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理
住院病人常见心理现象及心理护理-2019年精选文档
住院病人常见心理现象及心理护理
患病后,由于角色、环境改变都会产生病人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护士在与病人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
1 人一旦患病易于产生如下各种心理活动
1.1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它主要是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因为疾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所以多数病人都会产生抑郁情绪。不过,表现方式是多样的。如,有的故作姿态、极力掩饰;少言寡语,对任何事物都不感性趣;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1.2焦虑:病人患病避免不了焦虑情绪。焦虑乃是一个人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忧郁。这种威胁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一是个性受到威胁。对病人生理及心理上的威胁往往是统一的,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1.3 怀疑:病人的怀疑大都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由于缺乏根据,常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患病后常变的异常敏感,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病情严重。对别人的相劝半信半疑,疑虑重重,担心误诊。有的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和药理知识,推断药物、预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
1.4孤独感:病人住院后,离开了家庭、单位,周围接触的
都是陌生人。医生只在每天查房时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交谈机会少。很易产生孤独感。因此,在他们住进病室的第一天时常有度日如年之感。他们希望尽快熟悉环境,结识病友,还希望亲友的陪伴。长期住院的病人由于感到生活无聊,乏味,希望病友间多交谈,希望有适当的娱乐活动以活跃病房生活。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十三章患者心理
4
第四页,共21页
患者角色:指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 的那些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 为的社会人群。
患者角色的定义具有社会学基础,在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概念可能有所改变。
2021/10/28
医学心理学
5Leabharlann Baidu
第五页,共21页
➢ 二、病人的权利
受到社会的尊重、理解的权利,尤其是性病、艾滋 病及精神病等患者。
2021/10/28
医学心理学
17
第十七页,共21页
➢ 一、患者的心理需要:
1.生理需求 2.刺激需求 3.安全需求 4.爱与归属需求 5. 尊重需求 6.自我成就需求
2021/10/28
医学心理学
18
第十八页,共21页
➢ 二、患者的情绪反应
焦虑:一个人感受到危险时所产生的情绪 体验
医学心理学
10
第十页,共21页
➢ 个体求医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
认为症状不严重,可以自愈 医疗条件差或就医不便 负担不起不相信医疗 自行治疗 特殊疾病羞于启齿
2021/10/28
医学心理学
11
第十一页,共21页
➢ 六、帮助患者完成角色转换:
从正常人角色向患者角色的转换:建立良好 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熟悉环境,适应患者 角色
抑郁:是一种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而引 起的消极情绪
患者心理评估主要内容
患者心理评估主要内容
患者心理评估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和工具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患者心理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基本信息
患者心理评估的第一步是了解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者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分析和诊断。
二、主诉和病史
主诉和病史是评估患者心理问题的重要依据。评估者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主诉,即患者自己感受到的问题和困扰。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的心理疾病史、家族史以及过去的心理治疗经历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者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心理症状评估
心理症状评估是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关键环节。评估者通过询问患者的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恐惧、强迫、幻觉等,来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同时,评估者还需要观察患者的情绪表现、行为举止和言语内容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四、心理功能评估
心理功能评估是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的重要内容。这包括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等进行评估。评估者通过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和技术,如智力测试、人格测验、注意力测验等,来评估患者的心理功能水平和问题。
五、生活事件评估
生活事件评估是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估者通过询问患者近期的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家庭冲突、人际关系问题等,来了解这些事件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评估者还需要了解患者对这些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和适应能力,以及事件对患者当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患者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患者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介绍
本文档旨在分析一个患者心理问题的案例,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入研究该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心理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案例描述
患者名为张小华,女性,年龄35岁。她是一个白领工作者,工作压力较大。最近,她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和失眠等症状。她感到压力很大,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都感到困难。
