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19

合集下载

超低能耗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在迎来较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增多,再加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建筑技术,引入节能方面的设备和理念更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发展之间的差距,并提升我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便要积极弥补当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多的活力和保障。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主要指的是为了进一步符合所在地区的天气特征以及气候特点而设置的房屋,其房屋可以通过保温隔热性能以及较高的气密性,并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利用可再生资源来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也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从而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

这一建筑的兴起更是符合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更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从而引得更多国家都在积极建立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目标以及相关的技术政策,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讲,近年来我国地域较为较阔,再加上资源浪费的情况较为严重,更是需要建立超低能耗建筑来节约资源成本,并在此技术上为我国居民提供更为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凭借着先进环保的理念以及相关的技术更是可以为住户提供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

被动式超低能耗最初是在德国制定实施的,并对制冷和供暖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随着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更是逐渐凭借着较高的舒适度受到了巨大的赞扬,良好的保温性能也能给人以较为适宜的居住温度体验。

由于以往我国建筑为了达到某一性能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不仅耗资巨大,且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从长远看来那种以往传统的建筑形式存在较多的弊端,更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响应。

但是,超低能耗建筑却有效的改善了这一局面,并凭借着先进的技术以及节能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成本,更是提升了整体的建筑水平,特别是高效节能的热回收家居通风技术可以持续为低能耗建筑提供新鲜的空气,也是凭借着热回收装置技术可以将新鲜空气与废气交换,从而有效达到节约热的最大目的,由此可见,被动超低能耗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里程碑,更具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本技术标准规定了建筑能效改造及深度低能耗建筑设计中的主要术语、定义、标准、分类及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筑及改造建筑的节能建设。

一、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的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节
能建设,以实现零能耗建筑。

二、术语定义
(一)零能耗建筑:是指通过有效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清洁
资源,结合低能耗技术措施和能源管理方法,实现建筑与其配套系统在一
定时间段(如一年)内,通过节能减排技术措施,实现累计建筑系统能耗
净零的绿色建筑。

(二)节能改造:是指为提高建筑的能效而采取的改造技术措施,其
主要目的是减少建筑的能耗,并且充分利用建筑本身以及周边环境的资源
优势实现节约能源。

(三)能源管理系统: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结合建筑的
各种能源消费系统,实现自动化检测、监控、诊断、分析、控制等功能,
以实现节能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三、能源标准
1、总热负荷:总热负荷是建筑所需求的能量完成围护结构、空调系统、暖气系统及其它设备的热能总量。

建筑总热负荷标准采用《建筑热负荷。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宣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宣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宣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信息: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建筑方法,使建筑物在使用能源方面达到最低限度的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不断加剧的环境问题,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例如,欧盟已经制定了《能源效率指令》要求会员国从2021年起将所建筑建筑物的能耗降低到几乎为零,这意味着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能源消耗的关注逐渐增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

政府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标准,并推动该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这对于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的标准宣贯进行系统的介绍和总结,让读者对该技术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首先,将对该技术的定义和背景进行概述,探讨其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然后,将详细介绍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并通过实例和数据加以说明。

最后,将对建筑行业在推广和应用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总结,并展望该技术的未来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章的宣贯,能够提高公众对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的认识和关注度,促进该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下面逐一介绍各部分的主要内容:1. 引言部分:1.1 概述:在这一部分,将简要介绍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的背景和定义,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这一部分将具体说明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整体的阅读框架。

1.3 目的:在此部分,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指出阐述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宣贯的重要性。

2. 正文部分:2.1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定义和背景: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定义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实施标准

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实施标准

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实施标准
高品质住宅项目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标准:
1.绿色建筑:应符合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37/T5097-2023)。

2.建筑节能:应符合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T5026-2023)。

3.BIM技术:应符合《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2018)、《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GB/T51235-2017),《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DB37/T5221-2023)。

4.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应满足《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技术标准》(DB37/T5157-2023)、《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措施》(120J905)。

5.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参考项):《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T5074-2016).《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

6.住宅性能评定(参考项):《住宅性能评定标准》(GB∕T50362-2023)o
7.健康建筑(参考项):《山东省健康住宅开发建设技术导则》(JD14-055-2023)。

