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丶外建筑史之实例分析 唐大明宫
大明宫
大明宫——跨越时空的宫殿曾在一本关于建筑的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建筑物,只要一建造起来,便是文物。
当时不甚理解,直到见到唐大明宫遗址才明白此话的蕴意——时空是可以跨越的。
一组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唐大明宫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市北郊龙首原上,是周秦汉唐四大遗址之一。
站在被青砖铺筑的含元殿遗址的台基上,向南遥望茫茫雾霭中的丹凤门,不由想起《大明宫词》中那句经典的台词:“长安细雨,沐浴着太平;大明宫景,多少宿命。
回首遥望苍穹下,世事浮沉,无常无情;终我一生,难寻太平。
”公元662年,唐高宗李治下令对大明宫进行扩建,并于次年6月携武媚娘——之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武则天迁入宫中执政。
公元896年,兵乱战火让土木建筑的大明宫毁于一旦。
在此两百多年间,大明宫都是国家的统治中心。
盛世时的大明宫,占地3.2平方千米,是北京紫禁城的4倍,为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宫殿建筑群。
大明宫由南至北沿中轴线主要的建筑包括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太液池、玄武门等。
其中,正南门——丹凤门自662年建成,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是唐朝皇帝进出宫城的主要通道。
丹凤门上部建有丹凤楼,是皇家颁布赦令、举行宴会等大典的重要活动场所。
丹凤门北对大明宫主殿含元殿,东西为顺城街,南面为长安城,南北长1500米,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与唐大雁塔遥相呼应,构成了唐长安城的重要景观轴线,展示了盛唐皇室的无上威仪。
大明宫中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大殿,分别为大唐的外朝、中朝和内朝。
盛大的庆典一般在含元殿举行,而宣政殿是真正的权力中心。
宣政殿在含元殿以北300多米,是大唐皇帝召集官员听政、与官员一起议政的地方。
涉及帝国事务的重大事件一般都在宣政殿讨论,关乎帝国大业的重大决策也都在此颁布。
紫宸殿在宣政殿以北,属于内朝,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能够在大明宫的紫宸殿受到武皇后召见,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此外,作为大唐皇帝宴会、非正式接见和娱乐的场所,麟德殿是也是当时唐代官员引以为荣的重要建筑。
大明宫简介
大明宫简介[编辑本段]大明宫简介在唐代长安城禁苑中,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
此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命令扩建,第二年即迁入大明宫执政。
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此宫毁于兵乱。
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
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四倍。
宫城共11个城门,其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右图为建筑考古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俄罗斯国家建筑遗产科学院院士杨鸿勋先生根据30多年考古研究成果科学复原出的大明宫总体鸟瞰图。
[编辑本段]宫城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塬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
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
城墙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周长7.6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
城墙南段与长安城的北墙东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殿分为三个区域。
所有墙体均以夯土板筑,底宽10.5米左右,城角、城门处包砖并向外加宽,上筑城楼、角楼等。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
除正门丹凤门有三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一个门道。
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着玄武门。
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
