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4.2直线、射线与线段》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42直线射线与线段教案2新人教
直线、射线、线段课题 4.2 直线、射线、线段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2、会比较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3、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过程与方法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画图的数学过程,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能用几何语言描述直线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并掌握其表示法,认识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读懂简单的几何语言并据此作出图形。
3、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教学难点能读懂简单的几何语言并据此作出图形。
教学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过程设计一、温故知新问题1:小学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过直线、射线和线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他们的形状并分别画出一条直线、射线和线段。
(学生自己动手作图)二、探究新知问题2:如图,经过一点O画直线,能画几条?经过两点A、B呢?问题3:你还能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实例吗?【学生思考,自主发言】问题4:结合直线自身的特点,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该怎样表示一条直线呢?这样表示有什么道理?直线有两种表示方法:(1)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2)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也可以用直线上的两点表示直线.。
直线AB或直线l问题5:当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同时在一个图形中出现的时候,我们应怎样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如图试着描述图中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关系?归纳:(1)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点不在直线上(直线不经过点).学生自己动手做,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加深理解(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他们的交点.三、巩固新知问题6:(见课件)(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四、合作交流,再获新知问题7: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类比直线的表示方法,你认为应怎样恰当的表示射线和线段呢?请你举出一些生活中能看成射线、线段的实例。
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直线、射线、线段(一)教学目标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理解.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生活中处处都有图形,如笔直的铁轨、手电筒发出的光、一根自动笔的铅芯等等,你能用图形表示以上现象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125至126页,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是__两点确定一条直线__.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__.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直线的基本事实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25页,思考:(1)经过一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________条.(2)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________条.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展示点评】“确定”是有且只有的意思,表明这个事实存在,且具有唯一性.【小组讨论】如何理解直线的基本事实?【反思小结】直线的基本事实有两层含义:(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2)只有一条直线.【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探究点二直线、射线、线段的画法与表示方法活动二:阅读教材第125页,思考:直线有哪几种表示方法?画图说明.射线呢?线段呢?例如图所示,已知三点A、B、C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画出直线AB;(2)画出射线AC;(3)画出线段BC.【展示点评】画直线要出头,画射线注意A是端点,画线段注意不能出头.【小组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在表示方法上有联系和区别?【反思小结】直线、射线和线段都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但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要把端点写在前面.【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探究点三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活动三:请同学们先自己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展示点评】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其图形形象填空.【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2.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3.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直线比射线长.( × )(2)直线AB大于直线CD. ( × )(3)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是一条直线.( × )(4)延长直线AB ( × )(5)直线AB与直线BA不是同一条直线( × )(6)直线AB上有A点( √ )(7)直线AB与直线l不可能是同一条直线( × )2.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 D )A.画直线AB=2cmB.画射线OM=5cmC.延长射线OC到D使OC=CDD.延长线段MN到P,使PN=MN3.射线可以看做由线段向一方__延伸__形成的,直线可以看做由线段向两方__延伸__形成的.4.在同一平面内有4个点,经过每两个点画直线,可以画直线的条数是__1或4或6__.5.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射线AB经过点C;(2)点A在直线a外;(3)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4)线段AB、CD相交于点B;(5)点P在直线AB上,但不在直线CD上;(6)点Q既不在直线l1上,也不在直线l2上;(7)直线a和b相交于点P;点A在直线a上,但不在直线b外.解:画图略.六、布置作业巩固目标课外作业见“学生用书”.第2课时直线、射线、线段(二)教学目标1.会使用尺规作图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2.了解线段中点、等分点的概念,理解两点间距离的定义.3.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重点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并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教学难点线段的和、差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你如何比较两根筷子的长短?(2)两个人如何比身高?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126至128页,完成下列问题:1.如何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你有几种方法?