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 必修三: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组唐璐【教学目标】1. 通过展示、讨论对成都活水公园的调查结果、分析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奇迹”,尝试构建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归纳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 通过对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辨析和问题探讨,概括生态系统维持稳态平衡的基本原理,尝试提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3. 通过展示、交流和评价“重建地球计划”的设计方案,领悟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对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学情分析】1、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学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对生命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命活动的有序规律性具有一定认识。

本节在学生已有概念的基础之上,更深入地探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质,达成稳态与平衡观。

2、高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现象、逻辑推导、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生活现象善于观察,思维活跃。

【教学方法与策略】导入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项目解决式教学法【教学思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5节内容。

按照学生对一个生命系统的认识层次,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后,探讨其发展规律、认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顺理成章了。

本节课以上位概念“生命系统”、“调节”与“稳态”之间的联系引入,唤起学生已有概念,抛出主题“生态系统如何达到稳态?”,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稳态也是需要调节的。

从课外兴趣小组发现身边的实例——成都活水公园,启发学生体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具体事例其实处处都有,离我们并不遥远,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先由资料分析塞罕坝“有虫不成灾”,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构建鸟-虫数量变化概念模型,理解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机制。

再由探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强化关键词与关键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对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进行辨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示范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示范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 5 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和联系。

教具准备1•文字资料1:生物圈n号”实验资料。

2.文字资料2:各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比较。

3•文字资料3:负反馈调节的实例。

4•图片资料1: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情况以及现在的状况。

5•图片资料2:热带雨林、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图片和食物网简图。

6•图片资料3:草场防护林。

7•课件:负反馈调节模型。

8•视频1: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

9•视频2:我国的重点自然保护区。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1 课时,学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以及原因、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 2 课时,完成制作实验。

三维目标1•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5•学会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6•通过图片、照片、视频、课件使学生形象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学生通过构建模型,清晰地理解负反馈调节和自我调节能力。

8•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分析,清楚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9•通过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思考分析的能力。

10•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1.通过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的学习,确立辩证统一思想。

12.通过制作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帮助的良好品德。

教学过程第1 课时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信息传递。

弄清了各种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也知道了它们如何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那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大家先看一下问题探讨。

(学生看书)推进新课师可见,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自然或人为)后,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那么,人类能否在生物圈之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的生态系统呢?美国的科学家们做了这样的实验。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和原因。

2、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稳态是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

二、教学策略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来引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的教学。

教材中“问题探讨”的素材是从正面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引导学生从群落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也可以设问:“人类能否在生物圈之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的生态系统呢?”引出“生物圈2号”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

上述正反两个实例,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稳定的生态系统对于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教师阐释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引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数个实例,让学生讨论生态系统是如何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的。

例如,( 1)草原中生活着野兔和狼,由于狼的捕食,野兔数量减少,分析草、野兔、狼的种群数量是如何逐步达到稳定的。

(2)为什么森林中害虫数量不会持续大幅度增长?(3)适度捕捞后,池塘中鱼的种群数量为什么不会减少?(4)森林局部大火过后,为什么植株能较快生长?请学生按照“思考与讨论”中的要求来解释上述实例,使他们理解负反馈调节的机制。

教师可用计算机将上述实例制作成动画来模拟演示反馈调节的过程。

教师要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这也可以通过大量事例来说明。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已为学生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打下了伏笔。

“抵抗力稳定性”要强调其核心是“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干扰”是指破坏稳定状态的外界因素;“保持”是指与干扰同时表现的系统内在的自动调节能力。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重点)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5.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实例①实例1:受轻微污染的河流。

②实例2:森林。

a.调节过程b.结果:鸟类、害虫的数量趋于稳定。

(2)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3)基础:负反馈调节。

[合作探讨]探讨错误!:请思考并总结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与其自我调节能力及稳定性的关系。

