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1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4. 简述一次键和二次键区别答:根据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结合键分成一次键和二次键两大类。

其中一次键的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一次键的三种结合方式都是依靠外壳层电子转移或共享以形成稳定的电子壳层,从而使原子间相互结合起来。

二次键的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

二次键是一种在原子和分子之间,由诱导或永久电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副键。

6. 为什么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为高?答:材料的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

一般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高密度有两个原因:(1)金属元素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因此金属原子总是趋于密集排列。

相反,对于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原子排列不可能很致密。

共价键结合时,相邻原子的个数要受到共价键数目的限制;离子键结合时,则要满足正、负离子间电荷平衡的要求,它们的相邻原子数都不如金属多,因此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密度较低。

9. 什么是单相组织?什么是两相组织?以它们为例说明显微组织的含义以及显微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答:单相组织,顾名思义是具有单一相的组织。

即所有晶粒的化学组成相同,晶体结构也相同。

两相组织是指具有两相的组织。

单相组织特征的主要有晶粒尺寸及形状。

晶粒尺寸对材料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细化晶粒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单相组织中,根据各方向生长条件的不同,会生成等轴晶和柱状晶。

等轴晶的材料各方向上性能接近,而柱状晶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性能的差异。

对于两相组织,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当,两者均匀地交替分布,此时合金的力学性能取决于两个相或者两种相或两种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及各自的性能。

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差甚远,其中尺寸较细的相以球状、点状、片状或针状等形态弥散地分布于另一相晶粒的基体内。

如果弥散相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相,则将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降低材料的塑韧性。

第1章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第1章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一个高分子可穿越若干结晶区和非结晶区。

在80年代初期,一些科技工作者在观察从稀释的液体中结晶出单晶时发现,单晶体呈薄片状,10-20纳米一片,10微米大小的片状,通常这些片形成一个多片层的结构。

从理论分析可知,单晶体内的每个片层是由于分子链形成折叠弯曲的规则排列,从而形成薄片晶体,这就是所谓的折叠链状模型。

许多大块的高分子物质从液态结晶时,形成所谓的球晶。

在球晶中,经电镜分析可知,球晶是由若干放射状的片组成的,每个片层都是由分子折链形成的。

折链晶片是由一层非晶区隔开的,非晶区内的分子起连接片层的作用。

在完全结晶时,这些片层相互衔接,形成整个晶体。

1.11总结绝大多数高聚物分子是以碳链为主链的链状结构,它可以在某个氢原子处缺位而代之以其余元素原子或原子基团。

高聚物也可认为是由称为基元的小的原子重复单位构成。

我们给出了一些简单的高聚物的基元。

高聚物分子量可达百万单位,然而由于分子量有一个分布,因此,常用数均或重均分子量表示。

分子聚合度也可以用数均或重均基元数加以表示。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可分为不同的几个层次的描述,即分子基元的化学组成、分子的尺寸、形状和结构。

分子的基元的化学组成可以用化学分析和其它的方式推断;分子的尺寸由分子量表示出来;分子的形状可用分子链是否弯曲、折叠、螺旋环绕和缠结来加以表示;分子结构可用构成分子的结构单元的构造方式来加以决定;其中包含分子链的四种聚集状态:直链聚合、多分支链聚合、交链式聚合和三维网状聚合等,从分子构型方面考虑可有五种不同的异构形式:等规异构、间规异构、随机异构、顺式异构和反式异构等五种异构形式,其中前三种可称为立体异构,后两种可称为几何异构。

这种分类关系可以用如下分类图表示,应该指出的是,有些分类关系决不是完全排它的,有时候还必须兼用两种以上的分类方式。

如一个直链状高分子也可能同时是等规异构的。

当高聚物分子规则堆积时就形成晶体,结晶往往是不完全的,结晶度可用密度测量标定。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晶体的堆垛方式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晶体的堆垛方式

3
3
合。堆垛次序为ABAB···
面心立方(FCC):
• {200}面:堆垛次序为ABAB···,相邻两层错动了12 010 • {111}面:堆垛次序为ABCABC···,相邻两层错动了16 112
教材p23图1-23有详细的说明,请大家仔细看懂。
问题:为什么不讨论(100)面的堆垛 次序,而讨论(200)面?
2. 计算FCC晶格中 (100), (110), (111)的晶面间距,指出间 距最大的晶面。
3. 比较石墨和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原子键和宏观性质。
4. 已知单斜相氧化锆的晶胞参数为:a=5.156, b=5.191, c=5.304 Å,β =98.9°;四方相氧化锆的晶胞参数为: a=5.094 ,c=5.304 Å. 计算氧化锆从四方相转变为单斜 相时,体积变化的百分比。相变过程中发生了拉伸还是 收缩?相变对于氧化锆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
解答:
由于Cu是FCC结构,所以:
2a 4r
a为晶胞边长,r为Cu原子半径
a 4r 4 0.1278 0.361 nm
2
2
Cu的密度为 4 M
v
No
4 63.54
6.021023 0.3613
8.98 g / cm3
1. 根据FCC和HCP结构原子堆垛方式的区别,证明这两种 结构中八面体间隙和四面体间隙体积相等。
1 2
(u1v2
u2v1 )
w1w2
c a
2
u12 v12 u1v1 w12
c a
2
u22 v22 u2v2 w22
c a
2
九、晶向[uvw]的长度L
A ua vb wc
L A A

