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计篇》与人生道路
《孙子兵法》论文
孙子兵法对当代的影响——传承经典,造福社会作者简介:关键词:孙武;《孙子兵法》;企业竞争;经营管理;政治内容提要:认真领悟《孙子兵法》的思想真谛,并将它灵活地运用到当代社会生活中,这不只是一种人生策略,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孙武简介孙武,又被尊称为孙子或孙武子,字长卿,司马迁《史记》有其传略。
他是春秋末期齐国长乐(今山东惠民)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与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同时而略晚,主要活动在吴王阖闾和吴王夫差前期。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孙武从小生活在一个欣欣向荣且具有军事传统的贵族世家中。
这使他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并有条件阅读古代军事典籍,了解古人的用兵史实。
这为他日后参加战争实践、著述兵书、建功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孙武成年后,齐国发生的内乱愈演愈烈,他便背井离乡来到了吴国。
在这里他结识了从楚国来的伍子胥,二人十分投机。
后来在伍子胥的极力推荐下,吴王阖闾于周敬王四年亲自召见孙武。
孙武向吴王阖闾推荐了自己所写的《孙子兵法》十三篇。
吴王阖闾怀着浓厚的兴趣将它们读了一遍,连连称妙。
孙武那惊世骇俗的议论,新颖独到的见解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阖闾的共鸣,为自己终于找到一位杰出的将才而深感庆幸。
但吴王阖闾还希望看到它们的实战效益,便让孙武那实例验证一下他的兵法理论。
于是便有了“孙武斩美”的惊人举动,这也使吴王阖闾真正认识到了孙武的将才,并予以重任。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阖闾治理国家,又为吴王制定进攻楚国的作战计划。
二人共同提出疲楚的战略,用这种办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军的实力。
同时,还想办法拉拢楚国的敌国唐、蔡等小国,从而为其从侧面攻击楚国准备了条件。
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吴国在后来与楚国争雄的过程中把握了主动权。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时机已完全成熟,孙武与伍子胥协助吴王大举攻楚,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顺利地抵到汉水,进抵楚国腹地。
经过几次交战,吴军最终占领了楚国国都,楚国从此衰亡。
《孙子兵法计篇》的制胜之道
• 对待战争要用“五事”和“七计”去研究, 以求得对它的认识。所谓“五事”,即道、 天、地、将和法。所谓“七计”,即从七个 方面来分析研究,进行战略比较,即孙子所 言“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 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 以此知胜负矣。”
• 就是哪一方占据比较有利的天时地利条件?哪 一方的国君比较贤明?哪一方的将帅比较高明? 哪一方的法令能行之有效?哪一方军队赏罚严 明?哪一方的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兵卒训 练有素。
• “地”,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阻和平 坦,作战区域的大小、宽窄、高低等,地 形有利于进攻还是防守,这即是所谓的 “地利”。是否得地利是指挥员必须考虑 的大事。
• 道是首要因素,天地是客观环境条件,纵 观战争史,把握地形对于战争的影响非常 大。胜利战争的背后往往是因为指挥员巧 妙地利用了地形,而失败的战争往往错误 的判断了地形,例如著名的马陵之战。
• 所谓“道”,是民众和君王的意愿相一致。 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了 “道”——天时、地力、人和,士兵和民众 就会在战争中出生入死而无所畏惧。
•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五事”实际上就是一 个战略管理模型,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关于 用兵的第一个战略管理模型。如下图所示:
五事战略管理模型
• 五事七计因此就构成了竞争决策的基 本模型,可以用下图表示:
• 《孙子兵法》曰:“夫未战而庙算胜 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 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意思是凡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在战略决 策上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凡在 开战之前就已经在战略决策上打了败 仗的,是因为筹划不周。筹划周密就 能取胜,筹划不周就会失败,更何况 不作筹划、毫无准备呢?我们根据这 些来观察战争,胜负也就很清楚了。
《孙子兵法》30句经典名句,讲的不仅仅是权谋,还是人生!
