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思想
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苏格拉底哲学在于其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他主张研究的重点是人本身和社会,开创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
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
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指出客观真理就是存有的,追求真理无法外求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苏格拉底哲学的重大意义是他就是第一次真正在哲学意义上辨认出了自我。
阐明了人无法真正重新认识自我就无法较好的重新认识世界这一深刻内涵。
因此,古罗马时期知名思想家西塞罗说道:“苏格拉底就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了人间。
”“重新认识你自己”就是德尔菲太阳神庙门楣上的一句铭言。
苏格拉底把它做为自己哲学的左右铭。
“重新认识人自己”对苏格拉底来说存有两重含义:一就是他指出,人无法徒劳的回去研究自然,把握住自然就是神的职责,人的智慧在神面前就是毫无价值的,人就可以重新认识人自己。
二、在苏格拉底认为,重新认识人自己就是重新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德性),即为重新认识人自己的本性,也就是人的理性,也即为我晓得什么、我须要什么、我能够搞什么。
“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对自己合适,能够分辨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而且由于自己懂得的事情,就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从繁荣昌盛;不做自己不懂得的事情就不至于犯错误,从而避免祸患。
苏格拉底的认识论实际上就是压低理性,并宣称他的非常大能量,因此,“重新认识你自己”在欧洲思想史上存有关键的意义。
(二)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城邦,智者学派的思想比较兴盛,人们都钱财无节制的个人民主自由和个人享用,导致社会公德缺位,世风日下,道德败坏。
于是,苏格拉底已经开始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期望扩建城邦公德,挽回日益衰败的城邦制度。
倡导人必须具有幸福的道德(德性),“神把德性平均分配给每个人,并使人人都具备德性,但是说道人人都存有德性,并非指现实的具有,而潜在的具有。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发展的奠基人,那么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搜集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在苏格拉底出现以前,人们探讨的更多的是关于“自然哲学”,但苏格拉底本人出于对人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的自我身上,因为苏格拉底自己并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书籍,他的很多话都是由他的学生给记录下来的。
比如《对话录》就是以苏格拉底跟别人对话展开的。
苏格拉底主张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到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上来,这样使得人与自然严格的得以区分开来,成为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实体。
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
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还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反对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
但是对于事物的见解却不是唯一的,因为这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
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来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首先,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使知识”。
他认为人们通过受到的教育能够展示出自己本身的美德,简单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身上的善性展现出来。
这些好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
他还阐述了“善”的概念。
他认为善就是勇敢,也代表着正义。
当然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自我升华的过程,苏格拉底看到了过程的重要性。
当然在这里说的知识不代表着自然界全部的知识。
苏格拉底还认为只有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知识才是最有保证的,那些自然界的知识是无法证明其正确性的。
他同时还强调没有知识的人是一种无耻的存在,苏格拉底希望人能够承认自己知识的匮乏,由此才能够主动的去学习,去汲取知识,从而对自己完成一种升华。
简述苏格拉底的内容
简述苏格拉底的内容苏格拉底(Socrates)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思想和方法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生活在公元前469年至399年之间,是柏拉图(Plato)的老师。
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是关于人类智慧和道德的探讨。
他认为知识是智慧的基础,而无知是人类的根本问题。
苏格拉底强调自知之道,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来寻找真理。
他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真理的种子,只需通过提问和对话的方式来激发。
苏格拉底以他的对话方法而闻名,这种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
他经常与他人进行对话,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对方思考并揭示他们的无知。
