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农业贷款中自然灾害风险的度量研究

合集下载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报告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报告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摘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以及我国经融体制的改革,促使外资银行逐渐将发展的目光投向地,从而加剧了我国金融银行的竞争趋势,并使国的金融风险剧增,农村商业银行在近十几年的服务过程中,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对风险的管控,以在确保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风险,其次对所存在的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最后为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模式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一、前言21世纪初,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度的变迁,农村商业银行兴起,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于2010年在成功上市,至此拉开了农村商业银行上市的序幕,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已迈入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

作为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本质依旧是经营风险的组织,以经营风险来实现风险收益。

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尽量降低或者规避风险,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就需要对自身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二、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中所存在的风险(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当前,农村商业银行整体上存在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其在实际工作中所注重的是自身业务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对其业务中所存在风险的管理。

大多数业务人员认为风险管控工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工作,与自身的工作不存在联系;也有很多员工认为要想控制风险,必将影响业务量的增长,对于风险控制与业务利润的关系缺乏全面且正确的认识。

此外,在很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中,管理人员将风险控制的途径选择在了降低业务量上,致使不仅没有降低风险,反而影响到了农村商业银行利润目标的实现。

(二)风险计量体系尚未完善,致使风险管理力度不足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计量体系的建设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风险管理所生成的数据无法实现全面的分析,而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多,从而致使其对自身所存在的风险无法实现有效地降低或者规避。

农商行助农贷款风险识别及防范策略

农商行助农贷款风险识别及防范策略

1132022年1期 (1月上旬)金融天地摘要:本文立足于所在区域的涉农项目特点,以县级市农商行信贷风险防范为视角,在农村产业集群化发展背景下对文章主题展开了探讨。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为了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商行需发挥积极的资金融通职能。

目前,农商行在风险识别中主要面临三大挑战:政策性导向降低风险识别程度、市场化运营制约风险识别视野、产业集群化增大风险识别难度。

防范策略包括:明确县域市政府公权力的作用边界、完善和创新农商行信贷内控模式、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市场研判、完备合约管理转换助农实现方式。

关键词:农商行;助农贷款;风险;防范2021年中央第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事实上成为了支撑农业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了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商行需发挥积极的资金融通职能。

在对本土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营业务的考察可知,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合作社主要以特种经济鱼类养殖,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为主要业务内容。

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上述业务内容,它们又构成了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分工格局,这就为农村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

随着农业生产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农商行在发放助农贷款时也承受着愈来愈大的风险。

这种风险不仅来源于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还来自于发达地区农产品商品化后的市场环境。

为此,本文将立足于县域农商行的运营特点,对如何防范助农贷款风险作出探讨。

一、相关研究述评(一)相关研究概述近年来,针对农商行信贷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大量涌现。

这里,笔者选取代表性的研究观点给予概述:1.有研究基于实证研究,对农商行小微贷款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估计。

研究显示,小微企业规模、企业主年龄、企业主个人信用状况、企业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因素,以及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均与贷款风险负显著相关。

该研究利用调研数据对风险即时估测预警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农业自然灾害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业自然灾害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年12月Dec.2021第45卷第6期Vol.45,No.6热带农业工程TROPICAL AGRICULTURAL ENCINEERING农业自然灾害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①刘晓诺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摘要农业自然灾害是由极端气候条件和人类不合理行为相互交织的结果。

其产生的一系列危害和损失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堵点”和难点。

因此,构建全方位、综合的农业自然灾害治理体系是有效防范农业自然灾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然而,当前对农业自然灾害的治理仍存在地方政府职责边界模糊、既有治理结构不合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不足、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适应性明显滞后、技术赋能自然灾害治理水平低下等瓶颈,致使地方政府治理效能低下。

