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晚期青铜器范铸陶范
“陶范法”和“失蜡法”铸造出来的铜器有何工艺特点
“陶范法”和“失蜡法”铸造出来的铜器有何工艺特点陶范法2012-03-07 00:23:56用陶范法是怎样铸造铜器的?答: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采用合范法,即为后世称为陶范法的铸造工艺。
用陶范法铸造的青铜器会留下工艺痕迹,与其后用失蜡法制造的青铜器不同。
所以知道陶范法铸造青铜器的特点,有助于辨别伪器。
青铜器的铸造,首先要制“模”。
制模:如果铸造一件器形简单、又是实心的铜器,可以用实物当“模”。
如果要铸一件器形复杂的青铜器,也要先制“模”,即用陶土塑出一件青铜器的器形,叫“泥模”或“初胎”,其制坯和刻花的制作过程与做陶器完全相同。
范座:先用陶泥堆出一个小平台,叫“范座’。
翻范:将“模”放在其上,在“模”外直接敷上陶泥压实。
这后敷上的陶泥就是“外范”。
待陶泥半干时,为了便于取下(叫脱模),要将“外范”切成几块(切痕一定要整齐),然后将相邻的两块泥范上做几个三角形的榫卯以便连接;然后将外范取下阴干后用微火烘烤,这个过程叫“制外范”。
制内范:先将制外范用过的“泥模”,趁湿刮去一薄层。
这刮下去的厚度,即是所铸铜器的厚度.刮去一层的泥模就是“内范”。
合范:将“内范”倒置于底范座上,再将几块“外范”置于内范周围,外范块与外范块用榫卯接实。
在“合范”时为了调整内、外范的位置,要在内,外范之间垫上铜片(垫片)。
垫片摆放时要避开有纹饰和铭文的部位,故垫片多放在器物的底部和下腹部。
制柞浇注孔:合范后要在上面制作封闭的范盖,范盖上做浇注孔和排气孔,以便浇注铜液和排出空气,防止阻塞铜液。
浇铸:将熔化的青铜液从浇注孔灌入。
取物:青铜液冷却凝固后,将外范打碎,掏出内范,将所铸铜器取出。
打磨修整:铜器铸好后,表面粗糙,有残存在器表的范土,或铜液中的杂质残存于器物表面,或有部位纹饰不够清晰,需要用砺石修平磨光,最后要用木炭进行擦磨抛光。
商代晚期又发明了分铸法,即将青铜器分成多个部件,分别制出陶范(内范与外范),分别铸出,在铸主件时将铸件嵌入泥范中铸接合成。
工艺美术鉴赏
工艺美术鉴赏一.名词解释(1)陶范法: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采用合范法,即为后世称为陶范法的铸造工艺。
用陶范法铸造的青铜器会留下工艺痕迹,与其后用失蜡法制造的青铜器不同。
所以知道陶范法铸造青铜器的特点,有助于辨别伪器。
陶范法的模和范只能使用一次,青铜器上会留下一些工艺痕迹,这是陶范法的特点。
用陶范法铸造青铜器,因工艺的原因,一定会有以下几种痕迹:器壁薄厚不匀,器腹、底、足等部位有铸痕,范与范合拢处的花纹部位有错位现象,耳、足、鉴内残存有红或灰色的范土,很结实,用指甲抠不掉;腹、底部位会有排列较有规律的垫片。
(2)分铸法:在制作复杂造型的青铜器时,古人还采用了分铸法作为基本工艺原则,获得复杂的器形。
或者先铸器身,再在上合范浇注附件(如兽头、柱等);或者先铸得附件(如鼎的耳、足等),再在浇注器身的时候铸界成一体。
著名的四羊尊(湖南宁乡出土)就是使用了分铸法才铸成的。
先铸附件后铸器身成为分铸法的主流,新郑彝器和战国时期的鼎、壶等类多半是这样铸成的。
运用简单的工艺原则成功地解决复杂的工艺问题,执简御繁,平凡的劳动中显现出独具的匠心,这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创造。
(3)失蜡法:中国失蜡铸造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商代中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
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
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
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
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
失蜡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时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
(4)金银平脱: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金银平脱技术是由最早出现于商代的金银箔贴花技术发展而来,经由战国、汉代较长时期的发展,到了唐代,这一工艺已得到创造性的运用,成为极具时代特点的器物装饰技法,对后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后世相关装饰工艺产生了很大影响。
浅谈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及其内涵
浅谈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及其内涵作者:杨朝君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07期摘要: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顶峰时期,器物精美,造型丰富。
这一时期较为典型的纹饰有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连珠纹、云雷纹、直棱纹等,每一种不同的纹饰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纹饰;图腾我国于公元前3000年前便已铸造出了青铜器,并且在商周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其独特的造型、特殊的纹饰,成为中国商周青铜器的标志。
纹饰是当时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认识,需要人的思维、感官、视觉与想象结合才能创造出来。
1 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解析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有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等动物纹饰以及云雷纹、连珠纹、直棱纹等几何形纹饰,它们与原始社会陶、玉器纹饰颇有渊源。
神话色彩赋予了青铜纹饰更加丰富的题材,体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商周青铜器的共性是青铜器器壁较薄,并且材质中含有大量铅元素。
商周青铜器上很少刻录文字,多为纹饰,纹饰造型较为复杂,以平雕为主。
兽面纹的名称出自《吕氏春秋·先识览》的“周鼎著兽面,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兽面纹主要是兽头形象,两眼非常突出,口裂很大,有角和耳。
