酸钾氧化消毒法:通过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迅速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达到消毒目的。
这些消毒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缺点,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
次氯 酸 由于 粒 度 适 中( 子 量 小) 分 以及 不 带 电荷 ( 中性)渗 入 细 ,
其 中 的三 氯 甲烷 等 还 有 致 癌 、 突 变 作 用 , 此 , 少 国 家在 寻 找 致 因 不 新 的廉 价 的安 全 的 饮 水 消 毒 药 剂 。9 7 欧 洲 就 有 几 千 座 水 处 理 17年 厂 , 国 有 1 3 水 处 理 厂 用 C0 消毒 饮 水 。0 代 美 国水 处 理 厂 美 0座 1 9年 用 C0, 毒 就 比 17 年 增加 了3 倍 , 国从 1 8 年 起 推 荐 C 0 1 消 97 ~4 美 93 1, 替 代氯化消毒饮 水。 饮用水( 自来 水 )在 中 国 已 有 一 百 多 年 的 历 史 , 海 1 8 年 , , 上 83 天津 19 年 就 有 了 自来 水 , 在 各 农 村 城 镇 也 开 始 普 及 自来 水 。 88 现 我 国饮用 水 消毒 大 多数 采 用液 氯( l , O 代后 期 引 进 C0 生 产 c, 自8 年 ) 1, 技 术 , 而 形 成规 模 生 产 次 氯酸 钠发 生 器 和 二氧 化 氯 发 生 器 , 泛 继 广
氯 化 消 毒 后 的 水 产 生 多 种 氯 化 有 机 物 使 水 质感 观 性 状 恶 化 ,
中H, 断 逸 出 , 全 防 护 要 求 很 高 。 不 安
3 二氧 化氯 二氧 化 氯 ( i ) 为一 种 强 氧 化 剂 , CO, 作 在饮 水 中具 有很 强的 氧化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删除了水源选择和水源卫生防护两部分内容。
——简化了供水部门的水质检测规定,部分内容列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增加了附录A。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为准备水质净化和水质检验条件,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三卤甲烷、微囊藻毒素-LR等4项指标延至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推荐)常用饮用水消毒方法
常用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漂白粉法、漂白粉精片法)一、消毒剂用量的计算(一)、水量的计算圆井水量(m³)=[水面直径(m)]2×0.8×水深(m)方井水量(m³)=边长(m)×边宽(m)×水深(m)(二)、消毒剂用量应加有效氯量(mg)=应消毒水量(m³)×规定加有效氯量( mg/L)×1000需要漂白粉量(g)=应加有效氯量(mg)÷漂白粉含有效氯比例需要漂白粉精片量(片)=应加有效氯量( mg)÷漂白粉精片含有氯效量(mg/片)1、我县常用的漂白粉精片每片含有效氯为200mg,漂白粉含有效氯比例为25%,但不同厂家的产品其有效氯含量可能会有差别,实际使用时请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2、规定加氯量在一般情况下为2 mg/L,应根据水质污染程度适当增减,污染大时适当提高加氯量。
最好能根据余氯检测结果来调整加氯量(即消毒剂用量),当大大超过标准时应适当降低规定加氯量,当低于标准时应适当增加规定加氯量。
3、采用持续加漂白粉消毒法时,容器上的小孔数和孔径大小应根据余氯检测结果作相应调整。
例如:某一圆井直径0.8m,水深2.5m,消毒时规定加氯量为2mg/L,所用漂白粉含25%有效氯(漂白粉精片含有效氯200mg/片),则其用药量可按下式计算:井水量=0.8㎡×2.5m×0.8=1.28 m³应加有效氯量=1.28 m³×2 g/ m³=2.56g需用漂白粉量=2.56g÷25% = 10.24g需用漂白粉精片=2560mg÷200mg/片=12.8片≈13片二、消毒方法(一)直接投加漂白粉消毒法:将所需量漂白粉放入碗中,加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的水,静置10分钟。
将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荡数次,30分钟后即可使用。
饮用水的消毒方法
液氯1.消毒原理和方法氯气的分子式为cl2,在常温常压状态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成液体后存储于钢瓶中,称为液氯。
液氯是最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液氯通过氯气溶于水后生成的次氯酸来消毒。
次氯酸能够扩散到带负电的微生物表面并穿透其细胞壁到内部,通过氧化作用使细菌死亡。
次氯酸或次氯酸根离子形态的氯称为游离性余氯,ph值越低,次氯酸对细菌的杀灭能力越强。
2.消毒副产物液氯及其水解物次氯酸会与水中天然的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和无机物(如溴化物)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生成超过300种副产物。
其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是对人和动物有危害的卤代酰胺。
有研究发现,在消毒副产物的总致癌风险中,卤乙酸的致癌风险占91.9%以上,而三卤甲烷的则小于8.1%。
3.应用和局限液氯消毒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消毒能力强且作用持久,已成为目前给水系统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但其消毒后生成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存在健康隐患。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关注液氯消毒副产物的危害性,因此,液氯消毒有被其他消毒方式逐步代替的趋势。
次氯酸钠1.消毒原理和方法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有较强的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受潮湿和光、热的影响易丧失有效成分,一般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取和使用。
