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的期末考试试题

文学概论的期末考试试题

文学概论的期末考试试题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艺术形式B. 一种科学C. 一种娱乐方式D. 一种社会现象2.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作品的特点?A. 想象力B. 创造性C. 逻辑性D. 情感性3. 文学作品的分类有哪些?A. 诗歌、散文、小说B. 历史、哲学、科学C. 法律、经济、政治D. 音乐、绘画、雕塑4. 文学批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提供娱乐B. 促进文学创作C. 指导读者阅读D. 以上都是5.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一项?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象征主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文学作品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古典主义文学强调________和________。

8.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________和________。

9.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________和________。

10. 文学理论中的“形式主义”主张文学研究应关注作品的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12. 简述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与技巧的关系。

四、论述题(30分)13. 论述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4. 阅读以下文学作品片段,分析其文学特点和所表达的主题。

[此处为文学作品片段]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D5. D二、填空题6. 语言、形象、情感7. 理性、秩序8. 自然、情感9. 真实、客观10. 形式三、简答题11.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文学可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同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12. 文学创作过程中,灵感是创作的起点,提供了创作的动力和方向,而技巧则是实现灵感的具体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文学作品的完成。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20分)1.文学“四要隶”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世界、作品、作家与( )A文化B读者C文采D情感2.唐代出现了(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B话本 C. 志人志怪小说D章回体小说3.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文学流派B作家 C 文学作品 D.文学思潮4.“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5.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6.文学传播的职能包括发表职能、流通职能和()A 艺术职能B检选职能C宣传职能D沟通职能7.以下的艺术形象属于创造性想象的是()A曹操B唐僧C鲁智深D孙悟空8.中国古代的“教化说”与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文学概念的()A表现说B实用说C客观说D独立说9.下面关于创造动机说法正确的是()A创造动机就是创造冲动B创造动机始终指向创作过程本身C创作冲动是一种极其理性的情感D创作动机影响着创作风格10.在广义的文化概念当中,最不容易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文化B艺术文化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韵味无穷和( )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真实写照D. 感同身受2.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3.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B创作论C发生发展论D鉴赏论E构成论4.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5.抒情类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包括()A物境B事境C情境D意境6.文学形象的主要表现形态()A创作形象B写实形象C抒情形象D怪诞形象7.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8.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9.文学作品的意义结构包括()A语言B形象C意义D本质10.文学作品的包括三种类型,以下文学作品《史记》、《桃花源记》、《等待多戈》分别代表了()A现实性文学B理想型文学C浪漫型文学D象征性文学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试题13套含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试题13套含答案

文学概论〔网络课程试点〕-0002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 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X引导作用。

T √F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2. 暗示性可以说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3. 文学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4. 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5. 文学媒介产生只有这种媒介才会产生的形象与其意义。

T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6. 文学写作不仅是民族的,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7. 媒介是文学中的次要因素。

T √F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8. 影视文学要把文学语言"翻译"成影视语言,使它们和银幕上的视觉形象发生间接关系。

T √F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9. 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T √F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10. 语言是意义的生长地,语言使意义得以生成。

T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4主观题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位学者是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A. 亚里士多德
B. 弗洛伊德
C. 萨义德
D. 雅克·德里达
2. 术语“文本间性”是由哪位理论家提出的?
A. 罗兰·巴特
B. 米哈伊尔·巴赫金
C. 朱丽亚·克里斯特娃
D. 弗朗茨·卡夫卡
3.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
A. 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
B. 文学作品中的性别问题
C. 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D. 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
4. 后殖民理论通常关注以下哪些主题?
A. 文学作品的创作年代
B. 文学作品中的种族和文化问题
C. 文学作品的作者生平
D. 文学作品的出版机构
5. 以下哪个不是文学理论中的术语?
A. 符号
B. 隐喻
C. 叙事
D. 统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6. 简述新批评主义的主要特点。

7. 解释“互文性”在文学理论中的意义。

8. 描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对传统叙事结构的挑战。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9. 论述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如何改变了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10. 以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后殖民理论如何揭示其文化和政治维度。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
11. 选择一部具有明显后现代特征的文学作品,分析其如何体现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特点。

