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油松和青海云杉交错区的物种丰富度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内蒙古贺兰山天然次生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内蒙古贺兰山天然次生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础上 逐步 配备 可视 化信 息采 集 , 传输设 备 。 从 而可 以 减 少对 管护 人 员 的 编配 , 也 可 以减 轻 天然 次生 林 区 保 护工 作 的经 费 负担 , 实 现 长期 高 效 的天 然次 生林 区 的管护 工作 。 2 . 2 加 强科研 标 准 化建设 从 持 续发展 的长远 利益 出发 , 充实 科研力 量 , 广 泛 开 展科 研 学 术交 流 , 加强 与 大专 院校 及科 研 院所 的密 切合 作 以及 聘 为 兼 职 科 研专 家 、 客 座教 授 等多 种 形式 , 充 分利用 外 部科 研 资源 和人才 优势 , 进 行联 合攻关 , 实 现互 利 双赢 , 提 高科 研 成 果质 量 和 水平 。 筹 建 和成立 科研 中心 , 加 强科 研基 础和 平 台建设 , 完 善管理体制和运行 机制 , 明确 目标 、 任 务 和 发 展 方 向, 保 证经 费投入 。加强 组织 领导 , 建立 长效工 作机 制, 努力 提 高天然 林保 护 区 的科 研 能力 。 加强科 研监 测 管理 , 对 于科研 课 题 的选择 , 要按 照科 研监测 项 目 规 划初选 的课 题 和保 护 区管理 工作 中具 体遇到 的 问 题, 遵循 由粗 到细 的渐进 性和 系统 性 的原 则而 定 , 常 规 性科 研 监 测项 目由管 理 局统 一 组 织 , 负责 课 题组 的建立 , 科研 方案 的设计 和技 术指 导 , 具 体研究 工作 由课 题负 责人 具体 负 责 , 保 护 区管理 站 配合完成 。 建 立科 研经 费 专项使 用 制度 、 科 研仪器 、 设 备及用 品使 用 制度 、 科 研 安 全 与资 料 管 理 制度 、 成 果 鉴定 、 评 审 和验 收制 度 、 课题 研究 人员 负 责制 等 。 要 逐步改 变不 注重 科研 监 测的思 想 , 改善 现 有科研 基础设 施条 件 ,

内蒙古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内蒙古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Abs t r a c t Pi c e a c r a s s i f o l i , a a n a t i v e s p e c i e s t o Ch i n , d a i s t r i b u t e s i n s e mi s h a d y a n d s ha d y s l o p e o f mo u n t a i n s a s we l l a s h u mi d r e g i o n wi t h a n a l t i t u d e o f 1 7 5 0- 3 1 0 0m.Ec t o my c o r r h i z l a f u ng i o f Pi c e a c r a s s i f o l i a f r o m He l a n Mo un t a i n Na t i o n l a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o f I n ne r Mo n g o l i a we r e a na l y z e d v i a 4 5 4GS
Ma r c h. 201 7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9 9 3 ( 2 0 1 7 ) 0 2 — 0 0 7 1 — 0 2
内蒙古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 P i c e a c r a s s i f o l i a ) 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伊 如汗 , 闫伟 , 魏杰 米
Hi g h- T h r o u g h p u t S e q u e n c i n g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P i c e a c r a s s i f o l i a h a s h i g h d i v e r s i t y o n e e t o my c o r r h i z a l f u n g i w h i c h b e l o n g s t o 2 p h y l u ms , 4 c l a s s e s , 1 4 o r d e r ,2 s 0 f a mi l y a n d 2 5 g e n e r , wi a t h v li a d OUT s e q u e n e e s o f 1 4 3 . Ke y wo r d s : p i c e a e r a s s i f o l i a ; e e t o my e o r r h i z a l f u n g i ; d i v e r s i t y

《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范文

《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范文

《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篇一贺兰山青海云杉林与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的探究一、引言贺兰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作为贺兰山地区的典型森林类型,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微生物群落对土壤质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以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机制,以期为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贺兰山地区的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两个林型内设置样地,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2 研究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进行测定,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测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

同时,结合环境因子,分析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群落的构建机制。

三、结果与分析3.1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通过对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样品的测序数据分析,发现两个林型土壤中的细菌群落具有明显的差异。

其中,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等是两个林型土壤中的优势菌门。

在属的水平上,一些特定的细菌类群在两个林型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与两个林型的树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3.2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均较高。

其中,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略高于青海云杉林。

这可能与油松林的树种组成、林分结构以及其对应的土壤环境有关。

3.3 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其中,土壤pH、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较为显著。

不同林型土壤环境因子的差异导致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

贺兰山针叶林结构与多样性的海拔格局

贺兰山针叶林结构与多样性的海拔格局

h ih n r a e w t l v t n,a d te t e ag i mee l s so c p r ep o o t n i es e isc mp st n, eg t ce s i e e a i i h o n e si l re d a t r a e u y al g r p r o t p ce o o i o h r n cs c a i nh i i dc t g t a h o i r u o et r w b t ra ih ree ai n .Ho e e .t e s e i s r h e s d cie i lv . n iai t e c nf o sf rss go et thg e lv t s n h t e e o w v r h p c e c n s e l s w t ee a i n h t n.a d t ee i r d a h n e i p c e o o i o .T e s i d p h,o g nc matr a d tt i o e o tn n i o n h r s a ga u lc a g n s e i sc mp st n i h ol e t r a i t o a n t g n c n e ti — e n l r c e s i lv t n. i h H au e r a e .T e c a g si ol e t r sw t l v t n r s l i h c lg c r — ra e w t e e ai h o whl t e p v e d c e s s h h n e s i fa u e i ee ai e u t n t ee oo ia g a e l n h o l d e t n u n i g t e e n fr u o e t h t d r a h c n i ae a e ci t rd e t sa sc ae i l. in si f e cn o i o sf r ssi t e su y ae ,w ih i d c t st t h l l h e n h t mai ga in o itd w t ee c is h

油松生长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油松生长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油松生长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摘要:油松作为宁夏园林绿化中的树种,常应用于公园、绿地、商业区、机关、庭院等区域,经人工加工后的油松,常配植于园林中重要位置,成为“迎客松、风景松”等角色,产生多样的景观效果。

本文针对油松生长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区内及外省等地出现了大量油松针叶枯黄严重甚至死亡的现象,就此问题展开了研究。

结果如下:油松要达到原产地的观赏效果,需要具备两个要素条件,即土壤PH值7.0-8.5之间,透气、排水畅通,两者呈互补性关系。

关键词:油松;土壤PH值;土壤透气、排水畅通;观赏性。

油松(Cp.tabue formis),常绿针叶乔木,树形独特,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南部及宁夏贺兰山、罗山、六盘山等地区。