8.智慧住区(参考项):《智慧住区评价标准》(DB37/T5240-2023)。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一、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改造概述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建筑节能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超低能耗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建筑形式,其设计理念是通过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建筑技术,大幅度降低建筑的能耗,实现接近零能耗的目标。

节能改造是实现超低能耗建筑的关键途径之一,它涉及到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能源系统、设备效率等。

1.1 超低能耗建筑的定义与特点超低能耗建筑,又称为被动式房屋或近零能耗建筑,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和采用高效的节能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这种建筑的特点包括高保温性能的围护结构、高效的能源系统、良好的气密性、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1.2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在全球范围内,建筑能耗占据了总能源消耗的相当大比例,因此,通过节能改造降低建筑能耗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节能改造还能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减少能源费用,提升建筑的市场竞争力。

二、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技术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多个方面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高效能源系统的集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等。

2.1 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地面和门窗等,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

优化建筑围护结构是实现超低能耗建筑的关键。

这包括采用高保温性能的材料、提高建筑的气密性、设计合理的窗户大小和位置等。

2.2 高效能源系统的集成高效能源系统是超低能耗建筑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高效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等。

这些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

2.3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是超低能耗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设备,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的能源,进一步降低能耗。

2.4 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建筑内的能源使用,如供暖、制冷、照明等。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二)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二)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以下是一个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写的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任务。

在建筑领域,通过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因此,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示范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二、工作原理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是通过采用一系列建筑节能技术和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尽可能降低,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其工作原理如下:1. 优化建筑设计: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利用太阳、风、地热等自然能源,减少建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

2. 采用高效设备和材料:使用高效设备、材料和保温材料等,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3. 合理配置能源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供暖、空调、照明等能源系统,以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综合利用。

4. 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管理,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消耗。

三、实施计划步骤1. 需求调研:对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能源资源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确定改造目标及内容。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包括建筑设计、设备选型、能源系统配置及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等。

3. 施工及安装:按照方案设计进行施工和设备安装,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及效果。

4. 系统调试与运行:完成改造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并记录相关数据。

5. 评估与优化:根据调试运行情况和数据分析结果,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优化改进。

四、适用范围该示范项目适用于各类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尤其适用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能源消耗较大的建筑物。

同时,该技术也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相关领域。

五、创新要点1. 综合运用各种节能技术: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高效设备与材料技术等。

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分析

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分析

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对节能环保日益重视,且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因此,大众对生活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节能降耗以及环保设计进行广泛的关注。

近些年,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中,并且越来越多的建筑投资企业开始利用这个理念进行建筑工程建设,在促进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本文主要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措施、实现难点进行论述,并全面阐述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建筑业相关人员全面了解、学习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提供参考。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能环保;经济舒适;技术措施1概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也称为被动房,被动房是受保护的专业名词,最早起源于德国,被动房是按德国Passivhaus翻译的。

通过技术措施,被动房将建筑供暖需求降低到15kWh/(m2·a)以下,能有效实现建筑节能,并改善居住体验感。

2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现状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重视环保节能。

在能源消耗方面,建筑行业耗能比重较大。

我国新建建筑物面积逐年增大,能源消耗也在逐年增加,其所占比例为社会总能源消耗量的30%[4]。

20世纪80年代初,原建设部开始组织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及规范。

1986年8月1日,针对民用建筑,我国发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试行JGJ26—1986);针对公共建筑,我国在2005年4月4日发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示范工程全寿命期碳排放研究

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示范工程全寿命期碳排放研究

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示范工程全寿命期碳排放研究摘要: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是中央对我国低碳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在建筑领域,2019年我国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全社会总碳排放22%,如果包含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建筑领域总体碳排放占比达38%。

展望未来,我国新建建筑数量仍将持续增长,若不能对建筑单位能耗及碳排放进行有效控制,将会对建筑行业实现减排目标形成阻力。

提升建筑能效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建筑迈向近零能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显示,提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有助于我国建筑领域提前达峰,并同时降低峰值。

规模化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将在我国碳中和的过程中贡献50%的减排量。

关键词: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碳排放1碳排放计算边界建筑运行阶段由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包括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电梯、插座和炊事用能引起的全部直接和间接排放。

