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9实验作业答案
实验9.昆虫纲的分类ppt课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翅、足和触角的 玻片标本观察
2)昆虫不同类型足的观察(实验教材图15—5) ①步行足:如蜚蠊的足,适一地步行。 ②捕捉足:如螳螂的前足。适于捕捉与把握食物。 ③开掘足:如蝼蛄的前足。 ④游泳足:如松藻虫的后足。适于游泳。 ⑤抱握足:如雄龙虱的前足。 ⑥携粉足:如蜜蜂的后足。 ⑦跳跃足:如蝗虫的后足。适于跳跃。 ⑧攀缘足:如虱的足。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翅、足和触角的 玻片标本观察
1)观察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 ①咀嚼式:如蝗虫的口器(上唇1片、大颚
1对、小颚1对、下唇1片、舌1个)。 ②嚼吸式:如蜜蜂的口器,由以下几个部分
蜜蜂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丽蝇
麻蝇(科)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虻
食虫虻(科)
1、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翅、足和触角的 玻片标本观察
4)观察昆虫不同类型的触角(实验教材图15—6)
刚毛状触角:如蜻蜓、蝉的触角。 念珠状触角:如白蚁的触角。 羽状(双栉状)触角:如雄家蚕蛾的触角。 丝状触角:如蝗虫;或细长如丝,如蟋蟀的触角。 锯齿状触角:如芫菁的触角。 球杆状触角: 如蝶类的触角。 具芒状触角: 如蝇类的触角。 锤状(头状)触角:如露尾虫、郭公虫等的触角。 鳃状触角:如金龟子的触角。 环毛状触角: 如雄蚊、摇蚊的触角。 膝状触角: 如蚂蚁、蜜蜂的触角。 栉齿状触角: 如一些甲虫、蛾类雌虫的触角。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及答案实验操作题一:化学试剂的使用和分装题目:现有固体试剂氯化钠、氧化铁和硫酸铜,试室内有10 mL的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请根据以下要求,进行试剂的使用和分装操作。
要求:1. 用氯化钠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2. 用硫酸铜溶液制备10 mL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3. 用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制备1 L的反应混合液,其中氯化钠和硫酸铜的摩尔比为2:1。
4. 用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操作步骤及答案:1. 用氯化钠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 准备一个10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100 mL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摇匀,得到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2. 用硫酸铜溶液制备10 mL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 准备一个1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取10 mL硫酸铜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摇匀,得到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3. 用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制备1 L的反应混合液。
- 准备一个1 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2 mol氯化钠溶液和1 mol硫酸铜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总体积达到1 L。
- 摇匀,得到氯化钠和硫酸铜摩尔比为2:1的反应混合液。
4. 用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 准备一个10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1 mL氯化钠溶液和1 mL氧化铁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总体积达到100 mL。
- 摇匀,得到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以上为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及答案,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制备所需的化学试剂溶液。
实验9 FT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实验9 FT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具体实验内容请参考电子教案《第9章FT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及教材的第九章。