宁夏、内蒙、河南、陕西等省区常应用于园林绿化中。

在宁夏及周边的地区油松应用中的生长现状如何、是否达到设计预期的效果,这是本文研究探讨的主旨。

1、原产地罗山油松生长的土壤现状油松强阳性树种,适生于偏酸性、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

表1罗山原生态下油松正常生长的土壤状况;表2宁夏泾源黄花乡。

表1:宁夏罗山油松天然林下灰棕钙土壤剖面化学性质罗山林业管理局土壤化验报告表2:宁夏泾源县黄花乡油松人工林下暗灰褐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剖面性态描述2、油松生长现状调查调查地点及单位10处,调查油松总计19957株,其中出现针叶枯黄三分之一以上的1959株。

见下表:表3:油松生长现状调查表表4:调查地土壤检验数据从表3、表4的油松生长现状和土壤化验分析,油松针叶枯黄严重的森林公园、109国道(银川金三角—德胜段),原因是与草坪配植,常年喷灌,导致土壤板结,PH值高,透气性差;同心公园油松全部死亡的原因是土壤为红粘土,透气性极差;银川中山公园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畅(85-90年共栽植近1400株,现存百余株);西吉葫芦畔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国际语言学校油松针叶枯黄率低,原因是粗黄少土、透气、排水均良好;银川气象台游园、银川唐徕公园(宝湖路—西门桥段)、同心344国道地势高燥,排水畅通,均生长良好,达到了原产地油松的观赏效果。

不同立地青海云杉的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

不同立地青海云杉的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

不同立地青海云杉的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不同立地青海云杉的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一、引言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树种之一,其生长于海拔3000-4500米的寒温带针叶林中。

云杉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对于研究其生物量与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青海云杉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物量与碳储量进行研究,并探讨不同因素对其生长与碳储量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某针叶林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域,该地区具有typic haplumbrept土壤类型。

2.2 样本调查在研究区域内,我们随机选择10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20m×20m。

在每个样方内,我们记录并测量了树高、胸径和冠幅,并采集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样本。

2.3 样本处理收集回的样本首先进行了称量和鲜重测量,然后在实验室中对其进行分析。

采用常规的样本加热干燥方法,将样本干燥至恒定质量,再进行质量测量。

三、结果与讨论3.1 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物量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计算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云杉生物量。

结果表明,在海拔和土壤类型相同的情况下,生长在山坡地的云杉生物量明显高于生长在坝地的。

这可能是由于山坡地的土壤排水性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此外,我们还发现生长在不同坡度的山坡地上的云杉生物量也存在差异,随着坡度的增加,云杉的生物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3.2 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碳储量根据生物量数据,我们进一步计算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云杉碳储量。

结果显示,对于同一海拔和土壤类型,生长在山坡地的云杉碳储量明显高于生长在坝地的。

这与生物量的结果一致,表明不同立地条件对云杉的生物量与碳储量具有显著影响。

3.3 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对于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云杉生物量与碳储量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立地条件是影响云杉生长与碳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因素如温度、光照、降水等也可能对云杉的生物量与碳储量产生影响。

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动态与空间格局分析

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动态与空间格局分析

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动态与空间格局分析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动态与空间格局分析引言:祁连山脉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珍稀濒危物种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植被群落对于生态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祁连山地区重要的树种之一,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和乔木林带的形成,使其对于研究其种群动态与空间格局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区概述:祁连山脉跨越多个地理环境,包括高山、草地、草甸、岩石和湖泊等不同的生境类型。

研究区位于怀仁县境内,北纬37°21'~39°35',东经97°44'~100°18'之间,海拔2500~4000米之间。

气候属于亚寒带冷干气候,年平均气温0℃左右,年降水量约为400-500毫米。

二、种群动态:(一)生长状况:通过对群落样地的调查和测量,发现祁连山青海云杉的平均胸径、高度和干重呈现出多样化的生长状况。

在不同海拔和坡度的条件下,云杉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形态均有所不同。

例如,在海拨2500米的地区,云杉的生长速度较慢,胸径和高度较小,而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云杉的生长速度较快,胸径和高度更大。

另外,云杉在坡度较小的阳坡上的生长速度也明显较快。

(二)更新状况:在研究年限内,我们发现祁连山青海云杉的更新能力较强,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的存活率均较高。

然而,祁连山脉的山地地形较为复杂,种子的传播和幼苗的成活受到地貌和气候因素的制约。

在急峭的山坡上,种子难以扎根,而气候干旱和寒冷也会影响幼苗的存活。

因此,在保护和恢复云杉林生态系统时,需考虑到传播途径的畅通和幼苗的合理管理。

三、空间格局:(一)种群密度和分布:野外调查发现,祁连山青海云杉的种群密度在不同海拔和坡度条件下有所差异。

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云杉的种群密度较高,而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种群密度相对较低。

此外,云杉的种群分布呈现出聚集和分散两种类型,聚集的大多分布在沟谷和河谷的底部,而分散的则分布在山坡和山脊上。

青海云杉群落优势种群空间格局多样性研究

青海云杉群落优势种群空间格局多样性研究

青海云杉群落优势种群空间格局多样性研究摘要在青海云杉群落中用GPS定位设置样地16个、样方256个,研究甘肃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的格局类型不尽相同,草类—青海云杉林逼近泊松分布,苔藓—青海云杉林有逼近泊松分布的趋势,混交林和其他类型为集群分布;不同类型优势种群的集群强度依次为:青海云杉混交林>灌木—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

苔藓—青海云杉林中优势种群在2 777~2 800 m为显著均匀分布,2 830~3 050 m为显著集群分布;草类—青海云杉林中优势种群在2 660~2 680 m为均匀分布,3 050~3 110 m为显著集群分布;混交林中青海云杉种群随海拔升高,集群强度增大,始终为显著集群分布;灌木—青海云杉林在低海拔(2 730 m)为均匀分布,在高海拔(2 880 m)为集群分布。

青海云杉群落的进展演替过程依次为:青海云杉混交林、灌木—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

