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完整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习题集一、填空题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发轫于(),形成于西汉,并经后来历代的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而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
2.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忽视功利,虐杀了(),使社会呈现僵化而有秩序的状态。
3.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
中国文化又具有以“求治”为目标的()。
4.中华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总体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5.以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外靠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行政力量,内靠以()为纽带的宗法关系,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
6.宗法传统,使中国文化归于以()为目标的“道德型”。
7.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8.()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9.中国传统科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二是经验性。
10.强调()在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
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哲学逻辑上,重辩证逻辑而轻()。
12.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思维内容及方法上,其重心和运思的特征是人,是人与人的关系,它所注重的是()问题。
13.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尚仁、崇()、重节三方面。
14.明清时期,理学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受到了封建王朝的大力提倡。
明清两朝皇帝都把朱熹( )作为科举取士的准则。
15.范缜的(),对佛教唯心主义的神灭论进行了尖锐而有力的批判。
范缜从理论上冲击了佛教思想,并丰富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16.整个唐代诗歌以浪漫主义与()精神为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17.书法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三国时钟繇创真书(楷书),东晋时()使字体更为活泼而富有生气,他也因之被称为“书圣”。
18.文艺理论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将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魏晋南北朝文士的推动下,中国文学终于摆脱了依附儒学的附庸地位,蔚为大观。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2.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黄梅戏C. 越剧D. 豫剧答案:A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B5.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 立夏B. 立秋C. 立冬D. 立春答案:A6.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经典?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B. 《诗经》、《尚书》、《论语》、《易经》、《春秋》C. 《诗经》、《尚书》、《礼记》、《孟子》、《春秋》D.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道德经》答案:A7.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苏轼的《寒食帖》D. 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答案:A8.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开始于: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答案:B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A. 陶瓷B. 刺绣C. 油画D. 竹编答案:C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些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D.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金瓶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美德?A. 孝顺B. 忠诚C. 勇敢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包括以下哪些人物?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吉他D. 笛子答案:ABD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以下哪些建筑?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鹳雀楼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医学?A. 中医B. 西医D. 蒙医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节日?a) 万圣节b) 情人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答案:c) 中秋节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个?a) 火药b) 纸张c) 指南针d) 电视答案:d) 电视3.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乐器?a) 古琴b) 萨克斯管c) 笛子d) 古筝答案:b) 萨克斯管4.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饮食?a) 汉堡包b) 包子c) 麻辣烫d) 粽子答案:a) 汉堡包5.《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谁创作的?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答案:a) 曹雪芹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族观念,注重孝道和尊师重道。
答案:正确2.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以行草、楷书等字体闻名。
答案:正确3.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
答案:正确4.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也称为中国的新年。
答案:正确5.中国传统建筑以宫殿、寺庙和园林为代表,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答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月神崇拜。
古时中国人民相信拜月可以获得好运和丰收,因此在中秋节这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主要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赋诗等。
