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

合集下载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

《伯夷列传》原文和翻译《伯夷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讲述了春秋时期两位食不厌精,爱民如子的贤臣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这篇传记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伯夷列传》的原文和翻译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伯夷列传》原文《伯夷列传》原文的语言简练明了,形式优美,不但反映了伯夷叔齐的崇高品质,而且充分展示了古代文化的优越性。

以下是《伯夷列传》的原文:昔周有大夫伯夷、叔齐者,其食不甚俭,居不甚豪,其服文自直,其言及人无所阿,民之怨者朝夕至,而问罪者不过三焉。

是以民悦之。

鲁桓公欲用之,伯夷谢而去。

后入燕,燕公待之以国君。

吕不韦闻而欲用之,伯夷辞而去。

后入楚,成王待之以太子,而叔齐病而去。

于是三王者者皆悔之,自以不能用天下之贤而受一国之责也。

二、《伯夷列传》的翻译《伯夷列传》的翻译同样优美典雅,简练明了。

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和风味,并注重翻译的可读性和美感。

以下是《伯夷列传》的翻译:很久以前,周朝有两位大夫,名叫伯夷和叔齐。

他们非常节约,生活简朴,而且衣服朴素,言谈严肃,从不阿谀奉承他人。

人们对他们非常敬重,见怨者朝夕不断,但是问责的人最多也只有三次。

因此,人民都非常喜欢他们。

鲁国的桓公曾想要任用他们,但是他们谢绝了这一荣耀。

后来他们到了燕国,被燕公尊为国君。

吕不韦听说了他们的事迹,想要请他们为自己的助手,但是伯夷还是婉言回绝了他。

最后他们到了楚国,而成王尊他们为太子。

叔齐因病回到家中,而伯夷则一直服务于楚国。

后来,这三位国王都为自己当初没有能够使用天下英才而感到懊悔。

三、分析和评价通过比较原文和翻译,我们可以发现,尽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适当的改动,但是整个翻译过程还是比较忠实的。

这也证明了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译者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要具备准确翻译的能力。

此外,《伯夷列传》的原文和翻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伯夷叔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两位隐士,他们的故事给人留下了许多启示。

伯夷叔齐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两个因为反对周朝的建立而隐居在首阳山上,后来因为周武王的进攻而一起吃一起吃糠咽菜,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对于反对的事情,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伯夷叔齐反对周朝的建立,但并不是盲目地反对,而是有着自己的理由和思考。

他们有着高尚的品德,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选择隐居在首阳山上。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有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在伯夷叔齐的故事中,他们每天吃糠咽菜,甚至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物质生活的匮乏,而是因为他们有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他们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因此选择了这种艰苦的生活。

最后,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外部环境所左右。

在伯夷叔齐的故事中,周武王的进攻并没有让伯夷叔齐改变自己的想法,他们依然坚定地吃着糠咽着菜,直到最后饿死。

这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外部环境所左右,才能够取得成功。

总结起来,伯夷叔齐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我们应该要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外部环境所左右。

伯夷列传阅读笔记

伯夷列传阅读笔记

伯夷列传阅读笔记《伯夷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中的第一篇,司马迁以伯夷、叔齐的事迹为主线,探讨了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抒发了自己对正义、道德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欲立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却让位于伯夷,伯夷认为这违背父命而逃走,叔齐也不肯继位而跟随伯夷离开。

他们听闻西伯昌善养老人,便前往归附。

但到达时西伯昌已死,其子武王正载着西伯昌的牌位,向东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扣住武王的马缰谏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左右的人想要杀掉他们。

太公吕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于是让人把他们搀扶走了。

武王平定殷纣之乱后,天下都归附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坚守气节,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采薇为生。

最终饿死在山中。

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他们坚守自己的道义和原则,不为权势和利益所动摇,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他们的选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面对改朝换代的洪流,他们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守着内心的信念。

这种对正义和道德的执着追求,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司马迁也通过伯夷、叔齐的遭遇,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像伯夷、叔齐这样品行高洁的人,却最终饿死,而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却往往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他感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话似乎并不总是灵验的。

这反映了司马迁对命运不公的困惑和对天道的质疑。

他并非否定天道的存在,而是在思考为什么好人往往遭受苦难,而坏人却能逍遥法外。

这种对命运的思考,使这篇传记具有了更深刻的哲学内涵。

从文学角度来看,《伯夷列传》的写作手法独特。

司马迁在叙述伯夷、叔齐的事迹时,穿插了大量的议论和感慨,使文章不仅是简单的人物记录,更是作者思想的抒发。

他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伯夷、叔齐的坚守与当时社会的功利和浮躁相对比,更加突出了他们的高尚品质。