提示: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探讨错误!:甲、乙两地森林都发生了虫灾,甲地大量使用杀虫剂,害虫短时间得到控制,后来又发生虫灾.乙地引入灰喜鹊,害虫被逐步控制,后来有虫但不成灾。

(1)甲地再度出现虫灾原因是什么?提示:杀害剂的使用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剂的杀虫作用降低.(2)乙地为什么能有效控制虫灾?提示:乙地害虫与灰喜鹊之间的反馈调节,使森林有虫不成灾.错误!1.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结构相对稳定体现在各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种间关系的相对稳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五章: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五章: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必修三)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

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加深对种群、群落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容的基础。

而通过本节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系统分析的方法,建构模型的学习方法有积极意义,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决方法]⑴结合教材中池塘生态系统的图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机环境要素和生物组成,列举出这些成分,再引导学生从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角度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类,给出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名称。

⑵群落中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就是生态系统的“生命线”。

其主要形式就是“食物联系”。

以教材中的图示为例,分析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建立食物链、营养级和食物网的概念。

[解决方法]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包括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成分。

这些组成成分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法。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资料。

六、学生活动1、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

2、阅读教材。

七、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从群落的演替可以看出,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无机环境。

在环境条件大体相同的地方,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往往也相近或相似。

这些都说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4)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A负反馈调节。
①作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状态。
②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B正反馈调节。
①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②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发生的变化。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和预习
完成课时作业本“课时作业二十”
3
1
30
6
4
1
检查预习情况,为讲解新课铺垫。
导入新课,口述学习目标
讲授分析,掌握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当堂训练,检测知识运用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
四、课堂训练
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答案:B
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_________的能力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___________的能力
特点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_______稳定性越
高,反之越低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_____,一般越容易恢复;反之越难
①一般二者呈负相关,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a)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b)一般越弱。
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人教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3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 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

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内容中包含重要概念——负反馈调节。

本节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

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照片、课件使学生形象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构建模型,清晰地理解负反馈调节和自我调节能力。

3.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分析,清楚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培养学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通过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的学习,确立辩证统一思想。

点评: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具体阐明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同时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农村中学高二的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普遍较差,全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基础知识差异极大。

2•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学习了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运行规律,信息的传递等内容,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认识,本节深入地从生态系统方面来认识其稳定性。

3.高二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

4•部分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敢于提问等特点,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较为了解。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案设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方法与过程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教法导引1.教师可以提出数个实例,让学生讨论生态系统是如何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的。

例如,草原中生活着野兔和狼,由于狼的捕食,野兔数量减少,分析草、野兔、狼的种群数量是如何逐步达到稳定的。

2.教师可用计算机将上述实例制作成动画来模拟演示反馈调节的过程。

教师要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通过图片、照片、录像片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拉近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学法建议以图的形式,联系熟悉的生物或自身在个体水平说明能量流动的途径,进而说明在种群中能量流动的途径。

运用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法,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并进行交流。

名师课堂(一)名师说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

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内容中,负反馈调节是重要概念。

通过两个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实例,阐述什么是负反馈调节。

之后,安排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让学生建构食虫鸟与害虫这两个种群之间的负反馈模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建立概念模型,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负反馈的含义。

此后,再以森林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的事例做进一步说明,再阐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二)教学策略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来引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的教学。

教材中“问题探讨”的素材是从正面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引导学生从群落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也可以设问:“人类能否在生物圈之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的生态系统呢?”引出“生物圈2号”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

【必修三精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必修三精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内容,课中讲述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如何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这三方面内容,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本节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

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因此,上好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乃至环境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通过分析生态瓶、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

2.能力目标:(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2)解读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曲线图,培养处理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3)养成相互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4)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形成对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关注,养成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习惯,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2)形成生命科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难点: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生态学知识,如今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为本节授课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课中的一些知识点如:生态系统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等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因此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大的难度。

高二年级学生已开始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在一定生物学的经验基础上,能充分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找寻到周围存在有关生态学的现象。