如何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的方法有__度量法__和__叠合法__.3.__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__叫做线段的中点.如何用折叠的方法得到一条线段的中点?解:使线段两个端点重合对折该线段,折痕处即为中点4.__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__叫做两点的距离,线段的基本性质是__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26页,思考:1.什么是尺规作图?请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请再举出一些比较线段长短的实例.3.两条线段比较长短会有几种情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例1 已知线段a,作线段AB,使线段AB=2a.【展示点评】尺规作图中的直尺是指没有刻度的直尺,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可以用度量法和叠合法.【小组讨论】例1的作图步骤分为哪几步?【反思小结】先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一条直线或射线,然后用圆规截取一段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探究点二线段的中点活动二:做一做: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AB,折叠纸片,使端点A、B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我们叫作线段的中点,你能给线段中点下定义吗?由线段的中点,你能得到哪些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1.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有:AC=________=________AB;2.你能找出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吗?试一试.A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A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展示点评】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小组讨论】由AB=2AC能判断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吗?【反思小结】当点C在线段AB上时,点C是AB的中点;当点C在线段AB外时,则不是,思考这类问题可以结合图形分析.【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探究点三线段的性质活动三:阅读教材第128页“思考”中的问题,1.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请说明这样画的理由.2.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你能举出这条性质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吗?4.什么是两点的距离?例2 如图,AB+BC________AC,AC+BC________AB,AB+AC________BC(填“>”“<”“=”).【展示点评】在铁路建设中,通常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把弯曲的道路改直.【小组讨论】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两点的线段吗?【反思小结】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两点所得线段的长度.【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画出两条已知线段的和及两条已知线段的差.3.线段的中点.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1.如果点C 在线段AB 上,下列表达式①AC=12AB ;②AB=2BC ;③AC=BC ;④AC+BC=AB 中,能表示C 是AB 中点的有( 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下列四个语句中正确的是( C )A .如果AP =BP ,那么点P 是AB 的中点 B .两点间的距离就是两点间的线段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比较线段的长短只能用度量法3.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AC =8cm ,则BC =__8__cm ,AB =__16__cm.4.线段AB =6cm ,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 =3cm ,则AC 是BC 的__3__倍.5.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且AC =CB ,CD =DB ,则线段AB 的中点是点__C __,点D 是线段__CB __的中点,AC =__2__DB ,DB =__14__AB.6.如图,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D 是CB 的中点,DB =2cm ,AC =8cm ,则AB =__12__cm.7.如图,已知线段a 、b ,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 -b.解:画图略.六、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 课外作业 见“学生用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与线段第28课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与线段第28课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区别,并能准确地表示它们;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作出直线、射线、线段;3.能够应用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其区别;2.根据已知条件作出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难点1.基于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2.使用直线、射线、线段的符号表示。
教学方法1.倡导生动、轻松的教学氛围,通过讲述、举例、互动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通过小组发言、问题探究等形式,提高同学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3.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讲述界面生动、形象逼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什么是角度,什么是补角和余角;2.提问:我们平时看到的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区别?提高1.定义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2.引导学生辨别不同符号表示的直线、射线、线段,如:AB、$\\overrightarrow{CD}$、EF分别表示直线、射线、线段。
训练1.向学生出示几道与直线、射线、线段相关的问题,如:给定点A、B,用直线连结它们;2.学生运用已知条件,作出直线、射线、线段,同时体验其中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教师针对学生作业内容,进行辅导和答疑解惑。
拓展1.在学生完成基础的操作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应用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测量物体表面的长度,如何沿着某个方向挖掘矿物等;2.学生们根据老师的引导,逐渐从表面操作逐渐深入到更具深度的应用和探究中,发散思维,探讨未知领域。
回顾1.教师安排简单的课堂评估活动,巩固学生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期望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我们期望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已知条件作出准确的直线、射线、线段。
另外,也欢迎同学们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将学到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各自的思维空间和探索能力。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4.2 直线、射线与线段教学设计(二) (新版)新人教版
