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水力计算1.

合集下载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1 水力计算方法简述目前,风管常用的的水力计算方法有压损平均法、假定流速法、静压复得法等几种。

1.压损平均法(又称等摩阻法)是以单位长度风管具有相等的摩擦压力损失mp ∆为前提的,其特点是,将已知总的作用压力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每一管段,再根据每一管段的风量和分配到的作用压力,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整,以保证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差额小于设计规范的规定值。

这种方法对于系统所用的风机压头已定,或对分支管路进行压力损失平衡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2.假定流速法是以风管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这个空气流速应按照噪声控制、风管本身的强度,并考虑运行费用等因素来进行设定。

根据风管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进而计算压力损失,再按各环路的压力损失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

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15%。

当通过调整管径仍无法达到要求时,应设置调节装置。

3.静压复得法(略,具体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之11.6.3)对于低速机械送(排)风系统和空调风系统的水力计算,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均法;对于高速送风系统或变风量空调系统风管的水力计算宜采用静压复得法。

工程上为了计算方便,在将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损失mP ∆和局部阻力损失jP ∆这两项进行叠加时,可归纳为下表的3种方法。

将mP ∆与jP ∆进行叠加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2 通风、防排烟、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2.1 通风与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宜按表2-1采用风管内的空气流速(低速风管)表2-12.2 有消声要求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其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宜按表2-2选用风管内的空气流速(m/s)表2-22.3 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表2-3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m/s)表2-3暖通空调部件的典型设计风速(m/s)表2-42.5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对噪声的要求、送风口形式及安装高度和位置等确定,可参照表2-5及表2-6的数值。

空调风管水力计算书

空调风管水力计算书
5.849
15.206
16.089
1个对开多叶调节阀ξ=2.3,一个分流三通ξ=0.3
13
600
400
200
4
2.083
0.234
0.935
0.24
2.599
0.624
1.559
1个分流三通ξ=0.24
14
450
400
200
1
1.563
0.139
0.139
0.2
1.462
0.292
0.431
1个分流三通ξ=0.2
2
1950
400
200
1.5
6.771
2.072
3.108
0.2
27.456
5.491
8.599
1个分流三通ξ=0.2
3
1650
400
200
5.2
5.729
1.513
7.87
0.2
19.658
3.932
11.802
1个分流三通ξ=0.2
4
1500
400
200
1.5
5.208
1.266
1.899
0.25
空调风管水力计算表
序号
风量(m^3/h)
管宽(mm)
管高(mm)
管长(m)
ν(m/s)
R(Pa/m)
△Py(Pa)
ξ
动压(Pa)
△Pj(Pa)
△Py+△Pj(Pa)
备注
1
2250
400
200
3.3
7.813
2.715
8.96
2.5
36.554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1 水力计算方法简述目前,风管常用的的水力计算方法有压损平均法、假定流速法、静压复得法等几种。

1.压损平均法(又称等摩阻法)是以单位长度风管具有相等的摩擦压力损失m p ∆为前提的,其特点是,将已知总的作用压力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每一管段,再根据每一管段的风量和分配到的作用压力,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整,以保证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差额小于设计规范的规定值。

这种方法对于系统所用的风机压头已定,或对分支管路进行压力损失平衡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2.假定流速法是以风管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这个空气流速应按照噪声控制、风管本身的强度,并考虑运行费用等因素来进行设定。

根据风管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进而计算压力损失,再按各环路的压力损失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

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15%。

当通过调整管径仍无法达到要求时,应设置调节装置。

3.静压复得法(略,具体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之11.6.3)对于低速机械送(排)风系统和空调风系统的水力计算,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均法;对于高速送风系统或变风量空调系统风管的水力计算宜采用静压复得法。

工程上为了计算方便,在将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损失mP ∆和局部阻力损失jP ∆这两项进行叠加时,可归纳为下表的3种方法。

将mP ∆与jP ∆进行叠加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名称基本关系式备注单位管长压力损失法(比摩阻法) 管段的全压损失)(2222j m ej m P l p V l V d P l P P ∆+∆=+=∆+∆=∆ρζρλ P ∆——管段全压损失,Pa ;mp ∆——单位管长沿程摩擦阻力,Pa/m用于通风、空调的送(回)风和排风系统的压力损失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当量长度法2222ρζρλV V d l ee=风管配件的当量长度λζee d l =常见用静压复得法计算高速风管或低速风管系统的压力损失。