关键词青海云杉群落;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集群强度;格局指数DiversityResearchofSpatialPatteraboutPiceacrassifoliaCommunityDominantPop ulationLIU Jian-quan1LI Cheng-long2YANG Jian-hong3DI Hua1SUN Jian-zhong 4(1 Administration of Qil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Zhangye Gansu 734000; 2 Changlingshan Station of Qil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3 Ganzhou Popularization Station of Forest Technology in Zhangye City;4 Dongdahe Station of Qil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AbstractBased on 16 plots and 256 samples which were set up using GPS position fixing in different types of Picea crassifolia community,the spatial pattern of dominant species was studied in Qilian mountains forest area in Gan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dominant species was in cluster distribution;different types and the same types in different altitude of the community had different pattern types;grasses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approached Poisson distribution,moss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had a trend to Poisson distribution and it was in cluster distribution in mixed forest and other types;cluster distribution indensity in mixed and different types were:Picea crassifolia mixed forest > shrubs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lousewort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 moss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grasses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Moss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dominant population showed a notable uniform distribution in 2 777~2 800 mand a notable cluster distribution in 2 830~3 050 m;grasses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dominant population showed an uniform distribution in 2 660~2 680 m and a notable cluster distribution in 3 050~3 110 m;the higher the altitude,the cluster intensity of Picea crassifolia population in mixed forest grower,and always showed a notable cluster distribution;bush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showed an uniform distribution in low altitude(2 730 m)and a cluster distribution in high altitude(2 880 m).Thus Picea crassifolia community progress followed by the succession process was:mixed forest of Picea crassifolia,shrubs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grasses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lousewort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moss and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Key wordsPicea crassifolia community;dominant species;spatial pattern;indensity index;pattern index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群落空间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是结构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指标[1]。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的有机碳储量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的有机碳储量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的有机碳储量季波;王继飞;何建龙;许浩;李娜;张源润【期刊名称】《草业科学》【年(卷),期】2014(031)008【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测定,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是宁夏贺兰山主要的森林碳库之一,总有机碳储量为24.771 kg·m-2,其中林木碳储量为5.960 kg· m-2,地被层有机碳碳储量为0.491 kg· 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8.320 kg·m-2.其中土壤层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的比重达73.96%,是青海云杉林主要的有机碳库.【总页数】5页(P1445-1449)【作者】季波;王继飞;何建龙;许浩;李娜;张源润【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180.2;Q945.11【相关文献】1.祁连山青海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J], 何芳兰;徐先英;尉秋实;刘虎俊;贺访印;马俊梅;金红喜2.宁夏贺兰山灰榆林的有机碳储量研究 [J], 李娜;马生虎;王继飞;何建龙;许浩;季波3.宁夏贺兰山云杉梢斑螟危害青海云杉的情况调查 [J], 胡天华4.宁夏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碳储量研究 [J], 季波;许浩;何建龙;李娜;张源润5.宁夏贺兰山青海云杉针叶枯黄原因调查 [J], 胡天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祁连山中段北坡青海云杉年内径向生长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祁连山中段北坡青海云杉年内径向生长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祁连山中段北坡青海云杉年内径向生长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祁连山位于中国西北部,被誉为“亚洲屋脊”,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其中段北坡地区是祁连山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丰富,其中青海云杉是该地区的典型植被之一。

本文将探讨青海云杉的径向生长变化,并分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为了研究祁连山中段北坡青海云杉的年内径向生长变化,我们选择了该地区的一个典型样地进行采样调查。

该样地位于海拔3500米左右,土壤类型以黄棕壤为主。

我们在样地中随机选取了30棵青海云杉作为研究对象。

每年的5月和10月,我们每棵树选择一块相对较为健康的部位进行采样,并使用鳞片钻进行活材试样。

通过测量样品的年轮宽度来分析每年的径向生长。

经过对样品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青海云杉的年内径向生长变化较为明显。

观察年轮宽度变化,可以发现每年的5月至7月是其生长高峰期,而在9月至11月则开始进入休眠期。

这一变化趋势与当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气温是影响青海云杉径向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5月至7月这个阶段,气温逐渐回升,阳光照射充足,促进了云杉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活动。

与此同时,温度的升高还导致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增加了云杉对土壤水分的需求。

这种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变化使得青海云杉在生长季节内迅速恢复。

其次,降水量也对青海云杉的径向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祁连山中段北坡这个干旱的区域,降水不足是青海云杉生长受限的一个主要因素。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较高的降水量会明显地促进云杉的生长。

在多雨年份,我们观察到青海云杉年轮宽度变大,生长速度加快;而在干旱年份,年轮宽度变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除了气温和降水量,土壤质量和养分状况也对青海云杉的生长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针叶树类中,青海云杉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但过低或过高的土壤养分含量对其生长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祁连山中段北坡青海云杉的年内径向生长变化受到气温、降水量和土壤因子的复杂影响。

《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范文

《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范文

《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篇一贺兰山青海云杉林与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一、引言贺兰山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作为贺兰山的主要森林类型,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其群落构建机制,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对两地土壤细菌群落进行对比分析。

2. 研究方法(1)样品采集:在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中,分别设置采样点,采集0-20cm的土壤样品。

(2)细菌群落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进行测定和分析。

(3)数据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α多样性、β多样性、群落结构等方面。

三、结果与分析1.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通过对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样品的高通量测序,我们发现在两地的土壤中均存在丰富的细菌群落。

其中,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等是两地共有的主要细菌门类。

然而,在属的水平上,两地土壤细菌群落存在一定差异。

2.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1)α多样性分析: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高于青海云杉林,表明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更为丰富。

(2)β多样性分析:基于NMDS分析,我们发现两地土壤细菌群落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两地气候、土壤类型等环境因素有关。

3. 群落构建机制(1)环境因子分析:通过RDA分析,我们发现土壤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等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2)共发生网络分析:通过构建共发生网络,我们发现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有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贺兰山中段植被类型及其覆盖变化研究

