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B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知识题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答案:CA、铜的金属活动性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图像不符,错误;B、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浓度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与图像不符,错误;C、Mg比Zn 活泼,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与图像相符,正确;D、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镁的反应速率快,与图像不符,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2、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下列可回收垃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玻璃瓶B.塑料袋C.易拉罐D.废报纸答案:C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
A、玻璃瓶是由玻璃制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易拉罐是由铝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此选项符合题意;D、报纸含有的成分是天然的纤维素,不是金属材料,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刷防锈漆C .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 .给某些部位涂油答案:CA 、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能延长航母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B 、刷防锈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延长航母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C. 黄金的价格昂贵,通过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防锈,方法不可行,符合题意;D. 给某些部位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能延长航母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优练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2020春人教化学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优练题含答案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一、选择题。
1、金属有许多共性,但也有一些个性。
下列关于金属个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汞——我的“眼泪”最易落(熔点最低)B.钨——酷暑高温能奈我何(熔点最高)C.铜——我是电线上的长跑冠军(导电性最强)D.铁——美味佳肴有我的功劳(导热性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水银不是银②干冰不是冰③铅笔芯不含铅④金刚石不含金.A. ①④B. ②C. ②③D. ①②③④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D. 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4、下列关于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B.实验开始要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再加热C.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一氧化碳再停止加热D.实验过程要注意尾气处理5、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C.产生大量气泡D.溶液变为黑色6、下列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A. 玻璃B. 合成橡胶C. 生铁D. 陶瓷7、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 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B. 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 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D. 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8、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和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钉明显生锈B.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D.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水蒸气)直接接触9、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下列盐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 CuCl2B. AlCl3C. FeCl3D. AgCl12、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还原氧化铁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2021山东临沂中考)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高C.通常铝制品抗腐蚀性能比铁制品强D.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答案:B2.(2019四川内江中考)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不合理的是()A.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表面,保持洁净B.在钢铁表面喷油漆可防止生锈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D.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铸造成合金材料可优化其性能答案:A3.(2020山东青岛中考)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答案:B4.(2019山东泰安中考)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B5.(2019湖南湘潭中考改编)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的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答案:B6.(2021吉林中考)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答案:C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①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Mg>H;②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Cu;③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Mg>Ag;④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Cu>Ag;根据①②④,即可得出Mg>H,H>Cu,Cu>Ag,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铜>银。
故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的实验不需进行。
故选C。
2、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答案:AA、铁与氧气、水接触充分时最易生锈,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②中铁只与水接触,铁不锈蚀,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③铁只与空气接触,铁不锈蚀,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四个实验中,④中的铁钉与氧气、水接触最充分,生锈最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B.用盐水清洗菜刀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答案:B分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于生锈;B.用盐水清洗菜刀,会加速锈蚀;C.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会加速锈蚀,应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隔绝氧气、水,能有效防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1 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合金大多属于混合物。
2.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较高、硬度较大、密度较大等物理性质。
3.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6)硬度最大的金属:铬(7)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二.合金1.合金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特性:(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2)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三.常见金属材料的用途:(1)铜丝作电线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铁制品通常用作炊具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3)白炽灯灯丝通常用钨丝,是因为钨丝的熔点高;(4)体温计液柱用水银,是因为汞的熔点低;(5)铁合金:生铁和钢,区别:含碳量不同,作建筑材料、不锈钢医疗器械、炊具等。
(6)钛和钛合金:钛和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1.铝抗腐蚀性强的原因: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前强后弱】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H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
【氢前换氢】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一、知识回顾1. 金属的性质金属是指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的主要性质包括:•金属光泽:金属表面具有独特的光泽,称为金属光泽。
•导电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金属中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导热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热能可以在金属中迅速传导。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在拉伸的过程中不断延长。
•高熔点和高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一般在室温下都是固态。
2.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特点包括:•金属元素多为固态,具有金属光泽。
•金属元素通常是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正数。
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包括:•除了溴和汞以外,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是气态或液态。
•非金属元素通常是较差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通常形成共价键,形成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负数。
3.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元素通常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通常具有下列特点: - 化合物通常具有离子结构,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 金属和非金属的原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
- 化合物的离子数目要求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使化合物整体电荷为零。
4. 金属材料的使用金属材料由金属制品和金属合金组成。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的特点包括: -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 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 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二、能力提升1. 快速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答案。
1.以下不属于金属的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脆性2.金属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无法确定3.以下不属于非金属的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不导电 C. 不导热 D. 脆性4.下列元素中,不是非金属的是: A. 氧 B. 汞 C. 碳 D. 溴2. 选择题从下列每组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人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氢气燃烧生成水B.锌粒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C.镁条燃烧发耀眼白光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A 解析:AA、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此选项错误;B、锌粒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此选项正确;C、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此选项正确;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此选项正确。
