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最新课件)
合集下载
冠脉解剖简析及冠脉造影体位解读护理课件
![冠脉解剖简析及冠脉造影体位解读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c883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6.png)
冠脉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供血量,影响心脏的收 缩功能。
03 维持内环境稳态
冠脉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 态。
冠脉的解剖结构
01 主冠脉
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又分 为左主干、前降支和回旋支。
02 侧支循环
冠脉之间存在丰富的侧支循环,以增加心肌细胞 的供血量。
03 毛细血管
02
冠脉造影技术介绍
冠脉造影的基本原理
冠脉造影是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利用X线 透视技术显影冠状动脉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
冠脉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狭窄程度、 病变范围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冠脉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01
适应症
怀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诊 断与治疗。
状动脉。
左斜位(Left Oblique View):从 左侧斜向观察心脏, 显示左主干、前降支
和回旋支。
右斜位(Right Oblique View):从 右侧斜向观察心脏, 显示右冠状动脉和左
室下壁。
蜘蛛位(Spider View ):从上方斜向观察 心脏,显示左主干、 前降支和回旋支。
体位对冠脉造影的影响
检查结果
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
病例分析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狭窄程度、病变部位等。
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症状 、检查结果,评估病情和 诊断。
其他检查结果分析:心电 图、心脏超声等。
病例分析结论
诊断结果
冠心病、心肌缺血等。
治疗建议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护理建议
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
体位改变可以影响心脏的形态和位置,进而影响 01 冠状动脉的显露。
03 维持内环境稳态
冠脉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 态。
冠脉的解剖结构
01 主冠脉
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又分 为左主干、前降支和回旋支。
02 侧支循环
冠脉之间存在丰富的侧支循环,以增加心肌细胞 的供血量。
03 毛细血管
02
冠脉造影技术介绍
冠脉造影的基本原理
冠脉造影是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利用X线 透视技术显影冠状动脉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
冠脉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狭窄程度、 病变范围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冠脉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01
适应症
怀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诊 断与治疗。
状动脉。
左斜位(Left Oblique View):从 左侧斜向观察心脏, 显示左主干、前降支
和回旋支。
右斜位(Right Oblique View):从 右侧斜向观察心脏, 显示右冠状动脉和左
室下壁。
蜘蛛位(Spider View ):从上方斜向观察 心脏,显示左主干、 前降支和回旋支。
体位对冠脉造影的影响
检查结果
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
病例分析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狭窄程度、病变部位等。
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症状 、检查结果,评估病情和 诊断。
其他检查结果分析:心电 图、心脏超声等。
病例分析结论
诊断结果
冠心病、心肌缺血等。
治疗建议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护理建议
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
体位改变可以影响心脏的形态和位置,进而影响 01 冠状动脉的显露。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课件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5868a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a.png)
主肺动脉和左心耳间的左房室沟内,右 室流出道的后面。LM直径4~7mm,长度 多在6~10mm,再分支成左前降支(LAD )和左回旋支(LCX)。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11
• 左前降支(LAD): 由LM向前下沿前室间沟行 走于左右心室间,远抵心尖部,在78%的心脏中 折向心脏膈面的后室间沟与后降支吻合。主要 向部分左室、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前2/3供血。沿 途发出对角支、前间隔支和右室前支。
•15
•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PDA) :从RCA由后十字交叉处分出,沿后室间沟 下行至心尖与LAD吻合。沿途发出数支后间 隔支与前间隔支吻合。供应左、右室后壁、 右室下壁、后室间隔。
• 左室后支(posterolateral,PL):为RCA越过 后十字交叉后的延续,沿途发出数支分支, 末端与LCX吻合。供应左室后壁的右侧部分和 后乳头肌。
定义
• 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 前后略扁的圆锥体, 如将其视为头部,则 位于头顶部、几乎环 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 脉恰似一顶王冠,这 就是其名称由来。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1
冠状动脉的功能
• 冠状动脉和静脉形成冠脉循环,供给心 脏营养。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2
冠状动脉如何供血?
