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经络-11三焦经
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
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起于中焦,从肺经开始,依次是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而胳于肝经.再由肝经上注肺经,如此往复循环.(一)手太阴肺经经(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qú)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二) 手阳明大肠经经(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yáng),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lì)复温溜(wēnliū),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qūchí)肘髎(zhǒuliáo)五里近,臂臑(Bìnào)肩髃(Jiānyú)巨骨当,天鼎扶突(fútū)禾髎(hãliáo)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qì)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Jiá)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yì)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sh ū)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Bì)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廷厉兑(duì)穴,大趾次趾之端中。
(四)足太阴脾经(21)足太阴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dū)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lîu)谷地机阴陵泉,血(xuâ)海萁(jī)门沖门开,府(fǔ)舍(shâ)腹(fù)结大横(hãng)排,腹哀(āi)食窦(dîu)天溪(xī)连,胸乡(xiāng)周荣(rïng)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五)手少阴心经(9穴)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líng)少海深,灵(líng)道通里阴郄(xì)穴,神门少府少(shào)冲寻。
于七味之人体经络
时辰
子时(23点至1点)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 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 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
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容易生成结石。 临床证
明,患者大多数在夜间发病和死亡。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人, 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这时必须要上床睡觉,有利于
穴道
【1】童子髎tongziliao【2】听会tinghui【3】上关shangguan 【4】颔厌hanyan 【8】率谷shuaigu 【14】阳白yangbai 【5】悬颅xuanlu【6】悬厘xuanli【7】曲鬓qubin 【9】天冲tianchong 【15】头临泣toulinqi 【10】浮白fubai 【13】本神benshen 【16】目窗muchuang 【19】脑空naokong
对应的器官:心脏,血管,大脑,神志。
穴道
【1】极泉穴 jiquan 【2】青灵穴 qingling 【3】少海穴 shaohai 【4】灵道穴 lingdao 【5】通里穴 tongli 【6】阴郗穴 yinxi
【7】神门穴 shenmen 【8】少府穴shaofu 【9】少冲穴 shaochong
【11】头窍阴touqiaoyin【12】完骨wangu 【17】正营zhengying 【18】承灵chengling
【20】风池fengchi 【21】肩井jianjing 【22】渊腋yuanye 【23】辄筋zhejin 【24】日月riyue 【 25】京门jingmen 【26】带脉daimai 【27】五俞wushu【28】维道weidao【29】居髎juliao 【30】环跳huantiao 【31】风市fengshi【32】中渎zhongdu 【33】膝阳关xiyangguan【34】阳陵泉yanglingquan【35】阴交yinjiao 【36】外丘waiqiu 【42】地五会diwuhui 【37】光明guangming【38】阳辅yangfu 【41】足临泣zulinqi 【44】足巧阴zuqiaoyin 【43】侠溪xiaxi 【39】悬钟xuanzhong 【40】丘墟qiuxu
非常实用的经络与穴位保健功效
非常实用的经络与穴位保健功效经络及穴位保健1 晚上9-11点按摩三焦经补气内经灵枢篇:“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为气血通行之道路”,由此可知,经脉在体内连结于内脏器官,在体外,则运行于躯干四肢,通过经络系统,联系着身体机能,也可藉由体表经络来治疗体内脏腑,因此有“经络是保健与治病的捷径”的说法。
“手少阳三焦经”,运行的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也就是“亥时”,起源于无名指外侧端,经过手掌背面、手腕,沿着手臂背侧正中线上行,经过手肘外端凸起处,继续上行到肩关节后面,经过背部肩胛骨、侧面颈部,绕行耳朵外缘,最后止于眉毛外端。
三焦经主治“主气所生病者”,可区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约略等于胸腔、腹腔及骨盆腔。
内经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的功能与人体体液代谢、淋巴回流相关;又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也就是与气的推动及运行有关。