兽面纹的鼻、角、口部变化很多,从角、耳的不同形态可以认出其原型多是牛、羊、虎等动物。
兽面纹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装饰部位,以柔韧的阴线刻出,或作阳线凸起,构图丰满,主纹两侧以富于变化的云雷纹填充,其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东周以后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主导地位和狞厉色彩,而成为华美的装饰。
从商周早期的青铜器上能够看出,大兽面纹构图形式一般较为对称,中间会存在一种符号纹饰,一般出现在容器主要位置,比如腹部或者大平面部位;而小兽面纹则多以浮雕形式为主,在器物的手顶部以及肩部会有一个小的兽面。
这里要另外提到的一点是,饕餮纹是宋代学者对兽面纹的误称,“饕餮纹”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近现代。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很多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不能把这种纹饰称为“饕餮纹”,只能称之为“兽面纹”。
浅谈商代青铜器造型对现代陶瓷创作的影响
2商代青铜器的造型艺术
言。 在陶艺家的创作理念和思维 的支配下, 土石在火窑中进行
尽管青铜器出现得很早, 但 由于出土器物不多, 且大都残 变幻和肯定, 凝聚成具有 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而这种陶艺有着其
感 召 力和 震 撼 力, 而 形成 其 破,所 以面对缺乏 完整 的器物情况我们很难详细知道这是青 他 造 型 艺术 所 不 可 比拟 的表 现 力 、
数量 方 面 都有 长 足 的增 长 ,并 且 出现 了大 批 艺 术 珍 品 。在 众 多 的器 物 中 , 酒 器 数量 甚 多 , 这 可 能 与 商人 嗜 酒 的习 俗有 关 。
经过历史的发展, 社会 的进步, 现代陶瓷 已渐渐作为了一
门独 立 的 艺术 , 具 有 极其 丰 富 的艺 术 形式 和 独特 的造 型 装饰 语
文献 标 识 码 : A 中图 分 类号 : K 8 7 6 1 简 述 青铜 器 的 发 展 史
商代青 铜器 中,极具造型艺术的是立体人兽造型的艺术
一
铜器的发展史, 概括起来有 以下几个过程 :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
《 中国青铜器造型与装饰艺术》 这本书第一章就简述了青 品,这种青 铜器是将人或动物立体雕塑与实用容器造型融为 体, 在这一类作品中, 依据造型手法不 同, 又可 以分为两类:
萌芽, 扑朔迷离的夏代青铜器, 高度发展的商代 青铜器 , 从“ 神 第一类是仍旧保留着 原来容器 的基本造型,而 以此浮出器表 化” 向“ 人化” 回归的西 周青铜器 , 青铜器的繁荣时期—— 春秋 的立体动物造 型作 为主要装饰手段这类 以四羊方尊为代表; 战国, 变革中的秦时青铜器 , 青铜器继续发展的西汉时期 以及 第二类是将容器大的外形制作成鸟兽 的形貌,完全将动物造 青铜器走 向衰落的魏晋 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青铜器 的隋唐 型与实用容器融为一体 , 其设计特征可 以区分为两类: 一为 肖
艺术史论文 浅析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制作的变化特征
浅析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制作的变化特征众所周知,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经历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考古学上将这段时间成为“青铜时代”。
而我将在这篇文章结合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特征,从青铜器的品种和用途、制作工艺、艺术特征等方面论述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的变化及各自特征。
一、品种和用途夏代青铜制品主要是为数不多的礼器、武器和工具,相对商周来说种类和数量较少,但在青铜礼器的出现在铸造史上已是一个重大的飞跃。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有爵、斝、戈、钺、铃,以及兽面纹牌饰等。
另外,相传禹在位时,收集全国的青铜,铸鼎九只,象征九州,号称九鼎——这也被视为王权的标志。
下左图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夏代青铜礼器,爵。
到了商代,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青铜器品种已是相当丰富。
商人尊神,敬鬼,信巫,淫祀。
祭祀活动频繁并且隆重。
因此在商代,出现了大量青铜礼器,分为食器,酒器,乐器和兵器。
食器中包括鼎、鬲等等。
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礼器。
上右图为著名的司母戊方鼎。
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
此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重875千克。
它以超重,超大,超强的体量感,表现出雄伟庄严之美,从而成为最高统治者证权与神权合一的象征。
周代青铜器与商有联系也有区别。
西周注重礼教,统治者实行将政治权利、土地和奴隶讽刺诸侯的分封制度,于是青铜礼器不只用来祭祀,还用来维护和体现这种等级制度。
而到了春秋战国,“尊神重鬼”观念日益淡薄,各自为政的诸侯越来越追求“钟鸣鼎食”的享乐生活,青铜器中的生活用器逐渐增多。
二、制作工艺青铜器铸造铸造要经过采矿、冶炼、浇铸、成型等工序。
其技术要比制陶复杂的多,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夏代青铜制品的器类很少,主要以小件的器具和兵器为主。
夏代早期的青铜器形制主要受之前同时期的各类陶器的影响,型制朴拙,充满着浓厚的原始气息。
而商周时,随着社会进步和造型艺术的提高,则到了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辉煌时期,陶制块范铸造的方式得以被使用。
青铜器范铸法
青铜器范铸法青铜器范铸法是一种古代铸造工艺,主要在中国青铜器时代流行。
这种技术是通过在沙土或泥土中制作一个铜器的模型,并将其倒入青铜液体中,使其冷却后变成一个完整的铜器。
此技艺要求铸造师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经验,才能成功地完成这个工艺。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铜器范铸法的历史、工艺和应用。