• 左室收缩期:冠脉血流急剧减少,心肌深层(心 内膜下心肌)的血管受压最大而血流最少,甚至 一些血流因受压而向心外膜血管倒流。
•8
右冠优势型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9
左冠优势型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10
冠状动脉正常解剖
• 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LCA ):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11
• 左前降支(LAD): 由LM向前下沿前室间沟行 走于左右心室间,远抵心尖部,在78%的心脏中 折向心脏膈面的后室间沟与后降支吻合。主要 向部分左室、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前2/3供血。沿 途发出对角支、前间隔支和右室前支。
•15
•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PDA) :从RCA由后十字交叉处分出,沿后室间沟 下行至心尖与LAD吻合。沿途发出数支后间 隔支与前间隔支吻合。供应左、右室后壁、 右室下壁、后室间隔。
• 左室后支(posterolateral,PL):为RCA越过 后十字交叉后的延续,沿途发出数支分支, 末端与LCX吻合。供应左室后壁的右侧部分和 后乳头肌。
定义
• 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 前后略扁的圆锥体, 如将其视为头部,则 位于头顶部、几乎环 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 脉恰似一顶王冠,这 就是其名称由来。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1
冠状动脉的功能
• 冠状动脉和静脉形成冠脉循环,供给心 脏营养。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2
冠状动脉如何供血?
• 左室收缩期:冠脉血流急剧减少,心肌深层(心 内膜下心肌)的血管受压最大而血流最少,甚至 一些血流因受压而向心外膜血管倒流。
•8
右冠优势型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9
左冠优势型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10
冠状动脉正常解剖
• 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LCA ):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eada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f.png)
术后用药
手术后,患者需要继续服用必 要的药物,如抗凝药、抗生素 等。
康复指导
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康复 指导,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 的建议,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03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解读
正常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总结词
无阻塞性病变
详细描述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无阻塞性病变,血流正常。
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06
冠状动脉造影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0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准
确性和效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02
OCT技术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血管结构信息,有助于更精确
地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血管内超声(IVUS)
03
IVUS能够实时监测冠状动脉血管壁和斑块情况,为治疗提供更
精确的指导。
临床应用前景
早期诊断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完善,未来可能实现更早的
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
个性化治疗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患者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满意度。
预防性干预
通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发现和 干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 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适用人群
主要用于疑似冠心病的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有冠心病家族史、长期吸烟、 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
禁忌症
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碘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冠状动脉造 影。
02
冠状动脉造影的过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术前用药
医生对患者的病史、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 行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https://img.taocdn.com/s3/m/603afd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2.png)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
第38页
冠状动脉造影
3.6冠状动脉造影其它异常所见 “瘤样”扩张 溃疡 钙化 夹层 血栓 气栓 痉挛 心肌桥压迫现象 侧枝循环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
第39页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近段不足病变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
第40页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
第34页
冠状动脉造影
3.2冠状动脉狭窄判断方法 目测直径法 通常使用,有经验术者准确性很
高
计算机密度测定法 相对耗时,治疗前为取得 准确病变情况方使用。
冠状动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 是判断冠状动脉 狭窄程度最准确方法,但技术条件要求高,花 费资金大而不作常规。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
血容量不足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
第57页
冠状动脉造影