利用推敲经络的方式,使三焦经运行顺畅,可以使人充满元气,精神饱满。
●推法:手臂处用刮痧板顺着经络方向,轻轻推刮,也可加点精油,推动会更顺畅)。
●敲法:也可以手握拳头,同样顺着经络方向,轻轻敲打,每日数次,左右皆做。
摘自《歧黄医林.中医论坛》防习惯性便?多按天枢、支沟穴预防习惯性便?,可多按摩身体上的穴道。
这种症状相当常见,产生的原因多半是胃肠功能异常、精神压力过大、缺乏运动、水分或纤维质摄取不足等因素所造成,治疗上宜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多喝水、多吃蔬果,有空时多按摩天枢穴、支沟穴等人体穴位,可加以预防。
有习惯性便?的人常出现大便不易排出的情形,会有这种情况可能是大便坚硬或排出困难,或解不干净,或里急后重,或是因为开刀后肠道狭窄所致。
里急后重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症,里急是指患者出现想上厕所的冲动,去晚一点就感觉好像要拉到裤子上,后重则是指去厕所后却不顺畅,只能拉一些出来。
不过,每个人的排便习惯都不同,有的人每天排便,有的人二、三天才排一次便,其实就算是暂时异常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如果是经常性绞痛或不舒服,且常常无法改善时就应接受治疗,除了服用中药处方外,平常可搭配天枢、支沟等穴位按摩,有助于习惯性便?的预防保健。
三焦经循行经络图穴位功效及经络疏通方法
三焦经循行经络图穴位功效及经络疏通方法展开全文三焦经循行经络图穴位功效及经络疏通方法【导读】:三焦经是人体健康的总指挥,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
三焦是人体水液的通道,它主管人体内分泌系统和淋巴系统,三焦经主一身之气,是调气的大通道,换言之三焦经就是一个出气筒,经常按摩疏通三焦经具有美容解郁,调节内分泌等重要功效。
有好多女士有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的毛病,都跟气郁有关,用三焦经来调最好。
另外,三焦经不通会引起手臂麻木、肩颈酸痛、肩周炎、喉咙痛、嗓子干、偏头痛、眼部皱纹等、循行时间21点—23点,按摩和敲打可起到疏通保健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三焦经基本知识及疏通方法的详细介绍。
【三焦经定义】1、三焦经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简称,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阳经之一,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上接手厥阴心包经于无名指,下接足少阳胆经于目外眦。
经脉分布于上肢外侧中间、肩颈和头面。
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
本经首穴是关冲,末穴是丝竹空,左右各23穴。
2、中文名:手少阳三焦。
3、出处:《黄帝内经》。
4、经类:十二经脉之一。
5、解读: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和脏腑三部分组成。
手少阳三焦经为行走于上肢,内属于三焦,阳气少的经脉。
【三焦经经脉循行】本经自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起始,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行至腕部(阳池),向上行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着上臂后边,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从足少阳胆经后面,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分支,从膻中部位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
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翳风)进入耳中。
出行至耳前,经过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丝竹空、瞳子髎)。
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从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最完整的经络笔记,“手少阳三焦经”
最完整的经络笔记,“手少阳三焦经”寄语:学好中医,是自己的福报,也是身边朋友的福气,喜欢的可以跟着一起,从最基础的穴位和经络开始。
三焦经我们也算是比较熟悉了,八段锦的第一式就是要拉到三焦,名称是双手托天理三焦。
其神奇之处在哪里呢?手少阳三焦经“口诀”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疲倦易得慢性病循行部位: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末端(关冲穴),沿无名指尺侧缘,上过手背,出于第四、五掌骨间,沿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直上穿过肘部,向上臂外侧,上行至肩部,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进入缺盆,于任脉的膻中穴处散络于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上、中、下三焦。
其支脉,从胸中向上,出缺盆,上走项部,沿耳后直上,抵于额角,再屈而下行面颊部,到眼眶下。
另一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汇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三焦经的经脉分布于上肢外侧中间、肩颈和头面,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本经首穴是关冲,末穴是丝竹空,左右各23穴\。
穴名:关冲穴、液门穴、中渚穴、阳池穴、外关穴、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天井穴、清冷渊穴、消泺穴、臑会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风穴、瘈脉穴、颅息穴、角孙穴、耳门穴、耳和髎穴、丝竹空穴。