这些问题对她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干扰,并且已经持续了数月之久。她试过一些自我调节方法,例如锻炼和放松技巧,但效果有限。
问题分析
在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1. 工作压力:患者提到工作压力很大,这可能导致她焦虑和失眠。我们需要评估她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负荷,并找出减轻压力的方法。
2. 心理健康史:患者有可能有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
了解她的心理健康史,包括是否有家族史或之前的心理治疗经历。
3. 社交支持:患者是否有良好的社交支持系统?我们需要评估
她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并帮助她建立更好的社交支持
网络。
4. 自我调节技巧:患者目前尝试的自我调节技巧可能不够有效。我们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技巧,例如心理放松练和认知行为疗法。
解决方案
为了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工作-Life Balance:帮助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Life Balance,并提供减轻工作压力的方法,例如时间管理和优先级设定。
2. 寻求专业帮助:建议患者咨询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例如临床
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以进一步评估和治疗她的心理问题。
病人心理护理范文
病人心理护理范文
一、病人心理护理
1.建立信任关系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及信任关系是病人心理护理中的第一步,是病人心理护理有效进行的前提。护士应了解病人的人文意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尊重病人的情感,对待他们护士态度要友好,像处理家人一样,护士要想办法让病人感到放心,建立病人对护士的信任。
2.了解病人的个人背景
护士应该努力了解患者的个人背景,包括教育水平、文化能力、家庭情况、职业、性格、社会网络等,这样护士才能有效的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心理护理。
3.理解和尊重病人
护士应理解病人的每一种情感,尊重他们的看法,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看法,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以及他们的主观意见,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患者身上。
4.创造安全感
简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简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1.引言
1.1 概述
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是指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常常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心理表现和特征。作为医生和医护人员,了解和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门诊病人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患者通常因身体不适而前来就诊,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焦虑和不安。他们可能会对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效果产生疑虑和恐惧感,对未知的就医环境和医学术语也感到陌生和不安。
其次,门诊病人往往在就医过程中需要与多个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接触,对于这种接触需要,他们可能会感到尴尬和不自在。这些患者往往会对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到担心,心理上需要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
此外,门诊病人往往存在一定的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有些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较少,对治疗方案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细致和耐心的沟通。而有些患者可能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了大量信息,对医生的建议持有不同的观点,可能会对医生的诊疗决策产生质疑和怀疑。
最后,门诊病人还可能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患者可能会面临家庭支持不足、经济困难或是就医时间等问题,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医疗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焦虑不安、尴尬不自在、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医务人员应该积极倾听和沟通,关注和关怀患者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专业、温暖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促进康复和福祉。
1.2 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
病人心理健康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病人心理健康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病人心理健康是医疗工作中一个重要但常常被忽视的方面。除了医
学治疗,心理健康也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患者全面的疾病康复,医务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护理,以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病情,增强抗病能力。
一、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在与患者互动时,医务人员需要倾听和观察患者的言语和行为,以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有些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恐惧、沮丧等负
面情绪,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回避行为或者情绪冷漠。通过观察
和询问,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二、提供支持与安慰
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积极关心病人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
足够的关注与安慰。积极展现出对患者的关心,理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让他们感到被关爱
和被理解。