4.5左心室舒张压增高常见于 左心室衰竭 大量心包积液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心内膜弹性纤维组织增生症 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 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返流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
第58页
冠状动脉造影
4.6异常左心室造影征象 节段性运动障碍 室壁运动减弱、运动消
右冠状动脉 RAO 30
第32页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呈“L”型,观察RCA远端分支及 其开口情况
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 AP Cranial 30
第33页
冠状动脉造影
3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3.1正常影像判断 在多个必要或惯用投照角度上清楚地暴露了全部冠状动脉
主干,主要分支和分叉部位,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没有缺如,管径从其开口至其末端逐步变细,管壁光滑柔 软,无狭窄等,血流TIMI III级。 正常影像差异:左主干长短不一,个别无左主干;相同名 称冠状动脉其管径相差很大,主要分支血管如对角支、钝 缘支和锐缘支长短及管径也有很大差异,上述主要分支血 管数目也不相同;胖瘦会影响心脏位置,相同投照角度下 血管走行会有一定差异。
冠脉解剖与冠脉造影阅读ppt课件
![冠脉解剖与冠脉造影阅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c630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3.png)
右冠状动脉(RCA, Right Coronary Artery )
左主干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窦内(98%)或窦外 (2%)。
左冠状动脉供应左室、左房、右室前壁和室间隔 前2/3~3/4的心肌
LM长度0~4cm,多数0.6~1.0cm LM分支: LAD, LCX, 中间支(Ramus
medianus ) 理想体位:LAO caudal and cranial
FFR: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诊断结果ABC
A:首先诊断几支血管受累 单支病变 两支病变 三支病变
B:特定血管受累节段 前降支中远段狭窄 回旋支近端狭窄
C:特定节段受累程度 前降支中段重度狭窄 回旋支近端轻度
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发展史
1958.10.30 一个偶然的机会,儿 科心脏病医生Mason Sones在给一例瓣膜 病患者进行主动脉造 影时,无意间将 30ml造影剂注入患 者右冠状动脉,从而 完成了第一例选择性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造影发展史
Melvin Judkins (1922-1985) 血管成形术
branch 变性伴纤维化的桥血管病变 Degenerated SVG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判断方法
目测直径法 密度测定法
高 面积测定法
资金大
常用 耗时
有经验术者 准确性高
计算机
准确性更
不常用 冠脉内超声 准确性最高
技术条件要求高
耗费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Proudilit狭窄程度分级
溃疡及偏心病变
病变斑快偏向血管一侧
迂曲病变
严重钙化病变
钙化病变
血栓病变
左主干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窦内(98%)或窦外 (2%)。
左冠状动脉供应左室、左房、右室前壁和室间隔 前2/3~3/4的心肌
LM长度0~4cm,多数0.6~1.0cm LM分支: LAD, LCX, 中间支(Ramus
medianus ) 理想体位:LAO caudal and cranial
FFR: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诊断结果ABC
A:首先诊断几支血管受累 单支病变 两支病变 三支病变
B:特定血管受累节段 前降支中远段狭窄 回旋支近端狭窄
C:特定节段受累程度 前降支中段重度狭窄 回旋支近端轻度
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发展史
1958.10.30 一个偶然的机会,儿 科心脏病医生Mason Sones在给一例瓣膜 病患者进行主动脉造 影时,无意间将 30ml造影剂注入患 者右冠状动脉,从而 完成了第一例选择性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造影发展史
Melvin Judkins (1922-1985) 血管成形术
branch 变性伴纤维化的桥血管病变 Degenerated SVG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判断方法
目测直径法 密度测定法
高 面积测定法
资金大
常用 耗时
有经验术者 准确性高
计算机
准确性更
不常用 冠脉内超声 准确性最高
技术条件要求高
耗费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Proudilit狭窄程度分级
溃疡及偏心病变
病变斑快偏向血管一侧
迂曲病变
严重钙化病变
钙化病变
血栓病变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PPT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6aae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8.png)
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主要依据冠状动 脉造影的结果。
诊断标准通常包括冠状动脉管腔直径 减少超过50%,或管腔狭窄程度超过 75%。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通过X线技术, 观察冠状动脉形态和血流情况的检查 方法。
冠状动脉狭窄的分级
01
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的程 度,可以分为轻度狭窄 、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 。
02
轻度狭窄通常是指冠状 动脉管腔直径减少在 25%至50%之间。
03
中度狭窄通常是指冠状 动脉管腔直径减少在 51%至75%之间。
04
重度狭窄通常是指冠状 动脉管腔直径减少超过位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 果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有一 段管腔狭窄超过90%,这属于重
度狭窄。
另一位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 示,右冠状动脉中段有一段管腔 狭窄约50%,这属于中度狭窄。
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后需要观察 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不良反应发生 。
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前应告知医 生自己的过敏史、用药情况等,以便 医生评估风险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 进行解读和分析,患者应遵循医生的 建议进行后续治疗和随访。
03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解读
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0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冠状动脉
