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会计报表时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方法辨析

合集下载

浅析合并财务报表是否恢复子公司盈余公积

浅析合并财务报表是否恢复子公司盈余公积

浅析合并财务报表是否恢复子公司盈余公积盈余公积的提取实际上是对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的一种限制。

提取盈余公积本身就属于利润分配的一部分,提取盈余公积相对应的资金,一经提取,在一般情况下不得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无论是用于弥补亏损,还是用于转增资本,只不过是在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进行的转换。

应当说,对单个公司而言,盈余公积的提取和使用是比较清晰的。

但是,在编制合并报表过程中抵销了子公司盈余公积后,情况就变得有些复杂了。

最大的焦点就在于是否要对已抵消的子公司盈余公积进行恢复。

一、实务中对子公司盈余公积是否恢复的两种观点由于我国合并会计报表采用的是母公司理论。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向母公司的股东反映他们在企业集团中享有的权益及可供分配的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项目作为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多少对可供母公司股东分配的利润影响很大。

目前在实务中对是否恢复子公司盈余公积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恢复子公司盈余公积在对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权益部分进行抵销处理后,再进行一笔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税后收益按所拥有的部分提取(即恢复)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并与母公司个别会计报表中盈余公积相加得出合并数。

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1995 年,财政部发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于企业如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做出了规范。

其中对于子公司的盈余公积是否应当恢复并未做出相关的规定,但在当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教材中,对子公司计提的盈余公积做了恢复处理,因此实务中也往往按照此法进行盈余公积的恢复。

(二)不恢复子公司盈余公积此方法在做了抵销分录后,仅以母公司个别会计报表中的盈余公积作为合并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税后收益所拥有的部分不再提取(即恢复)盈余公积。

该方法认为母公司股东只能从母公司直接分配利润,其利润分配只受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影响,而与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多少无关。

浅议合并报表中内部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浅议合并报表中内部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浅议合并报表中内部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柳世平;赵建国
【期刊名称】《电子财会》
【年(卷),期】2000(000)003
【总页数】1页(P24)
【作者】柳世平;赵建国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经管院;江苏机械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1.5
【相关文献】
1.内部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J], 谭桂荣
2.浅析合并报表中全额补提子公司盈余公积的不合理之处及建议 [J], 董振东
3.浅析合并报表中全额补提子公司盈余公积的不合理之处及建议 [J], 董振东
4.盈余公积与提取盈余公积抵销问题的研究 [J], 潘福星
5.合并会计报表中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J], 任月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合并报表盈余公积需要抵消吗

合并报表盈余公积需要抵消吗

合并报表盈余公积需要抵消吗是一定要抵消,只是要不要做恢复调整都可以.目前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依据财政部制定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其要点是:(1)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消;对于子公司之间相互投资,母公司应当比照上述做法,将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相对应另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有关项目中相应的数额相互抵消.(2)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中不属于母公司拥有的数额,应当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单列一类,以总额反映.(3)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的数额根据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列示.这种方法需要抵销第二种是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会计》关于盈余公积的合并处理方法,其理由和要点是: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由单个企业按照当期实现的税后利润(即净利润)计算提取.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企业集团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予以反映和揭示.另一方面,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子公司利润分配的结果,已形成子公司内部积累,从而也形成整个企业集团内部的积累.为了准确反映企业集团内部提取盈公积、内部积累的情况以及集团未分配利润情况,必须将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作为企业集团提取的一部分予以反映.因此,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必须再通过抵消分录将已经抵消的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调整回来,既调整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也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盈余公积的数额.如果合并的是全资子公司,调整数为当期全额计提数;如果合并的是非全资子公司,调整数为当期全额计提数按股权比例享有的数额.这种方法就是先抵销再恢复.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用利润弥补亏损无须专门作会计分录)2、交所得税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公益金只能用于职工集体福利)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5、分配优先股股利;6、分配普通股股利.最后剩下的就是年终未分配利润.。