强制性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是以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建筑能耗水平作为基准的节能率评价方法,计算边界包括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能耗。

2019年颁布的引领性建筑节能标准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增加了生活热水与电梯用能。

炊事与插座用能虽然是各类建筑终端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炊事、插座能耗与用户使用习惯相关度较大,因此强制与引领性节能标准均未将此部分计入。

对于零碳建筑,计算边界应与《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核算范围保持一致,在GB/T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基础上将常规性炊事与插座用能纳入,并引导用户选用更高能效等级的电器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建筑碳排放指运行阶段的全口径碳排放。

2全寿命期碳排放分析从建筑全寿命期的角度而言,近零能耗建筑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电气化水平,从而降低运行阶段碳排放。

但在相同的结构体系下,近零能耗建筑由于使用了高性能围护结构,例如更多的隔热材料、气密性材料和高性能窗系统,其建材碳排放将有所增长。

关于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修订征求意见稿)

关于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修订征求意见稿)

关于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修订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21)37号)精神,促进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依据《深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府规(2018)12号)《深圳市工程建设领域绿色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建规(2021)1号),制定以下措施:一、高标准提升建筑建造质量(一)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引导工程建设项目广泛应用BlM技术,提升项目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品质。

对于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BlM相关标准和要求,经市建设主管部门评定为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的,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资助15元,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上限为15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建安工程费用的3机同一项目仅资助1次。

(二)推动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应用。

通过引导工程建设项目总⅜集成应用智能建造技术,也住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虫变■⅛的历史•机遇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建设行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符合国家、广东省和/圳市相关建设标准和要求并纳入国家、省、市级智能建造试点,经市建设主管部门评定为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应用具有示范作用4注程项目敢,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资助100元,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上限为8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建安工程费用的3%。

同一项目仅资助1次。

(三)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项目提质。

全面发展装配式建筑,引导和培育企业加强集成应用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

对于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和要求,且经国家、省或市建设主管部门评定为具有示范意义项目的,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资助100元,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上限为8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建安工程费用3机同一项目仅资助1次。

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研究

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研究

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研究摘要: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统计,2018年我国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且能源消耗占比与趋势与碳排放水平一致。

因此控制和降低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于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超低能耗建筑在建筑建造施工和运行过程中能够减少建筑用能,提高建筑用能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直接给建筑供能,有效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因此,超低能耗建筑是实现建筑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大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加强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手段创新,将成为建筑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超低能耗建筑;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引言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发展理念,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引起行业的关注。

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已开展多年,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不断完善。

随着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有些省份也编制了超低能耗建筑的相关标准。

但是,超低能耗建筑与绿色建筑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超低能耗建筑是否一定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否包含超低能耗建筑。

1概念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核心是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气密性、断热桥以及优化暖通设备等措施,降低建筑本体能源需求,减少对传统采暖和制冷设备的依赖,以更少能源消耗提供更优秀室内环境的建筑形式。

2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情况当前,全球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能源消耗日益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节约能源减少各种有害物的排放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建筑行业,其能源消耗约占总消耗的三分之一。

建筑行业实施的节能减排策略可以有效抑制能源的消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102号建议的答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102号建议的答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102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1.07.09•【文号】•【施行日期】2021.07.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102号建议的答复姜希猛代表:您提出的关于鼓励建筑安装光伏与建筑节能措施协同的创新政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制定相关退税政策并完善建筑能效认证体系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先后出台《关于明确部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4号)、《关于明确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5号),对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从事建筑安装光伏和建筑节能措施等领域的纳税人,符合相关规定的可适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国家能源局积极支持太阳能和建筑深度融合发展,重点推动可利用屋顶面积充裕、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好的工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发展“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议出台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新建公共建筑安装光伏的标准,鼓励现有公共建筑安装分布式光伏或者太阳能热利用设施。

我部重视建筑节能评价和能效认证相关工作。

2011年发布《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2011),对能耗较大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综合节能性能进行评价,鼓励进行能耗统计、分析和公示。

2012年发布《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JGJ/T288-2012),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的内容与方法,对建筑能效测评和建筑能效实测评估进行了规定。

