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B型讲解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数学(理科)试题-Word版含答案
④,,.〔〕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②④12.等腰直角△内接于抛物线,为抛物线的顶点,,△的面积是16,抛物线的焦点为,假设是抛物线上的动点,那么的最大值为〔〕A. B.C.D.第二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总分值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那么.14.过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那么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5.数列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称等比数列,且,那么.16.在△中,假设,点,分别是,的中点,那么的取值范围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容许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假设时,0,求实数的值.18.圆,直线与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假设弦的垂直平分线过点,求实数的值.19.等差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1〕假设,,求实数的值;〔2〕当,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1.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离心率,且椭圆经过点,过椭圆的左焦点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1〕求椭圆的方程;〔2〕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轴交于点,求△的面积的取值范围.〔1〕当时,;〔2〕假设在上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天一大联考2021-2021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数学〔理科〕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 14.4 15. 16.三、解答题17.解:〔1〕,〔2〕因为,所以,那么当,时,0,即,解得.18.解:〔1〕把直线代入圆的方程,消去整理,得,由于直线交圆于,两点,故,即,解得或,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由于直线为弦的垂直平分线,且直线斜率为,那么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w,由于垂直平分弦,故圆心必在上,所以,解得,由于,所以符合题意.19.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得即所以解得所以.〔2〕由〔1〕得,所以,①,②②①得.∴.∵∴,∴,即,,∴对一切恒成立,∴,即.〔2〕设当时,,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21.解:〔1〕设椭圆的方程为〔〕,那么解得故椭圆的方程为.〔2〕设直线的方程为〔〕.由消去并整理得.易知,设,,那么,,设是的中点,那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因为,所以,因为,,所以的取值范围是.22.解:〔1〕当时,,,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因为,,,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2〕设.假设在上存在,使得,即成立,在上的最小值小于零.又,得〔舍去〕或.①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减,故在上的最小值为,由,可得.因为,所以.②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增,故在上的最小值为,由,可得〔满足〕.③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在上的最小值为.因为,所以,所以,即,不满足题意,舍去.综上可得或,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B型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B型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B型1.西周初期,王室能够推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期则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一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华夷之争已日趋激烈B.王权的影响已经不复存在C.君臣契约关系的解体D.王权衰微与大国争霸并存2.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
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是A.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D.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3.唐太宗说:“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
”(《贞观政要》卷三)据此可知,唐太宗A.重视地方官的人选B.主张提高地方官的素质C.担忧中央集权弱化D.反对君主权力受到约束4. 宋朝政治的基本特色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做到“无内乱”,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以及因其而引起的内讧、残杀。
这反映出两宋时期A.“家天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 制度建设预防措施执行较好C.士大夫集团与皇权相对制衡D. 传统伦理道德秩序得以重建5. 明代浙江杭州百货所聚,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处州的瓷器,温州的漆器,金华的火腿等,“皆以地得名”。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B.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艰难C.区域贸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D.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满清朝廷的特殊国情;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
