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寺观园林分析

合集下载

中外园林史 第4章--寺观园林

中外园林史 第4章--寺观园林

2.发展过程及成就
元代以后,佛教和道教已经失去了唐宋时期蓬勃发展的势头,逐渐趋于衰落。但 寺观园林和寺观建筑仍然不断兴建,遍布全国,而且相对集中在山野风景地区, 许多名山胜水往往 因为建置寺观而成为风景名胜区。 佛教和道教受到政府的保护,寺观的数量急剧增加,有庙、寺、院、庵、宫、观 共计187所,其中很多建置有园林。
二、寺观园林发展历程
(一)魏晋南北朝寺观园林
1.背景概况
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说对于苦难的人民颇有迷惑力和麻醉作用,因而 受到普通人的信仰。加上统治阶级加以利用和扶持,佛教得以流行。佛教、道 教的盛行,使得佛寺和道观大量出现,遍布当时的市井、近郊及远离城市的山 林之中。
2.发展过程以及成就
道教开始于东汉,奉老子为教主。它讲究养生之道、长寿不死、得道成仙,符 合了当时统治阶级企图永享奢靡生活、永留人间富贵的愿望,因而不仅在民间 盛行,更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也兴盛起来。
2.发展过程与成就
清代自顺治帝定鼎关内,佛教发展日渐兴盛,寺庙园林也随之发展。自世祖定 鼎北京至康熙六年为止,仅二十余年间,兴建寺庙、修复旧寺之数额已超过明 代全盛时期。全国有大小寺庙多达79620余所。
清代的寺观园林按照位置、布局、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寺庙 庭园
二、是寺庙 附属园林
寺观园林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东汉的萌芽 期、魏晋南北朝的上升发展期、隋唐 的高潮建设期、宋元的成熟期和明清的衰退期。
时期
园林特点
东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宋元代 明清代
少而精 繁花似锦,参天古木、鱼
跃鸟鸣,两相辉映 注重植树栽花 清净、恬适 寺庙建筑与庭园
园林发展历程 萌芽期

当代寺观园林分析(1)

当代寺观园林分析(1)

当代寺观园林分析(1)当代寺观园林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寺观园林也在不断地转型升级,发展出了鲜明的特色。

本文将从现代化、生态化、文化化、精神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当代寺观园林的特点。

一、现代化现代化是当代寺观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对于寺观园林的需求也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

现代化表现在建筑风格、景观布局、交通设施上。

一些园林结合了现代科技,如模拟景区、智慧景区、办公室和电子票务等。

二、生态化生态化是当代寺观园林所注重的一个方面。

早些年,寺庙的园林多以庙宇建筑为主,很少关注环保生态建设。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当代寺观园林注重生态建设,减少人为破坏,加强植被覆盖,以期营造出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达到人、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三、文化化文化化是另一个当代寺观园林的特色。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软实力,也是园林景观的灵魂。

在建筑设计、造景手法、园林陈设等方面,当代寺观园林注重传承文化,凸显文化内涵,将寺庙文化与园林景观有机结合,打造传承中华文化的园林景区。

四、精神化精神化是当代寺观园林重要的特点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当代人们精神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很多寺庙的园林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通过禅修、养生等方式,为游客提供精神抚慰和平静的氛围。

这些探索有助于打造寺庙园林品牌,提升园林旅游竞争力。

综上,当代寺庙园林的现代化、生态化、文化化、精神化等多个特点,使得园林旅游更加丰富多彩,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需求,也有助于推动寺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寺庙园林分析

中国寺庙园林分析

造园艺术手法(以广州光孝寺为例 )
• 在布局上,寺庙园林共分为宗教活动区域与日 常生活区域。与皇家园林有相同之处,寺庙园 林也注重于中轴线的布局。主要是出于传教、 营造庄严肃穆氛围需要。例如佛寺从外到内的 布局一般为:香道—影壁或牌楼—山门—前 殿—后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光孝寺的寺院 气势十分雄伟,殿宇结构威严壮丽,特点鲜明。 大雄宝殿作为光孝寺最主要的建筑,构筑在高 高的台基上,钟、鼓二楼分建在殿之左右。采 用中轴线对称的手法突出大雄宝殿的威严,从 而凸显出大雄宝殿作为主建筑的重要地位。
寺庙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指导思想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和谐共存的国家。它们 三者的哲学思想对于寺庙园林的营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道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要求人们 挣脱束缚,以致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而儒家也有“仁者 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其思想主流主要是积极入世,致 力于用道德与秩序构建和谐社会。而佛家则追求清静脱俗, 净根顿悟。但三家都有注重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所 以异中存同。儒家思想体现在寺庙园林的营造上的影响主 要是建筑等级的恪守,内外有别的建筑组群与中轴线的对 称。而佛道两家则在亲近自然,远离尘俗,清静修炼的宗 教追求上有深刻的烙印。
中国寺庙园林分析
寺庙园林是什么?
• 寺庙园林,英文为monastery garden,指佛寺、 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为中国园林 的四种基本类型(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 林、私家园林)之一。寺庙园林狭者仅方丈之地, 广者则泛指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 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 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一些著名的大型寺庙 园林,往往历经成百上千年的持续开发,积淀着 宗教史迹与名人历史故事,题刻下历代文化雅士 的摩崖碑刻和楹联诗文,使寺庙园林蕴含着丰厚 的历史和文化游赏价值。

当代寺观园林分析ppt课件

当代寺观园林分析ppt课件

重 元 寺
上下 一一 页34 页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历史和佛教文化的传承 采用传统伽蓝格局和特色 沿用原有殿阁配置和别院名称
现代传统结合 采用新型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
重 元 寺
上下 一一 页35 页
重元寺的不足


