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心肺复苏指南修改要点及标准操作程序---文本资料
【2019年整理】版心肺复苏指南修改要点及标准操作程序3
CPR2010国际新指南
要点-5
5.胸部按压速率:至少 100 次/分钟。
理由:CPR 期间每分钟实施的胸部按压次数,是 恢复自主循环 (ROSC) 以及存活后维持良好神 经系统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较多按压次数可提高存活率,而较少按压次数则 会降低存活率 尽量减少CPR的中断比保证按压速率更重要!
心肺复苏—BLS(CAB)
重点强调
要点
要点-1
1. 应提高急救人员与非专业施救者对心脏停 止的辨识能力
医务人员应电话指导非专业施救者对患者「没有 反应,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 (即仅有喘息)」 时就开始 CPR,而无需检查脉搏 对医务人员亦不强调一定要先检查清楚脉搏(如 10秒钟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则应开始CPR) 理由:紧急情况下,通常无法准确地判断脉搏是否 存在,特别是脉搏细弱时
CPR2010国际新指南
要点-3
从A-B-C变更为C-A-B!通气之前实施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患者的初始心律多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关 键措施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可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并缩短通气延误时间; 这样更利于第一目击者(不会开放气道或不愿意人工呼吸 的非专业人员)立即施救,可提高存活率
CPR2010国际新指南要 点 及心肺复苏流程
会宁县人民医院 宿芬芳
心脏骤停的概念?
心脏骤停是指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重 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打击,如急性 心肌缺血、电击、急性中毒等。致使心脏 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 严重缺血、缺氧。若及时采取有效的复苏 措施,有可能恢复;否则可导致死亡。
要点-9
9. 儿童和婴儿使用AED 在无法取得手动除颤仪及配备剂量衰减功 能的AED时,可使用普通AED 理由:通过实验证明儿童和婴儿使用普通 AED同样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发生。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修改要点及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流程资料
生存链 ·立即确认心脏停止并启动EMS
·尽早CPR并强调先做胸部按压
·尽早行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跳骤停后处理 2010版
关于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快速检查有无呼吸或不能正常 呼吸(即无呼吸或仅喘息)
然后该人员启动EMS系统并找到AED(或由他人寻找)
医务人员判断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10秒内没有 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
儿童和婴儿使用AED ◆无法取得手动除颤仪及配备剂量衰减功能的AED时,
可使用普通的AED
◆理由:适用于婴儿或儿童有效除颤的最低能量剂 量及安全除颤的上限均不明确。
(>4J/Kg,最大9J/Kg的剂量可有效为儿童或动物实 验模型的小儿心脏除颤,且不会有显著的副反 应。)
修改要点——11
除颤电极的贴放位置
• 医务人员仍应严格执行:按压+通气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按压部位、手势、姿势必须正确; 快速按压:频率>100次/分; 用力按压:下限幅度至少5cm,婴、幼儿至少为胸部
前后径的1/3; 持续不断的按压:中断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秒,最长不
超过10秒;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 避免过度通气:先压后吹、多压少吹、快压慢吹、急
压缓吹、重压轻吹、只压不吹。
修改要点——7
不建议心脏停止时常规做环状软骨按压 理由: •按压环状软骨可在球囊通气期间避免发生胃胀气, 并减少胃酸反流与吸入的风险,但也可阻碍通气
•可能延迟或阻碍高级呼吸装置的放置
•仍可能发生吸入的情形
•要适当训练施救者,使用此法操作很困难
修改要点——8
EMS 先检查患者反应即简单判断是否没有呼吸或
心肺复苏操作精要——2024年最新版
心肺复苏操作精要——2024年最新版1. 简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恢复受害者的心跳和呼吸功能。
本操作精要根据2024年最新指南编写,旨在为心肺复苏实践提供全面、详细的指导。
2. 操作步骤2.1 评估现场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前,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如发现受害者处于危险环境,应立即报警并确保现场安全。
2.2 识别受害者状态大声呼喊受害者,触摸其肩膀,检查是否有反应。
如有反应,询问受害者是否需要帮助。
如无反应,立即检查呼吸。
2.3 判断呼吸将耳朵靠近受害者嘴巴,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呼吸声,感受气流。
判断时间为10秒。
如呼吸正常,保持观察,每隔10秒重复判断。
2.4 呼救如判断受害者无呼吸,立即呼救,寻求旁观者协助,同时拨打紧急电话。
2.5 开始心肺复苏a) 摆放受害者姿势:平躺在硬地面上,背部挺直,头部轻度后仰。
b) 人工呼吸:覆盖受害者口鼻,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深吸一口气,吹入受害者口中。
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如无,继续进行胸外按压。
c) 胸外按压:双手叠放,手指交叉,掌心朝下。
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2.6 更换救护者如有旁观者协助,每2分钟更换一次救护者,以保持按压力度和频率。
2.7 评估生命体征心肺复苏过程中,每隔2分钟进行一次评估。
如受害者恢复自主呼吸、意识和心跳,可停止心肺复苏,继续观察。
3. 注意事项3.1 个人防护在进行心肺复苏时,确保自身安全。
如有必要,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
3.2 受害者隐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受害者隐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3.3 遵循法律法规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受害者及家属的权益。
4. 总结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
通过本操作精要的学习,希望能为广大救护者提供有力的指导,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为受害者争取更多生存机会。
2023新版心肺复苏指南