鸿业暖通_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鸿业暖通_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目录目录 (1)第 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2)1.1 功能简介 (2)1.2 使用说明 (3)1.3 注意 (8)第 2 章分段静压复得法 (9)2.1 传统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缺陷 (9)2.2 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特点 (10)2.3 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步骤 (11)2.4 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例题 (11)第 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1.1功能简介命令名称:FGJS功能:风管水力计算命令交互:单击【单线风管】【水力计算】,弹出【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如图1-1所示:图1-1 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如果主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最长环路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如果支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除开最长环路管段外的所有管段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控制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的最大值,如果程序算出的最不利环路的阻力损失大于端口余压,程序会提醒用户。

当用户需要从图面上提取数据时,点取搜索分支按钮,根据程序提示选取单线风管。

当成功搜索出图面管道系统后,最长环路按钮可用,单击可以得到最长的管段组。

计算方法程序提供的三种计算方法,静压复得法、阻力平衡法、假定流速法,可以改变当前的选项卡,就会改变下一步计算所用的方法,而且在标题栏上会有相应的提示。

计算结果显示包含搜索分支里面选取的管段的一条回路的各个管段数据。

1.2使用说明1.从图面上提取数据单击按钮2.从文件中提取数据(如果是从图面上提取数据则这步可以跳过)单击按钮从打开文件对话框从选取要计算的文件,确定即可。

3.选择要计算的方法,设置好相应的参数静压复得法:是最不利环路最末端的分支管(不是从最后一根支管)的风速。

假定末端支管风速。

系统计算过程中,为了达到系统最优的平衡性能,需要迭代计算的次数。

阻力平衡法:最不利环路的末端管段的出口风速。

4.可选管径规格图1-2 可选管径规格对话框程序进行计算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在可选管径规格列表中选取合适的管径组合,当用户选择标准模式是,规格列表不允许进行修改,当选取自定义模式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规格列表扩充、修改、删除。

风管的水力计算

风管的水力计算

1、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管段长度和风量2、选到管段1-2-3-4-5-6 为最不利环路,逐步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管段1-2 :摩擦阻力部分:L=230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88Pa △ Pm1-2=0.88*2.3=2Pa 局部阻力部分: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双层百叶送风口、渐扩口、弯头、多页调节阀、裤衩三通双层百叶送风口:查得Z =3,渐扩口:查得Z =0.6弯头:Z =0.39多页调节阀:Z =0.5裤衩三通:Z =0.4 , V=3.47m/s汇总的1-2 段的局部阻力为=(3+0.6+0.39+0.5+0.4 )*1.2*3.47*3.47/2=35.3Pa 所以1-2 段的总阻力为:35.3+2=37.3Pa管段2-3:摩擦阻力部分:L=225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1.0Pa △ Pm1-2=1.0*2.25=2.25Pa 局部阻力部分: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多页调节阀、裤衩三通多页调节阀:Z =0.5裤衩三通:Z =0.4 , V=4.34m/s汇总的2-3 段的局部阻力为=(0.5+0.4 )*1.2*4.34*4.34/2=10.2Pa所以2-3 段的总阻力为: 2.25+10.2=12.5Pa管段3-4:摩擦阻力部分:L=8400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1.33Pa △Pm1-2=1.33*8.4=11.2Pa局部阻力部分: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四通:Z =1 , V=5.56m/s局部阻力=1*1.2*5.56*5.56/2=18.5Pa所以管段3-4 的总阻力为:11.2+18.5=29.7Pa管段4-5 :摩擦阻力部分:L=110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93Pa △ Pm1-2=0.93*1.1=1.023Pa局部阻力部分: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70C防火阀、静压箱70C多页调节阀:Z =0.5 , V=5.56m/s静压箱的阻力约30Pa局部阻力=0.5*1.2*5.56*5.56/2+30=39.25Pa所以管段4-5 的总阻力为: 1.023+9.25+30=40.25Pa管段5-6 :单层百叶风口:Z =3, V=3.17m/s静压箱的阻力约30Pa局部阻力=3*1.2*3.17*3.17/2+30=48Pa所以管段5-6 的总阻力为:48Pa机外余压=机外静压+机外动压=沿程阻力+局部阻力+风管系统最远送风口的动压=37.3+12.5+29.7+40.25+48+1.2*3.47*3.47/2=175Pa机外静压=机外余压- 设备出口处的动压=175-1.2*5.56*5.56/2=156.5Pa风管不平衡率的计算:风管4-7-8 的总阻力为:管段8-7:摩擦阻力部分:L=230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89Pa △ Pm1-2=0.89*2.3=2Pa局部阻力部分: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双层百叶送风口、渐扩口、弯头、多页调节阀、裤衩三通双层百叶送风口:查得Z =3,渐扩口:查的Z =0.6弯头:Z =0.39多页调节阀:Z =0.5裤衩三通:Z =0.4,V=3.47m/s汇总的8-7 段的局部阻力为=(3+0.6+0.39+0.5+0.4 )*1.2*3.47*3.47/2=35.3Pa 所以8-7 段的总阻力为:35.3+2=37.3Pa管段7-4:摩擦阻力部分:L=225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1.01Pa △ Pm1-2=1.01*2.25=2.25Pa 局部阻力部分: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多页调节阀、裤衩三通多页调节阀:Z =0.5四通:Z =1.3 , V=4.34m/s汇总的2-3 段的局部阻力为=(0.5+1.3 )*1.2*4.34*4.34/2=20.34Pa所以7-4 段的总阻力为: 2.25+20.34=22.6Pa所以:管段8-7-4 的总阻力为37.3+22.6=59.9Pa风管4-3-2-1 的总阻力为:37.3+12.5+29.7=79.5Pa不平衡率的核算:不平衡率=79.5-59.9/79.5=24.6% > 15%但因系统中增加了手动调节阀,所以可以通过调节阀门开启度来调节系统阻力,进而使系统达到平衡。