贺兰山中段植被类型及其覆盖变化研究

贺兰山中段植被类型及其覆盖变化研究顾延生;丁俊傑;葛继稳【摘要】贺兰山位于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干旱与半干旱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过渡带,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易引发植被退化和土地荒漠化.为调查贺兰山中段植被分布的地貌相关性及其覆盖动态,本文利用路线调查和遥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地貌、植被生态与环境现状进行了较全面调查,获得了研究区10个植被型、25个群系、61个群丛,研究发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受到各个地貌单元土壤、地形、坡向、坡度及海拔的影响.自山麓洪积台地至山顶植被的垂直带谱比较完整且分带明显,由低至高依次分布有旱生灌丛、山地疏林草原、针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寒性针叶林、高山草甸.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比研究区近20年来遥感影像后发现,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区人工绿洲(腰坝地区)面积和荒漠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高山针叶林覆盖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本研究可为区域国土整治及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一定参考.【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50)004【总页数】9页(P579-587)【关键词】贺兰山中段;近20年;植物多样性;群落类型;植被覆盖变化;荒漠化【作者】顾延生;丁俊傑;葛继稳【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347山地因多样的地貌特征和复杂的生态环境条件,形成了独特的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其植被类型的组成结构和稳定性对干旱山区地貌过程有一定的影响[1-2].影响植被分布格局的最重要的因子之一便是地形因子[3-4].贺兰山是我国两大植被类型北温带草原和北温带荒漠的地理界线之一[5].其中地处贺兰山的中段东侧的宁夏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37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是我国中温带半干旱与干旱地区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6].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关于贺兰山的植物区系、分类、植物群落分布特征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成果[7].早期的综合考察和林业调查对贺兰山植被分布、类型、特征森林资源及其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为后期植被生态调查奠定了坚实基础[8-10].有关贺兰山植被垂直分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已有研究表明:灰榆疏林草原作为一个植被垂直带占据着西坡2 000~3 000 m范围,而东坡为1 500~2 000 m范围[11],贺兰山地区植被垂直分带由高至低依次出现高山灌丛草甸、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疏林等[12],且植物多样性α多样性在海拔3 100~3 200 m为最高[13-15].迄今为止,较大范围调查贺兰山区及其周边植被分布动态研究尚不多见.植被类型与覆盖变化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调查工作,本研究结合区域1∶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采用地貌学、土壤学、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方法与理论,较系统全面调查了贺兰山中段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结合遥感影像特征分析,获得了研究区近20年来植被覆盖变化资料,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调查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行政区划分属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图1).地理坐标:105°30′~106°00′ E,38°20′~38°40′ N,面积1 700 km2.属于干旱—半干旱荒漠戈壁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点.贺兰山位于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干旱与半干旱区、外流区域和内流区的过渡地带[16].西部为腾格里沙漠,东部为银川盆地,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本底值的脆弱性,很容易引发植被退化和土地荒漠化.近4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双重影响,致使贺兰山中段生态环境趋于恶化,这不仅会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次研究涉及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两大内容.野外植物种类、植被调查主要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发的数字填图技术软件平台进行生态调查与制图,涉及MAPGIS7、数据采集器、GPS、数码照像机、摄像机等软硬件装备.本次遥感与植被生态调查利用SPOT 5和ETM两种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信息提取和植被解译.共选取SPOT 影像1/2景,成像时间为2007年8月13日;ETM影像2景,成像时间分别为1990年8月18日和2002年6月24日.测区选用的SPOT影像成像质量良好,无坏线和无云覆盖.SPOT影像空间分辨率高,多光谱影像为10 m,全色波段为2.5 m.选用的ETM影像成像质量良好,无坏线和无云覆盖.ETM多光谱影像空间分辨率为30 m,全色波段为15 m,光谱分辨率高(7波段),有利于地表生态调查和宏观地貌特征研究.本文利用1990年~2007年间3个时相相近的遥感影像解译图对比研究了测区土壤沙化、人工绿洲和贺兰山定自然植被的分布和演化.采用数字填图技术和遥感对贺兰山中段的生态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合面上路线调查,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室内鉴定,获得了不同地貌单元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对比分析贺兰山中段东西坡植被分布差异,结合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基质、土壤和水文,分析造成两侧植被类型分布差异的原因.3.1种类组成调查本次调查获得贺兰山中段维管束植物22个科、58个属、67种.其中禾本科植物有13属14种.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有3科4属4种,虽然裸子植物数量很少,但是其中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杜松(Juniperus rigida)是构成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乔木,在植物区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阔叶类植物较丰富,蕨类植物仅有1科1属1种(表1).3.2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根据地貌形态,海拔高度和地层岩性的差异,可将贺兰山中段划分为9类地貌单元:I~III级夷平面,I~III级洪积台地,山前洪积平原分为次一级扇根相、扇中相、扇缘相、风积层和湖积层.研究区可见10个植被型、25个群系、61个群丛(表2),贺兰山中段山顶分布高山草甸植被,往下依次为寒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疏林草原、旱生灌丛,东、西两麓分布草原化荒漠植被,因此从山麓洪积台地到山顶植被的垂直带谱比较完整且分带明显,但不同地形和坡向带谱组成较复杂.如贺兰山东坡套门沟—紫花沟一带可划分出6个垂直植被带:山前荒漠草原→低山旱生灌丛→山地疏林草原→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而西侧沙拉库岱—炭井沟一线可划分为戈壁荒漠→草原化荒漠→低山旱生灌丛→山地稀树草原→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贺兰山西侧草原化荒漠与戈壁荒漠最为常见,主要分布于区内山前洪积台地之上,主要由耐寒、耐旱与耐盐碱植物组成;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东侧山前洪积台地;旱生灌丛发育于区域山麓、洪积台地及荒漠地带(图1).3.2.1针叶林贺兰山中段的针叶林可分为寒温性针叶林与暖性针叶林,主要有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和杜松林.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夷平面上分布,分布海拔2 400~2 800 m,油松林主要分布在针叶林的最下部,分布海拔2 000~2 300 m,林下为灰褐土,土层较薄,潜在侵蚀势高.3.2.2针阔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作为过渡类型仅分布于贺兰山东侧海拔1 900~2 300 m的沟谷或阴坡地形,主要为灰榆+油松的针阔叶混交林,林下的主要物种有虎榛子、小叶忍冬、蒙古扁桃、披针苔草、灌木亚菊、阿拉善鹅观草等.由于土层厚,水分条件充裕,生态条件较好.3.2.3山地疏林草原主要分布于贺兰山西侧夷平面(海拔1 600~2 000 m)与东侧部分夷平面(海拔1 600~1 900 m)地区,是在干旱与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稀疏生长着耐干旱的夏绿阔叶小乔木和灌木而形成的一种草原植被群落类型.该植被类型作为特殊的群落,以灰榆为建群种,乔木层除灰榆外,还有细裂槭等阔叶树种.3.2.4旱生灌丛贺兰山中段夷平面以下(小于海拔1 600 m)洪积台地之上广泛分布旱生灌丛,包括虎榛子灌丛、酸枣灌丛、荒漠锦鸡儿灌丛、蒙古扁桃灌丛等,旱生灌丛分布面积广,类型多样,视环境条件而异,大多分布于沟谷及相对湿润的阴坡地段.其中贺兰山丁香灌丛在东坡甘沟和榆树沟内零星分布,酸枣灌丛分布于大多数沟谷地带.3.2.5温带荒漠化草原该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中段东侧山麓及洪积台地上,海拔1 200~1 600 m.