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正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常见数据结构的实现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二、实验背景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研究数据的组织方式、存储方式、访问方式以及操作等方面的方法论。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数据结构是实现算法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内容本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环境的准备:包括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安装必要的软件和工具。

2.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通过合适的方式收集实验所需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

3. 数据结构的选择和实现: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并进行相应的数据结构实现。

4. 数据结构的测试和优化:对所实现的数据结构进行测试,包括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数据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

5. 实验报告的撰写: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背景、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四、实验过程1. 实验环境的准备本实验选择了Visual Studio作为开发平台,安装了相应版本的Visual Studio,并根据官方指引进行了相应的配置和设置。

2.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本实验选取了一份包含学生信息的数据集,包括学生姓名、学号、性别、年龄等信息。

通过编写Python脚本,成功提取了所需信息,并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和整理。

3. 数据结构的选择和实现根据实验需求,我们选择了链表作为数据结构的实现方式。

链表是一种常见的动态数据结构,能够高效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频繁插入和删除的场景。

在实现链表时,我们定义了一个节点结构,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

通过指针的方式将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链式结构。

同时,我们还实现了相关的操作函数,包括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4. 数据结构的测试和优化在完成链表的实现后,我们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

数据结构期末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期末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期末课程设计一、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研究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方式,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操作。

数据结构的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编程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基于数据结构的应用程序,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设计,运用数据结构的知识和算法,实现对数据的高效管理和操作。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 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等基本信息;2. 学生信息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或者从文件中读取;3. 支持按学号、姓名、专业等关键字进行查询;4. 支持对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删除;5. 支持将学生信息保存到文件中。

三、设计思路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可以采用以下的设计思路:1. 设计一个学生类,包含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等属性;2. 使用链表或者数组等数据结构来存储学生信息,每一个节点或者元素表示一个学生对象;3. 设计一个菜单界面,通过用户输入选择不同的功能;4. 根据用户的选择,调用相应的函数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5. 将学生信息保存到文件中,可以使用文件读写操作实现。

四、详细设计1. 学生类的设计学生类包含以下属性:- 学号(字符串类型)- 姓名(字符串类型)- 性别(字符串类型)- 年龄(整数类型)- 专业(字符串类型)2. 数据结构的选择可以使用链表来存储学生信息。

链表的每一个节点包含一个学生对象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菜单界面的设计设计一个菜单界面,显示以下选项:- 1. 录入学生信息- 2. 查询学生信息- 3. 修改学生信息- 4. 删除学生信息- 5. 保存学生信息到文件- 6. 退出程序4. 功能函数的设计- 录入学生信息函数:根据用户输入,创建一个学生对象,将其插入到链表中。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5篇)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5篇)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5篇)第一篇: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五:二叉树的相关操作学生姓名: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2012 年 3 月 5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年级班一、设计题目设计五二叉树的相关操作二、主要内容建立二叉树,并对树进行相关操作。

三、具体要求1)利用完全二叉树的性质建立一棵二叉树。

(层数不小于4层)2)统计树叶子结点的个数。

3)求二叉树的深度。

4)能够输出用前序,中序,后序对二叉树进行遍历的遍历序列。

四、进度安排依照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本设计要求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过程完成设计。

建议将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即系统包括哪些功能模块,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并画出相应的流程图.同时编写相应的设计文档;第二阶段,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代码并调试,再将调试通过的各个子模块进行集成调试;第三阶段,归纳文档资料,按要求填写在《课程设计说明书》上,并参加答辩。

三个阶段时间分配的大概比例是:35: 45: 20。

五、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本课程设计要求按照学校有关规范的要求完成,在课程设计完成后需要提交的成果和有关文档资料包括课程设计的说明书,课程设计有关源程序及可运行程序(含运行环境)。

其中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按学校规范(见附件),其内容不能过于简单,必须包括的内容有:1、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系统的总功能和各子模块的功能说明;2、课程设计有关算法的描述,并画出有关算法流程图;3、源程序中核心代码的说明。

4、本课程设计的个人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2)你的创新和得意之处;(3)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设想;(4)本次课程设计的感想和心得体会。

5、源代码要求在关键的位置有注释,增加程序的可读性。

程序结构和变量等命名必须符合有关软件开发的技术规范(参见有关文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总结一、背景与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组织、存储和处理数据。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际项目,加深对数据结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内容与实现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选择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作为项目主题。

该系统需要存储和管理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成绩等。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我们采用了多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和二叉搜索树等。

在实现过程中,我们首先定义了学生类,包含各种属性。

然后,我们使用数组来存储学生信息。

为了方便查找,我们采用二叉搜索树对学生信息进行排序。

此外,我们还实现了添加、删除、查找和修改学生信息的功能。

三、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实现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1. 如何在O(log n)的时间内查找学生信息?解决方案:我们采用了二叉搜索树来存储学生信息,从而实现了在O(log n)的时间内查找学生信息。

2. 如何有效地实现对学生信息的批量修改?解决方案:我们采用链表作为底层数据结构,对学生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当我们需要修改大量学生信息时,只需遍历链表,修改对应节点的值即可。

3. 如何处理大量数据的存储和查询?解决方案:我们采用数据库作为存储系统,将学生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通过编写SQL语句,我们可以方便地对学生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数据结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现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也意识到了数据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数据结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算法水平。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将所学的数据结构知识应用到更多的实际项目中,为软件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表达式求值【完整版】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表达式求值【完整版】

XXXXXX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目录一算术表达式求值一、需求分析二、程序得主要功能三、程序运行平台四、数据结构五、算法及时间复杂度六、测试用例七、程序源代码二感想体会与总结算术表达式求值一、需求分析一个算术表达式就是由操作数(operand)、运算符(operator)与界限符(delimiter)组成得。

