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的概念和诊断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外感性 季节性 转化性 相兼性
地域性
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 其性开泄 易袭阳位
风性善动不居; 开泄腠理;袭上 部、阳经、体表
风性善行 而数变
病位游走不定; 发病急,变化 快
风性主动
风邪致病, 动摇不定
风为百病之 长
致病易兼夹 为患,最常 见的外感致 病因素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
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
气虚无力推动血液 气虚无力固摄血液
3.瘀血的致病特点
易阻滞 气机
阻碍血 脉运行
影响新 血生成
4.瘀血的病证特点
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昼轻夜重。 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在体内多癥积,质硬。 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块状。 四诊:色紫暗(面色、口唇、爪甲、舌质)肌肤甲错,脉涩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骨科 ——xx
概述
一、概念:病因,又称致病因素,就是引起疾病的原因。 二、分类: 1、文献:《内经》两分法(阴阳);《金匮》、陈氏三分法(内、外、不内外) 2、现今 (1)外感:六淫、疠气 (2)内伤: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3)病理产物:痰饮、淤血、结石 (4)其他:外伤、虫兽伤、寄生虫、医源、先天
病因分类
外感 病因
内伤 病因
病理性 产物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27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常
28
正气、邪气
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正气:人体的机能活动(脏腑、经络、气血
等功能)及其产生的抗病、康复能力。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29
一、邪正盛衰
正邪相争 正邪盛衰
发病与否
病邪出入 虚实变化 疾病转归
30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
正气不足——内在根据 邪气侵袭——重要条件 正邪胜负——发病与否
33
(三)正邪相争与虚实变化
2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 虚中夹实 实中夹虚
(脾阳-水肿)(实热-阴伤)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 由虚转实
(肝热-脾虚)(气虚-血瘀)
虚实真假 真实假虚 真虚假实
(气虚-气滞)(腑实-气虚)
34
(四)正邪相争与疾病转归
1 正胜邪退则病势向愈 2 邪胜正衰则病势恶化
正气
邪气
35
(三)劳逸失度
1、过劳
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
2、过逸
23
三、其他致病因素
外伤 烧烫伤 虫兽伤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24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一)痰饮
(二)瘀血
25
病因病机
病机
Pathogenesis
26
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说

第四节 其 他 病 因
【一】外伤
(一)外力损伤 ---伤筋动骨; (二)烧 烫 伤 ---多为火毒,易伤阴; (三)冻伤--- 易伤阳,致气血阻滞; (四)虫兽伤
1、蛇伤:分为风毒、火毒、风火毒。
潜伏期
2、狂犬咬伤: 伤口红肿、疼痛、出血 ; 头痛、神疲、恶心、失眠等;
恐水、恐声、 恐光、头痛、烦躁、抽搐等。
2–4日后
【二】寄生虫 — 共同特点:腹痛,面黄肌瘦;
蛔虫--脐周痛,睡时磨牙;钩虫-- 嗜食异物; 蛲虫 -- 肛门奇痒; 绦虫--食欲亢进伴消瘦; 血吸虫----腹胀、腹水、胁下痞块 。 【三】医源性因素 —— 药邪、医过
(一)药邪 1、成因:用药过量;炮制不当;配伍失误;用法不当;滥用药物等。 2、致病特点—— 起病较急;多出现中毒症状;加重病情,变生他疾。
“诸热瞀(昏迷)瘈(筋脉拘急),皆属于火。”
(4)火易致肿疡;— 红、肿、热、痛; “痈疽原是火毒生”—《医宗金鉴》
病邪
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行痹)
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
(痛痹)寒性收引。
暑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外感性
—自外通过肌表、口鼻侵袭人体;
季节性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解析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解析ppt课件