没有摆脱传统建筑的形式,

没有山势地形来聚气水体较少。
景观的空间层次也不够丰富
灵 山 胜 境
上下 一一 页39 页
灵山胜境的不足

部分景观过于追求“大”“奇”“新”,

出现广场空旷,大面积硬质铺装在强烈的

阳光下反光刺眼

建筑新奇而造成传统佛教意境的缺失
上下 一一 页40 页
4.3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总结
现代与传统寺庙园林对比
•传统佛寺神秘感较强,给人以玄深幽远的意味; 现代佛寺开放性较强,给人以阳光、利乐、积 极向上的思想引导 •现代佛寺是在我国传统佛寺造园手法基础之上, 增加了新的血液,有了创新的设计理念 •现代佛寺采取现代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建筑 技术手段
景第 观四 设章 计现 发代 展佛 状教 况寺
庙 园 林
25
4.1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的景观的发展
现代佛教寺庙景观设计的特点
•添加了新的建筑材料,如玻璃、钢筋混凝土的 运用 •佛寺园林中的建筑造型简洁,对于直线条的运 用大多取代传统景观中繁琐的纹饰 •更多增加了景区中符合佛教精神的公共设施 •突出现代景观设计元素,如景墙、雕塑的增加 •更人性化的考虑,如为照顾老年人而做的无障碍 设计 •数字化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引入 •更多运用现代建造技术中声、光、电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迅速膨胀,庞大冗 杂的文化群涌入中国市场

当代佛寺景观设计研究

当代佛寺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建筑研究】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旅游发展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

佛寺景观设计对于满足旅游者的心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但可以改善佛寺周遭生态环境建设,而且为所处城市打响了知名度,更加推动了自身的旅游发展,可以在经济效益与环境建设上得到双赢的局面。

相对的,佛寺景观的建设对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佛教其推崇的教义有助于洗涤人们的心灵,除去人们的愤恨,使人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即使并非信徒,在佛寺景观中漫步,也能消减心中的压力,舒缓心底的情绪。

一、传统佛寺景观设计特点(一)佛寺景观分布特点佛教自从传入我国,一直被我国高度认知与广泛重视,其中帝王将相对其尤为推崇,因此我国佛寺景观建筑多分布在国家、省市的政治中心地带,从而方便政治权利者朝拜与供奉。

纵观历史,我国古代王朝素有祭天朝拜一说,佛教引入中原后,王侯礼佛者更多,由此佛寺兴建与佛寺景观建设有了肥沃的土壤,并因此而茁壮成长。

另外,除了政治中心的佛寺之外,还有部分佛寺隐于丛山峻岭之间,其深居简出之感,如佛家历来所求,遁入空门,红尘勿扰。

这类佛寺其景观建设虽然简朴,却显清幽,自有一派清新超俗之感。

当然,还有一类佛寺集中于佛教兴盛之地,该处佛寺多受民间香火祭拜,是人们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寄托。

(二)佛寺景观选址特点任何建筑在建造之初,选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讲究,特别是佛寺建设,其要考量的问题更为广泛。

首先,要考量交通的便利性,其次又不能过分打扰百姓生活,再次要符合佛寺的自身需求,最后则是要注重中国传统的建筑原则———风水的考量。

其中交通便利主要体现在选址接近于经济繁荣区域,以便有需求民众可以及时前往参拜上香。

(三)佛寺景观建筑景观特点在我国传统的佛寺建设之中,其主要分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以及僧侣居住区几个区域。

其中位于都市的佛寺整体布局大致相同,均以中轴为线对称铺展,充分展现了建筑设计的对称性。

第四章 寺观园林

第四章 寺观园林

第四章寺观园林1.寺观园林的类型划分有哪些?寺观园林根据不同依据可以划分为多个类型。

按照宗教形态可分为佛寺园林、道观园林、伊斯兰教园林、基督教园林和天主教园林;按照地理分布可分为市井型寺观园林、山林型寺观园林和综合型寺观园林。

在选址方面,佛寺主要是相地选址或因袭旧址两种形式。

2.简述寺观园林的起源。

佛教在东汉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人到印度求法,并指定洛阳白马寺作为佛经的储藏地。

“寺”也由原来的官府机构名称变成了佛教建筑的专门称呼。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贵族崇尚佛教,于是出现了大量寺观,并进而出现了以寺观建筑为主体的寺观园林。

此时的寺观园林有些是坐落在城内,但更多是建造在风景秀丽的城郭近郊,建筑数量相对较多。

特别是这一时期建在郊野的寺观园林,大多选址在风景秀丽的山水之间,寺观内外植物类型丰富,山水树木交相辉映,花鸟鱼虫悠然自得,好似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3.结合实例,谈谈隋唐时期寺观园林的发展。

唐代佛教、道教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顶峰,大量的外国宗教也盛极一时。

长安城内寺观林立,而寺观都为清修之地,因此寺观内园林也要清静雅致、注重绿化,建筑也有一定宗教特色。

大的寺观一般由殿堂、寝膳、客房、园林四个功能区构成庞大的建筑群。

除了满足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外,还兼有社交和公共活动的功能。

寺观不仅在城市中兴建,还有很多建在郊野和山岳风景地带,在当时形成了很多以寺观为主题的风景名胜区。

它们既是寺观宗教活动中心,又是风景游览胜地。

如:昆明圆通寺始建于唐朝南诏时代,初名补陀罗寺,坐落在圆通山南,布局严谨、对称,主体突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

它闹中求静、以小见大,并借背后螺峰山之景,形成别具一格的水院佛寺,在中国的造园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4.简述宗教文化对寺观园林发展的影响。