本节课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创造充分机会让学生拥有成功的喜悦,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并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标导读] 1.通过对教材P109~110的实例分析,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阅读教材P110~111,区分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并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3.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重难点击] 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或___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________.(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实例①受轻微污染的河流结果: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②森林结果:鸟类、害虫的数量趋于稳定.(2)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________________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3)基础:负反馈调节.问题探究1.材料1 亚马逊森林已经存在至少上千万年了,中间尽管经常遭受洪涝、火烧、虫害,也遭受人类的砍伐与放牧等活动的干扰,但现在依然保持着森林景观.材料2 森林火灾(左)和火烧后的恢复(右).从材料1、2看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物个体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稳态都是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的,请以文字、箭头分别构建一个个体稳态和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1)个体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以血糖调节为例).(2)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生态系统以水稻田生态系统为例,水稻田中的主要生物有水稻、食虫鸟与害虫).3.已经污染的湖泊中污染状况加剧,如下图:从材料看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_________调节,该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1.判断正误(1)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2)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3)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5)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 )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下列哪项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A.草原鼠的数量上升引起蛇的数量上升,使得鼠的增加受到抑制B.草原被蝗虫采食后,草原植物增强再生能力,减缓植物种群数量的下降C.森林局部着火破坏了部分植被,但空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幸存植物能迅速萌发生长D.池塘被倾倒入大量污水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进一步引起水质变差易混辨析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比较比较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加速生态系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向着更好或更坏的方向发展,即人们常说的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比较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________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特点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__________,自我调节能力就__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和恢复时间不同实例热带雨林中假若某种植食性河流与土壤若被有毒物质轻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要有计划地采伐,防止过度采伐,并且要伐种兼顾.由此说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________,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2)农田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地施肥、灌溉,控制病虫害,并且推广秸秆还田,以减少农田的输出.由此说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问题探究1.阅读材料分析问题:材料一话说乾隆下江南时,到了苏州一水乡,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别具风情.水乡人家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这番景象让乾隆大为惊奇.可是,他也发现苏州虎丘外围的河流被众多染坊流出的废水污染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于是他立即下令严禁商贾平民在虎丘一带开设染坊.迫于官府的法令,虎丘一带原有的数十家染坊不得不搬迁至远离虎丘的苏州远郊,从此以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材料二在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假如地衣受到大面积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相反,在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假如其中的某种植食性动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还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来代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水乡人家在河流中淘米洗菜、洗澡洗衣,河水仍然很清澈,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什么能力?这种能力反映生态系统的哪种稳定性?(2)众多染坊废水使河流臭气熏天说明了什么?染坊停止排污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说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哪种稳定性?(3)材料二可以说明什么?2.要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不是引进的物种越多越好?3.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其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很高吗?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③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A.①③B.②④⑤C.②③D.①④⑤4.如果将一处受到外来干扰后恢复到原状态的森林开发为一个森林公园,为了提高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把生产者的能量尽量多地积蓄起来B.在森林里引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C.定期清理小型灌木、杂草和枯枝落叶,便于游人观赏珍贵树种D.对森林适量采伐,使该生态系统处于长期相对稳定状态易混辨析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点提示(1)不能说“热带雨林的稳定性大于草原生态系统”,只能说“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大于草原生态系统”.(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并不一定都是相反的,如苔原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都较小.三、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1.实验原理(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2)将少量植物,以这些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缸中,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生态缸.(3)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2.实验流程问题探究试分析生态缸的设计要求,完善下表: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生态缸必须________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成分齐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须______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适宜,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生态瓶,要想较长时间保持稳态,一定要做到的是( )①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③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满足动物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④动物产生的CO2能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⑤瓶底应放一些鹅卵石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6.设计制作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 A.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B.应该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缸中生物的呼吸C.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D.生态缸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别提醒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生态缸中虽然成分齐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但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则表明( )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③营养结构越复杂④营养结构越简单⑤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⑥生态平衡不易被破坏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2.在下列四种措施中,能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的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C.使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3.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4.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探究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时,应遵循一定的原理,下列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关系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瓶口应敞开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D.应给予瓶内生态系统适当的光照5.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的密度长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1)甲昆虫是________食性昆虫,乙昆虫是________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关系.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______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3)预测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何种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一、知识梳理1.(1)保持恢复能力(2)自我调节能力2.(1)①物理微生物种类和数量②丰富受到抑制(2)有限一定限度问题探究1.保持或恢复相对稳定2.(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加速正反馈是有一定限度的活学活用1.(1)×(2)√(3)√(4)×(5)√2.D二、知识梳理1.抵抗保持原状破坏恢复到原状复杂越强净化作用恢复力2.(1)适度自我调节能力(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问题探究1.(1)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反映了河流生态系统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即抵抗力稳定性.(2)众多染坊废水流入虎丘外围的河流,远远超出了它的自我调节能力,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染坊停止排污后,被破坏的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到原状,说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3)由材料二看出: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相反,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差,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2.不是.引进新物种是对原有系统稳定性的一种干扰,只有在保证不破坏原有稳态的前提下,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3.不一定,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活学活用3.A4.D [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将会改变原有的营养结构,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定期清理灌木、杂草和残枝落叶,这些人为因素的干扰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森林属于可再生性资源,适量采伐、合理利用,并不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反而会促进物质的循环,使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三、知识梳理1.(2)为食的动物非生物物质问题探究封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流动透明活学活用5.B [生态系统在能量来源上不能自给自足,必须依赖太阳能,因此设计的生态瓶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态瓶内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但为维持其稳定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要遵循能量流动规律;瓶底放一些鹅卵石并不是设计生态瓶所必需的.]6.D课堂小结食物链、食物网物质抵抗力恢复力自我调节当堂检测1.C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平衡越不易被破坏.]2.B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中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则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大.]3.C4.C [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时,应模拟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条件,既要满足各种生物之间有营养关系,又要满足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合理.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故设计生态瓶时要给予适当的光照,以满足能量的需求.在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时,瓶口应密封,与外界环境隔开.]5.(1)植肉捕食具有抗药性没有抗药性(2)相对稳定抵抗力自我调节(3)逐渐恢复恢复力稳定性解析观察图解T点之前甲乙两种昆虫的波动情况,可以判断出乙捕食甲.T点之后,乙数量减少,甲失去了天敌的控制,数量增多,导致森林生物量下降.。