造影的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依据。
05 冠状动脉造影的局限性
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性
需要进行穿刺手术
冠状动脉造影需要通过穿刺手术将导管送入冠状动脉,对血管有一定的创伤。
分布
冠状动脉分支遍布心肌表面,为 心肌提供血液和氧气。
《冠脉造影》课件
![《冠脉造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2201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3.png)
心肌缺血或坏死
心肌染色不均匀,出现 缺血或坏死区域。
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冠脉造影结果。
动态观察
观察冠脉造影动态图像,注意血流速度和充 盈情况,有助于发现异常。
鉴别诊断
注意与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心 肌病、瓣膜病等。
定期复查
对于异常冠脉造影结果,建议定期复查,以 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满意度。
远程诊疗与会诊
0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诊疗和会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
覆盖范围。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挑战
01
安全性问题
进一步研究冠脉造影对患者的长 期影响和安全性问题,确保技术 的安全可靠。
02
03
技术标准与规范
培训与教育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提高操作技能, 规范使用造影剂,加强患者术前评估和准备 。
处理措施
对于出血和血肿,可采用压迫止血、冰敷等 方法;对于血管迷走反射,可给予阿托品等 药物治疗;对于造影剂过敏反应,应立即停 止使用造影剂,给予抗过敏治疗等。
并发症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监测
造影过程与操作步骤
患者体位
患者需平卧于手术台上,暴露手术 部位。
消毒与麻醉
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并使用局部 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
穿刺血管
在患者的手腕或大腿根部选择合适 的血管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血管 内。
注射造影剂
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射到冠状动脉内 ,同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获取 冠状动脉造影影像。
《冠脉造影术》PPT课件
![《冠脉造影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ab72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d.png)
蜘蛛位: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LCX体部、OM开口和体部
冠造常用穿刺部位
股动脉
肱动脉
桡动脉〔最常用〕
冠脉造影导管
套管连接末端 -连接造影导管,注射器或高压注射器 抗扭力段 -靠近套筒式连接末端,增强其抗折能力 管身 -导管的主体局部 头部近端 -用以支持造影导管的插入 头部远端 -造影导管头部最柔软的末端 侧孔 -使造影剂成团状显影效果,提高造影导管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注射造影剂时
血管及病变部位确实定 狭窄程度的测定 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 冠状动脉血流分级
狭窄程度测定
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QCA〕: 以造影导管为参考〔通常选用5F造影导管,1F=0.33cm〕,通过电视密度法由计算机辅助测定参考血管直径、病变节段直径狭窄百分数和病变长度,推算面积狭窄百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
定义
冠状动脉造影是利用造影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即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展的放射性影像学检查,属介入性诊断技术。
冠状动脉解剖学特点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1.左主干
12.圆锥支
2.前降支近段
13.右冠状动脉近段
3.前降支中段
14.右冠状动脉中段
禁忌症
冠造常用投照体位
正位(AP):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 左、右前斜位(LAO,RAO):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
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 右前斜+头位〔右肩位〕: 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 左前斜+头位〔左肩位〕: 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 右前斜+足位〔肝位〕: 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
认识冠状动脉及冠心病冠脉造影影像分享课件
![认识冠状动脉及冠心病冠脉造影影像分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6d15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e.png)
。
02
冠状动脉分支
左冠状动脉分支包括左前降支 和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支
包括右前降支和右回旋支。
03
心肌供血
冠状动脉为心肌提供血液和氧 气。
冠状动脉的功能
01
02
03
营养心肌
维持心肌代谢
调节心脏收缩和舒张
冠状动脉通过为心肌提供血液和氧气,维 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冠状动脉通过为心肌提供营养物质,如葡 萄糖、氨基酸等,维持心肌的代谢活动。
• 指导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可 以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或外科手术等。
冠脉造影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冠脉造影需要 使用造影剂,对于严重心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造影剂可能会加重肾脏 负担,诱发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
对造影剂过敏:如果患者对造影剂 过敏,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 危及生命。