2015年发布《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2015),将供暖空调全年负荷相比节能设计标准降低比例作为创新项评分标准。

2019年发布《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将能耗作为判定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或超低能耗的指标之一,引导相关工程标准和产品标准的逐步提升。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一)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一)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以下是一个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写的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

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建筑行业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国政府和建筑行业开始推动建筑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发展。

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类型,其建造和运行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二、工作原理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主要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高效设备和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设计优化:通过采用先进的建筑设计技术和方法,如计算机模拟、BIM技术等,对建筑进行精细化设计和优化,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通风、采光等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2. 高效设备和材料: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材料,如高效空调、照明、水泵等,降低设备的能耗和碳排放。

同时,采用高性能建筑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本身的保温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3. 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例如,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在建筑外墙或屋顶设置风力发电设备,利用风能发电;在地下埋设地源热泵,利用地热能供暖和制冷等。

三、实施计划步骤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实施计划步骤如下:1. 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项目背景,制定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方案设计,明确建设目标、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等内容。

2. 详细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

3. 设备和材料采购:根据详细设计要求,采购高效节能设备和材料,以及可再生能源设备和材料。

同时,确保所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符合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

4. 施工和安装:按照详细设计方案,进行建筑结构和设备的施工和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研究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研究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研究摘要: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等问题越来越重视。

在此背景下,“近零能耗”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所谓“近零能耗”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手段来实现供暖、空调以及照明等方面能量损耗的最小化,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文旨在归纳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实践经验,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推动我国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应用前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推广应用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设计要点(一)建筑形体设计在进行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平面布局。

为了实现对室内环境的优化和控制,应该将建筑体形设计成合适的形式。

一般来说,采用矩形或方形等规则形状可以使得房间内部具有更好的采光效果和通风性能,从而提高居住舒适度。

同时,还需注意保证建筑物的长宽比符合一定比例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自然风的流动,也有助于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此外,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用绿色建材,如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板等技术成熟且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如图1。

图1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形体设计(二)建筑结构设计在进行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其保温隔热性能。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增加外窗面积和气密性;二是使用轻质高强材料;三是减少构件断面尺寸和钢筋用量等。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降低室内空调运行时间和电能消耗。

此外,还需注意优化建筑平面布局,合理设置功能空间。

例如,将厨房、卫生间等湿作业较多的房间与南向卧室错开,避免出现过多的穿堂风,从而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通过巧妙地设计建筑体形系数,使得夏季通风散热更加顺畅,冬季日照采光更加充分,也是实现近零能耗建筑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1]。

碳中和目标下零碳建筑标准体系研究

碳中和目标下零碳建筑标准体系研究

碳中和目标下零碳建筑标准体系研究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建筑能耗在能源总消耗中不断提升,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建筑市场,零碳建筑是实现碳中和指标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零碳建筑领域标准体系研究情况,对我国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建设零碳标准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碳中和零碳建筑标准体系引言2020年9月,我國政府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这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建筑领域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据国际能源署(IEA)《2019年全球建筑现状报告》数据显示,建筑领域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9%,终端能源消耗量占36%。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21.4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6.5%,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

实现建筑领域的碳中和,对我国完成国际承诺目标至关重要。

1 国内外建筑领域低碳发展历程建筑具有耐用、使用年限较长的特点,因此建筑领域推进低碳工作受到“碳锁定”因素的制约。

我国在低碳政策的研究上聚焦在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政策引导,一方面新建建筑在设计施工阶段通过建立高能效标准,加强施工建筑过程的节能监管,严格新建建筑节能评估审查,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提高能效;另一方面既有建筑在集中节能改造的政策上,针对建筑中的围护结构、空调、采暖、通风、照明、供配电以及热水供应等能耗系统的节能综合改造,提高或引入创新性的技术、设备、系统和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既有建筑的能耗使用率,节约能源消费。

2 国外低碳建筑标准体系建设情况2.1 德国和瑞士“被动房”标准和措施“被动房”概念起源于国外,德国将其定义为不采用主动采暖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室内环境温度舒适的建筑方式,使建筑对能源系统的依赖程度降到最低。