天正风管水力计算步骤

天正风管水力计算步骤

天正风管水力计算步骤
天正风管水力计算是天正暖通CAD软件中用于计算HVAC 系统中风管阻力、风量分配及风机选型等功能的一部分。

尽管没有提供2024年最新版本的详细步骤,但可以依据以往版本的功能特点推测其一般步骤如下:
1. 启动天正暖通CAD软件:
-打开天正暖通设计模块,确保软件已加载风管设计和水力计算的相关功能。

2. 绘制风管系统:
-在图纸上绘制或导入已有的风管系统图,包括风管尺寸、形状及连接件等信息。

3. 定义风管属性:
-为风管设置材质、粗糙度系数等参数,这些都会影响到风阻计算结果。

4. 添加风口及风阀信息:
-根据实际设计方案,输入各个风口的风量要求以及风阀的开启状态和特性。

5. 进行水力计算:
-在软件菜单栏中找到“风管水力计算”功能,启动计算过程。

-软件通常会根据预设的风速限值、摩擦阻力损失等因素自动计算风管内的风速、压力损失和总压降。

6. 查看和调整计算结果:
-计算完成后,软件会显示各段风管的压力损失、风量分配等数据。

-根据计算结果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如修改风管尺寸、优化布局或重新选择合适的风机。

7. 风机选型与校核:
-根据整个系统的总压损来选择适当的风机,并进行校核以确认风机能够满足风管系统的设计需求。

请务必参考最新的天正暖通CAD用户手册或在线帮助文档,以获取最准确的步骤指导和软件操作方法。

随着软件版本更新,具体的界面和操作流程可能会有所变化。

【VIP专享】风道、冷冻水管道水力计算方法

【VIP专享】风道、冷冻水管道水力计算方法

★ 风道水力计算方法1.假定流速法其特点是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风管流速,然后再根据风道内的风量确定风管断面尺寸和系统阻力。

假定流速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①绘制空调系统轴侧图,并对各段风道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管段长度一般按两个管件的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本身的长度。

②确定风道内的合理流速在输送空气量一定是情况下,增大流速可使风管断面积减小,制作风管缩消耗的材料、建设费用等降低,但同时也会增加空气流经风管的流动阻力和气流噪声,增大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减小风速则可降低输送空气的动力消耗,节省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降低气流噪声,但却增加风管制作的材料及建设费用。

因此必须根据③根据各风道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根据初选的流速确定断面尺寸时,应按前面图6—1(表)和表6—1的通风管道统一规格选取,然后按照实际流速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注意阻力计算应选择最不利环路(即阻力最大的环路)进行。