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
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的。
[编辑本段]前朝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约600米处、龙首塬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俗称“外朝”。
大明宫历史故事
大明宫历史故事
大明宫是中国古代唐朝时期的皇家宫殿,位于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这座宫殿
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宫殿之一,被誉为“东方第一宫”。
大明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35年,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在新都(现今西
安市)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
经过多次扩建和修复,大明宫逐渐成为了当时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它占地宽广,拥有许多宫殿、庭院、花园、楼阁和佛寺。
大明宫是唐朝皇帝的行政和居住之地,也是举行宴会、盛大仪式和朝会的场所。
它不仅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和艺术的结晶。
宫殿的精美建筑、绘有壁画的宫殿墙壁和廊柱、珍贵的雕塑、花园中的池塘和亭台,都展示了唐代的繁荣和灿烂。
除了政治和文化活动,大明宫还扮演着重要的宗教角色。
它内部设有多座佛寺,供佛教信仰者祈福和膜拜。
其中最为著名的佛寺是大象寺,供奉着一尊金身的佛像,被认为是国宝级的珍宝。
然而,尽管大明宫的辉煌一度令人叹为观止,但随着唐朝的衰败和毁灭,宫殿
也逐渐遭到破坏。
在755年的安史之乱中,宫殿被火焚毁,许多文物珍宝无一幸免。
此后数百年里,大明宫多次修复和重建,但再也无法恢复当年的壮丽。
如今,大明宫的遗址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历史遗迹公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们可以在遗址中感受古代宫廷文化的庄严和辉煌,欣赏残存的建筑和文物,了解唐朝的历史与文化。
大明宫的历史故事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与荣耀,也提醒着我们珍惜历史
遗产的重要性。
它是一个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迹,值得我们永久保存和传承。
大明宫:尽显盛唐恢弘气势
大明宫:尽显盛唐恢弘气势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座神奇的建筑,它曾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群。
有多大?相当于四个紫禁城,三个凡尔赛宫,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五百个足球场。
这就是中国鼎盛时期的政治中心、大唐的皇宫——大明宫。
今天,米唐猫带你沿着丝绸之路走进大明宫,去捕捉一千年以前的盛世光华。
大明宫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
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唐朝17位帝王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可以说大明宫见证了大唐盛世的辉煌。
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
大明宫的平面形制为南宽北窄、四面宫墙闭合的楔形,面积3.7平方千米。
在科技基本没有,盖楼只能靠人的唐朝,建这么大的宫殿,所需的人力可想而知。
这座庞大的皇宫共有11座城门,正门名为丹凤门,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大殿,北部有太液池、麟德殿。
此外有别殿、亭、观等30余所。
整座宫殿坐北朝南,居高临下。
大诗人王维还给它写过广告语——“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丹凤门大明宫的正门名为“丹凤门”,是大明宫最南面的门。
丹凤门东西长七十多米,南北宽三十多米,共开了五个门道,这是当时城门的最高形制。
它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均创都城门阙之最,对研究唐长安城和中国都城考古均有重要价值,被誉为“盛唐第一门”。
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
门道使用有严格的规则,五门道与三门道一样,中间的门是皇帝的专用通道,其他任何人都不许使用,即使太子也一样。
由于严格的宫廷规制所限,丹凤门的城楼规模不能超过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所以丹凤楼采用了在主楼两边增加挟屋的方法,使主楼从正面看显得更加宽大。
大明宫的简介
大明宫的简介