近零能耗建筑智慧运营与维护

近零能耗建筑智慧运营与维护

132近零能耗建筑智慧运营与维护文/高林帅为保证近零能耗建筑设计质量,保证智慧建筑节能降耗效果,本文以“某省份近零能耗建筑”为工程案例,介绍工程概况,从设计目标、设计策略两个方面入手,完成对近零能耗建筑智慧运营与维护方案设计。

并从建筑运营维护管理方法、外围护结构设计、暖通系统应用三个方面入手,研究近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应用。

通过本次研究,证明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模式具有较高的节能减排优势,保证智慧建筑设计质量,完全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近零能耗建筑主要是指采用被动式设计思想,不断地提升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隔热性,并借助可再生能源,运用能源回收技术,确保建筑产能降到最低。

在参照现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近零能耗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和高效运行,为人们提供环境舒适、能耗低的建筑室,促使居住建筑节能和公共建筑节能分别达到65%、75%以上,获得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所以,强化对近零能耗建筑智慧运营与维护方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省近零能耗建筑”,该工程在建筑布局、体形等方面,均突显节能减排理念以及与气候的适应性。

该工程的总规划面积为700km2,主要承担省份快速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等任务。

新源智慧建设总部项目主要位于某省份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整个建设用地设置为艺术商业街区,南侧和北侧均属于商业用地,其主要界面以城市风貌为主。

西侧地区所设置的城市绿化生态带主要以步行体系为主。

东侧地区主要设置和构建城市震武东路。

整个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4353m2。

整个工程方位坐北朝南,整个宽度、长度分别为72.6m、43.0m,地上、地下分别为5层、2层。

设备用房、车库、职工餐厅主要设置在地下一层;陈列室、接待室、消控值班室主要设置在地下一层;多功能厅、附属管理用房主要设置在地上二层;工程管理用房主要设置在地上3~5层。

各个房间均设置和安装中央空调,该中央空调主要起到夏季制冷、冬季采暖的作用,冷热源为典型的地源热泵。

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浅析

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浅析

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浅析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持续枯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建筑业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户,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形成的爆炸性需求,传统能源日渐濒临枯竭的边缘,如何保持生态的平衡,平稳转向绿色能源、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筑、交通和工业耗能占总能耗的90%以上,其中建筑加建材占50%左右,节能潜力最大!建筑节能潜力巨大,被动房的近零能耗标准为建筑节能创造了客观实现的条件。

国家主管部门已经将被动房示范项目引进中国,初步结果表明将对中国的建筑业未来发展产生革命性的促进作用。

围护材料、新能源和可再生建材携手完成零排放和零能耗建筑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建筑节能;被动房;新型建材1、建筑业的耗能现状中国的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耗的30%左右,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为40%以上可以推断出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能耗也还将不断地提高。

如果加上建材生产和运输过程的能耗,整个建筑业能耗将远远超过国家总能量消耗的50%以上。

因此,建筑节能的意义十分重大。

此外,中国建筑能耗是同纬度同气候区发达国家的2到3倍,建筑寿命也是发达国家的1/3左右。

2、环境恶化与传统资源的不可持续性中国的石油已经接近60%依赖进口。

据国家煤炭工业网报道,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2012年中国以2.9亿吨的煤炭进口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这也是中国连续第四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据报道,我国1/3的煤矿超强度开采,引发矿难不断。

全世界石油枯竭的时间大约为50年左右,中国的情况更加严重。

煤炭全世界的枯竭时间是200年左右,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采比已不到100年,许多老煤矿都是几十年的寿命期,许多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资源枯竭而不得不转型的问题。

不管是几十年的石油枯竭还是上百年的煤炭开采年限,化石类能源的不可再生性都决定了依靠传统能源将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矿产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日益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市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年)》编制服务采购项目








编制单位: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盖章)
编制时间:年月日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蚌埠市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年)》编制服务采购项目
、采购人: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人:朱思猛,联系电话:
二、服务需求
(一)项目背景及简介
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相关技术是目前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被动优先,主动优化,降低建筑的能耗。

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节约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势必引领下一步建筑节能的发展,以及新一代绿色建筑技术的提升。

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了“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在《方案》中指出,应强化建筑节能,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推进利用太阳能等解决建筑用能需求。

