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连贯:周老师讲方法
语言的连贯(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的连贯(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教学设计语言的连贯(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语言的连贯主要是对句子之间的要求,看句与句之间衔接得是否合理,是否紧凑。
连贯是在规范基础上对语言的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
连贯的基本要求是:一番话,紧紧围绕一个话题,语意畅达,不横生枝节;语气贯通,不出现阻隔。
(一)语句连贯的原则语言的连贯,实际上连贯涉及形式问题,如壕涫健⒕湫颉⒕渥拥南谓雍粲Φ龋也涉及内容上的问题,即上下句的意思要吻合,事理要通达,语境氛围要一致。
当然,语言的连贯,主要指语意的相接。
使语言连贯要从事理和文理两方面入手?1、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如果在表达的过程中转换了话题,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
如: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意连贯,重点突出。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岭,墓周围古松苍翠,石栏环卫,庄严古朴。
四个铁铸人像置墓门两侧,即陷害岳飞的臭名昭著的奸佞秦桧夫妇等人。
该段陈述的话题(主语)为“岳飞的墓”,全段只有紧紧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才能保证语意的贯通;而画线句的主语是“四个铁铸人像”,这就转换了全段的话题,破坏了语句的连贯性,所以应调整为“墓门两侧置四个铁铸人像”。
2、行文的照应性做语言连贯的主观题,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联系。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如: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 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树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这段话中,④句的“就进入……的草原带和森林带”是本段具有总括性的句子,因此,下文的叙述顺序必须与此照应,即先叙述“草原带”,再叙述“森林带”。
语言连贯教案初中
语言连贯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认识到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连贯手段,使句子、段落和文章表达更加清晰、连贯。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连贯的定义与重要性2. 提高语言连贯能力的策略3. 连贯手段的运用4. 练习与反馈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语言连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解释语言连贯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语言连贯。
(2)阐述语言连贯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提高语言连贯能力的必要性。
(3)介绍提高语言连贯能力的策略,如:注重句子结构、使用恰当的连词、保持话题一致等。
(4)讲解连贯手段的运用,如: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等。
3. 练习:设计一些句子、段落和文章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改,提高语言连贯能力。
4. 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连贯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提高连贯能力的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语言连贯。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语言连贯能力。
4. 反馈法:对学生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练习反馈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的语言连贯能力提高情况。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语言连贯的定义、重要性、策略等。
2. 练习题:设计一些句子、段落和文章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相关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学生实际,举例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增加语言实践机会,提高语言连贯能力。
语言的连贯课件
练习12: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 当的一项是( A ) ______;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 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 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 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 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 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学习目标:
掌握语言连贯的解题规律
一、考点要求
语言的连贯
语言的连贯,既涉及形式问题, 如:句序、句式、句子的衔接呼应等, 也涉及内容上的问题,即上下句的意 思要吻合,事情要合理,语境氛围要 一致。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二、主要题型
一是句序排列型。其考查的形式
是,给定一组句子,要求将它们排列成 语意连贯,语气顺畅的语段。 二是句子衔接型。其考查的形式 是,提供一段文字,在它的开头或者中 间,或者结尾空缺一句,然后提供四个 选项,从中选择一项填入空白处。
【简析】 ①句中的a项“粗黑的眉毛”
的结构是偏正关系;b项“眉毛粗而黑”的 结构是主谓关系,而选项前后的“身体魁 伟”、“两颊微微陷下去”都是主谓关系, 依语句结构一致的原则,①句应选b项。 ②句中的a项“脊背挺直”、“面容和蔼” 的结构是主谓关系;b项中“挺直的脊背”、 “和蔼的面容”的结构关系是偏正关系,而 选项后面的“金丝眼镜后面有一双含笑的眼 睛”、“头发梳理很整齐”的结构是主谓关 系,依语句结构一致的原则,②句应选a项, 这样答案就只能选C项了。