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良好的沟通是理解和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的关键。通过与患者建立有
效的沟通渠道,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在
交流时,医务人员应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诊疗过程和治疗计划,
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和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
四、提供心理支持
医院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为患者提供心理健康支持。通
过心理咨询,患者可以倾诉内心的痛苦与困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
以提供恰当的建议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自我调节
的能力。此外,医务人员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推荐他们参加心理支
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感受,互相支持和鼓励。
五、促进积极心态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积极的言行来影响患者的心态。他们可以与患者
患者的心理学特点和沟通技巧
患者的心理学特点和沟通技巧
首先,患者常常处于焦虑状态。面对疾病的不确定性和治疗过程中的
疼痛或不适,患者往往会感到内心恐惧和不安。这时,医生需要以温暖、
亲切的语气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感,并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此外,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详细的诊疗计划和治疗过程的解释,以帮助患
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
其次,患者常常担心自己的疾病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家庭和社交生活。医生应该对患者的这种担忧给予关注和重视,并与患者共同探讨如何
平衡疾病治疗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建议,帮助患者在治
疗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患者往往对医疗知识和医学术语缺乏了解,容易产生误解和疑惑。医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同时,医生应该耐心地回答患者的问题,确保患者对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导
有清晰的理解。如果患者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医生应该及时纠正,避免
误导。
另外,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会有情绪波动,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
易怒或抑郁等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
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参加康复活动等方式,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信心。
最后,医生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隐私和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在与患者
交流中,医生应避免问及过于个人的问题,保持适度的距离,并尊重患者
的意愿和决策。此外,医生还应遵守医疗机构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患
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总之,患者的心理学特点和沟通技巧在医患沟通中至关重要。了解患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1.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
住院患者往往面临困惑和不安,因此,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至
关重要。护士和医生应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解释医疗程序和治疗计划,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2.提供情感支持
住院患者一般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可能缺乏亲密的人陪伴。护士可
以花时间和患者交谈,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护
士应尽力保持耐心和耐心,以使患者感到安慰和宽慰。
3.鼓励积极的思维和行为
住院患者往往会由于疾病引发负面的思维和情绪。护士可以通过鼓励
积极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来改变他们的心理状况。例如,他们可以帮助患者
认识到他们有改善的潜力,并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计划。
4.提供信息和教育
患者对有关他们疾病和治疗的信息的了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住
院期间的情绪困扰。护士可以通过提供书面材料、解释性讲话和回答问题
来提供相关信息和教育。这样做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确定性和恐惧。
5.创建愉快和舒适的环境
住院患者生活在陌生和不熟悉的环境中,这可能会对他们的情绪状态
产生负面影响。护士可以通过创建舒适和温暖的环境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这可以包括提供清洁和整洁的病房、舒适的床铺和有趣的娱乐设施,如电视、书籍和游戏等。
6.提供社交支持
7.管理疼痛和不适
病痛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困扰之一,它会对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护士应该有效地管理疼痛和不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这可以包括定期评估疼痛水平,提供适当的药物和非药物方法来缓解疼痛,如温热敷、按摩和放松技巧。
在进行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时,护士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需求和情况来制定护理计划。这需要耐心、理解和同理心,以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全面的心理支持。
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患者心理问题
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患者心
理问题
引言
心理问题在患者中非常常见,这些问题可能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康复带来额外的困扰。因此,了解并解决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非常重要。
常见的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 焦虑和恐惧: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害怕,特别是在面对未知的病情或治疗过程时。