材料力学第一章知识归纳总结

材料力学第一章知识归纳总结

材料力学
三、材料力学的任务 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 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 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若:构件横截面尺寸不足或形状 不合理,或材料选用不当 ——不满足上述要求,
不能保证安全工作。
若:不恰当地加大横截面尺寸或 选用优质材料 —— 增加成本,造成浪费
δ 1 < δ 2 << l
B
1 δ
A
FN 1
δ2
θ
A F
θ
C
F F
A1
FN 2
l
求FN1、 FN1 时,仍可 按构件原始尺寸计算。
材料力学
3、小变形前提保证叠加法成立 叠加法指构件在多个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 可以看作为各个载荷单独作用产生的变形之代数和
叠加法是材料力学中常用的方法。
材料力学
a a’
0.025
材料力学
第一章 §1-6 绪论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构件的分类:杆件、板壳*、块体*
杆件——纵向尺寸(长度)远比横向尺寸大得多的 构件。 直杆——轴线为直线的杆 曲杆——轴线为曲线的杆 等截面直杆——横截面的 形状和大小不变的直杆
材料力学
板和壳:构件一个方向的尺寸(厚度)远小于其 它两个方向的尺寸。 块件:三个方向(长、宽、高)的尺寸相差不多 的构件。
}
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还需要了解材料的 力学性能。因此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验研究是 完成材料力学的任务所必需的途径和手段。
均不可取
材料力学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一、变形固体: 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变形的固体。 二、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 认为变形固体整个体积内都被物质连续 地充满,没有空隙和裂缝。

机械工程材料 第1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机械工程材料 第1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常见的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键 金属键
化学键的特性决定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第一节 材料的化学键
1.金属键
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而使金属原子结合的方式。
金属特性:导电、导热性,塑性,强度,金属光泽。
金属键模型
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吸引力
第一节 材料的化学键
2. 结合力和结合能
双原子作用模型
第四节 合金的相结构
(2) 按固溶度 有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
(3) 按相对分布 有序固溶体、无序固溶体
无序分布
偏聚分布
短程有序分布
第四节 合金的相结构
2、固溶体的性能
溶入溶质原子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 韧性下降的现象。——固溶强化 溶质原子含量↑,σb、HB↑,ψ、αk↓ 固溶强化效果: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
可影响合金相的类型。
第四节 合金的相结构
1、固溶体——固态下组元间相互溶解而形成的相。 溶剂:原子分数多者,其晶格保持不变的组元。 溶质:原子分数少者。
溶剂
溶质
特点:所形成的固相晶体结构仍然保持溶剂晶格类型
第四节 合金的相结构
固溶体的分类:(1) 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中的位置
置换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
x
第二节 材料晶体结构的概念
4、晶格特征参数
晶格常数:描述晶胞几何形状与大小的参数。如立方晶胞: 三棱边a、b、c; 三棱边夹角α、β、γ
晶胞所占原子数: 指一个晶胞所占的原子总数
配位数: 指晶体结构中与任何一个原子最近领且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致密度: 晶胞中原子所占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
其中配位数和致密度可衡量晶胞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东南大学《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 混凝土材料

东南大学《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 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的泊松比μc,一般可取0.2
•混凝土的剪切模量为
Gc
Ec
2(1 c )
二、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
3.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徐变----混凝土在持续不变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
P
而不断增长的现象;
徐变变形---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
应变。
(×10-5)
250
•原因之一,胶凝体
二、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
3.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150×150 × 300标准试件)
0.5fc
5~10 次
此线和原点切线基 本平行,取其斜率 作为Ec
e
Ec
105 2.2 34.74
(N/mm2 )
fcu,k
二、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
3.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混凝土的泊松比和剪切模量
e ×10-3
6
8
二、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
3.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影响混凝土应变曲线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的强度:上升段影响较小,下降段影响较大。 强度越高,延性越差。延性是材料承受变形的能力)
*应变速率:应变速率小,峰值应力fc降低,ecu增大
*测试技术和实验条件
二、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
3.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单调、短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应力-应变关系
*弹簧或千斤顶作用是:峰值应力后,吸收试验机的变形能,测出下降段
二、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
3.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MPa)
C
30
B
20
D A
10
0
2
4
A点以前线弹性阶段,微裂 缝基本无扩展;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五版第一章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五版第一章
晶胞
老师提示 不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晶体因晶格形 式及晶格常数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物理、 化学和力学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可用X射线 结构分析技术进行测定。
精品课件
一、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
☆ 老师提示:重点内容
1. 体心立方晶格(胞) ( BCC 晶格)
8个原子处于立方体的角上,1个原子处于 立方体的中心, 角上8个原子与中心原子紧靠。
精品课件
若两个晶向的全部指数数值相同而符
号相反, 则它们相互平行或为同一原子列,
但方向相反。
如[110]与