【简析】本题应考虑选项和题干的意境是否 吻合。本段景物为深秋,意境萧瑟、凄清,抒 发的是身处异邦者的乡愁,首先排除D,“叶子 枯黄,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抖颤”是深秋,D项 为夏末秋初;再排除B,“秋色浓”不能是“枯 黄”、“抖颤”,这话带激情的赞美,和题干 意境大相径庭。且诗言歌咏见景生情,作者写 景时不会先说出异国来,先说普遍意义的悲秋、 乡愁,再进一步说特殊——“况且身在异国”, 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普遍),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特殊)”。A、C项比较,A项“天气清凉”, “天气”外延大,适宜做领起句;C项“秋风凄 冷”和后头“凉劲的秋风”重复。A项先说天气 如何,再说秋风如何,和题干意境完全吻合,
语言连贯题的技巧
连贯,就是表达要明白、通畅。即 “语言 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 脉络清晰,文笔顺畅,语序合理,呼应自然, 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
连贯是指句子之间的组合要通 顺、流畅,而句子时间的组合,无 非两个方面,一是逻辑思维,二是
语言组织的规律,即“事理”和 “文理”。“事理”往往表现为 “思路”和语段的“中心”,;而 “文理”主要体现为虚词、句式等 的运用,目的是使句子更加通顺、
② 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 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 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 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 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
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10、 把3个备选的句子分别填入方括号(只填序号), 使下面这段景物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
C. 它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四肢轻快, 身体矫健,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D. 它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 非常敏捷,四肢轻快,非常敏捷
从逻辑顺序分析, 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即按照由“面容” 到“眼睛”;由“身体”到“四肢”的顺序来排列。 本题应选( B )
三、句式要统一 在特定的语境里,应保持句 式结构的一致或相似,字数大体 相同,句子形式对仗整齐,尽量 运用相同的句式,这样能够使语 言气势增强,叙事抒情透辟,节 奏鲜明,连贯流利,读来顺口,
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
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
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中考考试知识点】怎样深入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是确保信息传递流畅无阻、思维逻辑严密的重要特性。
它不仅关乎句子间意义的无缝衔接,更是文章或对话整体性的体现。
那么,连贯性的要求是什么?
1.统一的话题聚焦
连贯性的首要前提是保持话题的统一性。
无论是单句内的主语一致,还是段落、篇章中的核心议题,都应紧密相连,避免话题跳跃或偏离。
这种聚焦如同灯塔,引导读者始终围绕中心思想前行,确保理解不偏不倚。
2.合理的句序安排
句子间的排列顺序是构建连贯性的关键。
合理的句序应遵循逻辑规律,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确保信息的传递有序、高效。
通过恰当的句序,读者能够轻松跟随作者的思路,逐步深入理解内容。
3.过渡衔接的自然流畅
过渡句或过渡词是连接句子、段落之间的桥梁,它们能够巧妙地引导读者从上一个话题过渡到下一个话题,减少阅读时的突兀感。
合理的过渡不仅使文本结构更加紧凑,也增强了读者对整体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4.句式结构的统一与变化
构成一组整句的句式统一,能够增强文本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表达更加和谐流畅。
然而,过度的统一也可能导致单调
乏味,因此,在保持句式统一的同时,也应适当变化句式结构,如长短句结合、主动被动转换等,以增加语言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这种统一与变化的平衡,是提升语言表达连贯性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运用能力,它要求文本能始终保持话题的统一、句序的合理、过渡的自然以及句式的统一与变化。
初中语言的连贯教案
初中语言的连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的连贯性概念,认识到语言表达中连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连贯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连贯性表达的技巧,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连贯性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连贯性表达的技巧。
3. 连贯性表达在写作和口语交流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入话题,让学生认识到语言表达中连贯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语言连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段落和整个文章之间要有逻辑联系,表达清晰、连贯。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连贯性表达的例子,让学生体会连贯语言的魅力。
4. 技巧讲解:讲解一些连贯性表达的技巧,如使用过渡词语、连接句子、合理安排内容等。
5.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连贯性表达的练习,鼓励他们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6.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连贯性表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写作和口语交流中积极运用所学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言连贯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运用连贯性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对连贯性表达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用于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2. 实例分析:用于讲解和让学生体会连贯性表达的效果。
