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专题培训课件
11301_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11301_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197c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9.png)
人类起源与发展
2024/1/26
人类起源的证据
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 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发展的历程
根据化石和考古资料,可以将人类发展历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 和现代人四个阶段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意义
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未来 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营养级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同一 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表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 营养层次。
15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 内部的循环运动,包括水循环、
碳循环、氮循环等。
2024/1/26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 化和散失的过程,通常以食物链和 食物网为载体进行。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 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2024/1/26
22
05 科学技术在社会 发展中应用
2024/1/26
23
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实现对其性状 和功能的定向改造。
基因工程的技术应用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在 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1/26
基因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推动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4
细胞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2024/1/26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转化等技术手段,对细胞进行改造 和利用。
细胞工程的技术应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课件知识点-遗传信息的转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课件知识点-遗传信息的转录](https://img.taocdn.com/s3/m/6624e8f66294dd88d1d26b11.png)
遗传信息的转录
A A U T U C A A T A G
G
组成 RNA 的核糖核苷酸一个个连接起来
遗传信息的转录
A A
T
A
C
A
A
T
A
G
U
U
G
A
A
T
A
C G
A
A
T
A
G
U
U
G
遗传信息的转录
A T A C G A A T A G
A U
U
U
G
遗传信息的转录
A A
T
A
C G
A U
A U
T
A
G
U
U
G
遗传信息的转录
场所 解旋 模板 原料 酶 能量 碱基配对 产物
主要是细胞核 完全解旋 DNA的每条链 4种脱氧核苷酸 ATP A-T C-G T-A G-C 子代DNA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 DNA解旋酶、 RNA聚合酶
遗传信息的转录
例题解析
• 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 B.真核细胞染色体 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
A A U T A C G T A A U T A A U G C
DNA
细胞核
U
mRNA
核孔
细胞质
遗传信息的转录
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A
A
T
C
A
A
T
A
G
U
U
A
G
A
U
A
U
C
mRNA
遗传信息的转录
复制与转录的比较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2694b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8.png)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 细胞膜的结构与生物膜的运输3.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4.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5.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6. 溶酶体和气泡的结构与功能7. 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1. 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2. 遗传物质的复制3. 遗传物质的转录与翻译4. DNA的突变和遗传信息的变化5.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第三章生物技术和人类健康1. 生物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2. 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3.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4. 微生物的应用5. 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6. 基因治疗与基因检测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要素2. 食物链与食物网3. 群落的结构与物种的多样性4. 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5. 人类与生态系统第五章生物进化与分类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2.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3. 进化的模式和速度4.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与演化5. 动物的体内环境与稳态第六章生物间的相互作用1. 生物间的共生关系2. 生物间的捕食与逃避3. 生物的竞争关系和有限性资源的利用4. 生物间的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5. 生物间的调节和平衡第七章植物的物质与能源1. 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的转化2. 植物的营养与水分运输3. 植物的生殖与生长调节第八章人的生殖与发育1. 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人的性别遗传与表现型3. 人的生殖的协调调节4. 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协调调节以上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注: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以教材为准。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abec1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c.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而隐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基因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基因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和卵细胞都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的形成过程发生在精巢(哺乳动物称),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生在卵巢。
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而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所不同,有变形期,而卵细胞没有。
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和大小基本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二价体,进行联会和四分体现象,最终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
5.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种类取决于生物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高中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优秀课件PPT
![高中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43aaad195f312b3169a5df.png)
↓
F2:
高茎∶ 矮茎(性状分离 现象) 3 ∶ 1 ( 性状分离 比)
F2的基因型: DD ∶Dd ∶dd
=
1__:2_:_1___
测交 Dd高茎 × _d__d__矮__茎__
↓ _D_d____d_d___ (基因型) 高__茎____矮__茎__(表现型) ___1___:__1___(分离比)
41、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是一组_非__同__源__染色体,它们在 _形__态__和_功__能__上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 遗传信息。