次氯酸钠的灭菌大致有3种方式。
第一种也是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原微生物。
第二种,次氯酸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不带电荷且分子小,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以及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来杀灭病原微生物。
第三种,次氯酸生成的氯离子能显著改变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失活而死亡。
2.消毒副产物次氯酸钠为含氯消毒剂,主要也是由氯代消毒副产物对人畜产生影响,同时,次氯酸钠消毒可能增加氯酸盐、次氯酸盐和溴酸盐等无机物副产物。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一、引言饮用水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饮用水处理设备也越来越普及,其中紫外线消毒器作为一种高效而环保的理化水处理方法,备受关注。
但在使用紫外线消毒器时,人们往往会忽视其标准要求,这将直接影响水质安全。
我们有必要确立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的标准要求,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二、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的作用及原理1. 紫外线消毒器的作用紫外线消毒器是一种高效的杀菌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饮用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完全灭活,从而实现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
2. 紫外线消毒器的原理紫外线消毒器利用紫外线在特定波长下对微生物DNA的破坏作用,使其失去繁殖能力并逝去。
这是一种无化学物质添加、无二次污染且高效的消毒方法。
三、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的标准要求1. 紫外线剂量要求紫外线消毒的效果与紫外线辐射剂量有关,因此对于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来说,其紫外线辐射剂量必须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的标准要求。
通常情况下,消毒器的紫外线辐射剂量需达到一定的值,才能确保对微生物的有效杀灭作用。
2. 设备清洁与维护要求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清洁和维护非常重要。
其表面的污垢会影响紫外线的透射率,从而影响消毒效果。
设备的清洁与维护需要符合相关规定,保证紫外线的通透率和消毒效果。
3. 安全性要求在使用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时,其安全性必须得到保障。
设备的外壳、辐射源等部分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辐射污染。
四、对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的个人观点及理解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
在我的个人观点中,我认为标准要求的设定应当更加严格和细致,以确保饮用水的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对于设备的维护和清洁要求也应得到充分重视,避免因设备使用不当而导致的水质污染和消毒效果下降。
我认为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应当更加全面,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饮用水消毒方法
饮用水消毒方法
李俊设
1. 缸(桶)水消毒处理
自然灾害发生后,若取回的水较清澈,可直接消毒处理后使用。
若很混浊,可经自然澄清后(如澄清效果不佳,可使用明矾进行混凝沉淀和滤沙过滤)再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为漂精片或泡腾片。
使用方法为每担水(50 公斤)加漂精片1 片或泡腾片半片~1 片(视含有效氯浓度决定)。
先将漂精片或泡腾片放入碗中压碎,加水搅拌至溶解,然后取该上清液倒入缸(桶)中,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缸(桶)盖,30分钟后测余氯不低于0.3mg/L 即可使用。
若余氯达不到,则应增加消毒剂量,缸(桶)要经常清洗。
同时应注意:漂精片和泡腾片易吸水潮解,应保存于密封塑料袋或玻璃瓶中。
缸(桶)要经常清洗。
2. 井水的消毒处理
方法是:先将井水掏干(若井水中查出致病菌,应先消毒后再掏干),清除井壁和井底的污物,用3~5%漂白粉溶液(漂精减半)清洗后,再按加氯量10~15mg/L 投加漂白粉(或漂精片)即每吨水加40 克干漂白粉计,等待3~5 小时后把井水打完,待再来水即可消毒取用,必要时经细菌学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浅谈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ppt 29页)
⑴常量氯消毒法
①井水消毒:
首先根据井的形状(圆筒形、长形或方形)测量井水的水量,用下列公式计算。
水面直径(m)
圆井水量(m3)=水深(m)×[———————]2×3.1416
2
方井水量(m3)=水深(m)×水面长度(m)×水面宽度(m)
根据井水量(m3)及井水加氯量计算出应加的漂白粉,放入碗中,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 水稀释,静置,取上清液倒入井中,用水桶将井水搅动,使其充分混匀,0.5h后,水中余氯 应为0.3mg/l。
§2—6 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
§2—6 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
为了使饮用水的水质符合卫生要求,保证饮用安全,一般水源水质尚须进行净化与 消毒处理。