鉴于此,提出化解以上治理难题应重点优化既有农业自然灾害治理结构、推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治,以及提高技术赋能农业自然灾害治理水平的防范和优化策略,旨在实现对农业自然灾害的有效治理,最终实现农业自然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农业;自然灾害;治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42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Natural DisastersLIU Xiaonuo(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1620)Abstract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s are the result of extreme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unreasonable hu ‐man behavior.A series of harms and losses are the important "blocking points"and difficultie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basis and guarantee for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However,the current governance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 is still fuzzy responsibilities of local government boundaries,namely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insufficient complicit in plural,cadres and peasants adaptability obviously lag information man ‐agement technology,the moder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ssignment to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bottlenecks,low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local governance efficiency is low and the effect is not very ideal.In view of this,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promoting agri ‐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s of government-led complicit in plural co-government,improving technology level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 governance,aim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 and finally realizes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 ‐agement ability.Keywords agriculture ;natural disasters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农业自然灾害是以极端的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复杂混合共同产生变异为主要原因而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其不利后果的灾难性事件。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研究》范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愈发突出。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度量和管理对于保障银行资产质量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及问题1. 信用风险现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贷款业务中。

由于经济周期、政策调整、企业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可能发生变化,导致银行贷款无法按时收回,从而产生信用风险。

2. 存在的问题(1)信用风险度量体系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度量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科学的度量体系,导致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不高。

(2)风险管理意识不足:部分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3)信息不对称: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

三、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模型研究1. 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评估法、信用评分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准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1)KMV模型:KMV模型是一种基于借款人公开信息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通过分析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预测违约概率。

(2)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是一种基于市场数据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通过分析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转移概率和违约概率,计算贷款的预期损失和波动性。

(3)我国商业银行在实践中应用的度量模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实践中逐渐引入了KMV、CreditMetrics等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进行改进和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四、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及实施建议1. 完善信用风险度量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信用风险度量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分析1. 引言1.1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分析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分析是指对农村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信贷业务风险也日益突出。

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分析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包括信贷业务风险的定义与特点、风险的来源、影响因素、防范措施以及管理挑战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农村商业银行有效应对各类风险,保障其信贷业务的稳健运行。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全面剖析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实质和内在机制,为相关部门和银行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信贷业务风险的定义与特点信贷业务风险是指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损失可能性。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不确定性:信贷业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银行无法完全控制和预测借款人未来的还款能力和意愿,可能会导致信贷违约风险。

2. 多样性:信贷业务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贷款和借款人,包括个人、企业、国家等,因此风险种类繁多,需要银行根据不同借款人和业务种类的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

3. 杠杆效应:信贷业务通常是以借款和贷款的形式进行,银行借款人的资金进行再投资,借款放大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但也增加了信贷风险的杠杆效应,一旦发生违约可能会导致严重损失。

4. 不对称性:银行和借款人在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存在不对称性,银行往往无法获得借款人真实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造成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信贷业务风险。

信贷业务风险是银行在信贷业务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可能性,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杠杆效应和不对称性等特点。

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需认真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以确保自身资产安全和良好运营。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的风险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的风险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的风险管理作者:张靓来源:《理财·财经版》2018年第11期农户货款是农商银行“三农”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货款贷款的风险预估、期中审核和事后风险管控,然后分析了当今农村贷款现状,最后得出结论:要从贷款业务模式更换、风险管控标准定制以及建立贷款细则等方面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货款风险防控。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农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产业支持规划,让农业的发展面向现代化的精耕细作,面向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各个地方结合自身地域特色打造出了现代田园综合体,发展了农家乐、农业观光旅游种植、农业休闲生态区;在使农民获得收益的同时,也提升和加强了其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使其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面向三农、商业运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三农”和县域业务提出的基本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开始有了初步发展,新增了贷款业务、理财业务等,但由于农民自身水平有限,加上相关人员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与鼓励贷款行为的作用,所以农民在贷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且无人解决,如因贷款不合理造成的资不抵债问题,加大了贷款风险;贷款成本问题等。

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商业银行在推广农户贷款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成为当下相关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首先从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点进行阐述,按照农户贷款贷前、贷中、贷后等方面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建议从改进贷款业务模式、建立贷款风险管控预防措施、建立农户个人信息库和完善农村贷款资金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让农户既能全面了解并掌握贷款情况,又能安心贷款,没有后顾之忧。

一、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现状所谓信贷风险,就是在银行将贷款拨给客户之后,客户无法按着贷款合同上规定的日期归还贷款或者利息而存在的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机构,其组建主体是由多方构成的,一般有该区域内的农民、商人、企业等,他们通过一定形式签订股份制协议,开展金融业务。

《NC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业务及其风险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NC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业务及其风险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NC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业务及其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涉农贷款业务已成为NC农商银行重要的业务领域。