4.2 直线、射线、线段(二)课型:新授课【教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3.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4.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线段大小比较,学习线段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2.通过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的研究,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能用它们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用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方法】探索式教学法【教学重点】线段大小的比较,线段的性质【教学难点】线段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应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二、预习指导练习课后习题1、2三、等分线段1.让学生将一条绳子对折,使绳子的端点重合,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2.什么是线段的中点?3.线段中点的表示方法. (三种表示方法,由形到数)3.什么是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归纳:线段的中点只有一个,三等分点有两个,四等分点有三个...四、两点的距离问题:(1)教科书思考中的问题.结论“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你能举出这条性质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吗?(3)什么是两点的距离?注意:两点的距离不是线段,而是线段的长度.尝试练习1.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AB = 3BC,D是AC中点,DC = 2cm,求AB的长2.把线段AB延长到C,使BC = 2AB,再延长BA到D,使AD = 3AB,求DC与AB的关系,DC与BC,BD与AB,BD与BC的关系.(3)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1,那么线段AB的长是个单位长度,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4)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 =5.6 cm,BC=2.4 cm,求线段AC和BC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结合具体的图形,突出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的转化)六、板书设计4.2 直线、射线、线段(二)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何学好初中数学经典介绍浅谈如何学好初中数学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2)》教案
4.2直线、射线、线段(2)教学设计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他们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的表示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线段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等知识建立重要基础,同时又对今后的几何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强,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3.比较线段的长短4. 尺规作线段的和、差、倍数5. 线段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3.初步学会数学的类比思想,分类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2、通过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懂得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重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画线段间的和、差、倍数以及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难点: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以及作线段的和、差,理解线段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并会进行一些简单的线段间的计算.教法学法:演示法、发现法、讨论法、小组合作、类比学习、分类讨论等教学准备:小棒,直尺,圆规,线段纸条,多媒体课件,小视频等.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基本事实)1、课前播放烟台到大连海底隧道的视频,学生欣赏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引入本节课直线射线线段第二课时.之后出示学习目标.2、让学生观察烟台到大连之间的路线,找最近的路线,从而得到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现象用到了这个数学原理?4、把烟台到大连之间的路线抽象成几何图形,让学生思考哪一条可以表示烟台大连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二、活动探究(大展身手)1、探究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思考:(1)学生任意画一条线段a.(2)学生思考如何画出与线段a等长的线段呢?一种是度量法,一种是尺规作图.师生共同探究如何用尺规作图画出与已知线段a等长的线段.画法:(1)画射线AC(2)以点A为圆心,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 于点B,aA B C即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总结画法时,注意语言的简洁与规范,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的说法和表述.注意:不要求写画法,但一定要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找学生汇报展示,比较两位同学的线段,从而引出线段的比较大小.2、探究线段的比较大小(1)活动一:如何比较两根小棒的长短?学生活动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生思考比较方法,有两种方法,一是分别用刻度尺量出小棒的长度,比较长度即可(度量法),二是把两根小棒一端重合进行比较(叠合法).生讨论:1、相差较大时直接看出-----观察法.2、用刻度尺量,再比较数量大小------度量法.3、把两根小棒一端对齐,比较另一端------叠合法. 总结比较小棒长短的方法:1观察法 2 度量法 3 叠合法 (2)活动二:类比得出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生讨论(小组探讨):1、相差较大时直接看出,总结第一种方法:观察法.2、用刻度尺量,再比较数量大小------度量法.3、利用圆规,把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作比较------叠合法.方法归纳:1、观察法 2、度量法 3、叠合法 3、画线段的和、差、倍数问题:你知道如何画线段的和与差吗?ab(1)已知:线段a ,b用尺规求作:线段AB=a+b 画法:(1) 画一条射线AC;(2)以点A 为圆心,a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 于点M ,再以M 为圆心,顺次截取以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 于点B ,AMBabC即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2)类比思考:如何用尺规作线段AM=a-b呢?画法:(1) 画一条射线AC;(2)以点A为圆心,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于点B,再以B为圆心,反向截取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于点M,即线段AM就是所求作的线段.(3)试一试:已知:线段a用尺规求作:线段AB,使AB=2aCA M Ba a即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4、线段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线段中点的定义: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两部分的点叫线段的中点.(活动三):动脑思考如果我们把纸条看作线段AB,如何操作可以得到线段AB中点呢?找学生来演示如何折一折得到线段中点M.