1.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中轴线,是唐代宫殿之一,规模宏大,气势
雄伟,见证了唐代繁荣文明。
2.大明宫,是唐朝的宫殿之一,规模宏大,为盛唐时期的政治、文
化中心,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3.大明宫,是唐代宫殿之一,建于公元7世纪初,曾是唐太宗李世
民的宫殿,是古都长安的瑰宝。
4.大明宫,是唐代宫殿,成为盛唐文明的象征,座落在长安城内,
见证了唐代繁荣和盛世的辉煌。
5.大明宫,是唐代皇宫,规模宏伟,建于公元7世纪,曾是唐朝皇
帝的行宫,见证了唐代文化的繁荣。
大明宫主要建筑及其特点
大明宫的主要建筑及其特点大明宫始建于贞观八年(634年),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们大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作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二百余年。
唐朝末期,整座宫殿毁于战火,其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区的北郊。
大明宫在唐朝三大内中规模最大,建筑布局以丹风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和玄武门为南北轴线,官厅、别殿、亭阁与楼观等四五十所分布于东西两侧。
大明宫的南半部为朝政建筑区,其中三大殿又构成前、中、后三个空间,前为“大朝”,以高大雄伟的含元殿为主体,面朝宽阔的丹凤门广场,国家盛大的庆典多在此举行。
中为“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朝廷各重要机构如中书省、殿中内省、御史台、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均设在其左右,为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
后为“内朝”,以紫宸殿为主体,紫宸殿是紧连后宫的便殿,官员召人此殿朝见亦称“入阁”,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大明宫的北部为生活建筑区,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环绕着风景如画的太液池,以太液池为界又可分为东西两大活动区,东部为蓬莱阁、浴堂殿、绫绮殿等,为皇帝与后妃的活动区。
西部以麟德殿、金銮殿和翰林院等为主,是皇帝在内廷引对臣僚,举行宴会和观乐赏戏之处。
这里最有名的宫殿莫过于麟德殿了。
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池风景区,西近大明宫西墙的九仙门,便于大臣出入,故“凡.蕃臣外夷来朝,率多设宴于此,至臣下亦多召对于此也”.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和长安三年(703年)曾在此殿两次宴见日本使节粟田朝臣真人。
会昌五年(845年)六年,武宗曾在此殿会见南诏、契丹、室韦、渤海、胖柯等少数民族与边境地区贡使。
宫城的北部尚有作为宦官的衙属内侍省,中唐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中央禁军,进而干预朝政,形成“北司”。
北司长期与中书、门下省代表的“南司”分廷抗礼,造成了唐朝后期政治上的混乱与腐败。
主要建筑含元殿紫宸殿太液池含元殿明宫中最宏伟的宫殿建筑是位于丹凤门正北的含元殿,它是大明宫第一大殿。
中外建筑史:第3章 隋唐五代建筑
2.形制规模
1)皇城、宫城前后相连,位于郭城中轴北部
2)宫城:南北1492米,东西2820米
3)皇城:南北1843米,东西2820米
4)宫城:由3组宫殿组成
5)皇城:寺、监、省、署、府、卫等中央衙署
6)左祖右社:太庙、太社(社稷)中轴线两侧
6
第三章 隋、唐、五代建筑
第一节 城市建设 二、唐 ·长安城 2.形制规模 7)城门:东、西、 南各3座 8)六街:6条主干 道,朱雀大街宽150 米 9)南北中轴线:长 达9公里
重新统一
都城 宫殿 大运河 长城
木构架建筑 体系成熟
日本 韩国
4
第三章 隋、唐、五代建筑
第一节 城市建设
一、隋 ·大兴城
1.首都长安:弃旧建新 隋定都长安,因汉长安城已不宜居住,隋文帝决
定另建新都,命宇文凯规划营建,定名“大兴城”
2.大兴城形制规模 格局:宫城、皇城、郭城 特点:官府集中于皇城,与郭城的民居、市场分
中外建筑史
1
第三章 隋唐五代建筑
第一节 城市建设
第二节 宫殿建筑
第三节 佛教建筑
第四节 住宅与陵墓建筑
第五节 建筑技术与艺术
2
第三章 隋、唐、五代建筑
【教学目标】
主要了解隋唐五代时期建筑发展概况,掌握城市建设与建
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类型,掌握中国木构架建筑成熟期的主
要特征及建筑技术与艺术发展的特征。
殿前左右有阙楼一 对,相向而立,采用 飞廊与殿身连接,形 成环抱之势。
15
第三章 隋、唐、五代建筑
第二节 宫殿建筑(大明宫) 三、麟德殿
1、位置:太液池西侧
2、功能:天子赐宴群
臣、宰臣奏事、藩臣
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发掘报告
在结构方式上,含元殿采用了抬梁式架构。这种架构方式能够有效地承受大跨 度的荷载,使得建筑物的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同时,抬梁式架构还为建筑物内 部的空间划分提供了灵活性,使得建筑物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