历史趣谈伯夷叔齐简介 关于伯夷叔齐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趣谈伯夷叔齐简介 关于伯夷叔齐的评价是怎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伯夷叔齐简介关于伯夷叔齐的评价是怎样的
导语:关于伯夷叔齐的评价古代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极高,他们是备受先贤盛赞、品格高尚的隐士高人。

他们的高风亮节被《论语》、《孟子》、《庄子》
关于伯夷叔齐的评价
古代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极高,他们是备受先贤盛赞、品格高尚的隐士高人。

他们的高风亮节被《论语》、《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高度赞扬。

太史公司马迁把他们放在列传之首,加以褒扬。

但将伯夷叔齐的事迹放置今日,并加以评头论足,会有很多以当世思想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会认为伯夷叔齐正是恪守陈规、不懂变通的教条主义者,是老古董,在历史进程中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

不过正因为我们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君王到臣子学士皆视伯夷叔齐为思想最高标准的理由,正是因为伯夷叔齐的思想符合了当世社会制度。

把伯夷、叔齐上升到“饿死不食周粟”的高度,使他们成为忠孝道德观的典范,更有利于教育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严格遵守社会统治秩序,保证统治者牢牢把握政权。

春秋战国期间,各国王侯为争王位,争霸权而发生的子弑父、臣弑君的流血事件,层出不穷;如果都像伯夷、叔齐那样谦虚让位,与世无争,逃离尘世,社会也就平安无事了。

因此,伯夷、叔齐的结局很可能是诸子百家为说教诸侯,减少纷争,而加以发挥利用的素材。

伯夷叔齐简介
伯夷叔齐的典故被史记撰写者司马迁列入了列传之首,足见典故中所弘扬的儒学思想是司马迁所尊崇的,非但司马迁极为敬重此二人,历朝历代凡事受到孔子儒学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史学家、艺术家、文
生活常识分享。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伯夷和叔齐是春秋时期的两位贤人,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和正直的品质,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动摇。

伯夷和叔齐是商朝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曾经在商朝灭亡后流亡到了夏朝的国都镐京,后来又迁往了周朝的都城镐京。

在周文王时期,伯夷和叔齐的祖先被封为伯和叔,伯和叔的后代也以此为姓。

伯夷是伯和的后代,叔齐是叔的后代。

伯夷和叔齐的父亲都是周朝的大臣,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们对周朝的礼乐制度非常尊重,尤其对于尊王重义的思想十分推崇。

然而,周厉王时期,王室腐朽,礼乐制度逐渐败坏,官吏贪污腐化,民不聊生,社会风气败坏。

伯夷和叔齐看到这一切,感到非常痛心。

他们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他们决定离开周朝,不再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效力。

他们放弃了官位和财富,选择了隐居在群山之中,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们吃的是野果和山泉水,住的是茅草屋,衣服也是简陋的皮毛衣。

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守护着自己的信仰和品德。

他们的行为震惊了整个周朝,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称赞他们是忠臣义士,有人认为他们是逃避责任的懦夫。

然而,伯夷和叔齐并不在乎别人的议论,他们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周厉王知道了伯夷和叔齐的行为,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

他派人去找伯夷和叔齐,想要强迫他们回到朝廷,但是伯夷和叔齐拒绝了王的命令。

他们说,“我们是周朝的子民,但是我们更是忠于礼义的人。

如今周朝已经败坏,我们不能再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效力了。

”。

周厉王听了他们的话,非常生气,他下令将伯夷和叔齐囚禁起来,不给他们吃喝。

然而,伯夷和叔齐宁死不屈,他们宁愿饿死在牢狱中,也不愿违背自己的信仰和品德。

最终,伯夷和叔齐在狱中饿死,他们宁愿选择了死亡,也不愿违背自己的信仰和品德。

他们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和正直的品质。

面对世俗的诱惑和压力,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和品德,要坚守自己的立场,不被外界所动摇。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伯夷列传是《史记·列传》中的一篇文章,记述了伯夷和叔齐两兄弟对于天下之乱的态度和选择。

这篇列传让我深受触动,引发了我对于品德修养和价值观的思考。

伯夷和叔齐出身贵族家庭,但却选择了虽然艰苦却有道德底线的生活。

在他们的时代,朝政腐败,社会道德沦丧,腥风血雨成为常态。

面对这样的乱世,他们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退隐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们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拒绝圆滑狡诈、丧失人性的行为。

而他们的道德境界和高尚情操,在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读完伯夷列传,我的内心感到震撼和敬佩。

他们不是因为权势和利益而屈服于时代的黑暗,而是选择了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宣扬正义和谐的思想。

他们以身作则,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纷乱的世界中,依然有人能够保持自己内心的纯真和坚守,做到凭良心与人交往。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也让我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和取舍。

面对一切诱惑和诱惑,我应该如何选择?我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他们的行为激励着我,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底线,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

不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与人交往中,都要始终秉持正直诚实的态度,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

