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之阅读理解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热门考点:5.3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热门考点:5.3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节阅读理解能力高频考点提要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高频考点速记阅读是教师职业活动的重要任务。

阅读过程中有多种能力因素发挥作用,因此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是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的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不懂其含义所致的。

因此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非常重要。

二是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便。

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化学,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

现在报刊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业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

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

三是要学会使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有的字也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或《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查阅,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

同时,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

一、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对词句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是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它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重要概念的一般意思和特定意思,属于阅读中对“点”的考查。

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关键词语特定含义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细节的捕捉鉴别能力。

即使在干扰信息比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准确的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一)重要概念所谓“重要概念”,指的是那些与文段的整体内容或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的概念。

对于这些重要概念的理解是掌握整个文段内容的基础。

文中的重要概念包括:1.与写作对象或文段主旨密切相关的概念;2.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特殊含义或深层意义的概念;3.反映具体语境的概念。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阅读能力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阅读能力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阅读能力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评价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阅读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阅读速度:学生能否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一定量的文本,以及阅读的速度是否能够达到基本要求。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意思和重点内容,以及能否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

3. 阅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包括对作者观点的评价、对文本中存在的论据和证据的分析和判断等。

4. 阅读兴趣和习惯: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定时阅读、阅读多样化的文本、善于在阅读中积累知识等,并且是否能够对阅读产生兴趣和持续的动力。

以上是对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阅读能力的主要考虑方面,评价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教资综合素质阅读理解:答题思路+技巧+注意事项

教资综合素质阅读理解:答题思路+技巧+注意事项

教资综合素质阅读理解:答题思路+技巧+注意事项阅读理解题满分14分,共两问,第一问4分,第二问10分。

你们有把握吗?首先,先简单了解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情。

教资科目一笔试一共三种题型,单选、材料分析和作文,其中材料分析共三道题,一般情况下,第一题考察职业理念,第二题考察职业道德,第三道就是阅读理解题。

阅读理解题满分14分,共两问,第一问4分,第二问10分。

所给材料大多为社会科学类题材,如美学、文学、哲学、文艺理论等方面,难度要低于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的难度主要考察各位考生筛选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理解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以及把握文章结构文章思路的能力。

这篇文章我就主要来说一下阅读理解题目的答题思路、答题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答题思路阅读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篇幅一般在600到800字,有些甚至能达到1000字到1200字,篇幅相对较长,而在答题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读文章。

读文章分两边读,第一遍先看一下文章题目,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思考,然后快速读文章,进一步了解这篇文章到底是讲什么的,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第二遍读文章,这遍读就要精读,深入文章,细细的理解每一段甚至每一句的含义。

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在阅读理解的考察中,较多出现的就是考察对于重点概念、词语、句子的理解,所以首先我们要找出这些词语、句子在文中哪些地方出现,然后联系上下文对其进行理解。

三、尊重原文,整合信息。

我们之所以说教资的阅读理解难度要小于高考语文的阅读理解就在于,高考语文要求考生有很强的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而教资阅读理解在答题过程中,大部分题目的答案就在文章中,只需对其进行整合梳理即可。

四、组织答案,分条列点。

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分条列点,条理清晰的进行答题。

答题技巧知道按照什么步骤答题之后,进一步需要考虑的就是答题技巧,怎么才能更快更准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信息。

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指对所读文章的内容进行正确理解、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它是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从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以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阅读理解的重要性阅读理解是学习的起点。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解决问题,都离不开阅读。

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获得知识、信息和思想。

而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进而决定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和素养。

阅读理解是思维的展开。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提取、整合和抽象,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综合,进一步理解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意图,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思考。

这个过程能够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阅读理解是沟通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交流思想。

只有通过准确理解他人的文章,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识。

二、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1.提升词汇量。

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掌握更多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可以通过背诵单词、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以及使用词汇扩展软件等方式来扩大词汇量。

2.培养阅读速度。

快速阅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之一。

可以通过进行定时阅读训练,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同时,还应注重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和理解度,避免只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对文章的理解。

