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马原思考题附答案(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复习思考题2.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首先,资木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H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根木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富极人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人捉高、每个人白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髙的社会理想。
2.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乂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包括以卜-两个方面内容:(1)哲学基木问题第一方面存在与思维、物质与意识何者为世界木原,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別。
2)哲学基本问题笫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反映存在(认识现实世界)、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冋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
但也有极少数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
代表人物是康徳和休谟。
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课本31页)4•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及其相互关系?(课本32页第二段)5•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内容及其意义。
(课本43——44页)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0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马原》复习思考题文档.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对它的理解?如果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如果从它的阶级属性來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冃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如果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如果从狭义上看,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如果从广义上看,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而且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屮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木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证的屮心环节,它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作了最全面、最详细、最深刻的理论论证,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进程、条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归宿点和落脚点。
2、马克思主义的木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对客观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而H如实深刻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口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免费阅读】马原思考题及详细答案
1.内涵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对人类文明成果进行批判、继承和创新的?(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4.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5.怎样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阶级性和实践性是根本特性。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6.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7.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期盼过宗教的或世俗的“救世主”,但从来没有过人类解放理论的真正阐述者。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马原思考题及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
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成长经历(或者那些优秀品质)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原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大全word精品文档3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C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2014马原毕业重修试题及答案]
12、在生产关系结构中,决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是( A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 、分配关系C 、交换关系D 、消费关系 1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是( A ) A 、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 B 、有越来越尖锐的发展态势C 、时而存在,时而消失;时而缓和,时而激化D 、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14、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C )A 、利润平均化规律B 、使用价值规律C 、价值规律D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规律 15、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由( D )A 、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 、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6、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实质上是( C ) A 、资本主义的人身占有关系 B 、资本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 C 、资本主义的劳动雇佣关系 D 、资本主义的和谐发展关系 17、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 B )A 、用暴力剥夺广大工人B 、用暴力剥夺广大农民的土地C 、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经营者D 、用暴力剥夺小资产阶级 18、商品的两个属性是( D )A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B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使用价值和价值 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B )A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 、劳动力成为商品C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20、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力和最高目标是( A )A 、获得剩余价值B 、扩大资本主义积累D 、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他们的基本形态。
答:(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哲思考题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阶级属性讲,马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产生的条件:(主观)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客观条件。
最后,(客观)马克思主义对三大思想渊源的批判、汲取并且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鲜明的政治立场(3)重要的理论品质(4)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4、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答:哲学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围绕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么样?我们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的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答:内容:(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3)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马原思考题(附答案完整版)
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015年修订版p10)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它的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正因为无产阶级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它对于科学特别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有着强烈的渴望。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2015年修订版p13)①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历久不衰,永葆青春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彻底的革命性。
马原课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2页)[日期:2012-06-24] 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网作者:admin 阅读:19次[字体:大中小]参考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既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1)社会历史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以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取得了胜利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这一矛盾的发展引起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怎么消灭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将向什么方向发展?马克思、恩格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必须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论断。
由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是对立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个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时在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的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表现了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创造新社会的决心。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
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成长经历(或者那些优秀品质)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原复习思考题 (答案)
一、辨析题1、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埋葬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吸收资产阶级分子或私营企业主入马克思主义政党,将改变党的性质。
P216答: 错误。
无产阶级政党是开放的,只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价值观,均可以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部分,并不影响党的先进性,更不会改变党的性质,反而可以使党吸收民族先进思想进而壮大自身的力量。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世界是由自然和人组成的。
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答:错误。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和人分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活动可以归纳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两者的关系问题即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研究和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全部哲学中具有不可超越性,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
P24、253、如果意识或精神没有独立性,精神文明便无法传承。
答: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不是消极地被社会存在决定的,它作为不同于社会存在的特殊领域,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奠定了哲学基础,而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可能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在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这一哲学观点为我们认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完整版)马原思考题题
马原思虑题1.请问什么是主要矛盾,为何要认清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举例说明你对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
答: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趋增加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趋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会协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掌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②第一,我国矛盾已经由“人民日趋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成“人民日趋增加的美好生活需要” 。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稳固解决了十几亿人的饱暖问题,整体上实现小康。
今日人民需求的层次和品位已大大提升,不再是简单的饱暖需要,而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两者所表述内涵大不同样,前者重申的是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后者重申的是全方向、多层次、立体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民主、法治、公正、正义、安全、环境等多个方面,充分反响了现阶段人民需求更高、更广泛的特点。
2.如何用矛盾的广泛性与特别性辩证关系原理,来对待西南交通大学发展目标中“承交通天下国家梦,创中国特点双一流”与“ 世界一流”的关系?答:3.有的领导干部以为:“底线思想,就是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 ,在工作上不思进步、悲观懒惰、抱残守缺。