伯夷列传中也反映了社会对于道德人物的冷遇。

伯夷和叔齐虽然深受百姓的仰慕,但是在当时的统治者却遭到了冷落和压迫。

这令我感到深深的不公和绝望。

诚实、善良、正直的人却被时代冷漠和排斥,这是多么让人心寒的事实。

然而,伯夷和叔齐并没有为此改变自己,他们依然选择了坚守真实和美好的人性。

通过《伯夷列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一个人的人生,不仅仅取决于荣誉和地位的追求,更取决于内心的道德修养。

人生在世,应该要有一种高尚的追求,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在遭遇困难和压力时,要以正直、坦诚、善良的态度去面对,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这篇列传打动了我,使我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价值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并不是完全被环境所左右,我们有选择的权利和责任。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说的是古代的封建社会中伯夷和叔齐的传奇奋争历程。

传说,在黄帝时,中国的政府变得愈加残酷。

国家的统治者不把民众的生活重视,并且在财税、土地制
度上非常严厉。

国民们很多时候都被迫负重担,这让他们感到极度苦难。

汉朝国王汉武帝
也像前几任国王一样对人民的拿税过重,甚至使他们自己的朋友也不得不担任官员,令江
湖的行尸走肉出现。

伯夷和叔齐,历史上便是这样一对兄弟,二人认为强人占据而不平等的政权是令人不
胜其扰的,于是便到处行走委婉指出其弊的道义事业。

汉武帝的统治下,伯夷和叔齐同时
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公正对待百姓等思想,能够说服众人联合起来反抗现存苛政。

伯夷叔齐还擅长用典故把他们的言论传达出去,激发人们的自尊心和反抗苛政的信念,并且利用社会现存的法令例子,让大家更加的恳切地呼吁变革成为可能。

这些活动不仅是
激起民族的自尊和团结,而且也对汉代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伯夷和叔齐也被一些后世认为是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

他们义无反顾地抵制权威就是
为此而努力的,这也正是反抗压迫和奋力改革当时社会秩序的最好诠释。

哪怕是时至今日,伯夷叔齐的故事还能让人受益,能够激励人们重新振作,坚持抵制权威,和不服从极权政
府的信念,去谱写未来的曙光。

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

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

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商朝时期有一片封地被称为孤竹国,该国的君主就是孤竹君,据《史记》记载孤竹君有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两兄弟,极为贤能,颇得孤竹君的器重,尤其是弟弟叔齐谦逊有礼,更受孤竹君的偏爱。

孤竹君年迈时,有意提拔叔齐来接受处理封地大小事务,叔齐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父王对他的特别用意,碍于不能触怒父王的权威,只得尽心办事,但却从未在巩固地位的事情上花心思,行为处事云淡风轻,尽量不与官员深交,叔齐认为自古子承父业都按照嫡长子世袭制,这是古制不能违背,尽管孤竹君有此意,但他自己一定要死守这道防线,万不能犯下这大逆不道之罪。

孤竹君去世后,叔齐拒不接受王位,执意举荐兄长伯夷继承,而伯夷也是恪守规章之人,既然叔齐是孤竹君临终授命的继承者,那么他便不可夺人之位,伯夷念及手足之情,不愿看到叔齐深陷囹圄,便不告知任何人,深夜收拾行囊远走他乡,叔齐得知后,便执意追寻伯夷而去。

跋山涉水,翻越崇陵,兄弟二人终于市井之中相遇,伯夷被叔齐的执念所动容,便答应叔齐抛弃家业重担,相约不再回归孤竹国,投奔周国,一起过上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的故事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是《史记·伯夷列传》篇章中,开篇引用孔子对伯夷叔齐的看法,表明孔子对伯夷叔齐“贤人”姿态的评价。

文中写道: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是相对较高的,但司马迁在此引用孔子的话,并非表示赞同,实为对此提出了疑惑,伯夷叔齐秉持着思想高度极为圣贤的精神,却不能善终,原本是商朝贵族,最终却落得采薇而食,饿死山中的结局。

其实在孔子的七十二贤才弟子中,受到孔子颇多赞扬的只有颜回一人,但颜回的结局我们都知道,穷困潦倒的生活,连糟糠都不足饱腹,青年时期便去世了,留得一世遗憾。

这不得让人深思,儒学中所尊崇的思想为何总与这世道格格不入,贤人圣人都难以自保,竟都以决绝的方式与这个社会断绝,这是思想的禁锢亦或是世道的落后。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伯夷和叔齐是春秋时期的两位贤人,他们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

伯夷和叔齐是一对兄弟,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令人敬佩的精神品质和感人的情感。

据史书记载,伯夷和叔齐是商朝的后裔,他们的祖先被封在了齐地。

在春秋时期,周幽王的暴政导致了天下大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伯夷和叔齐深感天下之乱,于是决定离开齐地,迁徙到了遥远的北方。