3.注重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保障。

例如,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注意关键词汇的理解,运用上下文推测词义,善于理解和归纳段落主题等。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并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意义1.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阅读各种文献、报告、说明书等。

只有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综合素质》题库考点片段阅读(2021年含答案)_16

《综合素质》题库考点片段阅读(2021年含答案)_16

《综合素养》题库考点片段阅读(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项选择题通常人们认为,废旧的老式电视机显像管(阴极射线管)是一种包含有毒物质的废料。

但一项新商量显示,这种废料或许有用。

商量人员在放射性活度800万亿贝克勒尔的钴放射源和测量辐射剂量的仪器之间放置阴极射线管玻璃的碎屑,以测定其屏蔽放射线的力量。

分析结果说明,即使对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碎屑不进行任何加工,55厘米厚的玻璃碎屑就能使辐射剂量下降至原来的1%,这相当于约9厘米厚的铅板的屏蔽力量。

而铅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汲取屏蔽核辐射力量最强的物质。

而假如将玻璃碎屑和粉碎阴极射线管产生的玻璃粉混合到一起,那么约40厘米厚度就能到达上述效果。

关于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碎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A: 汲取核辐射的力量和铅八两半斤B: 厚度增加,其屏蔽核辐射的力量也能提高C: 其包含有毒物质的观点受到质疑D: 对其加工的精细程度会影响屏蔽核辐射的力量参考答案: D此题说明:正确答案是D考点细节推断题解析依据提问可知为细节推断题。

55厘米厚的玻璃碎屑与9厘米厚铅汲取辐射力量相同,不能说明二者力量相当,A表述错误;B由文段无法推出,排解;C项混淆是非,文段并没有质疑阴极射线管包含有毒物质的观点,只是说明这种废料或许有用,排解;局部碎屑变为玻璃粉,厚度下降了,但是汲取辐射力量相当,说明加工的精细程度会影响屏蔽核辐射的力量,D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项选择题传统节日有了法定假期,未必就不会渐行渐远。

一个古老节日之所以沿袭不衰,真正动因不在于它有多喧闹、能带来多少商机,而在于它承载着中国人代代累积下来的那份感情,流淌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

如今社会进步、经济开展,人们对传统节日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既期盼它回来,关心我们找到历史深处民族精神的根,也期盼它更新,富有实在鲜活的当代内容,而无论哪种期盼,都是期盼传统节日更厚重、更有文化、更有精神内涵,更有教育意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2022·福建宁德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练习。

(7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世界,震.①撼国人。

它将壁画般五彩斑lán②的精美图片对应中国的古典诗词,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让人甲,激起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的中国智慧潜移默化地乙着一代代中国人。

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它发扬着特殊的魅力。

如何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它在世界范围内“出圈”,我们任重道远。

(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填序号,1分)①__________(A. zhèn B. zhèng)②__________(A. 斓 B. 澜)(2)从括号内为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

(填序号,2分)甲_________(A. 自叹不如 B. 叹为观止)乙_________(A. 滋养 B. 生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分)(4)将下列三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传承好节气文化②挖掘节气文化内涵③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A. ①③②B. ②①③C. ②③①D.③①②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

B. 《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演讲词,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

D.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 按要求填空。

(8 分)(1)《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尖锐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托物写怀,表达作者孤寂、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答题技巧解析

《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答题技巧解析

《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答题技巧解析阅读理解,顾名思义就是先阅读再理解,即通过阅读文本获取信息理解文本,解答问题。

这道材料分析题年年都会,材料的选取方面主要是现代文,14分的分值通常有2题构成,第一题4分,第二题10分。

其实大家都不陌生,小学、初中、高中大家都接触过,这也是大家拉开语文成绩的一个关键点。

有些同学做起来很轻松,有些同学比较困难。

综合素质阅读理解比之前遇到的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大部分文本逻辑性强,有很多陌生的概念,比较抽象,题不多但是要拿满分比较困难,所以掌握一些技巧就很有必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下面咱们来了解一下出题类型:1、理解词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义;2、筛选并整合主要信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4、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答题技巧:1、首先读一遍文本是必要的,可以带着问题读,也可以着重理解的读,根据个人习惯自由选择。