思考:由线段的中点,你能得到哪些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几何语言:因为 M是AB的中点,所以 AM= BM= 12AB或 AB= 2AM= 2BM思考判断:如果线段AM=BM,那么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吗?(举一反三)类比思考: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如何表示?(类比思想)画出它们的线段示意图:AM=MN=NB=13 AB AM=MN=NP=PB= 14 AB三、尝试应用(深化新知)1、根据图形填空:AB=AC+CD+DB2、如图,AB=6cm ,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是线段CB 的中点,那么AD 有多长呢? 解: AD=4.5cm3、 如图,AB=CD ,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是( C )A 、 AC>BDB 、AC<BDC 、AC=BD D 、不能确定●●A C D B●●A C BD ●● A B C D拓展延伸:已知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线段AB=8cm ,BC=5cm ,你能求出线段AC 的长度吗?(分类思想) 解: (1) 如图: AC=AB+BC=8+5=13cm(2) 如图: AC=AB -BC=8-5=3cm四、总结升华、反思提升归纳总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的概念 两点的距离定义线段的和、差(中点、三等分点等)ACBACB观察法线段比较方法度量法数叠合法形度量法:要一量,二算,三画.线段的画法尺规作图法:不要求写画法,但是一定要保留作图痕迹,标清字母,写出结论类比思想数学方法分类思想数形结合五、分层作业(及时巩固)必做题:课本128页练习1.2.3选做题:如图,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着表面爬行到顶点B,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要爬行到顶点C呢?说出你的理由.六、板书设计: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3、比较线段的大小4、作线段的和差倍数5、线段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七年级数学上册4.2直线、射线与线段(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七年级数学上册4.2 直线、射线与线段(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七年级数学上册4.2 直线、射线与线段(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七年级数学上册4.2 直线、射线与线段(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直线、射线、线段课题: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能度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直线、线段、射线是相近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在第一课时比较了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本节课着重研究和线段有关的知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是由实际生活经验得出来的,注意语言的引导。
学生刚接触几何语言,还不是很熟练,要加强引导和练习。
课时教学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借助现实的情境,•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性质.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3、积极参与实验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懂得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重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以及线段的性质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教法讲练结合法,引导法,观察法(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线段)观察老师程知道线段中点中点的含义过的长为 cm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的概念小结1、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比较两条线段大小(长短)的方法: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与线段》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与线段》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直线、射线与线段》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能够正确区分它们,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但对于它们的特点和区别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能够正确区分它们,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和区别。
2.教学难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相关内容,准备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进一步深化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4.2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自主学习二、自学反馈一、知识回顾1.提出问题: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二、出示学习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出示自学提纲1.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长,•在画出的射线(或直线)上量出相同长度的一条线段.2.用尺规截取.3.思考课本第130页的问题,从中得出数学问题: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4.探索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5.线段长短的比较结果.学生活动:通过上面的讨论,总结出线段比较结果.(1)AB<CD (2)AB>CD (3)AB=CD(D)(C)BA(D)(C)BA小组讨论,探索方法,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明确目标,开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动手画图,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1)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长度进行比较.(2)用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端点对齐的方法进行比较.(1)AB<CD(2)AB>CD(3)AB=CD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三、质疑6.线段的等分点.(1)线段的中点:AM=MB=12AB精讲四、总结提高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取线段AB上一点M,移动线段AM到线段MB上,当AM•与MB完全重合时,线段AM=MB,此时点M就叫做线段AB的中点.(2)线段的等分点:通过类比线段的中点,可得出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7.探索线段的性质.(1)完成课本第132页思考题.(2)提出问题:8.两点的距离.教师活动:讲解两点的距离定义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如右图,把河道由弯曲改直,根据__________说明这样做能缩短航道.2.画线段AB=50mm,在线段AB上取一点C,使得5AC=2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得AB=10BD,那么CD=______mm.3.