42、由__受_精__卵__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__两___个染色体组的 个体,叫二倍体。
43、由__受__精_卵__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__三__个__或__三__个_以__上___ 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47、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_弱__小__,高__度__不_孕__。
48、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优点是:能__明__显_缩__短__育__种__年_限__。 49、育种上常常采用_花__药__离_体__培__养__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 然后用__秋_水__仙__素__进行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 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用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不仅能 够正常_生__殖___,而且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是__纯_合___的 ,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发生__性__状__分__离。 50、三倍体无籽西瓜是根据_染__色__体__变_异___的原理培育而成的。 5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_遗_传__物__质__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主要分为三大类,如苯丙酮尿症属于单__基__因__遗传病,原发性高血 压属于_多__基__因__遗传病,先天性愚型属于_染__色__体_异__常__传染病。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7ba0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3.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意义:受精作用是有性生殖的开始,也是新个体的起源。
受精卵中包含了来自父母的遗传物质,经过一系列发育过程,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受精作用还可以增加遗传的多样性,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二节基因的分离规律一、XXX的遗传实验XXX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他发现,豌豆的性状是由两个基因决定的,其中一个来自父亲,另一个来自母亲。
这两个基因分别控制着性状的表现,且在杂交后可以分离并重新组合。
二、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分离规律(XXX)是指在有性生殖中,每个个体在生殖时,其两个基因分离,每个生殖细胞只能传递其中的一个基因给后代。
这意味着,每个个体都有两个基因,但只有一个基因能够传递给下一代。
三、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genotype)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的种类和组合。
表现型(phenotype)是指基因型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同一基因型的个体,其表现型可以因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四、显性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是指在杂合状态下,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基因(recessive gene)是指在杂合状态下,不表现出来的性状。
显性基因可以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但隐性基因仍然存在于个体的基因型中,并可以在后代中表现出来。
五、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independent assortment)是指在有性生殖中,不同的基因对于性状表现的组合是随机的。
这意味着,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不会相互影响。
六、注意:1)基因的分离规律只适用于单个基因控制的性状,不适用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
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是独立的,但两者都是遗传的基本规律。
3)基因的表现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基因的作用。
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后,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eed49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4.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1。
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验方法:①分离定律: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在杂交实验时,控制杂交后代性状表现的遗传因素,在杂交过程中会发生自由组合;同时也发生连锁互换,使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亲本更多样化;在分离定律中只涉及表现型比例的变化,不涉及表现型的数量变化,也就是说不涉及育种值(r)问题。
1。
概念: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杂交时后代表现出显性性状的,一般是显性性状;后代表现出隐性性状的,一般是隐性性状。
2。
理论依据: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相对性状,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配子分离而自由组合,从而产生了性状分离。
3。
实验材料与工具:等位基因(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
4。
基本操作:①自交法②交叉互换法③完全显性法④半显性法⑤完全显性法⑥非整数性状分离比实验。
5。
实验结果:①等位基因(基因型)相同, F的后代表现型不同,则后代为纯合子;②等位基因(基因型)不同, F的后代表现型相同,则后代为纯合子。
2。
概念:杂种优势是指一个杂种的各个个体都比亲本优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个体的优势表现最明显。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杂种优势常见于农业生产中。
3。
举例:杂种小麦、杂种水稻、单交小麦、双交水稻、三交水稻等。
4。
特点: 1.个体之间差异很大;2.后代可能不像杂种那么优良,但仍比亲本优良。
5。
优点: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
6。
缺点:由于杂种的个体之间具有一些差异,所以育种工作很复杂。
7。
杂交育种: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或多个品种,通过人工杂交,在杂交一代或杂种后代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个体,再进行培育,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叫做杂交育种。
4。
有关杂交育种原理的口诀:一交、二杂、三中间、四代。
5。
杂交技术与单交育种的比较: 1。
特点:杂交时,双方所含基因型不同;2。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农作物育种。
8。
分离定律在动物体细胞中的应用: 1。
控制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三章复习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三章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853f006bd97f192279e9ad.png)
6. 2对等位基因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一定产生22种? 不一定,如果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就不符合了。 7.一个生物体具有n对等位基因,且独立遗传,该生物体能 产生多少种配子; 2n
8. 细胞质均等分裂一定是发生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吗?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也有细胞质均等分裂,如极体在进 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体细胞分裂也是细胞质均等的 2 4 9.一个精原细胞能形成 种、 个精子,两两相同,两 1 种精子。 两互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能形成 2 个精子, (前提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2.一个条件和时间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条件为: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时,并且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
提示:A、a与D、d及B、B与C、c不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因为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 间,其遗传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格里菲思的结论? 艾弗里结论? 赫尔希和蔡斯结论? 艾弗里和和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涉及思路?