据此可知A.西方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B.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D.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7.表1:由表1可以看出,洋务运动A.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B.自强思想贯穿运动始终C.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兴起D.求富强国思想与日俱增8.1905年前后,清廷南北立宪派掀起大规模舆论宣传,号召全民实行“剪发易服”,以为“我族咸与维新之开宗明义第一机关”。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理数试题(B卷) 含解析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理数试题(B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1A x y x ==-,{}2,1,1,2B =--,则A B =( )A .{}12,B .()1,2C .{}12--,D .[1,)+∞ 【答案】A考点:1、集合的表示方法;2、集合的交集.2。
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45627a a a =,则19a a =( )A .3B .6C .27D .9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等比数列{}n a 中,若45627a a a =3527a ==,得53a =,所以19a a =259a =,故选D 。
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3。
已知命题p :0x R ∃∈,200460x x ++<,则p ⌝为( ) A .x R ∀∈,2460x x ++≥ B .0x R ∃∈,200460x x ++> C .x R ∀∈,200460x x ++> D .0x R ∃∈,200460x x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将存在量词改成全称量词,然后否定结论,所以特称命题p :0x R ∃∈,200460x x ++<的否定是全称命题x R ∀∈,2460x x ++≥,故选A.考点:1、存在量词与全称量词;2、特称命题的否定形式。
4。
设函数3log ,09,()(4),9,x x f x f x x <≤⎧=⎨->⎩则1(13)2()3f f +的值为( )A .1B .0C .2-D .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3(13)1349log 92f f f =-===,3112()2log 233f ==-,所以1(13)2()3f f +220=-=,故选B.考点:1、分段函数的解析式;2、对数的基本运算. 5.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23π,且(3,4)a =-,||2b =,则|2|a b +=( ) A .23 B .2 C .221 D .84 【答案】C考点:1、向量的模与夹角;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天一大联考(全国卷)2017届高三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全国卷)2017届高三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1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内在超越品质成就了中国人的“境界”意识。
中国文化是一种以描述和体验为特征的文化,其中蕴含着“物我合一”“道器不离”“体用不二”“和谐共生”等中性智慧。
在中国哲学看来;人性是一个“向善”的不断自我实现、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伴随着这种向善过程的就是人的境界的提升。
在中国文化的实践中,境界是一种修为,境界是一种格调,境界更是一种层次。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对“境界”的领悟成了中国人实现自我人生超越的重要标志。
中国哲学强调个体的人生理想必须依托于个体的人生境界来实现,即人生理想需以完善最高人生境界为基础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首先以孔子为例,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个体的生命展示其实是一个文化成长的过程。
孔子在总结他一生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文化成长的最终目标就是养成像文武周公那样的君子人格。
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君子”与“小人”是一个张力结构,这个张力正是君子所修为的空间。
在孔子那里,境界与一个人的理想、志向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当主体确定了人生的理想目标之后,必须通过提升修养以确立一种人生志向,并把外在的礼、乐转化为主体的内在需要,自觉地加以运用并有所取舍,才可能自觉地建立起君子人格境界,实现人生的超越。
孔子的人生境界是成为谦谦君子,而孟子的人生境界则是成为尧舜。
在孟子看来“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是在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孟子也曾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强调人虽绝大部分同于动物,但却具有“异于禽兽者”的部分。
要做好人成为尧舜,关键在于克制同于禽兽的部分而保存发扬那“几希”的“人性”。
这样,人就是一种在“尧舜”与“禽兽”之间挣扎的特殊性存在。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化学 Word版含解析byfen
绝密★启用前天一大联考 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三)化学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 27 P31 Cr 52 Se79第I卷—、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1 -10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1〜16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3分,共48分。
1.利用人工树叶可将CO2和H2O转化为H2、甲酸、乙醇等太阳能燃料和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由化学能转变为太阳能B. C02和乙醇均属于弱电解质C.常温时,0.1 mol • L-l甲酸溶液的pH =2.3,说明甲酸是弱酸D.2CO2(g)+3H2O(g)=C2H4OH(g)+3O2(g) △H<0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B.纯水中 c(H+) =5 Xl0-7 mol • L-1,则 c(OH-) =2xl0-8mol • L-1,C.CH3COONH4溶液显中性,说明CH3COONH4中的离子均不发生水解D.向pH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各加入少量相同质量的锌粉,后者反应速率大3.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无水AlCl3 B.验证吸氧腐蚀 C.测定盐酸的浓度 D.验证铜锌原电池4.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 + N20(g)= N2(g) + CO2(g)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0)c(N c(CO))c(C0 )c(N 222⋅⋅ 不再变化 B.反应速率: (正)正)(N (CO)2)(υυ=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CO 3溶液中滴入氨水: H ++OH -= H 20 B.H 2C03 的电离:H 2C03 =2H ++CO 32- C.FeCl 3 溶液中 Fe 3+的水解:Fe 3++3H 20 =Fe( OH)3↓+3H+D.