《 孙子兵法》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司马迁 《 史记 》有记载,( 孙武 )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 。
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 勒兵 乎?”《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孙子开明宗义地提出了“慎战论”,认为对待战争应该持谨慎的态度。
有道是:“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万世利。
”这和孙武的军事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国家的利益当为第一,战争的目的在于为国家争得利益,要以取得最大利益为目标,就必须慎重“算计”。
2、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译文:如果将领同意并执行我的作战思想,任用他领兵作战一定胜利,就留下来用;如果将领不同意和不执行我的作战思想,任用他领兵作战必定失败,就应该让他离去。
战略筹划确定并通过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势”的问题了,以便充分利用外部的条件。
所谓的“势”,就是在战争瞬息万变的情况中抓住有利的时机采取恰当的应变行动。
好的计划需要好的执行者,计划要想顺利实施,也要懂得充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
3、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子兵法·始计篇》译文:用兵打仗,实际上是一种诡异、欺诈的行动。
因此要做到:有能力,要装作没有能力;要行动,装作不会采取行动;在逼近对方的时候,要使对方感到很远,当离对方很远的时候,要使对方感已经临近了。
常言道:“兵不厌诈”。
战阵之间,必须施以伪装,使敌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然后趁机对敌方进行袭击,定可获胜。
大道至简,万法归一
⼤道⾄简,万法归⼀其实《孙⼦兵法》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秘笈,看透讲的都是总所周知的简单道理。
总想独树⼀帜不⽢平凡的我们,致使我们总是会⽤复杂的思维和妄想去理解那些“⼤道⾄简”东西。
其实有时候,我们不够优秀就是应为我们不⽢于平凡,却因此放弃了平凡的东西。
《孙⼦兵法》中有很多精髓和亮点,下⾯总结出了映射到当代商业逻辑,6条不容错过的思考。
1、《孙⼦兵法》强调“强胜弱”、“多胜少”、“优胜劣汰”。
从兵法的第⼀篇开始,就着重强调了这种价值观,⾸篇“计篇”的“计”字就是计算对⽐的意思,⽽不是部分⼈意淫的“计谋”的“计”。
“五事七计”的计算就是从五个⽅⾯,七个指标进⾏做⼀份可⾏性分析报告,类似现代“运营”岗位的⼯作,对敌我的数据进⾏收集、整理、对⽐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
做到“先胜⽽后战”,报告可⾏那就⽤兵;不可胜那就不能上,强调不怀侥幸⼼理、不贪以少胜多、不图以弱胜强。
因为我们的每个举动都是关系到团队命运、公司民运、甚⾄国家命运。
映射到商业管理当中也是这个道理,不管是创业、经营管理、投资、运营等,这⾥不是⼀对⼀的敌⼈,⽽是可以直接灭掉我们的各种商业因素。
同时也会涉及到各种变量:团队能⼒、公司运营能⼒、资⾦基础等采⽤孙武的思维,我们得先根据⾃⾝情况结合市场环境做出可⾏性分析报告再做相应的动作,“拍脑袋”⾏事、“赌博”⾏事、“投机”⾏事,这些都是《孙⼦兵法》所不推崇的,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2、先⽴于不败之地,再考虑击败对⼿,⽽且要先胜后战。
⽐打败敌⼈更重要的就是让⾃⼰处于不败之地,让⾃⼰成为不可战胜的。
《孙⼦兵法》让我们做好⾃我修炼,提⾼⾃⼰为⾸要任务,补短填缺,让⾃⼰没漏洞,不给对⽅留任何可乘之机,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如果对⼿实⼒与我们相当或者相差不远,⽽且对⽅没失误,没漏洞,就不轻举妄动,因为我们没有赢的把握。
胜负可以根据重要参数预知判断的,但是时机不成熟就不能强求。
那种在打的过程中再去寻找胜机的⼈⼗分危险。
孙子兵法十大人生启示
孙子兵法十大人生启示
(原创版)
目录
1.孙子兵法简介
2.孙子兵法的十大人生启示
3.总结
正文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孙武。
全书共分为 13 篇,论述了战争的各个方面,包括战略、战术、谋略等。
不仅在军事领域具有极高的地位,其智慧和策略也广泛应用于商业、政治和生活等领域。
【孙子兵法的十大人生启示】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人生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敌众我寡,则用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善于运用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兵贵神速,不贵久战:在人生中,要善于抓住机遇,迅速行动,避免拖延。
4.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要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他人所左右。
5.敌强我弱,则用诡道: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要善于运用策略,找到制胜的关键。
6.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在人生中,要学会把握有利的时机,迅
速取得成功。
7.治兵如治水,因势利导: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要学会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
8.兵贵先声夺人:在人生中,要善于树立自己的形象,争取主动权。
9.敌众我寡,则用兵以分:在面对困难时,要学会合理分配资源,达到最佳效果。
10.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在人生中,要谦虚低调,不炫耀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总结】
《孙子兵法》的智慧不仅在军事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孙子兵法的读后感
孙子兵法的读后感(一):100字今天我看了一本叫《孙子兵法》的书。
讲的是关于打仗时人们用的一些计策和谋略。
这本书分十三篇,有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火烧篇等等一些计谋。
我从这本书上知道打仗不光要勇气,还要有知识,打仗不像过家家,而是关系着全国的人民。
打仗时,有时候的撤退不是因为胆小,而是在以退为进,争取最终的胜利。
孙子兵法的读后感(二):400字《孙子兵法》这部两千多年前的博大精深的中国兵书,描述了中国古代军事上用兵的谋略和战争的艺术,而对我现在而言,它已经突破了战争军事的范畴,无论是在政治外交上,文化哲学上,乃至经济管理,体育竞赛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和价值。