3. 连贯性表达技巧资料:用于讲解和引导学生运用技巧。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4.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连贯性表达的兴趣。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语言的连贯(教案)
语言的连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认识到语言连贯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连贯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连贯语言的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连贯的定义和意义。
2. 连贯语言的基本要求。
3. 连贯语言的技巧和方法。
4. 连贯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或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语言连贯的定义、意义和基本要求。
3. 示范:给出一些连贯语言的例子,分析其技巧和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连贯语言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言连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连贯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学生对连贯语言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故事或实例用于引入。
2. 连贯语言的例子和分析。
3. 练习材料和反馈表。
4. PPT或黑板用于讲解和展示。
5.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连贯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体会和经验。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场景,运用连贯语言进行沟通。
3. 演讲比赛:组织一场演讲比赛,要求学生运用连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七、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文章或演讲,让学生了解连贯语言的表达技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语言表达方式。
八、教学延伸:1. 让学生收集一些连贯语言的例子,进行分析和欣赏。
2. 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3.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演讲比赛或辩论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2. 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语言的简明:周老师讲方法
或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周老师讲方法语言如果表达得不够简明流畅,就影响表意的连贯和准确。
所以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交流,都应该追求语言的简明。
简明,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而“明”显示质的要求。
要做到简明的要求,就要:1.会省略省略的方法主要有:(1)承前省或蒙后省,去掉指称性的内容;(2)把某些意思合并在一起说;(3)用代词指代。
2.易理解(1)不苟简。
语言简明,是指简洁明了,如果简洁却不明了,妨碍意思的表达,那就成为苟简了。
(2)避免歧义。
有些句子,孤立地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样,语言表达就不清晰,让人抓不住主旨。
(3)切忌晦涩。
语言含混晦涩,就会令人费解甚至误解。
而造成晦涩的原因,主要是语言不规范,如说话、写文章不合乎语法和语言习惯,用语不准确,生造词语,滥用简称和方言土语,不注意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4)语序恰当。
就语言清晰而言,语序主要指句内语序,即并列词语(含短语)的语序、多层定语的语序和多层状语的语序。
(5)多用短句。
即句子容量要适当,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这不是说长句不好,也不是说长句与语言清晰相矛盾,而是说短句更能使句意清楚,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判断语言表达是否简明的五种方法:(1)找主干、理枝叶。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句子成分分析,理清句子结构,以便发现和删除重复的词语。
(2)分析句间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有助于发现多余的短语和句子。
(3)把握文章主旨。
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4)看是否恰当地运用省略和指代。
(5)看是否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或合并。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及技巧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的根本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D〞。
它是语文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连贯〞考察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
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统一、语序合理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三个方面。
一.保持一致性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连贯。
1.陈述对象一致。
主语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现象。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不肯出门,_______。
