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合集下载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4篇)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4篇)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前言为了保障幼儿园网络信息的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教育及管理秩序,制定本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是对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的总结与规范,是全体工作人员遵循的准则。

第二章总则1.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是确保幼儿园网络系统能安全、可靠地运行,保护重要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预防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2.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责任,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在幼儿园网络系统中的行为负责。

3.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要与幼儿园整体的安全管理相结合,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与幼儿园其他工作的协调与统一。

第三章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责任1. 幼儿园领导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策略和政策,并确保其实施。

2. 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定期组织网络信息安全检查和评估。

3. 幼儿园技术部门负责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运维与管理,制定并执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措施。

4. 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要遵守相关网络信息安全规定,遵循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对自己在网络系统中的行为负责。

第四章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

确保幼儿园网络系统的安全是首要任务,所有网络信息管理都要以保证幼儿园网络系统安全为前提。

2. 预防为主原则。

重点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追踪”的原则。

3. 国内外经验借鉴原则。

积极借鉴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的先进经验,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4. 分级管理原则。

针对不同级别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和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第五章幼儿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措施1. 密码安全。

制定并执行密码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禁止共享密码,加密存储和传输密码信息。

非车险大要案件暂行管理办法(1)

非车险大要案件暂行管理办法(1)

非车险大要案件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前言为了进一步提高非车险大要案件理赔质量,加快大要案件理赔时效,实现大要案件重点环节专业化、同质化管理,提升查勘人员对非车险大要案件处理的责任心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办法。

非车险大要案件分为涉人伤大要案件和不涉人伤大要案件。

涉人伤大要案件是指我分公司承保标的出险,造成单个人员伤亡损失在10万(含)以上或伤亡人数在5个(含)以上的案件。

不涉人伤大要案件是指分公司承保标的出险,造成的财产损失在5万(含)以上的案件。

(剔除共入形式共保案件)第二章操作细则一、接报案查勘员在接到95585调派查勘任务时及时与客户联系,通过95585获知的出险情况及向客户了解出险各项信息,初步判断为非车险大要案件后通过线下方式向上报至省公司理赔部非车险大案处理人员,线下方式可为即时通、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线下上报时效为接到报案半小时内。

省公司理赔部非车险大案处理人员应在接到中支上报大案时起一个小时内给出案件查勘指导意见。

二、现场查勘1、接到报案24小时内,查勘员应在省公司非车险大案组指导下赶赴出险地进行首次查勘,查勘内容包括但不限定于:核实出险时间、地点,查明出险原因,初步判断保险责任及评估损失。

2、查勘资料要求。

(1)查勘照片(包含:被保险人手持保单及条款照片、保单及条款详细内容照片、出险地明显标志照片、出险地全景照、现场损失局部照片,必要时可进行摄像保留资料);(2)询问笔录(由省公司大案组根据具体险种指导询问内容);(3)查勘记录;(4)在现场指导客户填写《索赔申请书》;(5)《索赔通知书》、《索赔资料清单》(要求在查勘现场时即向被保险人发放《索赔通知书》、《索赔资料清单》(见附件涉及单证样本),并要求被保险人签字(盖章),双方签字后原件交我司留存。

3、涉人伤大要案件除24小时查勘出险地外,还应到在接到报案72小时内赶赴伤者住院医院进行人伤查勘,人伤查勘要求:(1)了解伤者及陪护人员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户口所在地、户口性质、工作及收入、涉及抚养费的伤者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情况、护理人员信息等),完整填写《人伤案件信息确认书》(见附件涉及单证样本);(2)了解伤情治疗信息(就诊医院、主治医师姓名及联系方式、入院伤情<入院记录、CT片>、已发生医疗费用、预计可能总需医疗费用、);(3)人伤查勘照片。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考点冲刺班 配套讲义 第一章 前言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考点冲刺班 配套讲义 第一章 前言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要面对和回答时代的问卷。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就事业、不容辜负的好时代。

当代大学生应珍惜历史机遇,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接续奋斗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增强本领,勇于担当,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关键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个意味”A、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

B、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这意味着:中国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新时代的内涵: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全面理解中国梦(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化妆品行业产品安全与质量保障预案