由于气候条件干旱加之人为放牧影响,荒漠草原植被地区干旱化明显,植物种类少且覆盖度低下,皆为耐旱矮小植物.群落中常出现矮小旱生小灌木,荒漠锦鸡儿、蒙古扁桃分别成为不同群丛的优势成分,高度一般不超过30 cm.3.2.6温带草原化荒漠该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中段西侧洪积台地及洪积平原上,海拔1 300~1 600 m,主要以珍珠、红砂、盐爪爪、猫头刺、白沙蒿、中亚紫菀木等为优势种,耐旱、耐盐碱性强.另外在贺兰山西侧腾格里沙漠边缘,主要以沙冬青、狭叶锦鸡儿、苦豆子及白刺为建群种的耐旱沙生植被,另外还分布有牛膝菇、小叶繁缕及骆驼蒿等.由于沙漠地区极度干旱,其植被多样性低,地下水位较深,故该植被类型零星分布.3.2.7高山草甸研究区高山草甸多以地下芽嵩草属植物为建群种,分布海拔3 000m以上的夷平面区域,构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土壤为高山草甸土.该植被型中群落具有草层低矮,结构简单的特点.植被组成以中旱生植物为主,如高山嵩草、苔草等 .3.3植被覆盖调查在中国地调局开发的数字填图系统RGMAPPING平台支持下,结合路线调查和遥感资料,对研究区1990年以来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详细调查.本次研究采用ETM和SPOT 5两种遥感影像进行地貌遥感解译和信息提取.ETM影像成像时间为2002年6月24日,空间分辨率为30 m,全色波段为15 m;SPOT 5影像成像时间为2007年8月13日,多光谱影像为10 m,全色波段为2.5 m.本文对研究区1990年以来2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了研究(遥感影像采集来自ETM 1990年8月18日、2002年6月24日与2007年8月13日),分别统计了人工绿洲、沙漠、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面积(表3).对比发现近20多年来,研究区人工绿洲(腰坝地区)面积和荒漠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引起以上两块面积增加主要原因与区域人口增加、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干有关,退牧还草、封山育林以来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面积有一定的恢复,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高山针叶林的面积受全球变暖和降水减少的影响明显,覆盖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图2、3).4.1植被分布及地貌相关分析不同植被分布的海拔高程及其所处的地貌单元详细调查表明,研究区发育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与地形地貌有很好的相关性.高山草甸分布于海拔3 000 m以上高夷平面区,针叶林分布于海拔2 000~2 300 m的高夷平面上,针阔混交林分布于海拔贺兰山东侧海拔1 900~2 300 m的中级夷平面的沟谷或阴坡中,山地疏林草原分布于贺兰山东、西侧低级夷平面上(海拔1 600~2 000 m).旱生灌丛分布于海拔1 400~1 600 m以下的洪积台地地貌之上.而温带荒漠化草原分布于贺兰山中段东侧山麓及现代洪积扇上,海拔1 200~1 400 m;温带草原荒漠分布在贺兰山中段西侧现代洪积扇上,海拔1 300~1 400 m.不同地貌单元的植物群落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地貌通过对小气候环境条件的影响而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植被分布,其实质是水、热条件的差异.贺兰山中段东、西坡不同地形和坡向垂向带谱组成较复杂,植物群落随海拔梯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东坡由低到高可见山前荒漠草原→低山旱生灌丛→山地疏林草原→针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西坡由低到高可见戈壁荒漠→草原化荒漠→低山旱生灌丛→山地稀树草原→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海拔2 000 m以下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分布的不对称性与局地大气环流和水分的获得有直接关系.4.2植被覆盖变化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植被覆盖率有明显的不同,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由于东西两侧气候及降水差异;另一方面贺兰山西麓以牧业为主,东麓得益于黄河灌溉之利,农业发达,山前洪积台地及洪积扇上植被覆盖率相对较好.1990、2002及2007年3期遥感影像很好地记录了调查区土壤沙漠化、人工绿洲、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动态变化.近20年来,调查区人工绿洲(腰坝)面积和荒漠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贺兰山以西土地沙漠化发生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有关,由于这一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疏,分化严重,且又处于高气压的大气环境,拥有强大的吹蚀、搬运能力风化严重,从而导致了沙漠化,造成腾格里沙漠缓慢向东侵袭,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近20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贺兰山中段植被与生态环境演化的驱动力,随着全球变暖的发生,调查区植被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植物群落类型在海拔尺度上的迁移、植被退化与土地荒漠化加剧,高山针叶林面积整体呈缩减趋势,加之近40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强,使得贺兰山中段生态环境更加趋于脆弱化.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该地区植被恢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较大贡献,必须进一步加以规划保护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致谢野外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的支持,宁夏环境监测总站李天斌、陆彦俊、杨国安、金学强高工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曾佐勋教授、蔡雄飞教授、樊光明教授、杨宝忠副教授、余淳梅副教授、余英讲师和王杰博士、硕士研究生靳海涛、罗涛、梁泉、杨海乐、王翰林、杨捷及金巍参加了野外调查工作,在此一并致谢.【相关文献】[1] MALANSON G P. Complex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 at alpine tree line [J]. Physical Geography, 2001, 22(4):333-342.[2] STEFFEN W, TSCHIRLEY J. Forward [J].IGBP Report, 2000, 49:5-6.[3] HARA M, HIRATA K, FUJIBARA M. Vegetation structure in relation to micro-landform in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on Amami Ohshirna Island,South-West Japan [J].Ecological Research,1996,11(3):325-337.[4] NAGAMATSU D, MIURA O. Soil disturbance regime in relation to micro-scale landforms and its effects on vegetation structure in a hilly area in Japan [J].Plant Ecology,1997, 133(2):191-200.[5] 蒋有绪. 论21世纪生态学的新使命-演绎生态系统在地球表面系统过程中的作用[J]. 生态学报,2004, 24(8):1820-1823.[6] 梁存柱,朱宗元,王炜,等. 贺兰山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异[J]. 植物生态学报,2004, 28(3):361-368.[7] 狄维忠,田连恕,李智军. 贺兰山种子植物区系特征[J]. 西北植物学报, 1988, 8(4):242-254.[8]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编. 内蒙古植被[M].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1985.[9] 内蒙古森林辑委员会. 内蒙古森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10] 宁夏森林编辑委员会. 宁夏森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11] 江源,田连恕,雷明德,等. 贺兰山东坡低山区植被种类组成区域分异与植被性质的分析[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0, 14(1):46-54.[12] 徐万仁,张晋宁.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J].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3, 14(6):897-903.[13] 田连恕,雷明德,江源,等. 贺兰山东坡植被[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14] 梁存柱,刘钟龄,朱宗元,等. 阿拉善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6):897-903.[15] 金山.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16] 耿侃. 贺兰山气候特征与气候地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18(3):114-117.[17]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J48C002003(银川市)幅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C].2008.[18] 韩海涛,胡文超,司建华,等. 阿拉善地区气候时空变化规律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 22(12):89-92.[19] 李锦秀,肖洪浪,任娟.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11):56-61.[20] 陈晓光,李剑萍,韩颖娟,等. 宁夏近20年来植被覆盖度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2007, 6(9):1375-1383.。