2、然后就是申清题,理解问题的角度,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3、重点关注文章的首段、尾段、过渡段,以及段落的首句、段落末句、总结性或转折性语词,像总之、总而言之、但是等。

4、总结概括题需要在提炼的基础上进行作答,有些不需要总结概括,可以在文本中摘抄。

5、注意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些题目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帮助答题。

6、多加练习,多总结,多反思。

具体分析一下,这四种题型有以下答题方法。

一、理解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所谓“重要概念”,指的是那些与文段的整体内容或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的概念。

所谓“重要句子”,指的是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

解答这类问题最主要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方法是首先找到这个词语、概念、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然后看一看它的前面和后面的词语、句子,最后是提炼,可以摘找,如果内容太多就需要总结整合。

联系上下文是运用最多、最有效的方法,如果遇到使用这个方法无法解决时,那只能靠自己的理解能力了,也就是备用的方法,顾名思义+猜测+理解,同时可以联系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以及出现频次比较多的词语,这样正确率比较高。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章节题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章节题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章节题导语:(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是国家对专门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根本的要求。

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下面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的阅读能力理解题吧。

1.在信息时代,数据逐步取代石油等能源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但也成为犯罪分子的重要目标,这使得信息犯罪越来越多。

企业对数据的平安管理疏忽大意,使消费者和企业员工的信息无法得到保障,最终不仅使企业自身名誉受损,也会使其他相关企业受到牵连。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信息犯罪越来越多B.企业不重视自身信息平安C.企业需要重视自身数据平安管理D.信息的平安保障缺乏数据平安法规2.无聊的状态可能比人们外表上所看到的更加珍贵、更加有意义。

一方面,无聊是一种心理状态,如无所事事、无动于衷、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等,它让人们感到空虚寂寞,为了防止这种意义的无聊,人们去追寻新奇的事物,使生活逐渐富有创造性。

另一方面,无聊是一种珍贵的思想空间,人们在其中放松思维、活泼思维、发散思维,这种意义的无聊被人们誉为“逝去的艺术”。

对这段文字中“无聊”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无聊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B.无聊的某方面可能正在消亡C.无聊是创造创新的源泉D.无聊是一把双刃剑3.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自从冷战完毕,历史被宣告终结,全世界趋向保守主义,另外,在一段时期内,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运行比拟顺畅,繁荣得以维持。

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出现了青年现象的退潮,表现为批判能力的下降。

青年人安于现状。

但是,,政治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日益加剧,正在制造越来越多的矛盾。

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填入画横线局部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历史并没有终结B.壮丽的篇章还在被书写C.时代日渐寂静下来D.不求进取的思潮开始蔓延4.人们往往对新奇的娱乐方式进展妖魔化,对游戏的批判是这种价值观的一个例子。

语文核心素养四方面

语文核心素养四方面

语文核心素养四方面语文核心素养四方面:阅读理解、表达能力、批判思维、文化意识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是指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

阅读理解不仅仅是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理解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逻辑关系和词语的用法等,来推断和理解作者的意图。

同时,阅读理解还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分辨信息的真伪,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用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优秀的表达能力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

在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的结构,以及如何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来达到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的目的。

三、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性地思考文本中的观点、信息和论证,以及与其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背景。

批判思维需要我们具备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通过批判思维的培养,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指对文化差异和多元性的理解和尊重。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历史文化和语言习惯等。

文化意识需要我们具备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能够通过语言和行为来适应和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

通过培养文化意识,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阅读理解、表达能力、批判思维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

通过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阅读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阅读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阅读答题技巧在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阅读答题技巧,助您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审题技巧1.仔细阅读题干,明确关键词。