此外,还有一项特色活动是家庭团聚,亲友之间相聚共度佳节。
2.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答案: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现情感和意境,强调音乐与诗歌、舞蹈等文艺形式的结合。
传统音乐器乐有丰富的种类,如古筝、古琴、笛子等。
音乐中常采用八度音阶和五度音程,旋律优美而和谐。
此外,中国传统音乐还注重节奏的变化和强调音符的轻重,讲究平仄、长短音节的组合。
四、综合题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并说明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
主要角色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他们一路上经历了各种困难和危险,最终成功取得真经。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名著中,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C2.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是:A. 驾车B. 骑马C. 射箭D. 书法答案:A3.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D. 苏轼的《赤壁赋》答案:A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童试答案:C5. 中国传统医学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医学体系是:A. 藏医B. 蒙医C. 中医D. 苗医答案:C6.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灵渠答案:A7. 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居是:A. 四合院B. 土楼C. 吊脚楼D. 窑洞答案:B8.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9.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提出“性善论”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B10.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豫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著作?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E. 《易经》答案:ABCDE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E. 赵飞燕答案:ABCD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包括: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嵩阳书院D. 应天府书院E. 石鼓书院答案:ABCD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A. 宫B. 商C. 角D. 徵E. 羽答案:ABCDE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E. 鹳雀楼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文化答: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赣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和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2.两税法答: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
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
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
两税法是唐朝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
3.丝绸之路答: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4.三省六部制答;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
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下列哪些物品?()A. 海南默氏P香蕉B. 挖耳勺C. 火箭D. 印刷术2.以下哪个国家与中国有共同的语言文字?()A. 日本B. 泰国C. 孟加拉国D. 英国3.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A. 圣诞节B. 愚人节C.元旦D. 春节4.下列哪项属于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A. 面朝南B. 千里之外C. 天上人间D.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5.以下哪部作品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A. 《水浒传》B. 《红楼梦》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6.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A. 北京B. 西安C. 上海D. 广州7.中国的国歌是哪首歌?()A. 《歌唱祖国》B. 《义勇军进行曲》C. 《奥运之歌》D. 《我爱你中国》8.以下哪个传统节日是中国特色节日?()A. 圣帕特里克节B. 感恩节C.清明节D. 万圣节9.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作品是以下哪个?()A. 故宫B. 斯图加特新城堡C. 站立自由国家古迹纪念碑D. 埃菲尔铁塔10.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A. 礼义廉耻B. 金钱至上C. 功名利禄D. 个人自由二、简答题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简要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名著。
2.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3.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哪些与农民和农业相关的节日?简要介绍其中一个节日。
4.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贸易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有何影响?5.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在今天是否仍然有重要的地位?请阐述你的观点。
三、论述题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独具特色,深受世界各国的欣赏和认可。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1. 语言文字方面2. 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方面3. 古代思想与哲学方面4. 艺术和文学方面5. 美食方面四、写作题请根据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感受,谈谈你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评价。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
