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渔戏曲理论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摘要: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和小说家,在戏曲和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其戏曲理论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在这里,将重点阐释他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关键词:李渔戏剧理论小说理论
戏剧理论
李渔是我国文学史、戏曲史、戏曲理论史上的一个杰出人才,一生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诗、词、文、赋、小说、戏曲、戏曲理论等方面,且样样精通,而戏曲理论之集大成者《闲情偶寄》更是扬名海内外。他的戏曲理论主要见于《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之一部分。
李渔从明代剧作家远离舞台使剧本成为案头之作中发现弊病,开始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性和舞台效果,重视研究戏曲的演习工作。因此,李渔在戏曲的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使他在当时戏曲界一举成名,可谓是“北里南曲之中,无不知李十郎者”。李渔从他自身体味的艺术规律出发,确立了以“登场”为目的,以“主脑”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针线紧密”、“文情专一”为要求的结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李渔创造出以“奇意”为灵魂,以“一人一事”为枢纽,以“奇事”、“奇情”为表现,众多人物网式联系,多条线索交叉叙事,格局场景异彩纷呈的独特艺术结构。同时,李渔比前人更熟练、巧妙地运用了“血脉相连”法、“郑五歇后”法、偶然巧合法、错认误会法和双重游戏法等多种结构技法,大大增强了其戏剧结构的生动性和影响力。李渔能成为清代首屈一指的“当行”曲家,并创造出“为一朝之冠”的结构艺术,主要原因在于他既有“顺性、顺情、顺世”的自适人生观,又存在“卖赋以糊其口”的生计需要,以及他生长在一个戏剧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
. 论述题试评述李渔的戏曲雅俗观。
. 论述题试评述李渔的戏曲雅俗观。
李渔认为曲文的词采与诗文非但不同,而且是截然相反的。诗文的词采崇尚典雅忌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但是词曲的文本则要直说明言,浅显易懂。但凡那些读后让人费解的绝不是好词。前人的观点对李渔产生了重大影响,李渔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曲文“贵显浅”,要求曲文语言通俗,自然本色;又说:“然一味显浅而不知分别,则将日流粗俗,求为文人之笔而不可得矣。元曲多犯此病,乃矫艰深隐晦之弊而过焉者也。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入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如在花面口中,则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便宜斟酌其词。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隽雅春容之度:即使生为仆从,日作梅香,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以生日有生日之体,净丑有净丑之腔故也。”可见过分的强调显浅也是不可取的,为了把握好这个度李渔又辩证的提出了下一款理论“戒浮泛”,强调一味的显浅而不知分别,则将日流粗俗,求为文人之笔而不可得矣。
李渔在此所要表明的意思有二:一是显浅不等干粗浅,通俗不等干粗俗;二是剧作家创作曲文应当根据角色的身份和地位分别赋予典雅或通俗的语言,甚至极粗极俗之语,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文人之笔”。可见,李渔要求剧作家创作曲文并非千篇一律,而是要辩证对待和灵活处理典雅或通俗的语言。
浅论李渔的戏剧创作理论 李渔戏剧理论
《浅论李渔的戏剧创作理论李渔戏剧理论》
李渔,明末清初人。明亡以前,
生活比较富足。清初,经历巨大的社会变革,兵灾战火中,逃离家园。从此家道中落,他也开始了一生为生活奔波的日子。《闲情偶寄》成书于1671年,时年李渔61岁。关于其戏曲的
理论的阐述可称为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李渔编纂戏曲剧本的主要目的是“砚田糊口”,因此喜剧的商业价值是其创作剧本注重的方面之一。为了博得观众,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他在剧作的结构、情节、语言、音律和表演等等各个方面精心设计,以期达到观众的胃口。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对戏剧这一种艺术形式来说,这是戏曲创作的几个要求之一。如何能够像庖丁解牛一样时时抓住或延长、改变观众的注意力,这需要剧作家花费很多的时间来处理。一个剧本的演出就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要吸引各种各样的观众,这本身就是一场艰辛、激烈的心理搏斗。而李渔的剧论旨在抓住观众心理方面颇有一番前无古人的见解。姚斯在他
