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讲解

合集下载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氨、甲醇)物化特性及防护要点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氨、甲醇)物化特性及防护要点

化工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氨、甲醇)物化特性及防护要点一、液氨(氨气)物理化学性质及防护要点:(1)液氨(氨气):氨储槽4台,其中合成冷冻还有1台48m3中间槽构成重大危险源。

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危险货物编号:23003。

(2)理化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

熔点(℃):-77.7,沸点(℃):-33.5,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0.6,饱和蒸汽压:506.62(4.7℃),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11.40,引燃温度(℃):651,爆炸下限%(V/V):15.7,爆炸上限%(V/V):27.4,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30,前苏联MAC:20,急性毒性:LC50:1390 mg/kg,4小时(大鼠吸入),LD50:350 mg/kg(大鼠经口)。

(3)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建规火险分级:乙类。

(4)危险特性:本品易燃,有毒,具有刺激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若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6)急救措施:急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是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进行彻底冲洗,或用3%的硼酸溶液冲洗。

表- 液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液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液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氯的理化性质
- 分子式:Cl2
- 分子量:70.906
- 外观:无色气体,液态下呈淡黄色
- 熔点:-100.98°C
- 沸点:-34.6°C
- 密度:1.429 g/cm³
- 溶解性:易溶于水,水中浓度较高时呈黄绿色。

液氯的危险特性
- 液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气,并有刺激性效应。

- 吸入液氯可能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呼吸道症状。

- 长期或大量暴露于液氯可能导致严重的肺部损伤甚至窒息。

液氯的危险性
- 液氯具有氧化性,可与可燃物质剧烈反应并产生火灾或爆炸。

- 液氯会导致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灼伤。

- 高浓度的液氯蒸汽可引起窒息和死亡。

安全措施
- 使用液氯时,应采取充分的通风措施,避免吸入浓度过高的气体。

- 在接触液氯后,立即用清水冲洗皮肤,如果涉及眼睛或呼吸道,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 避免液氯与可燃物质直接接触,存储时应与易燃物分开,保持安全距离。

以上是液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说明,请在处理、使用和储存液氯时始终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法律法规。

液氨储存、运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液氨储存、运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液氨储存、运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1. 背景液氨是一种具有较强腐蚀性和毒性的化学品,其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开展,需要制定液氨储存、运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2. 液氨储存安全管理制度2.1 储罐选型与设计在液氨的储存中,储罐的选型和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储罐应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和验收,确保储存设施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承压性。

同时,储罐位置和数量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防火防爆要求和应急救援方案等因素,以确保储氨区域的安全。

2.2 现场监测与维护储存液氨的场所需要对氨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早发现泄露、熔化及其它异常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储存设施也需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施与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3 库区管理储存液氨的库区应按照安全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对库区内储存设施进行明确标注,设置告警和警示标志,配置防火、爆炸、毒气泄漏等应急设备,并根据储存量的不同设定警戒区和隔离区,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和设施损失,确保现场安全。

3. 液氨运输安全管理制度3.1 车辆保障运输液氨需要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专用化车辆,并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按照运输危险品的标准、规范和管理要求进行操作。

车辆的安全设备应配置齐全,包括防静电和防爆设备、泄漏控制设备、消防器材、急救设备等。

3.2 人员保障液氨运输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资格考核,了解液氨危险特性和运输操作规程,并穿戴符合运输危险品要求的防护装备。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严密的监管和安全管控,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3 运输路线选择液氨运输途中需要选择安全、顺畅的路线,避免穿过人口密集区、易燃易爆场所等安全隐患区域,同时应考虑天气、温度、交通等因素,确保路线在各方面条件安全可行。

4.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4.1 职工安全企业应对使用液氨的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掌握液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液氨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液氨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液氨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

(一)理化性质(二)危害信息1.危害性类别液氨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第8 类腐蚀性物质,易挥发。

2.火灾与爆炸危险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滴入皮肤,会造成冻伤和腐蚀。

接触眼睛可使眼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体浑浊甚至角膜穿孔。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等;眼结膜、鼻黏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者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黏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三)事故类型特点1.泄事事故发生泄漏时,由液相变为气相,液氨会迅速汽化,体积迅速扩大,未及时汽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着火、爆炸事故液氨易挥发,挥发后的氨气具有燃爆性,氨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