若只研究原子排列情况, 则晶向[110]

可用同一个指数[110]表示。
精品课件
晶向族 原子排列情况相同而在空间位向不 同的晶向组成晶向族。
晶向族用尖括号表示, 即<uvw>。
如: <100> = [100] + [010] + [001]
晶面族用大括号表示, 即{hkl}。
在立方晶胞中
组成{111}晶面族:
精品课件
{111} 晶面族
2. 立方晶系的晶向表示方法
以晶向DA为例:
精品课件
晶向OA : [100] 晶向OB : [110] 晶向OB’ :[111]
立方晶胞中的主要晶向
晶向指数一般标记为[uvw],
表示一组原子排列相同的平行晶向。
精品课件
在立方晶系中, 一个晶面指数与 一个晶向指数数值和符号相同时, 则 该晶面与该晶向互相垂直。
如:(111)⊥[111]。
晶面与晶向互相垂直
精品课件
3. 六方晶系的晶面指数和 晶向指数
四指数方法表示晶面和晶向。
水平坐标轴选取互相成120°

第一章材料的内部结构

第一章材料的内部结构

3.固溶体的结构
固溶体的最大特点是保持溶剂的晶格类型不变,但 与纯溶剂组元相比,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⑴ 晶格畸变
⑵ 溶质原子偏聚与短程有序
⑶ 溶质原子长程有序
某些具有短程有序的 固溶体,当其成分接近一 定原子比(如1:1)时, 可在低于某一临界温度时 转变为长程有序结构。这 样的固溶体称为有序固溶 体。对CuAu有序固溶体, 铜原子和金原子按层排列 于(001)晶面上。由于 铜原子比金原子小,故使 原来的面心立方晶格畸变 为正方晶格。
⑵ 间隙化合物 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大于 0.59时,将形成另一种化合物,其中非金属原子也 位于晶格的间隙处,故称之为间隙化合物。 特点是晶体结构复杂,例如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 Fe3C,具有复杂的正交晶格,其晶胞中含有12个 铁原子和4个碳原子。间隙化合物也具有很高的 熔点和硬度,脆性较大,也是钢中重要的强化相 之一。但与间隙相相比,间隙化合物的熔点和硬 度以及化学稳定性都要低一些。 间隙相、间隙化合物和间隙固溶体的区别?
3.配位数 指晶格中任一原子最邻近、等距离的原子数。 晶体中原子配位数愈大,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愈紧密。 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原子配位数为8。面心立方和 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原子配位数均为12。
4.致密度K 指晶胞中所含全部原子的体积总和与该晶胞体积 之比: K = nv / V
式中, n --晶胞中的原子数;v ——单个原子的体 积;V ——晶胞体积。
1.4.2中间相
如果溶质含量超过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时,便 可能形成新相,称为中间相。中间相可以是化合 物,也可以是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主要特点 是它的晶体结构不同于其任一组元,结合键中通 常包括金属键。因此中间相具有一定的金属特性, 又称为金属间化合物。性能是有较高的熔点、高 的硬度和脆性,通常作为合金的强化相。此外还 发现有些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可用作新一代的功能材料或者耐热材料。金属间 化合物种类很多,主要介绍三种。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 思考及习题1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 思考及习题1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1.解释如下概念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晶胞,晶带轴,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同素异晶转变,各向异性2.钼晶体(bcc)的密度为10.2 g/cm3,原子量为95.94,求它的点阵常数和原子半径。

3.已知铜的密度为8.94 g/cm3,原子半径为1.275×10-8cm,根据致密度推断晶体结构。

4.为什么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5.为什么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6.在室温和1000℃时,铁原子都是如何排列的?1g 铁含有多少个原子和晶胞?7.NaCl和金刚石各属于哪种点阵?8.说明为何密排六方不是一种空间点阵?9.证明将圆球作密排六方堆积时,其轴比c/a=1.633。

10.证明:在立方晶系中,[hkl]⊥(hkl)。

11.在立方晶系中绘图表示{110}、{111}所包括的晶面。

12.在立方晶体中,和方向之夹角是多少?13.<111>包括哪些晶向?14.在立方晶胞中绘图表示[110]、[11 1]和[12 0]和(120)、(110),(321)晶面。