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中说,“在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关系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反应而存在。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姚斯把接受者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参与部分,因而创作戏曲时,必须充分考虑作品、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观众作为一个接受群体,一出戏必须得到观众的赞许才能长久生存下来。一出戏的成功与否,观众是最重要的评判者。但同样这种作用是双向的,既然对作品反映一般,那说明剧作能引起的注意力确实不大。李渔在剧论其实很好的考虑到了观众的心理,他把结构放在了第一位。而文章主要也是从其的戏剧情节结构来分析。首先看其在戏剧人物和事件的处理上。李渔在“立主脑”中,指出“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自终,离合悲欢,中其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只为一事而设。引一人一事,即传奇之主脑也。”可以看出其认为故事里的人和事情是很重要,他认为确定主人公和主要事件就是“主脑”。为了“立主脑”,就必须“减头绪”。“减头绪”讲的就是如何让群众一下把握到谁是主角,谁是群众角色。万不能“令观场者如入山阴道中,人人应接不暇” 。他认为《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之所以能流传于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剧本有一个贯穿这个剧本的中心事件,没有多余的人物和事件情节,做到“文情专一”。李渔提出这样的理论是使看戏人能够对接下来的剧目有个大体的认识,比较好的把握剧本的主旨,使观众的注意力找到脉络。其次看其
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
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
李渔是20世纪初活跃的戏曲家,也是“新派”戏曲的代表。他希
望能够为中国传统戏曲赋予更加广阔的空间,打破传统的局限,使戏
曲能够更好的展现出其精神性以及艺术性。
李渔首先主张抛弃历史上剧本写作的老一套,而采用新的故事情节、新的台词表达,以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
融入艺术性。此外,他主张融合音乐性、舞台设计性等元素,以提升
戏曲的艺术性。
李渔还提出要实现民间真实的戏曲,他主张要完全拒绝形式化的
文字,实现民间自然的口语。同时,他主张要实现精神性的戏曲,实
现文学上的艺术性,考虑剧作的文章性。最后,他还主张要大胆创新,改革传统的演出技术,使戏曲脱离传统模式,赋予更加广阔的空间,
以表达更有文化内涵的戏曲。
总之,李渔主张实现新派戏曲,其主张包括:抛弃历史上剧本写
作的老一套,融合音乐性、舞台设计性等元素;实现民间真实的戏曲,实现精神性的戏曲,考虑剧作的文章性;大胆创新,改革传统的演出
技术,使戏曲脱离传统模式,赋予更加广阔的空间,以表达更有文化
内涵的戏曲。
李渔的戏曲理论浅析
之 本 意 也 。传 奇 亦 然 。一本 戏 中 , 无数 人 名 , 竟俱 属陪 宾 ; 有 究 原 其初心 , 为一人而设。即此一入之身 , 止 宫始 至 终 , 合 悲 欢 , 离 中 具无限情 由 无 究 关 目 , 竟 惧 属 衡 文 ; 其 初 心 , 止 为 一 事 悉 究 原 又
凤 头 、 肚 、 尾 是 也 。 ” 后 , 代 文 入 陶 宗 仪 对 这 个 说 法 进 行 猪 豹 随 元
”
。
否 则 , 出 来 的 剧本 就 只能 是 “ 金 碎 玉 ”是 “ 线 之 珠 , 写 散 , 断 无
粱 之屋 ” 。
主要人物和 事件 确立后 ,怎样把剧本的情节缜 密地 组合
以《 琶记》 琵 为例 , 体 说 睨 了 在 一 个 属 本 之 中 必须 有 一 个 主 要 具 《 人 物 和 一 个 主 要 事 件 ,而 其 他 人 物 和 事 件 则都 是 要 围绕 着这 个 主 要 人 物 和 事 件 来 安 排 。剧 作 家 的创 作 主 题 直 接 影 响着 作 品 情
在 “ 头 绪 ” 款 中 , 渔指 出 了 “ 绪 繁 多 奇 之 大 病 ” 减 一 李 头 传 之
类的弱点。 荆》《 》《 》《 》 《 、刘 、拜 、杀 为什 么 能 “ 以传 与后 世 ” “ 得 ? 只 为 一 线 至底 无 旁 见 铡 出 之情 。” 劝 导 戏 剧 作 者 要 时亥 把 “ l 并 他 《 头
李渔的相关戏曲理论 王芳丽
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他深深感叹: “吾谓填词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 亦莫陋于盗袭窠臼。” 二:李渔论戏剧语言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正是总结了中国古典戏剧 语言的这些特殊规律。李渔非常重视戏剧语言的通 俗化、群众化。在论述“词采”的时候,他首先就 提出“贵显浅”的主张,要求台词一定要通俗易懂, 明白如话,而不可“艰深隐晦”。 李渔是在比较了 戏剧语言与诗文语言的不同特点之后而提出他的 “贵显浅”的主张的。他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 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而曲文之词采则要 “判然相反” ,“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 说明言”。