A.但终于被父亲带走了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C.但他终于把他带走了D.但他终于和他父亲一同走了[点析]A。
因为这一句保持了陈述对象的一致,也保持了语气的连贯。
如果用B项就突然换了主语;如果用C或D项就失去了“被动〞性,在连贯性了都欠缺。
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有的议论语段开头提出问题或论点,接着举事例,摆材料,进展分析。
有的在结尾归纳或总结出论点、观点。
这里的“观点〞、“问题〞也可以说是话题,话题必须统领后面的事例、材料;反过来说,事例、材料、语言表达要符合前面的话题,与其相一致。
反之亦然。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
______。
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B.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一样C.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D.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点析]B.这是一个议论语段,议论的中心是对于文化消费的“各取所需〞,由此出发,就要确定表示中心论点的B项。
怎样使语言连贯
怎样使语言连贯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
一篇之中,先说哪一段,后说哪一段;一段之中,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都要作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尽可能使文章语意畅达,前后贯通,一气呵成。
要使文章语言连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话题前后统一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时,要保持话题的前后统一。
每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每个段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段的话题与全文的话题一致。
话题前后统一,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
例如:①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精神。
你看,松树的叶子可以榨油,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与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它自己用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绿阴如盖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陶铸《松树的风格》)这段话歌颂松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第一句总提对松树的自我牺牲精神怀有敬意,第二三句分述它为人类献身的具体表现,最后一句总结。
每一句话都围绕这个统一的话题展开,语意连贯、自然。
几句话说明一个话题,或几段话表述一个中心,中间不要插入与这一话题或这一中心无关的话。
否则意思跳跃或中断,话题转移,影响语言的连贯。
例如:②到今年2月初,原定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北京大学学报》上。
这虽然还是初步的研究成果,但它的巨大意义是不难理解的。
在长达1.6亿多年的中生代,……尤其对了解恐龙在6000多万年前灭绝的原因,更为重要。
而这些研究均极为困难,因为很有用的研究材料太少了。
这段话主要是说明对研究恐龙蛋化石重大意义,后边突然插入“而这些研究均极为困难”一句,致使话题转移,影响了语言的连贯。
二、表述角度一致说话也好,写作也好,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等。
语言表达连贯实用资料ppt
酒既能给人以陶醉的快乐,又能给人以道 我得到了光亮的一闪,便告别了那( )。
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句子,语言才能连贯。
德上身体上的恶劣影响,( )因为实际的需 A.竟然遭受到那么残酷的迫害
所谓“主语的一致性”,就是说,如果若干动作行为同受一个主语支配,那么,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不能改换主语。 ( )。
(1)合理地安排句子的顺序,保持清晰的条理。
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句子,语言才能连贯。 最基本的句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 序和逻辑顺序。
【重点明示】
本章内容的重头戏是语言连贯,“语言
表达连贯性”训练,不仅是一种运用语言的 技能训练,而且是一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 素质训练。这项训练虽然要求高,难度大, 但仍然是有“章’可循的。这个“章”就是 十个基本思考点。这十个基本思考点是:主 语的一致性,行为的动态性,形式的对称性, 事理的逻辑性,底蕴的反义性,列举的对应 性,风格的相似性,前后的关照性,关联的 契合性,表意的倾向性。
所谓“事理的逻辑性”,就是说无论叙事或是
说理,都要符合生活的逻辑、自然的规律或思维的 逻辑。比方说,“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个 过程符合植物生长的规律,如果将其中某一个过程 的位置调换一下,那就不合逻辑了。例如:
这是一个很好的鱼种,( )。现在“丰鲤” 也在北京引进推广成功了。
A.因为这种杂交鲤鱼生长快、产量高,所以 群众给它取名叫“丰鲤。
小华的爸爸是教师,妈妈是医生,哥哥
是军人,他们在自已的岗位上,为祖国 ( )。
A.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站岗放哨 B.教书育人,站岗放哨,救死扶伤
(七)风格的相似性
12《语言要连贯》 PPT教学课件
红红长纱,绵绵热爱(2021·广东) 路上的紫丁香藤欲要开得缠缠绵绵,热情奔赴属于它的山海。红红的长纱伴风而行,在簌簌秋风间悄然演绎出一曲田园曲子,奔赴真正的少年模样。 初识,是红果果绿泡泡之间偶然穿插着的广告,那穿着红色长裙的中国古典舞舞者在舞台上热情奔放,洒满一腔热血似的,那种力度恰到好处,力与美结合于一体的舞姿也在我的脑海愈是深刻,“相见时难别亦难”,难以与广告日日相见的我欲成为一位中国古典舞舞者。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有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物理学家,有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的中国航天人,有百折不挠的中国飞人,有逐梦飞翔的失聪女孩……过去的初中生活,一定有让你感动的瞬间,可能是一朵花,一个眼神,一本书,一个人……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记述让你感动的瞬间。 要求:①紧扣所选话题,符合文体规范;②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语言的连贯(公开课)PPT课件