用惰性电极电解 CuS04 溶液: 2Cu 2++2H 20电解= 4H ++2Cu+02↑6.已知1 mol NO 被H 2还原生成N 2和H 20(1)放出315.5 kJ 的热量,反应过程有两步 2N0)g) +H 2(g)=N 2(g) +H 202(1)(慢) 第①步 H 2O 2(l)+H 2(g)=2H 20(l)(快)第②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①步中反应速率)()(2N NO υυ=B.整个反应的速率由第②步反应决定C.第①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②步大D.热化学方程式为)(2)()(2)(2222I O H g N g H g NO +=+ △H =-315.5kJ • mol -17.一种锂铜可充电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上析出金属Li B.放电时,Li +由负极区迁移至正极区 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Cu 2++ 2e - =Cu D.充电时,阳极区溶液中c(Cu 2+)不变8.现有 25℃0.1 mol • L -1KHS03 溶液(pH =5.8)和 0.1 mol •L -1NaHCO 3溶液(pH =8.4)。
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历史
试卷类型:全国版天一大联考2019—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历史一、选择题:此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初期,受封的诸侯大多面临着艰难的建国过程,他们既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对抗,又要“移风易俗〞,重建社会秩序。
这说明分封制A.促进了诸侯争霸形成B.扩大了王畿的统治区域C.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D.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2.图1是西周时期的盛食器倗生簋及其铭文,铭文大意是:格伯用4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30田,双方剖券为凭,并实地勘定田界,具结交换事宜。
这反映了当时A.用以交换的货币尚未出现B.土地制度受到一定冲击C.政府对商业管控较为松弛D.贵族兼并土地现象频繁3.秦代?置吏律?规定:官吏的初次使用和提拔,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官吏只有得到中央正式任命后才能行使职权,否那么依法处分。
此规定A.杜绝了政治腐败发生B.表达了依法治国原那么C.保证了皇帝的任免权D.标准了官吏任用程序4.西汉初年一度“纵民铸钱、冶铁、煮盐〞,汉武帝时期,国家设盐铁丞,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专门负责经营盐铁的制造和销售。
这一变化A.确保了盐铁生产的质量B.削弱了豪强的经济实力C.减轻了民众的生活负担D.开启了盐铁官营的先河5.633年,唐太宗下令修订?氏族志?,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低作等级〞。
唐太宗此举意在A.打击门阀士族影响力B.继承谱学优良传统C.整顿官僚队伍的秩序D.为科举制扫除障碍6.表1宋时期赋税收入的变化。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农业生产迅速衰退C.商帮不断开展壮大D.政府经济政策调整7.唐宋时期,江浙所产粮食,通过运河,大量运往北方。
到了明末清初,江浙地区每年要从湖广、四川等地调运大量粮食。
这一变化说明江浙地区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B.农业生产衰退C.经济作物种植扩大D.战争破坏严重8.据统计,广州的生丝出口量从1845年的6787担下降到1847年的1200担。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四)(B卷) 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天一大联考 2016-2017学年髙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亊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殷商西周时代,天道、鬼神观念一直是社会统治思想,“天道”“规范”,春秋“人事”春秋时期,“人事”则不再遵从“天道”的安排,表现出独立运动的趋向。
这一变化反映出A.强调民的作用的民本思潮萌发 B.礼乐文化秩序已经瓦解C.人重于神的人文思想初步形成D.传统社会秩序出现动榣25.西汉前、中期两个判然对立的社会集团——儒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士大夫。
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统制经济”的实施B.诸诸势力的削弱C.“独尊儒术”的提出D.科举制度的实行26.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已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季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B.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C.经济格局变动影响财政收支D. 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2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子批红,天于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A.宰相制度可以化解君主专制的悻埔B.内阁制度能够有效控制皇权的膨胀C.宰相批阅奏章具有分割君权的作用D.君臣关系融洽有利于政治正常运作28.表1 1870—1894年中国茶叶、生丝出口变化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面临国际市场上的竞争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下降C.经济结构变化并不明显D.关税主权保护意识增强29.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A卷·答案1—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对“天人”关系的认识转变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现瓦解趋向,贵族政治遭受冲击,A、D两项错误;民本思想的萌发并非源于天道权威,而是民众力量显现的产物,C项错误。
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天”由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转变为人类的关爱者,这是当时王室衰微,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的现实逼迫人们修正传统的天人关系的反映,B项正确。
25.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材料中“督察豪富家族和郡国守相”表明,汉武帝设立刺史的目的是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则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力量,这有助于专制集权的巩固,D项正确。
郡国力量的逐步削弱是推恩令实行的结果,A项错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是实行推恩令,B项错误;C项表述明显错误。
