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8.《探索地球》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探索 地球

探索 地球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探索地球
亚里士多德在观察月食 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 上的影子总是圆弧形。 由此推断出地球是圆球 形的。
古时候的中国人认 为:“天似穹庐,地 似棋盘”
天 圆 地 方
人们在海边远望归 航的船队,发现总 是先看到航行在最 前面的每一只船, 并且最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由此 推断出大地是圆形 的。
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 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 到了起点。人们这才慢慢接受了地球 是个球体的观点。
模拟实验:帆船远航归港
现代科学技术对 地球的认识
人造卫星的地球
地球是一个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月球 单元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月球 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第8课《探索地球》1.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是圆的,有人认为是方的。

2.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天似穹庐,地似棋盘”。

(天圆地方、盖天说)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

4.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并且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

5.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到了起点。

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人们这才慢慢接受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观点。

(发现美洲大陆的是哥伦布)6.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

7.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8.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9.生活中,有许多事实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你能举例说一说吗?答:(1)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并且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

(3)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5)晚上看北极星,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

(6)麦哲伦环球航行。

第9课《认识太阳》1.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太阳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

2.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

3.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

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属于行星。

4.我们在做“太阳有多大”的模拟实验时,将盘子当作“太阳”。

越往后退,盘子(太阳)与观测点(地球)之间的距离越远,“太阳”看上去就越小。

5.太阳的直径约为139.2万千米,但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与地表》全部课件(共5课时)

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与地表》全部课件(共5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一: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交流 生活中物体下落的现象
活动过程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不下落,为什么?
活动过程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不下落,为什么?
活动过程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不下落,为什么?
活动过程
活动二:探究物体落地原因
活动过程
1.实验探究“移走磁铁,曲别针如何运动”,验证地球引力的存在。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活动过程
实验结论: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过程
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地表变化?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视频: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6500万年前的大陆板块与现在的大陆板块 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过程
科学家探索地球 内部的方法
地震波测量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 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 心。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 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 的反射和折射,用仪器把这 些信息记录下来,再进行分 析研究,就可以推知地下物 质的状态和分布情况了。
活动过程
通过磁力探究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自 身磁场是因为转动而产生, 科学家由此判断地球内部有 融化的铁和镍,这些流状体 在不同层间的来回流动产生 磁场。
活动过程
地球表面的物
体,人们能够看得 见,可是地球内部 是什么样的,我们 没法看到。科学家 又是怎样知道地球 内部秘密的呢?
活动过程
从地面到地球的中 心约6300千米,而现在 最先进的钻机钻探的 深度也不过十几千米, 仅为地球半径的1/500。
活动过程
如果把地球比做 一个苹果的话,那 就相当于连表皮也 没有钻透。怎么才 能知道地球内部的 情况呢?

小学科学第8课探索地球教案

小学科学第8课探索地球教案

小学科学第8课探索地球教案标题:小学科学第8课探索地球教案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

本文将按照小学科学第8课的内容要求,为小学生设计一堂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地球教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观察与实验技能。

一、目标和学习重点1. 目标:- 了解地球的构造,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学习重点:- 地球的构造和特征。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模型或图表展示地球的构造。

- 地球仪、投影仪或幻灯片。

2. 实验准备:- 手电筒- 蛇皮袋子或船球- 带刻度的塑料瓶- 地球仪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地球的概念,询问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并带领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

2. 探索地球的构造:(15分钟)- 使用模型或图表展示地球的构造,向学生解释地球的三层结构(地核、地幔和地壳)。

- 学生对照模型或图表,互相交流并讨论地球的构造特点。

3. 实践探究地球的自转:(2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并利用手电筒和一个地球仪进行实验。

- 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光源的投影变化情况,并引导学生发现地球自转的现象。

4. 实践探索地球的公转:(2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纬度刻度,并询问学生地球仪上的纬度刻度有何作用。

-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使用蛇皮袋子或船球以带刻度的塑料瓶为地球模型,观察公转的规律和影响。

5. 总结与讨论:(10分钟)- 归纳总结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特点,并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

-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观察和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作业延伸1. 书面作业:根据所学知识,要求学生绘制一张关于地球构造和运动的简单示意图,并写下自己对地球的理解和体会。

2021青岛版全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

2021青岛版全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

2021青岛版全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文档概述本文档为2021年青岛版全科学教案的四年级下册教案。