2. 抑郁:一些患者可能经历抑郁情绪,感到无助、消沉和失去兴趣。
3. 自尊心受损:患者可能因为疾病或身体上的改变而感到自尊心受损。
4. 孤独感:长期住院或疾病期间的社交限制可能导致患者感到孤独和与世隔绝。
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解决患者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案:
1. 心理辅导:提供患者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应对焦虑、抑郁和
其他负面情绪。
2. 社交支持:鼓励患者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提供情感上的支
持和陪伴。
3. 教育和信息:向患者提供详细的疾病和治疗信息,消除他们
的焦虑和恐惧感。
4. 心理支持小组:组织心理支持小组,让患者可以彼此分享经
验和情感,缓解孤独感。
5.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目标
和兴趣,提高自尊心。
结论
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可能对他们的生活和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但通过心理辅导、社交支持、教育和信息、心理支持小组以及个性
化的康复计划,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关注患者心理问题的同时,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关怀,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恢复
健康。
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技巧
(4)去除有威胁性的刺激 (5)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引起恐惧的有关因素 (6)对可能发生的情境进行预测和评估,环境有变化提前通知患者
(7)要求家属或其他亲人陪伴患者 (8)向患者解释治疗、检查的程序,包括在过程中可能体验到的各种感受 (9)介绍一些能增加舒适和松弛的方法(读书、听音乐、呼吸练习等)
医护人员应尽量发挥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 对严重依赖者应采用必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 为治疗等。
过高的期待
表现:抱怨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 原因:可能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同情有关;一向要
求过高或喜欢苛求。
心理护理措施:对病人合理的需求给予及时回应,使用 幽默或非语言的沟通技巧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对 其的重视。
自尊、
尊重 他尊 爱与归属 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病人的需要-5
自我实现 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的过去所有的生 命体验的总和
自我实现需求:即马斯洛的关于成长与 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
尊重
爱与归属 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一般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护士要向患者灌输科学的医学知识,一方面承认癌症 是种严重的疾病;另一方面使病人相信只要配合治疗,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癌症是可以治疗的
住院患者的常用心理评估方法
住院患者的常用心理评估方法
常用心理评估方法对于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
1. 病史采访:通过与患者或家属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疾病经过、既往心理问题、家庭背景等信息。同时,医生还需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治疗的期望以及心理需求。
2. 观察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言语、行为、情绪表达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的重点可以包括患者的情绪波动、睡眠质量、食欲状况、自理能力等。
3. 心理量表:心理量表是一种系统化的、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常用于评估各种心理问题。例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可以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可以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
4. 临床访谈:通过与患者的面对面交谈,医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和心理困扰。在访谈中,医生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5. 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可以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例如,瑞文氏人格测验可以评估患者的人格特点,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MMPI)可以评估患者的心理病理倾向。
6. 家属评估:住院患者的家属在评估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生可以与患者的家属交流,了解患者在家庭中的角色、关系以及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情况。同时,家属也可以提供对患者心理状况的观察和了解。
7. 自评量表:某些心理问题较为私密,患者可能不愿意在医生面前直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以提供一些自评量表,让患者自行填写并匿名提交。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抵触情绪,更真实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病人的心理反应
病人的心理反应病人患病期间的心理需要
1.生理需要:病人的饮食、呼吸、排泄、睡眠、躯体舒适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受到障碍或威胁,不仅直接影响生理功能,对情绪也有极大影响。
2.剌激需要:寻求新鲜感,探索和动手操作等需要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患病时满足这些需求的条件受到限制。可导致病人厌烦和抑郁。
3.安全需要:许多疾病本身就是对安全需要的威胁,患病时日常生活秩序受到干扰也会产生不安全感,从而体验到深深的孤独,热切期盼亲人的呵护。
病人患病期间的心理需要
4.爱与归属需要:不仅是指男女之爱,而是包含了情感,关怀、仁慈、亲密以及理解,缺少了会造成不愉快的情绪。患病住院后进入陌生环境,归属的需要也特别迫切。
5.尊重需要:疾病可以干扰尊重需要的满足。患病常使自尊心降低,因而对尊重需要会强于健康人。
6.自我成就需要:这种需要是指①表达个人的个性,②发展个人的能力。而患病使人感到力不从心,有些意外事故致残者其自我成就需要受挫更严重。
病人的心理反应
