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生本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心情愉快的先学,教师再教。
学生学后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在平时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本教育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
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
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
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
这一环节的设计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习提供广阔的舞台。
以生为本“乐”动课堂 论文.docx
以生为本,“乐”动课堂摘要:新课改教育理念与音乐课程的整合,要求课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强调学生妥■在琛堂上要有实践力和创造性。
在课堂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者,让教师意识到陈旧教法的不足之处。
在现阶段组织学生学习音乐时,教师也应当将学生髭于教有体系的中心位髭,为学生创迂身体律动、器乐演矣等学习活动,以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从而有效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小学吉乐:新课改:以生为本:课堂教学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大多数音乐教师会采取“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模式,组织学生学唱歌曲、欣就乐曲,致使学生犹如“提线木偶”,难以基于自身的探究和体验,感知音乐的魅力,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对此,音乐教师应当主动地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建体态律动、器乐演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动”起来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更深一步地感知和理解音乐。
一、衔接节奏训练,强化音乐素养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学习乐曲的节奏,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把握乐曲的灵魂,使学生更加准确地表达乐曲。
但是,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水平有限,在教师直接为学生引入乐曲后,学生难以直观地感知乐曲的节奏,以致于无法准确地表达乐曲。
而演奏器乐的方式,能鲂让学生.透过肢体动作,自主感知乐曲节奏的变化,从而正确地把握乐曲的节奏,对此,教师不妨为学生创建演奏器乐的活动,让学生以演奏器乐的方式巧妙地表现乐曲的节奏.例如,在£斑档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用打击鼓、钱等乐器的方式,完成对乐曲节奏的感知。
在教学中,教师先指导学生欣赏欹曲的情绪、演唱者的声音,让学生对歌曲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体验。
随后,教师为学生引入鼓、镀等乐器,并为学生渗透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增强学生演奏乐器的能力。
之后,教和引导学生应用鼓、钺等乐器,对本首乐曲进行表示,促使学生透过“击鼓弄钱”的方式,更加直观地体验本首乐曲的节奏.紧接着,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表现,按照互补的原则,恰当地安排各个小组的成珏,让每个小组中既有节奏感较强的学生,也仃演奏鼓、镀等乐器能力较强的学生,以便学生依林小组的力员,加快把握乐曲节奏的进度。
关于生本课堂的文章
关于生本课堂的文章生本课堂:教育的新方向在当今的教育领域,生本课堂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生本课堂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探究和合作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生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而生本课堂则打破了这种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培养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实现生本课堂,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这意味着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学习任务和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生本课堂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生本课堂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素质。
然而,生本课堂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以应对新的教育需求。
其次,学生也需要逐渐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此外,学校和教育部门也需要为生本课堂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总的来说,生本课堂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
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虽然实施生本课堂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相信生本课堂将成为教育的新方向。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论文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摘要]生本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赞赏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本文介绍“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生本教育客体与主体梯度与层次趣味与兴动心与动手“高度重视学生”是生本教育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行为观,“一切为了学生”是生本教育的价值观。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生本式”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信息为基础,在与教师、同伴、作者、编者进行对话的活动中,经过联想、想像、分析、推理、归纳、整合、质疑等思维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累,生成新知,习得能力,从而达成具有个性化的意义建构,从而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
这种教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赞赏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一方面是要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要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六个要点:一、摆正客体与主体地位一体客体与主体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改革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客体。
教师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不断在他们成长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成为他们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
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践论文
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探究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生本教育的特点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
生本教育要求学习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开放,而且包括课外的开放:生本教育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自主实践,既要独立学习和整合学科知识、对学习问题及任务独立探索,又要积极与其他个体协作交流:生本课堂要求教师不要轻易将问题和任务的结果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与伙伴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