五、论文题(共70分)
12.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和接受方式的变化。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精选5篇)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精选5篇)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精选5篇)第一篇: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10分,每题2分)下列属于孔子的诗学观的是()A缘情说B 诗言志C诗赋欲丽D兴观群怨在西方,把审美的文学观念从广义的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出来,是在18世纪完成的,由————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把诗与绘画、音乐、雕塑等纳入“美的艺术”范畴中()A布洛B华兹华斯C巴托D 歌德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至少包含了说话人、受话人、————、沟通、语境五个要素。

()A语言B文本C言语D文字变形是作家艺术构思中常见的手段之一,下列不属于变形方法的有()A粘合B陌生化C夸张D漫画英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贝尔提出了影响较大的理论是()A心理距离说B情感投射说C有意味的形式D无意识升华二、是非判断题(10 分,每题1分)1人类最早的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是产生于公元五世纪的陆机的《文赋》。

()2艺术交往论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4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主要呈现了主导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特征。

()5文学话语蕴籍特点常常具体地体现在含混和含蓄这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

()6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而且也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7模仿论是西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文艺理论观念,而中国古代则没有这类艺术反映论的思想。

()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的理论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9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有意获取和无意获取、现实获取和书本获取()10在对待形式问题上,形式主义的理论倾向主要突出地表现在20世纪产生的俄国现实主义、捷克和法国的结构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的理论观念中。

()三、填空题(15分,每空1分)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和文学史三个分支。

2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作者、————与读者。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

(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

(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

(1分)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

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

(5分)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

(1分)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

(5分)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

(4分)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

(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

(1分)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

(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

(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文学批评: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指分析评价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是批评主题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3.文学史: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理清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5.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6、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第三章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

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

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2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自测题答案

2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自测题答案

2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自测题答案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自测题第一编导论一、填空题:第一章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3、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是【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4、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5、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文艺学】。

6、文学反映论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第二章1、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是【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3、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是【理论的】掌握、【宗教的】掌握、【实践精神的】掌握、【艺术的】掌握。

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的基本属性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二、判断题: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学理论。

【错】2、提出文学活动的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构成的是美国文论家韦勒克。

【错】3、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对】三、不定项选择题:第一章1、《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作者是(C)A. 别林斯基B.马克思C.艾布拉姆斯D.康德2、《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C)A. 黑格尔B.马克思C.康德D.亚里斯多德3、《文心雕龙》的作者是(B)A. 叶燮B.刘勰C.贾思勰D. 陆机4、中国古代文论家( D )提出了“妙悟”说。

A.陆机B.刘勰C.钟嵘D.严羽5、( A )在《英国文学史》中最早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

A.丹纳B.维科C.荣格D.弗洛伊德6、所谓的传记式批评,在中国可以追溯到(A )的“知人论世”,在法国以圣伯夫为代表。

文学理论期末考点

文学理论期末考点

文学理论期末考点文学理论一、填空题。

1、文艺学包含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世界、作品、作家、读者。

3、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相处论。

5、文学作为话语,包含5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6、文学缔造的主体就是:作家、诗人。

(一种观点指出就是“模仿者”、“创造者”,另一种观点指出就是“旁观者”、“移情者”,除了一种观点指出就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创造者。

)7、想象主要有三种: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8、联想有三种: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9、文学创造构思方式:综合、突出、简化、变形、陌生化。

10、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意境、典型、意象。

11、文本由表及里的四个层面:字音及其低一级语音女团(基本层面)、意义单元(核心层面)、多重图式化面貌、重现客体。

1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语言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

13、文学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利害天道、韵味无穷。

14、王国维把意境分成:存有我之境、并无我之境。

15、意象主要有四种: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

16、审美意象的分类:寓言式意象、符号式意象。

17、故事情节的形成:描述内容、描述话语、描述动作。

18、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抒情内容、抒情话语。

19、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20、文学风格包括: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核心主要是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

21、文学风格的类型:“刚”、“弓”。

二、简答题。

(一)简述叙事的构成要素。

请问:故事情节由描述内容,描述动作、描述话语三个要素形成。

1、描述内容:指形成一段描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为被讲诉的故事,包含事件、情节、人物、场景等。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库整理.doc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库整理.doc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库整理.doc1、什么是文艺学?2、什么是文学理论?(学科归属、研究对象、品格)3、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4、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镜”与“灯”各指什么?5、文学活动的构成?例:什么是模仿论/表现论等?(四要素即四种理论视角)6、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例:巫术发生说等概念?哪一种最合理?为什么?文学活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原因?7、文学的含义?(三种含义)8、什么是审美?审美指什么?9、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10、怎么理解文学是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1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1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13、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14、什么是话语蕴藉?15、什么是精神/物质生产?关系?16、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17、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名词解释1.话语:文学是一种话语。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2.陌生化(P142):以不常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以作者或任务似乎从未见过此事物。