假定风速法风道水力计算应将计算过程简要举例说明后,列表计算。

计算表格式见下表。

并联管路之间的不平衡率应不超过15%。

若超出上述规定,则应采取下面几种方法使其阻力平衡。

a.在风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支管管径。

由于受风管的经济流速范围的限制,该法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若仍不满足平衡要求,则应辅以阀门调节。

b.在支管断面尺寸不变情况下,适当调整支管风量。

风管的增加不是无条件的,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该法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此外,应注意道调整支管风量后,会引起干管风量、阻力发生变化,同时风机的风量、风压也会相应增加。

c.阀门调节通过改变阀门开度,调整管道阻力,理论上最为简单;但实际运行时,应进行调试,但调试工作复杂,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流量分配。

总之,两种方法(方法a和方法b)在设计阶段即可完成并联管段阻力平衡,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管路阻力,如不满足平衡要求,则需辅以阀门调节。

风管水力计算局部阻力系数估算

风管水力计算局部阻力系数估算

风管水力计算局阻系数估算1. 圆形或矩形弯头:ξ=0.5;2. 带导流叶片圆形或矩形弯头:ξ=0。

3;3. T形合流三通:ξ=04. T形分流三通:ξ31=1。

0;ξ21=0。

35;5. Y形分流、合流三通:ξ31=ξ21=0。

30;6.矩形渐扩管:ξ=0。

28(对应小断面动压)7.矩形渐缩管:ξ=0.11(对应小断面动压)8。

圆形渐扩管:ξ=0.4(对应小断面动压)9。

圆形渐缩管:ξ=0。

11(对应小断面动压)10。

突然缩小:ξ=0.5(对应小断面动压)11.突然扩大:ξ=1。

0(对应小断面动压)12.管内多叶调节阀:ξ=0。

52(0°)13。

蝶阀:ξ=0.28(5°)14。

伞形罩:ξ=0。

415。

风机出口:ξ=0.716.侧面送风口:ξ=2.0417。

直观端部的网格(即带过滤网的直风管):ξ=1.0;有网格的直管(镀锌铅丝网封堵进、排风口):进风ξ=2.4,排风ξ=1.0;18.防雨百叶风口:进风ξ=0.5;排风ξ=1.5;19.孔板送风口:风速0。

5m/s,ξ=2.3;风速3.0m/s,ξ=3.73;内插法计算. 20.带调节阀活动百叶送风口:ξ=2。

0;21。

散流器:ξ=1。

2822。

风帽:伞形,ξ=0。

75;锥形,ξ=1.6;筒形,ξ=1。

2;23。

回风口FK-5型风口过滤器:ξ=3.0~4。

024.消声器:L=1m,ξ=1。

0;25:软接头:ξ=0。

5第 1 页。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之欧阳理创编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之欧阳理创编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1 水力计算方法简述目前,风管常用的的水力计算方法有压损平均法、假定流速法、静压复得法等几种。

1.压损平均法(又称等摩阻法)是以单位长度风管具有相等的摩擦压力损失m p 为前提的,其特点是,将已知总的作用压力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每一管段,再根据每一管段的风量和分配到的作用压力,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整,以保证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差额小于设计规范的规定值。

这种方法对于系统所用的风机压头已定,或对分支管路进行压力损失平衡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2.假定流速法是以风管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这个空气流速应按照噪声控制、风管本身的强度,并考虑运行费用等因素来进行设定。

根据风管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进而计算压力损失,再按各环路的压力损失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

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15%。

当通过调整管径仍无法达到要求时,应设置调节装置。

3.静压复得法(略,具体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之11.6.3)对于低速机械送(排)风系统和空调风系统的水力计算,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均法;对于高速送风系统或变风量空调系统风管的水力计算宜采用静压复得法。

工程上为了计算方便,在将管段的沿程(摩擦)∆这两项进行叠加时,可阻力损失m P∆和局部阻力损失j P归纳为下表的3种方法。

将m P∆与j P∆进行叠加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2 通风、防排烟、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2.1 通风与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宜按表2-1采用风管内的空气流速(低速风管)表2-1注:1 表列值的分子为推荐流速,分母为最大流速。

2.2 有消声要求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其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宜按表2-2选用风管内的空气流速(m/s)表2-2注: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2.3 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表2-3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m/s)表2-32.4暖通空调部件的典型设计风速,按表2-4采用。