生本教育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作为思想品德教师,首先应明确自己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服务者。
其次,教师要真正相信学生的潜能,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具有天生的求知欲。
第三,我们要真正地为学生设计教学,做到心中有生,目中有人。
为了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加强自主探究这种方法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学习材料及学习伙伴影响下,对新的知识结构内容进行自我学习的整合。
学生对自己探索的问题进行论证,解决问题。
教师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管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水平的高低。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学生撰写思想品德小论文、调查报告。
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找资料、自主体验探究性过程、自主写出有说服力的论文。
如《中学生消费面面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改革开放话巨变》等等,学生尝到了创造成功的喜悦,通过自主探究,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二、加强小组协作与交流我经常在课堂上把学生几个人分成一个小组,教学组织自始至终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小组协作回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弥补了师生交流的缺陷,使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群体中得到解决。
“生本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应用论文
“生本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在班级这样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教育环境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掘学生自我发展意识,使其自觉寻找自我意识并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才能实现他们个人素质的提高。
“生本”因其人性化管理的优势而会使班级管理工作变得轻松和高效。
关键词:生本教育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自学、自主、自立,一切按照人本身的发展规律,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自身的科学、合理、健康的成长。
如果我们的班级工作还停留在原来的工作方式上,恐怕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有思想、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学生群体。
因此,在工作中既要有宏观的群体管理,又要有微观的个性指导。
那么如何在生本教育模式的大环境下搞好班级工作,是摆在所有班主任面前的一道难题。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认识到,班级管理不仅需要教师的责任和师爱,更需要管理技巧。
1.“生本教育”理念需要班主任有良好的教育方法“生本教育”的班级管理要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班主任要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愿望与要求,“沉”到学生中去。
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广泛听取学生意见,通过不断的师生交流,达成共识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严”并非苛刻、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
当班级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学生违纪甚至多次违纪,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分清对错和利害,初步拟出几种要教育的措施,正确处理自我管理中犯错的同学。
对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不要一棍子打死,应帮助其分析原因,然后择优选择合理、恰当的措施。
在教育中不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非常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
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殴打为抚摸、训斥为商量、冷漠为热情。
这样,哪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使之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
“生本教育”随笔论文
“生本教育”随笔我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参加工作已经两年多了。
参加工作前总认为只要能把课讲明白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但工作后,当学校提出“生本教育”时,我才知道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样简单。
生本教育是把我们的教转化为让学生自己去学和做,使他们成为整个教育的主人,我们教师只是“仆人”。
是以生为本的教育,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现在大部分人都认为分数就是一切,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
过去我们教学根本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天性,每天只是靠老师往学生脑子里灌输知识,告诉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哪些知识必须回家背熟记住,哪些作业必须完成。
我们可曾想过,我们越是生往学生脑子里灌,学生就越不愿意学,越不愿意学上课就越会“捣蛋”。
有一本书上曾说有一个学生学习不好,上课总搞小动作,来上课的老师都希望他上课时能安安静静的睡上一觉。
这个学生说了:“所有的老师都让我上课睡觉,我哪来那么多的觉睡呀。
”从这个例子就体现出,要想让学生认真学习,不光是老师要讲的精彩,而是需要让学生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现在我们教学的弊端就是把大量的可以依靠本能获得的东西变为必教之物,什么知识都是由老师去教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导致让学生失去了自己获取知识的快乐,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本来聪明的学生也变得笨了。
而要想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让教转化为学,教也就是为了学。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生本教育。
对于生本教育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曾经注意到了方方面面,所有我们能想到的,新的,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做法,都摆到我们改革的目标里。
我们也曾想要在教学中实行探究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想要让学生走向生活世界,但很快就感到完不成教学任务,实现不了教学计划,于是不得不退回到原来的做法。
甚至我们根本不信任学生,总认他们根本探究不到本节课该掌握的知识。
我曾经也这样认为,但我做了一些简单的尝试,发现我的想法是错的。
去年我带的是初三毕业班,课业非常紧张,复习阶段每天都是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然后上课我再对部分习题进行讲解,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效果并不好,很多知识都讲过了,但是再出现时学生还不会,甚至遇到曾经讲过的原题也一点思路都没有。
研读小学语文课文,感悟“生本教育”理念[论文]
研读小学语文课文,感悟“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尊重自然,顺应儿童天性,提升生命质量且具有科学意义与崭新价值的教育体系。
“生本教育”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需要我们用心感悟,用心实践。
通过选取小学语文3篇课文,分析小学语文课文中蕴藏的“生本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课文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感悟“生本教育”理念,善于发现语文课文中蕴藏的“生本教育”火花。
笔者就以研读寓言《揠苗助长》、课文《桃花心木》和《乌塔》为例,谈谈对“生本教育”理念的感悟。