9、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A
我登上城头,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了。只
见长城
,令人叹为观止。
A、依势而筑,雄立峰脊,城墙巍峨,垛楼高耸,阶 道宽阔起伏,十分宏伟壮观。
B、雄立峰脊,依势而筑,垛楼高耸,城墙巍峨,阶 道宽阔起伏,十分宏伟壮观。
C、阶道宽阔起伏,十分宏伟壮观,城墙巍峨,垛楼 高耸,依势而筑,雄立峰脊。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
11
六、同类聚合
7、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成四组,表
述全都恰当的是( D)
(1)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 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 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 有丰饶的物产。
• 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 ①承载容量得以加大、 前沿性得以提升,②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 得以提高,本刊决定从2008年起改为半月刊。
•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答案】 • ① 改为:加大承载容量、提升前沿性; • ② 改为:逐步扩大发行量、提高规模效益;
-
解题技巧:结构一24致
⑥气候高寒 A. ② ④ ⑥ ⑤ ① ③
- B. ③① ② ⑤ ⑥ ④8
四、首尾相接(顶针/顶真)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湖像一只圆盘子,四周是芦苇,如墙如帏,苇子边上是草滩, 如毡如毯,浅水边是荷,绿叶红花,煞是好看,_______水上 漂着几许渔舟。
①菱长在荷渐渐稀疏之处。 ②荷渐渐稀疏,便是菱。
语言的连贯(老师用)
语言的连贯(老师用)教学内容:明确连贯考察形式和解题技巧教学过程:一、明确连贯及考察的形式1、连贯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2、考察形式(1)排列句序A、围绕中心围绕中心说相应的话,这是组合语段或语篇的首要条件。
离开了这一点,无连贯可言。
例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这是一道高考题,怎样来选择这六句话的排列顺序呢?首先要寻找这六句话的中心是什么。
通观各句可知是“文化领域却有完全不同的景观”,而这个中心是在与社会经济生活有“无限生机”作比较时提出来的,因此④在前,②在后。
这“完全不同的景观”是具体情况如何?需要作出阐说,于是句①与句⑤从两个方面阐述这“景观”。
这样的“景观”是怎样产生的呢?③⑥两句作出了回答。
这样,一个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严密的语段便组合成功了。
从解题的角度看,句①与句⑤这两个“一方面”谁先谁后呢?因为句③的“问题”作开头,自然就是句①在先,句⑤在后,否则与句③的连贯就有问题了。
因此答案应选D。
B、角度一致这里的“角度”是指叙述的角度。
不论是长是短的一段话,都有一个叙述的角度。
只有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语句之间才能连贯。
随意变化叙述角度,就会使文字不通顺。
例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
语言的连贯——解题技巧 课件
④具有指示性的标点符号:冒号、分号、破折号等。
⑤暗示性词语:也,又,再,一方面……另一方面,同 时,过去,现在,例如,相反,其实,可见,首先,其 次,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等等。
方法小结:
• 1、主语(话题、对象)保持一致 • 2、注意上下句式协调 • 3、文意相应(相对 相反 呼应) • 4、注意意境协调 • 5、关注语段的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 6、关注特殊的语言标志
3.确定语段尾句。尾句往往是对上 文的总结或对主题的深化,这样的句 子往往具有概括性或总结性。 结论类 表述通常适合做尾句,一般句子末尾 常有关联词“因此、所以、照此看 来……”
4.句子分组排除。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即 先在小范围内进行排序,将可以明确顺序的句 子排列出来,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再将不符合 这种顺序的选项排除掉。在进行句子分组的时 候,要首先寻找带有明显连缀特征的句子,比 如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 语,然后据此进行句子间的连缀排列,如果没 有明显的连接词,则寻找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 系,一般而言,语段的排序无非就五种:
为划线处选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__B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
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 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 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 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 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 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当的一项是( B )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 从苍穹的山巅后面露出来,_______,使人感到一 种甜美的倦意。
语言的连贯(教案)
语言的连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认识到语言连贯在表达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连贯的定义与作用2. 语言连贯的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3. 连贯表达的技巧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表达方法,提高文章质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连贯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子,让学生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表达中遇到的语言连贯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修改文章,提高语言连贯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发现语言连贯与否则会影响理解和沟通。