苏格拉底并不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是希望通过对话的过程让人们发现他们自己的无知,并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
苏格拉底的对话通常以他提出的特定问题开始,然后他会通过追问和引导对方的回答来揭示问题的复杂性和对方思维的局限性。
他经常强调对于一个问题的真正了解是通过逻辑思考和自我反省来获得的。
苏格拉底的对话并不是为了给出确切的答案,而是鼓励人们思考和质疑现有的观点。
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许多人认为他的对话方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信仰的挑战。
最终,苏格拉底被控犯有亵渎罪和腐蚀年轻人的罪名,并被判处死刑。
然而,他的思想和方法在后来的哲学家中继续发展,并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苏格拉底是一位对知识、智慧和道德进行深入思考的哲学家。
他通过对话和追问的方法鼓励人们自我反省和质疑,以寻找真理和提高自己的智慧。
他的思想和方法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激励着后来的哲学家继续探索人类的智慧和道德问题。
人物苏格拉底的哲学智慧
人物苏格拉底的哲学智慧一、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探索真理的对话之道人物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以对话为基础的哲学思考方法。
苏格拉底的思想智慧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不断追问、怀疑和探索真理,致力于引导人们思考并寻求智慧与美德之道。
1.1 纯粹美德与知识苏格拉底的主要关注点是追求纯粹美德和知识。
他相信所有邪恶行为都源于无知,只有通过获取正确的知识才能消除恶,并实现心灵净化与道德提升。
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重新定义了智慧与美德之间的关系:真正具备智慧的人将自动做出正确而善良的选择。
1.2 反思自省与深入对话苏格拉底认为自省和深入对话是获得智慧和确定真理最有效的方法。
他尽其所能挑战并让他人质疑自身观点,呼吁每个人都应该审视自己内心的信仰和价值观。
苏格拉底经常采用假设性问题,进一步剖析问题的本质,帮助人们超越表面的认知,更深入地理解生活的意义。
1.3 知识无涯与谦逊在苏格拉底看来,知识是无止境的。
他自称是“知之不多”,并承认自己对于真理的追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苏格拉底教诲他人不要获得那些不能带来真正智慧和美德提升的肤浅知识。
这种谦虚态度让他成为一个公认的哲学家典范。
二、尼采视角下的苏格拉底智慧:探寻力量与反思困局2.1 苏格拉底式审问与权力关系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以其激进而颠覆性的哲学著述而闻名,他对苏格拉底也持有特殊观点。
相较于传统观念中以苏格拉底审问智慧为崇高行为,尼采坚持这种审问实际上是权力游戏中的一种策略。
他认为苏格拉底对社会和权力的挑战导致了他被定罪并处以死刑。
2.2 反哲学与力量哲学尼采进一步批判道理论的基石,质疑哲学思考本身。
他将苏格拉底式的质询视为削弱人类力量的方式,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消解了个体发现新真理和展示独立性的能力。
尼采主张接纳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重视肉体、感知和情感,并呼吁通过追求意志力量来超越问题和困境。
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1.苏格拉底主张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到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上来,这样使得人与自然严格的得以区分开来,成为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实体。
2.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
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苏格拉底还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反对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
但是对于事物的见解却不是唯一的,因为这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4.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
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来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5.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
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
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他为哲学研究开创
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什么_苏格拉底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什么_苏格拉底的贡献苏格拉底不单是古希腊有名的哲学家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那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什么?贡献又有哪些?下边是为你收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的有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苏格拉底以为“美德即便知识” 。
他以为人们经过遇到的教育能够显现出自己自己的美德,简单地说,教育的实质就是让人身上的善性显现出来。
这些好的东西都能够经过教育获取。
他还论述了“善”的看法。
他以为善就是英勇,也代表着正义。
自然经过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相同也是一种自我升华的过程,苏格拉底看到了过程的重要性。
自然在这里说的知识不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的知识。
苏格拉底还以为只有人与人互相之间的知识才是最有保证的,那些自然界的知识是没法证明其正确性的。
他同时还重申没有知识的人是一种无耻的存在,苏格拉底希望人能够认可自己知识的贫乏,由此才能够主动的去学习,去吸取知识,进而对自己达成一种升华。
苏格拉底还重申体育的重要性,他以为,美德与健康的体魄互相联合才能完满,所以他建议人们要多多参加体育锻炼。