历史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直到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7年)仍有一定的发展。
传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是手工锻打,但这种方法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因此,青铜器范铸法便应运而生。
青铜器范铸法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被发明,是青铜器制造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这种方法从西亚传入中国,发展成为中国古代铸造技术的代表之一。
据传说,周武王在取得夏朝后,命令鲁班(原名管仲)进行青铜器铸造,并创建了范铸法。
范铸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直到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时期仍然被广泛地应用。
工艺青铜器范铸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铸造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出铜器形状的木、泥或蜡模型。
这个模型需要具有极高的精度,以确保最终铜器符合要求。
接下来,铸造师需要将模型浸入涂有石灰粉的沙土或泥土中,并让其干燥。
这个过程叫做脱模。
脱模后,模型将变得坚硬、轻便且易于操作。
然后,模型被放入一个可以承受高温的陶瓷或石墨容器中。
这个容器被称为“范”。
铸造师将范里注入熔化的青铜液体。
液体青铜会自然地流向模型形状中的每一个细节。
一旦液体铜冷却凝固,就可以取出模型,并打开范模,取出最终的铜器。
应用青铜器范铸法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历史上,可以看到许多流传下来的青铜器就是由这种技术铸造而成。
青铜器大多用于祭祀和礼仪用途。
例如,青铜器在古代祭祀活动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大社”祭典,此时必须用铜器来烧香、燃柴和烤肉。
此外,青铜器还被用来制作礼器、鼎、钟、簋、卣等,对青铜器进行雕刻并增添各种图案,在器物上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
商晚期椭圆型青铜壶范铸工艺研究与模拟实验
商晚期椭圆型青铜壶范铸工艺研究与模拟实验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全国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商周时期青铜器,以及铸铜遗址和遗物,揭开了学术界关于青铜器技术方面研究的序幕,打破了长期以来仅对器物形制、纹饰、铭文等外部特征的研究。
从铸铜遗址出土的遗物和青铜器表面的历史痕迹来看,商晚期青铜礼器的制作方法为铸造法,其中陶范铸造又是青铜时代的主流铸造工艺。
现有研究资料表明,范铸工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由制模、制范、制作纹饰、制铭、熔铜、浇注几个环节构成。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在范铸工艺的研究中,对模和范材料制备问题、制模工艺、纹饰制作、铭文制作、焙烧温度、熔铜合金配比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分歧仍然很大,没有一个完整的、公认的范铸工艺框架。
目前为止,关于几何造型的青铜礼器中,已经开展过鼎、觚、斝、尊、簋等具有圆形横截面器物的复原试铸和模拟实验,还没有关于椭圆型器物范铸工艺分析和模拟实验的开展,笔者拟通过商晚期椭圆型青铜壶的范铸工艺模拟实验,主要探索以下几个问题:一、椭圆型青铜器的和正圆型器物的原始造型方法是否一样,即是否可以通过机械造型方法完成造型,而不需要高超的雕塑技艺。
二、商晚期青铜器的三层花纹饰制作工艺问题,即如何在阴干以后的复合泥范进行范面纹饰制作,包括主纹饰、地纹和主纹上的阴槽纹饰制作。
三、如何提高芯和范之间的配合度,是使用陶质芯盒来制芯,还是用阴干以后具有较高强度的泥范直接翻制泥芯更为合理。
四、范包浇注时是否需要预热,如果不进行预热浇注,铸件的金相组织和具有相同成分组成的出土青铜器是否具有相同的结构。
青铜器的泥范铸造探究要点
西周早期圆形尊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董亚巍 (鄂州市博物馆湖北鄂州 436000)摘要:在商周的青铜器中,许多都铸有扉棱,但最早出现扉棱的青铜器,应该是商中期的圆形尊,而商早期所有的青铜器都没有扉棱。
在西周的圆形尊中,除了没有铸扉棱的尊外,其余多是铸有三段扉棱。
青铜器上为什么要铸造扉棱?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在西周一些圆形尊的表面纹饰中,常出现翘起的牛角纹饰。
这些纹饰是怎么制作的?这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范铸模拟实验,使得上述二个问题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青铜器范铸工艺圆形尊商代早期已经铸造了圆形尊,仅在盘龙城遗址中,就出土了9个圆形尊【1】。
圆形尊从商早期发展到西周,不但形制经过了较大的改变,其范铸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商早期的圆形尊,多是仿照陶尊的形状铸造的,绝大多数采用了三分法分型,尊表面都没有铸造扉棱。
青铜器上为什么要铸造扉棱?扉棱在青铜器上起了什么作用?这是我们的范铸模拟实验需要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翘起的牛角纹饰最早出现在商晚期的青铜器上,从正常的翻模翻范工艺看,这种翘起的纹饰如果设置在模上,翻范后泥范不可能从模上完整地脱下来。
要解决扉棱的问题及翘起的牛角纹饰问题,首先必须对具有扉棱及具有翘起牛角纹饰的青铜器进行观察与研究。
在对圆形尊的考察中发现,商早期尊的腹部凡铸有纹饰的,都只是一周纹饰带,没有大面积纹饰的尊。
至商中期,尊表面的纹饰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而纹饰凸起的高度也越来越高。
从众多的圆形尊表面可以看到二个现象,其一,凡铸有扉棱的尊,其扉棱都在分型处。
其二,凡铸有扉棱的尊表面,都有大面积的纹饰,没有铸造扉棱的圆形尊,其表面或无纹饰,或都是较浅的纹饰带。
从这二个现象看,可以初步确定研究方向,即扉棱的设置与器物的分型及纹饰的发展有关。
青铜器上铸造扉棱到底是否与分型及纹饰有关,有什么关系,可能只有作了范铸模拟实验后才能清楚。