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6.1%~25%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课件(PPT64页)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课件(PPT64页)

12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PP T64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第二部分 中毒、火灾危险性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PP T64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PP T64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PP T64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液氨 中毒危险特性
侵入途径 吸入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 氨可致皮肤灼伤。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PP T64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8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PP T64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液氨理化特性
燃烧热:-316.25kJ/mol 饱和蒸气压:506.62kPa(4.7℃) 爆炸极限:15%~28% 闪点:-54℃ 引燃温度:651℃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液氨 中毒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氨中毒危险特性分析
急性毒害 : LD50 350mg/m3(大鼠经口) LC50 2000mg/m3(大鼠吸入,4h) 职业性接触限值: PC-TWA (mg/m3) 20 PC-STEL (mg/m3) 30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PP T64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 PPT服 务技术

中国石化氯气、液氨安全管理规定解读

中国石化氯气、液氨安全管理规定解读
●液氨储罐应为地上布置,不得将常压氨罐和压力氨罐同区布置, 必须设有备用事故氨罐及其系统,事故氨罐最小储量不得小于最大 罐容的25%。
3.储存管理 ●液氨储罐区的消防冷却水系统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等规范,其消防用水延续时间按6h计算。其中,全冷冻式液氨储罐 的消防水冷却系统按照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外壁为钢制单防罐的要求 设计;全压力式液氨储罐宜采用固定式水喷雾系统和移动式消防冷却 水系统,冷却水供给强度不宜小于6L/min.m2,其他消防要求与全压力 式及半冷冻式液化烃储罐相同。
●液氨钢瓶和槽罐车的充装量,不得超过设计的最大充装量。液氨槽 罐车卸氨后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一)汽车罐车卸氨不得完全排净,必须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 0.5%或100kg的余量,且余压不低于0.1MPa。 (二)铁路罐车卸车后必须保留不低于0.05MPa的余压。
4.运输管理 ●液氨装卸作业单位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专门的装卸设施,相关设备和管线定期检查、检验合格。
2.管理内容与要求 ●生产、使用和储存氯气的单位应严格执行《氯气安全规程》,
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针对企业具体情况按照直属单位、二 级单位、车间3个层次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直属单位 应急预案每年组织1次演练,二级单位预案每半年组织1次演练, 车间预案每季度组织1次演练。 ●液氯钢瓶的运输,必须执行国家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有关规定 。
2.管理内容与要求 ●严格执行三氯化氮定期检测、排放制度,控制三氯化氮的含量 。液氯中三氯化氮含量不得超过50mg/l,液氯排污液中三氯化氮 含量不得超过60g/l。 ●生产、使用氯气的作业场所必须进行风险识别,编制氯气分布 图,确定不同单元的危险级别,实行分级监督管理。液氯的冷冻 、灌装和储存系统为一级,电解槽和干燥系统为二级,其他涉氯 系统为三级。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液氨)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液氨)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液氨理化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极易溶于水,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PH值:11。

7,相对密度0。

60(空气=1)。

健康危害: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危险特性: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

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

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5%.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泄漏处理:液氨贮罐泄漏时,由检修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消防队员立即穿好防化服,戴好空气呼吸器,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

首先察看现场有无中毒人员,若有人员中毒,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口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同时判断液氨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的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在堵漏时如果条件允许,可同时进行倒槽处理,溶解的废氨水用废水泵或移动泵送指定场所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砸耐酸工作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运输、储存注意事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容器破损。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全面总结液氯的安全设计要求

全面总结液氯的安全设计要求

全面总结液氯的安全设计要求《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一、液氯理化性质液氯,剧毒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常温下、709kPa以上压力时为液体,液氯为金黄色。

微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

分子量为70.91,熔点-101℃,沸点-34.5℃,气体密度3.21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5,相对密度(水=1)1.41(20℃),临界压力7.71MPa,临界温度144℃,饱和蒸气压673kPa(20℃),logpow(辛醇/水分配系数)0.85。

职业接触限值:MAC(最高容许浓度)(mg/m3):1。

助燃。

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

强氧化剂,与水反应,生成有毒的次氯酸和盐酸。

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和氯化物,可利用此反应对氯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潮湿环境下,严重腐蚀铁、钢、铜和锌。

