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在星空中二》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在星空中二》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在星空中二》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具体章节为《在星空中二》。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星座的基本知识,掌握星座的位置变化规律,探索星空的奥秘,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星座的基本知识,如星座的名称、形状、位置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能力,了解星座位置的变化规律。
3. 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星座位置的变化规律,运用星座知识观察星空。
重点:掌握星座的基本知识,观察星座的位置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空图、星座卡片、多媒体设备学具:学生用星空图、星座卡片、望远镜(可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发学生对星空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a. 讲解星座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星座。
b.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星座的位置变化,发现规律。
c. 引导学生思考星座位置变化的原因,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3. 例题讲解:讲解星座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星空图找到星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星空图,找到指定的星座,并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星座基本知识a. 名称b. 形状c. 位置2. 星座位置变化规律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3. 星座观察方法a. 使用星空图b. 了解星座特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星空,记录你找到的三个星座的名称、形状和位置。
2.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如实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a.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星空的知识。
b.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观星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c.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索更多关于星座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7.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答案的开放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星空中二》的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7《在星空中(二)》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7《在星空中(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星空中(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星座和银河,了解人类对星空的探索历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观星方法,对星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宇宙和星空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大多数学生对星座和银河的了解不够系统。
在生活经验方面,部分学生可能有过观星的体验,但大部分学生对观星方法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认识星座和银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星座和银河的定义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观星方法;–能用望远镜观察星空,识别常见星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对星空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星座和银河的定义及特点;•基本的观星方法。
•运用望远镜观察星空,识别常见星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星座、银河的定义及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星方法。
2.观察法:让学生用望远镜观察星空,亲身体验观星过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观星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户外观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星空图、望远镜、星空视频等;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观察星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星空,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讲解星座和银河的定义及特点,让学生了解人类对星空的探索历程。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星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望远镜观察星空,亲身体验观星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在星空中》教案

2、介绍星图的使用方法:
(1)将活动观星图举过头顶。
(2)转动星图,让图中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同一方向,再根据图中的其他星座来认识相应方向的天空中的星座。
4、学生制作活动星图。
四、应用拓展
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
1、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2、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2、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探究
问题
1、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观察:在夏季的星空,根据“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分别找出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1、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参观、学习。
2、教师小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1、教师出示夏季星空图
2、教师预设: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是夏季星空中有名的亮星,形成一个三角形,被称为“夏季大三角”。找到它们,也就找到天琴、天鹅、天鹰三个星座。天蝎座形似蝎子,它的主要标志是心宿二,也称大火星,是一颗耀眼的红色亮星。
3、小结: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板书
设计
7、在星空中(二)
夏季主要星座——天鹅座(天津四)、天琴座(织女)、
天鹰座(牛郎)、天蝎座(心宿二)
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教学
后记
3、小结寻找星座的两种主要方法:利用亮星形成的图形特征;根据已知星座来确认未知星座。
六年级科学《在星空中二》教案(通用5篇)

六年级科学《在星空中二》教案(通用5篇)六年级科学《在星空中二》教案 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1、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2、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2、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
【教学难点】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以及相关资料、夏季星空图、事先考察夜间观察星象的地理位置学生准备:活动星图、硬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开星空交流会1.前段时间同学们观察了月相,最近又观察了星座,这节课我们开个星空交流会,交流一下在观察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2.展示观星记录表及月相观察记录表。
3.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参观、学习。
4.小组交流观星、观月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
5.小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二、认识夏季主要星座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教师简单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2.(出示夏季星空图)请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星座?它们有何明显的标志?3.学生观察并汇报。
4.阅读课本第59页的文字资料。