在向学生们教授知识的时候,他其实不是不过一味的灌注,强行让他人接受他的想法,相反,它采纳一种互相谈话,两个人共同商讨的教课方法,这就是闻名的“苏格拉底法” 。
经过启迪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
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以上就是对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了。
苏格拉底的贡献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发明的“助产术”在今日看起来十分简单,或许说特别平时,但在那个年月,倒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最主要的是,苏格拉底经过自己的努力,把知识的垄断打破了。
好多贫困的百姓也能获取悉识,知足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 ;以上就是苏格拉底的贡献的主要内容了。
在苏格拉底出现从前,人们商讨的更多的是对于“自然哲学” ,但苏格拉底自己出于对人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怀,把研究的要点放在了人的自我身上。
事实证明,苏格拉底的转向是特别理智的。
苏格拉底还打破了古希腊人对于人的自己疯狂的崇敬。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人在自然眼前是十分低微的,可是人类也不需要自卑,人类能够运用自己智慧去获取正确的世界观。
苏格拉底解读
苏格拉底解读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的哲学家,通常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书面作品,我们对他的了解主要来自他的学生,尤其是柏拉图的著作。
一、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1. 苏格拉底式问答法(Socratic Method):●这是一种引导式的对话方法,通过提问促使人们对自己的观点和信念进行深思和反省。
●目的是通过不断的询问和挑战,揭示深层的真理和智慧。
2. 知识即德行:●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正确的行动。
如果人们知道什么是善,他们就会去做善事。
●这一观点强调了理性和道德的紧密联系。
3. 不断的自我审视:●他的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地审视和质疑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人可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和道德水平。
4. 普遍定义的追求:●苏格拉底试图找到诸如“正义”、“勇气”、“善”等概念的普遍定义。
●这种对普遍性真理的追求,为后来的哲学思想打下了基础。
二、苏格拉底的影响:1.对西方哲学的影响:苏格拉底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2.道德哲学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在伦理学和道德哲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3.教育方法的先驱:苏格拉底式问答法至今仍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和辩论方法。
苏格拉底的生活和死亡(他因不敬神灵和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而被判处死刑)也成为了他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体现了他对真理和道德的坚持。
他的生平和思想在柏拉图的《阿波罗吉亚》等作品中有着详细的记录和表现。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总结词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是个人责任的基石,每个人都有义务遵循道德原则,为自己的 行为负责。
详细描述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都建立在道德原 则之上。他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 道德标准,来履行自己的责任。
道德与正义
总结词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和正义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遵循道德原则,才能实现社会的正义。
他认为灵魂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智慧和道德的载体,只有灵 魂才能真正实现永恒和完美。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命运的接受
苏格拉底认为命运是神灵安排的,人 们应该接受命运的安排,不抱怨、不 抗拒。
他认为命运的安排是有意义的,人们 应该通过接受命运来认识自己的局限 性和神灵的智慧,从而更好地提升自 己的道德和智慧水平。
对灵魂不灭的信念
苏格拉底坚信灵魂不灭,认为灵魂是永恒存在的,不会因为 肉体的死亡而消失。
02 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
道德与个人自由
总结词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和个人自由是相互关联的,个人只有在遵循道德原则的条件 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详细描述
苏格拉底认为,个人的自由并不是无约束的放纵,而是在道德规范下的自由。 他强调个人的行为应该遵循道德原则,通过自我反省和审视,实现内在的自由。
道德与责任
苏格拉底强调人类应该通过理性思考来探索真理,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传统 观念或权威。
苏格拉底的时代背景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由盛转衰的时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动荡不安。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该关注人类自身的存在和意义,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利益和权 力。
苏格拉底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的趋势,对后来的哲学和思想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在教师招聘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物,其中在古希腊我们主要掌握三个人。
