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Ⅱ卷高考理综生物试题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2(解析版)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2(解析版)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中离子相对吸收量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
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影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错误。
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ATP),且氮气环境中不利于根对该离子的吸收;C、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运输及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等知识,还涉及到对考生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端粒及端粒酶的相关知识及考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2015高考全国卷2 理综(含答案)--高清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面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2015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
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答案】A2.端粒酶由RNA的是A.B.C.D.【答案】C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 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D错误。
3.A.B.mRNA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输出(散失);B错误。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1)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2)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3)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4)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答案】D下可推测,(2)A(2分)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它合理也给分)B(2分)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调节,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015年高考理综卷新课标II卷生物部分及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新课标U )生物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 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 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 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1. 【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不同条件下幼根对离子吸收量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17o C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下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C、D错误。
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C,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C,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 错误。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 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 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端粒的知识,考查知识的记忆及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依据端粒学说,端粒酶存在于染色体的两端,以此排除A选项(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依据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判定端粒酶应该是逆转录酶而非RNA聚合酶,故B错; 正常细胞的端粒DNA序列在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D项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 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胞吐作用的理解与判断,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2015年新课标ii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解析
2015年新课标II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6分)(2015春•某某月考)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6分)(2015春•某某月考)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m 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6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6分)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 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6分)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做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试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组别乙烯释放量(μL•kg﹣1•h﹣1)20d 35d 40d 45dA 0 27 17 15B 0 9 5 2C 0 0 0 0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因是.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组.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答出一点即可)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树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39.(15分)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1)胡梦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胡萝卜素是(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填“需要”或“不需要”)将鲜活的岩藻干燥.(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生物--选修3生物技术实践】40.已知生物体内用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如果将P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进行改造.(2)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基因或合成基因.所获得的基因表达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3)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和,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进行鉴定.2015年新课标II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空气的成分和温度,因变量是离子相对吸收量,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温度和氧气都影响离子相对吸收量,根本原因是离子的吸收为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而氧气浓度和温度都影响呼吸作用.解答:解:A、第一组和第二组对比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A正确;B、第一组和第三组对比说明,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有关,温度较高时,吸收离子较快,B错误;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需要无氧呼吸供能,C错误;D、第一组和第二组对比说明,氮气环境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借助于离子的跨膜运输,考查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氧气浓度.难度适中.2.(6分)(2015春•某某月考)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复制.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端粒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细胞分裂一次,由于DNA复制时的方向必须从5'方向到3'方向,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所以端粒其长度反映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解答:解:A、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大肠杆菌没有染色体,没有端粒,A错误;B、根据试题分析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可能为逆转录酶,B错误;C、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是真核染色体两臂末端由特定的DNA重复序列构成的结构,使正常染色体端部间不发生融合,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C正确;D、当细胞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的端粒就会逐次变短一些,构成端粒的一部分基因约50~200个核苷酸会因多次细胞分裂而不能达到完全复制(丢失),以至细胞终止其功能不再分裂,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端粒的相关知识,这属于课本的小字部分,可见不一定重点篇幅出现的才是考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审题能力,识记能力,难度适中.3.(6分)(2015春•某某月考)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m 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考点: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分析:胞吞是细胞把大分子颗粒依附细胞膜的表面,然后内陷形成由膜包裹的泡;胞吐则是细胞内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泡,然后和细胞膜内表面结合,通过膜的运动,把包裹的物质释放到细胞外面,胞吞和胞吐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与细胞膜的结构的流动性有关.解答:解: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是胞吐作用,A错误;B、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不是胞吐作用,B正确;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是胞吐作用,C错误;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是胞吐作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胞吐作用的实例,意在考查考生对于胞吐作用的识记和理解,平时注重总结归纳相关实例是解题的关键.4.(6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性.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稳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够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A正确;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有能量输入和散失,B错误;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D、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掌握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6分)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 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过程:解答:解:A、抗体存在于细胞外液,只能消灭细胞外的抗原,A错误;B、抗体抵抗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溶菌酶杀灭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Rous肉瘤病毒是病毒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有关,C错误;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特异性免疫过程.6.(6分)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分析: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其中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解答:解: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的类型和实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做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试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组别乙烯释放量(μL•kg﹣1•h﹣1)20d 35d 40d 45dA 0 27 17 15B 0 9 5 2C 0 0 0 0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基因和Y基因,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 A 组,其原因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高于其他组.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B 组.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C组没有一直乙烯释放量,B组乙烯释放量很低,A组乙烯释放量是正常的,可见A组乙烯的合成和X基因和Y基因都有关,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和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有关,C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和X基因、Y基因和反义Y基因有关.解答:解:(1)B组、C组乙烯释放量均低于A组,可见A组乙烯的合成和X基因和Y基因都有关,而B组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A组,因为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中乙烯含量高于其他组,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B 组,原因是B组乙烯释放量低,成熟晚,耐储存.故答案为:(1)X基因和Y 基因X基因、Y基因和反义X 基因(2)A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高于其他组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与性状、激素含量之间的实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表格数据,获取实验结论的能力,难度适中.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的功能.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高效.