四、复原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对含元殿的复原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为 我们揭示了唐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含元殿作为大明宫乃至整个长安 城的核心建筑之一,其复原研究对于还原唐朝的历史风貌、推动中国古代建筑 的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
参考内容二
考古勘探是阿房宫前殿遗址研究的重要前提。为了更好地了解遗址的地理环境、 历史背景和建筑结构,考古学家们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进行勘探。通过土壤探 测、地下水位测量、考古钻探等方法,逐渐揭示出阿房宫前殿遗址的分布范围、 建筑布局和年代等信息。
在勘探的基础上,考古学家们进行了细致的发掘工作。首先,他们清理了遗址 表面的杂物和堆积物,揭示出遗址的不同层次和文化内涵。接着,他们采用局 部挖掘和整体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对遗址进行科学的清理和保护。在发掘过程 中,他们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生活用 品和建筑材料,以及墙基、柱础、路面等建筑遗迹。
2、陶器与生活用品: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包括炊具、储藏器、饮水器等, 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活状况。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生活用品,如骨锥、骨匕、 石磨盘等。
3、墓葬与人类遗骸:在遗址中发现了20多座墓葬,其中有些墓葬有随葬品, 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等。通过对墓葬的研究,发现这些墓葬的葬式和随葬品 都与仰韶文化的墓葬类似。此外,还发现了7具人类遗骸,这些遗骸为研究裴 李岗人的体质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发掘工作从20年开始,由国内外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共同进行。他们运用了 先进的考古技术和设备,如航拍无人机、探地雷达等,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 查和发掘。在考古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大量的砖瓦、琉璃瓦、木料、陶瓷等建 筑残片,以及铜器、铁器、玉器和金器等生活用品。这些文物的发现,为我们 了解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工艺水平和建筑风格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浅析古代建筑历史文脉的保护现状———以大明宫遗址保护为例
7 1 0 0 5 5 )
台道文化展 示区等等。曲江, 正在跃 上 中国文化 产业的风 头浪 尖, 这是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
关键词 : 遗前 , 大明宫作 为大唐王朝的中枢宫宇 , 曾经无 比绚 丽地见证了大唐帝 国前所 未有的辉煌 和荣 耀 , 站立 在令世界 敬 仰的东方文明之巅 , 这 座宏 大宫殿 的背后是一个难 以逾越 的辉 煌帝国。往 事越千年 。一座城市 , 从功 能型到文化型 , 是选 择高 楼林立 的平庸无奇 , 还是选择繁华落尽 的个性基 因, 这取决 于这 座城市埋藏在骨子里 的记忆和历史文脉 。 西安 , 就是这样一座携裹着周秦汉唐遗韵、 从历史 的骄傲 中 走来 、 迈 向伟大的文明城市 。唐朝诗人 王维在《 和贾舍人早朝大 明宫》 之作中曾记述 了这座宫殿威震八荒 的盛景。那个 时候 , 西 罗马帝 国刚 刚 沦陷 , 欧 洲才 进 入 “ 黑 暗 的 中世 纪” , 直 到 公元 1 0 0 0年 , 君士坦丁堡的人 口有 3 0万 , 巴黎仅 有 2万。而那个 时 候, 长安城已是世界上人 口过百万的繁华大都市 , 大 明宫则 是这 座城市中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 , 在它存世 的 2 0 0多年 间, 创造 了 占地 3 5 0公顷、 拥有 5 0多座殿 堂和 楼阁的繁华 胜景 , 这在世界 建筑史上是一个无法逾越 的标高 。毫无疑 问 , 这座 象征着 至上 皇权的宫苑 , 是 当时世 界文 明的制 高点 , 是盛 唐政治 文明 、 制 度 文明的集 中体现 。唐末 , 战事更 迭 , 政 治经济 中心逐渐南 移 , 乡 土中国就再也没有 出现过 那么壮丽 、 那么豪迈 的时代 了。唐 的 传奇 、 唐的辉 煌 , 活在 “ 秋 风吹 渭水 , 落 叶满 长安 ” 的古 典诗 歌 中, 活在历史 的碎 片里 。 个城市的历史遗 存代 表 了城 市的价 值取 向和核 心竞争 力。在 以 G D P论英雄时代 , 文化历史遗 存所带来 的 G C P( 国内 文化总值 ) 更是不容忽视。