广东省揭阳市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广东省揭阳市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稳定性
多,营养构造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

所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大小有一定限度。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关系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

(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三、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构造与功能协调。

[实验设计]设计制作生态瓶,观察其稳定性。

2020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3

2020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3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说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知识梳理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错误!保持或错误!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错误!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错误!自我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实例(2)基础:错误!负反馈调节①作用: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错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及稳态。

②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③举例结果:鸟类、害虫的数量趋于稳定。

(3)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错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13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

(4)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亦然.错误! 1.负反馈调节仅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吗?提示:不是,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也有负反馈调节.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结构和功能稳定体现在哪里?提示:结构稳定体现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动态平衡。

功能稳定体现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保持相对稳定。

典题分析题型一生态系统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例1]某池塘演变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因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D.早期、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错误!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题干中所述的早期符合负反馈调节的机制。

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

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

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c.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3.情感目标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教学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四教学流程2.生物圈内的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为什么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环节二:讲授新课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1.通过生物圈Ⅱ号实验室例子导入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稳态〕。

2.讲述: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例子图文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让学生思考问题,导入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例1:水乡人家在河流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还会进行适当捕鱼等。

可是水仍然很清澈。

例2: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例3: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问题:以上这三个生态系统如何提供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讲述: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1〕让学生用文字和箭头,构建一个草与食草动物之间负反馈调节概念模型。