题干中的关键词往往包括人物、事件、地点等,通过抓住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文章主题。

2.确定问题类型。

阅读理解题目通常分为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等,明确问题类型有助于我们采用正确的解题方法。

3.把握文章结构。

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有助于快速定位答案所在段落。

二、阅读技巧1.快速浏览全文。

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为后续解题奠定基础。

2.重点关注首尾段。

文章的首尾段往往包含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主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寻找关键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寻找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如人物行为、事件发展等。

4.标记重要信息。

在文章中用笔画出关键词、关键句,方便后续查找。

三、答题技巧1.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答案所在段落。

2.仔细阅读相关内容,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3.采用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回答问题,使答案条理清晰。

4.注意使用标志性词汇,如“第一”、“首先”等,提高答案的可读性。

5.对于推理判断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避免主观臆断。

四、注意事项1.做题时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2.仔细阅读题目和文章,避免因为粗心大意而失分。

3.答题时要确保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4.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道题目都有充足的时间作答。

通过以上技巧的运用,相信您在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阅读答题方面会有所提高。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教资《综合素质》材料分析万能答题模板!01教育观答题模板给出一篇材料,在材料下部,会给具体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方式有:方式1: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方式2: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学行为。

【教育观答题模板】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还是错误正确:XX的做法是科学合理的,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观,值得学习。

错误:XX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引以为戒。

第二步(分):理论理论解析结合材料(分条罗列,逻辑清晰,写出3-4点)教育行为的题目考查最多,考虑下边4个模板中适合题目的作为答案。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

材料分析2.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材料分析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材料分析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材料分析第三步(总):总结正确:总之,作为教师要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错误:总之,材料中教师的行为对学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值得我们深思和引以为戒,我们要严格践行素质教育。

02学生观答题模板给出一篇材料,在材料下部,会给具体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方式有: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中 XX 老师的教学行为。

【学生观答题模板】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还是错误正确:XX 的做法是科学合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错误:XX 的做法是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引以为戒。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阅读和表达范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阅读和表达范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阅读和表达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阅读和表达范文篇1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一如既往的坚持自我的一贯作风,刻苦勤奋,认真的学习自我的专业课程,在期末考试中取的了相当好的成绩。

尝试在学习生活中运用和实践,从而使自我德、智、体等多方面综合素质都有了显著提高。

德育方面:身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以身作则,进取响应共青团委的号召,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帮忙所以有困难的人。

进取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认真学习了一些伟大人物的先进事迹,使自我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无形中有了相当显著的提升。

智育方面:从踏进大学校门那一刻,我就对自我所学的专业无比热爱,怀有极度浓厚的兴趣,我对自我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认真对待,并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尽最大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为使自我成为一名社会和国家更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体育方面:自从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以来,各种运动项目在中国蓬勃发展,这对国人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也从而带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这种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我也利用课余时间进取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参与院校的运动会,尽管很苦,很累,但这都无所谓,因为我明白:仅有健康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劳动方面: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不知不觉在成长过程中我就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校期间,我经常参加各种义务劳动,打扫公共卫生,我们宿舍良好的卫生状况一向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能够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绩,当然这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辛苦栽培,在新的一年里,我要继往开来,不骄不躁,发挥自我有限的才能和特长,把握有限的大学时光,努力使自我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阅读和表达范文篇2正确认识同伴的优缺点,能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

有科学的保健意识方法,能够尊重同伴观点,理解同伴处境,多交一些知心朋友,融合关系。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课外阅读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课外阅读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课外阅读
得嘞,咱今儿来聊聊这初中综合素质评价里的课外阅读这档子事儿。

这课外阅读啊,它可不是随便翻翻书那么简单,它关乎着咱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您看,现在这社会,知识更新得忒快,咱得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个爱读书的好习惯,那才是真格的。