化妆品行业产品安全与质量保障预案

化妆品行业产品安全与质量保障预案第1章前言 (5)1.1 概述 (5)1.2 目的和意义 (5)第2章化妆品行业概况 (5)2.1 行业背景 (5)2.2 化妆品分类及特点 (5)2.3 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5)第3章化妆品安全与质量风险分析 (5)3.1 化妆品安全风险 (5)3.2 化妆品质量风险 (5)3.3 风险防范策略 (5)第4章化妆品原料安全与质量控制 (5)4.1 原料选购要求 (5)4.2 原料检验与验收 (5)4.3 原料储存与管理 (6)第5章化妆品生产过程安全与质量控制 (6)5.1 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 (6)5.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6)5.3 生产环境卫生管理 (6)第6章化妆品包装与仓储安全 (6)6.1 包装设计要求 (6)6.2 包装材料选购与检验 (6)6.3 仓储管理与物流运输 (6)第7章化妆品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 (6)7.1 产品检验流程与方法 (6)7.2 产品质量指标与标准 (6)7.3 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及追溯 (6)第8章化妆品销售与售后服务 (6)8.1 销售渠道管理 (6)8.2 产品宣传与推广 (6)8.3 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投诉处理 (6)第9章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6)9.1 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 (6)9.2 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 (6)9.3 风险信息沟通与公开 (6)第10章化妆品法规与标准体系 (6)10.1 国内外法规概述 (6)10.2 我国化妆品法规体系 (6)10.3 化妆品标准制定与修订 (6)第11章化妆品企业内部管理 (6)11.1 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 (6)11.3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6)第12章预案实施与持续改进 (7)12.1 预案实施步骤与方法 (7)12.2 预案评估与监督 (7)12.3 持续改进与优化建议 (7)第1章前言 (7)1.1 概述 (7)1.2 目的和意义 (7)第2章化妆品行业概况 (7)2.1 行业背景 (7)2.2 化妆品分类及特点 (8)2.3 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8)第3章化妆品安全与质量风险分析 (9)3.1 化妆品安全风险 (9)3.1.1 化妆品原料风险 (9)3.1.2 化妆品生产过程风险 (9)3.1.3 化妆品使用风险 (9)3.2 化妆品质量风险 (9)3.2.1 化妆品成分风险 (9)3.2.2 化妆品包装风险 (9)3.2.3 化妆品储存风险 (9)3.3 风险防范策略 (9)3.3.1 加强原料监管 (9)3.3.2 优化生产过程 (10)3.3.3 完善产品检测 (10)3.3.4 规范产品储存和使用 (10)3.3.5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10)第4章化妆品原料安全与质量控制 (10)4.1 原料选购要求 (10)4.1.1 选购合法、合规的原料 (10)4.1.2 选购质量稳定的原料 (10)4.1.3 选购安全性高的原料 (10)4.1.4 选购适合产品需求的原料 (10)4.2 原料检验与验收 (11)4.2.1 外观检验 (11)4.2.2 理化性质检验 (11)4.2.3 微生物检验 (11)4.2.4 安全性检验 (11)4.2.5 验收合格原料 (11)4.3 原料储存与管理 (11)4.3.1 储存环境要求 (11)4.3.2 分类储存 (11)4.3.3 密封储存 (11)4.3.5 定期检查 (12)第5章化妆品生产过程安全与质量控制 (12)5.1 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 (12)5.1.1 生产设备 (12)5.1.2 工艺流程 (12)5.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3)5.2.1 原料质量控制 (13)5.2.2 生产过程控制 (13)5.2.3 成品质量控制 (13)5.3 生产环境卫生管理 (13)第6章化妆品包装与仓储安全 (13)6.1 包装设计要求 (13)6.1.1 容器材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材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抗渗透性、耐腐蚀性和耐冲击性。

本田SQM主要内容1

本田SQM主要内容1

第三章
生产准备阶段
3-1 3-3
阶段管理;3-2 工序设计 交货包装状态;3-4 生产准备阶段的不良对策
第三章
生产准备阶段
3-5 基准事宜(Model CP List;限度样本;皮纹、颜色整合;部品检查基准 书);3-6 计测仪器的管理
第三章
生产准备阶段
3-7 作业标准类;3-8 零件的交货;3-9 3-10 零部件CCC认证管理
量产过渡确认(可靠性确认试验)
第四章 生产阶段
4-1 生产阶段初期的品质管理 4-2 生产阶段的品质管理;4-3 标识和履历管理
第四章 生产阶段 第四章 生产阶纠正处理报告(交货不适合品及市场不良处理) 4-6 规格变更(对策要求表) 5-1 工序能力;5-2 防误装置;5-3 管理图; 5-4 解决问题的5原则;5-5 工序FMEA
章节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总体
内容 线上培训背景、日程说明 领导致辞、SQM概述 1-1 SQM的体系;1-2 生产过程示意图;1-3 SQM概要 2-1 重要保安部品;2-2 法规适合证明;2-3 供应商品质联系人的申报; 2-4 二级及以下供应商的品质保证;2-5 借出品的管理
第二章 总体
2-6 支给件的管理;2-7 供应商品质评价;2-8 异物管理 2-9 品质记录的管理

(完整版)斯瓦希里语学习入门小册子

(完整版)斯瓦希里语学习入门小册子

第一章前言关于斯瓦西里语斯瓦西里语(Swahili),也叫基—斯瓦西里语(Ki-Swahili),是一种美丽而奇妙的语言。

它属于尼日尔-科尔多瓦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倍奴埃—刚果语支。

斯瓦西里语是坦桑尼亚唯一的官方语言。

它是中非、东非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用语,包括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刚果,卢旺达,布隆迪,马拉维,莫桑比克,索马里,津巴布韦等。

句子结构是“主语+主语前缀+时态+宾语中缀(可以省略)+动词+宾语”。

第二章发音规则:a读啊,如Kama(类似)与汉语“卡玛”发音类似;i读一,如pilipili(辣椒)与汉语“劈力劈力”发音类似;o读袄,如wodi(厨房)与汉语“卧底”发音类似;u读乌,如husu(有关,关于)与汉语“户苏”发音类似;e读哀。