2019
-
20
瘀血致病的病证特点
1.疼痛 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尤甚。 2.肿块 体表者可见局部青紫肿胀, 体内者按之质硬、推之不移。 3.出血 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 4.紫绀 面色、口唇、肌肤、爪甲青紫 久瘀者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5.舌质 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 6.脉象 细涩、沉弦或结代 2019 21
2019 35
2.烧烫伤 烧烫伤又称“火烧伤”、“火疮”等。 烧烫伤多由沸水(油)、高温物品、烈火、 电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一般以火焰和热 烫伤为多见。烧烫伤总以火毒为患。 轻者损伤肌肤,创面红、肿、热、痛,表 面干燥或起水泡,剧痛。 重度烧伤可损伤肌肉筋骨,痛觉消失,创 面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 甚至伤津耗液而致亡阴亡阳。
3.血寒致瘀 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若外感寒邪,入于 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 运行不畅,可形成瘀血。 4.血热致瘀 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运 行不畅; 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而成瘀血。
2019 17
5.津亏致瘀 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的不足, 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血液粘稠,而不能 正常在脉内偱行。 6.血出致瘀 各种外伤,或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出 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如果所出 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 2019 则成瘀血。 18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

疏通透泄,具通透性
鼻塞咽痒,面肌麻痹等 腠理开疏,如汗出,恶风等
行无定处,善行走窜
病变部位不固定,如风疹,荨麻 疹,行痹
发病急,变化快
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如癫痫、 中风、惊风
动摇不定、风胜则动
有明显动摇症状,如眩晕、震颤、 抽搐等
易与他邪相合,为外邪致 易合他邪兼夹致病,如风寒、风
病的先导
湿、风热、风燥等
怒则气上 忧则气闭 思则气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影响病情变化 中医基情础志理论波-第动六,章病病因情恶化;情志和缓,病情好转
少火,指谧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阳气, 包括君火(即心火或心阳)和相火(肾、肝、三焦、胆, 主要根源于肾的命门之火)。
壮火,指阳盛太过,耗伤人体的正气的阳热亢烈之火,包 括实火和虚火。
●火邪的产生
①感受温热之邪——亢烈之火 ②风寒湿燥暑——“五气皆化火” ③情志变化过度——“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④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七情与脏腑的关系
肝心 脾


主主 主


怒喜 思




七情与气血的关系
气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
与精神刺激有关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

2 直接伤及内脏
病因:七情过极,超越常度,损伤相应 脏腑(反伤本脏,自伤)。
喜伤心: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精神失 常
怒伤肝:两胁胀痛、善太息、呕血、晕 厥
忧伤肺:气短胸闷、精神萎靡、意志消 沉
思伤脾: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大便溏 泄
恐伤肾:肾气不固、精气耗泄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2) 风性善行而数变:具有来去迅速、变化多端 的特性。如风痹、风疹等。 (3) 风性主动: 风属阳邪,其性动摇不定。如眩 晕、抽搐。 (4) 风为百病之长:其他五邪每多依附于风而侵 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湿,风热等。
(二)寒邪
概念: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
(三)湿邪
概念:与长夏主气湿相似、具有水湿 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湿邪的重要性: 为外感病中重要的致病因素。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阳气损 伤、滞留脏腑。
(2)湿性重浊:沉重、秽浊(痹证、淋证)。 (3)湿性粘滞:粘着、停滞(病程缠绵、反复发
第二节 内伤病因
概述: 内伤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
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内 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 分类: 它包括七情、过劳、过逸、饮食失宜等 。

中医本科中医基础理论第6章病因与发病

中医本科中医基础理论第6章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 病 因
一 外感性致病因素 (一)六淫 (二)瘟疫邪气 二 内伤性致病因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失度 (四)禀赋异常

第一节 病 因
三 病理产物类致病因素 (一)痰饮水湿 (二)瘀血 (三)结石 四 其他病因 (一)意外损伤 (二)不良环境 (三)药邪

一、外感性致病因素
(一)六淫: 1.六淫的概念 ·风、寒、暑、湿、燥、火(热),自然界六 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之为“六气”。 ·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维持人体的正常 生命活动。 ·《素问· 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一、 外感性致病因素
(一)六淫: 可致病的、超限度的六气。 太过 六气 不及 六淫 致病 非其时而有其气
(5)暑邪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邪致病: ----高热,口渴, 汗出,脉洪等。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暑邪致病,上扰心神或上犯头目--中暑:突 然昏倒,不省人事;伤暑:头昏、目眩、心 烦、面红 。 暑邪致病,腠理开而汗多,耗伤津液-----津 亏 ----气随汗泄---气虚。
生转化。
· 感受风寒之邪,可从表寒证转化为里热 证。
一、 外感性致病因素 3.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 风邪
风邪的概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 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 称为风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风气淫胜,伤人致病,则 为风邪。风邪为病,四季皆有,以春季为多见。

