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静夜》说课稿

合集下载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教学内容:《静夜》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并理解《静夜》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对《静夜》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静夜》的诗意表达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和课件:诗歌《静夜》的全文和相关图片。

2. 学生用书:学生课本,笔记本。

3.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冬夜的图片或播放一段相关的音乐,引起学生对冬夜的思考,并与此次教学内容《静夜》进行关联。

Step 2:导入(10分钟)教师先读一遍《静夜》,然后展示全文给学生,让学生仔细阅读这首诗,并在阅读后提问以下问题:1.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2. 诗中描述了哪些场景和情感?3.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通过讨论和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Step 3:鉴赏(1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课堂上进行第一次鉴赏。

老师给出相关的提问:1. 诗中的文字有哪些特点?2.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怎样的?3. 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和老师的引导下,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进行表达。

Step 4:理解(15分钟)在这一环节,老师通过提问和学生的思考,对诗歌的主题、形式和诗意进行进一步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2. 通过什么手法表达了这个主题?3. 你觉得诗歌的意境如何?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诗歌的意义和特色,并加以总结和归纳。

Step 5:感悟(10分钟)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并书写自己的感悟。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如诗歌的主题、形式和诗人表达的情感等,最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Step 6:拓展(5分钟)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诗歌欣赏的方式,继续拓展对其他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阅读和写作能力。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静夜》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本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2.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3. 诗人的情感及其对人生的感悟。

四、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2.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3.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和共鸣。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动画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3. 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深入学习课文《静夜》,理解诗文内容,掌握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静夜》,了解作者艾青的基本情况,对诗歌进行初步的阅读和理解。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轻柔的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宁静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静夜》,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优质】初中《静夜》说课稿-精选word文档 (3页)

【优质】初中《静夜》说课稿-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中《静夜》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地位:《静夜》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具有古典诗歌韵味的新诗,是郭沫若五四以后的作品。

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神话;诗歌和寓言。

它们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忧国、爱国的情。

二.说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目标为:1.能力目标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习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及修辞方法;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情感目标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体会诗人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陶冶自已的情操,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1、使学生体会诗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2、使学生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本课的难点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四、说教法1.明确目标,减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2.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3.提问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4.小结巩固,紧扣要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整合。

5. 练习提高,文字的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作联想、想像的训练。

6.手段及依据: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以“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1.朗读感悟,感受音乐美。

2.探究内容,理解意境美。

3.探究写法,领悟情感美。

4.模仿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想像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1.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2分钟)我将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激情导入,请学生向他一样开动脑子成为聪明的孩子!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一、选题背景《静夜》是一首经典的诗歌作品,早在唐代就已经问世,被称为“大庄家”的王之涣所作。

这首诗歌以清冷的笔触,描绘了深夜的寂静和冷静,境界高远,语言简练,流传至今,不仅是文艺评论和学术研究的对象,也被用作文艺教育的经典教材。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这首诗歌也被作为语言表达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没有精细而系统的教学方法,将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培养目标主要是:1.了解《静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分析诗歌的构成要素和表现特点。

2.可以准确理解诗歌中的句子结构、词汇含义和表意。

3.能够运用诗歌翻译和注释方法,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4.通过学习领悟诗歌中所表达的美学意境,从而体验文学感受和审美情趣。

5.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主要难点和重点为:1.由于《静夜》属于高级文学作品,一些单词、句子和概念难度较大,需要通过合理的注释和翻译帮助学生解决。

2.诗歌的意境和抒情需要通过老师引导和学生深入思考,配合课堂教学,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3.学生需要加强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对文学创作的感性和理性理解能力,深化诗歌的人文艺术意义。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组织学生跨学科的知识成果,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2.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展示诗歌主题和寓意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和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分析、思考、探讨方式,增强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法:鼓励学生感性体验和理性领悟诗歌中的美感与思想,以及其中所表达的社会和人文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品味。

五、教学过程第一讲:导入环节1.采用PPT、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在生动有趣的形式下展示《静夜》的内容和主题。