26.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材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理学家们在批判中接受了佛教的价值观念,儒佛互补,直至佛教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B项正确。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化趋向虽明显,但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A项错误;C项材料不能体现;儒学正统地位在这一时期并未发生动摇,D项错误。
27.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民谚的变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材料中“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变化,反映了粮食生产中心由苏湖地区转移到湖广地区。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广泛种植经济作物,经济发展格局发牛变动,C项正确。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 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 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2.据《后汉书》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在安徽寿春修建了芍陂,灌溉农田一万多顷,扩大了稻田。
芍陂得以修建的背景是楚国(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水旱灾害较为严重C.新式农具推广使用 D.经济实力最为强大3.秦国规定一家除一子承嗣外,其余儿子结婚后必须分家,单独立户,否则加倍征收户赋。
秦国这一做法有利于( )A.商业的发展繁荣 B.自耕农数量增加C.人口数量的增加 D.郡县制度的推行4.公元前128年,汉武帝规定:“不举孝,不举诏,当以不敬论。
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这反映出当时( )A.世家大族把持地方政治 B.地方政府人才匾乏C.孝子廉吏较少很难荐举 D.察举制度推行不力5.唐代门下省对中书省草拟的文书,具有审查权,如果认为文书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不妥,就可以封驳奏还,将文书退回中书省重新拟定。
这反映出( )A.门下省掌握着中央监察权 B.唐朝政府重视提高决策水平C.门下省和中书省相互对立 D.唐朝中央实行分权制衡原则6.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 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
”宋太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 B.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C.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 D.选拔杰出军事人才7.《都城纪胜》记载,南宋都城临安“街坊巷市,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据此可知,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坊市制度开始打破C.商业经营不受限制 D.抑商政策有所松动8.黄宗羲指出,“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足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穷经”, “兼令读史”。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B卷)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文科综合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l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此时儒家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D。
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25.唐代三省制确立后,先是三省长官各自在本署办公,武德年间于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合署办公,高宗时又将政事堂迁到中书省。
这说明唐代A皇权专制体制得到不断强化B。
注重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C。
三省职权间的矛盾长期存在D。
尚书省的职权日益得到扩大26。
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即使国门之外(指北京近郊)。
画地而畦,围堑而庄,疑于农业矣,而所植非珍果奇花,则蓝蓼(一种草本植物)卉草。
”这反映了当时A。
商品经济已渗入农村B.农业经济出现了衰落C。
重农意识得到了加强D.商业资本向农业转移27。
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
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A.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B。
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C.突出实用效率,批判祟洋虚无D.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28.1897年《中国商务报》载:“天津兴办商务,各省皆引领而望,以为畿辅开风气之先,庶足以资法方也."“津谚云:谁想发大财,快到北洋来。
只说办商务,知单去招股。
”这说明A.国家工商业政策有所放宽B.洋务运动中心迁移到北方C.天津成为新兴的商埠城市D.企业经营新方式开始出现29。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B卷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天一大联考2015 -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生物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蛋白质之间的区别在于氨基酸序列的不同B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两者作为储能物质存在于细胞中C水稻秧苗遭水淹时易造成酒精中毒,严重缺铁的人容易乳酸中毒D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元素量增加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特定运输工具搬运原料到指定位置B与海棠花的绿叶和红花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C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但细胞中的核酸均没有发生改变D含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而自养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3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在正常情况下不起作用B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形成双核细胞C衰老细胞的线粒体的功能和呼吸酶活性均增强D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醋酸洋红进入细胞,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4提取分离抗疟疾“中国神药”青蓠素,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