10-病因学说

10-病因学说

寒邪 重、快
损耗阳气
全身
寒象、疼痛
湿邪 轻、缓
困扰阳气
脾阳
气化失司
(五)燥邪
—— 秋季多见,四季皆有
1、含义 燥邪是指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
温燥——初秋,夏热之余气与燥相结合侵犯
人体 凉燥——深秋,近冬之凉气与燥相结合侵犯 人体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孔窍、皮毛、二 便 (2)燥易伤肺。

(六)火(热)邪——无明显季节性
1、含义 火(热)邪是指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
性的外邪。
火热温暑的区别
邪 气 程 度 正邪 性质 来 源 季节性 症状 特点 结聚局部 弥漫全身 有传染性 多挟湿
火 火为热之极
热 温 温为热之渐 暑 暑性类火
正邪
邪 邪 邪
外感内生
外感内生 只可外感 只可外感
脾失健运
外感六淫 疫疠之气 内伤七情 饮食劳逸 瘀血结石 初始病因
肺失宣降 脏腑功能 失调 肾不主水 水液输布 排泄障碍 痰饮
肝失疏泄
三焦气化 失司
中心环节
病理基础
(三)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 1. 易阻滞气机,阻碍气血的运行; 2. 致病广泛,症状复杂-- 眩、咳、喘、悸、
呕、满、肿、痛;支饮、悬饮、痰饮、溢饮。

三、病因学说的沿革

中医基础理论之病因篇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病因篇ppt课件

.
5
一、风
自然界中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性质
轻扬开泄 (浮越)
善行数变
主动 为百病之长
致病特点
主要病症
病位在上 病位在表 病位游走不定
症状变化多端
动摇不定
致病先导
头痛、鼻塞、咽痒。
恶风、发热、汗出。
行痹之四肢关节疼痛,游 走不定。 风疹块之皮疹时隐时现, 此起彼伏。
眩晕、抽搐、拘挛、角弓 反张,两目上吊。
course
episodes.
A yin pathogen
Obstructing qi movement damaging yang qi
and
Oppression in chest, epigastric and abdominal distension, poor appetite, diarrhea, scanty urine, diarrhea, edema
natures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Heavy and turbid
General heaviness
Turbid excretion and secretion
Heavy sensation in the head and body, aching and painful limbs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第七节其他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第七节其他病因

分类


2、烧烫伤:指火毒为患、包括火焰、沸水、热油、蒸汽、雷 电等灼伤形体。 轻则:灼伤皮肤、受伤部位红肿、灼热、疼痛,或起水泡; 重则:伤及肌肉筋骨,出现疮面呈皮革样或呈蜡白,或焦 黄、或炭化样改变,痛觉反而消失。若大面积严重 烧烫伤,火毒炽盛,内侵脏腑,可见烦躁不安,发 热口渴,尿少尿闭等症;甚则大量津液外渗,以致 津气脱失,导致亡阳亡阴而危机生命和死亡。

人身体用了应禁忌的药 D、用法不当 有些药应先煎而未先煎 中毒
致病特点
1.中毒


轻者: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麻等。 重者:肌肉震颤、烦躁、黄疸、出血、昏迷或死 亡。 2加重病情,变生他病。 药物使用不当,非助邪即伤正,一方面可使原来的病情加重,另一 方面还可以引起其他病变的发生。如妇女妊娠期间可引起流产、 畸胎、死胎等。 3.药物过敏
4.发病或急或缓,轻重不一
黄疸-两目发黄
形成
(四)医过:


1、概念:医过,也称“医源性致病因素”,是指由于医 生 的过失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变生他疾的一类致病 因素。语言粗鲁,态度生硬。 A、言行不当 暴露病人隐私。 举止鲁莽,行为不端。 2、 轻则使患者不信任,或因处方药物难 医 B、处方草率, 辨而耽误时间。 过 用字不规范 重则贻误治疗,错发药物而致不测。 的 形 辩证失准, 用药失误, 寒热不辨,补泻误 成 用。 C、诊治失误 针刺时刺伤重要脏器,或断针体内。 推拿用力过大或不当,引起筋脉损伤,甚 或骨折。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病因