对于翘起牛角纹饰的制作工艺,由于研究技术的学者不多,目前只见到一种“嵌范”说【2】,其说法是针对宝鸡纸坊头1号墓出土鱼伯簋上的翘角纹饰进行的研究,其理由是因为看到了在翘起的牛角纹饰的背后,有所谓“倒置的铸造披逢”,认为专门为翘起的牛角纹饰提前制作了活块范,并提出“将活块范嵌入侧面范,形成一块完整的方座范”。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四)陶范铸造技术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四)陶范铸造技术⾸先要说明,铸造虽是青铜器制作的主要⽅法,但其适⽤的对象多是造型较复杂,表⾯纹饰繁复的。
对于造型简单的青铜器,则往往采⽤锻造的⽅法。
⽐如出⼟的公元前3000年的青铜⼑等原始兵器,以及铜盘这类造型简单的容器,都可以由锻造得到。
因此锻造⼯艺是我们在研究青铜器发展中不可忽略的⼀环,也是对铸造⼯艺的诞⽣积累经验的重要过程。
青铜⼑⽢肃东乡县出⼟⽽将青铜器时代引向辉煌的则是铸造技术,更准确的说是陶范法铸造技术。
以经过特殊处理的泥质材料制成模范,浇铸得到和陶模形制相同的青铜器,意味着⼯匠能够准确地控制得到的器物,再通过多项衍⽣⼯艺,配以精湛的青铜熔炼技术,铸造出⼀件件巧夺天⼯的中国青铜器。
陶范铸造的核⼼⾃然是陶范,要在⾼温炉中铸造青铜器,需要的性质是相当苛刻的。
好在考古发掘已经发现数⼗处⼤⼩青铜冶铸场所的遗址,出⼟了⼤量的泥模、陶范、⼯具、熔炉、青铜遗物等等,让我们能够⽐较充分的了解当时的铸造技术,并且较好的还原。
陶范的原料是由原⽣⼟、砂、植物纤维、草⽊灰、熟料(使⽤过的陶范粉)按照⼀定⽐例混合形成的,以得到更好的铸造效果。
混合料中的砂能增加陶范的耐⽕度,熟料能减⼩陶范在⾼温中的收缩量,植物纤维和草⽊灰能增加透⽓性。
配制好的混合料要加⼊适量⽔后充分揉捏,使成分混合均匀,还需在潮湿环境下放置⼀段时间,陈腐稳定,最后才能⽤于翻制陶范。
1:原⽣⼟,2:砂,3:植物纤维,4:草⽊灰,5:熟料。
6:混合料所谓“陶范法”,需要制作模和范,“模”是指⽤于制范的原型,“范”是指依照模的形状和纹饰翻制出来的铸型。
⼆者相配合,形成了“依模制范,依范制器“的流程。
以上海博物馆藏西周⽗庚觯的铸造过程为例,看看这个流程是如何进⾏的。
该器表⾯装饰凤纹、蕉叶纹和鸟纹,器内底部有铭⽂“作⽗庚”。
(该流程展出于上海博物馆)⽗庚觯1,雕塑出待铸造觯的泥模,刻出器上的纹饰。
2,将泥模烘培⾄硬,然后在泥模上分块翻制成外范。
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法
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法玉儒于成1.铸造辨伪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极大部分是用陶范法铸成的,后代未知此法,作伪者只能用蜡模(失蜡)的方法铸造。
由于当时作伪的人,只讲究器手的外形,还不知道古人铸造的原理的方法,因此,特别青铜器是否用陶范法铸造,对于确定青铜器的真伪,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这里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对商周青铜器铸造方法的全过程,要有确切的了解。
后代伪器的铸造方法和古代用陶范法铸造完全不同,因而伪器所呈现的铸造现象也不相同。
观察是否用陶范法铸造青铜器的主要方法,是的看青铜器是否有块范对合的痕迹,即是事有“线”,了就是看应该合范处是否留有对合的范痕。
在商周时代,任何一件青铜容器,它的块范拼合的痕迹都有一定规格,随着时代进步,合范的方法也会有所改变,而任何一件块范铸造的青铜器,要想在拼合的地方不露痕迹,这即使是最熟练的高手,也难免做到天衣无缝。
有的器纹饰不多,表层互助组面较大,合范痕迹容易攸饰,但在隐蔽处,如鼎的耳内和腹下部,还会遗留痕迹的。
但是用蜡模法伪造的青铜器,表面较精细,少数甚至可以达到与陶范法铸造的效果差不多。
失蜡法能铸造各种开头和有特殊装饰的器,不需要多作加工,但是用这种方法,早期伪造的青铜器是没有任何痕迹后。
后期的失蜡法是在模上贴蜡片,所贴蜡片不合缝,铸成后所显示痕迹,甚至倒使人误认为范线。
贴蜡的方法是先塑模,在模上紧贴一层蜡,其存度是待铸青铜器的厚度,在蜡上刻花纹并经修饰,蜡片也可以模印后贴上去,再逐层涂上细泥,在蜡片分块的以合处,会产生微小的不接合或错位的条痕,这一情况在青铜器上的范痕是凹陷的。
新铸之器一般的重于原器,这是通常伪器或仿制品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而经过长期文化腐蚀是不同的。
经过数千年缓慢腐蚀的青铜器,因为发氧量,使表面略有膨胀,比重下降,而伪铸品没有这一过程,就显得较重。
另一方面,伪器的蜡模制造都略厚于原器,仿伪者往往未见原物,因而蜡胎的成型也未能如原器壁之薄,这是一个先天的毛病,因而伪铸之器一般都厚于原器,以上两方面因素叠加起来,伪品就明显地重于原器了。
青铜器范铸法
青铜器范铸法
青铜器范铸法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的一种传统工艺,它是一种以范为模具,将熔化的铜水倒入范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取出的一种铸造方法。
这种铸造方法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的重要工艺之一。
青铜器范铸法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首先,需要准备好范模,范模是青铜器制作的关键,它决定了最终铸造出来的青铜器的形状和大小。
范模的制作需要经过多次打磨和修整,以保证最终的青铜器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接下来,需要准备好铜水,铜水是青铜器制作的原材料,它需要经过高温熔化后才能倒入范模中进行铸造。
铜水的熔化需要使用特殊的炉子,这种炉子可以将铜水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以保证铜水能够完全熔化。
当铜水熔化后,需要将其倒入范模中进行铸造。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因为铜水非常热,一旦不小心就会烫伤工匠。
同时,铜水的倒入需要掌握好时间和速度,以保证最终的青铜器能够完美地铸造出来。
需要将铸造好的青铜器进行打磨和修整,以去除表面的毛刺和瑕疵,使其更加光滑和美观。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耐心和细心,因为青铜器的表面非常脆弱,一旦不小心就会刮花或者损坏。
总的来说,青铜器范铸法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它不仅需要工匠们具备高超的技艺和耐心,还需要他们对青铜器制作的细节和工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种传统的工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鉴赏古代的青铜器艺术。
商周时期青铜器是如何铸造的?