2.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对《静夜》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讲:课件讲解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构成要素,注重对句子的解析和分析;2.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抒情,重点对文化内涵的解读和发挥;3.重点讲解中文和英文翻译方法以及词汇含义;4.帮助学生理解抒情和思辨的交织和关联。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静夜》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诗歌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基调;(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3)通过探究学习,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诗人艾青的人生历程,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学流派;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基本内容;(2)诗歌中的意象分析;(3)诗人的情感基调。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的深刻含义;(2)诗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创作心态。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宁静的夜晚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夜晚的宁静音乐,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教师简介诗人艾青及其作品《静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并初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月光”、“星星”、“夜空”等,探讨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生活背景,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学流派。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理解诗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创作心态。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静夜》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选自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作品。

这首诗以夜为背景,通过对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示。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品味诗中的意象,并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大意。

能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分析。

诗歌情感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理解诗歌的大意。

3.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4. 品味诗歌让学生结合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人生。

5. 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静夜》的读后感。

六、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配乐朗诵,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静夜之中,感受诗歌的美。

2. 互动式教学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感悟人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 情感教学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学生活动设计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静夜》,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现代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加深对文学创作特点的理解;3.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4.通过学习《静夜》,引导学生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思考,增强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析现代诗歌《静夜》的艺术特点和意义;2.引导学生借助具体的描写和意象,理解并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能独立分析和理解现代诗歌;2.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提升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展示与《静夜》相关的图片或音频,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分析法:通过逐句解读《静夜》,指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静夜》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创造法:引导学生以《静夜》为启发,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第一步:导入(5分钟)展示与《静夜》相关的图片或音频,引发学生对夜晚的思考和想象。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分析《静夜》(25分钟)1.教师先快速朗读《静夜》,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音乐美。

2.引导学生逐句解读《静夜》,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可采用以下问题进行引导:–诗歌的标题《静夜》传达了怎样的意象?–诗人通过哪些具体描写和意象表达了对夜晚的情感抒发?–诗人通过怎样的语言运用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感觉?–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诗人想要传达怎样的情感和思考?第三步:讨论交流(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静夜》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辩论和交流。

教师可引导讨论以下问题: - 你怎么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 你觉得诗人为什么选择夜晚作为表达的主题? - 夜晚在你心中有怎样的意义? - 你有没有类似《静夜》的夜晚经历?能和诗人的感受有何共鸣?第四步:创作《静夜》的感悟(15分钟)引导学生以《静夜》为启发,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创作一首与夜晚相关的诗歌或散文。

七年级语文《静夜》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静夜》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静夜》说课稿一、说明本次说课将对七年级语文的一篇文学作品——《静夜》进行讲解。

该作品是一首诗歌,描写了一个人在夜晚的寂静中感受到的万物的静谧,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静夜》的背景和作者;•掌握诗歌的基本朗诵技巧;•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感情表达;•培养感知自然、赏析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感情表达,朗诵技巧的掌握。

2.难点:通过背景知识和诗歌学习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出示诗歌《静夜》的一部分,让学生在教师示范下进行朗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朗诵技巧,让诗歌在学生的声音中得以传播。

然后宣布今天的学习目标和安排。

2. 学习展开(30分钟)(1)了解作品介绍《静夜》的作者李白的生平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建立对作者的认识。

同时,引领学生了解“诗”的基础知识,如韵脚、节奏、韵律等,为后续的诗歌学习打下基础。

(2)理解意境通过详细的朗诵和音乐的陪衬,让学生感受诗歌所表达的静谧的夜晚,让其意境与情感深入学生的心灵。

(3)细节解析让学生逐句理解诗歌,帮助他们理解意象、掌握情感表达技巧。

引导学生留意诗歌整体的氛围、构建和感情的表达,找出选择词汇、句式、语调等方面的巧妙之处。

(4)艺术技巧运用介绍艺术技巧运用的细节,例如声音的掌控、眼神的运用、语调变化等等。

教师可以逐一示范,让学生模仿,并给予实时反馈。

3. 练习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选拔朗诵诗歌。

通过互相纠错、集体实践等方法,让他们逐渐掌握诗歌的朗诵和表达技巧。

4. 课堂总结(5分钟)在总结中,教师可以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反应和表现,以及作业和下一步的学习要求与任务。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技巧,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更好地表达自我。