第六章病因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I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病因种类繁多,诸如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然而,在疾病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着的,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结果的,在另一阶段则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即病理产物可成为病因,又称继发性病因,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即是。此外,医、药失当及先天因素等,也可成为病因。

鉴于病因的多样性,为了说明各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古人曾做过病因分类学方面的研究。如秦国名医医和提出的“六气病源”说,谓“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左传·昭公元年》)。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故“六气病源”说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内经》更以阴阳为总纲,对病因进行分类,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将病因与发病部位结合起来,明确分为阴阳两大类,即来自于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多伤人外部肌表的,归属于阳邪;凡饮食不节,居处失宜,起居无常,房事失度,情志过激,多伤人内在脏腑精气的,归属于阴邪。《内经》还提出了病因的“三部”分类法,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东汉张机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指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人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三因论》则认为疾病的发生,“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宋·陈言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因学说”,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中指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人,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及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缢溺,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三因学说”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侵袭和传变途径。这种将致病因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进行病因分类的方法,使中医学病因理论更趋完善,对后世影响很大。现代对病因的分类,基本沿用此法,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大类。本教材根据病因的来源、形成、发病途径及致病特点的不同,将病因分为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及其他病因七类。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PPT课件
治疗痰饮应以温化为原则,采用 健脾、利湿、温阳等方药,以促 进水液的正常代谢,消除痰饮。
瘀血
瘀血的形成
瘀血是由于体内血液停滞所致。气滞、血寒、热毒等因素均可导致 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
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致病多表现为疼痛、肿块等症状,且疼痛多呈刺痛、拒按。瘀 血阻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还可导致肢体麻木、偏瘫等症状。
04
其他病因
痰饮
痰饮的形成
痰饮是由于体内水液代谢障碍, 水液停聚所致。外感寒湿、饮食 不当、情志失调等因素均可影响 水液的正常代谢,导致痰饮的产
生。
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致病广泛,可引起咳嗽、哮 喘、胸痛等症状,且病程较长, 缠绵难愈。痰饮阻塞气机,影响 气血运行,还可导致疼痛、肢体
麻木等症状。
痰饮的治疗
调理体质
总结词
调整身体机能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机能失衡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 调理体质是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医通过调整人体气血、 阴阳平衡,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以达到治愈疾 病的目的。
预防为主
总结词
提前预防疾病
VS
详细描述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提倡通过调节 生活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 发生。中医认为,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在 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 的发生。因此,预防为主的理念在中医治 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1.风邪 1.风邪 • 自然界的风是一种无形的流动的气流,因此自然界中 自然界的风是一种无形的流动的气流, 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外邪为风邪,风邪为 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外邪为风邪, 病为外风病 • 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为春季的主气, 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为春季的主气, 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 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 个节气为风气主令。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故又称春 个节气为风气主令。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 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风虽为春季的主气, 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 四时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 在,四时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 不限于春季, 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
3.湿邪 3.湿邪 • 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为长夏主气。从大暑、 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为长夏主气。从大暑、 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湿气主令。 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湿气主令。湿与脾 土相应。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 土相应。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 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亦可因涉水淋雨、 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伤 湿,或以水为事。湿邪为患,四季均可发病,且其伤 或以水为事。湿邪为患,四季均可发病, 人缓慢难察
一、六淫

中医基础理论之病因病机学

中医基础理论之病因病机学

病因病机学

病因

一、概念:引起疾病的原因

二、探寻病因的方法:审证求因

三、分类: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六气

六淫

相对性

四、发展史

黄帝内经:病因十九条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五、内容

1、外因:六淫,疠气

2、内因:七情内伤

饮食

劳逸

3、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痰饮

瘀血

4、其他

外来病因

一、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气候变化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感病邪