把剧本称为“传奇”,就是因为它的情节结构甚为 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若此等 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 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 欲为此剧,先问古今院本中曾有此等情节与否;如 其未有,则急急传之;否则枉费辛勤,徒作效颦之 妇。”总之,在李渔看来,传奇在情节结构上应该 是“非奇不传”,不落俗套。李渔自己也说,“观 近日之新剧,非新剧也,皆老僧碎补之衲衣,医士 合成之汤药”,从各种传奇之中,这里抄一段,那 里割一段,稍改一下姓名,而故事情节,布局结构, 基本相同,李渔戏之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 腋。”面对这种情况,李渔大声疾呼“脱窠臼”!他 说:“窠臼
一:李渔论戏剧结构
戏剧结构问题,在李渔戏剧美学体系中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李渔花了大量篇幅加以论述。 打开《闲情偶寄》的《词曲部》,首先看到的一 部分便是“结构第一”,其中包括“戒讽刺”、 “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 绪”、“戒荒唐”、“审虚实”七款。而“格局 第六”那一部分,着重谈戏剧的开端、结尾等问 题,也是属于戏剧结构范围里的问题。李渔关于 戏剧结构问题的这些论述,在继承前人有关思想 的基础上,对我国古典戏剧创作的实践经验,进 行了理论的总结,有许多论点具有独创性 。
李渔论剧(戏曲理论)
李渔论剧(戏曲理论)
李渔论剧(戏曲理论)。
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体大思精,比较全面地涉及到编剧、导演、舞台演出、观众心理等许多方面的戏曲理论。《词曲部》分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部分;《演习部》分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部分。其中每部分又各有分论,就某一侧面详加阐发。
(1)结构第一。李渔说:“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他所说的‘结构”是指全剧的构思布局,把这个戏剧自身的关键问题放在首位,表明他对前人曲论注重音律文辞偏向进行了重大修正.他认为,戏曲不同于诗词古文,它是专为登场搬演故事的,所以,就要特别讲究结构。在怎样组织结构上,李渔认为,应“戒讽刺”“立主脑”、“减头绪”、“脱窠臼”、“密针线”、“审虚实”。等。其中“立主脑”、“减头绪”,是说要突出主要矛盾,删除与情节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繁芜枝节及“旁见侧出之情”。“审虚实”讲艺术虚构问题;“戒讽刺”说不用戏剧作人身攻击;“脱窠臼”指情节及其安排上新颖不落俗套;“密针线”指情节结构上要前后照应,不出破绽等等,都是与结构结合起来阐述的。有不少精彩之论。
(2)戏剧语言“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贵浅显”、“戒浮泛”是说戏剧语言应通俗和个性化;“重机趣”意为戏剧语言之间要有内部联系,要有人情味,趣味性,全剧要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忌填塞,要少用事用典。李渔认为;“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所以,戏剧语言应“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摘要: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和小说家,在戏曲和小说创作上颇有
成就,其戏曲理论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在这里,将重点阐释
他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关键词:李渔戏剧理论小说理论
李渔是我国文学史、戏曲史、戏曲理论史上的一个杰出人才,一生著述颇丰,其著作
涉及诗、词、文、赋、小说、戏曲、戏曲理论等方面,且样样精通,而戏曲理论之集大成
者《闲情偶寄》更是扬名海内外。他的戏曲理论主要见于《闲情偶寄》“词曲部”、“演
习部”以及“声容部”之一部分。
李渔从明代剧作家远离舞台使剧本成为案头之作中发现弊病,开始注重与观众的互动
性和舞台效果,重视研究戏曲的演习工作。因此,李渔在戏曲的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上,
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使他在当时戏曲界一举成名,可谓是“北里
南曲之中,无不知李十郎者”。李渔从他自身体味的艺术规律出发,确立了以“登场”为
目的,以“主脑”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针线紧密”、“文情专一”为要求的结构
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李渔创造出以“奇意”为灵魂,以“一人一事”为枢纽,以
“奇事”、“奇情”为表现,众多人物网式联系,多条线索交叉叙事,格局场景异彩纷呈
的独特艺术结构。同时,李渔比前人更熟练、巧妙地运用了“血脉相连”法、“郑五歇后”法、偶然巧合法、错认误会法和双重游戏法等多种结构技法,大大增强了其戏剧结构的生