课外阅读啊,得有个计划,不能乱来。

咱得让孩子们知道,为啥要读这本书,这本书里头有啥值得学习的。

老师们得给孩子们推荐些好书,那些个有深度、有思想、有文化的书,让孩子们能从中受益。

再说说这阅读方法,也不能马虎。

得让孩子们学会如何阅读,怎么理解书中的内容,怎么运用书中的知识。

这阅读啊,得有个度,不能光读不思考,也不能光思考不读。

得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这样儿才能有个好效果。

当然啦,课外阅读也不能光看数量,还得看质量。

咱得让孩子们知道,读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所以,在选择书籍时,得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这样才能真正地喜欢阅读,才能从阅读中获得快乐。

最后啊,咱得说说这综合素质评价的事儿。

课外阅读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仅是一个分数,更是一个对孩子们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量。

所以,咱得重视起来,得让孩子们真正地从课外阅读中受益,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2教资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练习题:阅读理解能力(一)

2022教资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练习题:阅读理解能力(一)

2022教资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练习题:阅读理解能力(一)(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2022教资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练习题:阅读理解能力(一)单项选择题1.今年2月份,科尔尼公司对全球134家公司进行调查,85%的公司表示今年将保持或增加外国直接投资。

综合素质练习题答案六年级

综合素质练习题答案六年级

综合素质练习题答案六年级综合素质练习题答案六年级六年级是小学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孩子们开始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准备的时候。

而综合素质练习题则是对学生全面能力的考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是六年级综合素质练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语文1. 阅读理解(1)B (2)C (3)A (4)B (5)C2. 词语运用(1)2 (2)4 (3)3 (4)13. 语法填空(1)在(2)是(3)和(4)但(5)了(6)着二、数学1. 计算题(1)45 (2)80 (3)27 (4)625 (5)32. 选择题(1)A (2)B (3)C (4)C (5)B3. 解答题(1)答案略三、英语1. 选择题(1)A (2)B (3)C (4)A (5)B2. 完形填空(1)A (2)C (3)B (4)C (5)A3. 阅读理解(1)C (2)A (3)B (4)C (5)B以上是六年级综合素质练习题的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检查自己答题情况的同时,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所认识,并加以改进。

综合素质练习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语文部分的阅读理解题考察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包括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词语运用和语法填空则考察了学生对于语言规则的掌握程度。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数学部分的计算题考察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选择题则考察了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

解答题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英语部分的选择题和完形填空考察了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和词汇的掌握程度。

阅读理解则考察了学生对于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对于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综合素质练习题的答案只是参考,同学们在做题时应该注重过程和思考,而不仅仅是答案的正确与否。

《综合素质》(中学)

《综合素质》(中学)

综合素质(中学)、考试的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考试的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教资综合素质之阅读理解

教资综合素质之阅读理解

教资综合素质之阅读理解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告一段落,但是2019年上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马上来临,此次考试不理想的小伙伴要开始准备下一轮的考试了。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中阅读理解的相关知识。

一.考情分析(一)题量分值1.材料:给定材料600—800字2.题量:两道题目3.分值:第一题4分;第二题10分(二)材料特点1.材料类型:文字材料、视频材料2.材料出处:学生读物、名家作品3.材料性质:社会科学类体裁(内容涉及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等等)(三)考查能力1.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2.概括分析能力(尊重原文和引申思考)3.文字表达能力(规范用语、标准用语)4.岗位匹配能力(关注教育学相关作品)(四)命题类型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答题技巧(一)审清题干,抓准意图【作答对象;题型要求;题量分值】(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1.带着题目阅读;2.句子为单位阅读;3.勾画符合题目的要点;4.重视首尾句,观点句】(三)立足材料,摘取要点【⑴答案在文中;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3)分点分条作答】(四)判断字数,写全写顺【4分—100字以内;10分—200字以内】三.考题展示影视产品积压纸媒读物是当下一个明显趋势,正推动文化生态的剧烈演变。

前者传播快、受众广、声色并茂,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诸多优越,不能不使写作者们疑惑:文学是否已成为夕阳?没错,如果文字知识用来记录实情、实景、实物、实事,这样的文学确实已遭遇强大对手,落入螳臂挡车之势,出局似乎是迟早的事儿。