青蒿素主要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会威胁细胞生存c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厌氧型真核生物D青蓠素干扰疟原虫的生物膜系统,影响细胞代谢导致细胞凋亡5下列有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减弱B 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转运C主动运输使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趋于一致D细胞呼吸时丙酮酸要转运到线粒体内才能被利用6下图是科学家利用酵母菌的不同类型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示意图,它揭示了囊泡的运输过程。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B卷 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天一大联考2015 -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文科综合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战国时期,东方诸国出现了许多星罗棋布、“富冠四海"的商业都会,但秦国却没有一处。
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凼是A秦国经济政策有别于东方诸国B.秦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C.东方诸国的经济实力强于秦国D泰国战争频繁破坏严重25秦汉时期,宦官由九卿之一的少府管辖,按倒要受到大臣的监督。
但秦朝宦官赵高势力却足以总揽朝政,汉朝的部分宦官几乎拥有丞相之实权.秦汉时期宦官能够干政主要是因为A大臣监督不力B.宦官权力失控C皇权渐趋衰弱D.君主集权加强26唐朝初年定都长安,657年唐高宗以洛阳为东都,频繁往返于两都之间,以洛阳为主。
武则天称帝后,迁都洛阳。
据此可知此时A关中地区经济急剧衰退B.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地区C.政治重心转移趋势明显D洛阳开始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27下表为安徽徽州地区贞节牌坊数量统计表,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徽州地区A.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B.政治统治日趋腐朽没落C贞节观念得到普遍认可D.程朱理学影响不断加深28.洋务运动开设的学堂几乎都强调“以义理为体,以格致为用”。
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的学堂只是规定“仍兼讲中学”;有的只是说“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并不列为正式课程;有的只是要求学生在“闲暇”时阅读一些史鉴之类的书。
这说明新式学堂A 出现偏离“以义理为体”的方向B.中学为体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C两学为用是教育教学指导思想D.汉文经学等内容是教学的主体29大力支持维新变法的湖南巡抚陈宝箴认为,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一书是“旁搜曲证”,存在着“穿凿附会”的问题。
这表明A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B.改制理论较为偏激C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D.官员思想极为保守30 1956年中央提出的“12年科技规划”,使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旧中国的抱残守缺、支离破碎的状况通过七八年的努力踏上了一个新台阶,现代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都跨进了大门。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11月)历史试题(Word版)
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本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泱泱中华有种祟义尚道、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和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不懈精神。
这种精神由A.春秋巨匠率先推出B.战国巨人奠定根基C.西汉新儒学家提出D.宋明理学家所创立2庄子《养生主》书中说:“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天理”二字,始见于此。
这表明A.天理成为先秦士人行为准则B.庄子毕生致力于养生学研究C.天理成为战国道家关注对象D.庄子成为宋明理学理论源泉3.在韩非子看来,道德本身是无形的,对它的评价更多地来自众人之口,因而对众人的“毁誉”一向持不信任的态度,所以,他主张“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
这表明韩非子的用人观A.突出以“才”用人B.以军功大小为标准C.否定“德”的价值D.强调以法用人原则4.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完成。
该“总设计师”首倡A.以德治民、爱惜民力B.用“仁义”“王道”施政C.法、术、势结合统治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
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B.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C.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D.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6.学者郭齐勇指出,王阳明“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心即理”的思想基础上的。
所以,我们要联系王阳明“心即理”的思想,来分析和讨论他的“知行合一”说。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
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祭祀活动巩固了宗法制度B.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C.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D.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25.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督察豪富家族和郡国守相,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A.刺史监察促使郡国的力量逐步削弱B.监察制度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C.豪富家族成为维系政权的政治支柱D.强干弱枝是巩固专制集权的重要措施26。
宋明理学家“批判佛教的形式,却把其精髓纳入到儒学内部”,“捍卫的是正统儒学的尊严,却利用了佛教的哲学思辨的智慧”。