面对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才标准的范畴在丰富,单一的知识技术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社会的需要,时代在呼唤具有创新能力、开拓性的人才,综合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所以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应该学习一点用兵的方法和谋略艺术,对我们提高自身的能动意识和决策能力是有一定帮助的。
初读《孙子兵法》,感觉晦涩,再读《孙子兵法》感觉深刻,深读《孙子兵法》发现收获颇多。
现在我就谈谈我的收获: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但是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并不是平平坦坦的。
在人生旅途中,既有坎坷,也有坦途;即有荆棘,也有鲜花;既有眼泪,也有歌声;既有痛苦,也有幸福;即有陷阱,也有成功……但是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而且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严峻的人生课题。
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应该思考的问题,面对当今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已经没有什么稀奇,更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没有竞争力,所以我们面临如何找我们的出路。
而且我们应该怎样综合的提高我们的实力。
对待竞争,只有实力能说话,我们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孙子兵法的读后感(三):500字假日的下午,暖风微醺,我坐在窗边,手捧中国古代著名兵法书----《孙子兵法》,静心阅读。
《孙子兵法——计篇》读后感(共五则范文)
《孙子兵法——计篇》读后感(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孙子兵法——计篇》读后感《孙子兵法——计篇》读后感《孙子兵法》自诞生以来,一直倍受赞美和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是兵家必读之书。
因此,在纵多古籍中,《孙子兵法》此书在我的心中,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一直是一本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书。
拿到《孙子兵法》这本书,我首先看了它的目录。
在《孙子兵法》的目录中,可以看到此书一共分为十三篇。
第一篇是计篇,我先从计篇看起,看完并背诵了计篇。
在此,我想谈谈我的感受。
孙子其人,对他有些了解的人应该知道他生于春秋时期。
是以《孙子兵法》此书也是作于春秋时期。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诸侯国争霸,战火连天的年代。
因此,战争在那个年代司空见惯,战争在那个年代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战争是那个年代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孙子在文章的开头就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段话点明了国家对待战争应该持有的一个基本态度。
然后,孙子对关系到战争成败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其中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这些因素由“五事”组成。
所谓“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五事”之中,“道”排在首位,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意思是,所谓“道”,指的是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
说起“道”,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近现代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毛泽东。
毛泽东深谙“道”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他曾经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为了使民众真正站到共产党军队的一边,他一手抓土地改革,一手抓纪律。
土地改革是硬件,纪律是软件。
抓土地改革,是农民得到了土地,民众在物质利益上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抓纪律,不扰民,不害民,使民众在感情上对这支军队由衷地敬重、亲近和拥护。
有了群众的拥护,就有了用之不竭的兵源、用之不竭的物资、用之不竭的智慧和用之不竭的战斗力。
《孙子》的谋略思想
用今天的眼光评价孙武,以上那些史 学家的评论,将吴国军队破楚入郢之后陷 入的混乱,又败于秦楚联军,阖闾战死和 夫差亡国的责任都推给孙武,显然是很不 公平的。固然,孙武在吴国的失败历史中 ,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的确有难言 之隐。
职位太低
专制制度 君主昏庸
return
虽然孙武主张“将在军,君命有所不 受”,但是,他任将指挥的历次战争,都 是与君一起出征的。这样,军队的进退赏 罚,只能由君主说了算,孙武最多起到一 点劝谏作用。同时,与孙武一起出征的夫 概是吴王阖闾之弟,伍员和伯噽是吴王最 亲近的大臣,其地位都比孙武高,而难以 制服。孙武的谋略受到他们的牵制,很难 发挥作用。
• 这是孙武在忠告国君,切不可因一时的愤 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亦不可因一时的怨愤 而轻易作战。他说: •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 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 以复生。故曰: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 安国全军之道也。
• 孙武特别强调战争不是孤立的军事行动。 战争一旦爆发,如何才能获胜?孙武为此 设计了许多方法,主要在于要把军事斗争 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结合起来,充分利 用己方的优势与敌方的劣势,以最少的代 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return