冠状动脉是心脏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 一,了解其结构、功能以及病变情况 对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脏病具有重要 意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典型疾病, 通过冠脉造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冠状 动脉的狭窄、阻塞等情况,对诊断和 治疗冠心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加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预防控制能力
01
了解冠状动脉及冠心病冠脉造影 影像可以让患者更加清楚自己的 病情,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和预防控制。
注入造影剂
在X线照射下,将造影剂 注入冠状动脉,从而显示 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狭窄 程度。
拔出导管
在检查完成后,拔出导管 ,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 血。
冠脉造影的手术过程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术中配合:术中应保持安静,不要随意 移动身体,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呼吸
02
冠状动脉分支
左冠状动脉分支包括左前降支 和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支
包括右前降支和右回旋支。
03
心肌供血
冠状动脉为心肌提供血液和氧 气。
冠状动脉的功能
01
02
03
营养心肌
维持心肌代谢
调节心脏收缩和舒张
冠状动脉通过为心肌提供血液和氧气,维 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冠状动脉通过为心肌提供营养物质,如葡 萄糖、氨基酸等,维持心肌的代谢活动。
• 指导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可 以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或外科手术等。
冠脉造影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冠脉造影需要 使用造影剂,对于严重心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造影剂可能会加重肾脏 负担,诱发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
对造影剂过敏:如果患者对造影剂 过敏,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 危及生命。
冠状动脉是心脏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 一,了解其结构、功能以及病变情况 对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脏病具有重要 意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典型疾病, 通过冠脉造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冠状 动脉的狭窄、阻塞等情况,对诊断和 治疗冠心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加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预防控制能力
01
了解冠状动脉及冠心病冠脉造影 影像可以让患者更加清楚自己的 病情,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和预防控制。
注入造影剂
在X线照射下,将造影剂 注入冠状动脉,从而显示 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狭窄 程度。
拔出导管
在检查完成后,拔出导管 ,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 血。
冠脉造影的手术过程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术中配合:术中应保持安静,不要随意 移动身体,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呼吸
冠状动脉解剖与造影
![冠状动脉解剖与造影](https://img.taocdn.com/s3/m/4bce39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2.png)
血管并发症
总结词
血管并发症是冠状动脉造影中较为严重的并 发症,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管破裂等。
详细描述
血管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血管破裂、血管 痉挛等,可能发生在导管插入部位或冠状动 脉内。血栓形成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血管破 裂可能导致出血、休克等严重后果。
冠状动脉造影的未
05
来发展与展望
冠状动脉造影的数字化技术
准确的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技术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通过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将导管选 择性插入冠状动脉开口,注入造影剂 进行显影。
利用光学原理对冠状动脉进行无创、 无辐射的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冠 状动脉的管壁结构和斑块性质。
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
通过导管将超声探头送入冠状动脉内 ,利用超声波显示冠状动脉的内部结 构。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评估
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 定。
判断桥血管的选择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判断适合的桥血管,如内乳动脉和大隐静脉等,为手术提供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的并
04
发症与处理
造影剂过敏反应
总结词
造影剂过敏反应是冠状动脉造影中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呼 吸急促等症状。
VS
详细描述
造影剂过敏反应通常在注射造影剂后数分 钟至数小时内出现,症状包括皮肤瘙痒、 皮疹、呼吸急促、胸闷等。严重过敏反应 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心律失常
总结词
心律失常也是冠状动脉造影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详细描述
心律失常可能由于导管刺激、造影剂使用等因素引起,症状包括心慌、胸闷、气短等。轻微的心律失常通常在数 分钟内自行缓解,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紧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2020-11-19
17
冠状动脉正常解剖
2020-11-19
18
冠状动脉分段标准 • 根据AHA制定的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分段标准 • 15段
2020-11-19
19
15段法
Austen WG,Edwards JE,Frye RL,et al. A reporting system on patients evaluated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 1975,51 (suppl): 5-40.