他们在北方找到了一个荒凉的地方,没有人烟,没有粮食,没有水源。

但是,伯夷和叔齐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们开始辛勤劳作,耕种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

他们的故事传扬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奔,他们的家园逐渐变得繁荣起来。

伯夷和叔齐治理家族非常严格,他们要求自己和家人严格遵守礼仪和道德规范,以身作则,深得人民的敬重和爱戴。

后来,伯夷和叔齐听说周幽王已经被推翻,天下终于出现了一丝和平。

他们决定回到齐地,帮助人民重建家园。

当他们回到齐地的时候,人们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纷纷前来拜见他们,向他们请教治国安邦的道理。

伯夷和叔齐没有因为自己的功勋而骄傲自满,相反,他们以谦虚的态度接纳了人民的拜访,教导他们如何做一个忠诚、仁爱、勤勉的人。

他们的教诲深入人心,为人们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榜样。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而在于他的品德和行为。

伯夷和叔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仁爱、勤勉、谦虚、忠诚的精神,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道德的高尚境界。

伯夷叔齐的故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

让我们永远铭记伯夷和叔齐,向他们学习,传承他们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伯夷和叔齐是中国古代的两位贤人,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伯夷和叔齐是商朝的贵族子弟,他们生活在一个非常黑暗的时代。

当时的商朝王室腐败不堪,百姓生活困苦,人们饱受压迫。

但是伯夷和叔齐却没有被这种黑暗的环境所腐蚀,他们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理想。

伯夷和叔齐年轻时就立下了誓言,要为民除害,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不畏强暴,不怕权势,一心一意地为民请命。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们的言行举止无疑是一股清流,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对权力的态度。

在当时,商朝的王室是非常腐败的,贵族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肆意压迫百姓,众生苦不堪言。

而伯夷和叔齐却义无反顾地拒绝了王室的宴请,不愿沾染腐朽的权力。

他们宁愿过着贫寒的生活,也不愿意去享受那些不义之财。

他们的行为无疑是对腐朽权力的最好反击,也是对正义的最好捍卫。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中,还有一段让人动容的情节。

有一次,他们听说有饥民在饥荒中饿死了,于是他们决定要为饥民分忧。

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到饥民所在的地方,将自己的粮食分给了饥民。

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只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帮助。

这种仁爱之心,使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典范,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学习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像伯夷和叔齐一样,保持高尚的品德,坚守正义的原则,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民除害,拯救苍生。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是一部永远的史诗,也是一面永恒的镜子。

它告诉我们,正义永远不会被打败,高尚的品德永远不会过时。

让我们永远铭记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让我们永远学习伯夷和叔齐的品德,让我们永远传承伯夷和叔齐的精神。

愿我们都能成为像伯夷和叔齐一样的人,为民除害,拯救苍生。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
叔齐和伯夷,是我国最著名的兄弟俩,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
及刚毅坚韧的精神。

他们在先秦时期存在,闻名于世,并且以他们的
殉道精神被一代代的人民传颂至今。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发生在先秦,上古神话中表达着爱国精神和反抗暴
政的正义主张。

传说叔齐和伯夷是兄弟俩,他们坚持自己认定的正义,并不断反抗暴政,因而遭受残害。

他们的“义抗暴”精神被褒扬为传
世佳话,后来相继激起了许多反抗暴政的英雄。

叔齐和伯夷的勇气和坚毅精神令人佩服。

他们虽然没有武装力量,但
是他们活出了自己真正的理想,不畏艰难,做出了反抗暴政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时刻受到鼓舞,坚守着正义信念。

叔齐和伯夷的故事被收录在古代著作《史记》中,这是一部被称为
“中国史学入门书”的古典文学作品。

这部著作是古代历史学家司马
迁写成的,内容包括叔齐和伯夷的故事,其中描述了两兄弟俩的反抗
暴政的故事情节,以及他们追求正义的勇气和坚毅的精神,被一代代
的读者深刻影响着。

叔齐和伯夷,他们为我们展示了反抗暴政的勇气,让我们看到了坚毅
追求正义的精神,被褒扬为“兄弟忠贞气”。

今天仍被人们所传颂,
是永远的精神象征,让我们勇敢追求正义,反抗一切不公正的行为。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伯夷和叔齐都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初孤竹君以叔齐为王位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

后两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

武王伐纣,他们二人劝谏。

武王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亡。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的王子,分别为国君的长子和三子。

但后来他们都没有即位,却流亡在外,甚至活活饿死。

孔子赞叹他们说:“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辱自己,伯夷和叔齐就是这样的人啊!”那么,孔子为什么十分称赞伯夷和叔齐呢?孤竹国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