商周时期青铜器是如何铸造的?冶金史话 2012-08-17 商周的先民,采用范铸法铸造出了许许多多青铜器,在学界没有争议。
采用范铸法的工艺概念,是在陶模上夯制泥范,在学界似乎也没有争议。
明显有争议的问题在于,模是什么样的模?是整体雕塑的模?还是分型制作的模?整体模在商代有没有这种雕塑技术?分型制模又是怎样分型?纹饰是怎样制作的?是制作在模面还是制作在范面?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在对商周青铜器范铸工艺的研究中,并没有共识。
商代早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由于表面纹饰多是凸起较高亦较为复杂,因此被看作是较高的艺术品。
其纹饰的制作技术,也被看作是具有高超绘画或雕塑技艺的人制作的。
包括笔者在内,并无人否认这些青铜器为精美的艺术品。
但问题在于,商周时期的范铸工匠,真的都具有雕塑与绘画的高超艺术技能吗?为了探索商早期至西周青铜器的造型方法,以及青铜器表面的纹饰制作技术,2007年4月-2009年4月,我们断绪对商早期斝、商晚期鼎、簋及西周早期尊做了范铸模拟实验,共历时两年。
制作模具数十个,制作泥范数百块。
在这里,首先需要明确范铸模拟实验的概念性问题,模拟实验的目的,是为澄清当时的工艺技术,以及工艺技术与铸件的关1系,不是为复制出一模一样的青铜器。
这就意味着范铸模拟实验必须从零开始,不能用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当模翻制。
如果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表面翻制,不论采用何种工艺进行铸造,都属于复制,即使我们铸得与出土原件一模一样,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这是因为,器物的型是商周的先民创造的,我们没有经过原始的造型,无从认识商周先民是怎么一步步制作出模的型,也就无从了解先民的造型思想,后面翻范的工艺就更没有实际的意义。
这样翻制的纹饰,亦是商周先民的创造,我们又没有经过纹饰创造的制作过程,将同样解释不了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制作工艺。
所以,这种实验充其量只是属于复制性质,不能从根本上说明商周范铸工艺中的问题。
为了探索商周的范铸工艺,我们不在出土实物上拓模,完全从零开始设计器物的几何形状,采用当时具备的工艺技术,从制作原始模开始,经翻阴模、翻阳模到夯制泥范及在范面手工制作纹饰,直至浇铸出青铜器。
范铸逻辑与商周青铜器的结构
宝鸡博物馆
爵的结构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爵的结构
通过以上图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通过以上图例,我们可以看出,夏商青铜器的 制模思想是分型制模。 2 斝、爵的帽下有铸造披缝,是因为采用了分型 叠铸工艺,披缝外为范、披缝内为芯。 3 夏至商中期的爵,制模思想不成熟,处在造型 的摸索阶段。
请大家休息10分钟
斝的底部范铸结构
(范铸结构)
(范铸结构)
商早中期鼎与鬲的范铸结构 商早期的鼎与鬲,除几何形状有 所不同外,其范铸结构完全相同。
商早期鼎鬲足的剖 面结构为锥形
新郑望京楼出土商代早期雷纹鬲
(范铸结构)
商早期鼎的结构与鬲一样只是 腹部少一道凹槽及底部内凹
(范铸结构)
如果将此鼎的腹部 挖一道凹槽即是鬲
商早期斝的底部分型面
(范铸结构)
商早中期鼎鬲的底部分型面
商晚期鼎的底部分型面
4
商晚期以后鼎的范铸结构
与商早期的不同,商晚期鼎的三 足之间设置了腹外芯,因为足改变了 几何形状。
(西周)
鼎腹下的三角形披缝
这是腹外芯的痕迹
(商晚期鼎)
(商晚期鼎)
腹外芯
腹内芯
鼎的两耳在合范时可以任意方向
(商晚期鼎)
这种安置鋬的方法在现代铸造中称之为活块造型 这种将腹部与足分开制范的方法称之为分型叠铸
商早期爵的分型叠铸工艺
爵的结构
足的分型披缝 与腹的分型披 缝不贯通
从铸造披缝了解青铜器的分型工艺
爵的这种铸造工艺一直到商中期
爵的结构
爵的结构
铜陵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商早期爵 河南省博物院藏
爵的结构
帽的凹处说明范 的长度超过了帽 与前述斝帽的工 艺不同
青铜陶范铸造法
青铜陶范铸造法青铜陶范铸造法是一种古老的金属铸造技术,广泛应用于古代文明时期。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制作出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物,如青铜鼎、青铜剑、青铜雕塑等。
以下是青铜陶范铸造法的六个主要步骤:1.准备陶范陶范的准备是青铜陶范铸造的第一步。
首先,选择合适的陶土,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塑形性和耐热性。
然后,将陶土加水搅拌,使其成为适宜的黏土状。
接下来,使用模具制作出陶范的形状和结构。
在等待陶范干燥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细心的修饰和加工,以使陶范更加完美。
2.雕刻纹饰在陶范准备好之后,可以进行纹饰的雕刻。
根据所需铸造的青铜器物的设计要求,可以在陶范表面刻画出相应的图案和纹饰。
刻画纹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图案的精细度和对称性,以保证最终铸造出的青铜器物美观且符合设计要求。
3.制作铸型铸型是用来形成青铜器物的外壳,以控制青铜液的流动和凝固。
首先,将干燥后的陶范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青铜器形状。
然后,在陶范表面涂抹一层草木灰,以增加耐火性和保温性。
接下来,使用黏土将草木灰涂抹均匀,形成一层坚固的外壳。
最后,等待外壳干燥后,进行进一步的修整和加工。
4.浇注铜液浇注铜液是青铜陶范铸造法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准备好铸型之后,将铜液从漏斗中缓慢倒入铸型中。
铜液的流量和速度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铜液能够均匀地填充整个铸型。
在铜液倒入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铜液的流动状态和铸型的温度变化,以确保铸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5.冷却脱模在浇注完铜液之后,需要等待铸型冷却。
待铸型完全冷却后,可以打开铸型,取出铸造好的青铜器物。
在脱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轻拿轻放,以避免器物受损。
同时,对脱模后的青铜器物进行初步的质量检查,如是否有气孔、裂纹等缺陷。
6.打磨修整最后一步是打磨修整。
使用砂纸、电动工具等工具对青铜器物进行细致的打磨和修整,以使其表面光滑、美观。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修复和补焊工作。
同时,对器物的口沿、底部等进行修整,以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商朝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商朝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
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
下面是有商朝的青铜器的特点,欢迎参阅。
商朝的青铜器的特点夏商周时期雕塑与青铜铸造艺术达到了高峰,商朝青铜器出现了平雕与浮雕两种技术,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商朝的玉雕水平也相当高。