2023新版心肺复苏指南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的内容和要点,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最新的心肺复苏救治措施。
主要变化- 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对于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术没有大的改动,仍然推荐按照C-A-B(胸外按压-人工通气-除颤)顺序进行。
- 增加了对于特定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的心肺复苏要点和建议。
- 强调了早期心肺复苏的重要性,特别是早期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特定诱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推荐尽早进行血管通路建立和介入治疗。
简要指南根据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以下是心肺复苏的简要指南:1. 在发现心脏骤停时,首先确定是否处于安全环境中,确保自身和患者安全。
2. 叫求救,并确保急救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3.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如果没有,判断为心脏骤停。
4. 进行胸外按压,按照正确的速率和深度进行持续的按压。
5. 向非专业人员指示进行人工通气,每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通气。
6.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电除颤。
7. 在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中保持良好的质量,避免中断时间过长。
8. 对于特定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按照相应指南进行实施。
风险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有一定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肋骨骨折、胸内脏损伤等。
在实施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些风险发生。
- 心肺复苏的质量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脑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请严格按照指南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接受培训和演练。
- 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感染和其他危险因素对自身和患者造成伤害。
结论2023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为医疗救治人员提供了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导和建议。
及时掌握和应用这些指导原则,可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挽救更多的生命。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修改要点及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流程
第八步:判断复苏是否成功
口述:“患者恢复颈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压眶有 反射,双侧瞳孔由大变小,直径约4mm对光反射正常。 颜面、口唇、甲床由紫绀转为红润,心电图示:窦性心 律。
第九步:恢复体位、整理衣物。
口述:现场心肺复苏成功、转ICU一步治疗。
谢谢!
修改要点5——
胸部按压深度:成人按压深度由4-5cm更改为至 少5cm以上。
儿童及婴儿则为前后径的1/3,分别为5、4cm 理由:按压主要是透过增加胸腔内压力并直 接按压心脏以产生血流,按压5cm时较4cm时更 有效!
修改要点——6
强调胸外按压:对非专业施救者可仅提供单纯的 胸外按压(于胸部中央用力压、快速按)。 理由:
二、胸外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深度至少5cm但不 应超过6cm; 3、在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回弹; 4、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5、抢救人员应每2分钟轮换一次,避免因抢救 者疲劳而影响按压质量,变换抢救人员不应中断 胸部按压。 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秒, 最长不超过10秒。
除颤电极的贴放位臵 ◆前方(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侧壁(左乳房的侧壁)
◆前方-后方
◆前方-左肩胛下方 ◆前方-右肩胛下方 默认位臵仍为前方-侧壁 新资料证明四种电极贴放位臵同样有效。
补充说明
基础生命支持被描述为一系列的操作,应进一 步强调通过团队形式实施,因为医务人员都以团 体抢救患者,且团体成员可同时执行各个基础生 命支持操作。例如:第一个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 按压,另一名拿除颤仪、面罩-球囊并救援,而第 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从而使胸外按 压-电击除颤-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四个操作几乎都 能同步实施,但仍以按压最为优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的心脏停止后监护 (复苏后处理)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复苏后处理
移送至ICU加强监护
A
预防及治疗 E
MODS,避免
过度通气与氧 过剩)
心脏停止后监护
B 维持心肺功能
及重要器官血
流灌注
控制体温以达 D
到最理想的神 经系统复原
2020/9/7
C 对ACS及其它
可逆因素的辨 识与治疗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3.药物治疗
阿托品
不建议常规使用, 已从 ACLS 流程中去除
腺苷: 不同于国内常用的ATP
05指南仅用于窄QRS波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 新指南建议在稳定的单形性宽QRS波心动过速首选腺苷 禁用于不规则宽QRS波心动过速,可造成 VF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重“压”轻“吹”
(胸外按压幅度至少为5cm、要求每次 用力压出患者颈动脉搏动,而人工潮 气量小于10ml/kg)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只“压”不“吹”
(如果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 则应进行 Hands-Only CPR,即仅为 突然倒下的成人患者实施单纯胸外 按压、而不用做人工呼吸,当然医 护专业人员必须按30︰2交替)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5
5.胸部按压深度:成人胸骨的压下深度由4-5cm
更改为至少 5 cm,对儿童及婴儿则至少胸部前后 径的 1⁄3,分别约5cm和4cm 理由:按压主要是透过增加胸內压并直接按压心脏 以产生血流。按压至少 5 cm深度时较按压4cm时 更有效!