二、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液氯气化器、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设置整流装置与氯压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

氯气输入、输出管线应设置紧急切断设施。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吊装时,应将气瓶放置在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筐中进行吊运。

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

行业标准
1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 2 行业标准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 行业标准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4 行业标准GB 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5 行业标准GB 30870-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6 行业标准GB 30872-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企业内部规定
04
制定应急预案,应
对突发事件
03
对员工进行安全培
训,提高安全意识
0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消除安全隐患
01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安全责任人
爆炸
10
液氯与水生生物 反应:液氯与水 生生物接触可能 引发中毒或死亡
危险性分析
液氨:有毒、易燃、 易爆,对皮肤和眼
睛有刺激性
液氯:有毒、腐蚀 性,对皮肤和眼睛
有刺激性
泄漏:液氨和液氯 泄漏后,可能造成 环境污染和人员伤

火灾:液氨和液氯 火灾可能导致爆炸
和毒气扩散
混合物:液氨和液 氯混合后,可能产
手套、护目镜等
操作区域必须保持通 风良好,避免液氨液
氯聚集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和维护,确保设备安
全可靠
火灾应急处理
立即报警:拨打 119火警电话, 报告火灾情况
疏散人员:组织 现场人员有序撤 离,避免人员伤 亡
关闭阀门:关闭 液氨液氯储罐的 阀门,防止泄漏
灭火措施:使用 干粉灭火器、二 氧化碳灭火器等 灭火设备进行灭 火
目录
01. 危险特性 02. 安全管理要求 03. 应急处理措施 04. 法律法规及标准

液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液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液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液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医疗、实验室等领域。

然而,液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人体和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威胁。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使用液氯的高效性,制定本规程以规范液氯的使用操作。

2. 液氯的性质和危险性液氯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较高的蒸气压和氧化性。

在高温、火源、有机物等条件下,液氯极易爆炸和燃烧,释放出有毒气体。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液氯的存储、运输和使用环境,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 液氯的存储要求1.液氯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远离火源和可燃物的专用储存室内,室内温度不得超过35℃。

2.液氯容器应保持垂直稳定,以防意外碰撞。

3.液氯容器上应贴有标签,清晰标明液氯的名称、危险性、使用方法以及紧急处理措施等信息。

4. 液氯的运输要求1.液氯的运输车辆应配备防撞设施,并保持稳定运输,防止液氯泄漏。

2.运输车辆上应携带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以应对紧急情况。

3.液氯容器在运输过程中应加装防护罩,确保不会受损或泄漏。

5. 液氯的使用操作步骤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长袖衣物和防毒面具。

2.在使用液氯之前,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以充分稀释液氯的浓度。

3.使用专用的气体阀门或泵进行液氯的取用,切勿使用非专业设备。

4.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5.使用液氯完成后,关闭气体阀门或泵,并将容器正确密封。

6. 液氯事故应急处理1.发生液氯泄漏事故时,首先确保自身安全,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2.立即通知专业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如适当阻止泄漏、清除泄漏物等。

3.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确保没有火源和可燃物,避免发生爆炸事故。

4.避免和其他物质混合,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5.如有人员中毒或燃烧伤害,立即进行急救,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7. 液氯废弃物处理1.废液氯必须经过专门的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到下水道、自然水体或土壤中。

液氨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MSDS)

液氨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MSDS)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
等接触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消防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
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水肿;胸部 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
难、紫绀;胸部 X 线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
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表 3-1(续)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 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 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 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包装类别和方法: Ⅱ类包装。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采用 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品朝口朝同一方向,不 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 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 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 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类、 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 火花的机械设备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液氯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急处置措施)

液氯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急处置措施)

液氯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急处置措施)(一)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

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烘、松节油、乙醴、氨、燃料气、烧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

(二)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重度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三)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座疮及牙齿酸蚀症。

(四)侵入途径:吸入。

(五)环境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对鱼类和动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六)个体防护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3.身体防护:穿戴面罩式胶布防毒衣。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七)应急处置:立即报警,迅速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区(上风向),视情况隔离污染区(至少20Om),建立警戒,严格限制出入。