5.提问: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呢?(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分别是牛郎、织女星。
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
我们根据这条光带去寻找,“河”东是牛郎,“河”西是织女,“河”中是天津四,织女旁的四颗不太亮的星,就是押送织女的天兵;牛郎旁的两颗星,就是他担筐中的两个子女;银河就是阻隔他们的一条河流。
)6.小结寻找星座的两种主要方法:利用亮星形成的图形特征;根据已知星座来确认未知星座。
三、制作活动观星图1.谈话:如果我们想认识更多的星座,就需要制作一个活动观星图,帮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观察不同的'星座。
六年级科学《在星空中(二)》教案

六年级科学《在星空中(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2)了解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3)知道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2.过程与方法(1)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
(2)能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践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
2.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了解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教学难点】能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践中。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课前准备】活动星图、圆形纸板、剪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通过前几个的学习,我们对月相。
星座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观察到了哪几种月相?我们有没有观察到北极星和大熊星座?我们还知道哪些星座?⋯⋯把我们记录下来的月相图和星座图拿出来,大家一起开一个“星空”交流会。
二、进入新课(一)、开个交流会教师: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
图中有哪些星座?它们有哪些明显的标志?学生甲: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
你还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知识?学生乙: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教师:关于银河你知道哪些呢?学生: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
银河在天鹰座与天赤道相交,在北半天球。
银河在天球上勾画出一条宽窄不一的带,称为银道带。
教师:关于天鹅座你知道哪些呢?学生:天鹅座完全沉浸在白茫茫的银河之中。
天鹅座主要星排列得很像一个大十字架,把十字架想象为天鹅是很容易的,十字下那长长的一竖就是天鹅长长的脖子,一横为天鹅展开的双翼。
教师:关于天琴座你知道哪些呢?学生:天琴座是北天银河中最灿烂的星座之一,因形状犹如古希腊的竖琴而命名。
虽然天琴座面积不大,但是并不难认,因为它的主星织女星是“夏季大三角”的其中一个顶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7《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7《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星空中(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太阳系的基本构成。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球与其他行星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和星空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但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掌握太阳系的基本构成;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的基本构成;2.难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星空图片和视频;2.准备地球模型和太阳系模型;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张星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星空,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地球模型和太阳系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如太阳、行星、卫星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地球模型和太阳系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书面解答。
题目包括: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在星空中二》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在星空中二》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在星空中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掌握星座的辨认方法,探索星空的奥秘,以及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星座,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增强对航天事业的认识和关注。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星座的辨认方法。
教学重点:星空的基本知识和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星空图、星座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
学生准备:学习单、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神舟飞船发射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星空和航天事业的兴趣。
2. 新课探究:(1)让学生观察星空图,引导学生发现星空的美丽和神秘。
(2)教师讲解星座的辨认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星座。
(3)分组活动:学生合作,利用星座卡片在画纸上拼出自己喜欢的星座。
3. 例题讲解:讲解星座辨认的技巧,分析实例,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星空的基本知识2. 常见星座的认识3. 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晚的星空,记录自己发现的星座,并简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猎户座,形状像猎人,主要由四颗亮星组成,冬季夜晚在南方天空较为明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星空和星座的兴趣浓厚,但在辨认星座方面还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了解更多关于星座的故事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星座的辨认方法。
2. 教学过程:新课探究、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示例。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星座的辨认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星空图,直观展示星座的形状和特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在星空中二》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在星空中二》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第十章《在星空中二》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星座的概念、认识北半球常见的星座、探究星座的位置变化及其原因、学习使用星座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星座的基本概念,了解星座的分布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夜空的能力,学会使用星座图寻找星座。
3. 使学生了解星座位置变化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星座的概念、北半球常见星座的识别、星座位置变化的原因。
难点:使用星座图寻找星座、理解星座位置变化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座图、天文望远镜、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星座图、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星空,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星座的概念,展示北半球常见星座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星座知识。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观察夜空,寻找并记录北半球常见星座。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使用星座图寻找星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使用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星座图,在教室内模拟寻找星座,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星座的概念2. 北半球常见星座3. 星座位置变化的原因4. 使用星座图的方法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根据观察,如实记录星座名称、形状及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星座的知识,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夜空,了解更多的星座知识,参加天文社团或活动,进一步激发对天文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在星空中二》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在星空中二》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章节为《在星空中二》。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星座的起源与分类,掌握基本的星座识别方法,探索星座背后的神话故事,以及认识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星座的起源,认识常见的星座,并学会基本的星座识别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星座背后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热爱。