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B. 中国文化起源于封建社会C. 中国文化起源于奴隶社会D. 中国文化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3. 下列哪位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 老子B. 孔子C. 庄子D. 韩非子答案:B4.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A. 礼、乐、射、御、书、数B. 礼、乐、射、御、书、画C. 礼、乐、射、御、文、数D. 礼、乐、射、御、文、画答案:A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B6.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重要的节日,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A. 清明节B. 重阳节C. 母亲节D. 腊八节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国文化可以分为三大类别:主流文化、_____文化和民间文化。
答案:精英2.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_____》。
答案:孟子3. 中国古代的“三大战役”是:_____、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答案:赤壁之战4. 中国古代的“六艺”中,_____是指书法艺术。
答案:书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岳阳楼、_____、鹳雀楼、滕王阁。
答案:黄鹤楼三、简答题1. 请简述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答案: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
仁是儒家学派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义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核心,强调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礼是维护封建制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智是指知识和智慧,强调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提高个人修养;信是指诚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诚实。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

2、孟子对孔子的“仁”学的思想作了哪些发展?
3、为什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荀子早就心领神会了孔子所说“义”的精妙内涵,注意到“制”与“宜”的辩证有机统一,故特别强调之。荀子的学生韩非得其精神,发展为“()”的思想。
6、孔、孟、荀构建的社会政治思想系统的核心精神,也是其终极价值取向和理想是以“()”为基础,实现“()”,进而“()”。
7、南宋陆九渊把儒家思孟之学与佛教禅宗结合,其学派被称为“心学”,是因为()。
5、停滞说:“停滞”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看法。这种看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稳定的结构,缺少否定与扬弃的环节,因而就缺少西方文化那样的辩证发展的历史精神。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是停滞不前的。持此观点的西方人士以黑格尔、佩雷菲特为代表,前者认为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后者则进一步认为,直到现代,这种局面都没有改变,“简直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带有乾隆帝国时的全部遗传信息。”
8、总体说,理学是以()为核心的精致的哲理化儒学。
9、经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门以()为研究内容和对象的学问。它始于孔子删定六经,战国时初具规模,两汉时大兴。唐为义疏之学,清为考据学和新今文经学。治经学者除对儒家经典阐发其思想外,还要诠释文字,考订名物典章制度,故又称训诂考据之学,或简称汉学。
10、《论语》中提出的被视为儒家道德节操最高境界的是()
8、宋明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儒学的复兴,但究其实质,已无()的进取气象。
9、就统一形态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论,包含儒道的先秦诸子各家都发挥了作用,但是,可以确认的是,()是一个基本的文化事实和文化机制。
10、文明是文化的可测量可表述的()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
2. 《易传》共有,包括、、、、、、。
3. 《周易》一书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
它是一种学说,提倡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B.全盘否定C.完全肯定D.批判继承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A. 神秘主义B.相对主义C. 虚无主义D.浪漫主义3. 孔子以六经教授学生,其中自汉始渐成为众经之首。
A.诗经B.礼经C.乐经D.易经4. 文化是群众创造的,所体现的是群体本质,因而文化具有。
A.超个人性B.历史性C.地域性D.民族性。
5. 虽然孟子和荀子都认为应当以仁义治理天下,但其理论基础却不相同,其中旬子理想的人性论基础是。
A. 性善论B.性恶论C. 性无善恶论D.性有善有恶论6. 荀子主“化性起伪”,其中他所认为的伪指A. 虚假之言B.圣人之言C. 帝王之言D.百姓之言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
A. 文化特征B.文化现象C. 精神文明D.物质文明8、“至圣不凡,嬉戏六龄俎豆”,至圣指。
A. 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9、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最大特征,是追求。
A.个人理想B.国家C.群体道德与和谐D.个人尊严与自由10、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因而主。
A隆礼重法 B性恶论 C性善论 D四端说11、下列观点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A、人之初,性本善B、性相近,习相远C、性善者伪也D、生之谓性1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的观点。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13、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精神是以为基础。
A、个体道德B、君主至上C、法律D、群体道德14、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____的眼光看问题。
A、以悲为乐B、排恶崇善C、生命发展D、绝对差异15.___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
A、儒家治理B、家国同构C、宗族关怀D、宗产继承16.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____时代。
A、殷周B、近代C、宋明D、先17.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成果是____。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B、分化为大、小乘C、创立唯识宗D、创立禅宗18、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_______。
A、道德观B、逻辑观C、阴阳观D、五行观19.中国古代“多子分继财产制”取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财产分配形式渊源于汉代的____。
A分封制B世袭制C贵族制D推恩制20、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____。
A、具有完备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机制B、具有独特的时空观C、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构D、具有稳定的历史观三判断题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变化演进的。