鸿业暖通-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doc

鸿业暖通-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doc

目录目录目录 (1)第 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2)1.1 功能简介 (2)1.2 使用说明 (3)1.3 注意 (8)第 2 章分段静压复得法 (9)2.1 传统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缺陷 (9)2.2 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特点 (10)2.3 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步骤 (11)2.4 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例题 (11)鸿业暖通空调软件第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1.1功能简介命令名称:FGJS功能:风管水力计算命令交互:单击【单线风管】【水力计算】,弹出【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如图1-1所示:图1-1 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如果主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最长环路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第 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如果支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除开最长环路管段外的所有管段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控制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的最大值,如果程序算出的最不利环路的阻力损失大于端口余压,程序会提醒用户。

当用户需要从图面上提取数据时,点取搜索分支按钮,根据程序提示选取单线风管。

当成功搜索出图面管道系统后,最长环路按钮可用,单击可以得到最长的管段组。

计算方法程序提供的三种计算方法,静压复得法、阻力平衡法、假定流速法,可以改变当前的选项卡,就会改变下一步计算所用的方法,而且在标题栏上会有相应的提示。

计算结果显示包含搜索分支里面选取的管段的一条回路的各个管段数据。

1.2使用说明1.从图面上提取数据单击按钮ESC返回/ 请选择要计算的单线风管或双线风管中线的远端: 选取合适的单线风管或者双线风管中线以后,程序返回到主界面。

2.从文件中提取数据(如果是从图面上提取数据则这步可以跳过)单击按钮从打开文件对话框从选取要计算的文件,确定即可。

鸿业暖通空调软件3.选择要计算的方法,设置好相应的参数静压复得法:是最不利环路最末端的分支管(不是从最后一根支管)的风速。

假定末端支管风速。

系统计算过程中,为了达到系统最优的平衡性能,需要迭代计算的次数。

鸿业暖通-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鸿业暖通-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鸿业暖通-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目录目录目录 ..................................................................... ....................................................... 1 第 1 章1.11.21.3第 2 章2.12.22.32.4 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 ............... 2 功能简介 ..................................................................... ........................................... 2 使用说明 ..................................................................... ........................................... 3 注意 ..................................................................... ................................................... 8 分段静压复得法 ................................................................................................ 9 传统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缺陷 ..................................................................... ........... 9 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特点 ..................................................................... ................. 10 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步骤 ..................................................................... ..... 11 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例题 ..................................................................... .. (11)- 1 -鸿业暖通空调软件第 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1.1 功能简介命令名称: FGJS功能: 风管水力计算命令交互: 单击【单线风管】【水力计算】,弹出【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如图1-1所示:图1-1 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如果主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最长环路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之欧阳德创编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之欧阳德创编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1 水力计算方法简述目前,风管常用的的水力计算方法有压损平均法、假定流速法、静压复得法等几种。

1.压损平均法(又称等摩阻法)是以单位长度风管具有相等的摩擦压力损失m p 为前提的,其特点是,将已知总的作用压力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每一管段,再根据每一管段的风量和分配到的作用压力,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整,以保证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差额小于设计规范的规定值。

这种方法对于系统所用的风机压头已定,或对分支管路进行压力损失平衡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2.假定流速法是以风管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这个空气流速应按照噪声控制、风管本身的强度,并考虑运行费用等因素来进行设定。

根据风管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进而计算压力损失,再按各环路的压力损失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

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15%。

当通过调整管径仍无法达到要求时,应设置调节装置。

3.静压复得法(略,具体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之11.6.3)对于低速机械送(排)风系统和空调风系统的水力计算,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均法;对于高速送风系统或变风量空调系统风管的水力计算宜采用静压复得法。

工程上为了计算方便,在将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损失m P∆和局部阻力损失j P∆这两项进行叠加时,可归纳为下表的3种方法。

将m P∆与j P∆进行叠加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2 通风、防排烟、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2.1 通风与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宜按表2-1采用风管内的空气流速(低速风管)表2-1注:1 表列值的分子为推荐流速,分母为最大流速。

