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岗教师面试试讲流程及试讲案例《背影》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稿 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 上册 《背影》
试讲稿《背影》(本文共三个课时,这是第二课时)同学们好,请坐!好了,接下来我们准备上课。
上节课给同学们介绍了《背影》这课的资料背景,包括朱自清的简介、江泽民对《背影》的评价、朱自清的故居等,并且扫除了文章中字词障碍,并给大家播放了一段《背影》的电视散文。
希望同学在课下多写多练,将字词掌握牢固。
接下来我们接着上次所讲的继续,同学们还记得在播放电视散文前,我提出了几个疑问,让大家带着疑问去看视频。
现在首先给大家 3 分钟时间快速浏览一下全文,之后我们共同来解答这些疑问,进入课文的分析。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见面时背景如何?两年前的冬天、徐州浦口火车站、祖母去世了,父亲失业在家(赋闲:下岗)家境艰难(这部分为全文设置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与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形成对比。
对一个人来说,失业、奔丧、典卖、借钱是最不幸的遭遇,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忧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
)2.文章以背影为题,那么课文中写到背影吗?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思念父亲---惦记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别---惜别背影;别后怀恋---再现背影3.儿子的反应课文中有没有描写?又是怎样写的?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家境艰难,触目伤怀----伤感之泪望父买橘,刻画背影-----感动之泪与父分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相信大家课后应该思考过这些问题了,现在我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第一题!后面的两个问题,第二题我想让男生派代表来回答,其他男同学可以做适当的补充;第三题让女生派代表来回答,其他女生也可以帮助她。
两组比赛,看看哪组回答的更快、更准确、更细心,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都很细心,对课文非常熟悉,回答很准确。
背影是明线,流泪是暗线,两条线索交叉运用。
文章布局结构十分得当。
接下来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还记得上一课我们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作者写阿长的几件事,有的详写,有的略写,那么你觉得本文中的四次背影是全部详写,还是全部略写,亦或是有详有略呢?哪一次背影是详写?刻画背影父亲背影: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父亲的五句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背影》试讲稿
《背影》试讲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试讲题目是《背影》,在讲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激趣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大家请坐;师:同学们父爱如山,父爱是伟大的!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背影》。
二、课题分析: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对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初步的为学习这篇课文扫清了障碍。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首先观察一下本课的课题,然后告诉我你从本课的课题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师:穿黄色衣服的女同学请你说一下;师:很好,请坐!师:第二排,戴眼镜的男同学你说一下;师;回答的真棒,请坐!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的很好,大家鼓掌!从本课的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内容讲述的是和背影有关的故事。
师;你最想从本课了解什么呢?师:第一排靠最左边的那位同学说一下;师:穿红色衣服的这位女同学说一下;......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的很好,请坐,大家鼓掌!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你的疑问去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三、精读课文,解决重难点: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并回答老师第一个问题: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最不能忘记的是什么?师:回答的很好,找的也十分的认真,请坐!师:从这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板书)作者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
师: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第二个问题:作者与父亲已有多少年没有见面了?师:回答的很好,找的也十分的认真,请坐!师:从这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板书)作者与父亲已有二十余年没有相见了。
......师:大家找的都很好,说明大家学习都很认真,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确实能让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师: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把这些句子读一遍,好不好?师:大家读的真好,请同学记住这些经典的句子,以便我们日后使用。
四、总结升华:师:通过上边的课文分析,同学们一定被这篇文章中浓浓的父爱之情给感动了,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师:最先举手的那个同学你先说师:第三排中间的那个同学请你说一下......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大家请坐!师: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做一个热爱父亲的,尊敬父亲的好孩子!下课,同学们再见!以上是我的试讲内容:《背影》,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
语文面试试讲真题--《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背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及作品的背景(2)识记基础字词,并理解其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把握事件的六要素,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欣赏配乐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指导学生体会文章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的特点,品味、感受伟大而浓浓的父爱。
(2)通过教师的重点研读,体会文章中具体描写的重要意义,并学习具体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感情以及父亲对我的爱二、教学重点1、重点研读父亲买橘子的段落,分析对父亲细腻的描写,以体会浓浓的父爱。
2、揣摩作者的心里感受及其变化,体会其中的父子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听完之后,让学生谈谈歌曲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诸如:父亲默默的操劳,默默地关心我们的情景,真正意识到父亲平凡而伟大的爱等等),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欣赏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背影》(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一)、作者介绍和作品背景介绍(1)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
代表作品集有诗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等。
(2)、作品背景:文章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
1947年朱自清谈写作动机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唯独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亦。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带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中所叙述的那件事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不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多媒体出示视频,学生欣赏,之后学生自读。
2、学生注意文中的生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并理解它的意思。