如右图,AC=CD=DE=EB,图中和线段AD长度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以D•为中点的线段是________.NM BANM P BAAM=MB=12ABAM=MN=NB=13ABAM=MN=NP=PB=14AB联想以前所学知识及生活常识,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直线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和介绍数学史,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动手构图的能力练习检测巩固新知二、选择题.4.比较线段a和b的长短,其结果一定是().A.a=b B.a>b C.a<b D.a>b 或a=b或a<b三、解答题.5.如下图已知线段a、b、c,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c(•用尺规和刻度尺两种方法).归纳总结1.本节课学会了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会了比较线段的长短.2.本节课学习了线段的性质和两点间距离的定义.3.懂得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道理.作业:课堂:习题4.1 456题;家庭:(1)课本习题4.1(教后记板书设计(1)AB<CD (2)AB>CD (3)AB=CD (2)线段的等分点:通过类比线段的中点,可得出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NM BA。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化、符号化的数学思维能力,建立从数学中欣赏美,用数学创造美的思想观念。
3.情感目标: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1.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几何语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认识图形1.看一看,观察美丽的图片,从数学角度阐述你观察到的与数学有关的事实,尽可能用数学词汇来表达极光铁轨输油管道2.想一想:交流小学学过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有关知识。
3.议一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可以近似看做线段、射线和直线?(让同学们积极发言,尽量让他们举出尽可能多的例子。
)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
二、图形的表示法 D活动内容和步骤:(教师画出两条长短不一的线段)如何表示2条不同的线段呢? A a B C(根据线段的特征,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征集各类结果最后适当加以补充引导说明表示方法)(1)用表示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记为线段AB (或BA )、线段CD(或DC )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记为线段a 、线段b 2.如何表示射线呢? A E 射线AE(注意:不能记为射线EA )3.直线又该怎样表示? A B 直线 AB (或BA )4.连一连,请你把左边对图形的描述和右边相应的图形用线连起来: 以A 为端点,经过点B 的射线连结A ,B 两点的线段经过A ,B 两点的直线5.做一做、比一比(1)用两种方式分别表示图中的两条直线。
⑴ (2)(2)已知点O 、P 、Q (如图),画线段PQ ,射线OP ,和直线OQ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一. 教材分析《直线、射线、线段》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的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能正确的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直线、射线、线段,对于它们的定义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能够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2.难点:直线、射线、线段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从而达到理解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2.学具:每人一套直尺、三角板、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直线、射线、线段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3. 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解决问题。
如:“在平面上有三个点A、B、C,请画出直线AB、射线AC、线段BC。
”4.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掌握程度。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何时会用到直线、射线、线段?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4.2 直线、射线、线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设计《4.2 直线、射线、线段》一. 教材分析《4.2 直线、射线、线段》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和性质,为学生后续学习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等概念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直线的定义、特点,射线的定义、特点,线段的定义、特点,以及直线、射线、线段的比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建立直线、射线、线段的清晰概念,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正确地识别直线、射线、线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2.难点: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折纸、尺规作图等活动,体验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直线、射线、线段的关系。
4.引导发现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发现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折纸、模型等。
2.学具:每人一套直尺、折纸、笔等。
3.课件:直线、射线、线段的图片和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街道、铁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它们都是直线或射线。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直线、射线、线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之后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直线的定义、性质,射线的定义、性质,线段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直线、射线、线段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性质和应用,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混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直线的定义、性质,射线的定义、性质,线段的定义、性质。
2.能够区分直线、射线、线段,并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直线的定义、性质,射线的定义、性质,线段的定义、性质。
2.难点:区分直线、射线、线段,并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和多媒体展示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射线演示器、线段模型。
2.多媒体课件:直线、射线、线段的动画演示。
3.练习题: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判断和应用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教具和多媒体展示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上册《4.2 直线、射线与线段》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
AM=BM;AM=BM; AB=2AM=2BM.
(2)结合图形若给出相应数量关系也可得到的中点.(由数到形)
3.什么是线段的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点?四等分点?
教师边画图,边给出表示方法.
线段的中点只有一个,三等分点有两个,四等分点有三个...
五、两点的距离
师生归纳总结,学生作笔记.