两个相同的元音在一起出现在词尾时,可以连续,即发成延长音,如kaa(蟹)、hii(这个)、ukoo(家庭).两个相同的元音在一起出现在词的中间位置时,一般都应该分开读,即发成声音轻重高低略有不同的两个音节,如ma-a—na(意义)、mti-i—fu(顺从的人)、ta-a—bu(困难)。

两个不同的元音连在一起时,都应该读成两个音节,如bi-u—ka(缺陷),bo-mo—a(拆除),fa-u—lu (成功),chuki-a(讨厌)。

18个辅音字母发音如下:b读b在bo(播)中的音d读d在de(德)中的音f读f在fa(发)中的音g读g在ge(个)中的音h读h在he(喝)中的音j读j在ji(鸡)中的音k读k在ke(棵)中的音l读l在le(乐)中的音m读m在mo(摸)中的音n读n在ne(呢)中的音p读p在po(破)中的音r的发音方法与l十分类似,但r拼成的音节发音时发的比较宽,肌肉较紧张,而且有明显的舌颤音。

发这个音的要领是:舌端抬向齿槽后部,向后面的硬腭弯曲,发生摩擦而成音,发音时,舌身肌肉放松,让气流冲出舌端,声带震动,颤动成音。

s读s在sa(洒)中的音t读t在te(特)中的音v的发音位置与f相同w发w在wa(哇)中的音y发y在ya(呀)中的音z发z在za(咋)中的音双辅音:kw、mw、fy、my、ny、py、vy、ngch、dh、th、sh、gh、khch读qi(妻)dh读英语音标中的ðth读英语音标中的θsh读英语音标中的ʃ的音,如汉语的“诗”gh读g的音kh读k的音ng读英语音标中的ŋ的音第三章数量1。

红星照耀中国第1章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第1章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第1章概括
摘要:
一、前言
二、关于《红星照耀中国》
三、第1 章内容概述
1.飞往西安的航班
2.西安事变
3.首次访问共产党区域
4.斯诺的旅行伴侣
5.对红色中国的初步印象
正文:
【提纲】一、前言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它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 年6 月至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生动史诗”。

【提纲】二、关于《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埃德加·斯诺在中国采访时所著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以及与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各阶层人士的访谈。

通过这部作品,斯诺向全世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展示了他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顽强拼搏、
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提纲】三、第1 章内容概述
【提纲】1.飞往西安的航班
在这一部分,斯诺描述了他从北京飞往西安的航班,以及途中俯瞰的中国大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内的社会状况。

【提纲】2.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斯诺在西安采访的一个重要事件,他详细描述了事变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揭示了这一事件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提纲】3.首次访问共产党区域
斯诺在西安事变后,第一次访问了共产党区域,对那里的生活和斗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提纲】4.斯诺的旅行伴侣
在这一部分,斯诺介绍了他的旅行伴侣,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展示了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精神。

第一章绪论1前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

第一章绪论1前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

第一章绪论1.1前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万吨,Cu 340万吨,Pb 500万吨,Mn 1500万吨,Ni 100万吨【1】。

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2】。

当前我国区域农业环境恶化现象十分严重。

据统计,1980年国工业三废污染耕地面积266.7万hm2,1988年增加到666.7万hm2,1992年增加到1000万hm2【3】。

目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面积已接近2000万hm2,约占耕地面积的1/5。

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1000万t,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t,合计经济损至少200亿元【4】。

据农业部环境监测系统近年的调查,我国24个省(市)城郊、污水灌溉区、工矿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320个重点污染区中,污染超标的大田农作物种植面积为60.6万hm2,占调查总面积的20%。

其中重金属含农作物种植面积约占污染物超标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0%以上,尤其是Pb、Cd、Hg、Cu及其复合污染最为突出【5】。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污染较普遍,污染面积近1 1300万hm2,其次是Pb、Zn等;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Cd、cr、As、Pb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

其中多数是由于工业污水灌溉造成的【6】。

1.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研究现状1.2.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 ,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造成的危害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固体物理讲义第一章

固体物理讲义第一章

固体物理讲义第一章前言:固体物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从微观上解释固体的宏观性质并阐明其规律的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晶体的物理性质与内部微观结构以及其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晶体结构(基于X射线衍射)●晶体结合与晶体缺陷●晶格振动(基于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研究固体热学性质)●固体能带论(基于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研究固体的导电性)第一章晶体结构内容: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形式及其数学描述主要包括:●晶体的周期结构●十四种布拉菲格子和七大晶系●典型的晶体结构●晶面和米勒指数●晶体的对称性固体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固体的原子以及它们的空间排列。

例如同为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导体)、碳60和金刚石就有明显不同的特性。

1.1晶体的周期结构晶体结构的特征:周期性组成晶体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或它们的集团)在空间的排列具有周期性(长程有序、平移对称性*)对称性晶体的宏观形貌以及晶体内部微观结构都具有自身特有的对称性。