实验完成后必须由老师检查登记成绩后才能离开(第二节课开始检查)。
实验完成后必须恢复系统原始设置。
1、实验目的(1)学会用Windows 2000 Server 建立FTP服务器。
(2)掌握FTP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过程。
(5)掌握FTP服务器配置中的主要参数及其作用。
2、实验环境(1)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
(2)Windows 2000 Server 系统安装光盘。
(3)实验室有网络连接,采用TCP/IP 协议进行通信。
3、实验内容(1)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准备。
(2)在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上安装FTP服务。
(3)启动FTP服务,配置FTP站点在NTFS文件格式的分区中创建一个名为“FTP文件”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创建两个文件夹“download”和“upload”。
设置允许匿名FTP访问“download”文件夹;“upload”文件夹只有管理员帐号(用系统默认的或自己新建一个管理员帐号)才可以访问。
(4)访问默认FTP站点和已设置的FTP站点。
通过IE浏览器进行访问:输入FTP://FTP服务器的IP地址。
4、实验要求(1)实验前认真预习,熟练掌握有关知识,了解安装WWW服务的主要步骤和配置WWW服务的主要方法。
(2)实验报告内容包括WWW服务安装前的要求,安装的过程和详细的维护及管理操作步骤,对实验的心得体会。
实验报告格式(写在作业本上)实验名称:评分: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地点: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二、实验环境三、实验内容及步骤(该部分为实验报告主要内容,请写出详细的实验内容及步骤,不少于1张)四.对本实验的建议或疑问。
烟草悬浮细胞的培养与保持

把固体平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 28℃,黑暗恒温培养。
5. 一周后观察、记录并继代培养:(取悬浮细胞,用FDA染色,观察细胞的 死、活),记录细胞生长、死亡情况;污染情况;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 并对悬浮培养细胞再进行继代培养,以用做进一步的实验材料。
结果观察:
(1)污染情况Leabharlann (2)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3)细胞生长、死亡情况 (4)中性红染色观察液泡
无菌操作及接种方法与步骤 :
1.接种前,用75%酒精擦拭超净工作台,将培养基和接种用的器具放入超 净工作台;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后开送风开关,10 分钟后可进行无菌操作。 2. 用75%酒精对移液器和手进行表面消毒。 3. 在酒精灯上对装有培养基或培养物的三角瓶或培养皿进行开封,用无菌的 移液器取悬浮培养的烟草细胞至不同的新鲜培养基中:10ml悬浮细胞至 50ml新鲜液体培养基中;用移液器取1ml悬浮细胞至固体培养基上,倾斜 平板,用移液器移去多余的液体。将对三角瓶或培养皿进行封口、标记。 4. 培养: 把培养瓶放到恒温摇床上进行震荡培养。调整摇床的旋转速度,使之为 120rpm。培养温度为28℃,在黑暗中培养。
实验9-10 烟草悬浮细胞的培养与保持
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和平板培养的基本原理,掌握植 物细胞悬浮培养和平板培养的方法和技术,掌握无 菌操作技术。
原理:
植物细胞的悬浮培养是指将植物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悬浮在液体 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 由于培养物的密度及细胞生长速度等状态与培养基中养分的消耗 有关,当培养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进入分裂的静止期。需及时 进行细胞继代培养,
或:改良苯酚品红观察细胞核完整性(凋亡情况检测)
习题答案【实验9 钢尺测量】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实验编号:9实验内容:钢尺量距与直线定向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教师评语:成绩等级:评阅人签名:《土木工程测量》实验任务书实验九:钢尺量距与直线定向一、目的与要求1.练习量距的基本动作,掌握量距的要领与计算方法;2.掌握用花杆定直线的方法;3.本次实验要求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1/2000。
二、计划与仪器准备1.实验学时:2学时2.主要设备:经纬仪1台三角架1副钢卷尺(30m)1把花杆3根测钎4根记录板1块三、方法与步骤1.在较平坦的地面上标定出相距大约80-100米的A、B两点;2.用经纬仪的方法进行直线定线,并用测钎桩定好各测段;3.距离丈量:1)在A、B两点竖立花杆;2)后尺手持测钎一根,手持钢尺零端划端点A。