10.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 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Ⅱ-2 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 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Ⅰ 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 于甲图中的 片段。 Ⅱ-1
B
例5、(2008广东理基· 45)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 后代的纯合体的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 A.3/4 B.1/4 C.3/16 D.1/16
B
1.一个实质 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随非同 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而分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4803c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f.png)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因编辑等。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
1 2
转基因生物定义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形 成的含有外源基因的生物。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内容
包括生态环境安全性、食品安全性和生物安全性 等方面。
3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
包括实验室研究、田间试验、生产应用等阶段的 评价。
生物信息学
关注生物信息学在基因 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 域的应用,了解大数据 分析在生物学研究中的 重要作用。
THANKS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 课件
目录
• 遗传与进化基本概念 • 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 生物进化理论与证据 •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与伦理道德问题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遗传与进化基本概念
遗传物质与DNA结构
遗传物质
01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的引入可能会与当地物 种竞争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甚 至导致一些本地物种的灭绝。
保护生物多样性策略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
响。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 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 用,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群体遗传学基础
0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中某一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基因型
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中某一基因型个体占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02 03
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
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迁移和自然选择等因素 的干扰,那么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保持恒定不变。这一定律 是群体遗传学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9143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5.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遗传与进化1.遗传基础-介绍了基因、染色体、DNA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
-解释了基因的表达与控制机制,介绍了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遗传与进化-详细介绍了遗传的变异、随机性和可遗传性。
-研究了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如突变、基因漂变、遗传偶合等。
-着重介绍了自然选择与繁殖隔离对进化的影响。
3.单倍型和嵌合型-解释了单倍型和嵌合型的概念和意义。
-介绍了联锁和连锁不平衡的现象。
4.人类遗传与进化-研究了人类的进化历程,探讨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分析了人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生物工程与技术1.DNA技术基础-介绍了重组DNA技术和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解释了DNA指纹的原理和应用。
探讨了基因工程与生物信息学的关系。
2.人工选择与转基因技术-研究了人工选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如家畜和作物的改良。
-分析了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如转基因植物的耐逆性和抗病性等。
3.细胞工程与克隆技术-探讨了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分析了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和应用。
第三章:细胞与遗传1.细胞的复制与分裂-探究了细胞的复制和生长过程。
-详细介绍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解释了同源染色体互换和基因重组的现象。
2.DNA与蛋白质合成-分析了DNA的复制过程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详细讲解了DNA的信息传导,如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了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调控和染色质调控。
-解释了基因突变和DNA修复的过程。
4.基因与优生优育-探讨了基因与智力、身高、性别等特征的关系。
-详细介绍了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物的种群与群落-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解释了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如共生、捕食、竞争等。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和食物网。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ppt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f435d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b.png)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ppt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2.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4.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进行有氧呼吸。
5.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能量转换器。
6.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7.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8. 溶酶体:含有酶,能分解多种物质。
二、遗传与进化1. DNA的结构与复制:双螺旋结构,半保留复制。
2. RNA的转录与翻译:基因表达的过程。
3. 基因突变与修复:突变的类型和修复机制。
4.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5. 染色体与遗传:染色体的结构、数目变异。
6.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
7. 自然选择与进化:适者生存,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三、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2. 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3. 物种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群落的结构。