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转化实际问题,从而得到,概念做好准备.
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列方程的特点,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定义,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定义的目的.
这组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定义中3个特征的理解.
(7),(8)两个题目的设置,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掌握,尤其结合字母系数,加大题目难度,提高学生对变式的理解能力.
①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来比较;
②上教师给出线段大小的数量表示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123页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加以指导.
四、等分线段
1.让学生将一条绳子对折,使绳子的端点重合,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倾听学生交流.
2.线段中点的表示方法.
三、比较线段的大小
(1)怎样比较两位同字的身高?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实践、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倾听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共同总结出两种方法:度量法、叠合法.
(2)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已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规纳总结.指出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有两种方法.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七年级数学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3、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
如图(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记作AM=MB或AM=MB=1/2AB或2AM=2MB=AB。
()
如图(2),点M、N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段AM、MN、NB,点M、N 叫做线段AB的三等分点。类似地,还有四等分点,等等。
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目标
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3.培养学生研究几何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线段的中点概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是重点;
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是难点。
导学过程
预习导航
阅读课本第127页至129页的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两条线段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那么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
一是用尺子测量;二是站在一 起比(脚在同一高度)。
如果把两个同学看成两条线段,那么比较两条线段就有两种方法。
(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进行比较。
(2)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比较,我们称为叠合法。(Hale Waihona Puke 图)收获和疑惑活动一
【新课引入】
1、过A、B、C三点作直线,小明说有三条,小颖说有一条,小林说不是一条就是三条,你认为的说法是对的。
预习导航
活动二
【探究新知】
问题:现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
上面的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的数 学问题:
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2)》是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单元的第二个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实例和图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的性质,提高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接触过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但对其性质和特点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的性质。
此外,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直线、射线的性质,能够正确运用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射线的性质。
2.教学难点:直线、射线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直线、射线的性质。
2.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列举实例,使学生理解直线、射线的性质。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对直线、射线性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直线、射线、线段的模型。
2.教学媒体:PPT、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呈现直线、射线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怎样比较两位同字的身高?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实践、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倾听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共同总结出两种方法:度量法、叠合法.
(2)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已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规纳总结.指出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有两种方法.
§ 4.2 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3.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4.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
重点
教学重点:线段大小的比较,线段的性质
难点
教学难点:线段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2.线段中点的表示方法.
(1)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理解给出线段中点的三种表示方法(由形到数)
AM=BM;AM=BM; AB=2AM=2BM.
(2)结合图形若给出相应数量关系也可得到的中点.(由数到形)
3.什么是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教师边画图,边给出表示方法.
线段的中点只有一个,三等分点有两个,四等分点有三个...
①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来比较;
②叠合法:把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作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线段大小的数量表示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123页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加以指导.
四、等分线段
1.让学生将一条绳子对折,使绳子的端点重合,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倾听学生交流.
学完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已总结,不全面的由其它学生补充完整
点题,板书课题
学生读题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学生观察所列方程整理后的特点,把握方程结构,初步感知方程概念.
学生尝试叙述,然后师生归纳
师生分析概念和一般形式.
学生根据相关概念作答,复习巩固.
学生思考,讨论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集中订正
五、两点的距离
问题:(1)教科书第130页思考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小组交流后得出结论“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你能举出这条性质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吗?
(3)什么是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注意:两点的距离不是线段,而是线段的长度.
六、课堂小结
此环节采取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尝
试
应
用
补
偿
提
高
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作业布置
与
预习提纲
教
学
札
记
整理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方程为本节的难点,所以在此设置此题,加强巩固练习.
师生归纳总结,学生作笔记.
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转化实际问题,从而得到,概念做好准备.
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列方程的特点,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定义,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定义的目的.
这组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定义中3个特征的理解.
(7),(8)两个题目的设置,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掌握,尤其结合字母系数,加大题目难度,提高学生对变式的理解能力.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自
主
探
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如何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指出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有两种方法:
(1)如图,作射线AC,在射线AC上截取AB=a.(教师边说边示范尺规作图)
(2)先量出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