《2024年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范文

《2024年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范文

《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篇一贺兰山青海云杉林与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一、引言随着环境科学的快速发展,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逐渐成为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贺兰山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其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作为该地区的重要森林类型,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质量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中细菌群落特征及其群落构建机制,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概况贺兰山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以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著称。

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是该地区的主要森林类型,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土壤样品采集、细菌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对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中的细菌群落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包括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基因测序、群落分析等。

三、土壤细菌群落特征1. 群落组成与结构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我们发现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中存在丰富的细菌种类。

这些细菌主要属于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等,其中放线菌门在两个森林类型中均占主导地位。

此外,不同森林类型间细菌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树种、土壤类型、气候等因素有关。

2. 群落多样性本研究发现,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

不同森林类型间,群落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树种、土壤养分、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此外,季节变化也会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产生影响。

四、群落构建机制1. 生态位过程与中性过程本研究表明,生态位过程在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森林类型间,树种、土壤类型、气候等因素会影响细菌的生态位分布和竞争关系,从而影响群落的构建。

此外,中性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落的构建,但相对于生态位过程而言,其影响较小。

贺兰山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_生物量及生态学作用的研究

贺兰山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_生物量及生态学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生态学作用 贺兰山 中国 中图资料分类号 Q 949. 35 Q 145. 1 贺兰山是中国西北部的名山之一,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和宁夏银川平原交界处, 山体呈东北 - 西南走向, 东西宽 20~ 40 km , 南北长约 250 km , 最高峰阿保疙疸海拔 3 556 m , 总面积 6 000 km 2. 贺兰山位于荒漠和荒漠草原边缘地带, 冬季严寒而干燥, 夏季少雨炎热, 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空 气干燥, 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山体地形组合及茂密的森林, 有效地阻挡了腾格里沙漠 东移, 年平均降雨量高于毗邻沙漠地带, 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现象, 平均每上升 100 m , 降雨量增 加 13. 2 mm , 在 2 900 m 的山体, 降雨量为 429. 8 mm , 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山区小气 候, 使贺兰山的植物种类、植物区系组成和植被类型均十分丰富和复杂, 是我国西北部干旱区的重 要植物种质资源宝库, 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诸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贺兰山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保护区, 是沿山居民主要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源泉. 贺兰山苔藓 植物生长繁茂, 是各植被带的主要林下地被物, 特别在云杉林下, 几乎全部由苔藓覆盖地面, 形成厚 达 10~ 20 cm 的地被层, 在物质循环和水分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 研究苔藓植物地被层的组 成、生物量、含水量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在植被带中的生态学作用, 对保护贺兰山的天然植被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穆天民 (1981) 研究了贺兰山青海云杉林群落的生物量, 测得林下藓类地被层的 总生物量 2. 099 T hm 2, 文中没有鉴定地被层藓类的种类组成. 作者于 1993 年和 1996 年曾两次对 贺兰山苔藓植物进行了系统考察, 采集标本 500 多号, 作样方 222 号, 鉴定了包括前人采集的标本 共 1009 号, 测定了各种林型的光照、相对湿度、土壤 pH 和养分含量. 分析了苔藓植物种类、地被层 组成、生物量、吸水量与各生态因子的关系, 以供研究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参考.

贺兰山东坡青海云杉种群动态

贺兰山东坡青海云杉种群动态

贺兰山东坡青海云杉种群动态李妍;李登武;韩东辰【摘要】采用典型样地法调查了贺兰山东坡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分析了种群年龄结构,量化了种群结构动态,绘制了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模型,以探讨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青海云杉种群主体为小树和中树(占总数的82.4%),幼苗幼树和大树数量偏少.在考虑未来外部干扰情况下,种群年龄结构动态量化指数为V'pi=0.001 5>0,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死亡率高峰分别出现在1级和9级,说明贺兰山青海云杉种群正处于增长型向稳定型的过渡阶段,种群具有2次“自疏”过程,分别发生在幼苗时期和中树向大树过渡时期.虽然贺兰山青海云杉种群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恢复能力,并不易导致衰退,但该种群整体径级较小,天然更新较差,仍需要长期的封育保护.【期刊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1)001【总页数】7页(P50-56)【关键词】森林生态学;青海云杉;贺兰山;种群动态【作者】李妍;李登武;韩东辰【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四川省黄龙溪古镇景区管理局,四川成都6102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宁夏银川750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种群动态是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种群的大小和数量变化规律,是植物个体生存能力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已成为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

种群年龄结构反映了种群在特定时间世代重叠的特征,是分析探索种群动态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种群动态研究中[2]。

静态生命表、种群结构动态量化分析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法是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和进行种群统计的重要工具。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为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植物,是贺兰山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的顶级森林群落,呈斑块状分布于贺兰山山脊,对当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态稳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贺兰山:一个动植物的隐秘王国

贺兰山:一个动植物的隐秘王国

贺兰山:一个动植物的隐秘王国作者:***来源:《宁夏画报》2020年第12期賀兰山,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中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塑造了贺兰山独特的生物类群,也使它成为中国西北一个动植物的隐秘王国。

贺兰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

其中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阴坡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

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蒙古扁桃等665种,属于国家级保护植物有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贺兰山丁香、四合木等。

动物有马鹿、獐、岩羊、金钱豹、石貂、蓝马鸡等野生脊椎动物218种,分属5纲24目56科,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40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金雕等8种。

这其中的一些珍稀动物,过去曾经因为环境问题一度难觅踪迹,但经过政府多年对环境的保护修复,现在已重现身影。

◆岩壁上的精灵岩羊又名石羊、崖羊和青羊,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贺兰山标志性动物,它们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裸岩、高山草甸、山谷之中,因其可以在高山峭壁上自由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

岩羊是贺兰山的优势物种,世界其他地区的分布通常是每平方公里7~8只,由于保护良好,目前岩羊在贺兰山地区的分布达到每平方公里14~17只,贺兰山是世界上岩羊分布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贺兰山的岩羊除了数量多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怕人,因此,这也为全国的动物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拍摄机会。

◆宁夏区鸟蓝马鸡属中国特有鸟,被确定为宁夏区鸟。

是珍稀名贵的禽类,羽毛美丽,可作装饰用,头侧绯红,耳羽簇白色、突出于颈部顶上,通体蓝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而翘起。