促使孙武下定决心离开齐国的原因, 是司马穰苴之死。司马穰苴善于带兵打仗 ,熟谙兵法。在一次对外战争中,因功勋 卓著,被齐景公封为大司马,于是受到了 其他卿大夫和高、国、鲍诸族的嫉妒。他 们纷纷向景公进谗言,使得景公免其司马 之职,司马穰苴因之发病而死。孙武不想 做卿大夫倾轧斗争的牺牲品,认定吴国是 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于 18岁时奔吴国而来。 return
return
孙武经过十年的辛苦筹划、紧张操练 ,并亲自指挥作战,以三万破楚二十万, 帮助吴王阖闾把西面的强敌楚国,打得落 花流水,迁都避其锋芒,从此孙武威名远 震中原各国。但是,他功成不求高官厚禄 ,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进不求名” 的原则,并且继续留在吴国为它的强大和 繁荣默默地操劳着。
孙子兵法计篇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计篇主要内容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学著作,被誉为兵学经典之一,对后世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主要讲述了关于作战计谋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孙子兵法计篇的主要内容展开阐述。
首先,孙子在计篇中强调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性。
他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正的上策。
这一点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以战养战”、“以攻为守”等思想。
孙子认为,战争是一种极端手段,只有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应该使用。
他强调了在战争中尽量避免正面冲突,而是通过智慧和计谋来达到战争的目的。
其次,孙子在计篇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观点。
他认为,了解自己和了解敌人的情况是制胜的关键。
只有深入了解敌人的情况,才能找到对付敌人的有效方法。
而对自己的了解也同样重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和弱点,才能在战争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孙子还强调了“兵不厌诈”的思想。
在战争中,诈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孙子认为,通过诈术可以迷惑敌人,使其无法预测我军的行动,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然而,孙子也同时强调了诈术的限度,认为诈术只能在必要的时候使用,而不能滥用。
最后,孙子在计篇中提出了“将帅”、“形势”、“兵法”三者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将帅应该具备智慧和决断力,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应对,同时也要熟知兵法,善于运用兵法。
孙子强调了将帅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将帅的智慧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胜负。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计篇主要内容涉及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兵不厌诈以及将帅、形势、兵法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些内容贯穿于整个孙子兵法的思想体系中,对后世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军事智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孙子兵法计篇的精髓。
孙子兵法成事之道
孙子兵法成事之道王少农 著线装书局有取有捨,取大于捨。
恋恋不捨,必须全捨。
智者是智谋之父。
智者大于智谋。
绝大多数智者功成被杀,不懂得用自己的智谋保护自己,这不是真正的智者。
孙子当然是真正的智者,他有天才,更懂得用自己的天才完美自身,而不是葬送自身;懂得用智谋保护自己,而不是牺牲自己。
如商鞅者,才能不在孙子之下,为何竟不得善终?因为商鞅太极端,不懂有收有放。
孙子懂得有收有放,仅此一点,就成了“兵圣”。
孙子告诉我们要以柔克刚,正是大圣人老子“柔弱胜刚强”之意。
孙子得老子精髓。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
(《孙子兵法·计篇》)智者有道,同时还有技术掌控局面,主要就是同化、弱化与智化。
“同化”即孙子此处说的“同意”,指上下意志相同;“弱化”指削弱手下与对方;“智化”指启动己方的智慧。
不用武装来武装,而是用智慧来武装。
做大了就不叫张扬。
智者容易夭折,因为他的智慧溢出太多。
一盆水本有限,你一路抛洒,手上就所剩无几,假使脚下一滑,就会连盆带人摔倒,盆中之水全部浪费。
这么说不是要你端好盆中的水,而是要你根本不要做盆中的水。
盆中的水长不了。
要做江河大海。
以大海为盆,便不会枯竭,更不会翻倒。
要么不做,要么做大,这仍然是一切干大事者坚持的不二法则。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孙子兵法·计篇》)上将必知天时,化。
顺应制度者,可以游刃有余,所谓“智慧如水,莫放盆中”,指人以自己为盆,这样所容就大。
盆遇水而漂,水满则沉。
自由出智慧。
孙子是齐国人,齐国临海,少年孙子常到海边观看。
他看到波涛起伏,像士兵列成方阵。
他看到波涛是被大风驱使,大风就是主帅。
而无论大风驱使波涛如何兴风作浪,大海如何猛烈地向岸边袭来,没多久总得疲软地退回去。
大海不敌海岸。
大海可以逼退海岸,但马上又形成新的海岸。
海岸空空荡荡,完全不设防,但它以这不设防的防守战胜了大海。
大海无岸,不能成大海。
因此大海与海岸永远相互依存,缺了谁也不行。
大海要用海岸作边缘,海岸要用大海巩固自身。
我读孙子兵法(计篇)
在这一篇中,孙子对战争筹划的问题做了全面深刻的回答。
回答了为什么要重视战争,应该把握哪些要素分析战争,筹划战争应该着重考虑的内外部条件是什么,筹划战争应该把握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最后用“庙算”形象地提出战争筹划的总体要求。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观察和对待。
这里所说的“兵”,指的是“战争”、“国防”和“军队”。
孙子上来讲的第一句话,非常有气势,把战争问题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这样,《孙子兵法》全篇就被定位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上,使我们认识和研究战争问题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战略起点上。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语句也非常有分量,将研究战争问题的必要性点得非常到位,使我们会带着一种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入到战争问题的研究,而这一点,正是每一位战略家必须具有的战略感觉。