手少阳三焦经,第一个穴位,关冲穴:关,指出入的要道。
穴为手少阳之井,少阳乃出入之枢纽。
穴承手厥阴脉气,手少阳经气由此而出,且在少冲、中冲之间,故而得名。
关冲。
关,关卡也。
冲,冲射之状也。
该穴名意指三焦经体内经脉的温热水气由此外冲体表经脉,阴性水液被关卡于内。
本穴物质为来自三焦经体内经脉外冲而出的温热水气,而液态物由于压力不足不能外出体表,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针灸大成》:主喉痹喉闭,舌卷口干,头痛,霍乱,胸中气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举,目生翳膜,视物不明。
程氏针灸,推荐此穴用刺血法醒酒。
用拇指指尖掐按关冲穴1~3分钟,可缓解更年期症状,如心慌气短、性欲减退等。
三焦经人体经络穴位图谱
WENKU DESIGN
穴位功能分类
局部调节
三焦经穴位可对其所在部位及邻 近组织、器官产生直接调节作用,
如治疗局部疼痛、麻木等症状。
远端调节
通过刺激三焦经穴位,可对远离穴 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产生调节 作用,如治疗头痛、目疾等症状。
特殊功能
部分三焦经穴位具有特殊的治疗作 用,如急救、降压、退烧等。
WENKU DESIGN
穴位按摩方法与技巧
找准穴位
三焦经穴位多位于手臂外侧和头 面部,按摩前需准确找到穴位位
置,通常穴位处会有酸胀感。
适宜力度
按摩时力度要适中,过重可能 会导致疼痛或不适,过轻则起 不到按摩效果。
按摩时间
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一般控制 在3-5分钟,可根据个人情况适 当调整。
按摩方法
可采用点按、揉按、推按等多 种按摩方法,以达到疏通经络
和力度。
PART 06
三焦经在临床应用中的价 值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1 2
呼吸系统疾病
三焦经穴位刺激可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咳嗽、气 喘等症状,对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 辅助治疗作用。
消化系统疾病
通过调节三焦经,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 能,缓解胃痛、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症状。
PART 02
三焦经经络穴位图谱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三焦经经络走向
01
02
03
起始于无名指末端
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尺侧 端,向上出于四、五掌骨 间。
上行于上肢外侧
沿着手背至腕部,向上通 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 至肩部。
三焦经—搜狗百科
三焦经—搜狗百科展开全文三焦经穴位名称:关冲 [井穴]【定位】:无名指尺侧端,距指甲角0.1寸(指寸)【作用】:疏风清热,醒神开窍。
【主治】:①热病,昏厥;②咽喉肿痛;③头痛,目赤,耳聋。
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类别】:井穴穴位名称:液门[荥穴]【定位】:第4、5掌指关节之间的前缘凹陷中【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目赤、耳鸣,耳聋、麻痹等头面五官热性病症;②疟疾;③手背痛。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类别】:荥穴[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穴位名称:中渚[输穴]【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目赤;②耳鸣,耳聋;③咽喉肿痛;②两肩胛之间痛,腿疼,手指不能屈伸。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类别】:输穴穴名:关冲穴、液门穴、中渚穴、阳池穴、外关穴、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天井穴、清冷渊穴、消泺穴、臑会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风穴、瘈脉穴、颅息穴、角孙穴、耳门穴、耳和髎穴、丝竹空穴。
[配伍]配角孙治耳鸣耳聋;配太白治大便难;配支沟、内庭治嗌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穴位名称:阳池[原穴]【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作用】:散风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①消渴;②疟疾;③腕痛;④耳聋。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穴【类别】:原穴穴位名称: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作用】:祛邪清热,疏经活络。
【主治】:①热病,头痛,目赤肿痛;②耳鸣,耳聋;③胁肋病,上肢痹痛。
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
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十二经络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经络。
学习十二经络的名称和走向确实需要一些时间和努力。
下面是一个记忆口诀,帮助您快速记忆十二经络的名称和走向。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每个经络的名称和位置:1.手太阴肺经:起于胸部(肺经藏于肺脏之中),经三焦,至手厥阴心包经。
2.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指端,经手阳明大肠经合谷,至鼻孔处。
3.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孔内,至足阳明胃经合谷。