动性和影响力。李渔能成为清代首屈一指的“当行”曲家,并创造出“为一朝之冠”的结
对李渔戏剧理论的解读
对李渔戏剧理论的解读
摘要:作为生存于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不仅经历到了明末社会的变革动荡,同时也感受到了清初康熙盛世的繁华。古已有云:时势造英雄,于今而言,李渔在中国戏曲界已堪称一代宗师。原因有二,一他自己投身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二借前人之鉴并结合演绎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总结,且将其对戏剧的看法与观点编著于《闲情偶寄》一书中,故李渔堪称戏曲理论界的宗师。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戏剧理论、理论价值
引言:戏曲创作与演绎活动,较前清早已有之,例如关汉卿,汤显祖等戏剧创作的集大成者。而李渔,他对待戏剧的贡献已不单单停留在戏剧篇目的创作,还包括关于戏剧演绎等的理论拔高,最为令人称赞的便是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和“演习部”,堪称最为系统和完整的戏剧理论专著。其中李渔最具创新性的便是深谙心理学性质的接受美学观在戏剧理论中的运用,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一、李渔个人资料及其著作
李渔,字谪凡,号笠翁。谈到李渔,他生长在一个明末清初社会风云交替的时代,所以他会因环境所迫,做出为“砚田糊口”的人生抉择。他曾从事图书出版,园林设计及组织戏班演出与创作,以此闯荡江湖去打“抽丰”,以获谋生。
当然,最初他还是醉心科举举仕的,奈何频频落第,正如他所写1:“才亦犹人命不遭,词场还我旧诗豪,……姓名千古刘蒉在,比拟登科似觉高。”该诗深透他落第后的无奈与挫败。于是此后他便转战小说与戏曲的创作,甚至不惜供养家姬,组成戏剧团,走至天南海北进行戏剧演绎。当然,凡事不会是一番风顺的,在当时那个历史动乱的年代,无论是民族矛盾还是阶级矛盾都是激烈与尖锐的,那为了生存,他在戏曲创作中也不惜讨好新权贵,迎合时势。好比他在《曲部誓词》中所言2:不过借三寸枯管,为圣天子粉饰太平,揭一片佛心,效老道人木铎里巷。不正是在向世人诉说他的人生际遇和生存时代由不得他尽情创作自己的戏剧作品,而是为时局所迫不得不借此帮助封建统治阶级传达惩恶扬善,令戏剧作品起到警示通言的作用。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渔仍旧坚持不懈的进行戏剧的创作与舞台演绎的摸索与实践,由此《闲情偶寄》便应运而生。
从观众的三大分类析李渔戏曲理论之观众本位思想-文档资料
从观众的三大分类析李渔戏曲理论之观众本位思想
从北宋杂剧到金院本,到元杂剧,再到明清传奇,中国戏曲,
这一民众趣味浓厚的民间型艺术,迎合民众的欣赏趣味是其不变的宗旨。身为戏曲理论家兼创作家的李渔,把观众的欣赏要求放在创作和演出的首位,这也正是他取得全面系统理论成果的前提。观众是戏曲服务的对象,更是戏曲传承的关键性因素。文章从戏曲的创作、表演和传承入手,将观众分为潜在的观众、在场的观众和不在场的观众,分析李渔的观众本位思想,试图折射出
戏曲传承方面的一些可行之策。
、潜在的观众戏曲创作的轴心
戏曲的舞台生命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李渔将戏曲可供上演作为编剧首务,大胆提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他说:"笠翁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考
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书,否则搁笔,此其所以观听咸宜也。"①"口却登场"和"身代梨园"是手段,"观听咸宜"是目的,这正
是从观众的立场出发的。戏曲题材、语言和结构都要以潜在的观众为出发点。
在选剧上李渔提出"剂冷热" 的主张,把是否投合观众的情感
和心理需要作为题材好坏的标准。"予谓传奇无冷热,只怕不合
人情。"②即便改编旧剧,也要依此原则。他还十分关注题材的通俗性,也旨在拉进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李渔认为" 作文之最乐者,莫如填词;其最苦者,亦莫如填词" ,台词的创作十分艰难,要考虑演员是否上口、观众是否入耳,要
准确地传情达意,更会影响情节的发展和剧作的成败。因此,剧作家要"设身处地" ,先把自己变成剧中角色和不在场的观众。而要为角色"立言" ,先得为其"立心" 。" 言者,心之声也。
论李渔戏曲理论的“结构”观
一 而 后 再 造 架 ,则 便 于 前 者 不 便 于 后 , 势 必 改而 就 人 ,为 “白马 解 围 ”一事 而 设 。很 明 ,李 渔所 突 出强 调 的 架 是 在 一个 剧 本 之 中 必 须有 ‘ 个 主要 人 物 和 个 土 要 事件 ,而 一
之 ,末 成 先毁 。 ” l李渔 把 戏 剧 作 品 的 构 思过 程 ,也 就 是 结 】
宅亦 然 ; 基址 初 平 ,『架 未 直 ,先 筹 何 处建 厅 ,何 处 开户 , 日 J 栋 需 何 木 ,粱 用 何 材 ;必 俟 成 局 了然 ,始 可 挥 斤 运斧 。倘 造 成 例 ,具体地说 明 了 《 琶记》是止 为蔡伯喈 琵 ‘ , 义 止 为 人
“ 婚 牛 府 ” 一 而 设 ;而 《 厢 记 》 则 是 只 为 张君 瑞 一 重 事 两
国 古 代 文 学 研 究
‘ , 论 李 渔 戏 曲 理 论 的 ‘ 结 构 ' 观
。 周 相 国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摘
要 : 李渔 的 “ 结构 ” 理论 是 其 理 论 的 重 点之 一 ,提 出 “ 构 第一 ” 。 其 中 “ 主脑 ” 在 结构 中 占据 中心 地位 , 结 立