晶体可以看成是一个原子或一组原子以某种方式在空间周期性重复平移的结果。

晶体内部原子排列具有周期性是晶体的主要特征,另一个特征是由周期性所决定的对称性(表现在晶体具有规则的外形)。

周期排列所带来的物理后果的讨论是本课程的中心。

(对称性最初是用来描述某些图形或花样的几何性质,后来经过推广、加深,用它表示各种物理性质/物理相互作用/物理定律在一定变换下的不变性。

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对称性最初的、狭义的意义,即几何图形和结构(不管有限还是无限)的对称性。

虽然眼睛看不到晶体中的原子,但是原子的规则排列往往在晶体的一些几何特征上明显的反映出来。

实际上,人们最初正是从大量采用矿物晶体的实践中,观察到天然晶体外型的几何规则性,从理论上推断晶体是由原子作规则的晶格排列所构成。

后来这种理论被X衍射所证实。

)布拉菲空间点阵和基元●为了描述粒子排列的周期性,把基元抽象为几何点,这些点的集合称为布拉菲点阵。

布拉菲点阵的特点:所有格点是等价的,即整个布拉菲点阵可以看成一个格点沿三个不同的方向,各按一定的周期平移的结果●格点:空间点阵中周期排列的几何点●基元:一个格点所代表的物理实体●空间点阵:格点在空间中的周期排列在理想的情况下,晶体是由全同的原子团在空间无穷重复排列而构成。

分子生物学-第一章-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第一章-第五节
4
分子克隆技术
1973年,Cohen等人首次在体外将重组的DNA分子导入 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进行了无性繁殖,从而完成了DNA 分子体外重组和扩增的全过程,这是基因工程发展史上 第一个克隆转化并取得成功的例子。
5
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经历了安全问题的争论和改造载体阶段, 当前已将突破点集中于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的表达问 题上,确切地说,更集中于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表达的 基因工程技术。
10
PCR技术
PCR技术传统的应用领域:医学、农业、生物工程学。 随着PCR诞生而直接出现的新兴学科中的三个:生物分子 考古学,分子生态学以及DNA法医学。
11
8
PCR技术
Kary Mullis 1990年在《科学美国人》上的一篇文章,及1998 年的自传《心灵裸舞》(Dancing Naked in the Mind Field) , 都曾提到PCR这个构想的起源。
PCR技术
1985年某一天晚上,Kary Mullis在驾车沿着California海岸 线兜风时,灵机一动,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这一灵感所带来的 结果就是:这项非常简单的技术,作为基因克隆的完美补 充,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上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引起了分 子生物学研究的一场革命。
第一章 前 言
1
第一章 前 言
第五节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2
生命科学实验技术概况
生命科学是实验的科学,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不仅 渗透和影响着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也全面推动着生 命科学实验技术的纵深发展。
3
第一个体外重组的人工DNA分子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Berg等首 次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Ⅰ切割猴子身上的病毒SV40 DNA 和噬菌体λDNA,又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成功地构建了第一个 体外重组的人工DNA分子。

《生命第一》安全意识手册.doc

《生命第一》安全意识手册.doc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知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

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

有了安全意识,人们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安全就会有保障。

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明白“安全为了谁”,才能找到安全意识之母、安全工作之魂。

第一章前言近几年来,我走过近百家企业,为他们提供培训、咨询服务,曾经和很多企业领导、安全管理同行一起讨论安全问题。

企业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普遍关注的话题。

•安全意识是一项硬指标第二章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为自己一场考试,要考满分才算合格。

有这么严格的吗?有。

这是我在南方电网公司了解到的做法。

•谁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你的平安,是对家人最好的•学会安全,活着就好•企业安全好,我的收入高•管理选读:谁是安全的主体第三章大家共坐一条船,齐心才能抗风险“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这句话在我们中国的企业里,员工们是耳熟能详。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一人违章,大家遭殃•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安全连着你我他,防范事故•操作之时顾左右,相互提醒•管理选读:假如你是事故受第四章风险危害时时想,胜过领导天天讲我经常说,我们工作生活在充满风险的世界里。

但这并不是我个人的见解。

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佼佼者BP公司就一再告诫自己的员工:“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及行业里……”危害常伴左右,风险如影随形。

•我们身处风险包围的世界•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危•只要上岗,集中思想•岗位危害我识别,我的安全•管理选读:工作安全分析第五章魔鬼就在细节里在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扁鹊见蔡桓公》。

名医扁鹊来到了蔡国,蔡国国君桓公知道他声望很大,便宴请扁鹊,他见到桓公以后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

”•可以向上报告,但不能坐等•只要有可能,就让它变成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八小时内外,不留隐患第一章前言安全意识是一项硬指标近几年来,我走过近百家企业,为他们提供培训、咨询服务,曾经和很多企业领导、安全管理同行一起讨论安全问题。

论文格式规范

论文格式规范

天津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试行)天津商业大学研究生部编二零一二年十一月第一章前言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的主要依据,也是社会重要的文献资料。