4. 人口生态学: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5. 能量流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过程。
6. 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四、人体与健康1. 人体结构与功能: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免疫系统:防御机制和免疫反应。
3. 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和血压调节。
4.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和呼吸过程。
5. 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6. 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节作用。
7. 健康生活方式:营养、运动、心理健康。
五、生物技术与应用1.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技术。
2.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
3. 酶工程:酶的提取和应用。
4. 发酵技术:食品发酵、生物制药。
5. 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6. 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六、实验技能与方法1. 显微镜使用:样品制备、观察和显微摄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__减__Ⅰ__分裂 四__分__体__时期
__减__Ⅰ__分裂 ___中___期
__减__Ⅱ__分裂 ___中___期
__减__Ⅰ__分裂 ___后___期
__减__Ⅱ__分裂 __后___期
减Ⅰ中期 有丝中期 减Ⅱ后期 有丝后期
13、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_减__数__分__裂__和_受__精__作__用__对 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 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8、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患者中__男__性多于__女___性;多有_交__叉__遗__传_现象。 女性若患病,其__父__亲__、__儿__子__必患病。
19、凡由细胞组成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__D_N_A___;有些病毒 的遗传物质是D__N_A____,也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_N_A_____。
↓ _D_d____d_d___ (基因型) 高__茎____矮__茎__(表现型) ___1___:__1___(分离比)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试验现象:
P: 黄色圆粒YYRR X 绿色皱粒 yyrr
↓
F1:
黄色圆粒(YyRr)
F1配子: Y_R___Y_r__y__R_ yr
↓
F2:
黄圆 : 绿圆 : 黄皱 : 绿皱
8、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__4__个精子,而一个卵原 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__1__个卵细胞。
9、一对同源染色体的_形_状__和_大__小__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_父__ 方,一条来自__母__方。
10、一个四分体包含__1__对同源染色体,_4___条染色单体, ___4__个DNA分子。 11、_减__数__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__联__会__。
25、基因是_有_遗__传__效__应__的_D__N_A_片段。基因中_脱_氧__核__苷__酸__的__排_列__ _顺__序__代表遗传信息。
26、DNA分子的_多__样__性和_特__异__性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 质基础。
26、基因表达是指基因控制_蛋__白_质__合成的过程,它包括_转__录___ 和_翻__译__两个步骤。 27、转录是指在_细__胞_核__中,以_D__N_A_的__一__条__链__为模板,合成 _m__R_N_A__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遵循的碱基配对关系是__A_—__U_、__ __G__—_C__、__C_—__G_、___T_—__A__。
30、基因表达过程中,基因上脱氧核苷酸数目:mRNA碱基数目 :氨基酸数目=____6___:__3_____:1_______。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试验现象
P: DD高茎 × dd矮茎
↓
F1:
Dd 高茎( 显 性性状)
F1配子: _D__、__d__
↓
F2:
高茎∶ 矮茎(性状分离现象) 3 ∶ 1 ( 性状分离 比)
F2的基因型::2_:_1___
测交 Dd高茎 × _d__d__矮__茎__
20、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呈_规__则_的__双__螺__旋_。其中的_脱__氧_核__糖__和 __磷__酸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21、DNA分子中碱基的对应关系遵循__碱__基__互__补_配__对___原则, 即A与__T___配对,G与__C___配对。互补配对的碱基间以_氢__键_ 相连。
28、翻译是指在_细__胞_质__中的_核__糖__体_上,以游离的_氨__基__酸__为原料 ,以___m__R_N_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___氨__基__酸顺序的___蛋__白__质 的过程。
29、密码子是由存在于_m__R_N_A_上的3个相邻碱基组成的,决定氨 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6_1__个。在翻译过程中,它们可与tRNA上的 __反__密_码__子__互补配对。
16、红绿色盲是由___X__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Y染色体 上__没__有__这种基因.
17、正常色觉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X_B_Y___,红绿色盲男性的基 因型写作:__X_b_Y_;正常色觉女性的基因型写作:X_B_X__B_或__X;BXb 红绿色盲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X_b_X_b__。
6、生物的表现型是_基__因__型__和___环_境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7、减数分裂进行_有__性__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__熟__生__殖__细_胞__时进 行的染色体数目__减__半__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只复制_一___次,而细胞分裂_两__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 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__一_半__ 。
22、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组成 G
磷酸
含氮碱基 脱氧核糖 23、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__N_A_注入细菌体内,而_蛋_白__质__外__壳__ 留在外面,不进入细菌体内。
24、DNA复制的特点:__边_解__旋__边__复__制__;__半__保__留_复__制____。 复制需要_模__板__、_原__料__、_能__量__和__酶___等基本条件。
14、一条染色体上有_许__多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线_性___ 排列。
15、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X_Y__型_。 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2_2_对__常_染__色__体__+_X_Y_; 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2_2__对__常__染___色__体___+_X__X___; 男性精子染色体组成是:2_2_条__常__染__色__体__+_X__或__2_2_条__常__染_色__体__+_Y_; 女性卵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2_2_条__常__染_色__体__+_X_________。
__9__∶____3____:___3____:____1_(分离比)
测交:
黄色圆粒(YyRr) × 绿色皱粒_(__y_y_r_r_)____
↓ Y__y_R_r__:__y_y_R_r_:___Y_y_r_r__:__y_y_r_r_(基因型) _黄__圆__:___绿__圆__:___黄__皱__:___绿__皱__(表现型) __1___:____1____:___1___:___1____(分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