商朝的青铜铸造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了大型青铜铸像是其杰作。
西周青铜器是最大特色是大量青铜铭文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表现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
1)商代晚期前段:本期新出现的器类有方彝、觯、觥等。
方形器大为发展,几乎所有的酒器都为方形。
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的甚至有写实感,主体花纹和地纹明显区分,地纹常为细雷纹,与主体花纹构成强烈对比。
主体花纹多采用浮雕手法,风格有浑圆、峻锐两种。
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
器形方面,鼎的变化较大,除通常样式外还出现了分档鼎。
方鼎都是槽形长方,柱足粗而偏短。
簋仍为无耳,腹变浅,最大腹径上移。
觚的造型向细长发展,喇叭口扩展,大十字架镂孔退化为十字孔,或穿透或不透。
扁体爵大减,圆体爵盛行。
斝的变化是斝板上始见兽头装饰。
三足明显增高。
戈出现了带胡带穿。
2)商代晚期后段:器类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始见马衔等车马器。
多沿用商代晚期前端的器类。
这一期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以动物和神怪为主体的兽面纹空前发展。
纹饰不仅仅施在器身,有些视线不及的底部也装饰花纹。
花纹总体风格森严庄重。
这一期出现了记事形式的较长铭文。
但最多不过三四十字。
铭文铸工精细,内容有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等。
器形方面鼎除柱足外,出现了蹄形足;圆鼎较多,直耳略向外撇。
簋最大变化是双耳簋急剧流行觚基本似前段,仍为细长身喇叭口。
爵的变化不大,仍为圆体爵,平底爵消失,爵柱后移。
铸造青铜器的方法
铸造青铜器的方法铸造青铜器的方法主要包括范铸法、失蜡法、分铸法和焊接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青铜器铸造。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铸造方法。
一、范铸法范铸法,又称块范法或土范法,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是整个青铜时代应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法。
范铸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制模:首先需要制作青铜器的模型,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也称为模或母范。
模型的制作材料可以选用陶、木、竹、骨、石等,具体选用何种材料要根据铸件的几何形状和纹饰雕刻的方便程度来决定。
2.制作范块:根据模型的大小和外表纹饰的复杂程度,将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
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
3.制作内范: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
4.套合范块:将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即为型腔,其间隔为欲铸器物的厚度。
5.熔炼铜液:将铜矿石熔炼成铜液,铜液的熔点在700~900之间。
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6.浇注铜液:将熔炼好的铜液注入范块中的型腔,待铜液冷却后,除去内外范即得欲铸器物。
二、失蜡法失蜡法,又称熔蜡法或火蜡法,是一种较古老的青铜器铸造方法。
失蜡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制作蜡模:用蜡制作青铜器的模型,称为蜡模。
蜡模的制作要求精细,需要准确地表现器物的形状和纹饰。
2.制壳:将蜡模浸入泥浆中,反复浸涂,形成一层厚厚的泥壳。
然后在泥壳上涂上耐火材料,以增加壳的强度和耐火性。
3.熔化蜡模:将带有泥壳的蜡模放入炉中加热,使蜡模熔化流失,留下中空的泥壳。
4.灌注铜液:将熔炼好的铜液注入中空的泥壳中,待铜液冷却后,打破泥壳,即得到青铜器。
三、分铸法分铸法是一种将青铜器的各个部分分别铸造,然后再组装成整体的方法。
分铸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制作分型模:根据青铜器的形状和结构,制作各个部分的分型模。
2.分别铸造:将分型模分别进行铸造,得到青铜器的各个部分。
模范的由来---古代铸造青铜器的“模”与“范”
模范的由来---古代铸造青铜器的“模”与“范”⽅块汉字,是⼀个极有韵味的东西。
每个字都有出处,每个词皆有来历。
⼀些在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词语,因为它的司空见惯,教⼈淡忘了最初遣词造句时的⽤⼼。
模范。
这个词,曾在相当的⼀段时间⾥,被⼴泛运⽤。
但我们却鲜知这个词的由来,它的起源,⼏与⽂明史等同。
模与范,实则是两件东西。
⼋百多年前,南宋赵希鹄曾著有⼀册《洞天清录集》,这是⼀册考鉴古物的著作,其间写到:“古者铸器,必先⽤蜡为模...... ”可见,“模”乃是⼀种规矩的样本。
蜡塑形后成“模”,有了“模”,便能依照它的轮廓,⽤陶、⽤⾦属在外⾯塑成“范”。
外凸的称之为“模”,内凹的称之“范”。
模与范,这两件严丝合缝的东西,成为⼏千年来,⼈们铸造兵器、钱币、器物的规范模具。
中国的铸造起于⽯范,商周以后,模与范⼴泛⽤于青铜器的铸造。
经过焙烧的模与范坚固异常,⼀浇⼀铸之间,⼤量器物得以批量⽣产,形态统⼀⽽规范,⼯效快速提升。
中国运⽤模范的历史,可上溯⾄公元前,东汉王充的《论衡》便有记载:“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
”当年,⼭西侯马铸铜遗址曾出⼟三万余件东周时期陶范,皆为铸造青铜器物所⽤。
先塑泥模,依模做范,再往陶范中灌注青铜溶液,冷却后出去陶范、再加细琢修饰。
精⼯之细,叹为观⽌。
模由范⽣,范由模造。
今天,“模”与“范”合称并⼀,⼈们⽤模范⼀词,来形容值得仿效与取法的榜样,形容⼊丝⼊扣、最完美的事物与⼈。
且让我们也记得它最初的意义吧,品咂汉字之魅。
东周时期的陶范“夔龙衔螭纹钟钮范”,出⼟于侯马铸铜遗址⼀般说来,古⼈在铸造青铜器时,⾸先要先塑⼀个实⼼的泥模,泥模上雕出花纹的主⼲部分,然后⽤这个泥模翻出泥质的外范——往往分部件翻外范,然后组装成整体的外范。
这个翻出的外范上⾯已经有了器物花纹的主⼲部分,但细密的花纹则还需另⾏雕刻。
翻出外范后,最初制作的实⼼泥模并⾮没⽤了,⽽是将其表⾯刮去⼀层作内范。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控制将来所铸铜器的厚度。
浅谈商代青铜器的造型
浅谈商代青铜器的造型我国的青铜器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智慧的见证,而到了商代,青铜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更是达到了高峰。
商代青铜器的名称,根据生活用途的不同,大体可分为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8类。
1、烹饪器烹饪器有鼎、甗、鬲几种。
鼎,是煮肉食的器物。
一般是圆体、三足、双耳。
但也有成方体四足的方鼎。
铜鼎是由陶鼎演变而来。