3. 帮助学生认识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星座的识别方法,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重点:常见星座的认识,星座背后的神话故事,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座图,星空投影仪,恒星和星系的模型。
学具:笔记本,铅笔,星座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星空投影仪,让学生观察星空,引导学生思考星空中的星座是如何形成的。
2. 新课导入:讲解星座的起源与分类,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星座,并学会识别方法。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在教室内观察星座图,记录下自己认识的星座。
4. 例题讲解:讲解星座背后的神话故事,让学生了解星座的寓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星座图上找出对应的星座。
6. 知识拓展:介绍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星座的起源与分类2. 常见星座及识别方法3. 星座背后的神话故事4. 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星空,记录下自己认识的星座,并了解其背后的神话故事。
答案:根据学生观察到的星座,提供相应的神话故事。
2. 作业题目:简述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答案:恒星是宇宙中的一种天体,由气体组成,能发光发热。
星系是由大量恒星、星云、行星等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星空,激发了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
通过讲解星座的起源与分类,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星座识别方法。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在星空中(二)》【创新教案】

《在星空中(二)》创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在学生认识了星座并实际去观察了星座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针对观星观月活动。
先是开个观察交流会,然后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的特征,最后是制作活动星图,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观星活动。
创造机会让学生开展观星观月交流活动,将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观察情况,是对前面观月活动的一个小结,同时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观星活动。
让学生认识星座的主要特征,然后根据亮星的位置关系去认识星座,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教科书设计了让学生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特征的活动。
制作活动星图,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星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星座的位置关系来认识星座,由此在实际观察中认识到星座在天空中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即因地球自转而形成的绕北极星转动,因地球公转而形成的星座逐渐西移现象。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经过4年的科学学习,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尝试让学生长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
学生对宇宙知识比较感兴趣,愿意讨论相关问题,但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漫天星斗不容易观察到,其实星座知识离学生生活距离有点远,更多只是停留在理论上。
学生对星座的兴趣更多地倾向于星相学、性格等方面,如何让学生理解星座在天文学上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向抽象运算转变的初期,学生抽象能力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发展,对于空间的事物难以理解,这也正是宇宙单元教学困难存在的原因。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1.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作好相关的记录。
2.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2.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
难点: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评价任务1.积极参与交流会,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教科版科学六下3.7《在星空中(二)》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3.7《在星空中(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星空中(二)》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星空中的各种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等,并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星空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因此,教材在编写时,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的实例和科学的数据,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星空中的各种天体。
二. 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于星空和天体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对于一些复杂的天文现象和理论还不能很好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星空中的各种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的特点,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一些天文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星空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的识别和命名。
2.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星空,来认识和了解各种天体。
2.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天体的特点,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深化对天体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星空图片、天体实例和数据的教学PPT。
2.星空图:准备一张星空图,用于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教学视频:准备一段关于星空和天体的教学视频,用于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星空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提出问题:“你们能识别出哪些天体?”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
六年级科学《在星空中二》教案

《在星空中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星座的组成和命名,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引导学生关注天文学知识,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星座的组成、命名和识别。
2.教学难点:如何在星空中寻找星座,以及星座的形状和故事。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星空图3.黑板4.白板笔四、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星座的定义和作用。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星座和故事。
2.星座的组成与命名(1)讲解星座的组成,如星群、星系等。
(2)介绍星座的命名规则,如以神话人物、动物、器物等命名。
(3)展示一些著名的星座,如北斗七星、大熊座、猎户座等。
3.星座的识别(1)教授如何使用星空图识别星座。
(2)以大熊座为例,讲解如何通过形状和位置识别星座。
(3)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巩固所学知识。