兵凶战危,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竞争,它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它用实力说话,它用流血的方式来最终强迫失败者臣服。
战争的结局,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且是用“生”与“死”、“存”与“亡”这种最惨痛的代价和最极端的选择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当你在战争中失败,必须接受“死”与“亡”的现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因此,国家的主宰者、战争的决策者,对战争问题不能有丝毫忽略,必须认真对待。
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忘战必危,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最大利益,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战争的发生或消失,并不以某个国家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不敢面对战争者,忽略战争存在者,最后都将被战争无情地吞噬掉。
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常常要从自身的生死存亡考虑一些竞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和平的时候,在顺利的时候,在胜利的时候。
这不是危言耸听。
记住:胜利和成功是你最大的敌人!一、计篇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孙子兵法对个人的启示(精选3篇)
孙子兵法对个人的启示(精选3篇)【孙子兵法对个人的启示第1篇】“兵者无畏也,胜其常也,兵家道理,智在用兵。
”这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孙子所说的一句话。
他著作了中国军事书籍中最伟大的一部-----《孙子兵法》。
这本书是围绕着在战场上怎样用兵,在军队中怎样陪练,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而百战不殆。
疾如风,徐如林,侵蚀如火,不动如山。
现在《孙子兵法》在美国军方已经成为了必修课。
每天美国军方的军官都要让军员们自学并在演习上灵活运用!这本书的魅力无尽呀!可是在和平社会中,这本书可不是就成为费书了吗?不是的。
因为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道理:要冷静的思考,要去多练习,要对自己有信心。
所以我去实践了一下。
有一次,我在上奥数课。
何老师进了我家,说:“帅浩均,我们先做一套卷子吧!”我说:“老师,我们是在学奥数,为什么要做一套课本卷呢?”他说:“你不要小看课本,奥数其实是从课本里研究出来的!”我不服气,就生着气做了一套卷子,结果何老师一改我才得了79分,我惊讶地叫着,我回家把卷子给何老师看了一下,他说:“第一你心态不静,没有练习也没有冷静思考才没考好!”我一下子找到了方法,就开始用这三种办法,我二单元考试考了100分。
太好了!因此,我想起何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思考+认真+好心态,自信油然而生。
我记住了这句话,生活中也可以用到《孙子兵法》,这真是一本好书呀!【孙子兵法对个人的启示第2篇】企业文化。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战争的决策者必须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景做出不一样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
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应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应对组织内更高的员工要求,组住对战略已越来越重视。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预测性活动,简而言之“算也”。
一个年度开始时,企业要制定本年度的战略,对人员需求、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做好规划、未雨绸缪,就能够从容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
孙子兵法 计篇
《孙子兵法——计篇》原文加解读[原文]孙子曰:兵②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③,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④: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⑤。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⑥。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⑦。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⑧。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⑨。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⑩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大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⑾,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⑿,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⒀也。
兵者,诡道也⒁。
故能而示之不能⒂,用而示之不用⒃,近而示之远⒄,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⒅,实而备之,强而避之⒆,怒而挠之⒇,卑而骄之(21),佚而劳之(22),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23),不可先传也(24)。
夫未战而庙算(25)胜者,得算多(26)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①计:计算、计划、计谋、计策等。
这里指战争前的计策。
②兵:兵器、兵士、军队、战争等。
这里指战争。
③经之以五事:五事指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都属于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
经,量度,这里是分析研究的意思。
④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从中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