15.在六方晶系的晶胞上画出(1012)晶面的交线,画出[112 0]、[1101]晶向。

16.标出图示晶面和晶向指数。

17.求包含(112)和(123)晶面的晶带轴,并确定该晶带所包含的{110}面。

18.绘图说明fcc点阵也可表示为c/a=1.414 的体心正方点阵。

19.计算FCC 中(111)、(110)(100)的晶面间距和原子面密度。

判断有无新增面,然后计算。

20.计算体心立方点阵中八面体间隙半径和四面体间隙半径。

21.画出面心立方晶体(011)晶面上的原子排列,在图上标出[111]、[011]和[211] 晶向。

22.碳可以溶解到铁晶格的间隙中形成固溶体,你认为是α-Fe (bcc)还是γ-Fe (fcc)会溶解更多的C?为什么?23.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点阵的节点上,点阵的a=b,c=a/2。

今有一晶面在x、y 和z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6 个原子间距,2 个原子间距和4 个原子间距,试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材料成型工艺1章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材料成型工艺1章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布氏硬度试验
HB
压入载荷(N) 压痕的表面积(mm)
2F 0.102
D2 (1 1 d 2 )
D
布氏硬度计
布氏硬度特点
布氏硬度测量的优点:测量数值稳定,准确 缺点:操作慢,不适用批量生产和薄形件
布氏硬度适用于:铸铁,有色金属 退火、正火、调质处理钢(未经淬火的钢) 原材料,毛坯 当HBS<450 时有效(HBW450-650)
属脆性材科 属韧性材料 属塑性材料
良好的塑性是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加工的必要条件。
任何零件都需要一定塑性。 塑性变形可以缓解应力集中、削减应力峰值。 防止过载断裂;增加可靠性 。
4.硬度( hardness )
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抵抗更硬的物体压入其内的能力。
通常材料的强度越高,硬度也越高
最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HB)和洛氏硬度 (HR)。 氏硬度和洛氏硬度试验原理和使用范围均不相同;
掌握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及细化晶粒的方法
方法: 概念较多、实践性强,要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和记忆
作业
P21 1. 10. 11. 13. 14.
1.1 金属材料的性能
1.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弹性和刚度 2.强度 3.塑性 4.硬度 5.冲击韧性 6.疲劳强度
1.1.2 金属材料的其它性能 1.物理性能 2.化学性能 3.工艺性能
工程材料的分类
材料、信息、能源称为现代技术的三大支柱。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1.1 金属材料的性能 1.2 金属的晶体构造和结晶过程
基本内容和要求
(1)掌握金属主要机械性能: 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的概念和应用
(2)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及其基本性能 (3)实际金属晶体缺陷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4)熟悉结晶过程以及过冷度的概念,

石德珂计算题

石德珂计算题

《材料科学基础》计算题第一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1、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1)NaF (2)CaO (3)ZnS 。

已知 Na 、F 、Ca 、O 、Zn 、S 的电负性依次为0.93、3.98、1.00、3.44、1.65、2.58。

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根据鲍林公式可得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21(0.93 3.98)4[1]100%90.2%e---⨯= 共价键比例为:1-90.2%=9.8%2、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21(1.00 3.44)4[1]100%77.4%e---⨯=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 3、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21/4(2.581.65)[1]100%19.44%ZnS e --=-⨯=中离子键含量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第二章 材料的晶体结构1、标出图2中ABCD 面的晶面指数,并标出AB 、BC 、AC 、BD 线的晶向指数。

解:晶面指数:ABCD 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3/2a,3a,a,截距倒数比为 3:1:21:31:32= ∴ABCD 面的晶面指数为 (213) 4分晶向指数:AB 的晶向指数:A 、B 两点的坐标为A (0,0,1),B (0,1,2/3) (以a 为单位)则 )31,1,0(-=,化简即得AB 的晶向指数]103[ 二(2)图同理:BC 、AC 、BD 线的晶向指数分别为]230[,]111[,]133[。

各2分2、计算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的致密度。

解:面心立方晶胞致密度: η=V a /V=33344ar π⨯ =0.74 6分 体心立方晶胞致密度: η=V a /V =33342ar π⨯ =0.68 6分 密排六方晶胞致密度: η=V a /V =ca r ⨯⨯⨯60sin 334623π(理想情况下) 8分 3、用密勒指数表示出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中的原子密排面和原子密排方向,并分别计算这些晶面和晶向上的原子密度。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3.原子的结合键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原子的结合键有: (1)离子键。其特点是:正负离子相互吸引;键合很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熔点、
2 / 4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硬度高,固态不导电,导热性差。 (2)共价键。其特点是:相邻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键合强,有饱和性,有方向
一、简答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从左到右或 从上到下元素结构有什么区别?它的性质如何递变? 答: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但从左→右,核电荷依次增多,原子半 径逐渐减小,电离能增加,失电子能力降低,得电子能力增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从上→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降低, 失电子能力增加,得电子能力降低,金属性增加,非金属性降低。
2.金属的加工硬化特性对金属材料的使用带来哪些利弊? 答:有利方面:作为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的一种手段;便于金属材料塑性成形;使金属零 件得以抵抗偶然过载。不利方面:使金属难以进一步冷塑性变形。
1 / 4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 章 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什么是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 答: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所施加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大的现象, 称为加工硬化。或金属材料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称为加工硬化。
2.与(211)和(101)同属一晶带的有( )。 A. (0 11) B. (121) C. (010) D. (221) 【答案】A
3.两晶体的空间点阵相同,则( )。 A.它们的晶体结构相同 B.它们的对称性相同 C.它们所属的晶系相同 D.它们所属的空间群相同 【答案】C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 思考及习题2(1)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 思考及习题2(1)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合金相结构)1.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2.常见的金属化合物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Mg2Si、MnS、Fe3C、VC、Cu31Sn8等是哪种类型的化合物?3.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间隙相之间有什么异同?4.有序合金的原子排列有何特点?这种排列和结合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许多有序合金在高温下变成无序?5.试求出下列各相的电子浓度,并指出其晶体结构类型:Cu3Al,NiAl,Fe 5Zn21,Cu3Sn,MgZn2等,它们各属何类化合物。