教案的编写旨在提供简单明了的教学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保证独立决策,不寻求用户协助。

目标- 提供四年级下学期的全科学教案- 以简单策略为主,避免法律复杂性- 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内容提要本教案包括四年级下学期的全科学的教学内容。

教案的编写遵循简单策略,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计划单元一:自然与人类- 主题: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的关系- 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策略: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之间的关系。

单元二:生活与科技- 主题:科技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了解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应用- 教学内容:- 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和讨论,让学生认识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单元三:身体与健康- 主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了解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内容:-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锻炼、饮食和休息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认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方法。

单元四:社会与环境- 主题: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 教学内容:-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教学策略:通过实例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总结本文档为2021年青岛版全科学教案的四年级下册教案,旨在提供简单明了的教学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保证独立决策,不寻求用户协助。

教案内容涵盖四个单元,内容包括自然与人类、生活与科技、身体与健康、社会与环境。

通过实例、图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和培养学习兴趣。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和地表《地表的变化》优质课件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和地表《地表的变化》优质课件
12
活动过程
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地表变化?
13
活动过程
14
活动过程
15
活动过程
16
活动过程
17
活动过程
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18
活动过程
19
活动过程
20
活动过程
6500万年前的大陆板块与现在的大陆板块 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1
活动过程
活动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22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2024/4/4
31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
16. 地表的变化
第四单元 地球和地表
活动准备
搜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地表产生影响的资料。
2
3
4
5
6
7
8
9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10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11
活动过程
实验结论: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过程 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23
活动过程
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24Βιβλιοθήκη 沙尘暴天气活动过程
25
活动过程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26
活动过程
27
活动过程
地表环境的保护
28
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
调查家乡的地表曾经发生过哪 些变化。
29
课堂总结 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30
谢谢观看 !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课件1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课件1
播放视频









漠Leabharlann 盆地湖泊
湖 泊




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 色代表高地。 同种颜色有深有浅,颜色的深浅代 表地势的高低。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 积占71%。
地球仪
温馨提示:
1、小组长分工,每组都要有记录员。 2、认真观察,小声交流。 3、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七大洲四大洋
播放视频
北极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 极的线。指示南北方向。
赤道
在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 把地球分为南北连个半球。
纬线
在地球仪上,与经线相交 的线。指示东西方向。
南极
五条重要的纬线
比比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快又准。
北美洲属于哪个半球?
找一座高原
青藏高原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找一座火山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作业:(任选其一项完成)
1、做个小小地球仪。 2、画一张简单的世界地形图。 3、继续搜集关于地球的资料,并将所 获得的资料做成剪贴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课件)

5
精选课件ppt
6
比比看
哪个小组找得又快又准
中国; 在哪个半球上; 在五带中的哪个带上
精选课件ppt
7
七大洲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精选课件ppt
8
北冰洋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太平洋 南美洲
大西洋
印度洋 大洋洲
精选课件ppt
南极洲
9
四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精选课件ppt
1
精选课件ppt
2地球ຫໍສະໝຸດ 精选课件ppt3怎样精确寻找一个 地方?
GPS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 极的线。指示南北方向。
北极
赤道
在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 把地球分为南北连个半球。
南极
精选课件ppt
纬线
在地球仪上,与经线相交 的线。指示东西方向。
4
精选课件ppt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五带
北寒带 南寒带
精选课件ppt
10
用一个乒乓球、橡皮 泥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玩一玩好吗?
精选课件ppt
11
精选课件ppt
1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地球上有什么》 课件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地球上有什么》 课件