(答出一点即可)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Ⅲ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答:解:(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的功能.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激素的作用特点具有特异性、高效性.故答案为:(1)下丘脑垂体(2)细胞代谢发育的功能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高效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2.2头.Km﹣2;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树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2)特点:①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②种群增长率变化,种群数量由0→K时,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由K→K时,增长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0.解答:解:(1)已知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550÷250=2.2头.Km﹣2;已知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当种群数量为,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即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1000÷250=2头.Km ﹣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故答案为:(1)2.2头.Km﹣2 2头.Km﹣2(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3)大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种群密度的估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39.(15分)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1)胡梦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β﹣胡萝卜素(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维生素A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夜盲症,胡萝卜素是非挥发性(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将鲜活的岩藻干燥.(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乙酸乙酯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不与水混溶,而乙醇虽为有机溶剂但和水混溶.考点: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分析: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流程为:红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常用来总量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解答:解:(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β﹣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维生素A,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夜盲症,胡萝卜素是非挥发性物质.(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需要将鲜活的(3)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故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乙酸乙酯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故答案为:(1)β﹣胡萝卜素维生素A 夜盲症非挥发性(2)需要(3)乙酸乙酯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不与水混溶,而乙剂但和水混溶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胡萝卜素的特点;提取步骤等.【生物--选修3生物技术实践】40.已知生物体内用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如果将P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改造.(2)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p 基因或合成P1基因.所获得的基因表达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DNA和RNA 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DNA→RNA、RNA→DNA、RNA→蛋白质.(3)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设计蛋白质的结构和推测氨基酸的序列,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功能进行鉴定.。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
2015 年全国一致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此题共 6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 6 分)将三组生理状态同样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育在含有同样培育液的密闭培育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汲取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育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育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汲取量( %)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以下剖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有氧条件有益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与温度的变化有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汲取该离子不用耗ATPD.与空气对比,氮气环境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2.( 6 分)端粒酶由 RNA和蛋白质构成,该酶能联合到端粒子上,以自己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 的一条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 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头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添而变长3.(6 分)以下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mRNA 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开释到突触空隙的过程4.(6 分)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生态系统的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准时无能量输入和消散C.生态系统连续相对稳固离不开信息传达D.负反应调理有益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固5.(6 分)以下与病原体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抗体能够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此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挡病毒的体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体制同样C.Rous瘤子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没关D.人感染 HIV 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 细胞数目有关6.(6 分)以下对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该病是因为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因为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添造成的C.该病是因为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添造成的D.该病是因为染色体中增添某一片段惹起的二、非选择题:包含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 题~第 32 题为必做题,每个考题考生都一定作答,第33~40 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9.( 12 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克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的X 基因和 Y 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 组,即比较组)、反义 X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B 组)和反义 Y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C 组)为资料进行试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一样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开释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开释量就越大),结果以下表:组别﹣ 1﹣1)乙烯开释量(μL?kg ?h20d35d40d45dA0271715 B0952 C0000回答以下问题:( 1)若在 B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 C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 Y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断,A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B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由是.假如在35时节采摘 A 组与 B 组果实,在常温下储藏时间较长的应是组.30.( 9 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往常,重生儿出生后,因为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高升.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理是分级的,此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含提升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影响神经系统的.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色还有.(答出一点即可)31.( 8 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定该生态系统的食品链为甲栽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000 头.回答以下问题:( 1)某次检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目为550 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目增添,则一段时间后,甲栽种物数目也,其原由是.(3)在甲栽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品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32.( 10 分)等位基因 A 和 a 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 X A X A或 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 X A Y 或 Aa,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 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 X A Y 或 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 X A X a或 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以下问题:( 1)假如这平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否确立该女孩的 2 个显性基因 A 来自于祖辈 4 人中的详细哪两个人?为何?( 2)假如这平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 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照是;别的,(填“能”或“不可以”)确立另一个 X A来自于外祖父仍是外祖母.三、【生物 --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39.( 15 分)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够转变为两分子,后者缺乏会惹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胡萝卜素是(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填“需要”或“不需要”)将鲜活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采纳此中的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采纳此外一种的原由是.【生物 --选修 3 生物技术实践】40.已知生物体内用有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 个氨基酸构成.假如将 P 分子中 158 位的丝氨酸变为亮氨酸,谷氨酸变为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 P1)不只保存 P 的功能,并且拥有了酶的催化活性.回答以下问题:( 1)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能够考虑对蛋白质的进行改造.( 2)以P 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取P1基因的门路有修饰基因或合成基因.所获取的基因表达时是按照中心法例的,中心法例的所有内容包含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一样分子之间的流动,即:.( 3)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门路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经过和,从而确立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取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取蛋白质,以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进行判定.2015 年全国一致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此题共 6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 6 分)将三组生理状态同样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育在含有同样培育液的密闭培育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汲取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育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育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汲取量( %)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以下剖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有氧条件有益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与温度的变化有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汲取该离子不用耗ATPD.与空气对比,氮气环境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剖析】剖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空气的成分和温度,因变量是离子相对汲取量,由实验结果能够看出:温度和氧气都影响离子相对汲取量,根来源因是离子的汲取为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供给能量,而氧气浓度和温度都影响呼吸作用.【解答】解: A、第一组和第二组对照说明,有氧条件有益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 A 正确;B、第一组和第三组对照说明,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与温度的变化有关,温度较高时,汲取离子较快, B 正确;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汲取该离子,需要无氧呼吸供给ATP,C 错误;D、第一组和第二组对照说明,氮气环境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汲取,D 正确。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6分)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6分)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6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第1页(共4页)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6分)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6分)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做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7.(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的X基因和Y 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试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组别乙烯释放量(μL•kg﹣1•h﹣1)20d35d40d45d A0271715B0952C0000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第2页(共4页)有,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因是.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组.8.(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2015年高考理综真题-全国卷II(word有答案)