4.足太阴脾经:起于足阳明胃经合谷,经胸部,至足太阴脾经合谷。
5.手少阴心经:起于心包经合谷,经心中,至手少阴心经少冲。
6.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太阴心经少冲,经手太阳小肠经少泽,至手太阳小肠经天池。
7.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经足太阳膀胱经率谷,至足太阳膀胱经承山。
8.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太阳膀胱经承山,经足少阴肾经涌泉,至足少阴肾经然谷。
9.手厥阴心包经:起于手少阴心经然谷,经手厥阴心包经间使,至手厥阴心包经青灵。
10.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厥阴心包经青灵,经手少阳三焦经營门,至手少阳三焦经渊液。
11.足少阳胆经:起眉毛间,经足少阳胆经环跳,至足少阳胆经丘墟。
12.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少阳胆经丘墟,经足厥阴肝经行间,至足厥阴肝经大敦。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记忆口诀来帮助记忆:太阳、阳明、太阴肺,肺经藏于脏中间。
手太阴的位置还得记,经过三焦到手心。
从手心到指末端,手阳明大肠经怎么走?经过合谷再到鼻,千万别记反脚。
鼻孔处起足阳明胃,合谷之后继续记。
胃经连至足太阴,合谷在胸部停。
接着到脾经处,再找足太阴。
经着胸、臂再到脚,走到脚趾再见。
心包经过手少阴,心中穿行心火旺。
记住心经少冲是那儿,手太阳小肠经细数。
经络穿越手臂线,到了手太阳小肠经天池。
最后串联脚上的膀胱,到睛目内眦见起。
脚上的膀胱经过率谷,到脚跟再忆心头。
绕过肾经的地方,到脚心然谷入。
手心抵达间使间,到青灵结束心包舞。
少阳三焦从青灵起,營门燃烧缓慢移。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经络畅通全身轻松《黄帝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人体有12条正经,外加任督二脉,一共14条经络。
人体的经络必须保持畅通,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
换句话说,经络既是人体的总控系统,又是预防疾病的医疗保健系统。
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阳光,空气,水,电,磁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作用。
当人体加以按摩,温灸,光,电,磁等不同的物理刺激时,这些功能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入人体,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调整,使人体达到一种经络畅通,阴平阳秘的核心状态。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不是累了休息,而是有规律休息,大自然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的,如一年的节候规律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而人体的经络运行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每天的12个不同时辰,分别对应着12条经络,分别都有不同的运作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经络子午流注。
1、手阳明大肠经(养生时间:早05~07点,最宜排便)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大肠经不通常见症状:牙痛、头痛、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缓解头痛。
生理功能打通大肠经可有效防治皮肤疾病可以帮助人体增加阳气把多余火气祛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主治疾病主要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痛;头面部疾病的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疾病的神经性皮肤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主要穴位及作用商阳:位置食指指甲跟外侧作用便秘合谷:位置拇指、食指掌纹端作用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温溜(牙痛):位置拇指侧,腕横纹上四寸作用骨外旁此为聚阳气穴,可补阳气(如果虚寒体质可多灸,燥热时可刮痧泻火)急起的痘痘曲池:位置肘横纹外端点作用降血压的作用、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秘的效果,脏腑病。
轻松学习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及重点穴位
轻松学习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及重点穴位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沿着上肢外侧的中间上行头面部,具体的循行路线如下:体表段:起于无名指的尺侧段,沿着上肢外侧正中上行,经肩、颈,绕耳,止于眉梢,在目外眦和足少阳胆经相交接。
体内:布膻中,络心包,属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和耳联系密切,《内经》原文记载说,“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所以本经常用来治疗耳疾,比如耳鸣耳聋。
本经还可以主治下列的病症,头面五官的疾病,偏头痛,目赤肿痛,咽喉痛等,以及经脉循行所过的病症,臂、肘臂、肩背、颈项的疼痛等不适症状。
手少阳三焦经我们重点学习外关、肩髎和翳风穴。
•外关【位置】在尺桡两骨之间,指伸肌和小指伸肌之间,腕关节上2寸左右。
【取穴方法】循摸时,患者前臂的体位非常重要,不要旋前或旋后,避免尺桡骨重叠。
先从阳池循摸到腕关节,从腕关节往上可触及伸肌支持带,越过后沿着手少阳经的缝隙往上会感触到一个较大的凹陷。