不过,再想一想就会发现,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

优秀的文学实中寓虚,虚实相生,常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

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任何比喻都是画不出来的。

说少年被“爱神之箭”射中、你怎么画?画一支血淋淋的箭穿透心脏?今人同样可以质疑:说恋爱者在“放电”,你怎么画?画一堆变压器、线圈、插头?画不出来,就是拍摄不出来,就是意识的非图景化。

综合素质评价八年级阅读测评答案

综合素质评价八年级阅读测评答案

综合素质评价八年级阅读测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D.利用超声波振动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2.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 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 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3. 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扩音器。

扩音器的作用是( )A.让声音传播得更快 B.增大声音的响度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改变声音的音色4. 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5.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 )A.丙、丁 B.乙、丁 C.甲、丙 D.甲、乙6. 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准备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

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

小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小刚的音色 B.小刚歌声的频率C.小刚歌声的响度 D.小刚歌声的音调7. 观看电视节目时,调节电视音量,改变了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8.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

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9.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B.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旁植树等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只能利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D.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C.超声波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能量很小,破坏力不大D.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在某校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上,主持人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

语文核心素养课题题目

语文核心素养课题题目

语文核心素养课题题目标题: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之阅读理解能力正文:阅读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它涉及到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他们有效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无论是学习课本知识还是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只有通过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学生才能够深入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应用。

其次,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

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理解,还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等多种思维活动。

通过阅读理解的训练,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时,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和写作材料,从而写出更准确、流畅、有逻辑的文章。

针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精选优质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理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阅读理解的训练活动,如阅读理解题目的分析和解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他们的阅读量和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课题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阅读理解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2024-2025学年度 鲁教五四制(2024)六年级上册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2024-2025学年度 鲁教五四制(2024)六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度鲁教五四制(2024)六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限时:60分钟满分:90分)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 满分35 分)第一节(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 满分30 分)阅读下列短文, 从短文后每题所给的A、B、C 和D 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