假设操作数就是正整数,运算符只含加减乘除等四种运算符,界限符有左右括号与表达式起始、结束符“#”,如:#(7+15)*(23—28/4)#。

引入表达式起始、结束符就是为了方便.编程利用“算符优先法”求算术表达式得值.二、程序得主要功能(1)从键盘读入一个合法得算术表达式,输出正确得结果。

(2)显示输入序列与栈得变化过程。

三、程序运行平台Visual C++6、0版本四、数据结构本程序得数据结构为栈。

(1)运算符栈部分:struct SqStack //定义栈{char *base; //栈底指针char *top; //栈顶指针intstacksize; //栈得长度};intInitStack (SqStack &s) //建立一个空栈S{if (!(s、base= (char *)malloc(50*sizeof(char))))exit(0);s、top=s、base;s、stacksize=50;return OK;}char GetTop(SqStack s,char &e) //运算符取栈顶元素{if (s、top==s、base) //栈为空得时候返回ERROR{ﻩ printf("运算符栈为空!\n");ﻩ return ERROR;}elsee=*(s、top-1); //栈不为空得时候用e做返回值,返回S得栈顶元素,并返回OK returnOK;}int Push(SqStack&s,char e) //运算符入栈{if (s、top—s、base >= s、stacksize)ﻩ{printf("运算符栈满!\n");ﻩs、base=(char*)realloc(s、base,(s、stacksize+5)*sizeof(char));//栈满得时候,追加5个存储空间if(!s、base)exit (OVERFLOW);s、top=s、base+s、stacksize;s、stacksize+=5;}ﻩ*(s、top)++=e;//把e入栈ﻩreturn OK;}int Pop(SqStack &s,char &e) //运算符出栈{if (s、top==s、base) //栈为空栈得时候,返回ERROR{printf("运算符栈为空!\n”);ﻩ return ERROR;}else{ﻩﻩe=*-—s、top;//栈不为空得时候用e做返回值,删除S得栈顶元素,并返回OK return OK;}}int StackTraverse(SqStack&s)//运算符栈得遍历{ﻩchar *t;ﻩt=s、base;ﻩif (s、top==s、base){ﻩ printf(”运算符栈为空!\n”); //栈为空栈得时候返回ERRORreturn ERROR;}while(t!=s、top){ﻩﻩprintf(" %c",*t); //栈不为空得时候依次取出栈内元素t++;ﻩ}return ERROR;}(2)数字栈部分:struct SqStackn//定义数栈{int *base; //栈底指针int*top; //栈顶指针int stacksize; //栈得长度};intInitStackn (SqStackn &s) //建立一个空栈S{s、base=(int*)malloc(50*sizeof(int));if(!s、base)exit(OVERFLOW);//存储分配失败s、top=s、base;s、stacksize=50;return OK;}int GetTopn(SqStackn s,int&e) //数栈取栈顶元素{if(s、top==s、base){printf("运算数栈为空!\n");//栈为空得时候返回ERRORﻩ return ERROR;}elseﻩe=*(s、top-1);//栈不为空得时候,用e作返回值,返回S得栈顶元素,并返回OKreturnOK;}int Pushn(SqStackn &s,int e) //数栈入栈{if(s、top—s、base>=s、stacksize){ﻩﻩprintf("运算数栈满!\n");//栈满得时候,追加5个存储空间ﻩs、base=(int*)realloc (s、base,(s、stacksize+5)*sizeof(int));if(!s、base) exit (OVERFLOW);ﻩs、top=s、base+s、stacksize;//插入元素e为新得栈顶元素s、stacksize+=5;}*(s、top)++=e; //栈顶指针变化returnOK;}int Popn(SqStackn &s,int &e)//数栈出栈{ﻩif (s、top==s、base){ﻩ printf("运算符栈为空!\n");//栈为空栈得视时候,返回ERRORﻩ return ERROR;ﻩ}else{ﻩﻩe=*—-s、top;//栈不空得时候,则删除S得栈顶元素,用e返回其值,并返回OK ﻩreturnOK;}}int StackTraversen(SqStackn &s)//数栈遍历{ﻩint*t;ﻩt=s、base ;ﻩif(s、top==s、base)ﻩ{printf("运算数栈为空!\n”);//栈为空栈得时候返回ERRORﻩ return ERROR;ﻩ}ﻩwhile(t!=s、top)ﻩ{printf(” %d”,*t); //栈不为空得时候依次输出t++;}return ERROR;}五、算法及时间复杂度1、算法:建立两个不同类型得空栈,先把一个‘#’压入运算符栈。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完整版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完整版

第一章链表的应用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线性结构,也是学习数据结构全部内容的基础,其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继课程的学习。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即顺序表的概念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本章的主要任务是使用有关单链表的操作来实现通讯录信息系统的管理。

1.1设计要求本章的设计实验要求使用有关链表的操作来实现通讯录信息系统的管理。

为了验证算法,通讯录管理包括单通讯录链表的建立、通讯者的插入、通讯者的删除、通讯者的查询及通讯录表的输出等。

主控菜单的设计要求使用数字0—5来选择菜单项,其他输入则不起作用。

程序运行后,给出6个菜单项的内容和输入提示:1.通讯录链表的建立2. 通讯者结点的插入3. 通讯者结点的查询4. 通讯者结点的删除5. 通讯录链表的输出0. 退出管理系统请选择0—5:1.2设计分析1.2.1主控菜单函数设计分析1.实现循环和功能选择首先编写一个主控菜单驱动程序,输入0—5以进入相应选择项。