此凹陷位于尺桡骨之间,在指伸肌和小指伸肌之间就是外关的缝隙。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开窍,活络止痛【主治】近治作用-上肢痿痹远治作用−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头痛、落枕。
特殊作用−感冒发热等外感表症;腰扭伤、踝关节扭伤。
【考证】《标幽赋》曰: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腰腿在表之病。
•肩髎【位置】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肩髃穴后方寸许的凹陷中。
【取穴方法】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出现两个凹陷窝,后面一个凹陷窝即肩髎穴。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肩关节周围炎等【考证】《针灸甲乙经》:肩重不举,臂痛,肩髎穴主之。
《千金方》:臂痛,肩髎穴、天宗穴,阳谷穴。
•翳风【位置】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取穴方法】取正坐位或者侧卧位,在耳垂后方可以触摸到一个凹陷,张口时此凹陷更明显,就是翳风穴。
【功效】聪耳通窍,散内泄热【主治】翳风穴主要用于治疗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颊肿,牙痛,耳鸣,耳聋,腮腺炎,也可以用于膈肌痉挛。
经络学-手少阳三焦经
【刺法 Method】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外关* WàiguānSJ 5)络穴,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
【定位 Location】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 与肘尖的连线上,腕 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 桡骨之间。
外关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和指伸 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浅层布 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静 脉的属支。深层有骨间后动、静脉 和骨间后神经。
【主治 Indications】 1.上肢痿痹, 肘臂屈伸不利, 肩背痛,腕关节疼痛,手指疼 痛,手颤。 2.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 鸣,耳聋 。 3.颈项强痛,落枕,胸胁痛。
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灵 枢·经脉》)
(二)手少阳络脉
络脉从内关注胸中合心包。经别下走二焦,散于胸 中。
(三)手少阳经别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 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 合心主。
实,则肘挛;虚,则不收。 取之所别也。 (《灵枢·经 脉》)
(四)手少阳经筋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 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 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 肩,走颈,合手太阳。其 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 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 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 角。 (《灵枢·经筋》)
【刺法 Method】 直刺0.5~1.0寸。
3.翳风* Yīfēng (SJ 17)
【定位 Location】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 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翳风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浅层分布有 耳大神经和颈外静脉的属支。深层有 颈外动脉的分支、耳后动脉、面神经 等。
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
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人体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是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途径。
十二经络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通道,它们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贯穿全身,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掌握十二经络的位置、走向和特点对于中医学的学习和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记忆十二经络的位置和走向,我整理了一套口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轻松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套口诀吧!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十二经络的名称和主要走向。
十二经络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它们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沿着特定的走向贯穿全身。