AHello, I am Lucy. This is my uncle’s farm. It is a big farm! This summer I want to go to the farm with my parents. Here i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arm.The farm is open from 9: 30 a.m. to 4 : 30 p.m.from Monday to Friday.What you can do:See all kinds of small animals.Make a cake.Pick vegetables and fruits.Go fishing in the river.Enjoy the food at a farm house restaurant.What you can’t do:Don’t feed animals with your own (自己的) food.Never swim in the river.You should pay $5.00 for an adult (成年人) and $10.00 for a child (over3 years old).Tel: 892-5874Email: **********************( )1. When can we go to the farm?A. On Tuesday morning.B. On Friday evening.C. On Saturday afternoon.D. On Sunday afternoon. ( )2. What can we do if we go to the farm?A. We can swim in the river.B. We can feed animals with our own food.C. We can’t go fishing in the river.D. We can pick vegetables and fruits.( )3. How much should the writer’s family pay for the trip to the farm?A. $10.B. $20.C. $30.D. $40.BI am John. My family and I move to a new house. In my room, the books are always in the bookcase. My computer games are always there, too. My balls are always in the box under the bed. My schoolbag is always on the sofa. I clean my room three times a week.I have a brother. His name is Alan. His room is always in a mess. His books are everywhere. They are on the bed, on the sofa and under the desk. His computer games are on the bed. His jacket is on the sofa. Where is his schoolbag? Oh, it’s under the bed. Our parents say, “Alan, come in. Look at your room. You must learn to be a tidy b oy.”( )4. John’s computer games are ________.A. in the bookcaseB. on the bedC. under the deskD. on the sofa( )5. What’s on Alan’s bed?A. His books and jacket.B. His computer games and jacket.C. His schoolbag and jacket.D. His books and computer games.( )6. Which is RIGHT according to (根据) the passage?A. John and Alan are tidy boys.B.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John’s family.C. Alan cleans his room three times a week.D. John’s parents are in Alan’s room now.( )7. 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标题) for the passage?A. My Tidy BrotherB. Help Clean Your RoomC. Learn to Be TidyD. My New HouseC [2024 烟台招远期中改编]Tom likes drawing pictures. He is a clever boy. But hisfather doesn’t want him to draw. His father thinks it is not goodfor his study.It’s a Sunday morning. Tom’s father goes out. Tom sits in front of their house. He sees a white car. He likes the car. Then he begins to draw a picture of it.In the afternoon, two policemen(警察) come to Tom’s house to ask about a white car. The car hits an old man on the street. Tom shows them his picture. The policemen get the number of the car from the picture.After a few days, the policemen come to thank Tom. Tom’s picture helps them a lot. They find the white car and the drive r. Now Tom’s father is happy to see him drawing.( )8. Where is Tom on Sunday morning?A. He is in a red car.B. He sits in front of the house.C. He is in the drawing club.D. He goes out with his father.( )9. Why do the policemen come to Tom’s house in the afternoon?A. Because the white car is Tom’s father’s.B. Because Tom hits the old man.C. Because they want to get some help.D. Because the old man is Tom’s grandfather.( )10.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 “hits”?A. 感谢B. 调查C. 介绍D. 碰撞( )11. What does Tom’s father think of Tom’s drawing now?3A. He is happy to see Tom drawing.B. He doesn’t want Tom to draw.C. He thinks it is not good for Tom’s study.D. He wants Tom to draw for the policemen again(再次).DLaura is my best friend. She is of medium height. She is a cute girl with beautiful big eyes. But she always hides (隐藏) them behind a pair of black glasses. Why? Because she can’t see and she is afraid that others make fun of (取笑) her.Amy is our English teacher. She is from the UK. She is tall with long hair.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all like her, because she knows each of us very well and she cares about (关心) us. After knowing how Laura feels about her eyes, she wants her to learn something.On Sunday, Amy asks Laura to go shopping with her. So they go to a busy street. On the street corner, they stop.“Where are we, Miss Brown?” asks Laura.“We are on a street corner. And there are many people here. _________,” says Amy.“Why?”Laura feels curious (好奇的).“You will know. Here comes a boy. He looks happy with his parents, but he has to speak to them with gestures (手势). Also, there is a woman sitting there. She is playing the violin, but she can’t see.”“I get it, Miss Brown,” Laura says happily.( )12. What does Laura look like?A. She is short with big eyes.B. She is of medium height with black glasses.C. She is tall with long hair.D. She is of medium height with small eyes.( )13. Which sentence can be put into the _______ in the passage? (下列哪句能放入文中的横线上?)A. I will describe them to youB. I will thank themC. I don’t like themD. They are good-looking( )14. We can learn that ________.A. the woman is playing the guitar to make moneyB. the boy uses gestures because he can’t speak EnglishC. Laura doesn’t want others to see her eyesD. Amy takes Laura to go shopping on Saturday( )15. What does Laura’s teacher want to tell her?A. She needs to go shopping.B. The boy and the woman are not happy.C. Everyone has a health problem.D. People with defects (缺陷) can still live happily.第二节[2024 济南莱芜区期末](共5 小题;每小题1 分, 满分5 分) 阅读下面短文, 从短文后的选项中, 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
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
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
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别人只会觉得 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吧。” • 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 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
• 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项任务,有成 千上万条借口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 持你,抱怨、推诿、迁怒、愤世嫉俗成了 最好的解脱。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 谅自己的“挡箭牌”, 就是一副掩饰弱点、 推卸责任的“万能器”。有多少人把宝贵 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 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啊! • 问题: • (1)没有任何借口中的“借口”在文中的 意思? (4分)
• “没有任何借口”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 不公平,但是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西 点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无论遭遇什么样的 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学员在校时只是年轻的军校学生,但是日 后肩负的却是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死存亡乃 至整个国家的安全。在生死关头,你还能 到哪里去找借口?哪怕最后找到了失败的 借口又能如何?“没有任何借口”的训练, 让西点学员养成了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 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 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 信心和信念。