本文将对NC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业务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风险影响因素,以期为银行在涉农贷款业务的发展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二、NC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业务概述(一)业务类型及特点NC农商银行的涉农贷款业务主要包括农村种植业贷款、农村养殖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

这些贷款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复杂性,需要银行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和业务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和风险控制。

(二)业务发展背景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涉农贷款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NC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涉农贷款业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涉农贷款业务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涉农贷款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加之部分农户信用意识不强,导致贷款违约率较高。

此外,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企业或个人还款能力较弱,也增加了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价格波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风险等方面。

农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从而影响涉农贷款的还款情况。

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风险则主要表现在投资回收期长、投资效益不确定等方面。

(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员工操作失误等方面。

由于涉农贷款业务涉及面广、流程复杂,对银行内部管理和员工素质要求较高。

一旦内部管理不善或员工操作失误,可能导致贷款审批不严、放款不当等问题,从而增加风险。

四、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一)加强信用评估与风险管理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农户、农村企业等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力度,对涉农贷款业务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

(二)优化市场分析与预测机制银行应建立有效的市场分析与预测机制,对农产品价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市场因素进行跟踪分析,以便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

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农业的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关键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天气、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灾害风险评估的概念入手,探讨农业灾害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意义。

一、灾害风险评估的概念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对某个区域或对象,通过综合分析其暴露性、易感性和承受性等因素,对其发生潜在灾害的程度和可能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判断。

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则是在这一框架下对农业生产中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和管理。

二、农业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1.历史资料分析法通过对历史上发生的类似灾害的发生规律、影响程度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来推断未来灾害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这种方法优点在于经验丰富的专家可以快速评估出当前情况的灾害风险水平,缺点在于大部分农民或农业从业者缺乏灾害历史数据,难以进行准确的评估。

2.模型模拟法通过利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模拟出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

该方法优点在于其科学和客观性,但是由于模型建立和数据处理难度大,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时间。

3.现场实测法通过现场实地走访和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结合专家的意见和经验,来判断灾害风险的程度。

由于现场调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农业种植情况等多个因素,其评估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三、农业灾害风险管理的方法在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农业灾害风险管理的方法可以主要分为如下几种:1.加强农业生产的监测和预测能力,提前做好准备,预判并抵御灾害风险的可能发生。

2.加强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观念和认识,并培养其对灾害管理的能力和意识,使其更好地保护农作物和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3.引入农业保险等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为农民提供遭受自然灾害时的物资和经济保障。