前尺手持测钎一串,手持钢尺末端及花杆,沿丈量方向前进,走到约一整尺段时为止,并将尺拉直;3)后尺手将测钎插在起点A,并将钢尺零端大致对准测钎,指挥前尺手左右移动进行直线定线,把花杆立到直线方向上,同时做好记号;4)前尺手将钢尺适当拉紧,并目估使尺水平,后尺零端对准测钎,前尺手取测钎对准钢尺末端垂直插入地面;5)量完第一尺后,后尺手拔起A点的测钎和立于A 点的花杆后,与前尺手抬尺前进,直至后尺手到达第一个分段点为止;6)重复以上操作,丈量第二个整尺段,如此继续向前丈量,后尺手随时收起前尺手所插测钎记取丈量的整尺段数。
初三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实验题一】酸碱中和反应题目:利用中和反应制备盐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酸、碱、酸碱指示剂、玻璃棒、蒸馏水、酒精灯等;2. 采用滴定法进行中和反应实验:a. 取一定量的酸溶液倒入滴定瓶中;b. 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c. 使用碱溶液进行滴定,每滴加入时充分搅拌;d. 当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时,记录滴定液用量;3. 重复实验步骤2,以求结果的准确性。
酸碱中和反应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其中,酸溶液中产生的H+离子与碱溶液中产生的OH-离子相遇形成水,同时生成一种化合物,即盐。
当酸溶液中的H+离子的数量与碱溶液中OH-离子的数量相等时,溶液中的酸碱浓度即中和,此时pH值为7,溶液为中性。
【实验题二】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题目: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1. 除垢剂: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于除去水垢。
例如,在清洗厕所时,可以使用醋酸(酸性)和小苏打(碱性)进行中和反应,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与酸反应生成水溶性的盐,起到除垢的作用。
2. 药物中和:在药物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例如,在胃药中,含有碱性的成分来中和胃酸,以减轻胃部不适。
3. 净化水质:酸碱中和反应可用于净化水质。
例如,在自来水处理中,常用液氯(酸性)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碱性)进行中和反应,使其沉淀成无害物质,从而提升水质。
【实验题三】氧化还原反应题目: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解释氧化与还原的含义,并给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示例。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即电子的失去和获得。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称为氧化剂;同时,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称为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构成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的含义:氧化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或氢原子,或者获得氧元素的过程。
实验9植物组织渗透势和水势的测定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九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组织的细胞质壁分离过程及其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2. 学会用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细胞渗透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渗透势是指因溶质溶解而使水的自由能降低(与纯水相比)的数值,降低的值与溶质的浓度成正比,纯水的水势最大(值定为零),当水中具有溶质,水势便降低,此时的水势称为渗透势,故是负值(渗透势的绝对值等于溶质的渗透压,渗透压为正值)。
渗透势的单位以巴表示,1巴 = 0.985大气压(或1大气压 = 1.013巴)。
植物成熟的细胞都具有液泡,液泡中具有各种溶质,故具有一定的渗透势,液泡外面包裹着活的原生质,原生质外面有细胞壁包围,细胞壁可看作是层透膜,活的原生质具有选择性,所以整个细胞类似一个渗透系统。
可用质壁分离法测量细胞渗透势。
质壁分离法当细胞放在一种渗透势比其细胞液渗透势低的溶液中时,细胞液中的水向外渗,液泡体积缩小,原生质的胞壁也跟着向内收缩,如水分继续外渗,液泡体积缩小,而胞壁弹性有限,不能继续收缩,原生质就和细胞壁脱离,这就是质壁分离现象。
当细胞放在某一溶液中,细胞内外水分交换达到平衡,即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此时细胞内的压力势为零,那么细胞液的渗透势就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该溶液浓度称为等渗浓度。