显 示 了 中国 古 典 戏 剧 重视 叙 事 的特 征 ,在 此 基 础 上做 到 “ 密针 线 ” 、 “ 头绪 ” 。 在 结构 内容 的 虚 实 问题 上 ,要 减
历史趣谈:中国戏剧理论始祖李渔的戏剧理论是什么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戏剧理论始祖李渔的戏剧理论是什么呢
导语: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都是李渔戏剧著作。值得一提的是,《奈何天》、《比目鱼》等又被统称为《十种曲》。
李渔作品鉴赏
《十种曲》作为李渔戏剧著作,它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李渔来说,《十种曲》的问世,扭转了他前期重视戏曲,轻视戏剧的局面。为了表现出戏剧的演出效果,李渔在戏剧著作中,添加了宾白创作。由此,李渔也成为中国戏剧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宾白,并且善于用宾白的戏剧家。在《十种曲》中,李渔刻画了十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为了歌颂爱情的伟大之处,李渔在戏剧著作中加入了浓郁的喜剧色彩。
李渔曾说:“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基于李渔在喜剧创作上的不俗建树,因此李渔也被后人称为“世界喜剧大师。”李渔的喜剧著作通俗易懂,深受时人的推崇。李渔在公元1651年至1668年间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中《凤求凰》、《风筝误》等戏剧本深受杭州人士的欢迎。等到《笠翁十种曲》问世后,一度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时至今日,李渔的戏剧作品依然深受世人的欢迎。
李渔的戏剧理论
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之称。李渔作为明清之际著名的戏剧大师,他在戏剧领域的建树推动了中国古代戏剧历
小度写范文李渔戏曲_20世纪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模板
李渔戏曲_20世纪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
20世纪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
魏中林
谢遂联
摘要
李渔被称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有人目之为“曲中杜甫”。本文分三个阶段回顾了
本世纪70多年的李渔曲论研究的发展轨迹,并从学界较关注的美学层次的观照、编剧结构论以及喜剧论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力图较客观地把握本世纪李渔曲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对21世纪的李渔曲论研究
略作前瞻。
关键词
20世纪
李渔曲论研究
文献标识码
美学层次的观照
编剧结构论喜剧论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章编号1000—856X(2001)04—0167—05
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和小说家,在戏曲和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其戏曲理论更以舞台实践性、系统性、开创性等特点,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见于《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之一部分。后人把其中的“词曲部”、“演习部”独立刊行,名之为《李笠翁曲话》或《笠翁剧论》。另外,其戏曲理论也散见于他的某些诗文,特别是《窥词管见》22则。
批评史大纲》(开明书店1944年版)。这一阶段大部分研究文章只是一般性概述评价,鲜有深入的专题探讨。
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这一阶段对李渔曲论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间尽管没有出现研究专著,但据不完全统计,光是论文就有20多篇。这20多篇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1950年至1966年间,而
1967年至1977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论文中影响较大
的有:陈多《试谈李笠翁的写剧理论》(上、下篇),分别载于《剧本》1957年第7期和第9期;高宇《李笠翁关于戏曲导演的学说》,载1962年10月13日《文汇报》;陈赓平《论李渔对中国戏曲理论的贡献》,载
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
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
李渔(1875-1944)是中国近代戏曲发展史上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改革家,也是改革前后戏曲动态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在
近百年来中国戏曲史上颇具影响力,并将中国戏曲改革带入20世纪。
李渔的戏曲主张主要包括:
一是发扬民族戏曲文化,重视戏曲传统。李渔崇尚杜甫、白居易
等诗词传统,相信戏曲文化的精华就在于诗词的抒情思想,坚决反对
剧作家胡夷化、罗贯中化的做法,认为“民族戏曲是一个全宋元民族
文化的汇集”。他强调,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戏曲艺
术家应该坚持反对剧作家抄袭、仿效外国戏剧的抒情思想,而是要把
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融入戏曲表演之中,以便在中国的文化中留下更
深刻的印记。
二是发扬文人戏曲文化,重视文人戏曲的熟悉性。他认为,由文
人创作的文人戏曲文化,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表达的是精神的文化,而不是粗俗的体制和社会风尚,并且把其作为重要的戏曲作品来传承,以便培育观众的审美情操。
三是发扬抒情性戏曲文化,重视戏曲表演者的才艺。李渔认为,
抒情性戏曲文化是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种文化,它把艺术表演和诗
词艺术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展现诗词文学的精美,又能充分发挥表演
者的才艺,反映出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和精神美。他强调,抒情性戏曲
文化应该以抒情性的角度,结合表演的艺术与风格,增强表演的趣味
性和感染力。
四是发扬新派戏曲文化,重视戏曲改革的发展。李渔认为,新派
戏曲文化带来的变化,有助于将抒情性戏曲文化与传统戏曲文化有机
结合起来,弥补了传统戏曲文化的不足;同时,也塑造了新型的、更
有趣的戏曲表演模式,从而降低了戏曲艺术的认知门槛,使戏曲艺术
李渔的戏曲理论
从《闲情偶寄》谈对李渔戏曲理论几点认识摘要: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他的《闲情偶寄》中的戏曲理论部分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李渔联系元明以来的戏曲创作实践,结合个人的创作体会,并吸取了前代理论批评家的真知灼见,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了较系统的总结,从而构造出一个完整、内容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理论体系。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
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他的《闲情偶寄》中的戏曲理论部分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之作。王运熙、顾易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评价道:“《闲情偶寄》中的曲论,组织细密,条理清楚,形成了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批评体系。”①《闲情偶寄》中关于戏剧理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部分《词曲部》(李渔此时所谓“词曲”,即今日所指的戏曲)和《演习部》——被后人独立刊行,名之为《李笠翁曲话》或《李笠翁剧论》。另在《声容部》“习技第四”中,对表演艺术也经行了一定的论述。②在这些部分中,李渔联系元明以来的戏曲创作实践,结合个人的创作体会,并吸取了前代理论批评家的真知灼见,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了较系统的总结,从而构造出一个完整、内容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理论体系。《词曲部》主要论及戏曲创作的立意、构思、语言、音律程式乃至剧本的通俗化问题。《演习部》总结了昆曲艺术的教学和舞台演出的经验,论述了戏曲演出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如何选择和改造剧本、如何教授演员唱曲道白以及演员服饰妆扮和音乐伴奏等,并提出演戏不能落于俗套,要推陈出新。在《声容部》中,李渔还对如何挑选、训练演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总之,李渔的戏曲理论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渔戏剧结构理论批判
李渔戏剧结构理论批判
南京大学文学院㊀陆㊀炜
㊀㊀清初戏剧家李渔的戏剧理论是一个戏剧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高峰,因此一向受到高度的重视,其中的戏剧结构理论尤为人们反复探讨.但恰恰是其结构理论总有解说未畅之感.思其原因,大约历来的研究都着眼于阐发与肯定,未能采取批判与反思的立场.本文就是要将李渔的结构理论放到中西戏剧美学比较的视野和明清戏剧创作的视野中,采取批判的立场,使其内涵充分显露,使其价值得到新的评定.
李渔的结构理论见于«闲情偶寄»之 词曲部 ,大略有三项内容.一是 结构第一 的观念;二是以 立主脑 ㊁ 减头绪 ㊁ 密针线 等说为主的结构方法理论;三是论结构的格局,包括 开场 的一定之规㊁全部情节应该遵守悲欢离合的套子㊁上半部结束 小收煞 ㊁全本结束 大收煞 等技法等.对第一项内容,其含义和价值没有疑义.第三项内容不受重视,因为那是明清传奇的固定章法,现在写戏曲,即便是作传奇,也已经不再是如明清传奇那样一剧四五十出,不再用到这一套了.最受今人重视,得到探讨也最多的是第二项内容,因为它似乎就是古典戏曲编剧经验和美学的精髓.但偏偏就是这项内容存在疑惑,本文论述也从分析此项内容入手.