一、顺应学生学习天性,发挥教师“导航”作用“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习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
《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故事中的宋人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不顾禾苗自然生长本能和发展规律,强行人为拔苗助长。
结果,禾苗不但没有长高,反而全部枯死了。
宋人愚蠢之处,恰恰是违背了禾苗自然生长发展规律。
这个故事的启示是: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培育“禾苗”成长。
这个故事,对我们进行生本教学实验就很有启发:学生就是天天向上的“禾苗”,教师就是科学培育“禾苗”的园丁,“禾苗”天天健康快乐成长,教师科学培育是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顺应学生学习天性,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做现代化的优秀“农夫”,为学生生长过程做好科学“施肥”“松土”“浇灌”“防病”等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科学导航,为学生创设科学、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科学、丰富、健康、智慧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评价等提供科学指导。
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生本教育”理念,就是相信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天生的学习天性,教师应充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科学“导航”。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挥园丁“授渔”作用《桃花心木》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位种桃花心木的园丁,从不定时、定量地为树苗浇水,而是模仿大自然时旱时雨的特征,让小苗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长,以便于它能将根扎得更深,更能适应将来的生长。
生本教育模式下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浅谈生本教育模式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针对这一要求,我校思想品德教师开始尝试生本教育这一教学模式,提出了做好课前准备,做好课堂教学,做好课后反思的教学原则。
其于这一出发点,笔者在生本教育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课前“三批”,提前做好课前预案课前“首批学生,然后批教材,最后批自己”。
教师要把握学生实际,多结合学情,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成长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去寻找相关资料,收集符合学生实际的资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批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吃透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力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批自己的目的是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授课风格,将教师自己完整地融入课堂的教学氛围中去。
课后让学生收集资料,阅读相关的部分,参加实践,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
教学核心的环节关健是课堂上要精备巧备教材,吃透教材,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最为重要的阵地。
提前做好教学预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它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
为此,我们教师要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提前做好预案,重视教学前奏。
例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导入、以社会热点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新思想,要充分准备。
提前做好预案。
二、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生主体,突出“主体参与”,要有“人本观念”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练习、做作业这一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
感受生本课堂,体验幸福教育论文
感受生本课堂,体验幸福教育学校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课堂教学既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根本环节和主要途径,又是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健康情感、发展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基础。
很幸运,来了海林林业局一中学,在郭校长的倡导下,学校开展了生本教育,这对于在教学上还是新手的我来说,正如一盏指路明灯,让我“找到了”兴奋的感觉;找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找到了一种“学生好学、乐学,老师乐教,尊重和激扬师生生命”的有效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
“生本”初期,冯校长要求我们学年教师出“生本课”,于是我积极参与,听了教研组一些老教师的课、上网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广征博览,大量汲取新的知识,借鉴成功案例,促进我在教学实施中,有了很多想法,下面是我在实施生本课堂中的几点做法:一、小组合作搭平台,让学生动起来:小组合作是生本教育理论的核心。
在课前要准备好编排学习小组,指导开展小组学习,实行小组自治。
首先把学生分组。
在小组的设置中,每组根据成绩和发言的差异进行均匀搭配,让小组间的势力相当,这样,有利于形成竞争意识;其次,每个组选出小组长,先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如何分配组内的任务,如何验收小组的成果等;第三,每次考试进行一次重新分组.让每个人具有新鲜感,同时成绩好的会更加耐心的去帮助待优生;第四,要做好奖励机制,培训课代表掌握好加分的标准以及程度等。
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促使学生在生本教学中的学习是自主的、热烈的、专注的和高效的。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前的安排上,小组搭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也结合了学校的导学案,来促使生本教学深入落实。
设计导学案时,我真的下了很多功夫,动了很多脑子。
首先是课前让学生进行有梯度的预习,让他们带着问题上课,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让其在书本上或通过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就能够独立的完成导学案,让他们在课堂上也有言可发;2、对于中等程度的同学,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需要动脑筋,“伸伸手”才能摘到想要的“桃子”;3、对于那些有一定能力的同学,需要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增强他们的挑战意识,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重视生本教育在习作指导中作用论文
重视生本教育在习作指导中的作用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对待作文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是:(1)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2)作文内容空泛笼统;(3)作文缺乏个性。
有老师戏称这样的作文是“三无产品”。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怎样避免“三无产品”呢?我认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和基本模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一、以生为本,使好作文源于学生生活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是一个格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而部分教师在上作文课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常常会读一些范文或者同学写的一些比较优秀的段落给大家听,期望学生通过简单模仿来提高写作水平。