这三个人的关系是:师徒孙,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老师——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1.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
别的所谓“智者”都认为自己是有知的,而苏格拉底却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在“自知其无知”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
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认知态度问题。
2.教育目的论:拥护贵族专治,反对奴隶民主政治。
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3.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即教人“怎样做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1)“美德是否可教”。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即知识。
知识可教,故美德可教。
(2)道德教育: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守法即正义(培养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大德”)。
4.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法(也叫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由此苏格拉底也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关于苏格拉底法的步骤,有三步骤和四步骤两个版本。
三步骤:讽刺、定义、助产术;四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
故事: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
苏格拉底的思想和贡献
苏格拉底的思想和贡献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思想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批判传统权威苏格拉底是一个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他对传统权威的信仰保持怀疑,并提出质疑。
他批判了那些没有合理基础的信仰和观念,试图使人们自由思考。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思考,理解世界的本质,并通过这种认知能力找到真理。
他认为,人人都有能力寻找真理,这种能力不取决于任何外在因素,而只取决于个体本身。
因此,苏格拉底主张个体应该自由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传统权威的观点。
二、对伦理和美德的探讨苏格拉底在伦理和美德方面的探讨,也是他思想贡献的重要部分。
他认为,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而通过道德的修养,人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苏格拉底深信,个体可以通过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找到正确的伦理价值观。
他主张人们应该追求正义、勇气和真诚,这些品质可以使人们建立起一种道德权威。
同时,苏格拉底也探讨了美的概念,认为美德应该与美学相融合。
他认为,美学对于人类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提倡知识和思考的重要性苏格拉底提倡知识和思考的重要性,把知识视为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他相信,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和思考的批判,个体才能取得真正的智慧。
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不仅仅是一些哲学论证的结论,更是一种智慧的指导。
他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启发和引导他人寻找真理,使人们建立起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能力。
总之,苏格拉底的思想贡献深深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他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和对道德美德的探讨,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他提倡知识和思考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广泛的意义。
苏格拉底的思想,将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和发展。
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导思惟苏格拉底不但是古希腊巨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导家,他很看重教导,他以哲学家的沉思和教导家的义务来审阅和指点实际生涯,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惟和经验,对我们的教导工作和实践有重要的指点意义.一.“自知其蒙昧”在教导上,苏格拉底起首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聪明的人,以及常识和聪明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以为那些所谓有聪明的人其实都不是有聪明的人.有聪明的人在于“自知其蒙昧”.“自知其蒙昧”这一思惟在教导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蒙昧”的思惟,提出了教师在教导和教授教养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德和立场,即谦逊品德和真挚“蒙昧”的立场问题. 第二.这一思惟也恰好成为苏格拉底教授教养办法的基本.二.“德即常识”在他看来,人的行动之善恶,重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常识.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干趋善避恶.由此苏提出了“”的命题.从“”的不雅点动身,苏踢出了“德行可教”的主意.这种主意不但否认了当时风行与希腊的道德禀赋的不雅念,并且付与道德一一种广泛的基本,因为强调只是与道德之间的内涵接洽,就确定了指导的传授与道德教导之间的直接相干.同时,因为熟悉到道德的只是基本,也就是为道德教导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门路.