合并报表盈余公积需要抵消吗

合并报表盈余公积需要抵消吗

合并报表盈余公积需要抵消吗是一定要抵消,只是要不要做恢复调整都可以。

目前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依据财政部制定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第二种是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会计》第一种是依据财政部制定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其要点是:(1)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消;对于子公司之间相互投资,母公司应当比照上述做法,将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相对应另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有关项目中相应的数额相互抵消.(2)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中不属于母公司拥有的数额,应当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单列一类,以总额反映.(3)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的数额根据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列示.这种方法需要抵销第二种是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会计》关于盈余公积的合并处理方法,其理由和要点是: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由单个企业按照当期实现的税后利润(即净利润)计算提取.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企业集团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予以反映和揭示.另一方面,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子公司利润分配的结果,已形成子公司内部积累,从而也形成整个企业集团内部的积累.为了准确反映企业集团内部提取盈公积、内部积累的情况以及集团未分配利润情况,必须将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作为企业集团提取的一部分予以反映.因此,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必须再通过抵消分录将已经抵消的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调整回来,既调整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也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盈余公积的数额.如果合并的是全资子公司,调整数为当期全额计提数;如果合并的是非全资子公司,调整数为当期全额计提数按股权比例享有的数额.这种方法就是先抵销再恢复.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用利润弥补亏损无须专门作会计分录)2、交所得税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公益金只能用于职工集体福利)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5、分配优先股股利;6、分配普通股股利.最后剩下的就是年终未分配利润.注意问题进行未分配利润核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未分配利润核算是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进行的.(2)未分配利润核算一般是在年度终了时进行的,年终时,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同时将本年利润分配的数额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3)年末结转后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借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弥补亏损.。

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盈余公积抵销问题的思考

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盈余公积抵销问题的思考
成果 。相关 内 部 利 润 抵 销 后 , 并 净 利 润 可 以 通 过 下 面 公 合
式得到 。
l 0 1 , 0 1 o l . 0 5 1 5 , 0 00 l . 0 00 5 0 5 0 O . 0 5
加 : 初 未 分配 利 润 期 可 供 分配 利 润 1 0 00 O l . o 1 . O . o l . 1 0 00 5 1 5 5 O 5 O O .O 5
— —
借 :坏账 准备 贷 :管 理 费 用 借 :提取盈余 公积
贷 :盈 余 公 积
项目 净 利 润
5 0
5 0 15 0 ,0 15o . 0
抵销分录 母公司 子公 司 合计数 借 方 贷方 合并数
母 公 司 理 论 的 假 定 中 , 并 不 把 子 公 司 当作 独 立 的法 它
按 照 “ 质 重 于 形 式 ”的 会 计 原 则 , 以母 公 司 为 核 实 在 心 的企 业 集 团 内 , 形 式 上说 , 子 公 司 各 自为 独 立 的 法 从 母 律 实 体 , 在 实 质 上 讲 , 公 司 通 过 控 股 权 的运 用 , 子 但 母 对 公 司 的 财 务 和 经 营 政 策 实 施 有 效 管 理 和控 制 , 定 着 子 公 决 司 的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 业 利润 的 分 配 及 其 未 来 的发 展 , 企 母 子 公 司 之 间 形 成 了一 个 真 正 意 义 上 的经 济 实体 。 制合 并 编 会 计 报 表 的 目的 在 于 反 映 该 经 济 实 体 的经 营成 果 、 务状 财 况及其变动情况 , 以满 足报 表 使 用 者 ( 别 是 母 公 司 股 东 特

该 超 额 分 配 问题 出 现 的 原 因

提取盈余公积的抵消分录

提取盈余公积的抵消分录

提取盈余公积的抵消分录
首先,当公司决定提取盈余公积时,会涉及到盈余公积账户的减少。

假设公司要提取盈余公积中的10000元,分录会是,借记其他资本或利润账户10000元,贷记盈余公积账户10000元。

这个分录反映了盈余公积的减少,同时增加了其他资本或利润账户的余额。

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将盈余公积中的资金用于其他用途,比如股利分配或资本支出。

需要注意的是,提取盈余公积的抵消分录可能因公司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是否需要缴纳相关税费,是否需要经过股东大会批准等。