焦虑一个人感受到威胁时而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焦虑的生理基础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可表现出心慌、出汗及呼吸加速。产生焦虑的原因 1)患病本身就容易形成不良心境,让人心烦意乱,而出现焦虑。 2)对疾病的担心,对病因、转归、预后不明确。 3)对有威胁性的特殊检查怀疑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治疗手段的必要性不理解,常引起强烈的焦虑。 4)手术所致的焦虑 5)医院陌生环境或监护室的紧张氛围期待性焦虑分离性焦虑阉割性焦虑抑郁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而引起的消极情绪孤独感患病使人离开熟悉环境,在医院的陌生环境中接触陌生的人,这本身就使病人产生孤独感被动依赖心理一旦进入病人角色,部分病人变提顺从、被动、依赖、自我中心、情绪脆弱和行为退化甚至带有幼稚色彩,希望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关心、照顾和探望。主观感觉异常对躯体的感受性提高时间、空间及知觉异常病人的认识与心理反
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1.紧张恐惧心理:剧烈心前区疼痛伴有频死感,由于住院环境及角色的改变,严格制动卧床休息,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2.焦虑心理:因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力下降,短期内治疗效果不明显,易反复发作,同时家庭经济、工作负担加重,均可加重患者的焦虑心理。
3.多疑心理:对预后不明确,对治疗和护理不理解。
4.角色行为却如:在疼痛缓解后,误认为病情已好,不听从医护人员的劝告,擅自活动,不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1)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介绍入院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
2)加强沟通交流,询问患者的日常饮食、胸闷胸痛情况,重视病人主诉,如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3)提高病人的疾病认知能力,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预防,饮食控制、血脂控制、起居与养生等,适当向患者讲解一些疾病相关知识,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轻重;
4)医护人员操作应熟练,对病人有耐心,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5)向患者讲解各项治疗和护理的目的,积极询问患者的治疗效果,鼓励患者参与决策;
6)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给予耐心的疏导,告知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7)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收听广播,听音乐,看电视,阅读报刊杂志,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丰富生活乐趣;8)留陪护一人,给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多鼓励病人,建立信心。
医患关系中患者的的心理问题
2.焦虑与恐惧
焦虑是一种防御反应,是与危险有关而又不知所措的不愉快体验。有人用失助感来解释焦虑。当人对涉及本身利害的事物失去了控制能力,恐惧与焦虑都是对危险的恰当反应。
3.悲观与孤独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紧紧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疾病却从根本上动摇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把一些人从社会生活中排斥出去。这种情况的结果,得了疾病的人就只能落后于同事,并且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去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另外,疾病也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不仅使家庭沉闷,甚至使家庭生活陷入破裂的危险。疾病会使人感到在人生道路上受到很大挫折,悲观与孤独感油然而生。
医患关系中患者的的心理问题
(一)对疾病的态度
人知道自己有病后,会很快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身的体验和感受,由于感知觉的指向性、选择性、理解性和范围都受到情绪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所以患者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功能状态,对各种症状的敏感度都会增强。
(二)情绪和情感活动
患者的情绪和情感活动常常被负性心理所控制,依其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医学心理学:患者心理
物理致癌因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 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一般出现在腌
制过的蔬菜或隔夜的菜中)、黄曲霉毒素 病毒致癌因子,如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
2021年5月29日星期六8 时49分23秒
心理社会因素对肿瘤的影响
➢人格特征 癌症易感性行为特征,“C型 行为特征”
2021年5月29日星期六8 时49分23秒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人在进入患者角色后 ,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医院诊疗环境的陌 生、新的人际关系的出现等,会产生一系列 的特有的心理活动。心理护理的任务就是在 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反应特点,并针对病 人的心理活动,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 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 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新的人际 关系以及医疗环境,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有益 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环状态、使其早日
时49分23秒
• 医疗费用过高带来的经济压力
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疗产生的高额费 用,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造成病 人情绪低落、顾虑重重,重则悲观绝望甚 至出现自杀企图。
2021年5月29日星期六8 时49分23秒
打不起啊 ,太贵了 。。
• 家庭和社会支持缺乏
家庭和社会对肿瘤病人有很重要的支持 作用,如果家庭成员不关心、冷漠、甚至 遗弃,社会和单位对病人缺乏必要的关怀 ,则病人会处于无助状态,加重病人的心 理负担,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医行为
又叫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遵从医务工作者所开的处方和遵照医 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的行为。 遵医行为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完全遵医行为 不完全遵医行为/不遵医行为。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不遵医行为的因素:
患者所患疾病类型、症状严重程度及患者的就医方式 医患关系,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缺乏信任或有抵触情绪 患者对医嘱有理解上的偏差,或医嘱太复杂,患者记不住 患者对诊断检查及治疗措施有疑虑或恐惧,害怕带来痛苦或不良后果;或治疗 措施与患者的主观愿望不吻合 治疗效果不明显,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容易缺乏对治疗的耐心和信心 医疗知识贫乏,对不遵医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 由于继发性获益,企图长期占有患者角色,摆脱社会责任 患者的愿望与医师采取的措施不一致。
患者角色隐瞒
患者角色假冒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影响患者角色适应困难:
病人角色 年龄、文化背景 经历、社会环境 疾病性质严重程度 规章制度 医护人员 角色适应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求医行为是指人得知自己处于疾病状态或产生病感后寻求医疗帮助 的行为,是人类进行对抗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行为。
熟悉患者角色的基本特征;影响患者求医行为的因素;患者的 认知特征;患者的意志特征。
学会运用患者角色及患者心理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临床各类、各 期患者的心理活动,发现患者疾病行为中的心理变化并进行干预。
具备医患沟通基本技能,在临床工作中能熟练应用。
第十章 患者心理●重点难点
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 么病更为重要 ——希波克拉 底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门诊患者求助过程中的表现有:
门诊患者停留时间较住院患者要短的多。 患者的病因、病种、预后各有差异。 就诊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对医疗的希望、需求不同。 门诊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究竟患了什么病,能否很快治愈,有 什么特效药。他们希望明确诊断,得到最佳治疗方案,争取早看完 早离开,最好不要住院治疗。
意识不到或者对疾病持否定态度,对自己疾病的严 重程度过于忽视,拒绝按患者角色行事。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患者角色适应困难:
患者角色减退 患者角色恐惧
患者进入患者角色后,疾病还未痊愈,由于某种原 因导致患者过早地退出患者角色回到社会常态角色。
对疾病的过度担忧、恐惧等消极的情绪反应,对疾 病的后果夸大其词,对进一步治疗和康复悲观失望。 由于某种原因患者不能或不愿承担疾病所造成的影 响及后果,故而隐瞒疾病真相。 并无疾病,但为了逃脱某种社会责任和义务或为获 得某些利益而诈病,假冒患者角色。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患者角色,又称患者身份, 是指患病个体在患病状态的同时有 寻求医疗帮助的需要和行为,在患 病、治疗和康复的过程,患者与家 庭、社会及医务工作者之间产生的 社会角色。 这一概念是由帕森兹(Parsons T) 提出。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减轻疼痛 管理情绪 纠正错误认知,做好健康知识宣传,倡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抑郁心境,消极悲观:慢性疾病患者投射心理反应,内向投射的心理 反应,外向投射的心理反应。 2. 怀疑心理,缺乏治疗信心 3. 紧张焦虑 4. 适应“患者角色” 5. 药物依赖和拒药心理 6. “参与”治疗活动——患者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或不科学的想法,并 且固执己见;有的患者甚至颠倒了医患关系,反宾为主,耽误了治疗 时机;有的慢性疾病患者不遵医嘱,自作主张。
病感
• 病感会产生求医行为,但病感不一定是疾病,尤其不一定是躯体疾病。
病感和疾病都可能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如不能承担家务、工作 学习能力下降、社会适应困难等。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患者也称为病人。
狭义的患者 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心身疾病或心理障碍、神 经精神疾病等的人,不论其求医与否,均统称患者。 广义的患者 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所有对象,包括完全健康 的人,如医疗美容求助者。 广义的“患者”的概念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 下,人们对健康与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后产生的。
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对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应该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开展健康教育 提供心理支持 进行情绪控制 加强社会适应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临终患者心理状态极其复杂,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临终关怀心理学 创始人罗斯(Ross K)将临终患者的心理活动变化分为五个时期: 否认期 愤怒期 妥协期 抑郁期 接受期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我希望遇到一个能够真正关心我,愿意 真正了解我的医生; 我希望遇到一个不会在乎我是谁,不管 我有没有钱的医生; 我希望能遇到一个知道如何才是真正的 沟通,不会连看都不看我一下的医生; 我希望遇到一个真正懂得爱,能从我微 小的一举一动中洞察我的心的医生。
常见急诊心理问题干预:
在接诊急诊患者时,医务工作者要快速、热情,高度负责、认真抢救。对于其 所患疾病的治疗给予积极肯定,支持、鼓励患者,使患者心身放松、感到安全。医 务工作者之间交谈病情或医务工作者向家属交代病情时,避免消极的暗示。在治疗 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关心患者,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第4版)
Medical Psychology
第十章 患者心理
孙永胜 山西大同大学医来自百度文库院
目 录
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第二节 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掌握患者角色和常见患者角色适应问题;患者不遵医行为的 主要原因;患者的情绪特征;患者的心理需要和反应;手术 前后患者的心理特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反应的四个时期。
患者角色的特点:
社会角色退化 自控能力下降 求助愿望强烈 合作意愿增强 康复后有承担病前社会责任的义务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患者角色适应困难:
患者角色冲突
患者角色强化 患者角色缺如
电影《焦裕禄》: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 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过分关心,过度依赖医院环境; 在治疗好转或痊愈后,不愿转为常态角色。
主动求医行为 被动求医行为 强制性求医行为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对疾病症状的觉察、认识和判断水平 社会经济地位 文化教育程度 求医动机 就医条件 求医经历 社会支持 心理因素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第十章 患者心理●本章小结
THANK YOU!