这种“美德即常识”的教导不雅,强调道德中常识的重要性,在教导思惟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惟也消失着必定的局限性.疏忽了道德习惯的造就,道德行动是常识和实践造就的成果.三.“苏格拉底法”———用谈话法进行教授教养“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授教养办法,它其实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道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端,经由过程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评论辩论等方法来揭示学生熟悉中的抵触,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忙下查找准确答案,使其得出准确的道理.这种办法包含:讽刺.“助产术”.归纳.下界说.讽刺是经由过程不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抵触之中,迫使对方最终承认本身一窍不通;助产术即启示.引诱学生,使学生本身思虑,得出结论;归纳即经由过程否认对方对事物单方面的看法,不竭找出广泛.必定真谛,即从个体到一般的办法,有利于学生思维才能的锤炼和进步,并使学生自发地多方面地思虑问题,从而学会养成辩证地.具体地对待问题的习惯.谈话法作为一种学生和教师配合评论辩论.配合追求准确答案的办法,有助与激发和推进学生思虑问题的积极性和自动性.固然苏格拉底并没有明白提出因材施教的办法,但在他的谈话中显著地表现了这个办法.在苏格拉底时期,他并未形成体系的教导理论,但他的教导主意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经由过程他们,对西方文化成长和研讨偏向以及教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如今,他所建议的“苏格拉底法”仍为现代的教导家所推重.曾任哈佛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得尔于19 世纪末在哈佛大学开创的案例教授教养法,重要继续了苏格拉底教授教养法中的这种自力思虑和疑惑批评精力,使学生可以或许对各类司法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虑,从而造就学生剖析息争决问题的才能.。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代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
苏格拉底的著作皆已流失,后人对其活动、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
1、"美德即知识"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
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是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2、苏格拉底方法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万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有关"五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
他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
苏格拉底思想
苏格拉底思想
苏格拉底的思想以让人耳熟能详的理想国和智慧的精神著称,是值得被赞扬和研究的学术传统。
苏格拉底坚持一贯的古典传统,主张道德行为必须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
苏格拉底在宣扬自由、平等与正义的同时,称颂理智化政治,秉承责任政治思想。
他倡导社会正义,他认为国家的法律应当是以民众的利益主导的,要求政府维护公民的权利和福利。
他注重公民的自治,依托民众的意志和努力来保障公民的自由。
此外,他认为普遍的教学乃必须,自然认为此类教学应以自由为基础,同时要求其内容广泛而深入,旨在提升普罗大众的道德教育和政治修养。
归纳起来,苏格拉底的思想是广泛而高级的,他的理论在许多方面都保持着影响力,被理解为以公民妥善管理社会为基础的政治哲学,这也正是让苏格拉底成为后来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的原因之一。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始者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
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慧与目的。
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认为只有放弃对自然界的求索(因为那时神的领域),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
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
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归纳论证,从具体实事中找出确定的论点,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作出精确的说明。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认为是非有标准。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苏格拉底激烈反对唯物论哲学家研究客观世界发现其规律的做法,说这样做不能认识真理。
认为事物所以这样是神有目的地安排,人只有从自己心里认识神才能认识真理。
他不承认一般是从特殊中抽象而来,而把一般看成是先于而且高于特殊的东西。
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的观点,从其寻求“一般”的方法出发,认为不但许多特殊之外有一般存在,而且对于任何一类特殊的东西来说也都有它的“一般”,他把这个一般叫做“理念”。
据此他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即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一个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的变化无常的不真实世界,理念世界高于并且先于现实世界。
这样,普遍的概念就变成了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具体事物就成了不真实的理念的摹本和影子。
苏格拉底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头脑高超而不介意世俗的成败。
他相信自己为一个神圣的声音所引导并且深信清明的思想乃是正确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