为使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更加规范化,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特制定《天津商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供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参考。

本写作规范适用于以中文为主体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外文为主体的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另行公布。

第二章内容要求2.1 论文内容要求1.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2.运用本学科、专业或引用其它学科领域的理论或方法解决本学科领域内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论文应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新见解;3.论文要求概念清晰,分析论述严谨,图表清楚整齐,数据真实可靠;4.论文应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的工作时间应在一年至一年半。

2.2 论文结构要求学位论文一般由十三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扉页,(3)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4)中文摘要,(5)英文摘要,(6)目录,(7)前言,(8)正文,(9)结论,(10)参考文献,(11)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2)附录,(13)致谢。

学位论文每部分从新的一页开始,各部分要求如下:(1)封面(统一格式)论文题目: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准确得体、引人注目、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

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为准。

指导教师: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

(2)扉页(见附件1)分类号:暂空密级:非涉密(公开)论文不需标注密级,涉密论文须标注论文的密级(内部、秘密或机密)。

(3)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见附件2)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见附件2统一格式,研究生本人和指导教师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签字。

(4)摘要(见附件3)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1500字左右(限两页内),字体为宋体小四号。

个人自传范文与格式

个人自传范文与格式

个人自传范文与格式第一章:前言自传是一种记录个人生平经历的文字创作形式。

通过自传的写作,我们可以将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事业成就、价值观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全面而真实的呈现。

自传在求职、考大学、出国留学或者写作等场合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自传的格式、内容、风格以及写作技巧,帮助大家撰写一份真实而具备说服力的个人自传。

第二章:个人自传格式1.标题:简要说明自传的主题,字体建议使用黑体,字号在30-40之间,居中显示。

2.外形:建议将自传分为若干章节,每章要使用适合的题目,大于14号字体,以黑体居中显示,章节之间要留出合理的空白和缩进。

3.字体:自传中的正文可以使用宋体、微软雅黑等易于阅读的字体,字号建议在12-14之间,可以使用加粗、下划线、斜体等文字效果以提高表现力。

4.间距:段落之间要有适当的空行,建议设置为1.5倍或者2倍行距。

5.页边距:上下边距建议设置为2.5cm,左右边距建议为3.0cm。

第三章:个人自传内容1.引言部分:在自传的初步引言中,要注意不要揭示过多的细节,只需简要介绍自己的背景以及写作动机即可。

2.个人履历:个人履历是最核心的部分,要尽量详细地记录自己的经历、成就、难点和挑战,力求完整和真实。

尽可能地阐述自己在这段经历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实力。

3.能力与技能:在自传中,在个人履历之后,我们要分析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并说明这些能力和技能是如何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

例如: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管理、IT技能等。

4.价值观与追求:在关键部分,可以述说自己的成长理念、价值观念以及个人追求的目标和梦想。

这些内容可以与自己的经历相结合,提升文章的说服力。

5.结尾部分:自传的结尾可以使用两种方式来结束。

一种方式是通过总结已经达成的目标和梦想,强调自己未来的追求和期望。

另一种方式是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指明自己日后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边坡支护专家论证方案

边坡支护专家论证方案

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编制说明 (1)第二节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括及工程特点 (3)第一节工程概括 (3)第二节工程特点 (3)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 (4)第一节机构的建立 (4)第二节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4)第三节机构岗位质量责任制 (5)一、项目经理(周金波)岗位质量责任制 (5)二、项目副经理(刘臣)岗位质量责任制 (6)三、项目技术负责人(姚明)岗位质量责任制 (6)四、施工员(陈睦林)岗位质量责任制 (7)五、专职质检员(罗成刚)岗位质量责任制 (8)第四节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的保证措施 (8)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和工艺 (10)第一节施工测量 (10)二、建立施工控制网 (11)三、施工控制网的精测和检核测量 (11)二、高程控制网建立 (12)第二节支护桩施工方案 (12)一、施工顺序 (13)二、施工工艺 (13)三、支护桩质量保证措施 (16)第三节场平工程土石方开挖 (17)1、施工准备工作 (17)2、施工测量 (19)3、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19)第四节冠梁施工 (20)一、施工方法 (20)二、质量控制 (23)第五节腰梁施工 (25)一、施工顺序 (25)二、施工方法 (25)1、开挖边坡、梁底整平。