这恰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想,没有从学生出发,结果导致学生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狭窄。
而真正的作文指导课堂,应当是一个让学生积极思考,且充满丰富感情的王国。
我们本学期学习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它写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真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顺水推舟布置了一个片断小练笔,让学生利用一周时间用心观察或细细回忆父母与自己生活的点滴,一周过后将自己最想说的写下来。
练笔中,有学生写道:那天天气异常寒冷……,妈妈看到我在电动车后坐上冻地缩成一团。
她停下车来,将自己的手套、帽子摘下,硬要我戴上,嘴里还埋怨道:“你这孩子!让你出门时候戴上手套、帽子的……,你看,让你嘴再犟!”可我清楚,这不仅是妈妈的埋怨,这更是妈妈对我的爱啊。
……学生们的习作个个真实、动情,都将自己内心最深处和父母之间的点滴表达在了练笔本上,老师看了也非常感动。
在本学期家长会上,我将本篇习作分发给家长看,有好多家长看了自己孩子的习作后,当场潸然泪下。
学生的作文为什么赢得了老师的感动和家长的眼泪?对!是孩子真正走入了生活,感受了生活。
教师只有牢固树立了生本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体验,才能唤起孩子心中最纯真的情感。
小学语文生本教育论文
浅论小学语文生本教育【摘要】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给中国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以学生为本,把学习还给学生,这是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的根本方法。
生本理念引导教师,从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中解脱出来,将扎实的基础知识经验与多元的生本教育方式方法相结合,拓展了语文教育空间和知识含量,从而取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本文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丰富的教学方式与发散型思维点拨相结合两个方面论述了在小学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对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字】小学语文;生本教育;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623.2自1999年理念的提出,到今天实践的证实,郭思乐教授所提出来的生本教育由最初的15所实验学校发展到现在200多所,其教学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许多薄弱学校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
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
那么,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大力运用“生本课堂”进行教学,并开展“生本课堂”研究,旨在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结合生本教育,这个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事物,首先要从理论上认识,初步感知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不是“师本教育”。
中国的教育似乎例来都遵循着一种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换言之,就是所谓的“师本教育”,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一切以教师为主。
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老师由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做的,只是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
而对于老师来说,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存在教师的“教”,而且要在尽可能少的环节之内,发挥最大的“教”的作用,所以这本身已经完全超越了教学基本面上的“教”———教师要“善于”教。
“痛则思变”生本教育感言论文
“痛则思变”生本教育感言作为常年从事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和我可爱的学生都深受教育的“危害”,教育本来是为实现人的发展,但是现在她却深深的“伤害”着我和学生。
所以我以这个名字作为我文章的标题,这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指出和揭示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某些事实。
连续8年我一直带初三班主任工作和物理教学工作,为了完成学校交给自己的教学任务,我自己费尽心情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去教会学生物理知识,但是收效甚微,不仅让自己不能感觉到教育的成就感,而且让学生越加的反感对物理的学习,当然也得不到家长和领导的认可,可以说8年教学工作就如同8年艰苦的“抗战”,我觉得我们这样的老师太强势,以至于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以为是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每一个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2010年我又在学校人事安排中担任初三年级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开学初我在想如果现在还不改变还是走以前的老路,就是死路一条,怎么办,如何改变?古人说“痛则思变”,只有“变”才能够适应现在的教育现在的学生,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教育。
根据7月份我到广州生本学习的体会,再结合我多年来从事教育的实际情况,打算在现在的三个班中开展生本教育和常规教育的对比。
以下是我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教学研究过程:1、研究课题申报。
我校是西宁市教育局认定的“生本教育”实验学校,所以我认为抓住这个机会,认真梳理,明确优势和不足,制定实施方案并向学校教务处申请研究课题。
2、研究实施阶段生本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才能做好生本教育。
教师要做好教法理念的更新是基础,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对学习生本教育理论,通过观看生本教育课堂实录,参加培训,使自己深刻领会其理念实质,转变观念,进一步思考如何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实践思路。
创造性地实践,充分发挥三个班的优势,其中初三(3)班开展生本实验,初三(4)部分教学内容开展生本实验,初三(1)班由于学生积极性不高所以按照常规教学。
生本教育教师观-从“师本”到“生本”论文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师本”到“生本”这段时间我细读了郭思乐教授的《知识激扬生命》一书.颇有感触。
从中领悟到在教学中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不教,学生会学,使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实现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激发和引导,就像在点燃火把,而不像过去那样满堂灌。
这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成为“生命之牧者”。
生本教育的本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最终是依靠生命自身.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一切为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由此我就数学课堂教学中,从问题的设计到问题的解决、从融洽的课堂氛围到学生思维本质的培养等方面谈谈体会。
一、认清“轻负担、高质量”的内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改变教师的认识和心态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关键和必要保证。
我认为:“减负”决不是教学简单化,必须把握好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片面地追求“减轻书包重量”、“减少作业数量”等表面现象,还是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减负”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以降低教育教学质量为代价。
“轻负担,高质量”应该包括两方面: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要讲究“轻负高质”。
老师与学生的“工作量”不仅都要减轻,心理压力也要逐渐减少。
老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契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乐趣,那么“高质量”是必然结果。