1.泄漏处理: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水中。

5.火灾处理:本品不燃,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进行观察。

若容器泄漏,须将其浸入石灰水中,消除污染。

灭火剂为雾状水、泡沫、干粉。

6.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

液氨理化特性
分子式:NH3 分子量:17.04 熔点(℃):-77.7 沸点(℃):-33.5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33℃) 临界温度(℃):132.5 临界压力(Mpa):11.40

8
液氨理化特性

液氨 中毒危险特性


氨气泄漏后会生成有毒蒸气云,它在空气 中漂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 波及居民区。而液氨储罐属压力容器,在 容器破裂时会发生蒸气爆炸,爆炸后若不 燃烧,便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 可能 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氨吸入5 ~ 10 min致死的浓度为0.5%;
液氨 火灾、爆炸危险特性
36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液氨泄漏爆炸
37
一起液氨罐车装卸软管爆裂事故
2003年9月5日,江西某化肥厂一辆正在 充装液氨的罐车,装卸软管液相管突然爆裂, 液氨大量外泄,致1人死亡。
38
一起液氨罐车装卸软管爆裂事故
事故经过: 2003年9月5日上午,河南省某运输公司 一辆液氨罐车到江西某化肥厂充装液氨,车 主卢某是个体运输业主,挂靠在该公司,因 罐车自带的液氨充装软管与该化肥厂液氨充 装系统接口连接不匹配,就向一旁同在该化 肥厂等待灌装液氨的江西省萍乡市某厂罐车 司机杨某借用充装软管。


燃烧热:-316.25kJ/mol 饱和蒸气压:506.62kPa(4.7℃) 爆炸极限:15%~28% 闪点:-54℃ 引燃温度:651℃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9
液氯
液氯化学名称液态氯,为黄绿色液体, 在常压下即气化成气体,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 有剧烈刺激作用和腐蚀性,在日光下与其它易 燃气体混合时发生燃烧和爆炸,氯是很活泼的 元素,可 以和大多数元素(或化合物)起反 应。

液氨安全生产知识介绍

液氨安全生产知识介绍
2012年9月3日,美国密歇根州Grand Rapids市的Sun化学公司化工厂 (美国劳动节)发生持续6小时的液氨泄漏,总计泄漏液氨635公斤。由于当 班人员很少,没有人员伤亡。因为这起泄漏事故未及时向有关当局通报, Sun公司将面临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处罚。联邦法律规定,危险气体泄漏, 凡超过45公斤,必须立即通过有关当局。没有立即通报的原因是该公司环境 安全方面的负责人是一名新手,刚刚上班1周。但未及时通报违法,EPA仍将 对其进行处罚。
液氨安全生产知识介绍
内容提纲
一、氨气相关事故及统计分析 二、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三、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法律法规 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五、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量风险评估技术
内容提纲
六、HAZOP分析技术 七、仪表功能安全技术 八、氨气泄漏处置与应急技术 九、相关氨气操作规程 十、以标准化为抓手建立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氨气相关事故及统计分析
中毒事故5起
事 故
15.6% 火灾事故7起
21.9%
爆炸事故20起 62.5%


火灾、爆炸事故共27起,占84.4%
一、氨气相关事故及统计分析
事故发生场所
运输过程中7起 21.9%
储存装置区7起 21.9%
生产装置区18起 56.3%
一、氨气相关事故及统计分析
引发事故的物品
二、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类别
项类
标志图形 实 例
第一类 爆炸品
第1项 整体爆炸
第3项 燃烧、局部爆炸
第4项 无重大危险
高氯酸
二亚硝基 苯
四唑并- 1-乙酸
第2、5、6项专指弹药等
二、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液氨储存、运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详解

液氨储存、运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详解

液氨储存、使用、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集团下属公司使用液氨的安全,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编制本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集团下属公司使用液氨的管理;本规定是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补充,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第二章氨的理化性质对健康的危害及应急处理第三条氨的理化性质一、标识1、中文名氨;氨气(液氨)英文名ammonia2、分子式NH3 相对分子质量17.033、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4、理化性质熔点(℃) -77.7 沸点(℃) -33.5 液体相对密度(水=1)0.82(-79℃) 气体相对密度(空气=1)0.6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 (4.7℃) 临界温度(℃) 132.5 临界压力(Mpa) 11.40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二、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避免接触的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和氢,有还原作用。

在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三、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主要用途用做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液氨是无色的液体。