(25)2、地模敷设及腰梁植筋 (25)3、钢筋绑扎及焊接 (27)4、模板安装 (28)5、混凝土施工 (29)三、质量要求 (30)第六节锚索施工 (31)一、施工准备 (31)二、BC、DE段拉力型锚索施工流程 (33)三、CD段压力分散型锚索施工流程 (39)四、试验和检验 (45)第六节喷锚网施工 (45)一、设计要求 (45)二、施工方法 (45)三、喷射砼施工 (47)四、施工工艺流程 (47)五、喷射混凝土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48)六、喷射砼施工注意事项 (49)七、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0)第七节边坡监测 (52)1、工程周边环境概况 (52)2、监测工作实施细则 (53)3、监测方法 (54)4、信息反馈 (56)5、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56)第八节重力式挡土墙 (57)一、施工准备 (57)三、隔水层、泄水孔、反滤层 (59)四、挡墙砌筑施工 (60)五、施工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61)第五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62)一、雨期施工准备 (62)二、雨期施工措施 (63)三、雨期施工安全措施 (65)四、安全技术要求 (67)第六章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68)一、质量管理机构 (68)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68)第七章边坡坍塌应急救援措施 (71)1、高边坡处突组织机构设置 (71)2、应急处突预案 (72)3、灾害事故清理上报 (77)4、地质灾害处突实施 (77)第八章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79)一、工期安排 (79)二、工期保证措施 (80)第九章安全文明措施 (81)二、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83)第十章施工现场管理 (84)一、施工过程技术管理 (84)二、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85)三、现场材料管理 (85)四、生产要素管理 (86)第十一章附图 (87)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图纸会审纪要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至3章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至3章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至3章读后感第一章:前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我在初中时读过的一本名著,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钢铁制造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同时,也让我对工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第二章:钢铁的生产过程
书中详细介绍了钢铁的生产过程,从矿山、高炉、炼钢炉、轧钢厂等环节,以及每个环节所扮演的角色,每一步的过程,以及每一步都需要的关键技术。

阅读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制造钢铁的艰辛和复杂性。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和设施,如钩、夹子、铲子、钳子、锤子等等,让我感到制造出一件钢铁产品的劳动和汗水是多么的值得尊敬。

同时,也对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章:对于工业发展的思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让我对于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有先进的制造工业,才能为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不仅仅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会影响到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

钢铁产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中的重要支柱,建设现代钢铁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结语: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制造钢铁之艰辛,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要想拥有强大的实力,就必须不断提升工业实力,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MO案例培训教材----指纹头

MO案例培训教材----指纹头
● 焊接工站连锡也会影响到LED灯正常
三、围堵对策:
1、对此批退检产品重新进行二次测试,确保品质无异常后在送检QC抽检。 2、班组长召集焊接站老化测试站人员统一培训老化站LED灯异常。 3、重新考量各工位的每位员工作业能力的稳定性,申报培训。
第四章:棱镜破损
一、案例判断:
从左图可以看出此产品在指纹采集面右下角处有一处 大于2MM缺口
第三章:LED灯异常
图例三
一、案例判断:
从左图可以看出左边LED灯常亮,右边LED灯正常闪烁
二、可能原因分析:
● 作业人员在老化测试站不仔细,将LED灯异常 的不良产品放置于正常品中。
● 作业员岗位不固定导致作业顺序点到有误放 可能。
● 责任心不强,认为只要上老化时灯亮正常就 以为此产品为正常品,在下老化时就忽略了 此工站的测试目的
• 品质乃企业生存之根本。 • 严于律己,不违反执行流程 • 加强品质,从我做起。
四、通过以下案例,希望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第二章:指纹不清
一、案例判断:
从左图看,此产品在矫正测试站出现的指纹模糊
二、原因分析: ● 作业人员没有按照SOP的限度样本判别指纹 清晰度 ● 在LENS固定站作业导致胶水覆盖于LENS透光 孔 ● 作业人员指纹纹理达不到矫正测试站生产需 求 ● LENS的可靠性
总结
一、异常共同性《MO异常比例》: 人员误放,MO异常发生比例:5%
作业员作业能力不稳定, MO异常发生比例:30% 没有定期做GR&R ,MO异常发生比例:10% 机台测试一致性差, MO异常发生比例:10% 设备老化, MO异常发生比例:2% 产品性能不稳定 ,MO异常发生比例:3%
二、全员参与的准备条件: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 (第五版)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 (第五版)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第五版)目录第一章前言胸痛中心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提出的概念,通过量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和影像学科等)合作,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适当的医治手腕,从而提高初期诊断和医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达到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医治,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

全世界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巴尔地(的)摩医院成立,至今美国“胸痛中心”已经进展到5000余家。

目前全世界多个国家如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在医院内设立有“胸痛中心”。

美国胸痛中心协会通过对胸痛中心的认证工作大大推动了美国胸痛中心的标准化进程,推动了专业指南尤其是ACS相关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落实,使美国对ACS的整体急救水平大大提高。

除美国之外,德国心血管病学会也启动了德国胸痛单元的认证工作,德国胸痛单元的认证对推动全德乃至部份欧洲其它国家的ACS的救治水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ACS救治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及指南的要求仍有专门大的差距,要紧体此刻患者发病后就医时刻延误和就医以后医疗系统内的延误太长,使许多患者错过了最正确救治时刻,从而致使ACS的死亡率较高和长期预后较差,这与我国尚未普遍开展胸痛中心的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

2020年发表的《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对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起到了踊跃的推动作用,全国前后有十余家胸痛中心挂牌成立,并有两家胸痛中心通过了美国胸痛中心协会的认证。

整体来看,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方才起步,各家胸痛中心的运作模式、治理机制和实际运作成效不同专门大,其中很重要的缘故是我国尚未自己的认证标准,多数是依照自己对美国胸痛中心的熟悉结合自身条件而设计。