• (1)简要概括作者在文段中提出的观点(4分) • 思考比读书一味吸收他人的思想更重要, 可说是利多害少。
• (2)结合文本,分析“没有任何借口。” 这一行为准则对人品格会产生什么样的影 响。(10 分)
• 没有任何借口 • 在西点,长官曾问我:“你为什么不把鞋擦 亮?”,我说,“我太忙,没时间擦。”这样 的回答得到的只能是一顿训斥。正确的回答只 能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 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 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 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 的不罢休的毅力。它让每一个学员懂得: 工 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 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 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 经常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借口在我 们的耳畔窃窃私语,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 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们好像是“理智 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 堂皇。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 “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等 借口;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 “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经 尽力了”等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 任务没完成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 无处不在。
阅读理解
考察能力
• 阅读理解能力
• 概括分析能力
• 文字表达能力
• 岗位匹配能力
命题类型
• 理解重要概念 (字)
• 理解重要句子 (句)
• 理解中心思想及观点态度 (整体把握)
先读问题,再找答案, 结合材料,在原文中找答案
作答原则
• 审清题干,抓准意图 • 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 立足材料,摘取要点
• “没有任何借口”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 不公平,但是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西 点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无论遭遇什么样的 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学员在校时只是年轻的军校学生,但是日 后肩负的却是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死存亡乃 至整个国家的安全。在生死关头,你还能 到哪里去找借口?哪怕最后找到了失败的 借口又能如何?“没有任何借口”的训练, 让西点学员养成了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 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 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 信心和信念。
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总是个有
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比起看书 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为什么呢?因为后者 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来,属于别人的体系, 别人的色彩。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把自己的知识、个
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
• 文章中的借口指的是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 某事的理由,它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 “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堂皇。 • 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 箭牌”, 就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 “万能器”。
题型:理解句子
• 作答要求:解释字面含义,结合储备引申 • 解题方法:
❶ 概括命题含义 (总) ❷ 分析其本质、原因、理由、影响 (分) ❸ 下结论,写总结 (分)
• 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 经常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借口在我 们的耳畔窃窃私语,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 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们好像是“理智 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 堂皇。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 “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等 借口;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 “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经 尽力了”等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 任务没完成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 无处不在。
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
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题型:中心思想及观点态度
• 作答要求:避免以偏概全、答非所问、随 意推理、篡改文义 • 解题方法: ❶ 概括主要观点
❷ 概括原因、意义、作用、特点
❸ 把握作者意图
• (1)简要概括作者在文段中提出的观点(4分)
• 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自己
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父母早逝,是 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 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在 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 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 年多的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些呢?” 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 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 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 富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 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 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 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 只有在这里,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
• 判断字数,写全写顺
题型:概念理解
• 作答要求:准确、全面、简洁、客观 • 解题方法:
❶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❷ 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
❸ 抓住关键词,短语来答题 ❹ 要用肯定句,原文找依据
• (1)没有任何借口中的“借口”在文中的 意思? (4分)
• 没有任何借口 • 在西点,长官曾问我:“你为什么不把鞋擦 亮?”,我说,“我太忙,没时间擦。”这样 的回答得到的只能是一顿训斥。正确的回答只 能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 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 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 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 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 的不罢休的毅力。它让每一个学员懂得: 工 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 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百家的思想纷然杂陈,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 挤状态,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 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 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 的批判力等方面来说,这类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的人。
•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 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 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 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 乙地是如何地联络?人文、物产、习俗又是 如何等等,则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 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 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来龙去脉, 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 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摘编自叔本华《读 书与思考》)
• 问题:(2)每个人都有表达、申诉的权利, 可是艾顿却说“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 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说说你的理解 (10分)
•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激励 人奋进的话,可是,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 从中获益的。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意义。
• 在一次聚会上,著名的汽车商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