是一种优良的溶剂。

蒸发热很大,在沸点时是每克1369.08焦(327卡)。

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

由气态氨液化而得;四、爆炸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 无意义引燃温度(℃) 651爆炸下限(%) 15.7 爆炸上限(%) 27.4最小点火能(mJ) 至1000 mJ也不发火(氢气为0.02 mJ)最大爆炸压力(Mpa) 0.580第四条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第五条灭火方法一、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

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

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福泉市英杰化工厂设有液氨站,液氨储罐区共设置有2个液氨储罐,均为卧式储罐,容积均为90m3,文章试对该化工厂的液氨储罐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针对可能发生的爆炸、泄漏事故,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1、液氨的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物化性质:无色气体,有特异的刺激臭味,易于液化,在2O℃下891 kPa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

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

相对密度0.771,熔点-77.7℃,沸点-33.35℃,临界温度132.44℃,蒸气相对密度O.597。

易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铵,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

危险特性:氨虽有易燃性的危险,但只在烈火的情况下,在有限的区域内才显示出来。

如有油脂或其他可燃物存在,能增强燃烧危险。

爆炸极限16%~25%。

自燃点651℃。

高毒,氨对皮肤、粘膜和眼睛有腐蚀性,有明显的剌鼻气味,高浓度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和窒息,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灼伤。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液氨储罐为液化气体储罐,属于中压二类压力容器,储罐区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

其中,爆炸又分为储罐本身的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物理爆炸超声波和爆炸波片对人和物体造成的破坏,化学爆炸是指储罐泄漏的液氨易发生氨气化学燃爆。

氨气为有毒气体,储罐爆炸或液氨泄漏等还会造成人员的中毒事故。

2.1物理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液氨储罐属压力容顺,如果液氨储罐超压,可能引起液氨储罐发生物理爆炸,可能引起液氨储罐超压的主要原因如下:(1)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表(计)等安全装置、安全附件不齐,装设不当或失灵。

(2)环境温度突然升高,或者冷却装置发生故障,使储罐内液氨的温度升高,饱和蒸气压上升,超过容器的允许压力,如果此时安全泄压装置失效,就会因压力超高使容器损坏,甚至发生爆炸。

(3)储罐的充装量没有进行严格控制,或者液位计、压力表失灵,超过储罐的最大允许充装量,造成爆炸。

如果液氨储罐存在以下缺陷,使承压能力降低,也可能引起物理爆炸:(1)内、外介质腐蚀造成容器壁厚减薄,外壁受大气的腐蚀作用,内壁为氨的腐蚀。

液氨安全使用指南

液氨安全使用指南

液氨安全使用指南液氨是一种易燃易爆且有毒的危险化学品。

一旦泄漏,能导致火灾、爆炸、冻伤事故。

近几年来,我国发生多起液氨泄漏事故,大部分都发生在液氨使用环节,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必须狠抓液氨使用管理,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一、加强液氨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将液氨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作为企业日常和“三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通过教育培训,使企业各级干部职工熟悉液氨的危险特性,掌握液氨的安全生产特点和防控救援知识。

液氨制冷操作人员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到持证上岗。

二、搞好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

加强对液氨储罐、钢瓶、管道、仪表、阀门和安全装置等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实行定期检修,杜绝带病运行,使其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液氨储罐、钢瓶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必须经质监部门检验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确定报废的,要坚决停止使用;列为监控运行的,要制定监控运行管理制度,降低运行压力,缩短巡检时间,加强检查、检验及监控,严防事故发生。

三、建立、完善设备设施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23011-1999)、《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2-1999)、《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HG23018-1999)等,制定严格的设备设施检修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作业证制度,加强对带气、动火和设备内作业等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

企业在大修、检修作业前,要制定大修或检修工作方案,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四、严格开、停车和生产交接环节安全管理。

制定完善严格的开、停车和生产交接环节安全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在大修特别是在长期停车后的开车前,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制定严密的开车方案,对开车工作进行细致的安排和精心的准备,避免匆忙开车;二是要加强开车前的安全教育。

通过教育收拢思想,使职工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使职工进一步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开车方案,保证开车的顺利进行;三是做好开车前的安全检查,在开车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检查,整改隐患或问题,并落实责任,实行开车签字负责制,确保开车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