二、轻负担高质量科学提质的探索与实践(一)、问题的设计要关注生本。
我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我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创设了以下的教学情境:我在购物时,甲商场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八五折销售,而乙商场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直性购满200元商品可领取八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到哪家商场购物实惠?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很好的被调动起来.(二)、问题的解决要重视生本。
谈“生本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论文
谈“生本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所谓“生本教育”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它是继素质教育理念之后提出的,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延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
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并不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总结板书学生照抄背诵;教师设计实验学生按部就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逐个回答。
这种模式应付高考确实有成效。
所以一直受到很多一线教师追捧。
然而从中学化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目标来看,这样的教育是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们不仅要学生顺利考上大学,最主要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必须探索出一条更好的教学思路。
通过采集信息和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有助于实现高考和素质教学双赢的局面。
一、为课堂创设良好的沟通环境,激发学生与教师沟通的热情实践表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能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创造宽松、相互信赖的氛围,能使学生处于积极进取力争向上的心态,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其中学会提问。
那种一本正经、滔滔不绝的时代应一去不复返。
实践证明。
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融洽的教学氛围。
二、改变课堂问答方式,教会学生自主挖掘问题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爱因斯坦说过,学生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提出一些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还要鼓励学生提问。
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时,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先通氢气”,不“先通氢气”不行吗?我给出提示氢气不纯点燃可能会爆炸,同学们经过一阵讨论,发现“先通氢气”是为了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我又提出还原氧化铜时导管要伸入到试管底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们通过讨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不是让氢气彻底排尽空气”,我马上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提问不断。
用这种方法,学生既懂得了发现和思考的重要,也学会了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强化了实验意识,防止了错误操作的发生。
生本教育“源头活水”论文
浅谈生本教育的“源头活水”[摘要] 笔者认为,把握生本教育的核心规律,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这些堪称为课堂教学中的“源头活水”。
[关键字] 生本教育有效教学和谐课堂“源头活水”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么,什么又是教学中的“源头活水”呢?教学是一门艺术,把握生本教育的核心规律,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这些堪称为课堂教学中的“源头活水”。
对于生本教育核心理念,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吕达先生有着富有见地的理解——“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
”他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一语中的教育观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理解和实施生本教育实践中点了一盏明灯。
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在《重构课堂》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六大关注”。
即,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用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邓小平先生也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所以我们要积极关注学生,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模式和坚持生本教育的核心,构建和谐课堂,这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笔者认为,“生本教育、打破单一”,它就像一把用来打开“源头活水”宝匣的金钥匙,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豁然开朗。
源头活水一:学生为本,生命为本,培养自主探索和创新意识记得我们小时候特别喜爱堆积木游戏,有时会很迫切很开心的去与人分享自己设计构建的艺术造型,有时候恰相反,总爱去破坏别人精心堆积的成果求得一时快感。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求知欲、创造欲和破坏欲,这就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源泉。
(1)以疑激趣,激发探索欲,用数学美去感染学生良好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低年级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
比如,为了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小组准备几个笔盒和 9枝铅笔,第一步让学生把9枝铅笔放在笔盒里,每盒放几枝自己决定,但要求每盒的数量相等,学生很顺利完成了;第二步让学生分组进行,每盒放 2枝、4枝、9枝几种不同分法,在操作过程中他们产生了新问题、新想法,不少人希望老师出主意,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生本教育教学指导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
生本教育教学指导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前言:作为义务教育的关键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有效的转变,将生本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对小学语文的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生本教育概述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师多半为教学主体,通过填鸭的方式将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下,学生缺少主动思考活动,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严重的制约。
生本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与现代教育体系中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吻合,即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教学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主动的学习,便于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1]。