"认识你自己”构成了苏格拉底的基本哲学主张。
他宣扬毕达哥拉斯关于灵魂独行于肉体的观点,他指出:道德即是知识,知识包含一切的善。
苏格拉底把美德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使道德成为科学的对象,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
苏格拉底立志不写著作,只用口头方式传播自己的观点,其言大多见他的学生柏拉图的一些对话体的著作。
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思想
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思想
如下是有关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思想: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西方哲学史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
德育论: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题。
①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德行可教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也就是教人道德。
智慧即德行的论断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既然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行为,也就是说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苏格拉底后世的教育家便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并不完善。
知识即道德的论断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既然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行为,也就是说德行是可教的,后世的教育家便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但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并不完善。
②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③守法就是正义
④身教重于言传(他本人是崇高道德的典范)
第1页共1页。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及其在古希腊社会的影响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及其在古希腊社会的影响古希腊哲学是世界哲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中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更是为人所熟知并亟待探究的一个哲学体系。
作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创了一种对真善美的独特探究方式,并影响了整个古希腊社会的思想文化,乃至世界哲学史的发展。
一、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知识论和伦理学。
他的哲学思想通常被称为“伦理知识”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人类道德、品格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提升。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幸福和福祉只有通过道德的建立才能实现,而道德建立的关键是通过理性思考和探究来获得更深层次的真理。
苏格拉底的知识论主要体现在他所经营的哲学思辨方法中。
苏格拉底常使用的方法是“提问式哲学”,即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对谈者开展自我探究和自我反省。
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来自于外部的知识,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内心中潜在的智慧。
因此,苏格拉底的这种知识论更多地体现在他所倡导的“知道自己”的观念上。
苏格拉底的伦理学主要强调的是人类的道德和品格修养。
他认为,道德达人是在理智的指导下,按照内心深处的正义和良知行事,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他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为学生们作出了榜样。
他常说:“你们必须先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的什么东西。
”这种伦理学观念得到了许多后来哲学家的继承和发扬。
二、苏格拉底在古希腊社会中的影响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虽然没有撼动古希腊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基础,但其思想理念的影响却十分深远。
首先,在他生前和逝世后不久,他的学派都得到了发展。
其后人的学说,虽然都在之后被我们所遗忘,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和方法仍然对今天的哲学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生和思想继承者柏拉图就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其哲学思想和理念在后来的哲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柏拉图的哲学理念中强调的是“观念”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在后来的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不仅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家,他很重视教育,他以哲学家的沉思和教育家的责任来凝视和指导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体会,对咱们的教育工作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自知其无知”在教育上,苏格拉底第一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聪慧的人,和知识和聪慧的关系问题。
苏格拉底得出结论,以为那些所谓有聪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聪慧的人。