假设输入选择用变量sn存储,它作为menu_select函数的返回值给switch语句。

使用for循环实现重复选择,并在主函数main()中实现。

实际使用时,只有选择大于5或小于0的值,程序才能结束运行,这就要使用循环控制。

这里使用for循环语句实现菜单的循环选择,为了结束程序的运行,使用了“return”语句,也可以使用“exit(0);”语句。

2.得到sn的合理值如前所述,应该设计一个函数用来输出提示信息和处理输入,这个函数应该返回一个数值sn,以便供给switch语句使用。

假设函数名为menu_select,对于sn的输入值,在switch 中case语句对应数字1—5,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输入,提示输入错误并要求重新输入。

将该函数与主函数合在一起,编译运行程序,即可检查并验证菜单选择是否正确。

1.2.2功能函数设计分析1.建立通讯录链表的设计这里实际上是要求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建立单链表有两种方法,一种称之为头插法,另一种称为尾插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范本(doc 8页)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范本(doc 8页)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范本(doc 8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1 线性表的另一种实现。

对顺序表空间被耗尽问题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当数组溢出时,用一个更大的数组替换该数组。

一个较好的法则是:当出现溢出时,数组长度加长一倍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效率。

参照教材中顺序表的有关内容,按上面的要求实现顺序表,并测试当数组溢出时你的实现的运作情况。

二、所采用的数据结构ADT List{数据对象: D = {a i|a i ∈ElemSet, i=1,2…n>=0}数据关系: R1={<a i-1, a i>|a i-1, a i∈D, i=1,2,…,n}基本操作:void IniList(SqList& L);void DestroyList(SqList& L);bool ListEmpty(SqList L);int ListLength(SqList L);void GetElem(SqList L, int i, Elem &e);bool PriorElem(SqList L, Elem cur_e, Elem &pre_e);bool NextElem(SqList L, Elem cur_e, Elem &next_e);void ListInsert(SqList &L, int i, Elem e);void ListDelete(SqList &L, int i);void ClearList(SqList& L);}三、主要模块(或函数)及其功能typedef struct LIST{ElemType *data;int size;int max_size;}LIST;void InitList(LIST *list)//初始化{list->data = (int*)malloc(sizeof(ElemType)*INIT_SIZE);list->size = 0;list->max_size = INIT_SIZE;}void DestroyList(LIST &list){}bool NextElem(LIST list,int cur_e,int &next_e)//后继{if(cur_e < 0 || cur_e > list.size) return false;else{next_e = cur_e + 1;return true;}}void Insert(LIST *list,ElemType value){if(list->size>=list->max_size){int i;ElemType *temp = (int*)malloc(sizeof(ElemType)*list->size*2);cout<<endl<<"线性表原容量改变:原大小为"<<list->max_size;for(i=0;i<list->size;i++){temp[i] = list->data[i];}free(list->data);list->data = temp;list->max_size*=2;cout<<"改变后大小"<<list->max_size<<endl;}list->data[list->size] = value;list->size++;}void Insert_Back(LIST *list,int idx,ElemType value){if(list->size>=list->max_size){int i;ElemType *temp = (int*)malloc(sizeof(ElemType)*list->size*2);cout<<endl<<"线性表原容量改变:原大小为"<<list->max_size;for(i=0;i<list->size;i++){temp[i] = list->data[i];}free(list->data);list->data = temp;list->max_size*=2;cout<<"改变后大小"<<list->max_size<<endl;}if(idx>list->size){list->data[list->size] = value;}else{int i;for(i=list->size;i>idx;i--){list->data[i] = list->data[i-1];}list->data[idx] = value;}list->size++;}void ListDelete(LIST *list,int i,ElemType *e)//删除一个元素{int j;*e=list->data[i];for(j=i+1;j<=list->size-1;j++)list->data[j-1]=list->data[j];list->size--;}void Print_list(LIST *list){int i;if(list->size == 0){cout<<"当前线性表内没有元素。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数据结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现方法,培养其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树、图等;(2)掌握各类数据结构的存储表示和实现方法;(3)了解常见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4)掌握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如实现字符串匹配、图的遍历等;(2)具备分析算法性能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3)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能够用编程语言实现各类数据结构和算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勇于挑战、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其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扎实的数据结构基础,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树、图等;教学大纲:第1章 数据结构概述,第2章 线性表,第3章 栈和队列,第4章 串。

2. 数据结构的存储表示和实现方法:教学大纲:第5章 数组和广义表,第6章 树和二叉树,第7章 图。

3. 常见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教学大纲:第8章 算法分析基础。

4. 排序和查找算法:教学大纲:第9章 排序,第10章 查找。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1-4章,共计12课时,了解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线性表、栈、队列等解决简单问题;2. 第5-7章,共计18课时,学习数据结构的存储表示和实现方法,掌握树、图等复杂结构;3. 第8章,共计6课时,学习算法分析基础,能对常见算法进行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4. 第9-10章,共计12课时,学习排序和查找算法,掌握各类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4)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4)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1、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研究如何组织和管理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掌握良好的数据结构对于程序设计和算法的实现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介绍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完成的设计项目,主要包括设计目标、设计思路、实现细节以及结果分析等内容。

2、设计目标本设计项目的目标是实现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各门课程成绩的管理和查询。

设计的关键要求如下:1.能够添加学生信息并关联其各门课程成绩;2.能够根据学号查询学生信息以及其各门课程成绩;3.能够计算学生的总成绩和平均成绩;4.能够实现对学生信息和成绩的修改和删除操作。

3、设计思路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我们采用了链表数据结构来保存学生信息和成绩。

链表的节点用来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等,同时还包含一个指向课程成绩链表的指针。