净化和消毒的区别: 1.净化:采用沉淀和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质和部分病原体,改善水质量。 2.消毒: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杀死水中的病原体,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流行。 一般来讲,浑浊的地面水需要沉淀、过滤和消毒;较清洁的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即
中加入约0.5mg),经搅拌、沉淀而除氟。在有过滤池的水厂,可采用活性氧化铝法。 3.软化: 水质硬度超过25~40时,可用石灰、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加入水中,使钙、镁化合物沉淀而除去硬
度。也可采用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4.除臭: 用活性炭粉末作滤料将水过滤除臭,或在水中加活性炭后混合沉淀,再经砂滤除臭。也可用大量氯除
②氯化消毒剂量:
可为1次加入量的20~30倍,1次放入,可持续消毒10~ 20d,效果良好。装漂白粉的容器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塑料 袋、竹筒、广口瓶或青霉素玻瓶等。
⑶过量氯消毒法
①目的:本法主要适用于新井开始使用、旧井修理或淘洗、 居民区发生饮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井水大肠菌值或化学 性状发生显著恶化或被洪水淹没或落入异物等情况。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0180802
水质106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016-01-11 文科_360阅 8129 转 77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GB 5749—2006代替GB 5749-852007-07-01 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删除了水源选择和水源卫生防护两部分内容。
——简化了供水部门的水质检测规定,部分内容列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农村饮用水常用消毒方法
农村饮用水常用消毒方法饮用水消毒方法很多,农村最适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两类.煮沸消毒是最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
生水经过煮沸后,几乎所有的细菌和病毒都能被杀死,所以,喝开水最卫生,最安全。
力争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这种消毒方法无持续杀菌作用,煮沸后的水在存放过程中有重新被病源菌污染的可能。
因此盛放开水的容器要清洁.氯化消毒是在水中加入氯制剂,通过制剂中有效氯的作用杀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
常用的氯制剂有液态氯、漂白粉、漂白粉精片、氯胺丁、净水龙等。
在农村家庭饮水消毒中以漂白粉、漂白粉精片使用最多。
不仅杀菌力强,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而且在水中保持一定量的剩余浓度,即使再度污染,余氯仍有消毒作用,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消毒法和持续消毒法。
井水消毒法:一是直接投加漂白粉消毒法:先按井水的水量计算出漂白粉的用量:(有条件时可取井水水样进行需氯量测定。
) 漂白粉(精)的投加量应根据水体的水质状况、水量、规定加氯量及漂白粉(精)有效氯含量等因素决定。
计算水量及加药量公式:圆井水量(米3)=[水面直径(米)]2×0.8×水深(米)方井水量(米3)=边长(米)×边宽(米)×水深(米)应加漂白粉量(g)=井水量(米3)×井水加氯量/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日常工作中可以根据井水水质具体情况,按每吨水5—8克来估算.然后配制漂白粉溶液,将上清液投入井水中:将所需量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研细)放入碗或盆中,加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的水,静置10分钟左右。
将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荡数次或用干净木棍搅拌数分钟,使之混匀,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每天消毒2~3 次,消毒应在取水前l~2小时进行。
当水井被污染时,消毒用药量可增加2~3倍。
二是持续加漂白粉消毒法:将一定量的漂白粉装入无毒塑料袋、竹筒、小口瓶、木盒或陶罐等容器中,在容器上面或旁边钻若干小孔(一般4个~6个,孔的直径为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3 水的PH值 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其离解程度取决于水温和水的PH值。 当PH值<5.0时,次氯酸呈100%形式存在于水中,随着PH 值的增高,次氯酸逐渐减少而次氯酸离子逐渐增多。PH值 在6.0时,次氯酸在95%以上;PH值>7.0值,次氯酸含量 急剧减少;PH=7.5时,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大致相等; PH值>9时,次氯酸离子接近100%。根据对大肠杆菌的实 验,次氯酸(HOCI)的杀菌效率比次氯酸离子(OCl-)高约80倍。 因此,消毒时应注意控制水的PH值,不宜太高,以免生成 次氯酸离子较多,次氯酸较少而影响杀菌效率。
~
16
4.加氯地点和加氯设备
4.1.3 中途加氯 输水管线较长时,在管网中途的加压泵 站或贮水池泵站的补充加氯。采用此法既 能保证末梢余氯,又不致使水厂附近的管 网水含余氯过高。
~ 14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3.4 过量氯消毒法 当水源受有机物和细菌污染较严重时,或 在野外工作、行军等条件下,需在短时间内 达到消毒效果时,可加过量氯于水中,使余 氯达l-5mg/l。消毒后的水需用亚硫酸钠、亚 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或活性炭脱氯。
~
15
4.加氯地点和加氯设备