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指定叔齐即位。

叔齐谦恭礼让,坚持要大哥伯夷即位。

伯夷说:“叔齐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于是离家出走。

叔齐见大哥出走,他也不当国君,索性打点行装追随伯夷去了。

但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得拥立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即位为君。

叔齐找到伯夷之后,知道孤竹国是不能再回去了,那到何处安身呢?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

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时,周文王早已逝世,正遇上周武王用车载着周文王的灵位去讨伐商纣王。

他们兄弟二人立即抢上一步,拉住马的缰绳劝阻武王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父死不葬,爰及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以臣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他俩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拿起长矛就刺。

姜太公忙说:“他们是两位仁义之士,不能杀!”说着就把他俩搀扶开了。

周武王消灭商朝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

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制止周武王这种不道义的行为,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做殷商的遗民,而不当周朝的顺民。

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

那用什么来填饱肚子呢?只好采薇充饥了。

秋风四起,薇菜越来越少,兄弟二人渐渐瘦成了皮包骨。

先秦至清伯夷叔齐传说

先秦至清伯夷叔齐传说

先秦至清伯夷叔齐传说先秦至清,有一对传世佳话——伯夷与叔齐。

他们的故事带给我们无尽的启示,不仅展现了高尚的品质和忠诚的友谊,更是教导了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坚守原则,追求真理与正义。

伯夷与叔齐是殷商末年的伟人,他们是大禹的后代,家境富足,地位尊贵。

然而,在殷商的腐败统治下,二人却选择了远离尘嚣,回归朴素的生活。

他们拒绝享受荣华富贵,而选择了在群山之中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不久之后,商纣王贪婪暴虐,压榨百姓,民不聊生。

伯夷与叔齐坚定地拒绝参与商王的腐败统治,他们带着一腔正义和忠诚,决定远离这个黑暗的时代。

在他们的冒险旅程中,伯夷和叔齐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

他们被逼迫迁徙,身陷险境,几次面临生死祸福。

然而,他们从未动摇过对正义和忠诚的信仰。

他们坚守自己的原则,拒绝向压迫者低头,为善良与正义而战。

最终,伯夷和叔齐来到了一个贫瘠而荒凉的地方。

此时,一场饥荒席卷而来,饥饿的百姓心急如焚。

伯夷和叔齐决定放弃自己的食物,分给了那些更加需要的人们。

他们宁愿自己挨饿,也不愿看到别人受苦。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大爱与奉献的精神。

传说中,有一只神鸟同情伯夷和叔齐的坚持和品德,将自己的羽毛拓为翅膀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这使得他们最终得以飞离饥荒之地,安全返回了故乡。

伯夷和叔齐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许多道理。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善良和正义,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不能违背自己的良知。

其次,他们的坚守和无私行动彰显了真正的英雄品质,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和奉献,才能体味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最后,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要坚定信念,追求真理,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原则。

伯夷和叔齐传说的生动故事一直深受后世人们的喜爱与敬仰。

他们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人们,教导我们要保持良善的品质,追求真理,永不放弃对正义与善良的坚守。

让我们从伯夷与叔齐的故事中汲取力量,秉持诚信与正义,努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伯夷叔齐扣马而谏的典故

伯夷叔齐扣马而谏的典故

伯夷叔齐扣马而谏的典故伯夷叔齐,这两位古代的贤人,真的是历史上极具个性的角色。

他们的故事里有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想象一下,古时候的一个场景,伯夷和叔齐这俩兄弟,骑着马,神情严肃,仿佛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他们当时是在劝谏当时的君主,这个举动可是很有意思的。

你说,谁会想到,骑着马的人竟然会是忠臣?就像现在的我们,打着马赛克的生活中,偶尔也要站出来说几句真话,对吧?想象一下,伯夷叔齐骑着马,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呼喊:“大王啊,您这是要干嘛呀?”那气势,简直让人忍不住想笑。

大王可能一开始还有些懵逼,心想:“这俩人怎么了?不怕我吗?”可他们的坚持真的是让人佩服,仿佛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就不肯下马似的。

这种执着,真是让人想起了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勇敢地站出来,即使风头再劲也毫不退缩。

有句话说得好,“有话就直说”。

伯夷叔齐就是这种人,宁愿得罪人,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走向错误的方向。

这种勇气在今天的生活中也同样适用。

我们面对一些不公正的事情,真的应该像他们一样,别怕,站出来说出来。

就像在公司里,看到一些不合理的,咱们也得敢于提出建议,毕竟,好的意见总是值得被听见的。

他们的故事还有个重要的点,就是对权力的看法。

很多时候,权力会让人失去方向,迷失自我。

就像在我们身边,有些人一旦掌握了一点权力,就开始飘了,忘了初心。

但伯夷叔齐可不是这样,他们就是那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清醒的人。

他们相信,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这种价值观在今天依然非常重要,我们都应该学习。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哎呀,这种事情发生在古代,和我们现在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