而不得不以陌生化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的具体的描写出来。

从而使艺术描写不落俗套,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

3.有意味的形式(P176):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意味”是指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

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形式,即“有意味的形式”。

4.艺术真实(P153):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特殊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儿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

)5.熟悉的陌生人:别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文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文学原理的基本概念?A) 文学风格B) 文学主题C) 文学形式D) 文学流派答案:D) 文学流派2.以下哪部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A) 《红楼梦》B) 《鲁滨逊漂流记》C) 《呐喊》D) 《西游记》答案:C) 《呐喊》3.以下哪个是文学作品的结构要素?A) 动作B) 语言C) 背景D) 作者答案:A) 动作4.下列哪个不是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A) 文化价值B) 主题观点C) 作者的政治倾向D) 表达方式答案:C) 作者的政治倾向5.下面哪个不是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品?A) 古典主义 - 《浮士德》B) 浪漫主义 - 《唐吉可德》C) 现实主义 - 《悲惨世界》D) 超现实主义 - 《时间的乌托邦》答案:D) 超现实主义 - 《时间的乌托邦》二、问答题1. 请简述文学主题的概念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文学主题指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主张或情感,是作品的灵魂。

在文学创作中,主题起到引领作品内在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作用,指导着作者构思情节、塑造人物以及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

一个深刻的主题能够使作品更有内涵和感染力,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 什么是文学风格?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答案:文学风格是指作家在表达自己思想、情感时所形成的独特的写作方式和表达特点。

它包括语言的运用、叙事的手法、描写的形象等。

例如,杜甫的诗歌风格以哲理性的思考和真实的写实手法为特点,如《登高》中的“飘飖兮苍茫,落落难久长。

”张爱玲的小说风格则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致的词语选择见长,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别样浪漫和温情。

3. 简述文学形式对作品表达的影响。

答案:文学形式是指作品的结构、体裁以及特定的表达方式。

它对作品的表达和传达起到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文学形式会要求作家使用不同的叙事方式、语言风格和结构安排,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例如,诗歌形式常常通过押韵和节奏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感,使作品更具有韵律感;而小说形式则可以较为自由地展现多个角色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具有丰富性和细腻性。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11.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一中国古代 著名的论断出自( ) • A. 刘勰 B. 钟嵘 • C. 陆机 D. 杜甫 • 答案:A • 12. 首先提出“风格即人”的作家是( ) • A. 布瓦洛 B. 布封 • C. 狄更斯 D. 黑格尔 • 答案:B • 13. 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 答案:C • 14.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 答案: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多项选择题 1.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 A. 类型说 B. 个性典型观 C. 共性与个性统一说 D.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E. 阶级论典型说 答案:A^B^D^ 2.我国传统文献中的抒情小品文主要有( ) A. 序 B. 跋 C. 记传 D. 祭文 E. 书信 答案:A^B^C^D^E^ 3.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 ) A. 物质设备 B. 精神方面的文化 C. 语言 D. 社会组织 E. 社会生活 答案:A^B^C^D^ 4.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 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 文学即博学 参考答案: ABCD 5.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而言有其 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参考答案: ABCDE

最新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最新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文学批评: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指分析评价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是批评主题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3.文学史: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理清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5.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6、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第三章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

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

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教程期末考点第一章1、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文学活动:国内: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物感”说、“象外”说、“妙悟”(严羽、“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神韵”说、“出入”说国外:(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净化”说(2德国学者立普斯等“移情”说(3英籍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心理距离”说(4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说(5德国哲学家康德“审美态度”说(6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7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原型”说(8英国学者冈布里奇“投射”说(9孟子“知人论世”说2、文艺学及其分支: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3、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第二章4、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

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下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下

文学理论1.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事实的文学形态,在创作方法上主要以写实手法为主,取材比较广泛,生命力悠久。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性——对外在客观状况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于现实生活。