寺观园林主要是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的内部庭院绿化和外部环境绿化,也泛指那些属于为宗教信仰和意识崇拜而服务的建筑群所附属的园林。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寺庙园林主若是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也可泛指那些属于为宗教信仰和意识崇佩效劳的建筑群所附属的园林。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四大类型之一的寺庙园林,其植物配置自然遵循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原理与方式。

除此共性之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具体表此刻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寺庙与植物的关系、寺庙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与寺庙园林植物选择特点等。

1 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儒学的开创人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种从人的伦理道德的观点去看自然,把自然看做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

不论山水、松柏或其他自然现象,只要它同人的某种精神、品质、情操有同形同构的地方,都可能为“君子”所“乐”。

这种“乐”显然不是某种功利上的知足,而是精神上的感应、共鸣,是对自然与人之间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的发觉。

道教的开创人老子看到了在自然中一切事物的产生转变都是无心识、无目的的、无为的,但其结果却又都是合乎某种目的的、有序的。

自然并无下意识的要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达到了一切,从而加以哲学的归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提升到老子所极力推崇的“道”的师法对象的高度。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开创人释迦牟尼所诞生、苦行乃至圆寂的环境,都与漂亮的树木有关。

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无不打上儒道佛的烙印。

传统的哲学、美学从视觉感知所产生的形而下的层面越出,达到追求意境、提升灵魂的形而上的高度。

将自然的感悟与人的精神相融合,正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遇。

2 寺庙与植物的关系寺庙与植物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是宗教的。

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

2.1寺因木而古中国古代的建筑以木构架为要紧的结构方式,风雨侵蚀,难以长久,几千年或几百年以后便需修缮重建,因此很少有古意。

而名木古树不仅挺拔庞大,具有强力的形体美,且皴痕记流年,给人以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

当代寺观园林分析

当代寺观园林分析

下一页 上一页
重元寺的布局
重元寺原址位于唯亭镇区中心草鞋山麓,重建的新重元寺在距唯 亭镇 四 公里的阳澄湖半岛,其地势平坦,因建筑较少而视野开 阔,其中有多条河渠纵横交错,汇入阳澄湖,自然生态景观较好。 本着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新重元寺以平原湖泽的郊野田园风光 为主,将周边自然或人工环境善加利用并与之协调,营造出一个 庄严净土的佛寺景观
案例分析--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概况
无锡灵山胜境创建于 1994 年,经过 18 年不断建设发展完善,如今成为我 国著名的佛教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它位于山清水秀、风物宜人的无锡马山太湖国 家旅游度假区,距无锡市区17千米,占地面积30公顷,这个地方是唐宋名刹祥 符寺的旧址,为了保存古迹,弘扬我国佛教文化,落实宗教政策,在恢复修建祥 符寺的同时营建了一处现代佛教寺庙,它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完整展示佛陀 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景区。
下一页 上一页
案例分析---法门寺
法门寺
法门寺文化景区概况
法门古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因供奉着世界仅有的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历来 受到历代王朝和佛界的拥戴,法门古寺根植炎黄文明沃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人文底蕴厚重。2007 年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依法门古寺而建,一期工程斥巨打 造,占地面积约 1300亩,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
下一页
上一页
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的不足
➢部分景观过于追求“大”“奇”“新”, 出现广场空旷,大面积硬质铺装在强烈的 阳光下反光刺眼
➢建筑新奇而造成传统佛教意境的缺失
下一页
上一页
第四章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 景观设计发展状况
4.3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总结

中外名园5第六章 著名寺观园林鉴赏

中外名园5第六章 著名寺观园林鉴赏

金山以绮丽著称,最有名的胜迹是金 山寺。据《金山志》载:“山有佛寺,始 建于晋明帝时”,即323-325年间,初名泽 心寺;唐时因开山得金,通称金山寺。宋 真宗天禧年间,因皇帝梦游金山寺,赐名 龙游寺,清康熙南巡时赐名江天禅寺。南 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令名 僧宝志、僧祐在金山举行盛大水陆法会。 成为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之始。金山寺 也因此而驰名天下。
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 宝殿”金字匾额。寺内还有天王殿、伽蓝 殿、祖师殿、华藏楼、枕江楼、观澜堂、 永安堂、海岳楼等主要殿堂,还有大彻堂、 三禁堂、玉鉴堂等。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山 之巅的慈寿塔。
慈寿塔最早建于南朝齐梁时代,原为两座宝塔, 南北相对而立,后倒坍。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年)建成一座八角七层塔。明朗隆庆三年(1569 年),明了法师重建,清同治、光绪年间加以修葺。 现存的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砖身木檐, 仿楼阁式,七级八面,每级四面开门,每层有走
金山寺 金山,雄峙在镇江市区西北的长江南岸,原
名氐无山,又名金鳌岭,也称浮玉山,唐代起通 称金山。金山高60米,周520米,占地面积10公顷, 原系屹立于长江中的江心岛屿,唐张祜曾有诗云: “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即是当年写照。 后因长江水流变迁,清道光年间始与南岸相连。 山势巍峨,风景优美,有“江南诸胜之最”的美 誉。历代以来相继建成了芙蓉楼、塔影湖、百花 洲、镜天园等诸多景点,景区内陆水相连,泉、 湖、洲、园、寺等相得益彰,呈现出一幅"楼台两 岸水相间,江北江南镜里天"的诗情画意。
金山寺依山而建,从山脚到山顶,殿宇楼 堂幢幢相衔,阶梯成叠,长廊蜿蜒,台阁 相接,构成丹碧辉映,绚丽精巧的古建筑 群:慈寿塔、江天一览亭耸立山巅,留玉 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妙高 台、楞伽台联缀山腰,天王殿、藏经楼、 紫竹林等庞大建筑傍依山根。通过曲廊、 回檐、石级有机串连,形成楼上有楼,楼 外有阁,阁中有亭的精巧建筑,把整个山 密密地包裹起来。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设计摘要:在中国各地区中存在较多的寺庙,其中许多寺庙为古代流传下的产物。