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朗诵、口头答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评估。

从诗歌理解、朗诵技巧、文化背景等方面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技能。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静夜》。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分析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掌握诗歌的基本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静夜》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意境的分析与体验。

(3)诗歌中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1. 导入新课(1)播放配乐诗朗诵,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简介诗人席慕蓉及其作品《静夜》。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讲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5. 情感体验(1)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学生分享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诗歌《静夜》。

2. 写一篇关于《静夜》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 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1. 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2. 对学生在诗歌朗读、背诵、理解、修辞手法分析等方面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关注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方面的提升,对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给予表扬。

七、课程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席慕蓉的其他诗歌作品,加深对诗人风格的理解。

2. 组织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静夜》说课教案,深度分析文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静夜》说课教案,深度分析文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静夜》说课教案,深度分析文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课文导读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首先应当进行课文导读。

课文导读是对于学生认识文本的基础。

在本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李白的背景及其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导读,让学生对于李白及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二、课文分析1.韵律分析我们需要对于诗歌的韵律进行分析。

《静夜》是一首七绝诗,整篇诗歌共由四个七言句子组成。

李白运用平仄交错的韵律手法,使整首诗显得韵味十足,使诗人的感性情感更加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词汇分析我们需要进行词汇分析。

《静夜》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境富有、叙述生动的词汇,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这些词汇都是与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点紧密相关的,非常值得人们品味。

3.叙事分析我们需要对于诗歌的叙事进行分析。

《静夜》的叙事围绕着诗人一个人独处的场景展开,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和诗人个人的心境,表现了孤独、寂寞等情感。

三、教学设计1.基础讲解在教学设计上,我们需要先进行基础讲解,让学生对于诗歌的基本构成和诗人运用的表述手法有所了解。

教师可以在此阶段为学生介绍诗歌的韵律、词汇、句式等基础知识。

2.思路梳理接着,教师需要通过思路梳理,帮助学生整理出《静夜》中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诗句、阐释词汇的含义,以及解析诗句之间的含义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

3.探究深度为了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课文深度。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究《静夜》这首诗的内涵和实际意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创造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四、总结通过对《静夜》的深度分析及相应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也可以在分析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和文学素养,帮助他们成为更加出色的读者和思考者。

2024年《静夜》说课稿(精选7篇)

2024年《静夜》说课稿(精选7篇)

2024年《静夜》说课稿(精选7篇)《静夜》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地位:《静夜》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具有古典诗歌韵味的新诗,是郭沫若五四以后的作品。

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神话;诗歌和寓言。

它们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忧国、爱国的情。

二.说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目标为:1.能力目标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习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及修辞方法;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情感目标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体会诗人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陶冶自已的情操,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1、使学生体会诗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2、使学生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本课的难点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四、说教法1.明确目标,减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2.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3.提问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4.小结巩固,紧扣要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整合。

5.练习提高,文字的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作联想、想像的训练。

6.手段及依据: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以“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1.朗读感悟,感受音乐美。

2.探究内容,理解意境美。

3.探究写法,领悟情感美。

4.模仿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想像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1.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2分钟)我将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激情导入,请学生向他一样开动脑子成为聪明的孩子!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比较引入新课(3分钟)1同学们能有节奏、有感情的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吗?然后我请同学们一起配乐背诵李白的《静夜思》问:1.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2.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3.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打开书,听录音。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并理解《静夜》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静夜》,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感受作者对夜晚的独特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和表达手法,理解《静夜》诗歌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体味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多媒体设备。

2. 教材准备:学生课本《静夜》,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可通过播放一段静夜的音乐,或展示一张夜晚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夜晚的思考,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夜晚的感受和认识。