2. 讲解语言连贯的定义与作用,让学生明白语言连贯在表达中的重要性。
3. 分析语言连贯的常见问题,如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混乱、语序不当等,并讲解相应的修改方法。
4. 引导学生学习连贯表达的技巧,如使用过渡词语、保持话题一致等。
5. 布置练习:让学生修改一篇存在语言连贯问题的文章,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改进。
6.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改进之处,鼓励优秀表现。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语言连贯表达的例子,进行分析和模仿。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语言连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陈述,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语言连贯表达的能力。
3. 通过对学生修改后的文章进行评价,观察其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和语言连贯性的改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文章:选取一些存在语言连贯问题的文章作为教学案例。
2. 过渡词语列表:提供一份过渡词语的列表,帮助学生学习和参考。
3. 修改指南:提供一份修改语言连贯问题的指南,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八、教学准备:1. 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某学校为迎接五十年校庆。
进行校舍翻新,在此期间依然要求学生正常上课。
小田课间休息时在门口被落石砸成重伤.应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行政处分【答案】 B2、下列关于太阳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风会促进大气中臭氧的产生,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B.由于太阳风的作用,彗星周围的尘埃和气体会形成彗尾C.太阳风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流D.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答案】 A3、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所收费用。
A.责令退还B.双倍退还C.没收D.追缴【答案】 A4、(2020年真题)信度是用来反映某测试题在测量学生相应水平时的一致性程度,它受题目的类型和数量的影响。
现有针对某知识点的考试,要从题库中抽题组成标准化试卷,因考试时间限制,总题数不得超过60,下列四种组卷题数,信度最高的是()。
A.45道B.50道C.55道D.60道【答案】 D5、某初中一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矛盾。
起因是教师在认真上课时.一高个子男生在下面起哄、打闹,教师前去制止。
结果,教师在受到言语和人身攻击之后,用凳子打伤该生。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学生应该尊敬老师,不应该扰乱课堂B.教师应该爱护学生,不应该对学生动手C.学生应该遵守课堂纪律D.老师对学生的教训是对的.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答案】 D6、茶壶一紫砂一雕刻。
下列选项中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是()。
A.房门一木材一油漆B.夹克一布料一制作C.电线一金属一生产D.马路一柏油一铺设【答案】 D7、()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A.演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答案】 C8、如果要从一个幻灯片淡人到下一个幻灯片,应使用( )命令进行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周老师讲方法
语言表达的连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话题的同一性
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
如果换了话题,整个句子就显得不连贯。
2.事理的逻辑性
在行文中,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
如果在表述中违背了逻辑,就一定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3.行文的照应性
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
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4.分承的对应性
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
5.风格的趋同性
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该统一,不然就显得不协调。
6.组合的俗成性
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
在语言的具体表达中,也要满足这样的顺序。
7.音节的协调性
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在后,这样就保证了句子由短而长的自然顺序,语句就显得连贯了。
8.格式的一致性
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
这样,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
句序调整是考查用语连贯能力的综合题型之一。
正确认识、理解句群的意思是正确排序的基础。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中心
一个句群由若干个句子组成,总要说明一个问题,而语序是由中心决定的。
因此,首先确定中心,找出表达中心的中心句。
2.抓思路辨层次
句群围绕中心组合句子,总是按一定顺序,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联系等。
结构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层递、或转折等。
3.抓标志
句与句之间,往往有衔接的语言标志,如“首先”“其次”“开头”“接着”等。
还有指代词或上下句照应的词语以及关联词语等。
另外,还有语法、事理、氛围等其他连贯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