一㊁关于 立主脑 的疑惑
立主脑 ㊁ 减头绪 ㊁ 密针线 等理论让人疑惑的地方,最关紧要的就是一点:什么是 主脑 ?李渔在 立主脑 一节是这样论述的: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
李渔论剧(戏曲理论)
李渔论剧(戏曲理论)。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体大思精,比较全面地涉及到编剧、导演、舞台演出、观众心理等许多方面的戏曲理论。《词曲部》分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部分;《演习部》分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部分。其中每部分又各有分论,就某一侧面详加阐发。(1)结构第一。李渔说:“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他所说的‘结构”是指全剧的构思布局,把这个戏剧自身的关键问题放在首位,表明他对前人曲论注重音律文辞偏向进行了重大修正.他认为,戏曲不同于诗词古文,它是专为登场搬演故事的,所以,就要特别讲究结构。在怎样组织结构上,李渔认为,应“戒讽刺”“立主脑”、“减头绪”、“脱窠臼”、“密针线”、“审虚实”。等。其中“立主脑”、“减头绪”, 是说要突出主要矛盾,删除与情节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繁芜枝节及“旁见侧出之情”。“审虚实”讲艺术虚构问题;“戒讽刺”说不用戏剧作人身攻击;“脱窠臼”指情节及其安排上新颖不落俗套;“密针线”指情节结构上 要前后照应,不出破绽等等,都是与结构结合起来阐述的。有不少精彩之论。(2)戏剧语言“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贵浅显”、“戒浮泛”是说戏剧语言应通俗和个性化;“重机趣”意为戏剧语言之间要有内部联系,要有人情味,趣味性,全剧要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忌填塞,要少用事用典。李渔认为;“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所以,戏剧语言应“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3)提高说白地位,使与曲词等同。李渔说:“宾白一道,当与曲文等视。”李渔认为:“曲之有白,犹经文之于传注; 如栋梁之于榱桷;如肢体之于血脉”。“常有因得一句好白而引起无限 曲情,又有因填一首好词而生出无穷话柄者,是文与文自相触发。”所以,李渔认为,不仅戏中宾白数量可增加,而且同曲文一样,要认真推敲,“声务铿锵”,“语求肖似”,“词别繁简”,“字分南北”、“文贵洁净”,“意取尖新”,“少用方言”,“时防漏孔”。李渔此说亦为创见,对我国戏剧形式的发展,大有裨益。(4)格外重视戏剧的审美特性,立论紧密联系演出。李渔说:“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词曲部》中诸论,也都密切联系舞台演出立论。如在结构上,他主张“减头绪”,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使三尺童子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李渔戏剧理论
戏剧戏曲学11级杨铎1032011101103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自殷商后甲骨文出现,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达到第一个高峰,随后汉赋唐诗宋词接踵而至,元曲和明清小说纷至沓来,中国古代涌现出无数大家,从影响深远的孔子老子,专注一方的韩菲墨子,到开中国纪传体史书先河的司马迁,到作诗入仙境的诗仙诗圣,再到关注百姓批判黑暗的关汉卿,再到集大成的曹雪芹,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一直是偌大的文学海洋里的沧海一粟,甚至很多时候不被那些所谓的文人士大夫待见,但这并不阻碍她在这片广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而在这其中,李渔,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异类,尤其得到了笔者的关注。
李渔,清代著名的戏曲创作家和理论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又号笠翁。代表作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均为我国戏曲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亦署新亭樵客、觉世稗官、觉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他出身于药商家庭,自幼与小市民阶层接触密切,这对他以后人生观的形成造成了很大影响。早年他和当时的所有读书人一样尚存入仕之心,但几次应乡试均落第,使年轻的李渔深感挫折,遂不复作此念。清初的一段时间曾避居山中,虽蓬衣垢食,却以苦为乐。他原本家境不错,但经过历年天灾人祸,家道日衰,逐渐不得不过上了卖文为生的生活。清顺治八年他移家杭州,与当时名流雅士过往甚密,他的戏曲小说多作于此时。由于其文名渐大,后来又自主家庭戏班,专事权贵,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颇大的影响,一些达官贵人纷纷请他演戏。他也乐此不疲,经常携带妻妾外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尽览九州风光,也使李渔成为广有资财的戏班主。康熙元年,他从杭州迁居金陵(今江苏南京)。芥子园是他在金陵的别业,命名取“芥子纳须弥”之义。与此寓所一起,还设有书铺,刊行了不少戏曲小说及其他杂著,如著名的《芥子园画传》,这一切都说明他是个极具商业头脑和营销策略的文人。晚年他又举家迁回杭州,“买山而隐”,但经济状况已大不如前,时常向友人求助,终于在穷困中死去。