2015年高考理综真题-全国卷II(word有答案)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19 Na 23 AI 27 P 31 S32 CL 35.5 Ca 40 Fe 56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又跟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成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第 2 页共 13 页第 3 页共 13 页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因是。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存储时间较长的应该是组。
30. (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的速率,是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
2015年高考(课标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课标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吉林、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辽宁)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C)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不同条件下幼根对离子吸收量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17o C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下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C、D错误。
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o C,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o C,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错误。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端粒的知识,考查知识的记忆及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依据端粒学说,端粒酶存在于染色体的两端,以此排除A选项(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依据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判定端粒酶应该是逆转录酶而非RNA聚合酶,故B错;正常细胞的端粒DNA序列在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D项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胞吐作用的理解与判断,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2015年高考理综真题_全国卷II(word有答案)-(7821)
A. 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B.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C. Rous 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40 Fe 56 Zn 65 Br 80 D. 人感染HIV 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 细胞数量有关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6.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要求的A. 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1.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又跟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 B. 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培养瓶中的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断引起的空气17 10029.(12 分)氮气17 10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为研究番茄中的X 基因和Y 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空气 3 28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 A 组,即对照组)、反义X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合反义Y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试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生物试题(2021年整理)
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生物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解析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 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山东卷,含答案)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山东卷)整理:xzonn 全国卷Ⅰ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29.(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
2015年高考理综真题_全国卷II(word有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AI27P31S32CL35.5Ca40Fe56Zn65Br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又跟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培养瓶中的气体空气温度(℃)17离子相对吸收量(%)100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断引起的29.(12分)氮气1710空气328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合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DNA中含有端粒回答下列问题: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成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1)若在B组果实中没达的蛋白质。
2015年全国Ⅱ卷高考生物试题1
2015年全国Ⅱ卷高考生物试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29. (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为研究番茄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及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试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2015高考理综全国2卷(含详细解析)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2015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高考理综卷新课标II卷生物部分及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理综卷新课标II卷生物部分及答案解析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新课标Ⅱ)生物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1.【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不同条件下幼根对离子吸收量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17o C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下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C、D错误。
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o C,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o C,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错误。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端粒的知识,考查知识的记忆及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依据端粒学说,端粒酶存在于染色体的两端,以此排除A选项(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依据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判定端粒酶应该是逆转录酶而非RNA聚合酶,故B错;正常细胞的端粒DNA序列在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D项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胞吐作用的理解与判断,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Ⅱ
客观卷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
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
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酶体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主观卷
29. (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为研究番茄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
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___,B组果实中与乙
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_________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组。
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___________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 2
,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乙种动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 值为1000头。
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
度为____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时,某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
(3) 在甲种植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乙种动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丙种动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32.(10分)等位基因A 和a 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
是X A X A 或AA ,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 或Aa ,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 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 或Aa ,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 或Aa 。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该显性基因A 来自于祖辈4人 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那么可以判断女孩两个X A 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祖父”和“祖母”),判断依据是 ;此外, (填“能”或 “不能” )确定另一个X A 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39.[生物——选修3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1)胡梦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
-胡萝卜素”),该胡萝卜亲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 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_________,胡萝卜素是_________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将鲜活的盐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________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
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
40.生物——选修3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已知生物体内用一种蛋白质(P ),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
如果将p 分 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氮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
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进行改造。
(2)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基因或合成基因。
所获得的基因表达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的复制;
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
(3)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和()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