利用一系列梯度浓度的溶液,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细胞的等渗浓度将介于刚刚引起初始质壁分离现象时(即细胞只是角偶上与胞壁分离)的浓度和与其相邻的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浓度梯度之间的溶液浓= - RTiC即可算出其渗透势。
度。
代人公式Ψs三、实验用品(一)材料洋葱鳞茎或紫鸭跖草叶片。
(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
(三)试剂 1 mol/L蔗糖溶液。
四、实验操作1.以1 mol/L的蔗糖溶液作母液,用蒸馏水配成0.10,0.20,0.25,0.30,0.35,0.40,0.45,0.50,0.60 mol/L的一系列浓度的蔗糖溶液各10 ml。
各溶液分别装入具塞子试管中,按浓度梯度递减的次序排成一行,并在试管壁上贴上标签注明浓度。
JAVA实验7-9+答案

实验71. 编一个程序,包含以下文件。
(1)Shape.java文件,在该文件中定义接口Shape,该接口在shape包中。
属性:PI。
方法:求面积的方法area()。
(2)Circle.java文件,在该文件中定义圆类Circle,该类在circle包中,实现Shape接口。
属性:圆半径radius。
方法:构造方法;实现接口中求面积方法area();求周长方法perimeter()。
(3)“Cylinder.java”文件,在该文件中定义圆柱体类Cylinder,该类口在cylinder包中,继承圆类。
属性:圆柱体高度height。
方法:构造方法;求表面积方法area();求体积方法volume()。
(4)X5_3_6.java文件,在该文件中定义主类X5_3_6,该类在默认包中,其中包含主方法main(),在主方法中创建两个圆类对象cir1和cir2,具体尺寸自己确定,并显示圆的面积和周长;再创建两个圆柱体类的对象cy1和cy2,具体尺寸自己确定,然后分别显示圆柱体cy1和cy2的底圆的面积和周长以及它们各自的体积和表面积。
【编程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接口、包、继承、封装等问题。
编程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创建p1包,在其中创建Shape接口// Shape.java文件package p1; // 创建p1包public interface Shape{ // 定义Shape接口…}第二步:创建Circle类和Cylinder类,它们都定义在p2包中。
// Circle.java文件package p2; // 创建p2包import p1.*;public class Circle implements Shape{ // 定义实现Shape接口的Circle类…}// Cylinder.java文件package p2;public class Cylinder extends Circle{ // 创建继承Circle类的Cylinder类…}第三步:创建主类,在其中的main()方法中创建对象,实现相应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9
(1)字段:xm,jg
表:xs
筛选:ALLT(jg)=”江苏”AND xb=”女”
(2)字段xm,
YEAR(DATE())-YEAR(csrq)AS年龄表:js
筛选:xb=”男”
排序:YEAR(DATE())-YEAR(csrq)AS年龄
杂项:排在前面的1个
(3)字段:LEFT(xh,2)AS年级,
COUNT(*)AS人数
表:xs
分组:LEFT(xh,2)AS年级
排序:LEFT(xh,2)AS年级
(4)字段:xh,COUNT(*)AS选课门数,
A VG(cj)AS平均成绩
表:cj
分组:xh
输出去向:表qdata
(5)字段:kcdh,A VG(cj)AS平均分
表:cj
分组:kcdh,满足条件:平均分>=60;
输出去向:临时表tnpb
(6)字段:xs.xh
表:cj
筛选:cj<60
杂项:无重复记录
(7)字段:xs.xh,xm,kcdh,cj
表:xs与cj内联接,联接条件:xs.xh=cj.xh
筛选:xb=”男”
(8)字段:xim.xdh,ximing,zc,COUNT(*)AS人数, A VG(YEAR(DA TE())-YEAR(csrq))AS平均年龄
表:xim与js内联接、js与zc内联接,
联接条件:zc.zcdh=js.zcdh、js.xdh=xim.xdh
分组:xim.xdh,zc
排序:xim.xdh,COUNT(*)AS人数降序(9)字段:ximing,
COUNT(*)AS人数,
SUM(IIF(zc=”教授”,1,0))AS教授人数
表:xim与js内联接、js与zc内联接,
联接条件:zc.zcdh=js.zcdh、js.xdh=xim.xdh
分组:ximing,
满足条件:
SUM(IIF(zc=”教授”,1,0))/COUNT(*)>=0.25
排序:
SUM(IIF(zc=”教授”,1,0))AS教授人数、降序
(10)字段:kcm,MAX(cj)AS最高分,
MIN(cj)AS最低分,A VG(cj)AS平均分表:cj与kc内联接,
联接条件:kc.kcdh=cj.kcdh
分组:kcm,满足条件:平均分>=75
(11)字段:xs.xh,xm,COUNT(cj.xh)AS选课门数表:xs与cj左联接,
联接条件:xs.xh=cj.xh
分组:xs.xh
(12)字段:xs.xh,xm,COUNT(*)AS补考门数表:xs与cj内联接,联接条件:xs.xh=cj.xh
筛选:cj<60
分组:xs.xh
排序:xs.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