2. 教师简要介绍《静夜》这首诗的作者杜牧,并提问学生,是否听过或了解过这位诗人。

(二)呈现新课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静夜》这首诗的全文,并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标题。

2. 教师读诵《静夜》,并注重朗读时的语调和语气,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音节。

(三)解析诗歌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静夜》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学生可与同桌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

2.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并解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如“静夜思”,“低头思故乡”,“光阴”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达手法,如诗歌的韵律、句型运用、修辞手法等。

(四)课堂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和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如夜晚、故乡、孤独等,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五)拓展延伸1. 教师可进一步展示与《静夜》相关的诗歌、音乐或画作,并与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

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和体味《静夜》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学生可根据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创作一首类似于《静夜》的诗歌,或进行配乐创作,展示自己对夜晚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一、说教材《静夜》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通过对静谧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感染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3、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2、难点:体会诗歌的象征手法和含蓄表达。

二、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涵。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三、说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首诗,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2、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分享学习成果。

3、诵读品味法: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初,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宁静的月夜图,并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然后,我会问学生:“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你们会想到什么?”从而引出课题《静夜》。

(二)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边听边思考: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诗歌1、分析诗歌的意象提问: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月光”“松林”“白云”“天河”等意象,并分析它们所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情感。

2、体会诗歌的意境提问: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让学生结合诗歌的意象和语言,想象画面,感受诗歌宁静、优美的意境。

3、探究诗歌的主题提问: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和背景出发,理解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静夜》;(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生词、难点词汇和短语;(3)分析并欣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并领悟诗歌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热情;(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句理解;(2)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分析;(3)诗歌情感态度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难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2)诗歌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3)将诗歌中的情感态度与自身经历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形式和内容;(2)介绍诗人及其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背景知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字典,解决生词和难点问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2)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讨论诗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5. 诗歌拓展:(1)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相关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2)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静夜》;2. 写一篇关于《静夜》的鉴赏文章;3. 创作一首以“静夜”为主题的诗歌。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静夜》说课稿范本5份

《静夜》说课稿范本5份

《静夜》说课稿范本5份《静夜》说课稿 1说教材《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

《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

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

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说目标知识目标1、会读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情感目标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初步学*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古诗。

说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说教法学法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

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

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说教学过程结合本课的特点,教学要求,本课设计了四大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自读自学,三朗读感悟,四总结升华。

1、通过师生对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收集、展示资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范读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自读自学。

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和读背方式。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初中《静夜》说课稿

初中《静夜》说课稿

初中《静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信息•书名:《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静夜》•作者:唐婕2. 教学目的1.读懂《静夜》这篇课文,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2.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提高学习兴趣;3.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升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

3.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情感表达;2.掌握课文中的三种修辞手法;3.体验课文表达的形象和意境。

4. 教学难点1.理解叙事与抒情交织的修辞手法;2.思考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3.发挥想象力深度体验课文,感悟美好生活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1.课文语境——大自然的静谧与美;2.课文主旨——尊重生命,体验生命,感受美好;3.课文结构——描写、抒发、点题;4.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

2. 教学方法1.朗读课文,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2.采用交际式教学,促进交互、互动、合作;3.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归纳分析该课文中的修辞手法;4.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然的静谧与美;5.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深度体验课文中的情感与意境;6.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意作业,结合现实生活,感受美好。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制作课件,放映汇报自然静谧美景;2.给学生看几张具有代表性的美丽照片;3.让学生自由陈述自己心里为什么会感悟到美好,并互相交流。

2. 课文阅读1.教师口述读课文,学生跟读;2.分组同时朗读,发掘课文中的情感动词、名词、结构等;3.分析课文中的三种修辞手法;3. 参与体验1.让学生形成自然图景,在心中构建自己的情景;2.给学生放一段自然的声音,在听完后感性体验;3.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度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4. 创作1.小组合作,结合课文中表达的美好情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录制一段简短影音素材;2.通过听、看、评、选、改,反馈彼此的观感,达成意见共识;3.选拔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集中体现课文中的情感、思想、意境。