二、治病特点

1、外感性

2、地域性

3、季节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

三、与内生五邪的区别

内风:肝风、中风

肝郁气滞气郁郁而化火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火内动蝉衣驱风

内寒:阳气不足

桂圆、鹿茸、附子

内湿:内脏功能减退

内燥:体内津液不足

内火:体内脏腑功能失调

四、六淫各自的治病特点

(一)风

1、风为阴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善行而数变

寻麻疹

3、风性主动

破伤风

4、风为百病之长

1、病种多样性

2、风邪带它邪治病

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淡、稀、润、静

伤寒、中寒

2、寒性凝滞

瘀血

不通则痛

失笑散

3、寒主收引

经脉拘急

吊阴痛

紧脉:如绞绳索

感受寒邪无汗:汗孔收缩

湿邪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易阻气机

有形之邪,阻碍交通

湿聚为水,水散为湿

2、湿性重浊:困重、秽浊

头重如裹、腰重如缠

白带黄臭:白芷、蛇舌草、苦参、春根皮、虱休3、湿性粘滞

症状粘滞热结旁流

病程的缠绵性

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火热之邪

a、程度

火为热之甚

热为火之渐

b、症状:上部、头面部

集中

弥散

c、形成原因:

火多内生、热多外感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易扰心神

易出现狂症

3、伤津耗气煎熬津液

壮火食气

少火生气

4、生风动血

血在体内妄行

5、易致疮疡

疔、痈、疽、疮、疖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2、五志: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代表。 3、七情内伤:可以引起疾病或加重病情的异常精神情绪。
适度的反应属生理范畴 突然、剧烈、持久或是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超过了人体
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疾病发生--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
二、七情内伤的生理病理基础
七情与脏腑的关系
心主宰人的情志活动。“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五脏功能失常可出现异常的情志 异常的情志也可以导致五脏功能的失常
多汗
口渴喜饮、舌红少津、气短乏力
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大便溏而不 爽
疠气
一、概念
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 邪。
二、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疠气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 气候因素 环境和饮食 预防隔离工作 社会因素
七情内伤
一、基本概念
1、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 活动。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情志应答反应。
先后。
发病类型
复发
旧病复发(重新发作的疾病,称“复病”) 证候类似初病,但不仅是原病理,是诱因
作用于宿根,再次的病理损害 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常留下后遗症
(未能恢源自文库的机体损害,与主病有因果联 系)
发病类型
复发
引起复发的三大因素
余邪未尽 正虚未复 诱发因素(新感、劳累、饮食不慎、用药不当)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③暑多夹湿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邪,火热属阳,故暑亦为阳邪 暑邪伤人,致人体阳热亢盛——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等阳热症状。
②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所谓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暑为阳邪,阳性升散——腠理开泄而多汗 伤津:汗出过多则伤津,津液亏损不足—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 少 耗气:大量汗出,气随津泄 气虚—— 气短乏力、懒言
1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
转化条件 2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 超过人体适应能力
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
六气才能成为六淫
3气候变化过于急骤 (如暴冷、暴热等)
2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1)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侵犯机体,并多有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
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
(2)季节性:六淫为病多与季节气候
3.暑
(1)暑的概念:
A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
先夏至日为病温
B暑邪与其他外邪不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独见于夏令 后夏至日为病暑
C炎夏季节,气温过高
或烈日之下,长时间露天作业
感受暑热之邪而患病
或工作环境闷热
D暑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2)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②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郁遏卫阳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外寒 :外寒指外感寒邪而言 中寒:寒邪直中脏腑 外寒损伤阳气导致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邪
来源 外感内生
季节性 无明显季节性
症状 特点 结聚局部

邪 外感内生 无明显季节性 弥漫全身
温 温为热之渐 邪 只可外感
冬春季
有传染性
暑 暑性类火 邪 只可外感
夏季
多挟湿
2、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热象、趋

(2)火(热)易伤津耗气; —“壮火食气” 气
阴两伤
中医基础理论
第六章 病因的 概念和诊断
概述
一、概念
1、病因
病因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 各种原因。即“病邪”、“病原(源)”。
2、病因学说
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 表现的系统理论。
二、病因的分类
• 病因主要有七大类:
• 外感六淫 • 疫气
外感病因
• 七情内伤
• 饮食失宜
内伤病因
• 4、六淫邪气的阴阳属性
• 风、暑、热(火)——阳邪
• 寒、湿——阴邪
• 燥——属秋季——阴邪