6.银和铝都具有面心立方点阵,且原子半径很接近,r Ag=0.288 nm,r Al=0.286 nm,但它们在固态下却不能无限互溶,试解释其原因。

7.金属间化合物AlNi具有CsCl型结构,其点阵常数a=0.288 nm,试计算其密度(N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71,A1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8.立方ZnS的密度为4.1 g/cm3,试由此计算两离子的中心距离。

9.氮在γ-Fe中的最大固溶度(摩尔分数)为x N=10.3×10-2。

已知N原子均位于八面体间隙,试分别计算八面体间隙被N原子占据的百分数。

10.为什么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而间隙固溶体则不能?11.计算在NaCl内,钠离子的中心与下列各离子中心的距离(设Na+和Cl-的半径分别为0.097nm和0.181nm)(1)最近邻的正离子;(2)最近邻的离子;(3)次邻近的Cl—离子;(4) 最邻近的相同位置。

12.试述硅酸盐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类型。

13.为什么外界温度的急剧变化可以使许多陶瓷器件开裂或破碎?14.陶瓷材料中主要结合键是什么?从结合键的角度解释陶瓷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

第一章-材料的组成结构-part 1答辩

第一章-材料的组成结构-part 1答辩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三问:三问程要求材料具备什性能 工程要求材料具备什么性能? 工程材料如何满足工程要求?本章学习哪些内容?工程要求材料具备哪些性能?土木工程的功能要求的材料性能程要求材料具备哪些性能?料承受荷载强度、刚度长期可靠性耐久性防水、隔热隔声防火隔声、防火采光、绝缘物理性能不污染环境安全性工程材料如何满足性能要求?材料的组成抗拉——钢材料成抗压——混凝土高 材料的结构高强混凝土——密实透多——透水混凝土——多孔 材料的复合混凝土脆性——纤维增韧工艺组成结构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性能关系材料组成、结构、工艺与性能之关系——材料科学的核心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类材料土木工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类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的“来龙去脉”,为自己成为“科学家或程师打材料学基础家”或“工程师”打下材料学基础。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的行为——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耐久与安全性材料组成结构性能与施工工艺间的关系材料组成、结构、性能与施工工艺间的关系§1.1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组成化学组成 结构微观结构 矿物组成 细观结构 相组成宏观结构一、材料的组成1. 相组成料成相成构成材料的各相的种类和数量。

2矿物组成2. 矿物组成构成材料的矿物的种类和数量。

3化学组成3. 化学组成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

层次细化一、材料的组成☐相材料中结构相近、性质相同的均匀部分。

✓自然界中的物质可分为气相、液相和固相。

✓材料中同种化学物质因加工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的不同,可构成不同的相。

铁碳材料中含有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相铁碳材料中含有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三相。

✓两相或两相以上物质组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大多是复合材料。

混凝土可认为是由骨料分散在水泥浆体中的两相复合材料。

一、材料的组成☐、材料的组成相是指多相材料中相与相之间的分界面✓界面是指多相材料中相与相之间的分界面。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2-2典型的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2-2典型的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rR a 2
四面体 间隙:
r R 5a 4

••*•• ••
•• ••
3、为什么C(碳)在-Fe中的固溶度比在-Fe中要小很多?
-Fe:BCC结构,八面体间隙小,0.155 -Fe:FCC结构,八面体间隙大,0.414
问题:对BCC结构来说,间隙原子到底排在什么位置?
• ••*•• •• •• ••
2 1 0.41
6. HCP结构—四面体间隙
7c 8
1c 8
5c 3c 8 8
2 6 2 1 3 2 12
C轴