• 左室后支(posterolateral,PL):为RCA越过后十字交叉后的延续,沿途发出数支分支,末端与LCX吻 合。供应左室后壁的右侧部分和后乳头肌。
• 房室结支(AVM):在房室后交叉处多由左室后支发出,供应房室结和房室束。
2020-11-19
14
CRA90°
2020-11-19
15
2020-11-19
• 钝缘支(OM):从LCX发出1~3支,向左室游离壁和心尖行走,向左室侧壁、后壁供血。 • 左室后支:分布于左室膈面的外侧部。 • 左房支:从LCX近侧端发出左房前支、左房中间支、左房后支。向左房供血。40%的左房前支供应窦房结。
2020-11-19
11
• 右冠状动脉(RCA): 开口于右Valsalva窦的外侧中上部,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右前方。发出后,行走于主肺 动脉干和升主动脉根部间的右房室沟内,绕向心脏右后方再向左后行走至后十字交叉处,分成后降支 和左室后支。直径约2~7mm。
• 前间隔支(septal):从LAD向室间隔垂直发出8~22支,0-11-19
10
• 左回旋支(LCX)呈近乎直角从LM发出,沿左房室沟向左后行走至后室间沟。向左室侧壁、后壁供血。 约8-15%的呈左优势型,此时,LCX延伸至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中止在心尖部与前降支终末 端吻合。
• 锐缘支(acute marginal,AM):向右下方行走,有1支或以上,供应右室侧壁。
2020-11-19
13
•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PDA):从RCA由后十字交叉处分出,沿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与 LAD吻合。沿途发出数支后间隔支与前间隔支吻合。供应左、右室后壁、右室下壁、后室间隔。
2020-11-19
5
冠状动脉与心脏供血关系
• 室间隔:前上2/3由前降支供血,后下1/3由后降支供血。
• 传导系统:窦房结的血液60%由右冠状动脉供给,40%由左旋支供给;房室结的血液90%由右冠状动脉供给 ,10%由左旋支供给;右束支及左前分支由前降支供血,左后分支由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双重供血,所以 ,临床上左后分支发生传导阻滞较少见。左束支主干由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多源供血。
2020-11-19
12
• 右圆锥支(conus branch,CB):右冠状动脉的第1分支,向左前上方经右室流出道走行,向右室 左前上方和肺动脉圆锥供血。约50%的心脏CB单独开口于RCA开口上方。
• 窦房结支(sinus branch,SB):向右后上方走行,供应窦房结和右心房。
• 右室支(right ventricular,RV):向左前方行走,通常为1支,供应右室前壁。
2020-11-19
6
冠状动脉的类型(Schlesinger分类)
• 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在膈面除发出后降支外,并有分支分布于左室膈面部分或全部。 • 均衡型:两侧心室的膈面分别由本侧的冠状动脉供血,它们的分布区域不越过房室交点和后室间沟。 • 左优势型:左冠状动脉除发出后降支外,还发出分支供应右室膈面的一部分。 • 一般认为,右优势型约占85%,均衡型约占7-8%,左优势型约占8-15%。我国:右优势型约占86%,均衡型约
• 左室收缩期:冠脉血流急剧减少,心肌深层(心内膜下心肌)的血管受压最大而血流最少,甚至一些血流因 受压而向心外膜血管倒流。
• 射血期:冠状动脉主干内的血流略有增加。 • 左室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大大增加。 • 因此:舒张压和舒张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是决定冠脉血流的两个十分关键性因素。
2020-11-19
冠状动脉的解剖与冠脉造影
2020-11-19
1
定义
• 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 其视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 的冠状动脉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由来。
2020-11-19
2
冠状动脉的功能 • 冠状动脉和静脉形成冠脉循环,供给心脏营养。
2020-11-19
3
冠状动脉如何供血?
4
冠状动脉与心脏供血关系
• 右房、右室: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 左室:其血液供应50%来自于左前降支,主要供应左室前壁和室间隔,30%来自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室侧壁
和后壁,20%来自右冠状动脉(右优势型),供应范围包括左室下壁(膈面) 、后壁和室间隔。但左优势型时这 些部位由左旋支供血,均衡型时左右冠脉同时供血。
2020-11-19
9
• 左前降支(LAD): 由LM向前下沿前室间沟行走于左右心室间,远抵心尖部,在78%的心脏中折向心脏膈面 的后室间沟与后降支吻合。主要向部分左室、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前2/3供血。沿途发出对角支、前间隔支和右 室前支。
• 对角支(diagonal):从LAD发出3~5支至左室游离壁,向左室前侧壁、前壁供血。部分心脏的第1对角支由 左主干上LAD和LCX之间发出,称中间支(intermediat ramus,IR)。
占9.5%,左优势型约占4.5%。(2007年姚民等报告4173例冠脉造影记录)
2020-11-19
7
2020-11-19
8
冠状动脉正常解剖
• 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LCA):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Valsalva窦的中上部,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后方。发出后为左主干 (LM),行走于主肺动脉和左心耳间的左房室沟内,右室流出道的后面。LM直径4~7mm,长度多在 6~10mm,再分支成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