四、教学评价1. 启发式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对学生思维、情感、创新等方面的启发式评价;2.通过观察学生参与度、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想象力、思维反应等不同指标,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的内容。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静夜》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描写夜晚宁静景色的现代诗。

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首诗,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1. 诗中意象的分析。

2. 诗人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难点1. 诗中意境的感悟。

2.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轻音乐,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夜晚的宁静。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诗歌鉴赏的方法。

5. 情感体验(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7.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静夜》的读后感。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播放轻音乐和引导学生闭眼聆听,营造一个宁静的夜晚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情境。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讨环节,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实例讲解: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诗歌鉴赏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八年级语文教案)《静夜》说课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一.说教材教材地位:《静夜》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具有古典诗歌韵味的新诗,是郭沫若五四以后的作品。

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神话;诗歌和寓言。

它们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忧国、爱国的情。

二.说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目标为:1.能力目标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习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及修辞方法;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情感目标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体会诗人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陶冶自已的情操,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1、使学生体会诗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2、使学生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本课的难点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四、说教法1.明确目标,减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2.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3.提问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4.小结巩固,紧扣要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整合。

5. 练习提高,文字的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作联想、想像的训练。

6.手段及依据: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以“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1.朗读感悟,感受音乐美。

2.探究内容,理解意境美。

3.探究写法,领悟情感美。

4.模仿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想像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1.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2分钟)我将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激情导入,请学生向他一样开动脑子成为聪明的孩子!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比较引入新课(3分钟)1同学们能有节奏、有感情的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吗?然后我请同学们一起配乐背诵李白的《静夜思》问:1.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2.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3.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打开书,听录音。

七年级语文《静夜》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静夜》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静夜》说课稿下面是一篇七年级语文课程的说课稿,适用于语文类的课程,希望大家喜欢。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具有古典诗歌韵味的新诗《静夜》。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静夜》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具有古典诗歌韵味的新诗,是郭沫若五四以后的作品。

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神话;诗歌和寓言。

它们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忧国、爱国的情。

二.说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目标为:1.能力目标: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习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及修辞方法;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情感目标: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体会诗人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陶冶自已的情操,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1、使学生体会诗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2、使学生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四、说教法:1.明确目标,减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2.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3.提问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4.小结巩固,紧扣要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整合。

5.练习提高,文字的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作联想、想像的训练。

6.手段及依据: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课件,已“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1.朗读感悟,感受音乐美。

2.探究内容,理解意境美。

3.探究写法,领悟情感美。

4.模仿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想像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1.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2分钟)我将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激情导入,请学生向他一样开动脑子成为聪明的孩子!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静夜》说课稿
导读:本文是关于初中《静夜》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静夜》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具有古典诗歌韵味的新诗,是郭沫若五四以后的作品。

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神话;诗歌和寓言。

它们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忧国、爱国的情。

二.说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能力目标
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习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及修辞方法;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体会诗人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陶冶自已的情操,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
1、使学生体会诗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
本课的难点
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四、说教法
1.明确目标,减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
2.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
3.提问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4.小结巩固,紧扣要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整合。

5. 练习提高,文字的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作联想、想像的训练。

6.手段及依据: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以“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1.朗读感悟,感受音乐美。

2.探究内容,理解意境美。

3.探究写法,领悟情感美。

4.模仿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想像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
1.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2分钟)
我将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激情导入,请学生向他一样开动脑子成为聪明的孩子!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比较引入新课(3分钟)
1同学们能有节奏、有感情的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吗?
然后我请同学们一起配乐背诵李白的《静夜思》问:
1.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
2.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
3.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
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打开书,听录音。

3.指导朗读(6分钟)
1.放录音,整体感知
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朦胧的宁静的静夜中,仿佛见到了模糊的天河岸边有鲛人对月流珠。

2听完录音后让模仿声音,齐声朗读
在此我将纠正学生的字音、重音、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组织齐朗诵.
4.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4分钟)
我在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查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5.赏读静夜!(2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