由于寺庙的文化是部分国民的信仰,使得中国各地区的寺庙建筑保存较为完善。

各地区寺庙的建风格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代的民众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将寺庙的风格按照一定的要求建造,形成了如今的风格。

寺庙园林景观随着寺庙的建造运势而生,从建立到完善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由多代人修缮而成。

关键词:寺庙、园林景观、设计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寺庙被各地区的政府保护起来。

因为寺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产物,而且成为部分国民的信仰地和参观游览的地方。

寺庙园林景观是在寺庙建筑风格、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的开展。

景观的设计的标准不仅诠释了寺庙整体建筑风格,而且是中国景观设计发展的演变[1]。

本文通过讨论寺庙园林景观设计,为读者呈现寺庙园林景观的工作要点。

一、寺庙园林的基本概念:寺庙原理在定义中分为两种,狭义:中国古代受到佛教信仰较深影响的原因,导致各地区存在较多佛教性质的寺庙园林。

因此,导致社会中人群在探讨寺庙的概念时,会将寺庙理解为方丈之地。

广义: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寺庙园林的发展较为久远,在古代人民心中,寺庙园林是神的居所,存在信仰的国民会定期去寺庙祈祷、参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现代居民思想的转变,虽然存在参拜寺庙的现状,但是更多的国民会以旅游的形式去参观寺庙园林景观。

寺庙园林景观是从寺庙建造成后,逐步完善形成的,其设计风格随着因寺庙的地理位置进行灵活的方式进行,由于设计手段存在灵活性,导致寺庙中较多的自然资源被合理的利用。

通常情况下,寺庙的建造的地理位置在高山中,山岩、林茂等均为装饰环境、设计中需要采用的元素。

在寺庙的环境中,将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元素结合发展,配合古质的院墙、寺内、古亭等寺庙的建筑物品,彰显出古朴性质的风格[2]。

浅析中国寺观园林的特点及风水学

浅析中国寺观园林的特点及风水学

浅析中国寺观园林的特点及风水学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寺观园林做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园林的发展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寺观园林的深入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学风水学的浅析在宗教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佛教“密宗”、“禅宗”两大佛教宗派园林特点,探讨了传统风水理论与宗教文化的关联,阐明了风水思想对寺观园林景观设计在园林选址布局及植物选择与配置方面的指导作用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标签:寺观园林;佛教;藏传佛教;风水学一、中国佛教寺观园林的特点寺观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其数量远远超过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佛教的寺观园林,狭者仅方丈之地,广者泛指整个佛教圣地,包括佛寺周围的自然环境,是佛寺建筑、佛教景物、人工山水与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1、从整体布局来说,寺观建筑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而求得整体的统一性。

不仅采取严格对称的方法来排列建筑,而且中轴线异常强烈,表现气势之宏伟。

出于功能特点,为求庄严、肃穆也多以轴线对称的形式来组织建筑群。

它突破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分布上的局限,广布在中国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从特色上,它除了具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生态景观特征外,还因几千年来深厚的佛教和传统文化沉淀,更具有其独特的生态文化特征。

由于佛教园林选址自由,或大道广衢,或名山大川,往往山青水秀,景色幽雅。

不同特色的风景地貌,给佛寺园林提供了不同特征的构景素材和环境意蕴。

2、园林环境的氛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的营造。

佛教园林植物包括寺院庭院中人工种植的花草树木,也包括寺院周边天然形成的丛林。

除了对植物形态上的审美要求.还会对植物景观注入精深的文化内涵,寓情于景,神形兼备。

植物具有生长的地域差异。

3、风水角度来说,寺观园林也体现了风水对其的影响,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这些带有浓厚宗教气息的寺观园林也是在追求名山大川的基础上,依托自然地形和地势,傍水依山、负阴抱阳,“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利用和装点自然”,达到“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意境。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寺庙园林植物造景分析寺庙园林主要是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也可泛指那些属于为宗教信仰和意识崇拜服务的建筑群所附属的园林。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四大类型之一的寺庙园林,其植物配置自然遵循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原理与方法。

除此共性之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具体表现在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寺庙与植物的关系、寺庙园林植物配置方法与寺庙园林植物选择特点等。

1 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种从人的伦理道德的观点去看自然,把自然看做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

不论山水、松柏或其他自然现象,只要它同人的某种精神、品质、情操有同形同构之处,都可能为“君子”所“乐”。

这种“乐”显然不是某种功利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感应、共鸣,是对自然与人之间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的发现。

道教的创始人老子看到了在自然中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无为的,但其结果却又都是合乎某种目的的、有序的。

自然并没有下意识的要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达到了一切,从而加以哲学的概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提升到老子所极力推崇的“道”的师法对象的高度。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所出生、苦行乃至圆寂的环境,都与美丽的树木有关。

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无不打上儒道佛的烙印。

传统的哲学、美学从视觉感知所产生的形而下的层面越出,达到追求意境、提升灵魂的形而上的高度。

将自然的感悟与人的精神相融合,正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 寺庙与植物的关系寺庙与植物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是宗教的。

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

2.1寺因木而古中国古代的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风雨侵蚀,难以长久,几千年或几百年之后便需修葺重建,因而很少有古意。

而名木古树不仅高耸巨大,具有强力的形体美,且皴痕记流年,给人以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下载艺术理论.doc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下载艺术理论.doc

浅谈寺庙园林景观规划研究,下载艺术理论-摘要:本文系统探讨了寺庙园林寺庙“丛林”和寺庙“园林”两种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详细分析了植物与寺庙建筑、寺径、寺庙水体、山石等造园要素的景观空间构成,总结出寺庙园林造园艺术中植物景观与其空间构成方面所蕴含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手法。