七大洲四大洋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陆地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 盆地、山地和丘陵等类型。
• 作业: 收集地球之同,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南温带,南寒带。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只占一少部 分。地表的总面积约51000万平方公里,其中 海洋的面积约360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 积的70.8%;陆地面积约14900万平方公里, 占地表总面积的29.2%。也就是说地球的表 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表的陆地被 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许多块,通常人们把 海洋所包围的大面积陆地叫做大陆,小块陆 地叫做岛屿。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洲。
我们就生活在地球上,下面我们就 先来说一说我们周围都有些什么?
海洋、湖泊、河流、平原、山脉、高原、峡谷……
观察地图和地球仪,能看到什么
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平原, 黄色代表高地, 同种颜色有深有浅, 颜色的深浅代表地势的高低。
在地球仪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 这就是经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长度相等的弧线,叫经线。经 纬线相互垂直。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 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 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 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0°纬线,又称赤 道,是最大的纬线。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9课探索地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9课探索地球(教学设计)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播放设备等教学工具,以便教师展示辅助材料和实验结果。同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投影屏幕。
6.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上面列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和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7.评价表:准备一个评价表,用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表应包括对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操作等能力的评估。
8.教学指导手册:教师应熟悉教材,掌握教学内容,准备一份详细的教学指导手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
9.备课笔记: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编写一份备课笔记,列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备课笔记应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
10.教学反思表: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填写教学反思表,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提问解答:鼓励学生在课后遇到问题时,及时向老师提问,老师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解答疑问。
内容逻辑关系
1.地球的基本知识
-重点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词:地球、地壳、地幔、内核、自转、公转、倾斜角度
-句: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内核。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地球的倾斜角度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从而影响气候变化。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地球科学》、《地球的秘密》等书籍,加深对地球知识的理解。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地球脉动》、《宇宙之旅》等纪录片,了解地球的壮丽景观和自然现象。
-科普文章: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地球科学的文章,如“地球的形成”、“地球的构造”等,拓展知识面。

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2020年新编)9 探索地球 教案

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2020年新编)9 探索地球 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探索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人们从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4.了解历史上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养成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地球仪、帆船模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共同的家园是哪儿吗?生:地球。

师:没错,地球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是人类、动物、植物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的地方,关于地球,你都了解些什么?生1:地球很大很大。

生2:地球就像个大水球,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方都是水。

生3: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是从哪儿知道地球的这些知识的呢?生1:从书上看的。

生2:从电视上。

师:我们通过书籍,通过网络,通过电视知道了很多关于地球的知识,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球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今天我们就去探索地球。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师: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孕育生命,孕育了人类,而人类也对自己生存的这个空间充满了好奇,也从未停止过对地球的探索。

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开始了对地球的探索。

古人眼中的地球是怎样的呢?人类对地球有过哪些认识?下面请各小组将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填写到记录卡中,注意整理时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整理得又快又好。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想把你们搜集的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们搜集的资料是关于盖天说的。

师:你们能详细的给大家讲一讲吗?生:盖天说是汉民族一种非常古老的宇宙观,早在殷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探索地球》教学设计(超详细,含每个环节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探索地球》教学设计(超详细,含每个环节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探索地球》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哪里?(学生回答:地球,并板书“地球”)在它身上有许多奥秘呢,大家想知道吗?它是一颗充满神奇和奥秘的星球,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究,大家有兴趣了解它吗?(哪句好些?)(我感觉后一句好)就让我们来认识它吧。

(课件出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大图)二探究活动(一)现在人们对地球的认识1学生交流,初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师: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类可以到太空看地球,给它拍照片,这样就大大方便了我们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此时课件出示一组地球照片)学生观看。

把现在你知道的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告诉大家好吗?(出示另一张地球图片,安排2—3名同学回答,回答内容由教师课前准备好,发到各小组,让他们课前学习。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球体)反思:担心学生搜集的资料内容很广,没有指向向,就专门有针对性的整理了地球大小和形状的小资料,发到各组,让学生“照葫芦画瓢”似的回答,倒是达到了预期目的,可感觉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球”与“圆”,当然他们还没有学习这部分知识,课前是否要给学生讲讲呢?(熟悉学生时,可拿一个篮球和一张圆纸片,让学生直观看到后,区分一下。

)2课件展示,加深认识。

师:同学们积累的科学知识真不少,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掌声送给自己。

看到大家的出色表现,地球有点耐不住寂寞了,它也想介绍一下自己,大家想听吗?(哪句好些?)(两句结合好)(1)通过课件播放,以趣味性强的地球自我介绍学习。

进入课件自动播放环节:A一张卡通地球展现在同学面前,并配有文字,同时声音:大家好,我是地球,今年大约46亿岁了。

B一张地球照片接着展示,同时声音:看着我这个圆球,大家会不会觉得我的身材不怎么样。

哈哈,看看下面的数据,你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C地球实物图转换成立体模型图,声音:经科学家准确测算,从我身体的中心到头顶,长约6357千米。

最新2021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8课《探索地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1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8课《探索地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1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8课《探索地球》教案教学设计《探索地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的第一课时。

“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以旧知引新知,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地球是球形的。

最新2021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小学生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五个单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

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三)科学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小学科学39探索地球(教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