〔2〕教师结合模型讲解生态系统反馈调节要点:①作用:使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阅读、倾听。

思考、讨论、回答。

模型建构。

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

讨论生态系统如何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

理解负反馈调节是生态②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发生变化,使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③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3.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教师结合概念模型讲解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的作用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阐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5)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自主学习】知识点教师活动归纳与结论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的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教师提出数个实例,让学生讨论生态系统是如何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的。

例如:⑴为什么森林中害虫的数量不会持续大幅度的增长?⑵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为什么会崩溃?2.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

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3.按“思考与讨论”中的要求构建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4.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当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也就难以恢复了。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举例让学生讨论2.让学生讨论比较草原、北极苔原、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谁强谁弱?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是。

前者的核心是“抵抗,原状”,后者的核心是“遭到,原状”。

2.一般说来,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稳定性就越高;反之越弱。

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图片、照片、录像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适度,不应超过;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协调。

【合作探究】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的理解(1)包括两个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稳定决定功能稳定。

特别提醒: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靠生物群落内生物间的关系,主要是捕食及种群内的种内竞争实现的。

b.结构相对稳定是指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功能相对稳定是指物质输入与输出及能量输入与输出的相对平衡。

2.生态系统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新课标第一网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恢复力稳定性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稳定性表现之间的关系:反相关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结构稳定生态系统决定稳定性功能稳定3.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1含义: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现象。

其中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2负反馈调节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和稳定。

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w w w .x k b 1.c o m实例: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鸟数量下降鸟因饥饿死亡○3正反馈调节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实例: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的鱼类死亡。

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A 代表害虫 数量相B 代表食虫鸟互制约 对稳定 (2)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特别提醒:a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大有小,抵抗力有高有低,恢复时间和速度各异。

b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其自我调节能力会丧失,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5.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图示如下:稳定抵抗力稳定性性恢复力稳定性营养结构复杂程度【课堂检测】●基础题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比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 )①营养结构复杂②自我调节能力强③恢复力稳定性高④抵抗力稳定性高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哪项是环境保护工作所不允许的 ( )A.消灭“有害”生物 B.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D.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2004·上海)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 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4.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却发现草叶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植被破坏 C.食物链被破坏 D.缺水干旱5.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成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用的措施是 (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C.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6.在一个封闭的池塘内,水体受到生活污水的严重污染,出现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N、P 等机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分析水中含氧量的变化曲线可能是下图中的()7.一段河流遭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的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而使其物种的数量和群落的结构保持在污染前的状态。

这一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A.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C.抵抗力稳定性D.恢复力稳定性8.不会造成食物链破坏的有()A.稻田养鱼 B.围湖造田 C.开垦草原 D.砍伐森林9.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池塘生态系统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10、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林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A.松毛虫繁殖力强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D.当时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拓展题11.苔藓对空气污染十分敏感。

若某地空气中主要污染源是工厂废气,请设计一个实验,用葫芦藓的生长状况报告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情况。

材料用具:栽有生长状况相同的葫芦藓4盆,透明塑料袋,50 mL注射器,双面胶纸。

第一步:取一大号塑料袋排尽空气,收集化工厂废气若干。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经过24 h,可以得到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情况下葫芦藓生存数,并以此作为指标预报污染情况。

12.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

下图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选会导致_______的减少,的增加。

若长期如此,草原将沙化。

(2)若鹰的食物90%来自鼠,在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上,能量传递效率按10% 计算,鹰每减少a(表示能量),则草被鼠摄食的量将增加。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

(4)我国现存的草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鼠害、虫害的威胁,近些年这些灾害频频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可以结合图回答):。

(5)我国的许多草原被开垦为农田。

结果遭受了自然界的惩罚(土地荒漠化)。

为纠正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我国在西北地区正积极开展活动。

13、(06广东)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