三足用以架火煮食,双耳可以穿杠(叫做“铉”)用以提取(见图1-①)图1 商代青铜器造型鼎的造型的变化,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特征。
商代早期的鼎,腹部较深,两耳直立于口缘,足成锥形。
商代晚期的鼎,腹部的最大直径下移,足成圆柱形。
鼎在古代不只是一种实用品,也是权力的象征。
相传禹铸九鼎,以象九州,以后成为传国的重器。
周成王平定商的叛乱后,把商代的传国九鼎移到洛邑。
秦攻西周,取九鼎,其一沉于泗水,剩余的八个无可考证。
汉画像石“泗水捞鼎”,就是取材于这个故事。
《左传》计有“问鼎”的故事,“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后以“问鼎”比喻图谋篡夺政权。
在商代,用鼎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例如天子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或三鼎,而普通人则不能用。
如果超过上面的规定,就叫做“僭越”,是犯罪的。
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也是世界少见的珍品。
它是商代晚期制品,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出土,现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从铭文“司母戊”看,它是为了祭祀母而造的。
鼎重875公斤,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
这个鼎成长方形,在鼎身的两侧,用边缘图案的组织形式,装饰兽面纹和夔纹,中间朴素无纹,使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
四足成柱状,足与器身相接处,也饰以兽面纹。
鼎的两端口沿上有立耳,铸有两虎相向张口食一人头。
鼎的转角处有高起的棱角,既增加美观,也起到坚固的作用。
这个鼎形制雄伟,具有浑厚、庄重、瑰丽的艺术风格。
浅谈青铜器的制作方法——范铸法
浅谈青铜器的制作方法——范铸法《天工开物》制鼎插图历史的发展是错综复杂的,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也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界线。
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夏代(二里头文化遗址)至东周早期,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为范铸法;二是从东周晚期的春秋战国至今一直使用的失蜡法(精密铸造法)。
下面我们浅谈一下范铸法。
青铜器工序流程(引自《中国上古金属技术》)范铸法又称块范法,大约在夏代,已用石范铸造铜器。
商初期,已有两合范、三合范和内范;商中期,已发展到能用多个型、芯组成复合铸造百斤以上的大型铜器;商晚期,青铜器的铸造不仅规模大,而且质量高;西周时期,一副范可以连铸数器(西周中晚期常见有成对、成组出现的器型相同的铜器),改变了一副范只铸一器的状况;春秋战国时期,在铸造上普遍采用了器身和附件分别铸造的方法(分铸法),铸件的器壁普遍变簿,一般在2厘米左右,能采用浑铸(整体浇铸)、分铸及浑铸分铸相结合的多种方法;汉代的泥范铸造业出现了更细的分工,这时的泥范已是高温烧制,且在浇铸前入窑预热。
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可使用叠铸法铸造器物,汉代又有所改进,从多浇口发展为单一浇口,并广泛应用于钱币、小件器具的生产。
典型的范根据我国古代青铜冶炼遗址发掘出的实物,再结合青铜器的外形分析,古代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采用范式铸造方法制作的。
范铸法的制作流程大致分为制模、制范、浇注和修整四个步骤。
1、制模。
亦称为“母范”,原料可选用陶或木等各种质料。
一般说来,形状细长扁平的刀、削,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对于形状厚重比较大的鼎、彝诸器,则可以选用陶土,以便拨塑。
从出土发掘来看,陶范最为常见。
陶范的泥料粘土含量可以多一些,混以烧土粉、炭末、草料或者其它有机物,并掌握好调配泥料时的含水量,使之有较低的收缩率与适宜的透气性,以便在塑成后避免因为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
陶模的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以便在其上雕刻纹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商晚期青铜器范铸陶范
作者:师渤翔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第05期
【摘要】商晚期是我国青铜时代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铸造业达到了我国历史的巅峰。
本文以商晚期青铜器范铸的陶范入手,通过介绍当时青铜器铸造的时空分布,论述古陶范的组成及其性质,探讨花纹内容及其铸造方法,以期能够进一步阐释这一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关键词】商晚期青铜器陶范纹饰
我国青铜时代始自6000多年前,绵延了数千年。
至商代晚期,较之前手工业中的青铜铸造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达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高峰[1]。
在此之后的青铜器纹饰和范铸工艺并未有很大发展。
一、商晚期青铜器的时空分布
研究商晚期青铜器的范铸陶范,不能抛开具体的时空背景。
只有同相应的历史环境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考察商晚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明白这些工艺背后的历史意义。
(一)空间分布
这一时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遍布有发展程度较高的商代文化,这从青铜器的发现上就可以看出来。
叔弓鎛铭文中关于成汤功绩有“咸有九州,处禹之堵”的记载。
从出土青铜器的区域可以得出,当时商的统治地域北至长城以北,南至彭蠡之南,大约有2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禹贡》九州的面积[2]。
这么大的范围内,不同地域的青铜器有各自的特点,但总的时代特征是明显的。
(二)时间分布
对于此时间范围内的青铜器进行分期,可以更好地开展对陶范的研究工作。
李济曾根据安阳小屯的发掘结果,将商晚期的青铜器分为四个序列[3]。
按郭沫若在1931年著述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该时期的青铜器应属于“勃古期”——殷商后期及周初成康昭穆之世。
后来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邹衡将商晚期的铜器分为四期七组[4],其内容为:
二、古陶范
商晚期青铜器铸造已经十分成熟,各地大量使用模范法铸造青铜器,一般使用的都是陶范。
如1959年在安阳苗圃北地挖掘出了一处大型铸铜作坊[5],该遗址面积估计达10000平方
米以上,出土了大量的炼铜坩埚碎片和数千块陶范。
对陶范的认识关系到商晚期青铜器的研究。
(一)范料
与普通陶器一样,陶范的主要成分为Al2O3和SiO2。
其余微量成分包括Fe2O3 、TiO2、CaO、MgO、MnO、K2O、Na2O、P2O5,这些微量成分的含量不到整体的10%,可归为降低耐火度和荷重软化点的杂质,用RxOy来表示。