关键词: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一、前言:寺庙园林原来是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的祠庙的园林。

在公园4世纪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可以说是历时悠久,在寺庙园林当中,主要食作为“神”的宫苑,它描绘道教的仙境和佛教的极乐世界。

特殊的地理景观是多数寺庙园林所具有的突出优势,不同特色的风景地貌,给寺庙园林提供了不同特征的构景素材和环境意蕴。

寺庙园林的营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善于根据寺庙所处的地貌环境,利用山岩、洞穴、溪涧、深潭、清泉、奇石、丛林、古树等自然景貌要素,通过亭、廊、桥、坊、堂、阁、佛塔、经幢、山门、院墙、摩崖造象、碑石题刻等的组合、点缀,创造出富有天然情趣、带有或浓或淡宗教意味的园林景观。

寺庙总体组群一般包括宗教活动部分、生活供应部分、前导部分和园林游览部分。

宗教活动部分由供奉偶像、举行宗教仪礼的殿堂、塔、阁组成。

通常多占据寺庙的显要部位,采用四合院或廊院格局,以对称规整、封闭静态的空间,表现宗教的神圣气氛。

布局上大多与寺庙的园林部分隔离,有时也采用空廊、漏花墙,让园林景色渗透进来。

在地段紧迫、地形陡变处,往往突破庭院式格局,随山势散点布置,融入自然环境。

这样,宗教建筑自身也成了景观建筑,与园林游览部分融成一体。

园林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相互搭配,是形成园林整体风格的重要组分。

植物有强烈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建造功能,使植物与寺庙园林其他造园要素一样,成为景观空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植物的景观构成要素与寺庙人文环境中的空间构成要素相结合,按人们对植物环境的视觉审美需求,形成在特定寺庙园林空间内植物景观的多种空间类型及组合方式。

第四节 寺观园林

第四节  寺观园林




禁苑在长安宫城之北,即隋代的大兴苑, 唐代改名禁苑。它实际上包括禁苑、西内 苑东内苑三部分,故又名三苑 大明宫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宫城,面积大约 32公顷。地形比太极宫更利于军事防卫, 气候凉爽也更适宜于居住,故高宗以后即 代替太极官作为朝宫 兴庆官
第三节 私家园林

唐代已出现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大诗人王维 的诗作生动地描写幽野.田园如画的自然风光, 他的画也同样饶有诗意,宋代苏轼评论王维艺术 创作的特点在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 山水画也开始影响造园艺术,诗人。画家直接参 预造园活动,诗文.绘画、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 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地融 揉诗情、画意。
第四节

寺观园林

佛教早在东汉时己从印度传入中国,汉明 帝(58—75年,曾派人到印度求法,指定洛 阳白马寺度藏佛经。“寺”本来是政府机 构的名称,从此以后使用作为佛教建筑的 专称。 东汉佛教并末受到社会的审视,仅把它作 为神仙方术一类看待。


道教开始形成于东汉,其渊源为古代的巫 术,神仙、阴阳五行之说,奉老子为教主, 张道陵倡导的五斗米道为道教定型化之始。 道教讲求养生之道、长寿不死、羽化登仙
它一开始即出现两种明显的倾向:一种是以贵族、 官僚为代表的崇尚华丽、争奇斗富的倾向;一种 是以文人名士为代表的表现隐逸、追求山林泉石 之怡性畅情的倾向,成为后世文人园林的先声。



四、 (1)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 划之中,大内御苑居于都城的中轴线上成 为城市中心区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2)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 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从此以后,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私家、皇 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

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特点浅析

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特点浅析

0 引 言
城市道路绿化是 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城市道路 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行 道 树 的 分 类 .
根据道路 的类别 , 行道树分 为三大类 : ) 道行道树 ; ) 路 1街 2公
3 甬道行道树 。 线 的形式 分布 于城市 , 联系着城市 中分散 的“ 和“ 的园林绿 边行道树 ; ) 点” 面”
际需要 , 可增设博 物馆 、 美术 馆 、 图书馆 、 念堂 、 室、 纪 教 贵宾室 、 会
收 稿 日期 :0 10 —0 2 1 — 61
人 本 设 计 观 是 充 分 尊 重 人 性 , 定 人 的行 为 和 精 神 需 求 , 就 肯 也
作者简 介 : 陈 蓉( 9 1 , , 1 8 一) 女 助教 , 盐城 师 范学 院 美术 学院 , 苏 盐城 江
僧尼修行需 要山水相依 的清 幽环 境 , 背 山面水 , 右 围护 ” “ 左 的传 寺内植物配置方式 除 了遵 从植 物 学 、 学 原 理 , 增 佛 教教 美 更 统风水理论 也深深影响 了佛寺 基址 的选择 。现 代 的佛 教寺 庙 , 要 义内涵 , 根据不 同地区的生态条件 和气候 条件选 择适合 当地 生长
抱, 南面太湖 , 地灵形 胜 , 风水 绝佳 , 大佛所 在 的无锡 马 山 区 以前 近的同一树种 以呼应之势 种植 在广 场和景 观大道 两侧 ; 部分庭 院 鲜为人 知 , 如今 车水 马龙 、 门庭 若市 , 边 的城 际高 速路 、 乡快 中 , 周 城 孤赏树选择 具有佛教文化 内涵的松 、 、 杏 、 提树 、 罗树 柏 银 菩 娑 速路发 达便 捷 , 论是 外地 还是 本地 信徒 游客 , 论是 自驾 还 是 等 , 无 无 这类名木 古 树生 长 年 限长 , 给人 以幽深 古 远 的 历史 沧 桑 感。