校,通"较",比较;所谓"计",指"主孰有道"等"七计"。
⑤不畏危:不害怕危险。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此句为:"民弗诡也。
"⑥阴阳、寒暑、时制:阴阳,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的变化。
寒暑,指寒冷、炎热等气温的不同。
时制,指四季时令的更替等。
⑦远近、险易、广狭、死生:路程的远近、地形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
《孙子兵法》读后感和人生启示(10篇)
《孙子兵法》读后感和人生启示(10篇)《孙子兵法》读后感和人生启示(精选篇1)《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
也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话说当年拿破仑都买过。
我在看完一堆历史书后,听说古代好多名将都是读过这书的。
于是也慕名而来,忍不住要一睹它的风采。
看完之后唯一的感觉就是精彩……难怪从战国时期起就开始风靡流传。
里面讲了许多诸如:打仗的必备条件,通过所具备的因素就可知双方的胜负几率。
还有各种战斗队形,战斗谋略。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本书开头所说的战斗的五个方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看起来还不是很明白,那我来解释一下:第一个,道,就是君主和民众目标,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
天,指的是昼夜、寒暑、四季更替。
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宽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的等地理条件。
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
这五个方面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如果哪个将领能够真正领会,他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将领。
这五点何其重要,我细细读了很多遍,都觉得句句在理。
另一部分要说是队形了,不同的战斗,从地势考虑,就必须选择不同的队形。
一般是几人一组,有攻有防。
地形宽广的时候每组人要多一些,地域狭窄时就要相对减少,因为这样活动起来方便灵活。
我听过一个叫俞大遒的将领,运用这种队形就用得非常到位。
前面一排手持盾牌,后面两人一排,持不同的武器攻打。
这样既保护了本队的人,又能有效消灭敌人。
听说有一场战役,运用这种队形,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几百个人攻打几千人,不但把敌方杀得片甲不留,自己这一方居然只有一两个士兵轻度受了点皮外伤。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还有一些便是怎么样才能壮大队伍,获得民心。
这里还要讲求一些美德,不如不能杀投降的人。
其次用武力解决还不是个好办法,最好能够通过谈判解决,减少伤亡。
《孙子兵法》读后感15篇
《孙子兵法》读后感15篇《孙子兵法》读后感1《孙子兵法》是一部经典的兵法著作,书中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在后世被应用被实践,并且让实践者获得成功。
在《孙子兵法》出现过后的几千年中,历史历经了多少场战争,又有多少猛将锐兵借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大获全胜。
《孙子兵法》古人用之于战,现代人亦可用之,用之于生活。
何为道?道乃明政。
古时的战争需要人力,更需要人心。
君主应当同民众一样有必胜的目标,有保家卫国的梦想,意志统一,共同生死。
古之用兵需要有严明的政治,今之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却又灾难。
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需要“道”的存在。
这不禁又将我的记忆带回那段痛苦的时光,那段自豪的时光。
我们,经历了雪灾地震。
可是种种不幸并没有打到我们,我们的领导人和祖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灾的场景令人感动。
这样的上下一心不就是兵法中“道”最好的体现吗?或许那段往事不堪回首,可是那段往事让人难忘。
何为天,何为地?天乃天时,地乃地利。
古时用兵作战不仅仅要靠军队实力,除了之前所说“道”之所用带来的人和之外,还需依靠天时地利。
如若不是江面大雾弥漫,或许诸葛亮便会因为自我定下的三天之内造十万支军箭的军令状而丧命了吧;如若不是东南风的吹拂,或许火烧赤壁中周瑜只会烧伤自我了吧;如若荆州不是军事要地,又怎会成就其兵家必争的美名呢。
天时地利在战时很重要,在此刻的生活当中同样很重要。
为什么商人会在情人节将玫瑰花精美包装然后卖出,为什么大雨天总会有人撑着一把伞外出卖伞,为什么经营者会挑选店面位置?这些不都是人们在生存和竞争中对天时地利理解过后的运用和实践吗?何为将?将乃明将。
战时拥有一个贤明的大将是福,此刻拥有一个贤明的领导人同样是福。
我们同样期盼自我的领导富有才华,赏罚有信,对下属关爱有加;我们也同样期待着自我能够成为一个勇敢果断受人尊重的领导。
孙子兵法对教育的启示(文档3篇)
孙子兵法对教育的启示(文档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孙子兵法对教育的启示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孙子兵法对人生的启示第一篇《孙子兵法》对人生的启示孙子曰:“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做好充分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拥有使敌人无法进攻的力量。
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处于不失败的地位,同时又不放过能够战胜敌人的机会。
孙子的这个用兵法则,不仅是军事斗争的要诀,也是人生的常理。
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的道路却是坎坷不平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波折就没有生活。
所以,我们不能把人生理想化,而缺乏走崎岖之路的思想准备,要接受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百折不挠,做一个勇敢的跋涉者。
只要你能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那么坎坷就会化为坦途,眼泪就会化为歌声,陷阱也会助你成功,幸福就将属于你,你就将成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的”善战者”,把握自己的命运的”主宰”。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的确,没有经过长夜痛哭的人往往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人生,虽然这一次你痛哭了,但下一次你再面对人生的时候,你一定会微笑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帆风顺的道路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而那些路途坎坷的人,每一次挫折和困难却可能对他是一次磨炼,使他在与困难和逆境搏斗的同时,把自己的意志、毅力、情操和信念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使他的人生总有收获。