2020/9/7
能量剂量及安全除颤的上限均不明确,但 >4 J/Kg (最大 9 J/Kg) 的剂量可有效为儿童 和动物实验模型的小儿心脏除颤,且不会 有显著的副反应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11
11. 除颤电极的贴放位置 前方(右胸前方,锁骨下)-侧壁(左乳房
的侧壁)电极片放置是适当的电极位置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先“压”后“吹”
(第一步就是按压)
多“压”少“吹”
(比例仍为30︰2)
快“压”慢“吹”
(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分、而人工呼 吸只需8~10次/分,两者之间比较相 差了十多倍)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急“压”缓“吹”
(每次按压用时不得超过0.6秒,而人工 通气每次至少持续 1秒钟、直到患者胸 部被吹抬起为止)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8
8.EMS的启动
先检查患者反应及简单判断是否没有呼吸或没有 正常呼吸后再启动
理由:目击者不应延迟启动紧急应变系统,但应同
时取得以上两项资讯,以便医务人员电话对现场 抢救进行指导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9
9. 强调团队复苏的重要性 理由:
高质量心肺复苏
按压部位与手势、姿势必须正确;
快速按压:频率 >100次/分; 用力按压:下陷幅度至少 5 cm;婴儿和儿
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持续不断按压:中断时间最好不超过5秒, 最长不超过10秒;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壁充分回弹;
避免过度通气:先压后吹、多压少吹、快 压慢吹、急压缓吹、重压轻吹、只压不吹。
CPR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
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4
4.胸部按压速率:由大约100次/分钟更改为 至少 100 次/分钟。
理由:CPR 期间每分钟实施的胸部按压次数,是恢 复自主循环 (ROSC) 以及存活后维持良好神经系统 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较多按压次数可提高存活率,而较少按压次数则 会降低存活率 尽量减少CPR的中断比保证按压速率更重要!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二、双人法心肺复苏 标准操作流程
(依据CPR’2010国际指南)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最初紧急处置:第一个ABCD
(基础生命支持BLS,最为重要) C 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30次
A Airway 然后才徒手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器械或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前方-后方 前方-左肩胛下方 前方-右肩胛下方
但默认位置,仍为前方-侧壁。 理由:新资料证明四种电极贴放位置同样 有效!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2005版)
每5-6秒一次 呼吸每2分 钟检查脉搏
判断反应
启动EMS 取AED 开放气道 检查呼吸
无呼吸 2 次人工呼吸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2
2. BLS的步骤由 A-B-C→C-A-B
(A 打开呼吸道、B 人工通气、C 胸部按压) 理由:A-B-C 步骤中,胸部按压在急救人员打开呼
吸道,取得隔离装置,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收 集和装配通气设备时受到延误。
C-A-B步骤中,胸部按压可较早开始,且通气 的延迟可减到最短,即只需进行第一个 30 次胸 部按压周期所需的时间,约18 秒。
然后该人员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或由其他人员 寻找)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果10秒内没 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 有的话)
已从流程中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 ”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1
1. 应提高急救人员与非专业施救者对心脏停 止的辨识能力
医务人员应电话指导非专业施救者于患者「没有 反应,沒有呼吸或沒有正常呼吸 (即仅有喘息) 」时开始 CPR,而无需检查脉搏 对医务人员亦不强调一定要先检查清楚脉搏(如 10秒钟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则应开始CPR) 理由:紧急情况下,通常无法准确地判断脉搏是否 存在,特别是脉搏细弱时
2020/9/7
A Airway 建立人工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正压通气 C Circulation 持续人工循环 D Druggery 给予复苏药物
(D还有Defibrillation、Debasing temperature与 Differential diagnosis 等四层含义)
(与2005版比较,没有改变!)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针对
医务人员 的主要问题及修改
2020/9/7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生存链:2005版
➢早期识别和启动EMS ➢早期CPR ➢早期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生存链:2010版
CPR2010国际新指南修改要点 及
双人法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
• 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 个链环: (1)早期识别与呼叫 (2)早期 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
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 胸外按压的CPR; (3)早期除颤:如有指 征应快速除颤; (4)高级生命支持(ALS ); (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020/9/7
B!通气之前实施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患者的初始心律多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关 键措施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可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并缩短通气延误时间;
利于第一目击者(不会开放气道或不愿意人工呼吸的非专 业人员)立即施救,可提高存活率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修改要点-3
3.刪除“看、听和感觉判断呼吸”步骤
在提供 30 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施救者直接打开 患者呼吸道并提供 2 次呼吸。 理由:依照新的「先提供胸部按压」步骤,CPR 应 于成人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无正常呼吸时执行。 因此,在检查心脏停止时已短暂检查呼吸状态。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时间就是生命-早CPR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一、 CPR2010国际新指 南修改要点
2020/9/7
CPR2010国际新指南
指南证据评估流程
➢来自29个国家的356名复苏专家对复苏研究 进行为期36个月的分析、讨论
➢制作了包括277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的 411份科学证据总结
检查脉搏
脉搏存在
胸外按压,100次/min,按压:呼吸 为30:2,5个循环检查循环、呼吸
AED/除颤器到达
检查心律, 是否除颤
可以 不可以
无脉搏 电击1次,即5 个循环CPR
立即5周期CPR, 每5周期检查心律
自主循环恢复
2020/9/7
复苏后体位
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2010版)
没有反应,没有呼吸, 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
D Defibrillation 体外电击除颤(A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