现实型文学在再现时严格尊重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

将对现实生活的情感评价渗透在对情节、场面、人物的情节刻画之中。

逼真性——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再现现实矛盾和本质规律,在艺术表现手段上就是逼真性。

逼真是以写实的手法,按生活中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描绘,从现实生活出发,描写生活中本来就有的事物,反映客观存在。

2.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题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表现性——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

其中主观理想高于一切。

它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应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突出文学的抒情表现功能,常常直抒胸臆。

虚幻性——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逻辑,追求情感真实。

理想型文学多数是作家大胆发挥想象幻想的结果,不受现实拘束。

3.象征性文学: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暗示性——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意的内涵。

象征,具有超越想象自身的寄寓性,文学意象作用在于启示人们通过意向表层领悟意蕴,以间接地方式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

朦胧性——象征性文学间接地表现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胧性,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意义。

它具有超出个别现象的更宽泛意义,为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要求读者去思考探寻“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言外之意”。

4.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初,现实型文学不断得到发展。

到三四十年代,便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左拉。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注意:以下为文章正文,没有再次重复标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水浒传》B. 《红楼梦》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答案:D2. 威廉·莎士比亚是哪个国家的剧作家?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A3. 下列哪位作家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F. Scott FitzgeraldB. Ernest HemingwayC. William FaulknerD. Mark Twain答案:C4. “拔一毛而利天下,其蕲以亿万”这句话出自哪位文学家的作品?A. 朱自清B. 老舍C. 鲁迅D. 郭沫若答案:C5. 下列哪个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A. 《呐喊》B. 《围城》C. 《红岩》D. 《活着》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文学的定义和作用。

答:文学是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艺术形象的综合艺术。

文学的作用包括传递信息、反映社会现象、启发思考、塑造人物形象、传承文化等。

2. 什么是文学流派?举例说明。

答:文学流派指的是在文学领域中,由于创作思想、艺术手法或风格上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流派。

例如,现代主义流派强调主观体验、内心流动和语言游戏,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现实主义流派注重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如杜拉斯的《情人》。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所学的文学概论知识,论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答:文学与社会密切相关,它既受到社会的影响,也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

首先,文学可以反映社会现象,通过描绘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矛盾等来使读者了解社会的真实状况。

其次,文学可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命运、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社会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

此外,文学也可以传递信息、启发思考,通过作品传递作者的思想、观点,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最后,文学还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通过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022年期末复习试题 《文学理论》试卷5份含答案

2022年期末复习试题 《文学理论》试卷5份含答案

一、列举题(每题3分,共15分)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3、话语的五要素4、列出三部(篇)中国文学理论名作及其作者5、关于文学创作主体的三种基本认识二、理论阐释题(每题8分,共24分)提示:先说明所给这段话所包含的文学理论,再对其作简要评析。

1、“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一一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

”一一(丹麦)勃兰兑斯2、“一部艺术作品是一种内心的进程。

它在每一种单一的情况之下都是处在黑暗之中,就像我们世界的诞生一样,是一种不可窥见的,一种神圣的现象,是一种神秘。

”一一(奥地利)茨威格5、“内容作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

”——(德国)黑格尔三、术语解释题(每3分,共15分)1、艺术真实2、精神生产3、话语蕴藉4、直觉5、文艺学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你如何理解文学语言的特殊性?2、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有哪些特殊性?3、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在消费文化背景中,你如何理解雅俗文学的关系?五、论述题(共14分)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文学何为?请以文学作品中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关系理论为切入点,谈谈你的看法。

一、1、文学活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消费与接受论2 、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诗散文小说戏剧文学3 、写实直接抒情暗示4 、无焦点式内在焦点式二、1、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语文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卷

1.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的“文学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言志”最早见于《诗经》中的《__________》。

4. 古典文学中的“赋比兴”手法,其中“比”是指__________。

5. 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的是__________。

6.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建安七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被称为“石头记”,据说这块石头来自__________。

8.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唐诗宋词”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时期。