课程成绩链表的节点用来存储每门课程的成绩。

在添加学生信息时,我们按照学号的顺序将学生节点插入到链表中。

通过遍历链表,我们可以根据学号查找到对应的学生节点,并进一步查找到该学生的课程成绩链表。

对于查询操作,我们可以通过遍历链表找到匹配的学生节点,然后输出其基本信息和课程成绩。

计算总成绩和平均成绩可以通过遍历课程成绩链表并累加每门课程的成绩来实现。

修改和删除操作可以通过遍历链表找到匹配的学生节点,并进行相应的修改或删除操作。

4、实现细节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细节如下:•使用C++编程语言实现;•采用链表数据结构,分别设计了学生信息链表和课程成绩链表;•学生信息链表的节点包括学号、姓名、性别等信息,以及指向课程成绩链表的指针;•课程成绩链表的节点包括课程名称和成绩信息;•提供了添加学生信息、添加课程成绩、查询学生信息、查询课程成绩、计算总成绩和平均成绩等功能;•通过遍历链表实现对学生信息和成绩的修改和删除操作。

5、结果分析经过测试和验证,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能够满足设计目标,并能够正常运行。

数据结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模板参考

数据结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模板参考

数据结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模板参考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份关于数据结构专业课程的方案设计报告。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经验的大师,我可是见证了各种方案的诞生和演变。

那么,咱们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吧!一、课程设计背景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各类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基础。

因此,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同学们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提高同学们的实际编程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熟悉各类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学会使用常见的数据结构进行问题求解,具备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的能力。

3.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能够实现并优化相关算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1.线性表定义和特点常见操作(插入、删除、查找、排序等)应用场景(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等)2.栈和队列定义和特点常见操作(入栈、出栈、入队、出队等)应用场景(递归、表达式求值、广度优先搜索等)3.树与二叉树定义和特点常见操作(创建、遍历、查找、插入、删除等)应用场景(查找排序、哈希表、优先队列等)4.图定义和特点常见操作(创建、遍历、查找、最短路径等)应用场景(社交网络、地图导航、最小树等)5.算法设计与分析常见算法(排序、查找、图算法等)时间复杂度分析空间复杂度分析四、课程设计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使同学们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践教学:通过上机实验,让同学们动手实现相关算法,提高编程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同学们独立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程设计评价1.课堂表现:考察同学们的出勤、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

2.上机实验:考察同学们的编程能力、算法实现情况等。

3.课后作业:考察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第一周:线性表2.第二周:栈和队列3.第三周:树与二叉树4.第四周:图5.第五周:算法设计与分析注意事项:1.理解深度与广度平衡每个数据结构都有其深奥的理论和复杂的实现细节,但初学者容易陷入要么只懂皮毛要么过度深入研究两极分化的困境。

《数据结构_课程设计》航班查询系统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_课程设计》航班查询系统实验报告

目录一、概述 (1)二、系统分析 (1)1.航班信息的查询与检索 (1)2.航班信息查询与检索数据结构理论 (1)三、概要设计 (2)1.系统的功能 (2)2.系统模块分析及其流程图 (3)四、详细设计 (6)1.各函数说明 (6)2.定义相关数据类型 (8)3.航班信息的查询 (9)五、运行由于测试 (11)六、总结与心得 (16)参考文献 (16)附录 (16)一、概述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 信息化管理及查询已经进入并应用到各行各业, 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因此, 要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 利用先进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共享及交流, 从而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本次设计是针对航班的查询系统, 该设计要求对飞机航班信息进行排序和查询。

可按航班的航班号、起点站、终点站等信息进行航班信息的查询。

二、系统分析1.航班信息的查询与检索进入系统后, 首先提示输入航班的信息, 包括: 航班号、起点站、终点站、班期、起飞时间、到达时间、飞机型号及票价等, 票价为整型, 其他为字符型。

当输入完一个信息后会提示是否继续输入, 重复以上步骤输入全部的信息。

进入主菜单后会给出用户操作的界面, 根据提示进行航班信息的查询。

2.航班信息查询与检索数据结构理论针对在本该类系统中的数据的处理情况, 本系统采用二分查找法、基数排序法、最高位优先法。

二分查找法也称为折半查找法, 它充分利用了元素间的次序关系, 采用分治策略, 可在最坏的情况下用O(log n)完成搜索任务。

它的基本思想是, 将n 个元素分成个数大致相同的两半, 取a[n/2]与欲查找的x作比较, 如果x=a[n/2]则找到x, 算法终止。

如果x<a[n/2], 则我们只要在数组a的左半部继续搜索x(这里假设数组元素呈升序排列)。

如果x>a[n/2], 则我们只要在数组a的右半部继续搜索x。

对航班号的排序是采用的基数排序法。

基数排序法又称“桶子法”(bucket sort)或bin sort, 顾名思义, 它是透过键值的部份资讯, 将要排序的元素分配至某些“桶”中, 藉以达到排序的作用, 基数排序法是属于稳定性的排序, 其时间复杂度为O (nlog(r)m), 其中r为所采取的基数, 而m为堆数, 在某些时候, 基数排序法的效率高于其它的比较性排序法。

数据结构课设报告

数据结构课设报告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系别:信息学院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讲师起止日期:2014年06月23日起——至2014年07月04 日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看病排队系别:信息工程系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讲师课程设计进行地点:实训F座任务下达时间:2014 年06月23 日起止日期:2014年06月23日起---至2014年07月04日止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一、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看病排队问题描述医院各科室的医生有限,因此病人到医院看病时必须候诊,而病人病情有轻重之分,不能简单地根据先来先服务的原则进行诊断治疗,所以医院根据病人的病情规定了不同的优先级别。