你想想,咱们身边的社会,常常需要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

无论是学校、职场还是社区,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发声,推动事情的发展。

正是因为有他们,社会才会进步。

再说了,骑马劝谏这事儿,听上去像是个笑话,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坚定的表现。

试想一下,当你骑在马背上,对着一位君王说话,多少人会觉得你是在开玩笑?但伯夷叔齐却用这种方式,让人听到了最真诚的声音。

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

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

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
伯夷、叔齐、采薇是三兄弟,属于商朝时代,是一代著名的先知和智者。

伯夷是非常叛逆的,他对商朝的礼仪而反感,他认为礼法太过复杂,
相比之下,自然界中的树木和草木要比人类的负担更轻松。

他发誓不会穿
上了礼服,也从不参加宫廷招待宴会,拒绝过时的仪式和习俗。

叔齐则与伯夷刚好相反,他十分擅长宫廷礼仪,并有著极高的礼法水准。

他以及他的兄弟采薇经常操练和礼仪,以此来表彰他们的虔诚。

采薇则属于两兄弟的中间,他不会像伯夷这样叛逆和激进,也不会像
叔齐那样极度注重礼仪。

他认为,礼仪有时太过复杂,宜以朴素、自然为
良方法。

三兄弟的言论也极为引人注目,他们的观点改变了当时的习俗和传统,他们的言论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哲学思想。

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

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

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伯夷叔齐的故事发生于商周时期,被儒学尊为典范,史记匠才司马迁将其典故载入列传之首,流传至今。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希望大家喜欢!伯夷叔齐故事介绍伯夷、叔齐本为商代贵族孤竹君之子,孤竹君临死意欲将君位传于次子叔齐,但叔齐严守礼教,认为长子不继承君位,反倒让自己继承,是不仁不义之举,誓死推脱。

而伯夷认为弟弟叔齐贤于自己,要让位给叔齐,叔齐坚决不肯接受,于是两兄弟一起隐居。

正因为如此,几百年后的孔子才把二人作为“贤”的代表。

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

后来又以遗臣自居,不食周朝之粟而饿死首阳山上。

自古多说二人高义,但汉代东方朔却说二人愚夫。

而且颇有道理。

二人“不食周粟”是“贤”还是“愚”,其实都有道理。

历史是统治阶级编写的,特别是中国历史向来是官方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现在的统治。

需要社会安定时,就赞扬伯夷叔齐这样“贤者”,需要改革时就批判这些“顽固派”。

其实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需要。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鬼神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执行。

商王更被看作是上天的代表,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意志,商王“贤”与“不贤”有上天判断,凡人是不能反抗的。

所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伯夷和叔齐的作为就不难理解了。

伯夷叔齐为何会被司马迁称颂太史公司马迁把伯夷叔齐放在列传之首,足见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褒奖之意之高。

众所周知,《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被载入《史记》的人都是代表着当世时代特征的领袖人物,具有其独有的精神高度与特点,而伯夷叔齐的身份仅为商朝的贵族,便享有如此殊荣,细细想来,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足以思考一番。

《史记》记述:伯夷、叔齐是殷末周初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国王生前指定小儿子叔齐继位。

他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

伯夷认为君命不可违,要尊重父亲的决定,因此拒绝就位,并出逃外国。

叔齐则认为伯夷贤德,治理国家最合适,又符合长幼尊卑秩序,便执意离开孤竹国,追随兄长伯夷而去。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伯夷和叔齐是中国古代的两位贤人,他们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教训。

他们生活在商朝末年,当时国家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困,但伯夷和叔齐却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原则,以身作则,成为后世仰慕的楷模。

伯夷和叔齐的父亲是商王纣的大臣,但纣王却因为他们的品行高尚而嫉妒,并陷害他们。

在国家陷入困境的时候,纣王却无视百姓的苦难,只顾自己享乐。

伯夷和叔齐见到这一切后,决定辞去官职,离开家乡,过上苦行的生活。

他们来到了羽山并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社区,远离俗世的喧嚣。

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种植庄稼,捕鱼狩猎,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于物质的追求,他们从不多言。

在他们的带领下,社区的人们也都遵循着简朴、守纪律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行为让人们深受触动,传说中还有一位贤人,名叫大禹,也听闻了他们的事迹。

大禹是后来成为伟大治水英雄的人物,他在羽山拜访了伯夷和叔齐,向他们请教治水之策。

伯夷和叔齐告诉大禹,治水的关键在于守正,只有心地善良,才能得到自然的回报。

伯夷叔齐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们告诉我们,在任何困境中,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

纣王不公正的行为固然可耻,但伯夷和叔齐选择离开而不是妥协,正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勇气和责任感。

其次,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提醒我们,追求物质享受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过于追求物质会导致我们迷失自我,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生命的真谛。