在新 千年 的中国城市角逐 中 , 重庆在 崛起 , 成 都在发力 , 南 宁在虎视 眈眈 。西安 , 这座千年古都 , 面临 着再次抉择 。2 0 0 7年 , 肩负着 文化复兴 的重任 , 西安 , 这座历史 文化名城 , 在 大明宫遗址这块圣地 上 , 开始了一场历史文化遗产 与城市和谐共生 的伟大实 践。过去 , 城市 因遗址而 在历史长河 中, 曾经走了弯路 甚至受 累。今天 , 城 市更 因遗址 而 留存 了记 忆, 拒绝了平庸选择 了高贵 。 大明宫 , 这座沉寂千年 的遗址 , 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中国的 文化遗 产保护 , 如何走 出西方 人制定 的“ 游戏规则 , 中 国的文化 遗产保 护 , 如何真正实现继承和弘扬 , 让遗产有尊严地 屹立 在城 市的中央。长久以来 , 现代城 市遭遇 的“ 泛围城式 ” 的精神 困局 注定要 以“ 发展 ” 来 寻求破 解 , 急功近 利 的造 城运 动导致 的“ 千 城一面” 注定让历史与现实 、 城市与市民没有尊严可言 。把 尊严 还给市民 , 把尊严还给遗址 , 把尊严还给历史 , 毫无疑 问, 这是大 明官的选择 。无论 是从 历史 城建 的 “ 权威 ” , 还是 民族感 召 的 “ 强力” ; 抑或是市民应 获的“ 快乐 ” 、 城市应获 的“ 利 益” , 大 明宫 都具备这样一种伟大与尊严的基本 因由、 这样一种强大的理由。 从道北搬迁 到大 明宫遗址 保护 , 大 明宫国家遗 址公园建设 的决策者提 出这 是~座 大遗址保 护、 改善 民生 的“ 塔山” , 要秉 承保护好大遗址 , 改变道北群众贫 困落后生活现状 , 实现文化遗 产与城市现代和谐发展 的坚定 信念 , 牢记 以人 为本 、 和谐 拆迁 、
大明宫
大明宫渡海先锋公元626年6月4日,在大唐都城长安的玄武门,,一场惊天政变上演了,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取得了帝国的最高权力。
玄武门政变之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一直是李渊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苦。
公元632年,李世民邀请父亲出长安城避暑的时候,李渊拒绝了,就在这时,一个叫马周的官员建议,在长安城为太上皇营建一所避暑行宫。
唐太宗听从了马周的建议,决定为太上皇修建避暑行宫,公元635年的春天,大批工匠汇集于长安城的东北方向,开始大兴土木,新宫殿称为永安宫,后更名为“大明”。
然而,工程开始不久,李渊就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的营建戛然而止。
公元649年,的夏天,唐太宗撒手人寰,唐高宗李治继位,公元655年,先帝的妃子武媚娘成为大唐的新皇后,史书记载,唐高宗身体羸弱,被疾病折磨的李治再也不愿居住在潮湿的太极宫,他决定重新建造大明宫,公元662年的春天,数以万计的工匠第二次汇集到长安城的东北方向,规模浩大的皇家工程开始了,从有限的史料推算,参与大明宫营建的工匠很可能达到数十万人。
为了迅速建成大明宫,国库划拔了帝国15个州的赋税收入,又停发了长安各级官员一个月的俸禄。
令人惊奇的是,对于大明宫的设计者,史书中没有任何相关记载,人们根据史料推测,大明宫的设计者是声名显赫的大画家《步辇图》的作者阎立本。
宫门宫殿气势磅礴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庞大的新皇宫就基本修造完成,公元633年6月5日,大唐的皇室终于离开了太极宫,搬入大明宫。
从长安城的中轴线一直往北,越过皇城和太极宫之后向东,就是大明宫的南门——丹凤门。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考古发现,丹凤门长约80米,宽约34米,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门。
正对着丹凤门的,是一个纵深630米的广场,巨大的广场尽头就是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巍峨的殿堂坐落在3层大台上,东西两侧如巨鸟的翅膀一样飞扬的是高大的阙楼。
大明宫:唐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代表
大明宫:唐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代表大明宫位于今西安市北龙首原上,因在太极宫(始建于隋初)东北,亦称东内。
说起它的来历,其实还有一段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每年夏季都要到渭北高原的九成宫避暑。
贞观八年(634)七月,他请太上皇李渊一同前去,但太上皇认为隋文帝最终就死在九成宫,担心自己去到那里会心里发憷,所以就不想去。
监察御史马周便建议,为了向天下万众表现太宗的孝道,应在长安城内为太上皇营造消夏之宫。
这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兴建大明宫。
但是,宫还没建成,太上皇却在第二年就病死了,大明宫的工程也就搁置下来了。
唐高宗龙朔二年(622),高宗决定续修大明宫。
经过这次大规模营建,大明宫才算基本建成,更名为蓬莱官。
咸亨元年(670)宫殿再次更名为含元宫,神龙元年(705)复名为大明宫。
大明宫复原图唐高宗为何要移政大明宫?唐高宗以前,皇帝们都在太极宫听政。