因此,在进行这样的会计处理时,公司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对盈余公积的思考.docx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对盈余公积的思考.docx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对盈余公积的思考会计合并报表是指将母公司和下属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在一起,这样才能将集团的财务情况、现金流量及经营情况准确的反映出来。

表报使用者可以利用报表合并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合并报表的编制中盈余公积抵消一直都存在很大争议。

本文基于这种情况试图以合并报表对盈余公积问题为切入段,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分析,以更好的把握会计学难点问题。

1、合并报表的重要性及对公积盈余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逐渐升高,报表使用者不仅包括企业管理者、政F相关部门,同时还包括社会公众。

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要想将集团的财务情况准确反映出来,就要利用合并报表的手段。

新会计准则出台以后相关部门曾经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报表合并对企业财务情况的影响排在前几位,由此可见报表的重要性。

合并报表是一个经济主体,其产生的影响需要加以讨论,因为情况比较特殊,现在不做进一步的讨论。

企业在合并报表时应该将公允价值作为主要基础,对个别会计报表展开调整,调整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个别报表净损益产生影响,这是因为站在合并报表的角度上来看,需要对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模拟,经过调整以后的会计报表应该充分负荷法律主体条件,随之产生的净损益影响也需要站在子公司的立场上对盈余公积进行调整,这部分调整应该看做是子公司报表内的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针对合并报表特别规定,报表合并应该以母公司与子公司为基础,充分结合其他相关资料,以权益法为资料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以后,由母公司进行编制。

2、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对盈余公积相关问题2.1连续编制合并报表中盈余公积的抵消。

因为合并报表是按照母公司和子公司中个别报表进行编制的,母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并没有体现出上年编制合并抵消分录的抵消结果,所以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该适当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报表项目。

通常情况下上年调整及抵消分录中涉及到利润分享的地方,应该对年初未分配的利润进行调整。

内部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内部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表时 , 当将母公司和所有的子公司作为整体来看待 。 应 母公 司和子 公司之间发生的经营活动都应 当从企业集团这一整体 的角度进行 考虑。 因此 ,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时, 对于母公司与子公司 、 司 子公


初 次编制合并 财务报表 时的抵铺处理
根 据我 国《 公司 法》 的规定 , 公积( 盈余 包括法定公积 金 ) 由单
[ ] 朱学义, 1 彭培鑫. 论矿区权 益与绿 色成本会计[] J. 资源开发与 市
场 。 0 9 3 :5 - 6 . 20( ) 9 2 1 2
6 7
8 9
15 7 2 0 6 7 164 4 56 0
17 7 9 0 2 2 181 2 43 O
13 2 8万 元 2.
该煤矿每年年末 , 根据表 1 2 数据 编制如下会计 分录( 第 列 以 第 1 末计息数据 为例 ) 年 :
借: 财务费用 贷: 预计负债——预 计弃置费 6 0 1 0 4 6 0 1 0 4
贷: 银行存 款
1 0 万 元 0 2
预计 负债— —预 计 弃置费 1 28 元 .万 2
合并会计报表是 以整个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 ,以组成企 两种情况 , 所以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 对于内部提取盈余公积就 业集 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的个别会计报表 为基础 ,抵销 内部 交易 相对比较复杂 , 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应
或事项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而成的。在编制合并会计报
7 60 83 8 8 22 0
8 40 6 0 9 2 O7 0
16 5 6 O 4 4 17 2 279 0
1 81 2 4 3 0 19 5 0 0 0 3
[ ] 朱学义.论煤炭矿 区环境成本会计 [] 态经济 ,0 7 1 : 2 J.生 2 0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会计报表时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方法辨析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采用的是母公司理论。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向母公司的股东反映他们在企业集团中享有的权益及可分配的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项目作为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多少对可供母公司股东分配的利润影响很大。

对该项目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应如何反映,很值得探讨。

一、两种不同的观点
按照《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及具体会计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有关抵销处理的规定,子公司的提取盈余公积将被全额抵销,合并会计报表“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应只反映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项目金额。