四、农业灾害风险管理的意义在当今社会,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尖锐,灾害风险管理成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农业领域,灾害风险的产生和扩大不仅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还直接影响的食品供应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 行农 业贷 款 中 自然灾 害风 险的度量研 究
张龙 翔
( 武汉大 学 经济与管理 学院,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2 )
【 摘 要 】 自然灾害风险是农 业生产 面临的最大风险 , 也 是农业贷款产 生损失的最主要原 因。 由于 自然灾害 的发 生和作用具 有不确定性 , 我国银行的农业类贷款 中并未根据 自然 灾害风 险的影响制定贷款价格。文章 以农作 物产 量为计 量指标 , 通过 时间序 列模 型拟 合农作物产量 , 并采 用非参数信息扩展 得到农作物损失分布 情况 , 从 而为科学 、 定量地度量 自然 灾 害 风 险提 供 了可 能 。
【 关 键 词 】 农 业贷款; 自然灾害; 度量方 法 【 中图分 类号 】 F 8 3 0 . 5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7 6 8 ( 2 0 1 3 ) 0 8 — 0 0 5 3 — 0 3
一农 业 自然 灾害 损失 的估 算
一 一
自然灾 害风 险是指 因 自然 力的不 规则变 化产生 的现 象所 导致危害经济 活动 、 物质生产或生命 安全的风 险。对农 业生产 而言 , 自然灾 害风险 存在低 频高损 的特点 , 即灾 害发生频 率不 高, 但 灾害一旦 发生 , 对 一定 区域 的农 业生 产将产 生致命 的打 击 。 自然灾害风 险是农业贷款 中最 主要 的风 险 , 但 由于 自然灾 害的大小 和频率难 以度 量 ,我 国银行 通常并 不单独 计算该 风 险。随着我 国银行 对农 业生产支持 力度 的提高 , 农业贷 款 日益 成为银行 的主要业 务和收入来源之 一 , 如何 对 自然灾 害风险进 行度量 、 定价 、 管理 , 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必须面对 的问题 。 对 于农业 贷款 , 其 自然灾 害风险损失是通 过农作物产量 相 对 于正常产量 的减少 来表现 的 , 因此 , 农 业贷 款 的 自然风 险溢 价是通过 寻找农作 物的产量分布 函数来计算 的。目前描 述农 作 物产 量分布 和测量产 量风 险 的模 型分 为参数模 型和 非参数模 型 。参数模 型假定产量 减少服从某一 已知分布 , 然后使用样 本 作参 数拟合 , B o t t s ( 1 9 5 8 ) 的研究 认为农 业产 量服 从正 态分 布 , 但随着样本 的扩大 , 更多证据显示 农作物产量并 不服从正态 分 布, N e l s o n ( 1 9 8 9 ) 提出, 农作物 产量服从 B e t a 分布 , 而此后学 者 也根据其样本 分布设定 了诸 多分布形式 。近年来 , 由于非参数 估计 能避免参 数估计 中设定 分布形 式所带 来对 估计结 果 的影 响, 因而 日益被广 泛采用 。 T u r v e y ( 1 9 9 3 ) 在计 算保 险费率时采 用了农作物产 量的非参数估 计 , 但其 样本量过小 使得估计结果 准确度 不足 ; G o o d w i m( 2 0 0 0 ) 运 用经 验贝 叶斯核密 度估计 农作 物产量密度 , 优化了估计效果 。 在这些研究 的启示 下 , 国内在农 业 保险费率 的制定上对农作 物产量进行 了估 计 , 刘长标 ( 2 0 0 2 ) 通过 实 际 的产 粮 数据 检 验 了农 作 物 分布 的 正态 性 ,并使 用 AR I MA模 型对农 业保费精算 的 A HP方法进行 了改进 ,李文芳 ( 2 0 1 2 ) 使 用非参 数方法 对湖北 各 区域水稻 生产 的 自然灾 害进 行 了风险评估 。 本 文借鉴 农业 保费计 算 中对 自然灾 害风 险 的度 量方 法提 出 了 金 融 机 构 农 业 贷 款 自然 灾 害 损 失 的 计 量 , 从 而 为 金 融 机 构 农业贷款 的定 价与管理提供一种思路 。
农业生产所 面临的 自然灾 害不仅包 括干旱 、 洪涝 、 冷害 、 热 害、 连阴雨和大风 、 冰雹等气象 灾害 , 还 包含稻瘟病 、 稻 曲病 、 百 叶枯病 、 螟虫、 稻 飞虱 等病虫 害及地震 、 泥石流等 地质灾 害 , 这 些灾害都会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产量损失 。由于灾害的复杂性和 不确定性 , 在实 际研 究 中 , 无 法将产 量损失 与灾 害情 况一一 对 应, 但 通过 对农作 物产量 的统计性 描述 , 可 测算农作 物生长 期 内所有 自然灾害造成 的综合性影 响。 尽管 自然 灾害并非农作 物 产量变化 的唯一影响因素 , 但在一定 区域 范围和生产技术条 件 下,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可 以用农作 物产量 的规律性 变 化近似替代。 ( 一) 农作物单产减产率的估算 在农 业生产 中, 由于育种 、 种植技术 的演 变 , 农 作物不存 在 标 准 的单位 产量 , 但 总体而 言 , 农作物 单位产量 的变 动存在一 定 的统计 学规律。现代计量科学 的发展为农作物产量 的拟合提 供 了 可 行 的 方 法 。AR I M A模型 ( A u t o — R e g r e s s i v e I n t e ra g t e d M o v i n g A v e r a g e Mo d e 1 ) 是 研究 时 间序列变 量规 律 的重要 模 型 , 包含 3个 参数 : 自回归 阶数 ( p ) 、 差分 次数 ( d ) 和移动平 均阶数 ( q ) , 通 常 被 写作 A R I MA( P, d , q ) , 经 d次 差 分后 的平 稳 序列 A R MA( p, q ) 可写为 : = 1 l + … + ‘ + , - 01 卜l 一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