2.2 有消声要求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其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宜按表2-2选用风管内的空气流速(m/s)表2-2注: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2.3 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表2-3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m/s)表2-32.4暖通空调部件的典型设计风速,按表2-4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1)绘制空调系统轴测图,并对各段风管进行编号、 标注长度和风量。 (2)确定风道内的合理流速。 (3)根据各风管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 尺寸,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4)与最不利环路并联的管路的阻力平衡计算。 (5)计算系统总阻力。 系统总阻力为最不利环路阻力加上空气处理设备的 阻力,并需考虑房间的正压要求。 (6)选择风机及其配用电机。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适用条件:管壁粗糙 度K≈0 ,ρ=1.2kg/m3及 B=101.3kPa 。 否则,应予以修正。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修正后的实际比摩阻R′m为:
粗糙度修正系数:
温度修正系数: 大气压力修正系数: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例题1】某表面光滑的砖砌风道(K=3mm),断面尺 寸500mm×400mm,风量为3600m3/h,求其比摩阻(不 计其他修正)。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6.6.1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宜采用圆形、扁圆形 或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 的矩形截面。风管的截面尺 寸宜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GB 50243的有关规定执行。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4.1.4 通风管道规格的验收,风管以外径或外边长为准, 风道以内径或内边长为准。通风管道的规格宜按照表 4.1.4-1 、表 4.1.4-2 的规定。圆形风管应优先采用基 本系列。非规则椭圆型风管参照矩型风管,并以长径平 面边长及短径尺寸为准。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沿程阻力: 注:矩形风管的Rm可直接查有关的计算表,也可将矩形 风管折算成当量的圆风管,再查“通风管道单位长度摩 擦阻力线算图”来得到。工程上一般用流速当量直径或 流量当量直径来折算。
注: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m/s~10m/s。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1)绘制空调系统轴测图,并对各段风管进行编号、 标注长度和风量。 (2)确定风道内的合理流速。 (3)根据各风管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 尺寸,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2)在支管断面尺寸不变情况下,适当调整支管风量。
3)阀门调节。
风管水力计算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空调风系统应设置下列调节装置 : 1)风系统各支路应设置调节风量的手动调节 阀 ,可采用 多叶调节阀等 。 2)送风口宜设调节装置,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双层百叶风口。 3)空气处理机组的新风入口、回风入口和排风口处,应设 置具有开闭和调节功能的密闭对开式多叶调节阀,当需频繁改 变阀门开度时,应采用电动对开式多叶调节阀。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例题2】一直流式空调系统如图所示,已知每个风口的 风量为1500m3/h,空气处理装置的阻力305Pa(包括过滤 器50Pa、表冷器150Pa、加热器70Pa、空气进出口及箱体 内附加阻力35Pa),要求空调房间正压10Pa,风管材料为 镀锌钢板(K=0.15mm)。设计风道尺寸并选配合适的风机。
风管水力计算
主要内容
一、假定流速法 二、压损平均法 三、估算法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假定流速法的特点是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风管流 速,然后再根据风管内的风量确定风管断面尺寸和系统 阻力。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1)绘制空调系统轴测图,并对各段风管进行编号、 标注长度和风量。 (2)确定风管内的合理流速。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局部阻力:
风管内空气流动总阻力: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1)绘制空调系统轴测图,并对各段风管进行编号、 标注长度和风量。 (2)确定风道内的合理流速。 (3)根据各风管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 尺寸,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4)与最不利环路并联的管路的阻力平衡计算。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6.6.6 通风与空调系统各环路的压力损失应进行水力 平衡计算。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 15%。当通过调整管径仍无法达到上述要求时,应设置调 法 几种使其阻力平衡的方法: 1) 在风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支管管径。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6.6.3 通风与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宜按表6.6.3 采用。
风管水力计算
一、假定流速法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10.1.5 有消声要求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其风管内的空 气流速,宜按表10.1.5选用。 表 10.1.5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m/s)
风管水力计算
二、压损平均法 压损平均法是在已知总作用压头△P的情况下,将其 平均分配给最不利环路的各管段,即最不利环路采用相 同比摩阻进行设计。 一般空调系统低速风管Rm=0.8~1.5Pa/m。 然后再根据比摩阻和已知的管段流量求得风道的断 面尺寸和空气流速。
风管水力计算
二、压损平均法 适用场合:风道系统风机压头已定的设计计算及对 分支管道进行阻力平衡的设计计算。 当系统对噪声有严格要求或者对于风速有特殊要求 的场合,采用假定风速法更为明确与适宜。
4.1.4 通风管道规格的验收,风管以外径或外边长为准, 风道以内径或内边长为准。通风管道的规格宜按照表 4.1.4-1 、表 4.1.4-2 的规定。圆形风管应优先采用基 本系列。非规则椭圆型风管参照矩型风管,并以长径平 面边长及短径尺寸为准。
风管水力计算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风管水力计算
三、估算法
空调系统及一般的进、排风系统管网总压力损失可按下式 进行估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