3、观看视频后,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2、合作探究,讨论问题1、文章几次谈到背影?背影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点标注,有关背影描写的同桌交流,并理解其感情。
《背影》试讲教案
《背影》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背影》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朱自清的散文风格,体会其深情与真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理解父爱的主题。
(2)学会从细节中捕捉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学会珍惜亲情,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背影》的主题思想。
(2)分析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父亲深沉的爱。
(2)如何从文本中捕捉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背影”,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捕捉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
4. 主题分析:(1)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父爱,理解父爱的伟大与无私。
(2)讨论如何珍惜亲情,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爱的主题。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珍惜亲情,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背影》,理解父爱的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感悟,引导他们从细节中捕捉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要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散文阅读技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背影》教资面试试讲
《背影》教资面试试讲《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亲情,以及父亲送别儿子时的背影,表达了对父爱的深切怀念和对亲情的无限感慨。
在教资面试试讲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导入新课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某个瞬间,感受到家人的爱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背影》就讲述了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
”作者简介接下来,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他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清新的文风著称。
文本解读在文本解读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逐段阅读,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如“父亲的背影”、“我”的复杂情感等。
同时,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强化情感表达,例如父亲送别时的一举一动,以及作者内心的挣扎和不舍。
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背影》教学的重点。
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我”,感受父亲深沉的爱和离别时的不舍。
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的情感。
写作手法分析在写作手法分析环节,可以指出朱自清如何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写来构建文章的情感基调。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如开头的铺垫、中间的情感高潮和结尾的点题。
主题讨论主题讨论环节,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背影》所传达的深层主题,如亲情的珍贵、成长的代价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生活中的类似经历。
课堂小结最后,在课堂小结中,总结《背影》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强调亲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珍惜与家人的相处时光。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自己与家人之间感人故事的短文,或者绘制一幅表现亲情的画作,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通过以上环节,试讲《背影》的教资面试将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传达这篇散文的内涵和魅力,同时也能够考察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背影》试讲稿逐字稿
《背影》试讲稿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序号]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背影》。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瞬间。
有时候,一个背影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深深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看看那个背影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1.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 好,同学们都读完了。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来说。
非常好,你概括得很准确。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朱自清在祖母去世、父亲赋闲的情况下,回家奔丧。
在浦口车站,父亲为作者买橘子时的背影,让作者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
三、精读课文1. 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 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请你来说。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句话描写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从父亲的穿着、动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的朴实和对儿子的关爱。
3.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话,想象一下父亲买橘子时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请你来说。
你感受到了父亲的辛苦和不易,非常好。
还有吗?请你来说。
你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说得很有道理。
4. 同学们,作者为什么会在看到父亲的背影时流泪呢?请你来说。
你说因为作者感受到了父亲的爱,被父亲的行为所感动。
非常正确。
作者在看到父亲的背影时,想到了父亲的辛苦和不易,也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所以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四、拓展延伸1.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父亲一样默默关爱我们的人。
请你回忆一下,有没有一个瞬间让你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呢?和大家分享一下。
《背影》试讲教
《背影》教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并将之有感情的朗诵出来2.正确理解并掌握生字词3.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会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所以学习本文:1.阅读上,以朗诵训练为重点;2.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3.写作练习上,学习要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体会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文中浓浓的亲情,从父亲的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爱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1.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2.明确文章“背影”与“父子情深”和谐统一的结构特点: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意绵绵的意蕴教学准备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作家及本文写作背景,理解并掌握本文生字词,初步梳理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方法:探讨式学习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试讲时(只讲20分钟时):一、课程导入人世间大都偏爱歌颂母爱,但有这么一位作者却称赞父爱;人们在歌颂他人时,都爱表现被歌颂者得正面形象,但有这么一位作家却是通过一个背影,歌颂了以为平凡却伟大的父亲。