2. 中国文化是不求变化的文化。
3. 中国的系统观是到了近代才出现。
4.老子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不做任何行动。
5. 《周易》只是一本筮占的封建迷信书。
6、老子对“道”这一概念作了革命性变革。
7、孔子明确提出人性善的观念。
8、中国文化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9、庄子所提倡的自由是指不受任何约束。
10、庄子的平等观是指人人平等。
11、孔孟荀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因而其思想并没有差别。
12、老庄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重自由,庄子重自然。
13、.推恩令的实施,是古代社会实施“多子分继财产”的开始。
14.、中国文化不关注个性,只讲中庸之道。
15、在不同的个体中建立统一关系,必须有一方是权威,以控制对方。
四、简答题1. 简述文化的特征。
2、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有哪些。
3.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4. 简述孔子的礼学。
5.简述庄子的相对论。
6.简述《周易》一书的构成。
7. 什么是文化传统?8. 简述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9、中国古代系统论有何特点。
10、简述儒道互补的原因。
11、举例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12、简述“智圆行方”。
13、简述老子的“自然无为”或自然观14、简述荀子的化性起伪。
15、简述儒家的人文精神。
16、简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
17、简述孔子的人性观。
18、简述荀子的性恶论。
19、简述孟子的性善论。
20、简述宗法制。
五、词解类1、仁2、礼法3、社会论4、智圆行方5、狂狷6、人性论7、直觉8、文化景观9、合理外推10、硬文化11、“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12、儒13、道德14、三才之道15、天人合一五、研讨题1. 漫谈你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谈谈您对《周易》所包含智慧的理解。
(可以乾坤两卦为例)3. 试析老子的自然观。
4、试析儒道两家的思想之不同。
5、简述孔孟荀人性论的区别。
6、试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7、试论中欧人文主义的异同8、中国“和”文化用什么方法消除等级存在造成的人的心的不平衡?9、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什么?10、试比较“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优劣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化2、七篇、系辞传、彖传、象传、文言、说卦、杂卦、序卦。
3、筮占、哲学、历史4、丧葬事务5、进取精神柔顺精神6、民族凝聚民族复兴7、易经易传8、儒家、道教、佛教9、西周10、差等之爱兼爱11、三教合流儒道互补12、相对主义13、孟子、荀子、董仲舒14、辞、变、象、占15、人文主义16、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17、文化特征个性18、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19、人文主义20、国家群体21、传统思维方式二、选择题1、D2、B3、D4、A5、B6、B7、A8、B9、C10、A11、B 12、B 13、A 14、C 15、B 16、C 17、D 18、D 19、D 20、B三、判断题1、√文化是活的源泉,不是死的档案,中国传统文化至今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2、.×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稳定性,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不断的进步发展以解决不同时代的国人需求。
3、×系统的概念虽然是近代以来才出现,但中国关于系统思想古已有之,如阴阳观、五行观等。
4、×老子所言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不做事,而是指不做违背道的事,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时变是守,辅助万物而不强为之。
不强为并非不为。
5、×《周易》的最终作用是用来占卜,但其中却包含有许多夏商周三代的古史以及古之遗言、人生哲理,所以它还是一本历史书、哲学书。
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古代的天文、历法、乐律、韵学、兵法、算术,以至道教练丹修道之术都和《周易》存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说《周易》只是一本筮占封建迷信之书不正确。
6、√老子将人之视野引向天地之外,探讨宇宙的本原或本体,在天地人之外提出“道”这一概念以描述他所理解的宇宙中的本原或本根。
道无处不在,自生、自化、无对。
7、×孔子强调“性相近,习相远”,对于后天的教育、社会环境很重视,但就人性的善恶的问题,我们在通行本的文献中并没有看到孔子的明确回答。
8、×全盘西化是放弃中国的传统,以西方的价值观念评定一切。
这种思想在新文化运动前后曾得到当时部分学者的认同,但实践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9、×庄子所说的自由是指外无所依赖,而不是不受任何约束。
御六气之变,驾天地之正,以游乎无穷,这是庄子对道的体认。
10、×庄子的平等是以道观物,人与众生万物没有大小、美丑、夭寿之别。
11、×三者虽皆为儒学的代表,但其思想还是有区别。
如就人性善恶言,孟子认为人性善而荀子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
12、×老子重自然,而庄子重自由。
13、√在“推恩令”推行之前,中国一直实行“嫡长继承”制。
14、×中国文化讲中庸,不是没有个性,恰恰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圆融个性。
15、×权威的作用,在于协调关系,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一方压迫另一方。
四、简答题1、(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3)人及人类群体的心理差异决定了文化容的多样性。
2、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整体性,研究协调与协和,可为现代智能理论提供启示。
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和人际协调理论对调节工业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⑶中国儒学的管理思想越来越引起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重视。
3、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含义是人所本有的对于他人的关爱。
这种对于他人的关爱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
孔子更强调的是在的自觉追求,它是要通过艰苦的追求才能取得的。
作为君子,在任情况下都不能没有仁。
仁是全德之德,恭、宽、信、敏、惠、敬、忠、礼、恕、勇、孝、刚、毅、木、纳及爱人等德目与仁相较而言也能说成是对仁的某一方面的限定。
仁应是孔子所认为的道德的最高标准,孔子并不轻意以仁许人。
仁的本质涵是给他人与社会带来益处。
4、孔子认为春秋明期礼崩乐坏,礼乐所代表的等级秩序观念已丧失殆尽,社会动荡而不稳定,因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复礼,即复归周礼。
仁是礼的基础,但心之仁外现的行动要以礼来规,最终并表现为合礼的规,因此也可以说复礼是仁的目标所在。
5、庄子认为,贵贱、大小、有无、是非、同异等等一切都是相对的.人们的认识能力有强弱,知识涵养有大小,立场观点有不同,因此对于同一问题解答方式、应答容就会有不同。
井底之蛙、望洋兴叹都表达了人的认识有限性的思考。
与其以人的有限性观察各种存在物,不如尽量舍弃身从道,从道的角度思考问题。
6、现行本的《周易》一书,由经与传两部分组成,传为七篇十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