3
晶胞内
→相当于2个/原子
For HCP
di da x 3 c
22
8
c 8 a3
7c 8
1c 8
da a
c
di 3 1 0.22
2
da 2
5c 3c 8 8
a x 3c 8
1. 在FCC和BCC结构的铁中,哪个由于间隙碳原子引起 的晶格畸变较大?
2. 假设所有的间隙都被碳原子填充,请计算两种结构的 铁中碳原子所占的比例。
3a 3
Summary:典型的晶体结构的几何特征
晶体 结构
每个晶 胞中的 原子数
配位 数
堆垛 系数
八面体间隙
数量/原 大小
子数
r/R
四面体间隙
数量/原 大小 子数 r/R
FCC
4
12
0.74 4/4=1 0.414 8/4=2 0.225
BCC
2
8
0.68 6/2=3 0.155 12/2=6 0.291
4、为什么C(碳)在-Fe中的扩散要比在-Fe中快?
1)-Fe:BCC结构,=0.68,结构松散 -Fe:FCC结构,=0.74,结构致密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 1 金属材料的结构和组织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 1 金属材料的结构和组织

相:合金中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相同的结构、能够与其他部分区
分的部分。 1、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有限置换固溶体 无限置换固溶体
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溶质原 子使溶剂原子的晶格发生畸 变,从而使金属材料的强度、 硬度升高的现象。
2、金属化合物
两个组元相互作用形成的新的相。
金属化合物的晶格与其组元的晶格完全不同,因此其性能也 不同与组元。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二章 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 第三章 铁碳合金 第四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 第六章 合金钢
第一章 材料的性能
§ 1 材料的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机
一、刚度 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EPF
Pl 0
l l Fl
0
E;F l
4. 电磁搅拌
五、铸锭的结构
1、铸锭结构 细等轴晶区;柱状晶区;粗等轴晶区;
2、铸锭的缺陷
缩孔;缩松;气孔;
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是过冷度?为什么金属结晶时一定要有过冷度? 2、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它对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有什 么影响? 3、液体金属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剂的作用是什么? 4、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的影响是什么?简述晶粒细化的途径。 比较下列情况晶粒的粗细:
§2 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一、物理性能
比重、熔点、热膨胀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
二、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
比强度 : 材料的强度值与密度值之比。
名称 密度
强度
比强度
(g / cm3) ( Mpa )
纯铝 2.7 纯铁 7.87 纯钛 4.5
80~100 180~280 405~500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2-1典型的晶体结构及几何特征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2-1典型的晶体结构及几何特征
• 立方晶胞中,每个顶角上的原子
与相邻的8个晶胞共有,每个晶胞
实际上只占其1/8;位于晶胞棱上
的原子为相邻的4个晶胞所共有;
每个面心原子为相邻两个晶胞共
有;而晶胞中心原子为晶胞所独
有。
• FCC结构每个晶胞中的原子数:
1
1
8 6 4
8
2
1、FCC 面心立方
配位数
• 配位数是指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
( )
3
4
3
4r 3
2
2、HCP 密排六方
••

• 原子半径:
上下底面的中心原子与周围六个
顶角上的原子相切
1
2 = , =
2
• 每个晶胞中的原子数:
1
1
12 2 3 6
6
2

••





••


••
2、HCP 密排六方
• 配位数:
C.N.= 6 + 3×2 =12
最邻近的原子数。常用CN
(coordination number)表示。
• 对于多元素晶体,“最近邻”是同种原
子比较而言,配位数是一个原子周围的
各元素的最近邻原子数之和。
• 晶体结构中每个原子的配位数愈大,
晶体中的原子排列就愈紧密。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FCC结构的配位数:
A面、B面、C面上各4个,等同点, 4×3=12
• 堆垛密度
2
c
3

(戴)第1章 材料的结构

(戴)第1章 材料的结构

单斜晶系
a≠b≠c, a≠b≠c,α=γ=90°≠β 90°
三斜晶系
a≠b≠c, 90° a≠b≠c,α≠β≠γ≠ 90°
7、布拉菲(A.Bravais)点阵 布拉菲(A.Bravais)点阵 ——14 14种空间点阵 ——14种空间点阵
简单三斜
简单单斜
底心单斜
简单正交
底心正交
体心正交 面心正交
表:物质的键能与熔融温度
材料 键的类型
结合能 kJ/mol
熔点 ℃
MgO NaCl C SiC Al Cu Fe
离子键 离子键 共价键 共价键 金属键 金属键 金属键
1000 640 713 1230 324 339 406
2800 800 >3500 2600 660 1083 1538
1.2 晶体学基础
1、空间点阵 、
2、晶格 、
将点阵用一系列平行的直线连接起 构成的空间格架。 来,构成的空间格架。
3、晶胞 、
从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 基本单元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 基本单元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这种最小 的几何单元称晶胞。 的几何单元称晶胞。
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章
空间点阵 空间点阵与晶胞
晶胞
4、晶胞大小和形状表示方法 晶胞的棱边长度a 晶胞的棱边长度a、b、c,称为点阵常数、晶格常数; 称为点阵常数、晶格常数; 棱边的夹角为α 棱边的夹角为α、β、γ(称为晶轴间夹角)。 称为晶轴间夹角)