尾羽披散下垂如马尾,故名蓝马鸡。

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丛密云杉、油松、金露梅等林内及灌丛间。

贺兰山天然油松林凋落物储量与分解过程的研究

贺兰山天然油松林凋落物储量与分解过程的研究

Re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 a d s r e n De o c mp st n Pr c s f Lt r i t r I n s t b l e o mi o e t i h Hea o i o o e s o ie n Na u a Piu a u a f r s F r s n t e i t ln Mo n a n u t i
UU e g e lf n xa Hea u ti t n lNaue R sre P n ta Nigi ln Mo nan Nai a tr e ev,Yic u n o n h a ,Nigi 5 0 1 n xa 7 0 2 )
Ab t c a i o tn c n t cie r o p ce i He a Mo na n s r t As n mp r t o s u t ab r s e is n a a r v ln u ti Nau a F r s go ,g o i g n al a e t r , t r l o e t Re in r w n e ry c nu y P n s t b leo mi h s f r d a d e i e a e .whc ly n i o a t r l i r moi g s i n t e t a c mu ain a d iu a u a f r s a o me e p l tr ly r t i h p a s a mp r n oe n p o t ol u r n c u lt n t n i o n t r l r g n r t n T e r s l o t e l tr u e o s n a d lt s o au a e e e ai . h e u t f h i e s r y n t d r p os h w t a : rs re a d t ik e s o P n s o s t v a h t e e s n h c n s f i u v tb le r i i e h n e mo g a e ca s s h e e e f u o 7 g ls ,a 6 0 t m olwe b 3 a e ca s s a u a fm s l tr c a g a n g ls e ,t e r s r s o p t 2 a e ca s s 4 . 9/ ,f l o t v h o d y 6 g lse f r 4 .2 / m h o r r s r e f 4 g ls r 2 . 1 / m o 5 3 t h .t e lwe e ev s o 5 a e ca s f 2 4 t o h .An i e e e e a n e i e e t st o d t n : d l t r rs r s v r u d r df r n i c n i o s t v y e i te lwe l p s u o 2 . 4 t m olwe y t e c n rl a d t e u p r lp ,r s e t ey h o r so e p t 9 6 / ,f l h o d b h e ta n h p e s e e p ci l ,213 / m a d 6 3 t m o v .8 t h n 1 . 1 / . h I h ws h t i u tb l eo i i e rs re i t e t o t a P n s a u a f r s t r e e s n h Hea Mo na n r i f e c d y h e r wig e r a d i s m l t v ln u ti a e n u n e b t go n y a s n st l e c n io s o d t n .Alo h r s a p a e t h tr g n i n d c mp s i n p o e s h e d n y s o s t a e o o i o ae o i s .te e i n a p r n ee o e et i e o o i o r c s .T e t n e c h w h t d c mp s in r t f y t t l tr t l e a e ls i i e a t od r g ca s s mu h ih r t a h y u g r g ca s h lw r lp i r e tr h n he e  ̄ a d h c hg e h n t e o n e a e ls ;t e o e s e s 【 o g ae t a t e n a n t e l

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的形态类型及分子鉴定

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的形态类型及分子鉴定
形 态学 、 剖学 的角 度 对 与 青 海 云 杉共 生 的外 生 菌 解 根 真菌做 了初步 的类 型划 分 , 利 用 分 子 生 物 学 手 并 段对 其进 行 物种鉴 定研 究 。
12 5 分 类 利用 显微 摄影 系统 在 1 4 .. 0× 0倍 下观 察 拍照 并记 录结 果 , 用 外 生 菌根 的宏 观形 态 特征 利
o ie r s ̄ l n Hea o n an n Pc acasf i i ln M u ti oa
F nYo gu Y h We W a gLy a a nj n a i n i n u
( . p r e t fB oo yS i c n e n l y B o u T a h r C lg B oo 1 0 0 1 Deat n il c n ea d T c oo , a t e ces ol e a t 0 4 3 ; m o g e h g o e u 2 F rs C l g , n e n oi A r utr l nvr t H h o 1 0 8 . oe ol e I n r t e Mo g l gi l a U i s y a c u e i uh t 0 1 ) 0
Ab ta t A pei n r s d n dv ri fetmy oria so itd wt i a cas oi tHea u ti ae sr c : rl ay t yo iest o co c r zsascae i Pc rsi l a mi u y h h e f a ln Mo nan ra
t e e s e i s b s d o r h l g c la d a a o c wa s h s p c e a e n mo p o o i a n n t mi y .

《2024年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范文

《2024年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范文

《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篇一贺兰山青海云杉林与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群落构建研究一、引言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土壤细菌群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和功能影响着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贺兰山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著称,其中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是该地区重要的森林类型。

本文旨在研究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其群落构建机制,以期为理解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贺兰山地区的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这两个森林类型在贺兰山地区具有代表性,且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

2.2 研究方法(1)样地选择与土壤样品采集:在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中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集土壤样品。

(2)土壤细菌群落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进行测序和分析。

(3)群落构建机制研究:通过分析环境因子、物种多样性、共现网络等,探讨群落构建的机制。

三、贺兰山青海云杉林与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3.1 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通过高通量测序,我们发现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中存在着丰富的细菌种类。

其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两个森林类型中的优势菌门。

此外,不同森林类型间的细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3.2 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对环境因子的分析,我们发现土壤pH、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等因素对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

其中,碱性环境有利于放线菌门的生长,而酸性环境则有利于酸杆菌门的生长。

此外,不同森林类型间由于植被类型、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差异,也会导致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

四、贺兰山青海云杉林与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构建机制4.1 环境筛选与随机过程的作用通过分析环境因子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我们发现环境筛选在贺兰山青海云杉林和油松林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区系组成分析