谈到李渔,就不得不说他的《闲情偶寄》。中国戏剧发展到清初,经历了元杂剧和明传奇两次高潮,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人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总结。但前人之作,以札记、评点、序跋之类居多,像王骥德《曲律》那样较有系统性的理论著作较少;讨论的问题,除资料性的以外,大抵偏重音律和文辞方面,而且通常对戏曲和散曲不加区分。因此,对于戏剧文学的特殊性,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李渔的贡献,就在于以自己多年写剧和率家庭戏班从事实际演出的经验为基础,参照前人的成果,提出了这一种性质的总结。
李渔重视戏曲文学,曾说:“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林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笠翁秘书第一种》即《闲情偶寄》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其中《词曲部》谈论戏剧的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演习部》谈论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声容部》中的《习技》详述教女子读书、写诗、学习歌舞和演奏乐器的方法,都和戏剧有关。后人曾把《词曲》、《演习》两部抽出来,独立印成一书,名《李笠翁曲话》。其中从创作、导演、表演、教习,直到语言、音乐、服装,都一一作了论述,是李渔在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可以说,它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集大成著作,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闲情偶寄》的后六部主要谈娱乐养生之道和美化生活,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同时也为我们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纪中国人们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的图像:从亭台楼阁、池沼门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虫鱼,鼎铛玉石的摆设;从妇女的妆阁、修容、首饰、脂粉点染到穷人与富人的颐养之方,等等,无不涉猎,表现了作者广泛的艺术领悟力和无限的生活情趣。这六部的写法,和一般生活知识读物不同,往往结合抒情和说理。他希望人们读了他的书对美化生活有新的认识,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还希望通过草木虫鱼、摄生养性知识的论述,旁引曲譬,有助于规正风俗,警惕人心。
研究《闲情偶寄》的人大都注意到,李渔把戏曲的“结构”问题放到了全书的第一章。此前的戏曲研究论著中似乎没有人给“结构”问题以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后来的研究者们不无道理地认为李渔强调“结构”的重要性是针对历来人们忽视结构问题所作的一种纠正。至于李渔所说的“结构”一词的具体涵义以及在《闲情偶寄》中对“结构第一”思想的具体阐述,人们似乎并没有特别地重视过。有的研究者注意到李渔在“结构第一”章中以“工师之建宅”为喻说明结构的重要性,与王骥德《曲律》中论章法的命意很接近。照此看来,“结构”的意思与章法差不多,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文章的各部分之间的组织联系。李渔讲结构第一,无非是强调一部作品的整体布局的重要性。
然而如果仅仅这样理解“结构第一”,那它的重要性就很有限了。事实上,李渔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构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对戏曲的结构有自己的看法。李渔关心的是,戏曲结构的核心是什么,这就是他所说的“主脑”: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对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
这里所说的“主脑”不同于一般人所说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之类。从他所举的例子来看,他认为《琵琶记》中蔡伯喈“重婚牛府”、《西厢记》中张君瑞“白马解围”是他心目中可作为“主脑”的“一人一事”,显然指的是核心关目,是统系全局使之不至于成为“散金碎玉”、“断线之珠”的中心情节。传统戏曲的主要成分是音律、词采、关目三样,明代戏曲批评的两大流派——吴江派与临川派各主音律与词采一端,关目则很少有人特别强调,更何况元曲拙于关目人所共知,亦未妨其成为一代艺术顶峰。相形之下,李渔对关目的重视似乎有点过分。李渔自己也说“填词首重音律”,他之所以把结构放在第一是因为音律有书可考。因此,人们往往把“结构第一”看成是一种救敝补偏的偏激之论。
然而细绎李渔关于结构的论述就可以看出,结构决不仅仅是个文章布局的问题。在《闲情偶寄》的“结构第一”章下包含了七款内容: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和审虚实。这七款内容中,戒讽刺讲的是立言谨慎、勿作人身攻击的创作道德问题;脱窠臼讲的是故事要有新意,勿蹈袭前人的创作态度问题;戒荒唐讲的是故事要贴近人情,勿以荒诞不经为新奇的创作风格问题;审虚实讲的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虚构的关系问题。这四款所涉及的问题实际上属于叙事内容方面,而与一般意义上的“结构”观念即组织安排和布局章法问题无关;只有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三款与人们通常所说的组织结构问题有联系。因此,用今人的眼光看来,李渔在“结构第一”的章目下所谈论的问题大多其实文不对题。究竟是李渔错了还是后人的理解有问题?我们再来仔细研究一下李渔在“结构第一”章中关于结构重要性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