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以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而、以、之、其、于、为)的用法-2019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学习
(五)“以”作动词 1.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 2.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 3.凭借;仗恃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4.认为,以为 我以日始出。——《列子· 汤问》 5.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6.做,从事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4.表示结果,"以"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 行为的结果,可译为"以至"等。 例:不宜妄自菲薄 …… 以塞忠谏之路也。 5.表示原因,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表示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不译。 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结构助词,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相当 于“得”。 例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 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8.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劝学》) (5)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以
(一) "以"作介词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译为:"用"、"拿 "、"以"、"把"、"按照"、"根据"、"凭借"、"因为"、" 由于"等;如表时间、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 从"。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 奇才。 3.(项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1、代词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
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杀之以应陈涉。
二世杀之。
楚人怜之。
陈胜佐之。
长跪而谢之曰。
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
例:肉食者谋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
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禽兽之变诈。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复立楚国之社稷。
五十里之地。
皆布衣之士也。
用武之国。
天府之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天子之怒。
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例: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
例:吾欲之南海。
送孟浩然之广陵。
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注:此处作实词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虫草为林。
以君为长者。
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
例:以刀劈狼首。
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屠惧,投以骨。
以大易小。
今吾用十倍之地。
咨臣以当世之事。
祭以尉首。
③译为:凭,靠。
例:何以战。
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1、结构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
(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⑤忘路之远近。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刘禹锡《爱莲说》)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刘禹锡《陋室铭》)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
不必译出。
例如:①公将鼓之。
(左秋明《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蒲松龄《狼》)4、宾语前置标志。
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动词“有” ,宾语“陋”、“何罪” ,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
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
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
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如:马之千里者。
(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一、常用虚词用法归纳之一——“以”的用法:(一)、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一般译为“用、拿”等。
例:2、表对象,一般译为“把”例: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一般译为“凭、凭借”例:4、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一般译为“因为、由于”例:(二)、连词:1、表目的,一般译为来、用来例:2、表结果,一般译为“以致”例:3、表修饰,一般译为来例:(三)、动词:可以和“为”连用,一般译为“认为”。
例:一试身手:解释下列句中“以”的含义或用法。
1、屠惧,投以骨。
(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4、策之,不以其道。
(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 )6、固国不以封疆之界。
()7、固以怪之矣。
( )8、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10、必以分人。
()1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12、以光先帝遗德。
( ) 13、以塞忠谏之路也。
( ) 14、先帝不以臣卑鄙。
( ) 15遂许先帝以驱驰。
( ) 16、以伤先帝之明。
( ) 17、杀之以应陈涉。
( ) 18、以刀劈狼首。
()19、以天下之所顺。
() 20、属予作文以记之。
()21、虽乘风奔御风,不以疾也。
() 22、因以为号焉。
()23、何以战。
()24、必以情()25、可以一战。
()2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2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8、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29、以告先帝之灵。
()30、以彰其咎。
()成就测试:1. 下面四个选项中,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以弱为强者 B、因以为号焉 C、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D、计日以还2.下面句子中,与“不以千里称也”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中有足乐者B、全石以为底C、嘱予作文以记之D、牺牲玉帛·····必以信二、常用虚词用法归纳之——“于”的用法:“于”在文言文中多做介词使用。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以”字的含义和用法宇文皓月汉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在分歧的语言环境里,即使是同一个字,含义也各不相同。
所以理解词义时必须根据古汉语语言习惯,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样才不至于歪曲了原文的意思。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二、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陈涉世家》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
例句: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2、以其境过清,不成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
例如: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五、介词,可译为“凭借”。
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3、以残年余力,曾不克不及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于”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虚词,具有多种用法和意义。
下面将对其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纳总结。
1. 表示动作的对象:虚词“于”可以用来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向”。
例如,“臣于君”表示臣子对君主的恭敬之情,“敬于父母”表示子女对父母的尊敬。
2. 表示时间或地点:虚词“于”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或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在于”。
例如,“居于京师”表示居住在京城,“立言于宴会”表示在宴会上发表言论。
3. 表示理由或目的:虚词“于”可以用来表示理由或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为”、“为了”。
例如,“思虑于百姓的疾苦”表示出于对百姓的关怀而进行思考,“行止于国家安定”表示为了国家安定而采取的行动。
4. 表示比较或对照:虚词“于”可以用来表示比较或对照,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比较”。
例如,“胜于敌”表示胜过敌人,“勇于前行”表示比较勇敢地前进。
5. 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动宾关系:虚词“于”可以用来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动宾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把”、“将”。
例如,“王者之道,贵德于功名”表示德行应该比功名更为重要。
总结起来,文言虚词“于”的用法和意义非常丰富,它可以表示动作的对象、时间或地点、理由或目的、比较或对照,还可以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动宾关系。
熟练掌握这些用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文。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以”字的含义和用法汉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即使是同一个字,含义也各不相同。
所以理解词义时必须根据古汉语语言习惯,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样才不至于歪曲了原文的意思。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二、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陈涉世家》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