伯夷和叔齐通过过着简朴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展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他们教导我们,善良的心灵和正直的行为是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关键。

只有秉持着善良的心,我们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

总之,伯夷和叔齐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他们的道德勇气、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善良的心灵,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应该追求的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并给予他人希望和榜样。

传记第十一伯夷叔齐

传记第十一伯夷叔齐

传记第十一伯夷叔齐伯夷,名允,字公信。

叔齐,名智,字公达。

他们是商、周之际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南)国君的两个儿子。

原来,大禹登上帝位,分封炎帝的后代于绍列山,称为墨胎氏。

成汤建商元年三月丙寅日,将墨胎的一支后裔析封于孤竹,成为一个小诸侯国。

商朝后期,孤竹国君名初,字子朝,有三个儿子,伯夷为长,凭为次,叔齐最小。

初临死前,叮嘱以他最喜爱的小儿子叔齐继任国君。

父亲逝世后,叔齐却要将国君的位置让给大哥。

伯夷说:“父亲的话不能违背。

”于是逃走了。

叔齐坚决不肯当国君,随后也逃走了。

国人没有办法,只好将国君的二儿子凭立为新国君。

当时,殷纣王残暴无道,而西伯昌有尊老爱幼、仁德慈爱的美名,伯夷、叔齐想自己年纪大了,总要有个安身立命之地,于是互相搀扶着向西跋涉,去投靠西伯昌。

可惜,当他俩赶到周人聚居的岐山之南时,周文王已经逝世。

儿子武王发正集结了部队,队前用专车放着木头牌位,写着“先考文王之位”,准备向东开拔,去消灭殷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车驷马的缰绳,磕头劝阻道:“父亲逝世了不好好安葬,却拿了兵器去打仗,这难道叫做孝顺吗?作为一个臣子,却去攻杀自己的君王,这难道叫做仁义吗?”武王的手下人想要杀掉他俩,被吕尚拦住了,说:“这是仁人啊!”扶着他俩让开了路。

武王灭了殷商,天下诸侯都拥戴周武王为天子。

伯夷、叔齐说:“我们听说古代的士人,在社会安定时不逃避自己的责任,在社会混乱时不苟且偷生。

如今天下大乱,周人用暴力夺得天子之位,我们不能迎合他,玷污了我们的清白。

”感到当周的臣民是莫大的耻辱,决心不吃周人的粮食,就隐居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境),每天采集一种叫做薇的野豌豆充饥。

俩人饿得快死的时候,作了一首诗,诗里写道:“登上那个西山(即首阳山)呀,采集一些薇菜。

用暴力去替代暴力,竟然不以为非!神农、虞、夏的时代一下子都没有了,可叫我俩到哪里去呢?唉,就要死了,命运怎么这样衰薄呀!”伯夷、叔齐弟兄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上。

修远之思评历史上很多名人对伯夷、叔齐发表过议论。

伯夷颂批注

伯夷颂批注

伯夷颂批注伯夷颂是一篇古文,作者是韩愈。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伯夷、叔齐兄弟俩的故事,他们因为不愿意做周朝的官,而饿死在首阳山上。

韩愈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他对忠诚、正直、不屈不挠的品质的赞美。

以下是对《伯夷颂》的一些批注:1. 文章开头,韩愈提到“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表明他非常尊敬这两位古代的贤人。

他认为他们的品质和行为值得后人学习。

2. “夫唯圣人,能轻重人之所重轻。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圣人才能正确地判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这里韩愈用“轻重”来比喻事物的价值,强调了伯夷、叔齐能够分辨是非的能力。

3. “是以圣人为天下贵。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之所以受到尊重,是因为他们能够为天下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这里韩愈再次强调了伯夷、叔齐的品质和能力。

4.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

”这句话描述了伯夷、叔齐兄弟俩因为坚持自己的信念而饿死在首阳山的情景。

这里韩愈表达了对他们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5. “夫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用自己的清白去承受世俗的污浊呢?这里韩愈提出了一个问题,暗示了伯夷、叔齐兄弟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非常难得的。

6. “盖有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伯夷、叔齐兄弟俩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他们有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7. 文章最后,韩愈写道:“呜呼!吾独悲其志。

”这句话表达了韩愈对伯夷、叔齐兄弟俩的同情和敬意。

他认为他们的志向和品质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总之,《伯夷颂》这篇文章通过对伯夷、叔齐兄弟俩的故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忠诚、正直、不屈不挠品质的赞美。

同时,这篇文章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品质和信念,勇敢地面对世俗的压力和诱惑。

每天了解一个人——《史记》小故事之,伯夷列传

每天了解一个人——《史记》小故事之,伯夷列传

每天了解一个人——《史记》小故事之,伯夷列传《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

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

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

”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采摘野菜充饥。

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

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

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夷齐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义举,被司马迁列入《史记﹒列传》首篇,成为中华民族万世的楷模和廉洁典范,为历代圣贤尊为“圣之清者”,民间更有“夷齐清风”誉满天下。