这类看法对吗?为何?答:这类看法是错误的。
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任务深重,亟须各级领导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辟进步、做事创业。
但是,少量领导干部却为官不为、悲观懒惰,还狡辩论这是“坚持底线思想,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 。
实质上,这是对底线思想的极大误会。
底线思想是一种担当思想。
底线思想要求讲纪律、守规矩,为人做事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但坚持底线思想,不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而是重申做工作要有方案、对险情要有准备,从而遇事不慌、临危不乱,踊跃主动工作。
比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证 5000 多万农村贫穷人口所有脱贫是最硬的底线。
《马原》思考题-2014-2
绪论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2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问答: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特征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2)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3)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多元文化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4)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一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5)青少年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5-18(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1、物质: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意识:31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实践:35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4、规律:40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5、联系:44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考题(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考题1.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特征,回答关于世界的什么问题,产生了哪些对立的观点或看法。
特征:哲学史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回答了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回答了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回答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形成了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观念。
回答了世界时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含义、内容、理论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恩格斯总结了哲学发展的历史而提出来的。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即平时人们说的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
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必须对物质和精神这两类现象的关系作出回答,否则就不成其为哲学。
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规定了一派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也是不同哲学派别进行斗争的焦点。
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对于理解哲学和哲学史上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③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3.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概念内容、存在形态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思考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表现为,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频繁爆、资本积累和社会严重两极分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2)阶级基础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强烈的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中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创立的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原复习思考题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P2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理论特征。
P13 P103.哲学是什么?世界观是什么?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总是为社会的发展指引方向、开辟道路、制定原则、提供方法,使社会不断地得到改造和变革。
真正的哲学同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哲学不仅是划破夜空的闪电,使黑暗笼罩着的万物在人们面前彰显出来、使世界在人脑中形成清晰的映像,而且还是促进社会生长发育的阳光雨露,是孕育充满生命活力新社会的母亲。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例如,共产主义世界观就不仅仅包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和知识,而且包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地行动。
4.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特征。
(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统一的基础是什么?)5.物质和意识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场所,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及其各自的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主张唯有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的世界观,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意识和思维不过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汇总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汇总版)绪论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
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3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13下)1.有人问:160多年前并没有马克思主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漫长历史中不是也取得了无数的成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吗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世界上许多人也没有学过或者并不信奉马克思主义,有的还反对马克思主义,这些人在实践中不也可以取得许多成功吗有些科学家信奉唯心主义哲学,信奉宗教,不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吗为此,你如何看待此类问题2.实事求是与真理的相对性或具体性存在着内在联系吗你能从“真理是具体的”这一原理推出“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吗3.网络意识和人的意识的关系如何4.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5.2008年至今,山寨之风盛行。
有山寨物质产品,有山寨精神产品,甚至还有山寨文化,山寨人物等等。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评价山寨现象。
6.当前我国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其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什么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持股者比例相当高,这是否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了“人民资本主义”8.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9.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10.为什么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历史的必然1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是什么12.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13.谈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的认识。
14.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15.马克思的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6.如何理解知识就是美德17.历史上资本主义在自我完善过程借鉴吸取了许多原属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如经济计划、社会福利、国有企业等,而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提出要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对我们有益的地方。
这样发展下去,两种社会制度是否会趋同呢18.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有哪些19.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0.当前我国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其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什么21.西方的经济理论是如何解释和指导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的试例举一种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
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
第一章3、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哲学: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或二者有无同一性(认识论上:可知论vs不可知论)。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内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物质论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1)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持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的唯一本质就是物质,物质是把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统一起来的基础。
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这一原理必然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式。
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的最终根源都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立足于客观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
找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而不是从本本和主观想象出发。
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跟随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就会脱离客观实际,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错误。
物质世界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它,这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去研究寻找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7、如何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成百上千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
8、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人们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9、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连结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相互连结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作用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③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10、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辩证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②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1、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12、如何理解辩证否定观及其实践意义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意义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欲曲折性的统一。
②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③“扬弃”的结果是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与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揭示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否定观,即反对否定一切和肯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二章13、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14、为什么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首先,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次,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第三,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15、如何理解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规律: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①理论回到实践,为群众所掌握的②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③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①人们对实物的认识,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②从某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来说,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