那么,为何唐高宗“突发奇想”要从太极宫搬到大明宫呢?根据史书的记载,认为缘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太极宫地势较低,十分潮湿,而高宗患有“风痹”症(即眩晕症),需要另觅高敞之所居住;二是武则天早年为谋求皇后之位,在太极宫将高宗原配王皇后和萧淑妃谋害致死后,梦中“频现王、萧二庶人披发沥血,如死时状”,不敢再住太极宫。
而后代史学家们猜测,事实上高宗再建大明宫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想兴建一座与唐代皇权政治相衬的皇宫(毕竟太极宫是隋朝“遗留”下来的皇宫)。
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建成后,唐高宗便正式在大明宫听政。
此后200余年,大明宫都是唐代主要的朝会之所,成为唐王朝的统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1984年秋至1985年春,专家还在大明宫西部右银台门以北的西夹城内,发掘出著名的唐代翰林院。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张九龄、张说等都曾当过翰林学士,在这里供职多年。
重檐庑殿顶大明宫究竟有多大?大明宫的建筑规模十分宏大,气势不凡。
1958年在陕西省文管会进行勘查后,中科院考古所又进行过几次勘探发掘。
勘探证明,该宫平面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南端东西宽1400米,北端宽1190米,东墙长2330米,西墙长2300米,面积2978500平方米,东西北三面均有夹城。
中国宫殿——大明宫
盛唐⽓象⼤明宫在中国唐朝的京城长安有的 “三⼤内”: “东内”是⼤明宫; “西内”是 “太极宫”; “南内”是“兴庆宫”。
⽽其中规模的是⼤明宫。
⼤明m初建於唐 ⼋年(公元634年),当时,李世民在城东北⾓禁苑内的龙⾸塬上修“永安宫”让其⽗李渊在那⾥临时消暑,但还未完⼯,李渊就死去,于是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更名为“⼤明宫”。
龙朔⼆年(公元662年)重加修建,改名蓬莱宫。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名含元宫,长安元年 (公元701年)复名⼤明宫。
从此,直⾄唐末的200余年间,唐皇帝都住在⼤明宫(除开元年间的唐⽞宗⼀度在兴庆宫),并成为皇帝处理朝政、接 群⾂、举⾏阅兵仪式等重要⼤活动的地⽅。
这⾥也就成为国家的政治中⼼。
前朝包括前⼆区。
南北中轴线上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史称三⼤殿,是唐长安城最雄伟的建筑。
含元殿是丹凤门内正殿,称“外朝”,位于龙⾸源南沿,⾼于南⾯平地15⽶。
殿⾯阔11间,进深4间,间宽5.3⽶。
东、西、北3⾯为夯墙。
东南有翔鸾阁,西南有栖凤阁,各有廊道与含元殿相连。
两阁前侧各有⼀处朝堂遗址。
殿前百余⽶有门址遗迹,可能为牌坊式建筑。
门左右有横贯宫城的隔墙,前⾯则是⼀⼤⼴场。
宣政殿在含元殿北约300⽶,称“中朝”,为皇帝临朝听政处,亦为举⾏朔望册拜宣制等⼤典之所。
殿基东西长约70⽶,南北宽40多⽶。
殿前130⽶处为3门并列的宣政门。
宣政殿前东廊⽇华门外(东)有门下省、宏⽂馆、史馆。
宣政殿前西廊⽉华门外(西)有中书省、御史台、殿中内院、殿中外院等宫署建筑。
紫宸殿在宣政殿北约95⽶处,位于内庭,称“内朝”,是皇帝召⼤⾂议事之所,有时也举⾏朝会或⼤典。
殿基南北宽近50⽶,破坏严重。
内庭是帝王后妃起居娱乐的场所,中⼼地区有太液池,⼜名蓬莱池,位于龙⾸源北坡下低处,分东西⼆池,总⾯积约10余万平⽅⽶。
⼤池内偏东处有⼀⼟丘,砖⽯堆积其上,为蓬莱⼭遗迹。
其上原有太液亭,沿岸有回廊遗址。
⼤明宫可堪称中国古建筑的杰作,但中和三年(883)、光启元年(885)与乾宁三年(896)连遭兵⽕,遂成废墟。
唐大明宫
单击添加副标题
概述:
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禁苑,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是 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现今在西安市西北郊。唐帝国近三百 年政治中心。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乾宁三年(公元 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共11 单击添加副标题 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 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 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
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如麟德殿,由前、中、后三座殿组成,面 积约5000平方米,约为太和殿的三倍。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 殿东西两侧又有亭台楼阁衬托,造型相当丰富多样。主殿含元殿则用减去中间一 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到10米,可证唐初宫殿中木架结构已具有与 故宫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 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单击添加副标题