医生在治疗时,总是选择优先级别高的进行诊治,如果遇到两个级别相同的病人,则选择先来排队的病人进行诊治。

二、课程设计主要容及要求看病排队容及要求用队列模拟上述看病排队候诊的问题,建立两个队列分别对应两个不同的优先级别,按照从终端读入的输入数据的方式进行模拟管理。

(1)新的病人挂号然后加入队列候诊,护士根据病情指定其优先级。

(2)医生根据优先级别为病人进行诊治。

(3)病人出队。

三、对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容、格式、字数的要求1.课程设计说明书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主要容包括:设计题目、设计目的、设备器材、设计原理及容、设计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设计总结、设计小组评语、参考文献等。

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2.在适当位置配合相应的实验原理图、数据通路图、微程序流程图、实验接线图、微指令代码表等图表进行说明。

应做到文理通顺,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设计总结部分主要写本人完成工作简介以及自己的设计体会,包括通过课程设计学到了什么,哪里遇到了困难,解决的办法以及今后的目标。

设计小组评语处注明设计组编号、设计组组长、设计组成员,并由设计组组长给出评语。

4.课程设计说明书手写或打印均可。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实验与课程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一:顺序表的应用 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 文成 学号: ********** 班级: 5 实验时间: 2012-9-17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2012-9-24教务部制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1.掌握线性表的基本原理2.掌握线性表地基本结构3.掌握线性表地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的实现方法要求:1.熟悉C++语言编程2.熟练使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地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的实现方法二、实验内容:Problem A: 数据结构——实验1——顺序表例程Description实现顺序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Input第一行输入顺序表的实际长度n第二行输入n个数据第三行输入要插入的新数据和插入位置第四行输入要删除的位置第五行输入要查找的位置Output第一行输出创建后,顺序表内的所有数据,数据之间用空格隔开第二行输出执行插入操作后,顺序表内的所有数据,数据之间用空格隔开第三行输出执行删除操作后,顺序表内的所有数据,数据之间用空格隔开第四行输出指定位置的数据Sample Input611 22 33 44 55 66888 352Sample Output11 22 33 44 55 6611 22 888 33 44 55 6611 22 888 33 55 6622HINT第i个位置是指从首个元素开始数起的第i个位置,对应数组内下标为i-1的位置Problem B: 数据结构——实验1——顺序表的数据交换Description实现顺序表内的元素交换操作Input第一行输入n表示顺序表包含的·n个数据第二行输入n个数据,数据是小于100的正整数第三行输入两个参数,表示要交换的两个位置第四行输入两个参数,表示要交换的两个位置Output第一行输出创建后,顺序表内的所有数据,数据之间用空格隔开第二行输出执行第一次交换操作后,顺序表内的所有数据,数据之间用空格隔开第三行输出执行第二次交换操作后,顺序表内的所有数据,数据之间用空格隔开注意加入交换位置的合法性检查,如果发现位置不合法,输出error。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设计报告一、项目简介:本项目是一个基于C++语言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巩固学习的数据结构知识,并提高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项目背景: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研究的是数据的组织、存储和操作方法。

通过学习数据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算法,并能够设计和实现高效的程序。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链表、栈、队列、二叉树、图等。

通过实现这些数据结构,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其特性和功能的理解,并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链表:实现单链表、双链表和循环链表,并实现相关的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

2. 栈:实现顺序栈和链式栈,并实现相关的操作,如入栈、出栈、判空、判满等。

3. 队列:实现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并实现相关的操作,如入队、出队、判空、判满等。

4. 二叉树:实现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前序、中序、后序)、搜索等操作,并实现相关的应用,如表达式树、堆等。

5. 图:实现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表示方法,并实现图的创建、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等操作,并实现相关的应用,如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等。

6. 其他数据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计和实现其他一些数据结构,如哈希表、二叉搜索树等。

五、项目实施计划:1. 学习和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分析和设计各个数据结构的实现方法和相关操作。

3. 使用C++语言实现各个数据结构,并编写相应的测试程序进行验证。

4. 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并进行相关的优化和改进。

5. 编写项目文档,包括设计报告、使用说明等。

六、项目成果:1. 完成了各个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实现。

2. 实现了相应的测试程序进行验证和功能测试。

3. 编写了项目文档,包括设计报告、使用说明等。

七、项目总结:通过这个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项目,我深入学习了各种常用数据结构的实现和应用,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简介1.1 实验背景1.2 实验目的1.3 实验内容2. 实验方法2.1 数据结构选择2.2 算法设计2.3 程序实现3. 实验结果分析3.1 数据结构性能分析3.2 算法效率比较3.3 实验结论4. 实验总结1. 实验简介1.1 实验背景本实验是数据结构课程的一次实践性操作,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1.2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解决特定问题,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的关系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1.3 实验内容本实验将涉及对一些经典数据结构的使用,如链表、栈、队列等,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算法设计和实现。

2. 实验方法2.1 数据结构选择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比如针对需要频繁插入删除操作的情况可选择链表。

2.2 算法设计针对每个问题,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来实现功能,要考虑算法的效率和实际应用情况。

2.3 程序实现根据算法设计,编写相应的程序来实现功能,并进行调试测试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运行。

3. 实验结果分析3.1 数据结构性能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不同数据结构的使用进行性能分析,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以便选择最优的数据结构。

3.2 算法效率比较实验完成后,可以对不同算法在同一数据结构下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算法。

3.3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提供参考。

4.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完结)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完结)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手册一、 栈的使用(一)需求分析本程序通过java 语言完成栈的构造,对堆栈的数据进行基本的存储操作。