浅谈寺观园林铺装特点及造园要素

浅谈寺观园林铺装特点及造园要素

浅谈寺观园林铺装特点及造园要素1、寺观园林铺装的艺术表现要素1.1 色彩寺观园林铺装的色彩从整体上考虑,多采用灰暗的色调,以使铺装色彩之间、铺装色彩与自然环境色彩之间达到和谐统一,使整个铺装的基本色彩统一于整个园林景观中。

但在统一的基础上,又有颜色深浅及光影变化,以突出节点在视觉中的位置,使铺装在整个园林景观中达到一个和谐、美观的效果。

1.2 质感寺庙园林的铺装由于色彩上较为单一,常利用不同质感的铺装材料相搭配,来形成丰富的铺装形式。

例如同一质感的组合肌理的横直、纹理的走向,凹凸变化来实现组合构成关系。

由于寺观园林来往的游人、香客众多,为满足使用要求,同时注意安全,防止特殊天气路面易滑,多选用表面粗糙的铺装材料。

1.3 构形构形的基本形式有重复、对称、渐变、放射、整体5种。

而寺观园林中常用的主要有重复和对称2种。

1.3.1 重复。

以某种规则式布置形式,大面积布置,以形成整体感强烈的寺观空间,突出寺观庄严肃穆的氛围。

1.3.2 对称。

寺观园林多以对称规整、封闭静态的空间,表现宗教的神圣氛围。

而寺观园林铺装则根据整体布局进行对称式布置,在中轴线上多布置体量相对较大的石块,周围辅以砖块以重复的形式布置,在完整空间的同时,形成对称之势,以突出寺觀园林的环境氛围,同时还能起到引导、暗示的作用。

1.4 尺度寺观园林铺装多采用大面积铺设大尺度的铺装材料以表现整体的大效果,同时辅以稠密的小尺度铺装材料,显出紧凑的图案,使人心生敬意的同时,体现肌理细腻的质感,使空间更加亲切。

1.5 边界寺观园林铺装的边界处理较为多样,例如利用规则的缘石收边,通过铺装构形、色彩、质感、高差的变化进行心理暗示等,强化边缘效果。

2、寺观园林铺装的特色分析2.1 利用铺装强化寺观园林氛围寺观园林,十分重视意境的创造。

寺观园林铺装主要是通过运用不同的铺装材料组合、色彩组合,铺设不同的铺装图形,来暗示和深化主题,强化园林氛围。

2.2 用材简单,色彩统一寺观园林铺装常用石材、砖、卵石3种铺装材料,以不同形状变化组合,形成丰富的地面铺装。

佛教寺观园林空间特色研究——以遂宁广德寺为例

佛教寺观园林空间特色研究——以遂宁广德寺为例

2 遂宁广德寺园林景观空间
2.1 空间构成 寺观园林不仅是体现佛教思想的物质载体,也是日 常佛教活动的开展场所,主要元素是自然环境,是对中国 古典园林的延伸和拓展[4]。本文按照空间性质与功能的 不同,将广德寺的空间划分为前导空间、宗教空间、庙区 内园林空间、庙区外园林空间与自然环境。 2.2 广德寺空间序列 在空间序列的营造中,通过前导空间—宗教空间— 庙区内园林空间—庙区外园林空间的顺次链接,使得自 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融合,渗透着“天人合一”的传统宗 教思想[5]。广德寺通过前导空间后,以山门为起点,进入 寺庙内部,结合庙区内部园林绿化环境,形成一个独特具 有艺术美与丰富宗教文化内涵的寺庙空间序列[6]。 2.3 广德寺空间布局形态 广德寺的建筑群坐落在卧龙山间,庙宇建筑规模宏 大,掩映在卧龙山的松柏之中,寺庙与山体紧密结合在一 起,顺应山势灵活布局。其平面布局以殿为主,以依轴线 基本对称的院落式布局,大雄宝殿为轴心,呈三列纵向分 布,大雄宝殿所处地势不为最高,但其规模最为宏大,凸 显其主体地位,突出肃穆氛围。
改善空气质量。本文以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的行道树的作用为切入点,分析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的行道树现况,
讨论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的行道树规划配置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道路;园林绿化;行道树;规划配置
[中图分类号] S6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5-68-2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精 神文明社会极为迫切,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工程已经发展 成新的环境保护产业。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不仅能有效协调城市道路系统,提高交通服务质 量,还可以改善地理气候,使城市空气更加清新。但是, 现阶段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的行道树规划配置出现了一些 问题。因此,对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的行道树规划配置进 行研究很有必要。

寺观园林景观设计

寺观园林景观设计

• 植物的观赏作用
• 自从宋代以来,宗教活动日益繁盛,寺庙园林逐 渐成为公共性质的园林。于是寺庙内开始栽植大 量的名贵花木供人游玩、吟诗作画、寄托思想情 怀,如紫藤、牡丹等名贵长寿花木。寺庙中各种 自然的植物景观与寺庙本身想结合,形成了一种 “寺庙中有园林,园林中有寺庙”的相互依存关系。
• 植物的生产价值
• 河在寺庙的周围常常有河环绕,河的两岸多 配置以树形优美的高大乔木,如枫杨、垂柳、乌 桕、水杉等等,这些植物不仅本身具有很高的观 赏特性,而且植物形成的立面很好地组织了河面 空间,使整体空间开合有度的、收放自如。如天 妃宫的护城河,沿岸的柳树、枫杨、构树,加以 岸边枝叶婆娑的云南黄馨,形成一条绿色长廊 (如图)。