夷齐清风源远流长,原因在于夷齐作为孤竹国的嗣侯,在地位面前,不贪君权,不恋王位,他们的态度是让;在财富面前,他们的态度是廉。

表现出伯夷、叔齐,不恋诸侯,不贪钱财,不受周官的高风亮节。

夷齐清风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有着渊源关系:“仁”,夷齐兄弟让国,孔子赞扬为“求仁得仁”,儒学的核心为“仁”;“义”,让国,“义”字当先,成为儒家坚守的“义”;“礼”,夷齐“耻食周粟”,宁死全仁,孔子的话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儒家提倡的“礼”;“孝”,伯夷以父命为尊,宁可不作君王,也不违背父亲的遗愿,儒学中体现的是“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夷叔齐的故事讲了什么
伯夷、叔齐本为商代贵族孤竹君之子,孤竹君临死意欲将君位传于次子叔齐,但叔齐
严守礼教,认为长子不继承君位,反倒让自己继承,是不仁不义之举,誓死推脱。

而伯夷
认为弟弟叔齐贤于自己,要让位给叔齐,叔齐坚决不肯接受,于是两兄弟一起隐居。

正因为如此,几百年后的孔子才把二人作为“贤”的代表。

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

后来又以遗臣自居,不食周朝之粟而饿死首阳山上。

自古多说
二人高义,但汉代东方朔却说二人愚夫。

而且颇有道理。

二人“不食周粟”是“贤”还是“愚”,其实都有道理。

历史是统治阶级编写的,特别是中国历史向来是官方编写的,目
的是为了巩固现在的统治。

需要社会安定时,就赞扬伯夷叔齐这样“贤者”,需要改革时
就批判这些“顽固派”。

其实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需要。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鬼神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执行。

商王更被看作是上天的代表,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意志,商王“贤”与“不贤”有上天判断,凡人是不能反抗的。

所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伯夷和叔齐的作为就不难理解了。

太史公司马迁把伯夷叔齐放在列传之首,足见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褒奖之意之高。


所周知,《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被载入《史记》的人都是代表着
当世时代特征的领袖人物,具有其独有的精神高度与特点,而伯夷叔齐的身份仅为商朝的
贵族,便享有如此殊荣,细细想来,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足以思考一番。

《史记》记述:伯夷、叔齐是殷末周初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国王生前指定小儿
子叔齐继位。

他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

伯夷认为君命不可违,要尊重父亲
的决定,因此拒绝就位,并出逃外国。

叔齐则认为伯夷贤德,治理国家最合适,又符合长
幼尊卑秩序,便执意离开孤竹国,追随兄长伯夷而去。

之后又发生了武王攻伐商纣王一事,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伯夷、叔齐听说现
在是周朝的天下,他们都变成了周的子民,兄弟俩无法接受这种历史的必然更替。

他们认
为做弑君夺位的武王之臣民是可耻的,对商纣王是不忠不义的,因此逃到首阳山上采薇菜
为生,坚决不食周粟。

以上两件事迹表明了伯夷叔齐是维护封建社会规章制度的守门人,从他们身上所散发
的正是维护封建大厦最为有用的思想禁锢,有利于教育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严格遵
守社会统治秩序,保证统治者牢牢把握政权。

如果都像伯夷、叔齐那样谦虚让位,与世无争,逃离尘世,争霸权而发生的子弑父、臣弑君的流血事件也会大量减少了,如此一来,
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这一疑问,就顺理成章了。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鬼神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作。

在已天为大的原始社会,君王意识更是根深蒂固,因而周国举兵讨伐商朝是以下犯上大逆
不道的行径,伯夷叔齐因此对此事件极为抨击。

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

周国最终攻克商朝,建立周朝。

悲愤之下,伯夷叔齐以遗臣自居,拒绝与周人来往,不食用周国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食粮,
二人隐居于首阳山,终日采集微草过日,不多时日,便因营养不足而去世,流传至今的史
料记载中明确指出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在首阳山。

在商周时期,商王被看作是上天的代表,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意志,商王“贤”与“不贤”有上天判断,凡人是不能反抗的。

所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伯夷和叔齐的作为就
不难理解了。

而且在儒学影响的中国古代思想中,伯夷叔齐的典故是被众多文人学士推崇的,甚至在帝王将相阶层中也是经典之学,在这其中被赋予了更多封建思想,有利于统治
阶级强化集权力量。

但若放置现今,如此固执己见、恪守陈规的做法,委实不符合历史进程中优胜略汰的
步履,这样看两个人的眼光的确保守了一些,算是不识时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