例句: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
例如: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五、介词,可译为“凭借”。
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六、介词,相当于“从、由”。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文言文中“以”字的含义和用法汉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即使是同一个字,含义也各不相同。
所以理解词义时必须根据古汉语语言习惯,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样才不至于歪曲了原文的意思。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二、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陈涉世家》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
例句: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
例如: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五、介词,可译为“凭借”。
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以”的用法
“以”的用法“以”象形字,本义是“用”的意思。
“以”的用法有很多,大体上有名词、动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用法。
下面介绍的是以第一单元中的文章为例,关于“以”的具体用法的归纳。
一.“以”做介词的用法1“以”做介词,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抽象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1)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墨子·非攻》)(2)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人不知黑白之辩矣。
(《墨子·非攻》)(3)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人不知甘苦之辩矣。
(《墨子·非攻》)(4)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五蠹》)(5)而诸先生以文学取,而群侠以私剑养。
(《五蠹》)(6)富国以农。
(《五蠹》)(7)可得以富也、可得以贵也。
(《五蠹》)(8)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斩首为勇。
(《五蠹》)(9)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市官于内;救小,则以内重求利于外。
(《五蠹》)(10)事成则以权长重,事败则以富退处。
(《五蠹》)(11)大可以王,小可以安。
(《五蠹》)(12)奚以知其然也?(出自《北冥有鱼》)(1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14)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吕氏春秋·察传》)(15)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吕氏春秋•察传》)2“以”做介词,引入行为动作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实物,在意义上可译成现代汉语的“用”,“凭借”或“拿”。
(1)愿以境内累矣!(庄子《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2)臣以神喻而不以目视。
(《庄子·庖丁解牛》)(3)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庄子·不龜手之药》)(4)客得之,以说吴王。
(《庄子·不龜手之药》)(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北冥有鱼》)(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7)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文言虚词“之”“其”“而”“于”“以”“为”的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可省去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二、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文言文于字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于”字的用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
《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
”《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
2.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
3. 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
《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
”
4. 放在形容词之后,组成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琵琶行》:“冰泉冷涩弦疑绝,刀子凝绝四弦凝。
”
5. 放在动词之后,引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译为“向”。
《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更余以牛。
”
6. 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面,凑足音节,无义。
可不译。
《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
以上是文言文中“于”字的一些常见用法。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境非常丰富,同一个“于”字在不同的语境和上下文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因此,在学习和掌握文言文的“于”字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进行理解和应用。
另外,“于”字在一些固定结构和成语中也有特定的用法。
例如,“有所于茅屋之下”“有所于丘园之中”“安贫乐贱”“厚积薄发”等。
这些固定结构和成语中的“于”字通常都表示比较、引申、补充说明等意义。
因此,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积累和总结,不断拓展自己的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以”字的含义和用法汉语言文化丰硕多彩,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更是不足为奇。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即便是同一个字,含义也各不相同。
因此明白得词义时必需依照古汉语语言适应,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此才不至于歪曲了原文的意思。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显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作动词,译为“以为、以为”。
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二、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陈涉世家》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
例句: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明白得为“因此”。
例如:一、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二、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五、介词,可译为“凭借”。
例句:一、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
《曹刿论战》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可以归纳总结如下:
1.表示手段、方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通过”。
例如:“以言劝人”(用言语劝告人)、“以弋发纸鸢而空”(用弓
弩发射纸鸢却没有打中)。
2.表示理由、根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凭借”、“根据”、“因为”。
例如:“以君之择,何如?”(按照君主的选择,怎么样?)、“以
我观之,天地之间必有道法”(根据我看来,在天地之间必然有道理)。
3.表示程度、范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以”、“由”、“按照”。
例如:“以朝廷之大臣,安敢为小人所狎”(作为朝廷的大臣,怎么
敢与小人交往)、“以年之长幼尊卑,弟兄之分易明也”(按照年长轻老,尊卑有别,弟兄的区分就容易明白)。
4.表示条件、前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若是”、“如果”。
例如:“以诚相待”(如果真诚地相互对待)、“以竭忠勇之力,以
报皇家之恩”(用尽忠勇之力,以报答皇家的恩德)。
5.表示目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为了”、“以便”。
例如:“以求学之道,生者必观于碑传之上”(为了求学之道,活着
的人必须从碑文中获取知识)。
总之,“以”作为文言虚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能根据上下文的
语境来决定其具体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1、结构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
(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⑤忘路之远近。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刘禹锡《爱莲说》)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刘禹锡《陋室铭》)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
不必译出。
例如:①公将鼓之。
(左秋明《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蒲松龄《狼》)4、宾语前置标志。
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
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
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
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如:马之千里者。
(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劝学里的于的用法
劝学里的于的用法劝学里的“于”的用法一、什么是“于”在汉语中,“于”是一个多功能的字词,它可以作为介词、动词或者名词使用。
作为介词时,它常常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等概念;作为动词时,它常常表示做某件事情;而作为名词时,则表示人名。
二、“于”的介词用法1. 表示时间:“于”可以用来表示具体时间的发生或到达。
例如:“他于昨天晚上九点回家了。
”这句话中,“于”表示时间,并指出了动作发生的具体时刻。
2. 表示地点:“于”也可以指明事物所在的地点。
“会议将于明天在大会堂举行。
”这句话中,“于”强调了会议所在的具体地点。
3. 表示方式和手段:“于”有时也可以用来说明做某事的方式和手段。
“他用心良苦,竟然以自己之力,成功于那场辩论。
”这个例子中,“成功于”表示通过辩论取得了胜利。
三、“于”的动词用法1. 表示进行某种活动:“他们正在努力与技术革新。
”这句话中,“与”表明他们正在致力于技术革新的过程中。
2. 表示达到一种状态或结果:“他们在长期的努力后,终于成功于事。