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十二经络快速记忆的口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随鱼际,肺系鱼际下行腕,入寸口中指间。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次指关节,上行肘关节,经臂肱,交合肩部。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络唇下,别入环跳,向下行,抵颐下。
足太阴脾经,起于大姆指下,上行腿股,经胸胁,入心包。
手少阴心经,起于小指端,上行鱼际,入掌中,上肘入腋下。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次指关节,上行腕横,入肘,上臂外廉。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额入发,过头顶,下项上背。
足少阴肾经,起于内踝下,上行腿股,经腹部,入膀胱。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中指次指关节,上行鱼际,入腋下。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次指关节,上行腕横,入肘,上臂内廉。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上行额角,横行头顶,下项上背。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脚趾次趾关节,上行腿股,入腹部,过肝,上膈。
通过这套口诀,我们可以轻松地记忆十二经络的位置和走向,为中医学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注重中医养生,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教你记住人体12条经络
教你记住人体12条经络(节选自马悦凌《不生病的智慧》)12经络就是人体的天然药库很多初学者都反映,中医的经络学实在太难理解了。
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就容易多了。
1.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2.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
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
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
12条经络在人体的循环路线如图。
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那么这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
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
三焦经——精选推荐
三焦经⼀经脉1循⾏《灵枢·经脉》:循⾏:《灵枢·经脉》:三焦⼿少阳之脉,起于⼩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表腕,出臂外两⾻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交出⾜少阳之后,⼊缺盆,布膻中,散络⼼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后,直上出⽿上⾓,以屈下颊⾄出其⽀者,从⽿后⼊⽿中,出⾛⽿前,过客主⼈,前交颊,⾄⽬锐眦。
⼿少阳三焦经:起始于⽆名指末端(关冲),上⾏⼩指与⽆名指之间(液门),沿着⼿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尺⾻、桡⾻)之间(外关、⽀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交出⾜少阳经的后⾯(天髎,会秉风、肩井、⼤椎),进⼊缺盆(锁⾻上窝),分布于膻中(纵隔中),散络于⼼包,通过膈肌,⼴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脉:从膻中上⾏,出锁⾻上窝,上向颈旁,联系⽿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直上出⽿上⽅(⾓孙;会颔厌、悬厘、上关),弯下向⾯颊,⾄眼下(颧髎)。
⽿后⽀脉:从⽿后进⼊⽿中,出⾛⽿前(和髎、⽿门;会听会),经过上关前,交⾯颊,到外眼⾓(丝⽵空;会瞳⼦髎),接⾜少阳胆经。
此外,三焦下合于⾜太阳膀胱经的委阳⽳。
2病候《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
是主⽓所⽣病者:汗出,⽬锐眦痛,颊肿,⽿后、肩、臑、肘、臂外皆痛,⼩指次指不⽤。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聋,⽿鸣,咽颊肿,喉咙痛。
本经⽳主治“⽓”⽅⾯所发⽣病症:⾃汗出,眼睛外眦痛,⾯颊肿,⽿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均可发⽣病痛,⼩指侧的次指(⽆名指)不好使⽤。
⼆络脉名⽈外关,即从外关⽳处由⼿少阳经脉分出。
在腕横纹上两⼨(外关)处分出来后向上绕过前臂外侧上⾏,注⼊于胸中会合⼿厥阴经⾄⼼包络。
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两证:实证为肘关节部痉挛;虚证为肘关节部纵缓不收,即不能屈。
当取外关⽳治之。
三经别从⼿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锁⾻上窝。
10三焦经人体经络讲义穴位图谱
【功效】 泄尺三骨焦与之桡热骨。之间。
四渎
【【主主治治】】 ●● 热便病秘,,头热痛病,(目“赤照肿海痛、,支耳沟鸣通,耳大聋便之秘” ——《玉龙
赋》)
● 胸胁痛
●● 上胁肢肋痿痛痹,落枕(“胁痛觅支沟”)
阳维主表,●为全耳身鸣退,热耳要聋穴之一。可配:大椎、曲池、合谷、十宣。
【操作】 直刺00..55~~11.0.寸0寸。。
精品
10三焦经人体经络穴位图 谱
手少阳三焦经脉循行原文
小指次指之端:无两名指指之末间端:。第四、五指缝间。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 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 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 下膈,遍属三焦。循遍臂臑手属外外表三两上腕焦骨肩::::指指前沿手遍臂着背及伸上腕贯上侧臂关肘、,的节:中尺伸部通、骨侧。过下与到肘三桡达尖焦骨肩部。。部。。