但近年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考试《会计》指定教材则认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公益金)由单个企业按照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计提,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金作为整个企业集团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应当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予以反映和揭示。

因此,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必须再通过抵销分录将已经抵销的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部分调整回来,调整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

二、对流行观点的分析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均有欠妥之处。

现分述如下:
1.前一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其完全否认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对母公司股东分配利润的限制,认为母公司股东只能从母公司直接分配利润,其利润分配只受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影响,而与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多少无关。

但车实并非总是如此。

(1)在母公司自身经营正常获利且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不低于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比例的情况下,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对应于收益提取的部分,将不小于子公司所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金额。

因此,合并会计报表上只列示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由此确定的向母公司股东分配利润的数额确实不会与《公司法》要求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规定产生任何冲突。

(2)如果母公司自身经营产生亏损(即不包括对子公司投资收益在内的经营净利润为负数),但加上对子公司投资收益后才使总的净利润变为正数,此时意味着母公司用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中居于母公司的部分全额弥补了自身经营的亏损,其所提取的盈余公积在数额上等于对子公司投资收益超过自身经营亏损的部分与提取盈余公积比例的乘积,必定小于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合并利润分配表上只列示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则所确定的可向母公司股东分配的利润将受到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限制。

因为母公司不可能将账面上用于弥补自身经营亏损部分的子公司净利润全部从子公司调回,母公司向其股东分配利润将受到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实际影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合并会计报表中只列示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是远远不够的。

此时,真正制约母公司股东分配利润多少的,已不是母公司所提取的盈余公积,而是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所拥有的部分。

(3)当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低于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时,如果合并会计报表中只列示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则由此确定的可向母公司股东分配的利润在实际分配时,就可能与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产生冲突。

因为母公司对投资子公司收益部分提取的盈余公积小于子公司对它们提取的盈余公积。

由上可见,合并会计报表中只列示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并完全否认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对母公司股东分配利润影响的作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2.后一种观点的错误在于虽然考虑了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但却把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对母公司股东分配利润的制约作用过分夸
大,把它与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作用相提并论。

这种作法意味着母公司的股东在分配母公司投资于子公司产生的利润时,既要在子公司按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将一部分利润留存于子公司,还要按母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要求再将部分利润以实体性资产的形式留存于母公司,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不论是从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作用,还是从盈余公积金的内涵来分析,这种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1)从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作用来看,它只是为了对子公司的股东分配子公司利润时加以限制,母公司作为子公司法人股东从子公司分配利润时当然要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是针对母公司,而不是直接针对母公司的股东。

换句话说,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部分只是母、子公司内部利润分配的一项内容,因此将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部分与母公司所提取的盈余公积直接相加列示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违背了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宗旨。

(2)从盈余公积内涵来看,我们知道,提取盈余公积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股东把利润全部分光,即要求股东在分配利润时要将实现利润的一部分留存于企业,至于这部分留存利润的存在形式上并不作限定。

可以以货币资金形式存在,也可以存货、固定资产等形式存在,当然也可用于对外投资。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按规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在按照权益法核算时,母公司将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的一定比例确认为投资收益时,同时也增加了对子公司投资的帐面价值。

因此从母公司角度看,其净利润中包括的对子公司投资收益部分在帐面上对应着“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这一非实体性资产项目帐面余额的增加。

既然这部分利润对应的是非实体性资产项目价值的增加,那么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包含的对子公司投资收益应提取的部分,就可以非实体性资产的形式存在,就如同母公司将投资收益先以实体性资产形式全部收回,然后又将相当于对这部分投资收益应提取的盈余公积部分投回子公司。

而以盈余公积对外投资并非法律所禁止。

由于母公司收到子公司分配的利润时,一方面增加母公司的实体性资产,另一方面减少“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项目的帐面余额,故其应享有的子公司净利润仍留存在子公司的部分(包括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拥有的部分),则对应着对子公司投资项目余额的净增加。

因此,从母公司账面看,“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项目余额的增加,就是对子公司投资收益留存于母公司的一种表现形式,尽管其对应的实体性净资产是在子公司,但对这些实体性净资产的所有权却归母公司享有。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