有聪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
二、“德即知识”在他眼里,人的行为之善恶,要紧取决于他是不是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由此苏提出了“”的命题。
从“”的观点动身,苏踢出了“德性可教”的主张。
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那时盛行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给予道德一一种普遍的基础,由于强调只是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确信了指示的教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的直接相关。
同时,由于熟悉到道德的只是基础,也确实是为道德教育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
这种“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强调道德中知识的重要性,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但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也存在着必然的局限性。
轻忽了道德适应的培育,道德性为是知识和实践培育的结果。
三、“苏格拉底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式,它并非是把学生所应明白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露学生熟悉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忙下寻觅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这种方式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下概念。
讥讽是通过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当中,迫使对方最终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助产术即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试探,得出结论;归纳即通过否定对方对事物片面的意见,不断找出普遍、必然真理,即从个别到一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并使学生自觉地多方面地试探问题,从而学会养成辩证地、具体地看待问题的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
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
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
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
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
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1〕。
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
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正是雅典的民主制由于先天的理性缺失而变成新的暴政专治,民主的理想最终成为非理性政治和暴民政治。
苏格拉底认识到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人民的决定不一定都合乎理性,他们很可能盲目行事,也往往会意气用事。
由于人们的决策往往建立在个体的感觉、体验和情绪之上,人数多不一定能产生理性、正义和民主。
因此,基于理性的反省和批判,苏格拉底反对“无限民主”和“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民主”。
他清楚地看到,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的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
多数的无限权威意味着多数的权力泛用,因为,一旦多数拥有了无限的权威,那么任何持有与多数不相同的见解的个人或数量上处于弱势的群体的意见,便很难得到尊重和保护;多数可以不让少数陈述意见,可以随意地否定少数的意见,甚至可以任意处置少数,而少数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却无处伸冤。
更坏的是,多数的无限权威将为不断反复的、怨怨相报的暴行种下祸根——今天可以任意处置少数人的多数人,明天则有可能成为被另外的多数所随意处置的少数人,这将使社会最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
很显然,苏格拉底已经超越了古希腊的民主理论,为近代自由民主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他身后千百年来在世界各地都发生过的一些事件就说明了无限的民主和直接的民主实际上正是对人权最有杀伤力的践踏,多少政客和暴君借民主之名煽动民众消灭自己的对手,实行恐怖政策,最后民主的空壳下是独裁和暴政。
他是智者,在前人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中,他进行大胆扬弃。
他是哲人,不媚俗,不屈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理念,并为之勇敢奋斗,直至殉难。
不少真正有见地又有悲悯关怀的哲学家都认同并附议这么一种说法:从古到今,有两个人的死影响深远,一为苏格拉底,一为耶稣基督。
正是这二人的殉道式的受难,才激起了人们对自身的批判和反思,从而导致今日人们能尊重理性,宽容不同观点和意见,才有今日的多元繁荣。
而苏格拉底的慷慨赴死更是在非基督教文化中广为流传。
他因被指控创立新神、不信旧神以及借讲课之名行诱惑教唆青年之实而被判处死刑。
当时的雅典有这么一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的人如逃出国外就可不被追究;如不想流亡,还可用钱买命——即用钱赎罪。
他的弟子们有的劝他出走他国,有的愿代他赎罪,却都被他拒绝了。
他明确表示他不会潜逃或赎罪,因为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对真理和正义的维护,无论用什么手段苟且偷生都等于向邪恶屈服,是对德行的背叛。
他选择赴死也是最后一次用行动来证明诠释善和德的意义。
信念是什么?信念是对一种理念的信赖,相信这种理念是超越时间一切而必将永恒,并将该理念作为自己行动指南。
有了这种信念,便有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了信念,便生敬畏之心,知道自己的软弱,知道自己的欠缺。
就会自省,就相信灵魂的不朽,就会努力驾驭自己的凡身肉胎,为拯救自己的灵魂而努力。