9. “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____。

10.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宋词元曲”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时期。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学的基本特征?()A. 语言性B. 情感性C. 时代性D. 科学性2.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3.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史记》?()A. 《太史公自序》B. 《陈涉世家》C. 《淮阴侯列传》D. 《孔子世家》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词中之龙”?()A. 辛弃疾B. 姜夔C. 晏殊D. 欧阳修5. 下列哪部作品属于“唐宋八大家”中的作品?()A. 《庐山谣》B. 《归去来兮辞》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6.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小说之父”?()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蒲松龄7.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红楼梦》中的诗歌?()A. 《葬花吟》B. 《桃花扇》C. 《秋窗风雨夕》D. 《红梅赞》8.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诗史”?()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9.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元曲四大家”中的作品?()A. 《西厢记》B. 《汉宫秋》C. 《梧桐雨》D. 《牡丹亭》10.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词中之圣”?()A. 辛弃疾B. 姜夔C. 晏殊D. 欧阳修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学的基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风格的多样性包括什么? 1.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社会生活是繁复多变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也体现在许多方面,而且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等等,这都要求有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来表现。2.大众审美要求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大众不同的审美趣味要选择不同的文学风格,同时文学风格也会应不同审美趣味的需求而向多样性方面发展3.作家创作个性的多样性也是文学风格显示出丰富和多姿 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显现,而作家创作的个性构成是多方面的,创作个性的这些多方面构成因素势必影响作家的风格并使之绚丽多彩,成熟的作家在一种鲜明独特的创作主调的贯穿下,同时又使自己的创作显出极大的优势性
文学理论复习题
填空:
1先秦时代诗歌性质《尚书-尧典》中“诗言志”说“兴、观、群、怨”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鲁迅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
唐宋时期皎然的《诗式》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司空图的《诗品》严羽的《沧浪诗话》
6文学话语的特征:1.文学活动的情感性 按照实用语言学的特点,人们运用语言有两种最基本的功能,人们既可能为了指称事实世界,引导真假判断使用语言文学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系统,它的目的不在于为人提供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而是要表达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和感觉2.文学话语的内指性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它既具有情感性,也是有虚构和想象的特征3.文学语言化 文学语言和“陌生化”是与普通语言的自动对立的,所谓自动化的语言也就是指那种由于反复使用而习惯化,再也引不起人的注意和过分熟悉的语言
10诗歌:是产生最早的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文学样式
11小说:是一种侧重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广泛深入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12戏剧:是一种在一定空间中由演员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并在观众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综合艺术。
13影视文学:包括电影文学和电视文学,它是指电影电视剧本。
14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被人借用到电影理论上,用来指电影镜头的切分与组合,也即镜头组接。
元明清李渔的《闲情偶寄》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2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活动四要素理论。
3再现说代表人物赫拉克拉特、苏格拉底、柏拉图
表现说代表人物华兹华斯、雪莱
实用说贺拉斯
4文学的独特功能以审美为核心,主要包括了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三大方面。
20意境:是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中所达到的一种及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寄生于象外又蕴蓄象内
21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信息的传递和接受活动
22审美比值:接受者对审美对象的愉悦满足的程度
23文学批评:是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文学理论、美学思想为指导,以文学创作为主要对象的理性评价活动。
4文学的审美性质有哪些?1.文学的独特内容 2.文学的独特方式 文学作为审美,它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3.文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文学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有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科学理论是用抽象思维,而文学艺术使用形象思维。4.文学的独特功能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具有社会功能
11形象思维的特点:1.形象思维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表象活动 表象就是在大脑中所保持的客观外在事物的映象2.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想象活动 艺术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3.形象思维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 情感是人们对与之联系的客观外在事物以及人自身状况的主体心理态度,它具有价值性和生命色彩