第十章 患者心理●
主动热情接待患者 细心分诊、导诊 灵活安排就诊 诊治问题解释要清楚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常见急诊心理问题:
紧张恐惧,害怕死亡、害怕残疾、害怕失去功能等;出现“情绪休克”。急性 病由于急骤发病而表现极度紧张,甚至有濒死感;慢性病恶化患者表现敏感、多疑、 易激动。
行为控制技术
放松训练、示范法、分散注意法、催眠暗示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在临床实际工作 中,心理支持及行为控制技术多综合使用,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
增强社会支持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患者知悉患恶性肿瘤后,心理反应经过四个时期: 休克-恐惧期 否认-怀疑期 愤怒-沮丧期 接受-适应期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心身康复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患病时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二节 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认知方面的改变 情绪反应 意志的改变 人格的改变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二节 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门诊患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门诊患者是指所有到医院或诊所求医而未被收住院的患者, 包括急诊患者、门诊留观患者等; 狭义的门诊患者则是指按医院或诊所的常规门诊时间前往求医的非 急诊患者。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术前心理反应:
情绪反应 自我防御反应 期望 心理冲突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术 后 焦 虑
处 理
表现
术后焦虑 术后意识障碍 术后精神疾病 术后抑郁状态 抑郁情绪 情绪不稳定 护患沟通少 焦虑反应过高或过低 治疗和康复的动机不足 对手术恢复过程了解少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病感
个体能够感到有病或不适的主观体验,常常无法直接验 证,但影响其心身状态,使感觉不舒服或某种痛苦,伴 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失调,并由此产 生求医行为。 躯体疾病 病感产生的原因:
心理因素
病感
社会因素
环境因素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特点可归纳为: 焦躁不安,急于就诊 挑选医师,以求高明 祈求医师,期待正确诊疗 紧张不安,诉说杂乱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
候诊教育 接诊教育 门诊咨询教育
门诊患者的心理干预
心理支持与指导 行为控制技术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三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心理支持与指导
听取患者对手术的意见和要求,以及手术后的病情反应;及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 关手术的信息;术后要及时反馈手术完成的情况、及时正确处理术后疼痛;帮助患者克 服术后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向患者详细介绍出院后功能恢复的自我锻炼知识, 饮食上的特殊要求等。
疾病
是指个体由于致病因素的侵袭,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 偏离常态,机体系统的功能协调有序性被破坏,社会适 应性受损。 外界环境中 的致病因素 疾病产生的原因: 心理社会 机体内在
因素 易感性 防御功能降低 患病 致病因素
第十章 患者心理●第一节 疾病行为与患者角色
疾病
• 人体的器官组织或心理受到损害,出现病灶、表现出相应的体征或行为 特征。 • 实验室的检查可以有阳性发现。 • 是一种主观体验。
第十章 患者心理●本章小结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 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中文 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是治愈; 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第十章 患者心理●本章小结
患者患病后会出现角色的适应的问题,促进患者角色转变, 以及提高患者的求医行为和遵医行为,对患者康复非常重要。 熟悉和了解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各科、各病程患者的心 理、临终患者的心理干预。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医学生初 步掌握在临床工作中,在关心患者所患疾病的同时,更应该关 注其心理变化,并积极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