故选A。
2.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氧气、水、过氧化氢都是含有氧元素的氧化物B.转化观: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属铁C.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D.变化观: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氯化氢A解析:AA、氧化物是化合物,氧气是单质,A错误。
B、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正确。
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正确。
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氯化氢,D正确。
故选:A。
3.取等质量的X、Y、Z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都生成+2价盐,反应情况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B.产生氢气质量:X>Y>ZC.X、Y、Z依次可能是Mg、Zn、FeD.反应所需时间:X<Y<Z B解析:BA、据图可以看出,X的斜线最陡,反应的速率最快,Y的斜线最平缓,故的速率最慢,故其活动性为X>Z>Y,故A错误;B、据图可以看出,反应结束后X生成的氢气最多,Z生成的氢气最少,所以产生的氢气质量应为X >Y >Z ,故B 正确;C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 >Zn >Fe ,而由A 的分析可知其活动性为X >Z >Y ,故C 错误;D 、由图象的信息可知完全反应时X 消耗的时间最短,Y 消耗的时间最长,所以反应所需时间:X <Z <Y ,故D 错误;故选:B 。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1)金属单质①金属单质的物理共性: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较大……大多数金属晶体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铝;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硬度最高的金属——铬;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常温呈液态);熔点最高的金属——钨;密度最小的金属——锂;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③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在考虑物质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2)合金①定义: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
②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大、抗腐蚀性更强、熔点更低。
(可以通过相互刻画来比较硬度的大小)③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
2.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可以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相同条件下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的氧化物薄膜。
①镁条和铝片在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②铁丝和铜片在点燃或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
③金在高温下也不能和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
(2)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酸→金属化合物+H2↑)可根据金属是否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相同条件下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反应剧烈程度即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这不仅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还受到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外因),如催化剂、温度、浓度、接触面积等,在设计方案时一定要注意变量控制。
①镁: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Mg + 2HCl = Mg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②锌:反应较剧烈,有较多气泡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B)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木桶.纯棉毛巾
2. 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钢铁腐蚀的是
A.表层镀锌 B.食盐水浸泡 C.制成合金 D.表层涂油
3. 下列关于铁制品的使用合理的是
A. 铁桶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农药
B. 菜刀用湿布包起来防止生锈
C. 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
D. 用铁锅长期存放醋
4.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 钢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B.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D. 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自行车生
锈
5. 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B. 测定两金属的密度
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 D. 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6.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Mn + 2HCl==MnC12 + H2↑
B. Mg + MnSO4==MgSO4 + Mn
C. Mn + Cu(NO3)2==Mn(NO3)2 + Cu
D. Fe + MnSO4==FeSO4 + Mn
7.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
硫
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 析
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 B.Z>Y>X C.Y>X>Z D.X>Z>Y
8.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不锈钢
B. 高锰酸钾
C. 黄铜
D. 生铁
9. 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
中
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 + 2C == Si +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0. 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 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D. 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
11. 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CuCl2=RCl2 + 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金属R可能是铝
C. 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 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2.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
必进行的实验是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13.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 铜可用于制作电线
C. 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D. 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14. 用锌从含有硝酸银的废液中回收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 Zn+Ag(NO3)2==Ag+Zn(NO3)2
B. Zn+AgNO3==Ag+ZnNO3
C. Zn+2AgNO3==2Ag+Zn(NO3)2
D. Zn+AgNO3==Ag+Zn(NO3)2
15. 下列解释不合理
...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与它们的组成中含碳量不同有关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关
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铁桶不能盛放波尔多液,是因为铁能与其中的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
16.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C. 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D. Ag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17. 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
18.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 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 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C. 古代的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19. 钛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
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
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
B. 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
C. 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
D. 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20. 两份质量分别为x、y的锌片,x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y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在相同
状况下放出氢气质量相同,则x与y的关系是
A. x>y
B. x=y
C. x<y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21.(12分)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2)在空气中,铝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a. ;
b. ;c . 。
(4)小明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22.(6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________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2)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高炉炼铁中产生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
法。
23.(8分)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G溶液为蓝色(提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
),它
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F:
(2)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3)写出物质C与E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
24.(12分)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要用其(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玻璃管里固体粉末的颜色变化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后“停止通入CO”
与“停止加热”的顺序是。
(4)实验时要在装置末端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25.(14分)钛是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
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对Ti、Al、Cu的金
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作出假设】
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三种猜想:
①Ti﹥Al﹥Cu;②;③ Al﹥Cu﹥Ti
【查阅资料】
该研究小组必须查阅的资料是。
(填序号)
①Ti能否与酸反应②Ti、Al、Cu三种金属的导电性
③Ti、Al、Cu中哪种金属的抗腐蚀性能最好④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为硫酸铜溶液
【设计实验】
(1)先用砂纸将金属打磨;
(2)同一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
【得出结论】三种猜想中正确的是,写出Ti(+4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结论应用】
(1)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研究时,条件控制是关键,以上叙述中用于条件控制的
描述
是。
(2)根据探究结果,你认为能否用Ti容器来盛装波尔多液?(填“能”或“否”)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6.(8分)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9.9g。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
(2)计算原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