z
y x
5、选取晶胞的原则 ①应反映出点阵的高度对称性; 应反映出点阵的高度对称性; ②棱和角相等的数目最多; 棱和角相等的数目最多; ③棱边夹角为直角时,直角数目最多; 棱边夹角为直角时,直角数目最多; ④晶胞体积最小。 晶胞体积最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 一次键
一、离子键
(一)离子键的形成 · · · · +[:Cl:] Na· :Cl· → Na + · · · ·
当电负性较小的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与电负性 较大的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互接近时,金属原 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而非金 属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量子力学的研究发现,电子的旋转轨道不是任意的,它的 确切的途径也是测不准的。
1926 年,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描述氢原子的
电子的运动状态的方程,称为薛定谔方程 方程成功地解决了电子在核外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方程中 引入了波函数的概念,以取代经典物理中圆形的固定轨道, 解得的波函数(习惯上又称原子轨道)描述了电子在核外空
上表给出电负性数据的周期变化.电负性是用来 衡量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参数。电负性越强,吸引
电子能力越强,数值越大,在同一周期内,自左至
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在同一族内自上至下电负性数
据逐渐减小。达一规律将有助于理解材料的原子结
合及晶体结构类型的变化。
2.2 原子结合键
2.2.1 2.2.2 2.2.3 2.2.4 2.2.5 一次键:离子、共价、金属 二次键:范德瓦耳斯键、氢键 混合键 结合键本质及原子间距 结合键与性能
16
三、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守 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 (一)泡利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中,不 可能存在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由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知一个原子轨道 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而且这两个电子的自 旋必须相反。
(二)能量最低原理: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 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排布在能量最低 的轨道上,当能量最低的轨道排满后,电子才依次 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轨道上。
阳、阴离子之间除了静电相互吸引外,还存在 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当阳、阴离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吸引作用和排斥 作用达到了平衡,系统的能量降到最低,阳、阴离 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 这种阳、阴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 学键称为离子键。
(二)离子键及其特点