这就需要一个人具有孙子所说的那种迎接厄运(敌人),战胜困难(敌人)的思想准备。
孙子曰:“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意思是说,在战旗纷纭,人马杂乱的战场上,必须使自己的部队整齐不发生混乱。
战车转动,烟尘弥漫,在这样混沌不清的情况下作战,必须把部队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不致被敌人打败。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书笔记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书笔记一、为人处世1、态度:恭则不侮:你太度恭敬,就没有人来侮辱你。
无论做什么,要牺牲精神,向死而生。
做人,靠什么不要靠靠山,找靠山,是小人之心,也就只能是小人的命。
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亲人之间的关系则比较复杂,成了爱恨情仇。
一次把事情做对,一定搞定,不返工,就是最高效率。
有两样东西最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要懂得认输。
认输才会赢,不认输,不买单,就继续投入进去,害没能转化为利,反而越来越大。
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个认识很重要,不要轻举妄动。
人生就是不断的埋下伏笔,机会来的时候,你都准备好了。
任何一个人只要专注一个领域,五年成为专家,十年成为权威,十五年成为世界顶尖。
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牌都打完了,留一张在手上,关键的时候打出去。
2、等待: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兵家的思想,讲究一战而定。
做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不该动作时什么都不做,做一次就解决问题,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
人不要让你的欲望左右你对利害的判断,贪心就会失去越多,急躁就会摔跟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始终不忘自已的根本目的、基本策略,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的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而自已完本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
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在平时,都在基本面。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
形胜是在等待中积累,让自已不可胜,越来越强。
势胜,是胜机出现,抓住机会,一战而定。
等待都是最好的策略,你一定要懂得等,等得起,有的人不能等,总以为等待就是不作为,那就容易“胡作非为”。
你一定要懂得等,等得起。
3、管理:古今名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舍得给大家分钱。
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三才考虑利益。
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考虑问题。
动作要少,关键时候就来那么一下,最忌讳天天研究,频频动作,反复折腾,做多错多。
1、从《孙子兵法》到人生赢家--《计篇》复盘-001
从《孙子兵法》到人生赢家--《计篇》复盘应该是个偶然的机会吧,再次重新读了《孙子兵法》,以及《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体会到了其中的精彩。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
起于《计篇》、终于《用间》,始于计算、终于用间,通篇并不以战斗、攻击为主要内容。
在我看来,他并不是一篇兵法,更不是三十六计所谓的计谋,而是一篇宏伟的人生成功课。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吧。
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以致用孙子著《孙子兵法》,里面引用了前人古书。
后,曹操、杜牧、梅尧臣等十一家对孙子兵法进行学习总结与批注。
后来又有《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大家都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深入分析。
通过站在前人肩膀上有针对性的学习,并不断的实践,终成大师。
如果想要在哪个领域上面有所成就,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这个领域的顶级玩家,研究、学习他的全部(书、朋友圈、微博、言论、周边的人),从模仿开始,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你就有机会成长这个领域的头部玩家。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勇于胜利。
一旦开战,就要一战而胜,持续胜利,不能浅尝辄止。
二、要做好调研与计算,先胜后战《孙子兵法》,第一篇就是《计篇》。
很多人,都受“兵者,诡道也”的误导,认为《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一样的,甚至很多机构,还把这两本图书打包对外销售。
其实,这两本书,是完全不一样的。
《孙子兵法》的计,指的是计算,而不是奇谋巧计,更不是投机取巧。
要做好计算,做的以强胜弱,而不是以弱胜强。
要如何计算呢,五事七计用于计算。
即,道、天、地、将、法是为五事,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熟明是为七计。
上下同欲者胜,是为道;所处的行业、现状、境遇,是为天、地;自己及将领的能力,是为将;制度、规范、军法,是为法。
孔子这个排序很好,放在首位的,是上下同欲的道。
将领的能力,是在第四位的。
我们经常说,要找到长长的坡、厚厚的雪的赛道,然后再做一个努力滚雪球、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的奋斗者。
主孰有道,是共享胜利果实,对民众政策得当,对部下舍得封赏;将孰有能,是比较双方将领本事;天地孰得,是看谁得天时地利;法令孰行,谁执行制度执行的好;兵众孰强,是看谁的兵强;士卒孰练,是看谁练兵练的好;赏罚熟明,而赏罚的关键,主要是两条,一是及时,二是恰当。