有了信念,就不会在意世俗的评判,就会执着于自己忠实的信条和原则,虽九死而不悔。
有了信念,就能活出生命的圣洁和崇高。
苏格拉底的信念是德行,因此他一身都为德行呼吁,一心想帮助青年接受德行的归化,从而以教导青年为己任,不顾人们的讥讽和侮辱,慨然每天到人多的地方和青年人讨论人生和社会的种种问题,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政治丑恶,这也是他招致小人和当权者忌恨的原因。
苏格拉底正因为坚持信念而得到了最大的心灵自由,他的灵魂超脱了他的身体,超脱了这个世界。
他追求德行,认为最高的善就是德行,外部的原因不能剥夺一个人的德行。
所以他能从容坦然选择死亡,从判刑到行刑的三十天中,他寝食如常,神情安然,谈辩从容。
直到最后沐浴更衣,平静的饮下毒酒,并不忘叮嘱弟子代他向药神还愿——他相信他的灵魂会永存,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希望自己还要探索追求德行,因为他坚信灵魂应该到更高的境界。
生死瞬刻间,还能整理仪容,从容交代,这就是人格的力量,而这种大写的人格正是出于对自己坚持的信念。
惟有坚守自己信念的人才会有这等大勇殉道,才能如此从容平静,才能有如此的定力,真真是视死如归。
后世无数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如米什莱、布莱尔、克鲁泡特金、秋瑾、谭嗣同,也都莫不是从容冷静地以选择死来表示对自己信念的证明。
然而这种因信而生的大勇却绝不是莽夫之勇,也不是愚昧迷信。
这种大勇正源于深刻的理性思考。
理性是什么?古往今来,先贤哲人都对它做了许多探究,正如雅斯贝斯所说:“完成从而认识理性是什么,从来是并且永远是真正的哲学任务。
”现代词汇“理性主义”(rationalism)实际上是很晚才出现的文化符号(我们可以在拉丁文ratio中找得到它的直接源头),但作为人类精神自我超越标志的理性却有着无法追溯的悠久历史。
在这段远未终结的历史中,理性的内涵及作用都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并在近现代文化中直接支配着历史的进程。
从根本上说,理性的原初意义就是一种“洞见”和“观看”,也就是古老的“理论”(theoria),或者说是theoria的别样表达;理性作为“直观”的“努斯”(nous),开拓了人类自我反省的机制。
结合本文,我们可以把理性界定为对认知的热诚追求加上活泼、进取、超然、客观的批判思维方式,可以这么概括理性,那就是认识与批判。
伽达默尔认为理性的主要功能除了对认识统一性的“坚持不懈”的迫切要求意义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批判性的理性。
雅斯贝斯认为理性永远不会变成必然会限制自己和固定自己的那种占有性的认知作用,“理性粉碎了狭隘的伪真理,消解宗教的狂热,它既不容许情感上的慰藉,也不容许理智上的慰藉。
理性是…理智所感到的神秘‟,不过理性却在理智的一切可能性中发展理智,俾使它自己感到这个神秘是可以言说的”。
苏格拉底一直努力想让人认识到人是不完美的,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接近完美,而这样做就必须用理性指导,执着的追求真理,并用自己的行为去实践真理。
所以他以“从容赴死”的形式,证明自己的无辜和理性精神必胜,也向世人和历史宣布了走向极端的“雅典民主”不可磨灭的罪行。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以预言家的口气对陪审团说:“现在我该走了,我去赴死;你们去继续生活;谁也不知道我们之中谁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首先,他认为人是无知的,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才能获得知识;其二,他认为美德就是知识,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
所以他呼吁人们关注自己的灵魂,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到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
这样的人就会在这个世界面前感到谦卑,感到人的不完美,就会有所敬畏,就知道人是胜不了天的,就会更自觉地用理性来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
两千四百多年以来,文明的不断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同时也“破坏了带给人类生活意义的精神价值”。
如果一个群体的传统里缺失理性,就缺失自省精神基础,又会怎样呢?这个群体的文化和传统会有缺失——正如在苏格拉底时代的那种民主最后成为实际上的反民主一样,这样一个将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群体也一定会在其文化中因缺失理性而缺失人性,因为这样的群体只能相信人治,而人治的结果必然是否定理性、遏制思想自由。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里,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往往被扭曲,成为野心家用来愚民的空头支票。
另一方面,民众往往也会自觉地把一个处于最高位置的人神化,创造一个适应人治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始终如一的价值和道德观,只有一朝天子一朝臣民的投机乡愿心理温床。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里,忠臣的就义也就只是一种变相的殉葬,悲壮惨烈,然只是为一昏君或暴君尽忠而已,就如当年日本战败时,那些剖腹自杀的日本文武官员一样。
如果一个群体的传统文化里因为没有一个恒定的、有理性的信念,其成员就会自然而然怀着盲目的崇拜和忠心将所有希望和最高价值都交托给一个掌握了最高权力的人,那又会是怎样的呢?苏格拉底的哲人生涯可以概括为对理性的信念和追求,而苏格拉底正是通过从容赴死体现了他的学说:追求理性,追求真理,哪怕面对着大多数也决不盲从苟且。
也通过他的死,他唤醒人们:人是多么狂妄虚骄,缺乏理性,如果不能自觉用理性来指导自己,人就会误用自己的热情,滥用自己的权力,把美好的理念变成闹剧甚至悲剧,公平正义资源也就得不到合理分配和利用。
他身后两千多年里,人们为建立合理民主制度不断努力,付出了巨大代价。
雅典民主通过苏格拉底的死而成为后世的教训,唤起人们对非理性的警惕,民主制度才能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虽然迄今为止,我们还不能说哪一种民主制度是最完善合理的,但至少人们已意识到:民主不是简单的多数主宰一切,不是粗暴的铲除异己;对民主的热情不能取代对民主的理性执行,理想的民主应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以包容多元为其内涵。
今天,民主意识深入人心,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也成为知识精英和草根民众的共同呼声,国际社会对一些极端行动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民主又往往是相对立的各派所用的盾牌和武器。
因此,重温苏格拉底的死也仍然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