具体包括,数据的入栈、出栈、读取等。

入栈操作:要求用户从键盘出入要进栈的数值或字符,对栈满的情况作出提示。

出栈操作:删除栈顶元素,并将删除的数据或字符在运行结果中显示。

对栈空的情况作出提示。

读取操作:在插入和删除的任意阶段都可讲栈中的元素读取出来,能够实现对栈中的数据元素个数进行统计。

(二)概要设计1.为了实现上述程序功能,需要定义栈的数据类型有: static int MAX=5;static String[] item =new String[MAX]; static int top; 2.本程序包含4个函数Push() 初始条件:栈未满 操作结果:往栈中插入数据; Pop() 初始条件:存在非空栈 操作结果:将栈中的数据删除;Get() 初始条件:存在非空栈 操作结果:显示非空栈中的所有元素; Main() 操作结果:调用以上函数。

程序流程图:Main() Pop()Push() Get()(三)详细设计具体代码见Stack.java基本操作:Stack()构造一个空的栈,初始状态top的指针为-1;入栈方法public static void push()。

该方法中,首先判断是否栈满(top>=MAX-1),如果栈满,则输出提示语“栈满 ,栈中最多能容纳5个元素”,否则从键盘输入数据,并且top指针加1。

出栈方法public static void pop()。

首先判断是否栈空(top<0),如果栈空,则输出提示信息“栈空 ,没有可操作的元素”,否则删除栈顶元素。

Top指针减1。

get()方法public static void get()。

如果栈非空,则显示栈中的元素,并通过count计算出栈中的元素个数。

主函数public static void main()通过switch-case语句调用相应的方法,从而实现栈的全部操作。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地图着色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地图着色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地图着色问题地图着色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图论问题,涉及到如何用至少的颜色给地图上的各个区域进行着色,使得相邻的区域颜色不同。

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地图着色问题的定义、解决方法以及实现过程。

一、问题定义地图着色问题可以用图论的方式来描述。

给定一个地图,地图上的每一个区域可以看做图的一个顶点,而区域之间的邻接关系可以看做图的边。

问题的目标是找到一种着色方案,使得相邻的区域颜色不同,且使用的颜色数至少。

二、解决方法1. 贪心算法:贪心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解决地图着色问题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a. 选择一个未着色的区域。

b. 遍历该区域的所有邻接区域,记录已经使用的颜色。

c. 选择一个未使用的颜色,给该区域着色。

d. 重复步骤a-c,直到所有区域都被着色。

2. 回溯算法:回溯算法是一种穷举所有可能解的方法,通过逐步试错来找到最优解。

具体步骤如下:a. 选择一个未着色的区域。

b. 遍历所有可用的颜色,尝试给该区域着色。

c. 检查该区域与相邻区域的颜色是否冲突,如果冲突则回溯到上一步。

d. 重复步骤a-c,直到所有区域都被着色。

三、实现过程1. 数据结构设计:在解决地图着色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图的邻接矩阵或者邻接表来表示地图的结构。

邻接矩阵适合于稠密图,而邻接表适合于稀疏图。

此外,我们还需要使用一个数组来记录每一个区域的颜色。

2. 算法实现:根据选择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实现相应的算法来解决地图着色问题。

对于贪心算法,我们可以按照贪心的策略来选择颜色;对于回溯算法,我们可以使用递归来穷举所有可能的解。

3. 算法优化:地图着色问题属于NP彻底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大规模的地图,穷举所有可能的解是不可行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优化策略来提高算法的效率,如剪枝、启示式搜索等。

四、实例分析假设我们有一个地图,包含5个区域,相邻区域如下所示:区域1:区域2、区域3区域2:区域1、区域3、区域4区域3:区域1、区域2、区域4、区域5区域4:区域2、区域3、区域5区域5:区域3、区域4我们可以使用贪心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一、背景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学校教务处常用的软件之一,旨在方便学校管理学生成绩信息。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报告将针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展开讨论。

二、需求分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需要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成绩信息,可以进行成绩录入、查询、统计等操作。

系统需要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学生信息,并提供快速、准确的查询功能。

三、数据结构设计1. 学生信息存储为了高效地存储学生信息,可以使用链表数据结构。

每个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班级等字段,可以设计一个学生结构体来存储这些信息。

链表节点可以包含一个学生结构体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从而构成一个链表来存储所有学生信息。

typedef struct Student {int studentID;char name[50];char gender;char className[50];float score;struct Student* next;} Student;Student* head = NULL;2. 成绩信息存储成绩信息可以存储在一个数组中,数组的每个元素对应一个学生的成绩,可以通过学号索引到对应的成绩信息。

为了方便查询和统计,可以对成绩数组进行排序,例如按学号或成绩值排序。

float scores[1000];四、功能实现1. 成绩录入在管理系统中,可以提供成绩录入功能,输入学生的学号和成绩信息后,将成绩信息存储到成绩数组中。

2. 查询功能查询功能可以根据学生的学号或姓名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成绩信息,可以使用链表和数组的结合来实现高效的查询功能。

3. 成绩统计系统可以根据输入的条件,如班级、科目等进行成绩统计,计算平均成绩、最高分、最低分等统计信息。

五、总结本设计报告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讨论,包括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的存储方式、功能实现等方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pdf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pdf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性表、树、图等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算法,如排序、查找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帮助学生理解算法复杂度分析,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能够评估算法的优劣。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建模。

2. 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使用所学数据结构编写高效、可读性强的代码。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项目案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据结构及相关领域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沟通、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习惯,注重代码规范和优化,提高代码质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提高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数据结构有一定了解,但尚需深入学习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实际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战,使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核心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线性表、栈、队列、链表、树、图等结构的特点和基本操作。

2. 算法复杂度分析: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常见算法复杂度分析。

3.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4. 查找算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