生本教育理念还注重以生命为本,也就是教学活动不能够仅限于书本,要以书本作为基础,并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更好的感受到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懂得知识是源于生活且有高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的关注,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高层次的追求。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以倾听者的身份存在,教师则为讲述者,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缺少互动性,不能让学生积极地思考,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影响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中,这种问题尤为明显,不仅易于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偏差,更容易阻碍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抑制学生思维的有效成长。
(二)教师缺乏教学干预。
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类似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然而,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学方式得到落实,但是却忽略了在执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获得有效的指导,遇到的问题就不会被解决,这样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易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2]。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实施生本教育论文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育教学,就是要用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当前新课标改革要求历史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相连接,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吻合,按照学生的兴趣特点、情感特点和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好、历史情感和思维能力等,这就是“生本教育”。
那么,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呢?一、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搞好中学历史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就必须使学生有学习历史的兴趣。
而中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转化期,一方面,他们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的概括、想象、逻辑能力也在迅速发展,更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关键时期,存在智能性心理特征的学生兴趣不限于事物表象,他们开始探究事物的本质,更多的不满意、不满足书本的结论和老师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单纯的历史知识是很枯燥无味的,我们老师上课时要把当今时事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等课本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若能做到这一点,学生就不会对课本知识感到枯燥无味了。
其次,要因材施教。
发掘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研究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
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教科书、教学大纲,要主动积极加工课程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心理特点,更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探究未知的领域。
第三,要转变教师角色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的指导者、意见的倾听者、资料的提供者、困难的帮助者、成果的分享者等,营造民主平等的情感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陶冶性情。
第四,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灵活的评价,打破传统的分数评价,进行开放的多种形式的评价。
第五,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深挖教材,研究学生,贴近生活,带着激情投入到中学历史情感教育中去。
生本教育提问艺术论文
浅谈生本教育中的提问艺术【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秉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提问的艺术,可以说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
本文以以生为本背景下的提问艺术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初中物理生本教育中的提问措施。
【关键词】以生为本提问方式措施随着新教学的推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仅只是教学的进步,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生本教育这个大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突出教学的质量、效果,是当下必须及时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教学的质量、效果不仅仅关系到教学自身的发展,更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而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机的融入提问艺术,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进而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正是因为这样,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及时的认识到生本教育中的提问艺术,积极的掌握以生为本下的提问方式,并且结合自身教学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合理的以及适应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生本教育,也才能够凸显出教学的效果,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以生为本背景下的提问方式(一)类比式类比式提问是指运用类比来提问的方法。
它可以在同种事物或不同事物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方面进行,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
这种提问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相同或不同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能力。
(二)层递式层递式提问是指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提问方法。
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经层层剖析、层层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登上解决问题的高峰。
(三)激励式这类提问方式可用于新课教学中,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此时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处设疑,在人们司空见惯而又不被注意的事物或现象中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思维冲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生本做快乐的教
师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它的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最终和基本上是依靠生命自身.所以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
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获取者。
一、先做后学先会后学
记得我在去年暑期听生本教育讲座时接触到这八个字我理解不了,自己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老师没讲学生咋先做题,会了不就不用学了吗?那教师上课干嘛呀?