3、大明宫———宫廷争斗的无声见证
据史载,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就是在这里登基称帝 的,完成了她的宏伟大业,也就是在这里她与她的“敌人”们进行了 一次次政权之争。
单击添加副标题 4、梦回唐朝———大明宫遗址前的遐想
大火烧毁了大明宫的繁华胜景,但是烧不断传承历史的文脉。虽 然,如今的大明宫地面建筑多数早已无存,但,宫城、宫门等遗址大 多数保存完整,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丹凤门等大型建 筑台基至今高出地面数米至十几米,层层叠叠,十分壮观。雪中访古, 登临遗址,感慨万千。
盛唐建筑艺术之巅峰——大明宫与紫微城
盛唐建筑艺术之巅峰——大明宫与紫微城历史上唐代有两个都城,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唐统治者曾频繁地两地来回切换。
更有甚者,在初唐高宗时期与武周则天时期、甚至是后来的盛唐玄宗时期,京师长安与东都洛阳同为首都,在此期间皇帝曾在两个城市轮流居住和上朝;而到了武周时期,神都洛阳的地位更是被推上了巅峰。
唐长安唐地理文献《元和郡縣圖誌》所记载,“显庆二年,置东都,則天改为神都,神龙元年復为东都;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天宝元年,改东都为东京,至德元年復为东都。
”可见唐统治者出于政治、军事、人口以及交通、物流和粮食储备等考量,在两地间抉择的纠结程度。
神都洛阳至盛唐开元期间,唐王朝无疑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而长安与洛阳正是见证盛唐文化的凝固载体。
城市的繁荣与国力的昌盛,造就了史诗级的建筑文化与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便是京师长安大明宫与神都洛阳紫微城。
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广场神都洛阳紫微城其中对大明宫的评价,历来颇有争议。
此处列举并非对比,有人甚至拿出太极宫(隋长安大兴宫)、上阳宫(洛阳)亦或是紫微宫(洛阳)与之对标论其奢弘程度的不堪。
只能说从具体规划方面其存在功能意义不同(实在要对标,长安太极宫与洛阳紫微宫才属于同级别的量级),仅从建筑史学的角度来看,大明宫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01 大明宫大明宫,可不是明代的宫殿。
“大明”一词早见于《诗经·大雅》中的《大明》篇,其释意为:“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
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益广大,故曰大明。
”所以“大明”是以周王的勤政贤明作为榜样的一种自我的鞭策。
大明宫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起初为太宗李世民为其父太上皇李渊修建的夏宫),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其为唐帝国的政治中心(自唐高宗始,历时达234年),其规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案例研究
西池遗址保护立面
蓬莱岛遗址保护立面
02
案例分析
望仙台:
3.4 其他区域的保护利用手法
含元殿:对含元殿基座进行还原,通过影像的观察装 置进行还原。观察装置位于含元殿的南侧。
三清殿:
麟德殿:
大幅殿:
02
案例分析
4.西安大明宫可借鉴的地方. 4.1 轴线 西安大明宫:景观轴线有虚有实,视角有高 有底,错落有致,给游览者的感受很强烈。 炭河里遗址公园:始终只有一个视角
鸟瞰图
规划总平面图
鸟瞰图
02
案例分析
1.2.区位分析
如下图示:紫色部分为西安市主城区,橙色部分为大明宫 遗址区。位于今天西安市一环与二环之间的一块区域。其 南邻西安火车站,北接西安市北二环居住区,东面为原有 居住区,西侧为旧城改造后的新型居住区,并临近西安市 中轴线。大明宫遗址连同其周边区域是西安旧城改造的重 点区域,这当然与大明宫遗址的存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改造后该区域除遗址公园外仍以居住区为主。 与常见的远离城市的遗址不同,大明宫遗址是一个完 全被现代城市居住区所包围的遗址。这也就决定了其功能 定位为兼有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功能。 而其现在条件决定了其形式上:中轴对称、、方格路网。
管理模式综合化
结合应用垂直管理体系和属地管理体制,大明宫国家 遗址公园的遗址封闭区和丹凤门、城墙等遗址单体的管理 权交给构陕西省文物局;其他区域的管理权交给属地政府 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
营销战略品牌化
以时间为导向的纵向营销战略和以行为组合为导向的 横向营销战略相结合,纵向营销主要是指根据开发的不同 阶段分期进行
西安市
遗址区
主城区
主城区
02
案例分析
1.3 大明宫遗址分布及考古现状
唐朝大明宫
敦煌壁画中的建筑群落
现代遗留的唐建筑中我们也见不到唐园林的踪迹,我 们只能从某些佛教的壁画中找到一点迹象。
谢谢!