16批评主体的素质是什么?1.多元的知识结构 文学表现的是丰富而多样的社会生活主体,它包含各个生活侧面的描写与评判,包括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与评判2.高度的理论修养 文学批评是一项理论的理性活动,是把感性的感知上升到理性高度的严肃的理论工作,因此,理论的修养就是文学批评家诸种修养中最为重要的3.高度的艺术修养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欣赏和文学感受基础上的理性批评活动,而要把握住对象的社会属性和审美属性,触摸到作品的形象、抓住作品所传达思想情感的精髓,批评家的艺术素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5语言艺术的特点是什么?1.形象的间接性 形象的间接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不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到。第二层是指形象的模糊性与多义性。2.表现社会生活的广阔性 语言是心灵的直接现实人的心灵的领域是及其宽广的,因而,语言活动的领域也是极其宽广的 3.思想的深刻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它所蕴含的思想往往比其他艺术更深刻
7文学文本的形象层有哪些特征?文学形象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是“人心营构之象”它是作家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依据自己的审美理解和想象对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用语言创造和描绘,具有情感色彩和审美感染力的具体生活情景和画面。1.具体可感性 是指文学形象都是个别的、具体的、生动可感的形象2.形象概括性 指文学形象以个别具体的感性形式蕴含某种普遍概括的内容的特点3.间接朦胧性 指文学形象是读者通过对文学语言的解读,在大脑中间接唤的形象,它不具有物理实体性,也具有非直观的不确定的特征
12典型的基本特征 1.典型的个别性 2.丰富复杂性3.典型的独创性4.普遍性
13意境的审美特征 1.情景交融的生命空间 所谓“意”,指的是艺术家有感而产生的主题思想情感,所谓“境”,指的是外在的客观事物 2.发散式的情感表现性 意境与文学典型各自依据于自身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中,因此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之一就是文学典型再现式的、内收式的;而意境则是表现式的、外射式的3.含蓄蕴藉、意蕴深厚 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尤其是在诗歌以及意境中更加明显
简答
1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关注现实的精神2客观再现的方式3写实的手法和逼真的效果
2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理想主义的精神2主观表现的方式3想象、夸张的手法和虚幻的效果
3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是什么?1.准确而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有关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逐步形成和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切合文学实际的科学的正确的文学理论观点2.为学习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其他文学课程打下理论基础3.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文学接受及鉴赏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能力,特别是文本解读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打下基础4.有助于提高文学创作的能力
10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几个阶段?1.艺术积累 是指文学主体在有关知识、经验和能力以及文本素材等方面的准备。艺术积累包括直接社会经验和间接社会经验两个方面,前者指的是作家通过本人的亲身经历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后者指的则是作家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2.艺术构思 就是作家通过对所获得的材料的艺术思考,然后为人本的主旨设立恰当的充分的形象体系,从而深入的富有独创性的揭示社会生活本真方面的思维过程3.艺术传达 作家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通过话语系统等物质媒介的手段,使存在于作家头脑中的文学意象明确起来固定下来的把审美意象转化为可供人观赏的艺术形象就是艺术传达
14文学风格的表现1.独特的题材选择和处理 在题材的选择上作家总是要寻找与他的创作个性相一致相适应的题材,他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道路、思想倾向、艺术趣味等等选择不同的生活侧面而使之进入创作过程。在题材处理上,作家的选择倾向一旦固定,他必然将选择的题材与自己的创作个性联系在一起,将题材纳入创作个性的轨道,两者最终同意起来,协调起来,共同作用与文学风格2.独特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的创作3.独特的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运用4.独特的文学的语言的实用
15现实型文学:是侧重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人生进行客观再现的文学状态
16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17象征型文学:一种侧重以象征暗示的手法寄预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18灵感:就是人们心灵意象的高度综合,是头脑中信号的瞬间链接也就是刹那间的顿悟。
19典型:是指以鲜明独特的个性形式揭示、概括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4描写:描写是作家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等作具体描绘和刻画,它的作用是使对象的形态和特征生动具体的显示出来。
5叙述:是用故事叙述人的口吻,对人物活动、事件发展所做的具体说明和介绍。
6抒情: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抒发他对生活所激起的某种感情,表现他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7议论:就说作者在作品中发表对人物、事件等认识和看法,对某种事物所蕴含的本质意义进行直接揭示。
8结构的原则 1.结构要服从主题的需要2.结构要为塑造艺术形象服务3.结构要适应不同文学体裁的要求4.结构必须做到完整和统一,符合美的规律
9文学创作客体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客体对象的社会性 客体对象是文学艺术重要的根源之一,是文学创作的前提条件2.客体对象的整体性 文学的客体对象与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对象不同,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对象不是从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生活,而是把整体生活分割成许多的方面和领域,每门学科只截取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3.客体对象的审美性 一般来说,现实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另一类是不具有审美价值的
5文学独特功能的特点:寓教于乐、动人以情、潜移默化
6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指出,悲剧是由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戏景六部分构成。《论语-雍也》记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镜”二曰“情景”三曰“意境”
名词解释
1文本:它泛指一切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具有某种释意可能性的符号系统,不管这个系统是否由自然语言构成。人们用“文学文本”来指那种已经作者创造出来,但还未经读者阅读和阐释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