小学科学39探索地球(教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

小学科学39探索地球(教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教案】小学科学39探索地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理解地球的构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关心地球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 学会使用地图,了解地球上的各类地形和地貌。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 学生绘制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小区平面图。

3. 绘制世界地图的大纸张、彩色笔。

4. 地球仪、手绘地图等教具。

5. 地球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和讨论不同国家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有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景观、人文和生态环境。

2. 探究地球的构造(20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大陆和海洋,提问:地球上呈现哪些形状?b. 展示地球仪,解释地球的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

c.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剖面图、地球内部结构的动画等。

解释地球的构造,如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的分层结构。

d. 制作简易地球模型,使用大纸张和彩色笔,让学生自己绘制地球的形状和各个大洲。

3. 了解地球的特点(15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地球的特点,如地球表面70%是海洋、30%是陆地,有各种地形、气候和生态环境。

b. 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域的图片,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 学习使用地图(25分钟)a. 导入:展示中国地图和小区平面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发现地图上的道路、房屋等元素。

b. 分发地图练习册,带领学生学习地图的基本符号和标记,如方向、比例尺、图例等。

c. 给学生分发手绘地图,要求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在地图上标注小区的关键地点,如学校、公园等,并引导他们了解地图的使用方法。

d.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根据老师给定的题目使用地图,进行线路规划或是搜索地点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地球上的地貌(20分钟)a. 展示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观察地球上的不同地貌,如山脉、高原、平原、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3.9探索地球(教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

3.9探索地球(教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

3.9探索地球(教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地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够认识到地球上的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并理解自然环境与生命的关系。

3.能够掌握地球的四大圈层和它们的特点。

4.能够表达对地球家园的情感,珍惜地球资源。

二、教学内容1.探究地球形状及大小2.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3.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4.学习地球的四大圈层及其特点三、教学重难点1.探究地球形状及大小重点: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的概念,并可以简单地描述。

难点:理解地球形状以及它如何被测量2.学习地球的四大圈层及其特点重点:认识地球的四大圈层及其特点。

难点:理解地球的地幔和地核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 任务型学习, 观察法, 实验法五、教学过程1.探究地球形状及大小(1)导入:教师出示生活常用的圆球和正方体等模型,引导学生对形状进行讨论,形成对形状的认识。

(2)观察实验:教师出示地球仪,并让学生围绕地球仪观察、推测地球的形状,并介绍真实的地球形状是椭球体,并进行测量。

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大小概念。

(3)概念学习:通过比较地球和其他行星、卫星及恒星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地球的大小和地位,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

(4)巩固练习:通过游戏、填空等形式,巩固学生对地球形状及大小的概念和掌握程度。

2. 学习地球的四大圈层及其特点(1)导入:出示地球的横截面图,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

(2)探究法学习①让学生组成小组,通过互相讨论和查询资料,了解地球的四大圈层: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等的特点、厚度、温度等基本情况,并制作海报进行展示。

②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③教师总结讨论,让学生归纳地球的四大圈层的特点,强化记忆。

(3)巩固练习:通过让学生完成填空、选择题等形式进行,巩固学生对地球的四大圈层的基本认识。

六、教学评价1.能够简单地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印度人的盾形说
盾形说
古印度人认为地球是 一个倒置的碗,支撑 地球的是几只巨大的 大象;而大象又站在 一只巨大的乌龟背上 ,乌龟又被一条巨大 的眼镜蛇环绕,眼镜 蛇代表着水。
活动过程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 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 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由此推 断出大地是圆形的。
8.探索地球
青岛版 四年级下制)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 搜集从古到今人们对地 球的认识。
教师准备:地球仪、帆船模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动过程
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 相当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是圆的,有人认为 是方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过程
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600年前麦哲伦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1519年,麦哲 伦率领船队从起点 出发,朝着一个方 向航行,历经多年 最终回到了起点, 人们这才慢慢接受 了“地球是个球体” 的观念。
活动过程 1519年,麦哲伦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活动过程 1519年,麦哲伦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 第一只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
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1.分别在地球仪表面和桌面上模拟海面实验。 2.驾驶帆船“进港”的同学要控制好船速,不要太快。 3.观察者在帆船的对面观察,眼睛要平视,把你最初看 到的、接着看到的、 最后看到的帆船样子画在记录单 上。
活动过程
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地球的形状、大小
拓展活动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