今天,我们接着讨论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二、知识回顾上节课老师已经带领大家领悟了《背影》一文中父亲的“背影”所暗含的深沉的父爱,那么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再次分析这篇文章,找出其他的表现父亲对朱自清深沉父爱的细节。
正式上课时(45分钟):一、课程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很值得同学们铭记的经典。
为什么说是经典呢?是因为只要一提到这篇文章,大家就会想起一位作家——朱自清,而一提到朱自清啊,大家就会想到——《背影》二、整体感知大家都预习过了,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背影》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注意是简洁的语言,只需要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件什么事情就行。
《背影》试讲教案4篇
《背影》试讲教案篇4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表情达意的写法。
2、理解一些语句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3、领会文中的父子之情,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设想1、预习要求: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简况;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感情)。
2、教法与学法:在教学上,设想如下:以学生尝试阅读为主、(尝试分析结构、尝试品味语言、尝试展开联想、尝试模拟表演等)老师组织交流,讨论并适时点拨。
3、教学时间:2课时4、教具:投影仪、胶片、录音。
第一课时要点:学习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征表情达意的写法,初步体会文章中的父子之情。
过程:(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①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生和父母的生日。
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
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体会到了,有的体会不到;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后才体会到。
老一辈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并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
同学们想一想,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流露的,还是通过某个身形体态表现的?鲁迅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而本文作者为什么只写父亲的背影。
学习这篇课文时,同学们要弄清:这是父亲做什么时的背影?这“背影”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什么感情?文章写这“背影”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二)、检查预习1、抽若干人尝试朗读片断;若干人对投影的生字词上黑板注音释义。
2、指名简介朱自清。
(三)、指导朗读1、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进一步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2、学生自读3、学生展示朗读。
(四)、整体感知,尝试练习。
学习速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先独立思考,后相互交流讨论,最后教师点拨指导)1、文中写了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写送别时的“背影”,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感情?(完成此题后,相机朗读第六、七段,加深体会感情)2、每次背影出现,“我”都有什么感受?3、文章题目是“背影”为什么还要写第二段、第三段?(以上内容可分步完成)(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生产中,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背影。
教师编面试部编教材初中语文试讲稿《背影》
《背影》朱自清各位评委老师大家xx好,我是初中语文组x号考生,下面可以进行我的试讲吗?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播放《父亲》这首歌。
同学们对这首歌熟悉吗?这是作曲者对父亲感情的表达,说到父亲你想到什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朱自清眼中的父亲。
出示学习目标(三维目标)检查预习: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对作者已经有所了解,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嗯,了解的非常全面。
那生字词你们掌握了吗?PPT上的词谁来读一读?(预设错误:)整体感知:范读课文(听录音)注意字音、节奏与情感的把握。
并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父亲去车站送儿子远行的事)追问:通过这件事,作者想表达什么呢?(展现了父子情深)品读句子:速读课文,说说文中几次写到背影?从文中划出有关背影的描写。
谁和大家交流一下?(四次第一次:点题的背影;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
)一次送行,四次背影,那在送行过程中,父亲都做了哪些事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照看行李送子上车选座叮嘱为自买橘)小组合作:每件事都融汇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深情,现在进行小组合作,选取一件令你们最感动的事,圈点勾画出相关语句,说明为什么。
1、你从父亲的动作中看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具体来说说。
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师: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体现了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
朗读2、你从父亲的穿戴读出父亲的爱,是呀,黑、深青说明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可与父亲给我买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
(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3、走路的姿势:(出示11)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师: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父亲的语言。
《背影》试讲稿
《背影》试讲稿试讲稿一、教材解读(一)内容总览朱自清的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
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原来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哀愁焦虑的日子,父亲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远行的游子几番落泪。
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
人们歌颂父亲一般采用正面来写父亲如山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宕开一笔去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特别是浓墨重彩写了父亲的背影。
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焦点。
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
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之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可谓“真情真感真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掌握他们的意思,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分角色班级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来理解背后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学会从细节、动作、心理描写的角度进行人物叙事写作,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反思,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时才鞭长莫及。
(三)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环境下进行描写的特点。
2.教学难点:深刻感受作者运用白描手法通过一系列动词,心里对照等手法,对父亲人物的塑造,体会本文朴实真挚、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四)关键词句理解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理解这句话出现在车站送别一段。
文中从两方面着笔写父子车站送别。
父亲对儿子是无微不至的,他为儿子做了一切。
儿子对父亲的这一举动在开始时并不理解,还在内心暗笑他的“迁”。