定义: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叫做离子键。
元素周期表中各周期所包含元素的数目,等 于相应能级组中的原子轨道所能容纳的电子总 数。
周期与能级组的关系
周期 能级组 能级组内原子轨道
元素数目 电子最大容量
1 2
Ⅰ Ⅱ
1s 2s 2p
2 8
2 8
3 4 5
6 7
Ⅲ Ⅳ
Ⅴ Ⅵ Ⅶ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电子层、电子亚层、原子轨道与量子数之间的关系 n 电子层 1 K
l
0 0 1 0 1 2 0 1 2 3
电子亚层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m 0 0 1,0,+1 0 -1,0,+1 -2,-1,0,+1,+2
轨道数 1 1 3 1 3 5 4
2
L
3
M
9
4
N
0 1 -1,0,+1 3 -2,-1,0,+1,+2 5 -3,-2,-1,0,+1,+2,+3 7
质的电负性,还是元素的物理性质(熔点、线膨胀系
数)及几素晶体的原子半径都符合周期性变化规律。
电负性:
分子中的原子对于成键电子吸引能力相对大小的量度。
电负性数据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1)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大,而金属元素的 电负性较小。 2 可以近似地作为金属元素和非金 属元素的分界点。 (2)一般说来,同一周期的元素的电负性从左 2 向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大;同一族的元素从上 到下随着电子层的增加而减小。 (3) 电负性相差大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 间以离子键结合,形成离子型化合物;电负性相同 或相近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共价 化合物;电负性相同或相近的金属元素之间以金属 键结合,形成金属或合金。
(二)角量子数
角量子数 l 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它的取值为 0、1、2….n -1。在多电子原子中,当 n 相同而 l 不同时,电子的能量还 有差别. 又常将一个电子层分为几个亚层。当 l =0、1、2、 3 时,分别称为 s、p、d、f 亚层。 n=1 时,l =0,K 层只有 s 亚层; n=2 时,l =0、1,L 层有 s、p 亚层; n=3 时,l =0、1、2,M 层有 s、p、d 亚层; n=4 时,l =0、1、2、3,N 层有 s、p、d、f 亚层。 在多电子原子中, l 也决定着原子轨道的能量。当 n 相同时,随 l 的增大,原子轨道的能量升高。
同周期的ⅠB族 Cu,其电子排列为…3p63d104S1,两者 相比,钾的化学性能更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电负 性更弱。
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从上面对周期表的构成以及各族元素的共性所
作的分析中不难得出:各个元素所表现的行为或性 质一定会呈现同样的周期件变化,因为原子结构从 根本上决定了原于间的结合键,从而影响元素的性 质。实验数据已证实了这一点。不论是决定化学性
n 和l 相同,但m不同的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
同,称为简并轨道或等价轨道。
(四)自旋量子数
自旋量子数ms描述电子的自旋方向,它的取值为 +1/2 和 -1/2,常用箭号 ↑和 ↓表示电子的两种自旋 方向。 ms不能从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它是后来 实验和理论进一步研究中引入的。 综上所述,n、 l 、m 三个量子数可以确定一个 原子轨道,而 n、 l、m 、 ms 四个量子数可以确定 电子的运动状态。
依据上述原理,电子从低的能量水平至高的 能量水平,依次排列在不同的量子状态下。
决定电子能量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主量子数和
次量子数、各个主壳层及亚壳层的能量水平 在图1-1中示意画出.
由图可见,电子能量随主量子 数M的增加而升高,同一
壳层内各亚壳层的能量是按S、P、d、f 次序依次升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相邻壳 层的能量范围有重叠现 象,例如:4s的能量水 平反而低于3d;5S的能 量也低于4d、4 f .这 样,电子填充时,有可 能出现内层尚未填满前 就先进入外壳层的情况。
钙原子有20个电子,当电子填入第三壳层s态和p态后仍有2个
剩余电子,根据图1-1,4s态能量低于3d态,所以这两个剩余电子 不是填入3d,而是进入新的外壳层上的4S态,所以钙原子的电子
排列记作1S2 2S22p63S23p64S2。
根据量子力学,各壳层的s态和P态中电子的充满程 度对该壳层的能置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旦壳层的s态和p态被填满.该壳层的能量便落入 十分低的值,使电子处于极为稳定的状态,如原子序数为 2的氦,其2个电于将第一壳层的s态充满;原子序数为10 的氖,其电子排列为lS22S22p6,外壳层的s态、p态均被充 满,还有原子序数为18的氩,电子排列为lS22S22p6 3S23p6 , 最外壳层的s态、p态也被充满,这些元素的电子极为稳定, 化学性质表现为惰性,故称惰性元素。 另一方面,如果最外壳层上的s态、p态电子没有充 满,这些电子的能量较高,与原子核结合较弱,很活泼, 这些电子称为价电子。原子的价电子极为重要,它们直接 参与原子间的结合,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产生重 要影响。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第一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原子结构 原子结合键 原子排列方式 晶体材料的组织 材料的稳态与亚温态结构
2.1 原子的结构
2.1.1 原子的电子排列 一、 原子的组成
质子:正电荷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 中子:电中性
电子:核外高速旋转,带负电,按能量高低排列,电子云
键,肩并肩
(三)共价键形成实例
金刚石是共价键结合的典型,下图表示了它的结合情况, 碳的四个价电子分别与其周围的四个碳原于组成四个公用 电子时,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此时各个电子对之间静电排斥,因而它们在空间以最 大的角度互相分开,互成109.5°,于是形成一个正四面体 (图1-4a),碳原子分别处于四而体中心及四个顶角位置, 正是依靠共价键将许多碳原子形成坚固的网络状大分子。 共价结合时由于电子对之间的强烈排斥力,使共价键具有 明显的方向性(图1-4b) ,这是其它键所不具备的,由于方 向性、不允许改变原子向的相对位置,所以材料不具塑性 且比较坚硬.像金刚石就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
(三)磁量子数
磁量子数m 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它的取值 为0, ±1, ±2, ± l 因此有 2 l + 1 种取向。
l =0 时,m只能取 0,s 亚层只有 1 个轨道;
l =1 时, m可取 -1、0、+1,p 亚层有3个轨道。
同理,d 亚层有 5 个轨道,f 亚层有7个轨道。
例题 :试根据电子从低能到高能,依次排列在不同量子态的原理,
写出原子序数为11的钠(Na)原子以及原子序数为20的钙(La)原子中
的电子排列方式。 解: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有11个电子,电子首先进入能量最低
的第一壳层,它只有s态一个亚壳层,可容纳2个电子,这电子状态
记做1S2;然后逐渐填入能量稍高的2S2,2p6;第11个电子便进入第三 壳层的S态,所以钠原子的电子排列记作1S2 2S22p63S1。
最右边的O族元素,它们的外壳层s、p态均已充满, 电于能量很低,十分稳定,不易形成离子,本能参与化 学反应,是不活泼元素,在常温下原子不会形成凝聚态, 故以气体形式存在,称为惰性气体。
周期表中部的ⅢB~ⅧB对应着内壳层电十逐渐填允 的过程,把这些内壳层末填满的元素称为过渡元素, 由于外壳层电子状态没有改变,都只有1—2个价电子, 这些元素都有典型的金属性。 与ⅧB族相邻的ⅠB、 ⅡB族元素.外壳层价电子数 分别为1和2,这点与ⅠA、 ⅡA族相似,但ⅠA、 ⅡA 族的内壳层电子尚未填满,而ⅠB、 ⅡB族内壳层已填 满,因此表现在化学性能上内壳层族元素不如ⅠA、 ⅡA族活泼,如ⅠA族的钾(K)的电子排列…3p64S1,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