损伤津液——阳邪
• 5、对六淫性质和致病特点的认识方法— —取象比类
• 如:风(自然界)—轻扬开泄,善行数 变,动摇不定
• 风邪(人体)—汗出恶风,病位游移, 发病迅速,变化无常,肢体动摇等症状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温燥——初秋,夏热之余气与燥相结合侵犯
人体
凉燥——深秋,近冬之凉气与燥相结合侵犯
人体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孔窍、皮毛、二 便
(2)燥易伤肺。
(六)火(热)邪——无明显季节性
1、含义
火(热)邪是指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 性的外邪。
火热温暑的区别
邪 程度 气
火 火为热之极
正邪 性质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 经络受邪, 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 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 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 尽。”
4、宋·陈言(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的“三因学说”----病邪与发病途径相结合。
外所因----六淫侵袭 内所因----七情所伤 不内外因----饮食饥饱、劳逸、外伤等
(3)火(热)易生风动血;
生风--劫伤阴液,使筋失所养;且易引动肝阳;
动血--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诸热瞀(昏迷)瘈(筋脉拘急),皆属于火。”
(4)火(热)易致疮痈;— 红、肿、热、痛;
“痈疽原是火毒生”—《医宗金鉴》
5、金元朱丹溪——”百病皆由痰作祟” 明代吴又可——“戾气”致病说 清代王清任——瘀血致病说
现代分类法:
外所因----外感病因(六淫、戾气) 病 内所因----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劳逸) 因 不内外因----其他病因( 外伤、虫兽伤等)
病理产物性病因----(水湿痰饮、瘀血、结石)
四、探求病因的方法
• 劳逸过度
•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 其他
三、病因学说的沿革
1、秦国医和的“六气说”—阴、阳、风、雨、晦、明 阳—风、雨、寒、暑
2、《内经》阴阳分类法 阴—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内部—喜怒不节伤脏
《内经》三部分类法 上部—风雨伤上 下部—清湿伤下
3、《金匮要略》—根据病因的致病特征、发
病途径及传变规律分类。
总规律:归季节;分阴阳。
(一)风邪 —— 春季多见,四季皆有 1、含义 风邪是指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特点的外邪。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 病位游移不定(行痹);数变—风邪致病 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 (3)风性主动;“风胜则动”—如破伤风 (4)风为百病之长;
1、直接询问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单纯、
直接的疾病;
2、辨证求因: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 据,通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 析以推求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属于辨证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一节 外 感 病 因
一、 六 淫
1、概念: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 邪的总称。由六气异常变化形成。
2、六淫与六气
(3)湿性粘滞;—症状的粘滞性;病程的粘滞性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于复发)。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寒湿之邪伤阳的区别
病邪 程度
方式
部位
特点
寒邪 重、快 损耗阳气 全身 寒象、疼痛
湿邪 轻、缓 困扰阳气 脾阳
气化失司
(五)燥邪 —— 秋季多见,四季皆有
1、含义
燥邪是指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
易兼邪致病;致病部位广泛,变化多端。
角弓反张
苦笑貌
(二)寒邪 —— 冬季多见,四季皆有
1、含义
寒邪是指致病具有寒凉、凝滞、收引特性的外 邪。 伤寒—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
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厥、冷痛 (2)寒性凝滞,主痛;—(痛痹)“气血得热
暑厥—伴有神昏、肢冷、抽搐者,是暑病中的危证。
阳暑—暑月受热,如盛夏之日,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
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则导致阳暑;
阴暑—暑月感寒,如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
或冷浴过久,则导致阴暑。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热、烦 (2)暑性升散,易扰神伤津耗气;—“炅
则气泄”
(3)暑多挟湿;身热不扬,汗出不畅,面垢眵
多,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
(四)湿邪 —— 长夏多见,四季皆有
1、含义 湿邪是指致病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着痹)沉重感的症状;
秽浊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则行,得寒则凝,凝则不通,不通则痛。”
(3)寒性收引;“寒则气收”— 气机收敛,
经络、筋脉、腠理收缩挛急。
(三)暑邪 —— 夏季才有
1、含义
暑邪是指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
散、挟湿特性的外邪。暑邪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且只
有外感,没有内生。
伤暑—起病缓慢,病情较轻者
Fra Baidu bibliotek
中暑—发病急骤,病情较重者
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 化。
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
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
异常的气候变化 人体的正气不足
非其时而有其气 气候变化过于急骤
致病
六淫
3、六淫总的致病特点: 外感性—自外通过肌表、口鼻侵袭人体—外感病; 季节性—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时令病; 环境性—与居住和工作环境有关; 相兼性—可单独或共同致病; 转化性—六淫致病后,其证型可发生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