“背影”的出现,使儿子清楚地看到了一颗慈父的爱子之心,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
在这句话中一定要理解“聪明”一词的意思,这是反语。
这句话表达了儿子的自责和内疚,悔恨自己的幼稚无知,真正懂得了父爱。
《背影》试讲教案
《背影》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文化背景。
(2)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思想。
(3)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和理解文章。
(3)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2)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学会珍惜身边的亲人。
(3)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和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背影》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3)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文化背景。
(2)分析作者在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3)如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解读文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朱自清和他的散文创作。
(2)导入《背影》这篇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2)让学生查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文化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解读文章。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文化背景。
(2)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如隐喻、象征等。
(3)解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父爱主题。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思维的活跃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如分析问题的深度、语言表达能力等。
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背影》试讲逐字稿
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背影》试讲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中语文组9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试讲篇目是《背影》,下面我将开始我的试讲。
一、歌曲激趣,导入课题。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上课之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大家在听的时候注意思考歌曲中的深意,听完了之后我要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啊?师:对了,这是筷子兄弟的歌曲《父亲》。
那你们觉得歌曲中唱的父亲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师:你说虽然父亲不像母亲那样经常嘘寒问暖,但父亲总是为我们默默地付出。
你们都在慢慢长大,我们的父母也在慢慢老去,小时候总是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现在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应该学会体谅父母,学会对他们说谢谢。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正像歌中所唱的“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我们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在成年之后也感受到了自己父亲的不易,因此写了一篇回忆性散文《背影》,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先生的回忆一起去了解这位伟大的父亲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师:课前我让同学们去搜集有关作者朱自清的资料,现在请同桌间分享各自搜集到的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朱自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师: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师:我们一起来看下大屏幕,了解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的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
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
在那特定的场合下,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
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2.了解内容。
师:请同学们听配乐范读,听完之后自主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几次写了父亲的“背影”?重点写了哪次背影?用一个短语概括出来,并进行评价。
背影十分钟试讲教案
背影十分钟试讲教案教案标题:背影十分钟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背影》这篇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分析《背影》这篇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2. 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和解释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背影》的复印件。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的课本和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1. 利用PPT或黑板上展示一张描绘亲情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和联想。
2.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一段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经历。
二、阅读理解(5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背影》这篇散文,并在课本上做简单的标记。
2. 分组讨论,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对文章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3. 随机抽取几组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文学鉴赏(2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选择这种描写方式的原因,并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口头表达(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文字来表达他们对《背影》的理解和感受。
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口头表达,并鼓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和互动。
3.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描述和解释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评价(1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并提醒学生继续努力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可以通过细微的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朗读比赛或文学分享会,展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
2021年特岗教师面试初中语文说课稿《背影》
特岗教师面试初中语文说课稿《背影》《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0xx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
这篇散文叙述的是 ___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在 ___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以下是第一为准备特岗教师招聘面试的试讲万能稿:背影,希望能够帮到大家!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散文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特定角度的背影去写父子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的相怜相爱的感情。
在新版教材课本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1)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间的美好感情。