研究表明,商晚期的铸铜陶范多为就地取材,以当地原生土为主要成分,加入了一定量的细砂(SiO2)。
故古陶范中SiO2的含量较高,比起陶器普遍为高,甚至比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含量还要略高一些[6]。
而RxOy相对含量较少。
古陶范中RxOy(尤其是Fe2O3)的含量较原始瓷和白瓷为高。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对陶范内植硅体的研究,一些学者指出,古陶范中会加入一定量的草木灰,或无意添加或人为添加[7]。
大部分草木灰中Al的含量明显低于黏土的响应含量[8]。
这对于陶范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二)古陶范的性质
古陶范的成分以泥为主,加入了一定量的细砂,并含有一定量的杂质。
受成分的影响,古陶范表现出适用于青铜器铸造的性质。
1.泥料的性质
古陶范的成分以泥为主。
泥是高度分散的物料,故其比表面积大,具有很高的表面自由能。
高度分散的晶体具有比较严重的结构缺陷,容易促进晶格的活化[9]。
因此,古陶范的湿强度和干强度、复印性、可塑性、雕刻性良好。
2.耐火度
古陶范的耐火度较好,一般都高于锡青铜的浇注温度(约1000~1200℃)。
这是因为加入细砂使得古陶范内杂质的含量降低。
这样,在浇注过程中,不会产生热粘沙层,并且方便了铜汁冷却后的程序。
3.焙烧温度
发现的古陶范一般都未达到焙烧温度。
这些古陶范的焙烧温度都处在一个中间值上,既不能达到明显烧结程度,又能够进行一定的焙烧,减少发气量并增加强度。
各地古陶范的焙烧温度一般为850~920℃。
4.发气量
古陶范的发气量一般较低。
在陶范的焙烧过程中,一些成分在高温下充分反映已放出很多气体。
这样就保证了在铜器铸造过程中一些气孔的出现。
5.线膨胀率
古陶范的线膨胀率一般较低。
这使得其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型变量较小,防止了铜铸件的变形、折断。
6.强度
古陶范的强度较大。
这使得在铸造一些细部的铸件时不易发生形变,同时,一些繁复精美的花纹铸造的成功率就大大增加了。
7.透气性
古陶范的透气性一般不好。
这是因为焙烧使得发气量降低,范内壁烧结有致密的膜的结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通过一些措施来抵消其不良影响。
8.制范的程序
精选细砂和原生土,配料后经过练泥工序,还可能经过陈腐工序,最后制范[10]。
三、纹饰
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纹饰复杂精美,铸造工艺高超。
这些纹饰大都是通过范铸法制作出来的。
(一)纹饰内容
商代晚期,青铜器上除了兽面纹、涡纹、连珠纹外,还出现了龙纹、蝉纹、鱼纹、蚕纹、鳞纹、瓦纹、龟纹等,商代中期的单层花也发展为三重花,即有底花、粗花、细花。
[11]底花指主纹间纤细且或大或小的“回”字纹,也叫填空纹;粗花即主题纹饰,也就是凸出器表的纹饰;细花指粗花上的细小的阴纹。
(二)纹饰结构
商代晚期青铜器上的纹饰结构,以单独模样骨法、直立状的对称形为主,夹杂有二方连续、三方连续等骨法。
单独模样骨法,其特点是划分器物的主体为两面、三面或四面,在每一个等分里安置一个单位纹样。
每个等分面的中心轴同时是装饰纹样的中心点,花纹由左右向中心聚集,形成对称直立状[12]。
而之前提到的三层重叠的纹饰,突出主纹,又不显杂乱琐碎,十分精美。
(三)纹饰铸造方法
商周青铜器的表面纹饰大多来源于陶范,铸后刻制的很少。
关于范面纹饰的制作,学术界有多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范面纹饰在泥模上制好再翻制到泥范面[13][14];一种观点认为范面纹饰在泥范面直接制作[15];一种观点认为主干花纹在泥模上制好再翻制到泥范面,细花纹则在泥范面直接制作;一种观点则认为纹饰技术经历了如下的发展历程:范纹—模纹—模范合作纹。
经观察,青铜器上的大多纹饰当是在范面直接制作的。
因为手工在泥范面制作纹饰时,不易掌握对称性[16]。
其铸造的技术有:
1.纹饰压塑技术
在素范面压塑出纹饰的制作技术。
2.纹饰堆塑技术
在范面粘贴泥条形成纹饰的制作技术和在压好的纹饰凹槽内粘贴泥条,来塑造凸起纹饰上的细凹槽纹饰的制作技术。
它打破了青铜器表面全是阳纹的局面,给商代青铜器纹饰三层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持,亦给青铜器铸铭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结束
对商晚期青铜器范铸陶范的讨论,能够在相对应的历史条件下,对古人铸造工艺进行复原的猜测,增进了我们对古代人类社会活动情况的了解。
只有了解了范铸陶范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地开展有关青铜器的研究工作,了解青铜器背后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迺松.青铜器的分期与断代[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3):67-73.
[2]唐兰.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J].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1):32-34.
[3]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N].中国考古学报,1948.
[4]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N].中国考古学报,1988.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J].考古,1961,(7):21-23.
[6]周仁,张福康,郑永圃.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J].考古学报,1964,(1):2.
[7]谭德睿.商周青铜器陶范处理技术的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4):33-34.
[8]李家治. 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5-18.
[9]华觉明.侯马东周陶范材料及其处理技术的研究[J].考古,1961.
[10]程长新,王文昶,程瑞秀.铜器辨伪浅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66-69.
[11]龙宗鑫.古代铜器上的纹饰结构[J].文物参考资料,1983.
[12]苏荣誉,华觉明,李克敏等.中国上古金属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7-100.
[13]董亚巍. 范铸青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45-48.
[14]郭宝钧. 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5-18.
[15]万家保.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M].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1.67-69.
[16]佘玲珠,秦颍,董亚巍,张亚炜. 从出土实物和模拟实验看商周青铜器纹饰技术的发展脉络[J].南方文物,2010,(4):14-16.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