为使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达到标准化要求,急需成立中国自己的认证标准。

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意血管病分会牵头制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以指导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和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安排主要内容第1部分:创新的概念及发展;技术创新的内涵、源泉及理论;技术创新过程分析第2部分:技术进步的内容及模型;生产率分析等第3部分: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主要参考书1技术创新学傅家骥清华大学出版社2技术创新管理吴贵生清华大学出版3企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侯先荣吴亦湖4技术战略与创新—竞争优势的源泉,V.K.纳雷安安;电子工业出版社5 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玖.笛福等,清华大学出版社6发展微观经济学普兰纳布·巴德汉,克利斯托弗·尤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7 经济增长导论查尔斯·I·琼斯北京大学出版社8 发展经济学德布拉吉·瑞北京大学出版社关于考核开卷第1章前言1新产业的诞生或者产业的演化、整合、裂变乃至消亡,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发展,新产业的诞生,或者产业的演化、整合、裂变乃至消亡,体现了技术进步的结果。

一个技术体系,从本质上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

技术进步的内涵丰富,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技术进步:是指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剔除了资产和劳动力增长因素后剩余因素的综合,它包括政治、社会、教育和自然条件的变化等内容。

丹尼森划分为:资源的优化配置;规模经济性;知识进展;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政策影响;不规则因素等。

狭义技术进步:通常是指具体的生产方法、手段的改进与变革。

这两个概念有较大的区别:从一般的经济意义上的研究→通常运用广义技术进步的概念,主要原因:易于计量和统计分析。

在具体分析上,由于内容过于广泛,往往运用狭义技术进步的概念。

狭义技术进步的经济意义不十分明确。

即经济增长和繁荣→并不是任何机器设备更新、新工艺和新材料的采用所形成的。

当这两种概念误用时,容易导致技术进步作用的误解或不得要领。

2如何理解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一般分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划分标准是看技术进步是否改进了资金与劳动力的质量。

如丹尼森,对发达国家的分析,技术进步在劳动力素质上的间接体现,如教育培训因素在技术进步中的比重等;而直接体现:知识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如肯·德里克分析1929—1978年美国50年的生产率,认为生产率增长有40%归因于技术创新,20%归因于资源配置的改进,12%归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13%归因于规模经济性,只有约15%归因于人力资本的增加。

即他的研究中,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作用占了85%,尤其表现为技术创新占了主导作用。

技术进步各因素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式和程度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

第一层次: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影响是间接的,但具有基础的意义,也是第二层技术进步的基础。

第二层次: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潜在的、是第三层次的基础与前提。

当实现第三层次的技术进步时,出现了新的产品,新的工艺,使原有的商品成本及其要素构成发生了变化,而规模经济使已有的商品数量激增,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从而导致原有产业技术构成和要素构成的变化,或新的产业生长点的形成,进而直接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而实现的,事实上,从更高层次看,规模经济往往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是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图中,广义技术进步包含了狭义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相交而不重合,即技术创新不完全是狭义的技术进步,因为技术创新使用的不一定绝对是新技术或先进技术(有时是适用技术);而狭义技术进步亦并不一定都能体现在成功的新产品或新工艺上。

有效的狭义技术进步,体现在产品和工艺上的,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的狭义技术进步,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规模经济以及技术引进等内容。

规模经济与技术创新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而技术引进,在消化、吸收层次上的技术引进可视为“模仿型创新”,在创新层次上的技术引进则是完全的技术创新,大型成套技术的引进会直接形成规模经济。

所以,用技术创新表述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比笼统地谈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意义要清楚而深入得多。

3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

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实质上是一种技术联系。

前向关联:一个产业部门所应用的技术体系必须依靠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当生产资料部门的技术体系发生变化,使所提供的生产资料的性能、种类发生变化后,迫使前者与之相适应,改变其技术体系。

后向关联:当一个产业部门的技术体系发生变化后,有时也要求原材料的性能品种发生相应变化,使原材料供应部门的技术体系发生相应转变。

表明,产业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技术联系。

①技术创新促使需求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最直接和最基本的作用,技术创新正是通过对潜在需求的识别和新需求的创造而直接推动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品创新直接创造新的需求,主要通过“前向关联”,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横向迁移和分离。

工艺创新通过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了生产率,进一步刺激需求,扩大产品市场。

使原行业以更高的速度纵向生长,并通过“后向关联”使后向产业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②重大技术创新导致新产业形成主导技术的创新,导致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发生大量的产品创新,辅之以工艺创新,则会形成新兴产业,如60年代后期电子产业的形成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常被描述为“新技术系统”的形成,或新的“技术范式”的形成。

③技术创新的“群集”和“放大效应”在导致新产业形成的同时,通过产业间的内在关联而被“放大”,波及其他产业。

一产业的产品创新→另一产业的工艺创新,而这种新的技术体系形成则导致其在多行业的全面应用和创新。

如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合成材料和电子技术的全面推大和应用。

这导致了第一种(T 型)创新群集的产生,即同时出现的、在技术上相互关联的创新群集。

如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经济环境和经济周期的变化还往往导致第二种(M型)创新群集的发生,即指在技术上无直接联系,仅由需求的全面旺盛或其他有利条件的共同刺激所引起的几乎同时出现的创新群集,如几乎同时出现的合成材料与电子产品。