4.合作交流(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发一份星空图。
(2)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星空图中找出指定的星座。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5.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星活动。
(2)指导学生使用望远镜等工具,观察星空中的星座。
(3)引导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星座,分享自己的感受。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星经历,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观察星空,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星座和故事。
2.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星座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星座的识别“同学们,识别星座就像我们在人群中找朋友一样,需要一些标志性的特征。
比如,北斗七星,它就像一把勺子,我们只要找到这把‘勺子’,就能确定大熊座的位置了。
你们觉得,找星座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形状”或“位置”。
“很好!形状和位置是关键。
我们再来看猎户座,它有四颗明亮的星星形成了一个大四边形,这四颗星就像是猎户的肩膀和膝盖,很容易辨认。
教科版科学六下3.7《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3.7《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星空中(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夜空中的星星和星座,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星空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观察和探索自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对星空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星星和星座的具体知识了解不多,观察星空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星星和星座的基本知识,学会识别一些常见的星座,知道星星和星座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星空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星星和星座的基本知识,星星和星座的变化规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星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和星座,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星空图、星座卡片、望远镜等。
2.教学资源:有关星空和星座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星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介绍星星和星座的基本知识,展示星空图和星座卡片,让学生初步认识星星和星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星星和星座知识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讲解星星和星座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星空。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星空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观察星空的作业,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心得。
8.板书(5分钟)设计简洁清晰的板书,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了星星和星座的基本知识,学会了观察星空。
教科版科学六下3.7《在星空中(二)》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下3.7《在星空中(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在星空中(二)》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星空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星空的组成、星座的形成以及星空的变化等。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星空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星空的深入了解和专业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星空的组成、星座的形成以及星空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星空、分析星座的形成,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星空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星空的组成、星座的形成以及星空的变化。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星座的形成和星空的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星空模拟器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星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教学基本内容:介绍星空的组成,讲解星座的形成和星空的变化。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观察星空,分析星座的形成,并进行讨论。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利用黑板和多媒体课件,展示星空的组成、星座的形成以及星空的变化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等方面。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和讨论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在星空中二》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在星空中二》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第十章《在星空中二》的内容。
具体包括:了解星座的起源和命名,探究星座的位置变化,认识北极星及其在导航中的作用,以及通过望远镜观察星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星座的基本知识,掌握主要星座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星空,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宇宙的奥妙,激发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星座的识别、位置变化和望远镜的使用。
难点:北极星在导航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座图、天文望远镜、指南针。
学具:笔记本、笔、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晚上观星,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星空的变化。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星座的起源和命名,展示主要星座的图片。
(2)讲解星座的位置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星座的运动规律。
(3)介绍北极星及其在导航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使用星座图和望远镜观察星空,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夜空中的主要星座。
(2)使用望远镜观察星空,并记录观察结果。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观察星空的体会,分享观察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星座的基本知识2. 星座的位置变化3. 北极星及其导航作用4. 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星空,记录你找到的星座,并画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星座,完成相应的星座图。
2. 作业题目:使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描述你看到的星空景象。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景象,进行描述,如恒星的颜色、亮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星座的基本知识和观察方法。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阅读天文科普书籍、参加天文社团等,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7《在星空中(二)》教案

(1)材料准备
(2)制作活动观星图(视频讲解)
(3)使用活动观星图(视频讲解)
(4)学生动手制作活动观星图
课后可利用制作好的观星图进行持续的观星活动。
(1)认真倾听,学习认识星座的方法,并认识“夏季大三角”及它们所属星座和其他有名的亮星及其星座。
(2)观看视频,学习活动观星图的制作与使用,并动手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1.复习:(PPT出示大、小熊星座)
上节课我们通过建立模型了解星座,并认识了大、小熊星座,你能说出这两个星座的主要标志分别是什么吗?——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2.聚焦问题:如何认识更多的星座呢?