• 照壁、牌坊也寺庙园林常出现的一种造园要素。
寺庙园林中的照壁、牌坊亭塔等设施正是这种人 为艺术的具体表现。灵谷寺门前的照壁,即划分 了空间,又标明了主题,旁边一棵高大的银杏亭 亭如盖,掩映下的照壁更显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禅意;兜率寺照 壁周围环绕的马尾松林(如图)。
• 盆栽和盆景也是寺庙园林中常见的观赏对象,
?前导香道长长的香道在宗教意义上成了从尘世通向净土仙界的情绪酝酿阶梯常常结合丛林溪流山道的自然特色精心选定路线点缀山门山亭牌坊小桥放生池摩崖造象摩崖题刻等起着铺垫渲染宗教气氛激发增强游人兴致逐步引入宗教天地和景观佳境的过渡作用四川乐山大佛寺的香道就是一个典型
目录
• 寺观园林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 寺观园林的特点 • 寺观园林的组群布局 • 影响寺观园林景观设计的因素 • 植物对寺庙园林各造园因素的景观
而是面向广大的香客、游人,除了传播宗教以外,带有公 共游览性质。
• ②在园林寿命上,帝王苑囿常因改朝换代而废毁,私家园 林难免受家业衰落而败损。相对来说,寺庙园林具有较稳 定的连续性。一些著名寺观的大型园林往往历经若干世纪 的持续开发,不断地扩充规模,美化景观,积累着宗教古 迹,题刻下历代的吟颂、品评。

寺庙园林景观研究_以福建省寺庙园林为例

寺庙园林景观研究_以福建省寺庙园林为例

寺庙园林景观研究 —— 以福建省寺庙园林为例∷吴小刚 WU Xiaogang∷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Temple Landscape,Temple Gardens in Fujian从福建省寺庙园林景观的意义,福建寺庙园林的特点,阐释寺庙园林的人文景观价值和历史价值,针对如何保护福建寺庙园林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建议,从而指导保护寺庙园林景观的实践工作。

福建 寺庙园林 景观/the significance of landscape temples in Fujian Province,Fujian temple garden features,explain the templegarden and the human landscape value and historical value,how to protect against the Fujian temple gardenswere summarized and a new proposal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landscape protection of temples work.Fujian,temple garden,landscape/1.福建省寺庙园林景观的意义福建寺庙古迹遍布全省各个县市,宗教文化发达,福州被誉为“佛国”。

西晋太康年间始有佛教寺院。

唐宋时期,佛教兴盛,尤以禅宗为著,禅门五宗的兴起都与福建有密切关系。

现存的有14座被列为汉族地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如福州西禅寺、涌泉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莆田广化寺、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晋江龙山寺、厦门南普陀寺等著名的寺庙,对台湾、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有很大影响。