第二单元都是以爱中心话题的,本文被选入第二课,更有利于后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 ___的学习和鉴别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2)本文描写人物特征细致,中心与段落的关系很典型,学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应用语文的能力。
(3)本文语言朴实,饱含情感,而且贴近生活,又位于第二课,有利于学生小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的衔接。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教材的地位、作用,结合实际,我将素质教育目标定为:知识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能力目标:通过关键语句表达特殊的感情;德育目标: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感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情感熏陶: ___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___自身,净化灵魂。
3.教学重点(1)重点文段的阅读,学习文中的细致描写,体会其中深沉的父子情。
(2)理解其中关键句的含义,体会朴实语言中饱含的深情。
4.教学难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尤其二三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
5.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把握;第二课时:重点文段的阅读、关键语句的品味、中心与段落的关系、德育教育。
根据本文的特点以及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2.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3.采用比较阅读,形象的图例,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突破本文难点;4.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背影(试讲稿)
背影(试讲稿)背影(试讲稿)第二课时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来应聘中学学语文教师的__号考生。
今天,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背影。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重点研读第五段1、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一共写了四个背影,那么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那一个?朗读这一段,注意其中的一些词语,等一下要求大家写出来。
引导学生研究删后补出的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拔A、两个“黑”字B、三个“布”字C、“蹒跚”“肥胖”D、“两手”“两脚”E、不要“向左”两字行不行,为什么?2、为什么“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不是“轻轻的”或是“小心地”?请一位同学表演一下?3、父亲为什么“扑扑身上的泥士,感到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去掉可不可以?4、作者为什么看到这个背景“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又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5、这一次流泪与第一次流泪有什么不同。
与第三次、第四次呢?二、关键语句的品味1、前面我们通过第五段的阅读,体会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疼爱之情,那么,文中还有那些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句子,并进行点拔A、第二段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B、第三段棗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送我去。
C、他嘱我路上要小心·····2、作者是否一开始就体会了父亲的这种朴实的疼爱之情呢?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那些语句是互相呼应的?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五三、总结讨论1、文章的标题改为“我的父亲”“浦口别父”好不好,为什么?2、讨论上节课课后练习2、教师板书总结3、讨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A、2、3 两段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B、第四段为什么不详写作者在南京与朋友的游逛?四、比较阅读训练阅读课后练习八的文段,完成下列练习1、这个文段中所描写背影的语句是,从文中划出来。
这一背影与朱自清在课文中描写的背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背影》试讲教案
《背影》试讲教案《背影》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揣摩文章朴实而简洁的语言,感悟文字中蕴涵的父子深情。
2.仔细研读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内涵。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朱自清通过对父亲的背影在特定环境下的几个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颓唐的老境和“我”对父亲的眷恋之情作者“诚实”的写作使文章真实可感,触人心弦,读之潸然泪下;语言朴实,意蕴深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教学中,宜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采用朗读、研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以及对文章重点词句的分析,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人间亲情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作为语文材料的传统篇目,它感动了很多很多读者,因为它写出了人世间至深至诚的父子之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2.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聆听配乐朗读,小声跟读、模仿,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验作品的情感(3)讨论交流针对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如某些词语、句子等,提出疑问梳理筛选,将学生比较关注的、较有价值的问题找出来,共同解决3.研读课文(合作学习)(1)在写父子离别之前,作者还交代了随父奔丧、家境衰败、父亲到南京谋事等内容,从中可见父亲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这对写“背影”有什么作用?(2)文中四次写到“背影”,组织讨论,体会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组织小组讨论: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明确:1.①难忘背影②刻画背影③惜别背影④再现背影2.(提示:找动词、形容词)如:“探”表明父亲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肥胖的身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把父亲爬月台是的艰难动作,写得栩栩如生3.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体会作者在朴实、细腻的叙述中所蕴涵的深情(3)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们的含义(4)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作者是通过什么细节表现出来的?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表现出怎样的感情?睹家境、想父母———悲哀望父买橘———感激泪(体贴父亲)父子离别———不舍再现背影———伤心以上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并交流,教师归纳(课件展示)(5)根据以上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你能具体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父子情”吗?提示:父亲疼爱儿子,儿子体贴父亲(展示课件)(6)配乐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7)课件展示;父爱深深4.品味鉴赏(探究学习)(1)本文语言平淡中蕴涵深情,请从文中找出两个句子加以品味(2)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为什么?(3)文末作者再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4)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5)仔细观察课文彩页中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说说画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地印象(拓展)5.