本节课一起来学习寻找星座的主要方法。
思考,回顾,倾听
本课与上节课内容关联紧密,利用复习提问导入,回顾知识地同时聚焦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逻辑清晰地进入学习状态。
根据教材,利用民间神话故事来引入,让学生产生兴趣,讲解星空期间还能穿插对应神话传说故事的内容,可以更形象地说明星座的特征。
利用视频微课的形式指导学生制作活动观星图及其使用,有利于让学生真正学会制作和使用。
小结
小结本课重点:
随季节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认识星座的两种主要方法:利用亮星形成的图形特征认识星座;根据已知星座确认未知星座。
认真倾听,巩固复习,记笔记。
帮助学生整理本课所学,及时巩固。
拓展
1.家庭交流会:
与家人交流第三单元所学及观月、观星活动成果。
2.介绍几种观星app,可利用现代科技观星app进行观星。
2024年教科小学科学六下《37、在星空中二》课件

2024年教科小学科学六下《37、在星空中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7课《在星空中(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宇宙中的第三节,详细内容涵盖星座的辨认、星空的观察以及了解恒星和行星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星座的基本知识,能够辨认常见的星座。
2. 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恒星和行星的特点,拓展对宇宙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星座的辨认、恒星与行星的区分。
教学重点:掌握星座的基本知识,观察星空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图、星座卡片、天文望远镜。
学具:笔记本、笔、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星图展示美丽的星空,激发学生对星空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谈论对星空的认识和感受。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星座的概念,展示星座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辨认常见星座。
(2)通过观察星图,让学生了解星座的位置变化。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星座辨认的方法,如通过寻找“形状”和“亮度”等特征来辨认星座。
(2)讲解恒星和行星的特点,进行区分。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观察星图,辨认并记录所看到的星座。
(2)进行星座辨认竞赛,检验学生对星座的认识。
5. 知识拓展(10分钟)(1)介绍星空的观察方法,如选择观察地点、时间等。
(2)讲解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
六、板书设计1. 星座的基本知识2. 星座的辨认方法3. 恒星与行星的特点4. 星空观察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所知道的三个星座,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位置。
(2)简述恒星和行星的区别。
2. 答案:(1)如:猎户座、北斗七星、大熊座。
猎户座形状呈“V”字形,位于冬季星空;北斗七星形状呈勺子状,位于北半球星空;大熊座形状呈大“V”字形,位于北半球星空。
(2)恒星是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如太阳;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自身不发光发热的天体,如地球。
(小学教育)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单元 宇宙 7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3 教科版

在星空中(二)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
【教学难点】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在星空中(二)一、开星空交流会1、前段时间同学们观察了月相,最近又观察了星座,这节课我们开个星空交流会,交流一下在观察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2、展示观星记录表及月相观察记录表。
3、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参观、学习。
4、小组交流观星、观月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
5、小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二、认识夏季主要星座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教师简单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2、(出示夏季星空图)请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星座?它们有何明显的标志?3、学生观察并汇报。
(预设: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是夏季星空中有名的亮星,形成一个三角形,被称为“夏季大三角”。
找到它们,也就找到天琴、天鹅、天鹰三个星座。
天蝎座形似蝎子,它的主要标志是心宿二,也称大火星,是一颗耀眼的红色亮星。
)4、阅读课本第59页的文字资料。
5、提问: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呢?(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分别是牛郎、织女星。
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
我们根据这条光带去寻找,“河”东是牛郎,“河”西是织女,“河”中是天津四,织女旁的四颗不太亮的星,就是押送织女的天兵;牛郎旁的两颗星,就是他担筐中的两个子女;银河就是阻隔他们的一条河流。
)6、小结寻找星座的两种主要方法:利用亮星形成的图形特征;根据已知星座来确认未知星座。
三、制作活动观星图1、谈话:如果我们想认识更多的星座,就需要制作一个活动观星图,帮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观察不同的星座。
2、讲解制作方法:(1)将全天星图剪下来做活动底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在星空中(二)》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3.7《在星空中(二)》教学设计
3、月相特点
弯月:像小船,像眉毛
圆月:像玉盘,像明镜
有的月相像耳朵,像馍馍
上玄月:亮面在右(西边)
下玄月:亮面在左(东边)
新月:亮面在右(西边)
残月:亮面在左(东边)
小结:不同的夜晚,月相形状不同,出现的时间和位置不同。
4、月相变化规律
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西边)
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东边)
5、古人与月相
古人长期观察月相,发现了一个月内月相周期性变化规律,从而制订了历法并寄情于月亮创造出了许多经典传颂的古诗词、神话传说和像中秋节、元宵节等团圆喜庆的节日。
(二)主题2:星座会
1、怎么找大熊座和北极星?