5. 树和图的应用:二叉树、平衡树、图的基本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等)。

6. 线性表的应用:栈和队列的应用,链表操作等。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如下:一、课程设计分析在学习了数据结构课本理论知识后,为了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牢固性巩固大家的理论知识,调动大家的编程兴趣;同时为大家提供一个实践自己,检验自己的平台,以增加大家对将来工作的适应能力;也为了锻炼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遂在学期末进行了本次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数据结构”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研究范围,而且和计算机软件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编译程序还是操作系统,都涉及到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分配问题。

在研究信息检索时也必须考虑如何组织数据,以便查找和存取数据元素更为方便。

因此,可以认为“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的基础,而且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

我们本着自己的兴趣及挑战自己的态度,也为检验我们理论知识的熟练度,锻炼我们动手实践能力,我们选择了小型图书管理系统的编写。

因为我们生活在大学,图书馆是我们学习的天堂,借书和还书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的图书管理系统对于我们学生和管理人员都会为大家提供很多便利。

本着挑战和创新的思想,我们进行了此次课程设计程序编写及报告撰写。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论运用所学的数据结构相关内容,设计一个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我们将运用到的原理有:链表的操作,包括插入,删除等;还有数据的排序;文件的操作等;遍历查找,插入排序等原理。

也运用了c语言的基本图形界面,使用户使用界面更加人性化,更加美观。

数据结构的创建是本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这里使用的是单链表的数据结构,结合c语言语言特点、实际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

三、课程算法设计通过对图书管理系统内的图书进行添加和删除操作,实现同学借书和还书的记录工作,通过对图书的查找和按指定方式排序,更有利于同学们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借阅借书所需时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报告学号:班级序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系2011年12 月1.需求规格说明【问题描述】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对已有文件进行重新编码可以大大提高减小文件大小,减少存储空间。

但是,这要求在首先对一个现有文件进行编码行成新的文件,也就是压缩。

在文件使用时,再对压缩文件进行解压缩,也就是译码,复原原有文件。

试为完成此功能,写一个压缩/解压缩软件。

【基本要求】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压缩准备。

读取指定被压缩文件,对文件进行分析,建立哈夫曼树,并给出分析结果(包括数据集大小,每个数据的权值,压缩前后文件的大小),在屏幕上输出。

(2)压缩。

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对文件进行编码,并将哈夫曼编码及文件编码后的数据一起写入文件中,形成压缩文件(*.Haf)。

(3)解压缩。

打开已有压缩文件(*.Haf),读取其中的哈夫曼编码,构建哈夫曼树,读取其中的数据,进行译码后,写入文件,完成解压缩。

(4)程序使用命令行方式运行压缩命令:SZip A Test.Haf 1.doc解压缩命令:SZip X Test.Haf 2.doc或SZip X Test.Haf用户输入的命令不正确时,给出提示。

(5)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编程,压缩/解压缩、哈夫曼构建功能分别构建类实现。

2.总体分析与设计(1)设计思想:1、压缩准备:1> 读文件,逐个读取字符,统计频率2> 建立哈夫曼树3> 获得哈弗曼编码2、压缩过程:1> 建立一个新文件,将储存权值和字符的对象数组取存储在文件头2> 从头连续读取源文件中的每个字符,对于所读取的每一个字符到统计表中查找相应的哈弗曼编码,每8位转换成一个ascii码,转换成字符存入新文件,不足八位的继续读取下一个字符,即:字符->哈弗曼编码->8位的二进制->ASCII码->字符,直到文件结束3> 统计文件大小,利用改变流指针的位置指向文件头和尾统计字符个数来统计文件大小3、解压过程:1> 将存于文件头的权值和字符的对象数组取出3> 重新建立哈夫曼树2> 建立一个新文件,从源文件中读取一个字符->ASCII码->8位的二进制->遍历树,遇到叶子节点则将节点中存的字符写入新文件,再读取下一个字符,直到文件结束(2)设计表示:统计频率:建立哈夫曼树:GetFrequency() GetTree()Judge(int c) HuffmanTree(charnode *ch, int n)MakeTree(const T& element Initialize(T a[], BinaryTree<T>& left, BinaryTree<T>& right) int size, int ArraySize)获得哈弗曼编码:压缩过程:Coding() StoreIntoNew ()GetIndex(char) GetIndex(char) EachStore(int ,ofstream &) ChangeInto(int a[])解压过程:Uncompress()Restore(BinaryTree<char>& bc Rechange(BinaryTree<char>& bc,int a,ofstream &output) ,int a,ofstream &output)(3)详细设计表示:class Compress{friend BinaryTree<char> HuffmanTree(charnode *,int n);//构造霍夫曼树public:Compress();void GetFrequency();bool Judge(int c);//判断是否c是否被读过int GetIndex(char c);//获取对应字符的索引void GetTree();//建立哈夫曼树void Coding();//获得哈弗曼编码int ChangeInto(int a[]);//将每位转化成一个intvoid EachStore(int a,ofstream &output);void StoreIntoNew();//将对应ASCII码存入新文件void Restore(BinaryTree<char>& bc,int a,ofstream &output);//遍历树直到叶节点时,解码,存入新文件void Rechange(BinaryTree<char>& bc,int a,ofstream &output);//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解码void Uncompress();//解压private:char *filepath;//源文件路径char *filepath2;//压缩后文件的路径char *filepath3;//解压后文件路径charnode ch[257];int count;//调试后发现为:字符的种数-1BinaryTree<char> bt;//建立的哈弗曼树BinaryTreeNode<char> *tnode;//解压时遍历树时需要的void coding(BinaryTreeNode<char> *t,Chain<int>& A);int bit[8];//存八位以供转化为ASCII码int bitcount;int total;//编码总长度int currentcount;//解压时纪录当前已解压的编码长度};字符类class charnode{public:charnode(){weigh=0;codelen=0;asciikey=0;}char character;//字符int asciikey;//字符对应的ASCII码int weigh;//权重int code[100];//存储哈弗曼编码int codelen;};3.编码1、用eof()作为循环控制条件时,总是会重复读取最后一个字符。