”这句话中,“成功于”表示他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目标。
3. 表示具有某种特质或能力:“他是一个擅长于沟通协调的人。
”这个例子中,“擅长于”表示他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四、“于”的名词用法“于”作为名词时,可用作人名。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做鲁迅,其真名是周树人。
而鲁迅这个笔名则是他自己选择使用的,“鲁迅”正是其化名之一。
五、“于”的注意事项1. “与”和“同”的替换:在某些情况下,“与”可以被替换成“同”,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
比如:“我们将同你共度美好时光。
”可以改成:“我们将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这种替换。
2. 不要滥用“于”:“于”作为一个语气词,如果连续多次使用会显得累赘。
所以在写作中应该避免滥用这个字。
3. 注意使用时的搭配:在使用“于”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搭配。
比如,“成功于”是一个常见的搭配,但“失败于”却并不常见,很少被使用。
“于”、“以” 等文言虚词的介词用法例析
“于”、“以” 等文言虚词的介词用法例析学案博苑10-13 0917“于”、“以” 等文言虚词的介词用法例析“于”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的词性比较固定,一般只作介词,可带宾语。
因语境不同,“于”有多种含义和作用。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
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又分为几种情况: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
例如:(1)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5)邑~歧山之下居焉《梁惠王下》(6)则塞~天地之间《公孙丑上》(7)吾闻出~幽谷迁-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滕文公上》(8)裸将~京《离娄上》(9)舜往~田《万章上》(10)放太甲~桐《尽心上》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
译为“向”“对”“跟”“与”等。
例如:(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译为“向”)(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对”)(3)故燕刑~寡妻《梁惠王上》(4)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跟”)3、引进比较对象。
译为“比”。
这种情况中,“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
例如:(1)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比”)(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译为“比”)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
例如:(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被”)(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译为“被”)有时,它还与“见”“受”合在一起表被动,构成一种固定结构的句式。
例如:(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见…于…”译为“被”)(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最新虚词“以”的用法 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
1.用作代词:①人称代词。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②指示代词,可译为“这”2.用作助词:①结构助词,“的”②结构助词,“得”。
③结构助词④结构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⑤音节助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可译为"而","又","而且"等,或不译.例:(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2,表示承接,"以"之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例:(1),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3,表示目的,"以"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例:(1),敛赀财以送其行. (2),4,表示结果,"以"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以至"等.例:不宜妄自菲薄…… 以塞忠谏之路也.5,表示原因,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6,表示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不译.例:(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分析:1. 形如“谓bai语+之”时,用作du代词。
如:①作《师说》以贻之。
②人非生而知zhi之者。
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dao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
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如: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1、代词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
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杀之以应陈涉。
二世杀之。
楚人怜之。
陈胜佐之。
长跪而谢之曰。
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
例:肉食者谋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
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禽兽之变诈。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复立楚国之社稷。
五十里之地。
皆布衣之士也。
用武之国。
天府之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天子之怒。
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例: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
例:吾欲之南海。
送孟浩然之广陵。
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注:此处作实词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虫草为林。
以君为长者。
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
例:以刀劈狼首。
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屠惧,投以骨。
以大易小。
今吾用十倍之地。
咨臣以当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世之事。
以在文言文
以在文言文“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二、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三、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四、介词,可译成“因、因为”。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五、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
例句: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六、介词,可译为“凭借”。
例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七、介词,相当于“从、由”。
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八、介词,译为“按照”。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九、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
例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十、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
例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十一、连词,译为“以致”。
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十二、通“已”,已经。
例如: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文言文中“以”的所有意思和用法?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三、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陈涉世家》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字用法归纳
1、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
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形容词之后,表比较。
可译为“比”“胜过”。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1)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关系,古今同义。
如: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秦王不怿。
(2)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在这”“从这”。
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以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
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用(凭)什么身份“”按照“。
等。
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引出宾语。
可译为“把“。
如:秦亦不以城予赵。
(3)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可译为“因”“由于”。
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
相当于“在”“于”。
如:余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5)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余以四人拥火以入。
2、连词
(1)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目的关系。
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
如: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3)因果关系。
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承接关系。
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余以四人拥火以入。
(5)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4、副词,同“矣”,相当于“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