明确:
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2、夏季的天空
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
其中有三颗亮星——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
(1)找一找:这三颗星在哪?属于什么星座?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呈什么形状?
明确:—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它们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2)在茫茫的夏季星空中,怎样才能找到这三颗亮星?交流
回答
找一找
检查作业2:观察
星座
板书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关于星空,除了北斗七星,你还知道些什么?
刚才大家已经说出了很多星座的名字,这张星图中就有许多星座,看一下觉图像。
三、布置观测任务,深化星座概念
1、北天星图观察
(1)出示北天星图找大熊座和小熊座
板书 :大熊座——北斗七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2、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
【教学难点】
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以及相关资料、夏季星空图、事先考察夜间观察星象的地理位置 学生准备:活动星图、硬纸、剪刀等。
3.介绍星图的使用方法:
(1)将活动观星图举过头顶。
(2)转动星图,让图中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同一方向,再根据图中的其他星座来认识相应方向的天空中的星座。
4.学生制作活动星图。
5.指导学生在夜间进行观星活动:成立观星小组、制定观星计划。
6.小结: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教学后记:
教学概念:
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视觉图像也不同。
2、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要标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极星(小熊座)。
教学目标:
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星座图、传说资料。
2、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老师出示星座图,同学们,茫茫星空,常常使人望而兴叹,但哪位同学知道怎样认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在星空是(一)》。
2、请同学们了解课本57—58页,然后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分别是牛郎、织女星。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我们根据这条光带去寻找,“河”东是牛郎,“河”西是织女,“河”中是天津四,织女旁的四颗不太亮的星,就是押送织女的天兵;牛郎旁的两颗星,就是他担筐中的两个子女;银河就是阻隔他们的一条河流。)
6.小结寻找星座的两种主要方法:利用亮星形成的图形特征;根据已知星座来确认未知星座。
【教学过程】
一、开星空交流会
1.前段时间同学们观察了月相,最近又观察了星座,这节课我们开个星空交流会,交流一下在观察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2.展示观星记录表及月相观察记录表。
3.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参观、学习。
4.小组交流观星、观月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
5.小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3、提出问题
(1)星空中有些什么星座? (2)如何借助大熊座找到北极星?
互动学习:
一、比较平面和立体,铺垫星座概念
1、出示正方形和立方体,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出示圆和球形,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3、出示平面点图和星座模型
(1)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四、应用拓展
观察:在夏季的星空,根据“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分别找出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板书设计:
7、在星空中(二)
夏季主要星座——天鹅座(天津四)、天琴座(织女)、
天鹰座(牛郎)、天蝎座(心宿二)
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2)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二、制作和观察星座模型,建构星座概念
1、制作要求:
(1)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不同长度的铃铛。
(2)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
2、出示北斗七星图,推测:组成北斗七星的这七颗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会是怎么样的?如果从宇宙的其他地方,如这颗星看过去,还会是这样的图像吗?
二、认识夏季主要星座
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教师简单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
2.(出示夏季星空图)请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星座?它们有何明显的标志?
3.学生观察并汇报。
4.阅读课本第59页的文字资料。
5.提问: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呢?
(1)学生互动出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出一些题来考一考你的同学吗?
小熊座——北极星
(2)填写北天星图。
(3)请同学上来汇报一下。
2、南天天星图观察
课件出示南天星图,填写记录纸中的星图,并汇报交流。
3、刚才我们是对照着星空图片找到了这些亮星或恒星特殊组合及它们所在的星座,那如果在今晚实际的夜空中你找到它们?那今晚七点就去观察星空,找一找这些星座吧! 自我总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过程与方法:
1、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
2、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
三、制作活动观星图
1.谈话:如果我们想认识更多的星座,就需要制作一个活动观星图,帮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观察不同的星座。
2.讲解制作方法:
(1)将全天星图剪下来做活动底盘。
(2)另外将两张连在一起的纸片也剪成比底盘稍大一点的纸盘,其中一个剪下如教材中所示的一个椭圆,然后用细线将纸盘与活动底盘以北极星为圆心组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