唐建筑 ————都城
唐长安城里访和鸟市鸟瞰复原图
唐建筑 ————宫殿
最强盛期的宫殿——大明宫 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 安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 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 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 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四倍。共11个城门, 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 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 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 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昭陵
乾陵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 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 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 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 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 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 公元684年,历时23年 才修建完成。
乾陵地宫
乾陵地宫
唐建筑 ————园林
隋、唐时期,园林较之魏晋南北朝更兴盛,艺术水平也大为提高。 其一,隋代统一全国,修筑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盛唐之世, 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呈现为历史上空前的太平盛世。人 们普遍追求园林享受。 其二,兴起科举制度,广大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有了晋升的机会, 他们一旦取得官僚的身分便有了优厚的俸禄和崇高的社会地位, 然而却没有世袭的保证。宦海浮沉,升迁贬谪无常,共同的经历 形成了共同的处世哲学。在朝为官努力做一番事业,同时也自己 预留致仕罢官后的路。经营园林,便是为将来退隐林下独善其身。 其三,科举取士,文人做官的比较多,园林成为他们的社会交往 的场所,受到文人趣味、爱好的影响也较上代更为广泛、深刻。
唐朝的宫殿建筑建筑艺术的极致之作
唐朝的宫殿建筑建筑艺术的极致之作唐朝的宫殿建筑:建筑艺术的极致之作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其宫殿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唐代宫殿建筑堪称中国建筑艺术的极致之作,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也展示了大唐帝国的威严与辉煌。
本文将从唐代宫殿的布局、建筑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来探讨唐代宫殿建筑的独特魅力。
一、唐代宫殿的布局唐代宫殿总体布局合理且严谨,通常按照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平面布局进行设计。
整个宫殿区域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前殿作为主要的接待与行政区域,通常设有大门、门楼和门阙,显示着帝王的权威与气势。
中殿是宫殿的核心区域,其中主殿是皇帝处理朝政和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
而后殿则作为皇帝休憩与娱乐的场所,通常是一个宴会厅或者花园。
二、唐代宫殿建筑的特点1. 大规模建造:唐代宫殿建筑以其规模宏大而著称,尤其是在长安城,宫殿建筑群密布,壮丽瑰丽。
大明宫更是规模壮观,占地面积达到了3500多亩。
2. 多元化的建筑风格:唐代宫殿建筑吸收了多种建筑风格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唐风建筑。
汉、魏、晋的木结构、砖砌构件,梁、柱、楼、台的设计,以及汉式和西域异族的建筑元素等都得以继承和发展。
3. 精湛的工艺技术:唐代宫殿建筑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术而闻名,檐角飞翘、斗拱飘逸、雕花精致等成为了其标志性特点。
大量金碧辉煌的彩画和佛像壁画使得唐代宫殿建筑更加瑰丽美观。
三、唐代宫殿建筑对后世的影响唐代宫殿建筑被后世认为是中国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1. 风格影响:唐代宫殿的建筑风格为后世中国宫殿建筑奠定了基础,许多后来的宫殿以唐代建筑为蓝本,延续了其特点和风格。
2. 技术影响:唐代宫殿建筑在木构、砖砌和彩画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这些技术从而在后来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总结起来,唐代宫殿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极致之作,其布局合理,建筑特点独特,工艺技术精湛,并对后世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明宫
单击添加副标 题
大明宫时代特征:
1、大明宫世界独一无二是中华民族精神圣殿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和包容开放的时 期,唐长安城曾是世界文化的中心,而大明宫则是中 心的核心。”安家瑶说,从发掘的各个遗址及出土的 文物来看,大明宫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它不但是唐 代盛世风采的集中表现,也代表了唐代建筑艺术的最 高水平,是研究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 实物资料。大明宫不仅仅是一组宫殿建筑群,它也是 东方文明中最为梦幻的记忆。“大明宫是盛唐的象征, 是那一段辉煌历史的文化符号,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宫殿建筑无不效 仿于大明宫。保护大明宫就是保护中华文明的精神圣 殿。”
——唐大明宫
12建装 22号 叶雪梅
概述:
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禁苑,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是 唐帝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之一。
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 现今在西安市西北郊。唐帝国近三百年政治中心。龙朔二年 (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乾宁三 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 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 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 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 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 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独一无二是中华民族精神圣殿
2、大明宫———吞吐四海的建筑典范 大明宫作为盛唐皇家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巍峨雄伟、 深沉自信、雍容华贵、吞吐四海的气势,就是北京紫禁城也 只能望其项背。 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周天游认为:无论从城市规划, 建筑环境,建筑组群,单体建筑而言;还是从建筑形象,建 筑类型,建筑艺术,城市生活而言,大明宫以及唐长安城都 对其后中国国都及国外城建和人民生活方式等起到了重要的 借鉴作用。如宋代开封城和元明清北京城就沿袭了长安城的 特点。日本的京都城和奈良城的建设也吸收了唐长安城的经 验。如果说以大明宫为代表的唐长安城能为人类建筑文化提 供一种特殊的见证,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五大特点:一是 建设规划气势恢弘,多重格局博大开阔;二是文化品位极高, 造型高大构思神奇;三是建筑艺术精湛,变化无穷交相辉映; 四是建筑成就辉煌,雄浑屹立别具一格;五是文明内涵丰富, 精神物质紧密结合。堪称同时代世界建筑中的创造性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