蚌埠市属夏热冬冷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至°′,东经°′至°′,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日照条件较充足。

蚌埠市
作为皖北中心城市和淮河生流域中心城市,率先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规划编制等工作,在省内乃至全国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本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可以实现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领域及相关领域绿色发展,带动薄膜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培育专业化工程咨询、设计、工程总承包、建筑及部品生产、相关认证等企业,有利于推动薄膜太阳能发电产业和相关建材产业发展,有利于绿色建材产品推广,有利于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发展。

通过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逐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蚌埠市先行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专项规划编制等相关工作,可以填补安徽省空白,在省内甚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二)规划范围:蚌埠市市辖区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年。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蚌埠市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应结合蚌埠市薄膜太阳能发电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全面开展调研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主要涉及薄膜太阳能发电产业、建筑建材产业、建筑节能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等方面内容。

、基础条件分析
结合蚌埠市资源条件和目标需求,对市域内建筑现状、
功能、面积等进行分析,提出薄膜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

、提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总体目标
1)提出新建民用建筑执行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总体目标;
2)提出新建居住建筑应用薄膜太阳能发电、既有居住建筑实施薄膜太阳能发电节能改造总体目标;
3)提出新建公共建筑应用薄膜太阳能发电、既有公共建筑实施薄膜太阳能发电节能改造总体目标;
4)提出新建工业建筑、既有工业建筑应用薄膜发电总体目标。

、提出落实规划及实现目标任务保障措施
)依据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等相关标准和性能要求,对市辖区新建民用建筑按照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和既有公共建筑采用薄膜太阳能发电进行节能改造提出要求与实施意见;
)根据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对材料和设备性能要求,提出建立产品材料库等保障措施。

(五)投标文件要求
、提交规划编制大纲。

包括规划文件的大纲及简要说明,大纲内容应符合蚌埠市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需要,
且包含资源现状分析,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目标、难点及工作量,规划实施的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提交规划工作方案。

规划工作方案应包括调研和基础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目标确定方法及进度计划等,规划工作流程、方法应具有先进性、可行性、完整性,满足项目需要。

、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

本项目中标单位对本项目合
同执行期间根据政策和规范的调整进行及时修编,对蚌埠
市制定薄膜太阳能发电产品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政策给予技
术指导。

(六)资质和业绩等要求
、企业资质要求: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及以上资质,同时具有城乡规划编制乙级及以上资质。

、企业业绩要求
满足以下三项中至少一项:
()自年月日以来至今,承担过超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等项目相关咨询、设计。

()自年月日以来至今,承担过建筑节能、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相关专项规划编制。

()主编或参编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

、项目负责人要求:具有正高级工程师(建筑或暖通空
调专业)职称。

项目负责人对整个项目全程负责,未经招标人同意不得中途更换。

、本项目不允许联合体投标。

三、采购预算、采购方式及拟采用的评审方式
、采购预算:万元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拟采用的评审方式:综合评分法
四、报价要求
、最高报价投标限价:参照与本项规划工作量相当、相近的清洁取暖专项规划、海绵城市规划,结合本项目的工作量、工作内容以及蚌埠市市辖区的现实条件,本项目最高报价投标限价万元。

、投标人的报价应含所投项目服务内容、保险、税费、会务费、评审费及项目交付后约定期限内免费后续服务等工作所发生的一切应有费用。

、投标文件只允许有一个投标总价,有选择的或有条件的报价将不予接受。

、本项目不允许转包、分包。

五、付款方式
本项目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

本项目合同签订后付合同金额的;规划评审稿提交后且符合招投标文件要求付至合同金额的;规划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后付至合同金额的;本
规划经蚌埠市政府或政府部门批准后个月内付清剩余尾款,不计利息。

编制工期:合同生效后天日历内,完成《蚌埠市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会同招标单位(主管部门)完成规划评审(含初审)、批准、发布等相关工作。

成果提交:提交编制成果文本份及电子档。

六、综合评分法
、技术标部分(权重分)
评分项目赋分评分说明
投标人综合实力
()投标人资质
符合招标公告门槛条件要求的,得分;高于门槛条件要求的,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