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A.佛教曾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融合C.佛教能主动适应社会现实D.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27.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因粮食丰裕,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民谚已变为“湖广熟,天下足”。
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湖广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C.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动D.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急剧衰退28. 1883年,《英国驻华各口领事报告》中说:“棉纱线消费的巨大增长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不仅上海邻近地区如此,全中国也都如此,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英国棉线出售,每一个商店的货架上都可看到英国棉线。
”这一报告表明A.传统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B.全国传统纺织业受打击的程度相同C.民族纺纱业发展速度极其缓慢D.全国农村自然经济解体的范围扩大29.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文化论争中,杜亚泉认为中国文化虽不完美,但基本精神没有错,若能补以西方文化优点,便可成为救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真理;李大钊认为东西方文明虽有诸多差异,但“互有长短”。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B型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初期,王室能够推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期则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一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华夷之争已日趋激烈 B.王权的影响已经不复存在C.君臣契约关系的解体 D.王权衰微与大国争霸并存2.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
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是A.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 D.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3.唐太宗说:“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
”(《贞观政要》卷三)据此可知,唐太宗A.重视地方官的人选 B.主张提高地方官的素质C.担忧中央集权弱化 D.反对君主权力受到约束4.宋朝政治的基本特色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做到“无内乱”,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以及因其而引起的内讧、残杀。
这反映出两宋时期A. “家天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 制度建设预防措施执行较好C ,士大夫集团与皇权相对制衡 D. 传统伦理道德秩序得以重建5.明代浙江杭州百货所聚,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处州的瓷器,温州的漆器,金华的火腿等,“皆以地得名”。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B.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艰难C.区域贸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 D.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满清朝廷的特殊国情;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
据此可知A.西方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B.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D.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7. 表1:由表1可以看出,洋务运动A.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 B.自强思想贯穿运动始终C.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兴起 D.求富强国思想与日俱增8. 1905年前后,清廷南北立宪派掀起大规模舆论宣传,号召全民实行“剪发易服”,以为“我族咸与维新之开宗明义第一机关”。
河南省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期期末检测试题(扫描版)高二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A【解析】材料认为西周分封制突破了纯粹的血缘关系的界限,使贵族统治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者有机地结合。
可见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故答案选A项。
D项错误。
材料沒有体现分封制扩大西周疆域和保证周统治的成功.故B、C项错误。
2.B【解析】由材料可知佛教思想在当时为人们所接受,由此产生一系列与佛教有关的新文学作品,丰富了文学种类,故B项正确;题干只提到佛教思想,没有提到儒家思想,排除A项;当时儒家思想是统治思想,且佛教中的因果论也不能被简单认定为封建迷信,故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及战乱,且魏晋时期出现过统一安定局面,故排除D项。
3.D【解析】由材料可知,战囯至秦汉时期,新的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故D项正确.4.C【解析】根据材枓可知该思想家广泛涉略诸家学说,融合了道家、佛家思想,最后回归到儒家思想。
根据所学可判断为宋明理学家。
孟子为先秦儒学家,董仲舒为西汉儒学家,故A、B项错误。
程颢为北宋时期理学家,故C项正确。
顾炎武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僵化的理学思想,并未“出入于老、释”,故D项错误。
5.A【解析】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法”。
皇权至上,皇帝的诏令即为法。
大地主的土地实质上是没有法律制度保障的,故答案选A项。
6.A【解析】根据材料可判断该机构为清朝的军机处,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处的设立使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A项正确.军机处于雍正年间设立,只能上传下达,不具有票拟权,故B项错误。
元朝时改前代的三省制为中书一省制,故C项错误;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这样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