孙子兵法计篇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计篇主要内容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家经典之作,对后世军事战略有着重要影响。
其中,计篇是孙子兵法的核心篇章之一,主要介绍了战争中的计谋和策略。
本文将以《孙子兵法·计篇》为主题,详细阐述其中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计篇》开篇便指出:“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符法度,因利而动,不因乎害。
”这句话强调了将领必须遵守君王的命令,以及合乎法度,根据利益而行动,而不是被敌人的行动所左右。
这也是兵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接着,孙子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观点。
他强调了对敌方情况的充分了解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了解敌人的实力、战略和弱点,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战略。
孙子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观点。
他强调了对敌方情况的充分了解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了解敌人的实力、战略和弱点,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战略。
这一观点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商业领域。
在《孙子兵法·计篇》中,孙子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计谋来取得战争的胜利。
他提出了“以计取胜”的观点,认为运用计谋可以在战争中占据优势。
孙子强调了在战争中运用计谋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可以迅速击败敌人。
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计谋,如“乘势而动”、“声东击西”、“借刀杀人”等,都是运用计谋的典型例子。
《孙子兵法·计篇》还涉及到了军事布阵的问题。
孙子认为在战场上布阵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战局的胜负。
他提出了“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等观点,强调了战场上灵活应变和出奇制胜的重要性。
他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阵法,如八门阵、鱼鳞阵等,为将领们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除了计谋和布阵,孙子兵法在《计篇》中还介绍了一些其他的战略方法。
例如,他提出了“兵不厌诈”的观点,强调了在战争中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迷惑敌人。
他还强调了军事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内外相应”、“以少胜多”等观点,为将领们提供了战胜强敌的策略。
总的来说,孙子兵法《计篇》主要介绍了战争中的计谋和策略。
孙子兵法提出的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中的道指的是
孙子兵法提出的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中的道指的是
《孙子兵法》中“以道为首”的“道”指:上下同心,同生死,共命运。
《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篇》明确指出打仗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分析研究,分别是“道”、“天”、“地”、“将”、“法”。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兵书,为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
深度解读
所谓“道”,简单地说就是上下同心,同生死,共命运。
所谓“天”,指的是日夜交替,寒冬酷暑,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时令的不同。
所谓"地",是指战场是远还是近,地势是险峻还是平缓,地形是开阔还是狭窄,是否有利于我方参加战斗等。
所谓"将",是指带兵的将领是否有谋略,能否获得士兵的信任,是否爱护部下,作战是否勇敢顽强,军纪是否严明等。
所谓"法",是指的军队的编制是否干练,各级军官的职责是否分明,后勤物资的保障是否充足等。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
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篇》思想在人生道路中的运用
《孙子兵法》之“计篇”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特别是对于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具有很强的引导性,正确的运用这些“兵法”,能帮我们走向成功的人生。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原意是表达作为国之君主要慎战、重战。
而将之用于我们的人生道路,“兵者”即指我们庄严的人生,而面对这庄严而短暂的人生,我们必须坚持拥有戒慎的心情、严肃的态度,审视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严谨的规划,并将之赋予行动,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价值,而不至于荒废此生。
“故经之以事,较之以计,而索其情。
”原意是要搞好军事则首先要治理好五个基本方面再考核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从而探索出作战或胜或负的情况。
而面对具有很多未知因素的人生道路,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则首先需要考察自己的个人能力和拥有的条件,充分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的变化,以及一些突发的情况,制定出符合各个发展阶段的计划,从短期到长期,一步一步地执行下去,从而才能实现最后的人生目标,走向成功的人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原意指凡是未开战之前就在“庙算”中得知胜利的,是因为得到“胜算”的筹码多;未开战之前就在“庙算”中先知失败的,是因为得到“胜算”的筹码少。
战争之神拿破仑曾说:“无论从事何事,三分十二应予事先计划,三分之一由机会决定。
加重前者分量是怯懦,过于依赖后者是鲁莽。
战争本身有太多的“偶然性”和“盖然性”,但并不因为这样就放弃计划,相反我们要实时的根据各方面的变化修正计划以弥补那些偶然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