拓展延伸与作业(1)提供舒禾《尚在旅途》片段(略),让学生拓展阅读(2)课后练习一、二题教学反思我在教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一课时,决定尝试一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思路我先让学生自主探讨课文,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解读出作者在朴实的文字和一幅看似平淡的生活画面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亲情刻骨铭心的体验和理解然而,这堂课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许多同学对亲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端茶送伞的层面上,对于“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父亲背影,对于从中折射出的深沉博大的亲情,同学们并不能深切体会,有的甚至嘲笑“父亲”那肥胖笨拙的身躯受到这次打击,我对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怀疑,初中二年级的娃娃,有能力自助探究吗?经过课后的一番思索,我感觉到学生之所以不能够领会文章所具有的巨大艺术魅力,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生活中对于亲情体察得不够敏锐,因此感受得不够真切,解读得不够深入其实,文学家、作家与普通人的不同,也许就在于他们对人生、对生活,有更敏锐的感觉、更深刻的思考而我们要引导学生的,正是学习教材中各位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那种更加敏锐的触角,更加细腻的触觉,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捕捉,用心去积累于是,我便先布置给学生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观察父亲或母亲的背影半小时,观察时要用心体会一星期后的作文课上,我让同学们根据观察内容完成命题作文《背影》,要注意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进去课堂中出现了少有的埋头写作的情形,只听见沙沙的落笔声我捧着学生的作文,欣喜地翻看着,每每有令我心动的发现一位同学写道:“我第一次如此专注地偷偷望着父亲沉思时的背影昏黄的灯光并不能掩盖他高大强健的身影我知道这高大强健的身影曾负担过整整三个家庭的重担,也曾为他赢得过半抽屉的奖状,更为我们营造了现在这个温馨美满的家然而……我仿佛看到父亲在风风雨雨中艰难跋涉的身影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用我所能做到的一切,暗中为父亲走过眼前这段艰苦的岁月助儿女的一臂之力”更多热门文章推荐:1. 《雨巷》公开课教案人教版2. 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及课后答案3. 《背影》教学设计及反思4. 《背影》名师教学设计(四课时)5. 《背影》教学设计及反思(2)6. 《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7. 朱自清《背影》课文赏析我读着学生的作文,一次一次地被感动着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接着学习朱自清的同题散文《背影》,让大家探究这篇课文的魅力结果同学们发言非常踊跃,理解得也比较位深刻是的,一个没有认真观察生活,没有细心感受过生活的人怎能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呢?要让学生真正自主探究鉴赏出教材中一篇篇精品和经典的迷人魅力,就首先要引导学生先去仔细地体验生活,思考自我的确,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让学生解读课文,就首先要让学生解读生活中的有关主题在自主解读生活的基础上,再来探究作者在课文中如何解读生活的这一侧面的由此,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不是凭空就可以一上来就做的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基础和前提,那就是学生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已有的敏锐体察、真切感受、深入思考和解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才有能力、有根基来开展自主探究因此,我通过这次实验,也是通过这次探究,得到的新认识是:学生自己对生活已有的敏锐体察、真切感受、深入解读,是探究的重要基础之一。
《背影》试讲教案
《背影》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背影》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评价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能够解读并领会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学习,提炼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3)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背影》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2)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评价:(1)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如描写、叙述、象征等。
(2)评价课文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背影》。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 选择一篇文学作品,分析其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背影》试讲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背影》试讲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背影》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朱自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创作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短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孝敬之心。
(2)懂得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学会关心和体谅父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背影》的主要内容及其主题。
(2)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
(2)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父母之爱。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孝敬之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父母之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之爱。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父母之爱的感受。
(2)引导学生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学会关心和体谅父母。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以“父母之爱”为主题,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创作一篇短文。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总结本次写作的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特岗教师面试试讲流程及试讲案例《背影》试讲是根据指定课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设计并以评委为听课对象进行模拟课堂教学的行为。
应聘中的试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试讲,评委需要从试讲中读出教学内容以外的更多东西,而且试讲的目的性也不在于课程内容本身,而是对应聘者的全面考核。
试讲案例:背影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品读、讨论和质疑,能学会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一个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描写方法,以及能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朴实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难点:特定情境下对形象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教学准备
录音机、《背影》录音带、歌曲《父亲》磁带
4.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采用情景问答,启发学生父亲是什么样的?并举例说一说你的父亲。
(2)初读课文
①生听录音,解决生字、新词。
②学生自由朗读,会概括文意。
a.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描述一下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同桌之间交流。
b.请找出文中四个写背影的地方。
③找出感动点。
(3)突破重难点
①关键语句解读。
②重点赏析:第二次“背影”。
③再次朗读,体味亲情:生朗读、师播放《父亲》。
(4)知识回顾、拓展延伸
①知识梳理:文中四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请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②感情升华。
(5)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100-150字左右,描写你眼中的父亲,感悟父亲的慈父情深。
通过细细的描写,体会父爱的伟大,更加珍惜亲子之爱。
5.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
略。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