由此,研究福建寺庙园林景观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双重意义。

普遍性的意义显而易见,特殊性意义主要表现在:福建寺庙园林景观在造园、布局、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福建的寺庙园林景观融合了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绘画艺术、园林艺术以及古代的宗教哲学、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综合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寺庙园林无论从其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立意布 局、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景物的表义内涵、景物 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 化底蕴
重播 上一页
敬请批评指正
Thank You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220.10.22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栖霞寺的基地选址
• 舍宅为寺 • 相地选址:寺因山而名,山因寺而胜,寺因山而古,山因寺而迹
下一页
上一页
3.5 案例分析---南京栖霞寺
栖霞寺的景观设计手法
1、借景
第三章 传统佛寺园林现状
3.5 案例分析---南京栖霞寺 2、障景
第三章 传统佛寺园林现状
南京栖霞寺
3、变化与统一 4、协调与对比
下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重元寺的布局
重元寺原址位于唯亭镇区中心草鞋山麓,重建的新重元寺在距唯 亭镇 四 公里的阳澄湖半岛,其地势平坦,因建筑较少而视野开 阔,其中有多条河渠纵横交错,汇入阳澄湖,自然生态景观较好。 本着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新重元寺以平原湖泽的郊野田园风光 为主,将周边自然或人工环境善加利用并与之协调,营造出一个 庄严净土的佛寺景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7:42:4817:42:4817:4210/22/2020 5:42:48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217:42:4817:42Oc t-2022-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7:42:4817:42:4817:42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第四章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 景观设计发展状况
4.3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总结
现代佛寺园林景观设计问题
•城市发展建设的压力 •宗教影响力的下降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本身的滞后现象
第四章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 景观设计发展状况
4.3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总结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迅速膨胀,庞大冗 杂的文化群涌入中国市场
下一页 上一页
文献综述
1、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在寺庙选址、建筑、周边环境及其兴废 沿革对洛阳寺庙园林做了详细的描述。 2、赵光辉:《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总结了我国寺庙园林的环境特点, 阐述了空间组合方式和布局构景的手法。 3、任晓红:《禅与园林》,揭示了佛教文化与园林两者间的相互影响。 4、管欣:《中国佛教园林意境塑造手法研究》,以佛寺园林为研究对象, 从选址、建筑、植物、理水四个方面揭示了佛学意境中园林的塑造。 5、尹传香:《中国汉传佛寺园林的环境研究》,对汉传佛寺的园林化进程 以及园林环境进行了基础论述。 6、何信慧《江南佛寺园林研究》,比较分析了江南佛寺与北方、岭南佛寺, 并分析研究了几个著名的江南佛寺。
第四章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 景观设计发展状况
4.1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的景观的发展
现代佛教寺庙景观设计的特点
•添加了新的建筑材料,如玻璃、钢筋混凝土的 运用 •佛寺园林中的建筑造型简洁,对于直线条的运 用大多取代传统景观中繁琐的纹饰 •更多增加了景区中符合佛教精神的公共设施 •突出现代景观设计元素,如景墙、雕塑的增加 •更人性化的考虑,如为照顾老年人而做的无障碍 设计 •数字化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引入 •更多运用现代建造技术中声、光、电
下一页 上一页
案例分析---法门寺
法门寺
法门寺文化景区概况
法门古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因供奉着世界仅有的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历来 受到历代王朝和佛界的拥戴,法门古寺根植炎黄文明沃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人文底蕴厚重。2007 年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依法门古寺而建,一期工程斥巨打 造,占地面积约 1300亩,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
重元寺
下一页 上一页
重元寺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历史和佛教文化的传承 采用传统伽蓝格局和特色 沿用原有殿阁配置和别院名称
➢现代传统结合 采用新型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
下一页 上一页
重元寺
重元寺的不足
➢没有摆脱传统建筑的形式, ➢没有山势地形来聚气水体较少。 ➢景观的空间层次也不够丰富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的布局和景观设计
一山、一寺、一佛 一山:小灵山 一寺: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祥 符禅寺 一佛:高达八十八米、被称为神 州五方五佛中“东方大佛”的灵山 大佛。
整体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大 照壁、五明桥、门楼、佛足坛、 五智门、菩提大道、九龙灌浴、 降魔浮雕、阿育王柱、祥符禅寺 、灵山大佛等景点贯穿而成的主 轴线,主轴的东侧还有一条副线 ,由北向南依次是灵山梵宫、梵 宫广场、五印坛城,其中还有若 干绿地园林穿插组合形成一个将 佛教文化与现代绿化景观有机结 合的休闲主题景区。
法门寺
下一页 上一页
您的标题·您的子标题
Your content title·Your sub-title
入口处的山门广场由佛光门、般若门、 菩提门及圆融门组成。这个区域面积较 大,提供了一系列配合旅游发展的服务 功能。
法门寺
上图为般若门
穿过圆融门到达佛光大道, 是景观主轴,全长 1230 米, 宽108 米,面积约 14 万平方 米,按佛教“五时判教”依次有 菩萨像、经幢等佛教景观,通 过佛光大道即象征着由“此岸” 山门到达“彼岸”合十舍利塔的 过程
案例分析--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概况
无锡灵山胜境创建于 1994 年,经过 18 年不断建设发展完善,如今成为我 国著名的佛教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它位于山清水秀、风物宜人的无锡马山太湖国 家旅游度假区,距无锡市区17千米,占地面积30公顷,这个地方是唐宋名刹祥 符寺的旧址,为了保存古迹,弘扬我国佛教文化,落实宗教政策,在恢复修建祥 符寺的同时营建了一处现代佛教寺庙,它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完整展示佛陀 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景区。
下一页
上一页
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的不足
➢部分景观过于追求“大”“奇”“新”, 出现广场空旷,大面积硬质铺装在强烈的 阳光下反光刺眼
➢建筑新奇而造成传统佛教意境的缺失
下一页
上一页
第四章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 景观设计发展状况
4.3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总结
现代与传统寺庙园林对比
•传统佛寺神秘感较强,给人以玄深幽远的意味; 现代佛寺开放性较强,给人以阳光、利乐、积 极向上的思想引导 •现代佛寺是在我国传统佛寺造园手法基础之上 ,增加了新的血液,有了创新的设计理念 •现代佛寺采取现代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建筑 技术手段
单击开始
当代中国佛教寺庙园林的 景观设计研究
The Study of the Buddhist Temple's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of Contermporary China
选题背景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自从汉代起传入中国,就在中国 形成了自己的佛教文化。寺观园林便是佛教文化在中国一 重独特的表现形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渗 透,现在很多的寺庙园林经过改造或是重建修复,也由于 人们思想的转变,使其原始的佛教意义逐渐被冲淡。我们 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即将被吞噬。
•我国长期以来对文化遗产淡薄的保护意识 •经济发展导致人们精神需求发生了改变,开放 化的社会是人们更趋于高度开放的景观形式 •对于当代再造的佛寺园林研究较少
第五章 结论
现代的佛寺需要现代的设计理念
•顺应新时代下人们的精神文明,营造符合精神需 求的物质世界 •具备现代化功能
传统的佛教文化依旧不可丢弃
下一页 上一页
第二章 佛教寺庙园林的起源发展
1、佛教的传入: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 2、佛教流派: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3、主要佛教文化:四谛、因果报应、轮回说 4、寺庙的由来 5、寺庙园林: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 庙的园林
第三章 传统佛寺园林现状
3.1 佛教寺庙园林的分类:
• 佛寺附属园林 • 山林型佛寺园林 • 庭院型佛寺园林
下一页 上一页
法门寺景区的布局
保持了中国佛寺的典型格局,即塔前殿后,以宝塔为寺院中轴, 塔前是山门、前殿,塔后是大雄宝殿。寺院的西院是法门寺博物 馆,有多功能接待厅、珍宝阁等建筑。法门寺文化景区总体分东 部佛文化展示区与西部综合服务区。其中佛教文化展示区又按照 佛教三宝分为佛、法、僧三区,呈“品”字型
下一页
上一页
Your content title·Your sub-title
南京栖霞寺
输入您的图片
您的标题 Your title
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 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 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
图片来源郑折著《苏南名山建筑》
上一页
南京栖霞寺
下一页
上一页
理水方式
第四章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 景观设计发展状况
4.1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的景观的发展
现代佛教寺庙景观的出现
•现代是相对于“传统”“古代”而言的,例如当 代新建或重建的佛寺园林 •为了满足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并同时满足现代人的 审美要求 •也随着宗教旅游热潮而层出不穷
第四章 现代佛教寺庙园林 景观设计发展状况
下一页 上一页
案例分析---栖霞寺
南京栖霞寺
3.5 案例分析---南京栖霞寺
栖霞山概况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处的栖霞山下,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 宗”的发源地,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最初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隐君 栖霞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称栖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 栖霞寺毁于战火。现寺为1919年重建。1979年又经过一次修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