4.1 加氯地点 4.1.1滤前加氯 指在混凝沉淀前加氯,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良混 凝沉淀和防止藻类生长,但易生成大量氯化副产物。 4.1.2滤后加氯 指在滤后水中加氯,其目的是杀灭水中病原微 生物,它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也可采取二次加氯, 即混凝沉淀前和滤后各加一次。
~ 6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2 接触时间 氯加入水中后,必须保证与水有一定的 接触时间,才能充分发挥消毒作用。用游离 性有效氯(指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消毒时, 接触时间应至少30分钟,游离性余氯达0.30.5mg/l;采用氯胺(指一氯胺和二氯胺)消毒 时,接触时间应在l-2小时,化合性余氯达12mg/l。
~
8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4水温
水温高,杀菌效果好。水温每提高10℃, 病菌杀灭率约提高2—3倍。
~
9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5水的浑浊度
用氯消毒时,必须使生成的次氯酸(HOCl)和次氯 酸离子(OCl-)直接与水中细菌接触,方能达到杀菌效 果。如水的浑浊度很高,悬浮物质较多,细菌多附 着在这些悬浮颗粒上,则氯的作用达不到细菌本身, 使杀菌效果降低。这说明消毒前混凝沉淀和过滤处 理的必要性。悬浮颗粒对消毒的影响, 因颗粒性质、 微生物种类而不同。如粘土颗粒吸附微生物后,对 消毒效果影响甚小,而粪尿中的细胞碎片、或污水 中的有机颗粒与微生物结合后,会使微生物获得明 显的保护作用。病毒因体积小,表面积大,易被吸 附成团,因而颗粒对病毒的保护作用较细菌大。
~ 11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3.1 普通氯化消毒法 当水中需氯量较低,即水的浊度低,有机 物污染轻、且基本无氨(<0.3mg/L)时,加入 少量氯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一种消毒法。此法 产生的主要是游离性余氯,所需接触时间短, 效果可靠;但要求源水污染较轻,且基本无 酚类物质(氯能与酚形成有嗅味的氯酚);游离 性余氯较不稳定,不易在较长管网中保持至 管网末梢。
~
13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3.3 氯胺消毒法
在水中加入氨(液氨、硫酸胺或氯化胺),则加氯后生成一 氯胺和二氯胺,这种方法为氯胺消毒。氨与氯的比例应通过 试验确定,其范围一般为1:3—1:6。本法的优点是:三卤甲 烷类物质的形成明显较普通氯化法低;如先加氨后加氯,则 可防止氯酚臭,化合性余氯较稳定,在管网中可维持较长时 间,使管网末梢余氯得到保证。缺点是:氯胺的消毒作用不 如次氯酸强,要求保证足够长的接触时间(2小时)和较高的余 氯量(1-2mg/l),因此接触时间长,费用较贵;需加氨而操作 复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
~ 12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3.2 折点氯消毒法 采用超过折点的加氯量,使水中形成适量的游 离性余氯,称为折点氯消毒法。本法的优点是:消 毒效果可靠;能明显降低锰、铁、酚和有机物含量; 并具有降低臭味和色度的作用。缺点是耗氯多,因 而有可能产生较多的氯化副产物三卤甲烷;需事先 求出折点加氯量,比较麻烦,有时水样折点不明显; 会使水的PH值过低,故必要时尚需加碱调整。
饮用水消毒方法和要求
阆中市疾控中心 何培菘 2016.6
~ 1
饮用水消毒
消毒是指杀灭外环境中病源微生物的 方法。其目的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据研究,可污 染饮用水的致病微生物有上百种,为杜绝 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人体健康, 生活饮用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方可供饮用。 目前我国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方法主要有氯 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 氧消毒。
~ 2
第一节
氯化消毒
~
3
1.常用氯消毒剂的种类
1.1 氯 1.2 漂白粉
1.3 漂白粉精
1.4 有机含氯消毒剂 1.5 次氯酸钠
~ 4
2. 氯化消毒的基本原理
2.1 氯的杀菌机理 氯的杀菌作用是由于次氯酸体积小,电荷 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 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 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 是磷酸葡萄糖去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 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 酸的致死性损害。
~ 10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6 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微生物对氯的耐受性不尽相同,除腺 病毒外,肠道病毒对氯的耐受性较肠道病原 菌强。原虫包囊抵抗力最强。消毒往往达不 到100%的杀灭效果,常以99%、 99.9%或99.99%的效果为参数。故消毒前若 水中细菌过多,则消毒后水中细菌数就不易 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
~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1 加氯量 用氯及含氯化合物消毒饮水时,氯不仅与水中 细菌作用,还要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 其需要的氯的总量称为“需氯量”。为保证消毒效 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在氧化和杀菌 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一般要求 氯加入水中后,接触30分钟,水中至少应保持游离 性余氯0.3mg/l。在配水管网末梢,游离性余氯不应 低于0.0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