肩井 天髎 曲垣
角孙
颅息
瘈脉
翳风
17.翳风* SJ 17
天牖
【定位】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 耳鸣,耳聋,聤耳(配听会)
● 口喎 ,牙关紧闭,齿痛,呃逆,瘰疬,颊肿
【操作】 直刺0.8~1.2寸。
角孙
20.角孙 SJ 20 【定位】 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 ● 目翳,齿痛,痄腮
手少阳三焦经脉循行简示
耳上角
面颊
眶下
耳后 入 出 耳耳
项 中前
目外眦 (胆)
小指次指端 交足少阳之后 缺盆
两指间 腕骨
肩 上臂外
前臂外两骨间 肘
膻中(络心包) 遍属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病候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的特定通道,贯穿于全身,并与脏腑器官相互联系。
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以及经络养生的相关知识。
一、手太阳膀胱经手太阳膀胱经起于小指端,沿手臂后侧上行,经过颈部到达头部。
它主要负责眼睛、头部和背部的生理功能,并参与调节阳气的活动。
二、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向上行经手臂前侧,沿上臂走向肩部。
它主要影响鼻、面部、颈部和肩部的功能,能够调节气血的循环。
三、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向上行经手臂侧面,通过肩部到达头部。
它的作用主要涉及耳朵、面部的功能,能够调节水液代谢。
四、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向上行经手臂后侧,通过肩部到达头部。
它的作用主要包括耳朵、面部和头部的功能,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五、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眶下,向上行经头部,循颈部、背部下行至足底。
它对于头部、颈部、背部和下肢有着重要的调节功能,可以影响阳气的循环。
六、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下,向下行经面颊、喉咙,绕过乳房部,沿着腹部下行至足背部。
它主要调节口腔、消化系统以及乳房的功能,对于脾胃功能的平衡非常重要。
七、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两侧,向上行经脚背,通过膝部绕行胸胁至夹腋下。
它主要调节肝脏和胸胁部位的功能,对于情绪的调节和血液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八、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起于足小趾外侧,向上行经足背,通过膝部连接大腿和腹部,再经腹部上行至胸胁。
它的主要功能涉及头部、颈部和胸腹部,能够调节胆囊和胆汁的分泌。
九、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外眦,向下行经耳后、颈部,沿背部、臀部到达足背部。
它的作用主要包括头部、颈部、背部和下肢的功能,具有调节阳气的作用。
十、足阳明小肠经足阳明小肠经起于目外眦,向下行经耳后、颈部,沿手臂后侧到达掌心。
它主要影响耳朵、面部的功能,对于水液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手少阳三焦经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手少阳三焦经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手少阳三焦经介绍
手少阳三焦经又可称为“耳脉”,是耳朵的忠实守护者,它分布于人体体侧,就像一扇门的门轴,起始于无名指末端的关冲穴,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手背出于前臂伸侧两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通过肩部,进入缺盆穴,分布于膻中。
手少阳三焦经经络穴位
关冲穴液门穴中渚穴阳池穴外关穴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天井穴清冷渊穴消泺穴臑会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风穴瘈脉穴颅息穴角孙穴耳门穴耳和髎穴丝竹空穴
手少阳三焦经运行时间
亥时(21:00~23:00)
手少阳三焦经作用和功能
本经穴主治“气”方面所发生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发生病痛等。
手少阳三焦经相关疾病
脏腑症:三焦发生病变时,上焦容易心烦胸闷、心悸咳嗽;中焦病变易脾胃胀痛、食欲不振;下焦病变,会出现水肿、遗尿、便秘等。
经络症:三焦经不畅时,容易出现胃脘痛、腹胀、嗳气、食不下、呕恶、小便不利、烦心、心痛、失眠等病症。
日常如何养护手少阳三焦经
作为六腑中最大的腑——三焦,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通百脉,在这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因此此时要保持心平气和。
不生气,不狂喜,不大悲。
如果赌气、怄气、发脾气,夜里11点气都还没消,那么第二天一定精神萎靡不振。
三焦经主要集中在人体头部、颈部和手臂外侧,在亥时入睡前,看电视或者听音乐的时候,轻轻拍打三焦经,对水谷、水液、元气的运行非常有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 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 。 系耳后:系,音计,用作动词。 出页 :音拙,指目下颧部。 耳上角:指耳部上方。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 交颊,至目锐眦。 目锐眦:外眼角部。 客主人:指胆经上关穴。 膻中:膻,音但。 交出足少阳之后:指本经天髎穴在 指胸内心脏之外,两肺之间的部位。 足少阳肩井穴之后。