技术创新的“群集”和“放大效应”将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带来巨大的影响。

当然,这种影响是在创新的扩散过程中达到最大的。

扩散过程本质上亦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因为,在扩散中,新技术的采用者和供应者的不同经济动力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来自技术上相关的创新,这些创新仿效初始创新,并且不断改善其性能和降低成本。

④创新使优势产业加入国际竞争当技术创新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在国际上赢得比较优势时,即可使优势产业加入国际竞争,从而使优势产业与国际产业格局发生有机联系,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新产品新工艺创造更多的机会,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图3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技术创新不仅使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使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成为动态的生命运动。

(1)及时解决各种“瓶颈”,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2)及时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使生产要素如“血液”一样得到合理和迅速的流动和配置;(3)使产业能不断地“吐故纳新”,使产业结构的发展,不仅能够适时淘汰过时的成分,而且,还能及时地孕育新的产业;(4)使产业结构具备自组织、自适应、自成长的功能。

技术创新使产业结构具备了“新陈代谢”的功能,从而使之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进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比之产业结构高度化更重要和更本质的是产业之间的有机关联,而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则是形成这种有机关联的关键;关于综述文章或研究报告型题目一篇学位论文或科学论文,或简单地说,针对并解决一个带问号问题的成果。

这个带问号的问题是针对一个既定的、现存的或流行的判断或命题而提出来,由论文作者在论文中加以界定并对之进行分析。

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也叫做“论文”的东西其实不是这种情形。

它们并不专门地探讨带问号的问题,而是讨论、叙述、概括某个事物或事情,在这种作业中,文章没有明确的、贯穿前后的“论点”。

围绕一个中心事物,凡涉及这个中心事物的各个相关事情都可以被纳入作者的视野。

例如,一位作者提出考察“汽车消费信贷在近年中国(或美国)的发展趋势”,考察“学生教育贷款在近年中国(或美国)的发展趋势”,考察“国际反洗钱行动的新发展”,考察“住房信贷证券化的可能性、条件、方式、意义”,等等。

所有这类题目的一个共性是,作者的思维跟着考察对象走,考察对象“走”到哪里,作者的文章就跟随到那里。

综述文章或研究报告型文章一般要在文章中回答几个问题(而严格意义上的论文则只回答一个中心问题)。

这些问题相互之间可能有逻辑关系,也可能没有逻辑关系。

例如,就“汽车消费信贷在近年中国(或美国)的发展趋势”这个题目而言,报告者通常要涉及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最近几年中汽车消费信贷在中国(或美国)的总量增长情况;最近几年中汽车消费信贷在中国(或美国)的地区分布特点;汽车消费信贷增长与汽车销售增长之间的对比关系;消费者对汽车消费和汽车消费信贷的需求极其特点;现行政策中限制汽车消费信贷增长的部分;现行政策中鼓励汽车消费信贷增长的部分;对现行政策的总体评价;汽车消费信贷提供者的一般情况;国内外汽车消费信贷提供者的比较;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赢利性和风险及其特点;等等。

很明显,如果按照上述纲目撰写了一份报告,报告者心目中的主题就是围绕:汽车消费信贷在一国近期发展中所涉及的广泛问题在进行讨论。

当然,作者也没有离开经济学分析,他或她事实上还是在从供给和需求这样的角度来考虑这些问题,并清楚地知道这份报告的用途在于为有关的政策决策提供背景参考和或意见建议。

同时,也很明显,报告者在这里并不打算对诸如“影响近年汽车消费信贷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做出分析性结论(即比较某个或某类供给因素或需求因素的相对强度)。

即使进行了这种分析,分析往往也是简略的,被“淹没”在文章对众多其他问题的讨论中。

研究报告采用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综述”或“概括”。

作者在进行综述或概括时,需要对所掌握的大量材料(“素材”)进行归纳,梳理出清晰线索,对事物或现象的特征进行概括和描述,评价和揭示事物的相关意义。

具体说,在这种工作中有三件事情至关重要:确立了一个主体事物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讨论哪些相关事情。

这有点像是进行“二次选题”。

任何一个事物或事情,无论它是一件“大事”还是一件“小事”,它的相关方面实际上无限多的,可由此而涉及无穷多个问题。

如果要做到面面俱到,对一件“小事”的综述或概括几乎也不可能。

所以,作者必须有取舍,在一开始就明确准备仅仅关注哪些相关方面,不打算涉及哪些方面。

或者,作者明确准备重点探讨哪些方面,而将别的一些相关的或关系较远的事情放在本文相对不重要的位置。

对“素材”进行甄别筛选,任何一个事情,作者都可能面对大量素材:前人和同人的论述,各种时事新闻报道,作者自己收集的一手材料(包括通过自己或委托别人进行的各种实地考察,访谈,问卷,档案文献摘录,过期期刊查证,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