解决方法将while(input.eof()){...}改为while(true){input.get(temp);if(input.eof())break;...}2、在获得字符的哈弗曼编码,本来觉得就是一个前序遍历,但要编码与遍历时刻同步却是个难点,最后决定用链表代替栈,并且调整了顺序,首先判断是否需要导出编码,便于递归3、在压缩的时候首先想到要怎么解压,所以将解压所需的信息储存到文件头,却不能直接储已经存建立好的哈夫曼树,最后想到将建树所需的信息储存起来在解压前再建立一个相同的树4、对于源文件末尾编码不满8位字符的处理,将缺位数补零,在解压时仅遍历到总编码位数(已保存在文件头)5、在解压时,挨个读取压缩文件的字符时会有负数,第一次并没有考虑到,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时得到的都是0,后面调试时才发现这个问题,于是在转化前首先判断正负,若是负数则加上2566、关于封装读取的字符类,前前后后改了很多次,最开始是结构体,结果不会调用,后面改成类,对于他的私有数据增增减减好几次4.程序及算法分析初始界面压缩功能压缩后生成的文件解压功能解压后的文件退出程序5.小结6.附录统计频率while(true){input.get(temp);//get(char& ch)是从流中读取一个字符,结果保存在引用ch 中,如果到文件尾,返回空字符。

if(input.eof())break;if(!Judge((int)temp))//Judge()判断该字符是否出现过{ch[count].asciikey=(int)temp;ch[count].character=temp;ch[count].weigh++;count++; }}input.close();}获得哈弗曼编码void Compress::coding(BinaryTreeNode<char> *t,Chain<int>& A){if(t->LeftChild==0 && t->RightChild==0)//当到达叶节点,然后读取相应队列中的代码存放到该编码{int index=GetIndex(t->data);A.GetCode(ch[index]);//存储哈弗曼编码A.Delete(A.Length());}else {if(t->LeftChild ){A.Insert(A.Length(),0);//向左走记为0coding(t->LeftChild,A);}if(t->RightChild ){A.Insert(A.Length(),1);//向右走记为1coding(t->RightChild,A);}A.Delete(A.Length());}}压缩过程void Compress::StoreIntoNew()//将对应ASCII码存入新文件{ifstream input;input.open(filepath);//读入的源文件cout<<"输入压缩后的文件路径输入文件名.Haf:"<<endl;cin>>filepath2;ofstream output;output.open(filepath2,ios::binary | ios::out);if(!output)//顺利打开否{cout <<"打开错误!"<<endl;}bt.count=count-1;//记录下字符的种数,以便解压bt.total =0;for(int i=1;i<=count-1;i++)//计算字符的总数bt.total+=ch[i].codelen*ch[i].weigh;ckcount=bt.total%8; //解压的时候发现必须记录下不满位的个数output.write((char *)&bt,sizeof(bt));//将构造好的哈弗曼树存储于文件中StoredNode snode[257];for(int i=1;i<count;i++)//为了节约空间只存取需要的信息{snode[i].character=ch[i].character ;snode[i].weigh =ch[i].weigh ;}output.write ((char*)&snode,sizeof(snode));output.flush();//刷新缓冲,并将缓存中的内容写入文件char temp;int i,j;input.get(temp);while(!input.eof())//读取每一个字符,直到文件末尾{j=GetIndex(temp);for(i=0;i<=ch[j].codelen-1;i++)//逐个bit送入{EachStore(ch[j].code[i],output);//每八位一输出}input.get(temp);}if(bitcount!=0)//处理不足位数的编码{for(int i=bitcount;i<8;i++)bit[i]=0;int n=ChangeInto(bit);output<<(char)n;output.flush();}input.close ();output.close ();ifstream file(filepath, ios::in|ios::binary);long l1,m1;l1=file.tellg();file.seekg(0,ios::end);m1=file.tellg();cout<<"压缩前文件:"<<(m1-11)/1024<<"KB"<<endl; file.close ();file.open(filepath2,ios::binary | ios::in);long l2,m2;l2=file.tellg();file.seekg(0, ios::end);m2 = file.tellg();cout<<"压缩后文件:"<<(m2-12)/1024<<"KB"<<endl;file.close ();cout<<"压缩完毕"<<endl;}解压过程void Compress::Uncompress()//解压{cout<<"输入要解压的文件路径,输入文件名:"<<endl;cin>>filepath2;fstream input;input.open(filepath2,ios::binary | ios::in);if(!input){cout <<"打开错误!"<<endl;}cout<<"请输入解压后文件路径: "<<endl;cin>>filepath3;ofstream output;output.open(filepath3,ios::app);//ios::app—所有输出附加在文件末尾while(!output){cout <<"打开错误!"<<endl;cout<<"请重新输入解压后文件的路径"<<endl;cin>>filepath3;}BinaryTree<char> bc;input.read((char *)&bc,sizeof(bc)); //读取哈夫曼树StoredNode snode[256];input.read((char *)&snode,sizeof(snode));int tempbc1,tempbc2;tempbc1=bc.count ;tempbc2=ckcount ;total=bc.total ;bc=HuffmanTree(snode,bc.count);//重新建树bc.count=tempbc1;ckcount=tempbc2;tnode=bc.root;char temcha;int intcha;input.get(temcha);while(!input.eof()){intcha=(int)temcha;if(intcha<0)intcha+=256;Rechange(bc,intcha,output);input.get(temcha);}input.close();output.close();cout<<"解压完成"<<end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