关冲
液门
3.中渚* SJ 3 输穴 中渚 1 .关冲* SJ 1 井穴 【定位】 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 ( 掌指关节 ) 的后方, 【定位】 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2.液门 SJ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 2 荥穴 【主治】 ● 热病,昏厥,中暑 【定位】 在手背部,当第四、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 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口干苦 【主治】 【主治】 ● 头痛,耳鸣,耳聋,目赤,咽喉肿痛 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 【操作】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疟疾 ● 热病,消渴,疟疾 阳池 ● 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疼痛 (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痊) 【操作】 直刺0.3~0.5寸。
【主治】 【操作】 ● 耳聋,偏头痛,癫痫
● 瘰疬,肘臂痛
直刺0.5~1.0寸。
臑会 消泺 清冷渊 天井
肩髎
14.肩髎* SJ 14 【定位】 【主治】 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 呈现凹陷处。 ● 肩臂挛痛不遂
【操作】
直刺0.8~1.2寸。
肩井
天髎 【定位】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 耳鸣,耳聋,聤耳(配听会) ● 口喎 ,牙关紧闭,齿痛,呃逆,瘰疬,颊肿
平刺 0.5~ 1.0寸。不灸。 ● 齿痛(耳门、丝竹空,住牙痛于顷刻 ——《百症赋》)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 【操作】 微张口,直刺0.5~ 1.0寸。
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 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 ● ● 胁肋痛,落枕(“胁痛觅支沟”) 胸胁痛 ● 耳鸣,耳聋 ● 上肢痿痹 【操作】 直刺0.5~1.0寸。 阳维主表,为全身退热要穴之一。可配:大椎、曲池、合谷、十宣。
【操作】
直刺0.5~1.0寸。
10.天井* SJ 10 合穴 【定位】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瘈脉 翳风 天牖
【操作】
直刺0.8~1.2寸。
角孙
20.角孙 SJ 20 【定位】 【主治】 【操作】 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 目翳,齿痛,痄腮 ● 偏头痛,项强 平刺0.3~ 0.5寸。小儿腮腺炎宜用灯火灸。
丝竹空
耳和髎 耳门
23 21.丝竹空 .耳门* *SJSJ 2123 【定位】 【定位】 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 【主治】 【主治】 【操作】 ● 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目眩 张口有凹陷处。 ● 耳鸣,耳聋,聤耳 头痛,癫狂痫 ●
4.阳池* SJ 4 原穴 【定位】 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功效】 疏调三焦原气
【主治】
● 耳聋,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 疟疾,消渴 ● 腕痛
阳池
外关 会宗 支沟 6.支沟* SJ 6 经穴 (飞虎) 三阳络 【定位】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 3寸,
5.外关* 【功效】 【定位】 【主治】 赋》) 【主治】 尺骨与桡骨之间。 SJ 5 络穴,八脉交会穴之——通阳维脉 泄三焦之热。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 ● 便秘,热病(“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 ——《玉龙 四渎 尺骨与桡骨之间。
手少阳三焦经脉循行简示
耳上角 面颊 眶下
耳后
项
入 耳 中
出 耳 前
目外眦 (胆)
小指次指端
两指间 腕骨 前臂外两骨间
交足少阳之后
肩
缺盆
膻中(络心包) 上臂外 遍属三焦 肘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体表循行:起于手无名指尺侧端关 冲穴,经上肢外侧中间上行,至项 部、颞部,止于眉梢丝竹空穴。 主治:1、头、耳、目、咽喉、胁 肋部病证 2、热病 3、本经循行部位病变 腧穴:本经一侧23穴 13穴在上肢外侧 10穴分布于侧头、项、肩部
十、手少阳三焦经
67
十、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经络
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与手厥阴心包经衔接, 在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耳、目,属三焦,络心包。 经别下走三焦,散于胸中。 经筋结于腕、肘部,上肩,又系舌本,上曲牙, 循耳前,上乘颔,属目外眦,结于额角。
手少阳三焦经脉循行原文
小指次指之端:无名指末端。 两指之间:第四、五指缝间。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 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 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 下膈,遍属三焦。 遍属三焦:指遍及上、中、下三焦。 循 臂外两骨:前臂伸侧,尺骨与桡骨。 臑 手表腕:指手背腕关节部。 外上肩:沿着上臂的伸侧到达肩部。 贯肘:通过肘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