听课过程中,一节英语课让我记忆犹新。
并非讲得精彩,而是课堂上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过程,让我记忆犹新。
整节课教师很轻松只是偶尔的引导一下,是学生自主的探究交流把整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完成了,啊我这是才对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不是把课堂都教给学生让学生放任自流。
古人曾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学生的发展可能我们必须尽量地去尊重,在判断学生发展可能的基础上尽量地为学生的发展可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进而完成成全人、发展人、造就人的最根本的教育内涵。
但是我们需要规矩。
社会是人与人的集合体,不是个人的自由空间。
我们培养出来的必须是社会的人而不是一切为自我的自私的人。
我们必须兼顾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所以生本更重要的是在尊重学生发展可能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在尽量给他们提供正确发展途径的基础上渗透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唯有如此,学生才是理想的学生,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
教学过程中我也尝试用生本理念进行教学,记得我第一次上课,课前我设计了前置性小研究,我成立了小组并进了分工,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上课了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前置作业没想到学生搜集了很多材料,我发现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很积极课堂非常的活跃,我明白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反映了儿童的合理的脑神经活动过程。
二、先学后教不教而教
哈尔莫斯曾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只是传授知识----要鼓励行为。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生本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实现生本教育的关键。
在课堂上.我们应强调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让学生获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学生的知识解答有缺陷也不批评.只提醒:“你想想是这样的吗?你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通过学生自己的反思,获得问题的答案.学生有了成绩,一定要及时表扬和肯定.成绩不仅仅是指考试的分数.更多的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学生有了好的想法、好的见解都要表扬.用你真不错。
太棒了。
这个主意很好等话语来激励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比如听讲座时围场一位校长给讲了一个她家外孙学英语的故事,让我很有启发,孩子的名字我忘了,孩子在五岁时随父母到了美国,对于在中国长大的孩子语言是障碍,他的父母给他请了最好的英文老师教他,可是孩子进步很小,在学校里没有孩子和他玩,因为彼此之间听不懂各自说的话,时间长了孩子不想去学校了,因为没有朋友,父母很是着急,实在不行只能送回国,这时孩子住的小区有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小女孩,一放学他俩就在一起玩,一个月过去了,孩子的英语成绩提高了,父母很是纳闷不明白,孩子给国内的外婆打电话,外婆一问明白了,正式由于和邻居家的孩子在一起玩,交流才使外语成绩提高了。
说明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我们就不教。
我们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能自己学。
这样,先学后教就不仅是时间顺序,更表明了学为根本的地位。
三、老师角色的变化
生本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发现。
教学中不应该以教为主,而应当以学生的学为主。
很多老师在这个概念上不是很明确,把教学作为目的,教作为手段。
错误的理解为教主学从。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
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
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
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探究,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四、前置性学习的重要性
前置性学习是落实生本教育最关键的一环。
各学科似乎没有统一的模式,就一个学科,因课题的不同也会不一样。
但大体上应该有这样的内容。
一是学生要接触教材,把要所学的知识,应该掌握的知识弄通、弄懂,并能逐步会把握所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第二,要引导学生去思维,查阅资料,探求与新知识相关的东西。
第三,要求学生要组织好自己的汇报。
第四,前置性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易到难,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学生要养成习惯,特别是考虑到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置性的作业并非每天都有,在没有时,也可以针对性地布置一些与考试类型有关训练。
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就必须检查,要评价,要不然就会形同虚设,而且学生会没有了积极性。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
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
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
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参考文献
【1】专注: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1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