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区系组成分析

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区系组成分析贾彦霞;杨贵军;胡天华;王继飞【摘要】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s of the Hemiptera fauna in Ningxia Helan Mountain were studied. 94 species belonged to 67 genera and 16 family of Hemiptera a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faunistic category in this region is Palaearctic origin, where Europe-Siberia pattern and Middle Asia patter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accounted for 54. 26%. In the zoogeographic regions of China, the Mongolia-Xin Region (21 species for 22. 34%) are predominant types for 22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es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Ningxia Helan mountain, followed by the Mongolia-Xin, Northeast and North China region, including 11 species, accounting for 11. 70%.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 of insects in Mongolia-Xin, Northeast and North China was the closest of Hemiptera in the Ningxia Helan Mountain.%2007-2008年对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进行系统采集,并结合相关资料对该区昆虫的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半翅目昆虫16科67属94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组成上,宁夏贺兰山的半翅目昆虫以古北区成分为主,其中欧洲西伯利亚和中亚成分共占54.26%,二者构成该地区半翅目昆虫的主体;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以蒙新区所占比例最高,共有21种,占22.34%,其次为蒙新+东北+华北区系分布型,计11种,占11.70%,表明蒙新区、华北区和东北区3个区的半翅目昆虫亲缘关系较密切.【期刊名称】《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2)004【总页数】6页(P389-394)【关键词】半翅目;区系组成;宁夏贺兰山【作者】贾彦霞;杨贵军;胡天华;王继飞【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银川750021;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8半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一个较大且重要的类群,主要为植食性,以针状口器吸食农作物、果树、蔬菜、林木、杂草等的幼芽、嫩枝、叶、蕾、花、果的汁液.另外,还包括一些捕食性的天敌.全世界已记载的半翅目昆虫种类有38 000多种,我国记录的有3 100多种,占世界已知种类的8.2%[1].至今国内有关半翅目的区系研究工作已有大量报道[2—7],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者陆续出版了半翅目一些科的动物志[8—10],而针对宁夏半翅目昆虫的相关研究较少[11—15].中国昆虫地理区系,隶属于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古北区和东洋区,两大区分界的东部在我国境内.章士美[16]认为,在秦岭以东大致以淮河为分界线,即位于北纬32°附近,此线以北为古北区,以南为东洋区.古北区在我国部分可再分为东北、华北、蒙新和青藏4个区;东洋区分为西南、华中、华南3区.宁夏动物主要属于古北区的蒙新区和部分的华北区成分.王希蒙等依据宁夏的地理区划、气象和昆虫种类分布,将宁夏昆虫地理划分为3个自然地区,即六盘山昆虫区、黄土高原区、荒漠半荒漠昆虫区(贺兰山、罗山高山昆虫亚区,荒漠、半荒漠昆虫亚区,河套绿洲昆虫亚区)[13].笔者以宁夏贺兰山地区的蝽类昆虫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区半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及其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预测其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多样性,比较及分析该区域昆虫资源乃至生物资源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从而为自然保护区昆虫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1 地理概况及研究方法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宁夏西北部,西部、北部与内蒙古接壤,地理位置在φ(E)=105°41′~106°41′,λ(N)=38°27′~39°30′.该保护区深居内陆,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年干旱少雨,寒暑变化强烈,日照强,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为-0.8℃(2 900m处),年平均降水量为200~400mm,空气干燥.该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其中,海拔1 500m以下为山麓草原化荒漠带以红砂、珍珠猪毛菜为代表;海拔1 500~2 000m的干旱低山区为疏林草地,稀疏分布灰榆和旱生灌丛,丛生针茅类、狗尾草和牛尾蒿等禾草,是贺兰山东坡重要的植被类型;海拔2 000~2 400m为油松、山杨混交林,也有青海云杉、白桦、杜松和山柳等树种混入;海拔2 400~3 000m为青海云杉纯林,森林中青海云杉林占林区面积的50%以上;海拔3 000m以上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带[17].分析所用的材料主要是2007—2008年在宁夏贺兰山采集到的半翅目标本及保存于宁夏大学昆虫标本室的标本,部分材料来自相关的文献资料.2 结果与分析2.1 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种类组成经鉴定,在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种类共有94种,隶属16科67属(表1),其中42种为宁夏新记录种.由表1可知,该地区以蝽科种类为优势类群,计18属22种,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26.87%,25.53%;以盲蝽科次之,计10属19种,占总种数的20.21%;种类最少的是陆生的红蝽科、瘤蝽科和水生的黾蝽科、仰蝽科.2.2 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区系特征按半翅目昆虫分布区域分为广布种、东洋种、全北种、泛古北种、中亚种、欧洲西伯利亚种、地中海种、东北种及特有种等区系种类[16],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各区系种数及所占比例见表2.由表2可知,宁夏贺兰山的半翅目昆虫以欧洲西伯利亚和中亚成分为主,共占54.26%,二者构成该地区半翅目昆虫的主体;其次是泛古北种成分,占17.02%;少量为东北亚界成分和零星的地中海亚界成分,广布种占12.77%,没有东洋种分布.从贺兰山半翅目昆虫种类分布的丰富度看,以海拔1 500~2 000m分布种类最丰富,共45种;其次为海拔2 000~2 400m地段,共23种;海拔1 200~1500m地段分布有19种;海拔2 400m以上较少.分布海拔幅度较宽的种类是仓蝽、横纹菜蝽和横带红长蝽,分布海拔为1 200~3 000m.调查种类中,分布海拔最高的有闭环缘蝽、条赤须盲蝽、西伯利亚草蝽、松地长蝽、短额狭盲蝽和牧草盲蝽,都在3 000m以上.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的区系组成见表3.宁夏贺兰山94种半翅目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22个区系分布型(表4),其中,以蒙新区所占比例最高,共21种,占22.34%,其次分别为蒙新+东北+华北区系分布型,计11种,占11.70%,蒙新+华北区系分布型,计8种,占8.51%,蒙新+东北区系分布型,计2种,占2.13%,说明蒙新区、东北区和华北区3个区的半翅目昆虫亲缘关系最密切.从各区系分布型来看,所占比例的次序为蒙新区>华北区>东北区>西南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蒙新种为绝对主体.除了全国广布型外,其他各类跨区区系型的构成都表明贺兰山昆虫区系与华北区和东北区的紧密联系.根据表2,按含特定地理区区系型分别统计复计种类及复计比例(表5).含华北区的跨区区系型计67种,复计比例达71.28%;含东北区的跨区区系型47种,复计比例为50%.进一步表明,贺兰山昆虫区系与华北区和东北区的紧密联系.3 讨论宁夏贺兰山的半翅目昆虫以欧洲西伯利亚和中亚成分为主体,这与中亚国家相毗邻以及与欧洲西伯利亚亚界距离较近等密切相关;泛古北种为次重要成分,少量为东北亚界和零星的地中海亚界成分,这与齐宝瑛分析的内蒙古西部荒漠区半翅目昆虫的区系组成结果类似,即认为这些成分是分别从国内由东向西及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亚地区而进入[3].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该地区半翅目昆虫以蒙新区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华北区和东北区成分,而且蒙新区和华北区的共有种类最多,这与宁夏贺兰山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辅相成.关于宁夏昆虫生态地理区划,不同的学者提出过不同的划分意见,其中,王希蒙等[13]把贺兰山昆虫区系划归荒漠、半荒漠区的贺兰山、罗山高山昆虫亚区,李剑[18]对宁夏草原昆虫区系的分析与此基本相同.在许升全等[19]以蝗虫为研究对象的宁夏昆虫地理区中,该区昆虫区系划归贺兰山荒漠黄土高原省.章士美[1]对宁夏蝽科分布的研究结果说明该区应划归干旱荒漠亚区.由此看出,由于区系组成、地理分布等条件的不同,不同的昆虫反映在地理区划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半翅目昆虫在该区的分布特征与该地区在宁夏昆虫的生态地理分布特点相一致[16].该次调查鉴定出半翅目昆虫94种,其中42种为宁夏新记录,蝽科和盲蝽科的种类最多.据估计,该地区未采集发现的盲蝽科种类还有不少,龟蝽等科在该区尚无分布记录.因此,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新种类的发现还具有很大的潜力,是我国重要的昆虫种质资源基地之一,应加强对该区昆虫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表1 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种类组成科属种数目比例/%数目比例/% Gerridae1 1.49 1 1.06仰蝽科Notonectidae 1 1.49 1 1.06猎蝽科Reduviidae 4 5.97 55.32盲蝽科Miridae 10 14.93 19 20.21网蝽科Tingidae 2 2.99 2 2.13姬蝽科Nabidae 2 2.99 2 2.13花蝽科Anthocoridae 1 1.49 2 2.13长蝽科Lygaeidae 9 13.43 11 11.70红蝽科Pyrrhocoridae 1 1.49 1 1.06缘蝽科Coreidae 7 10.45 12 12.77异蝽科Urostylidae 1 1.49 2 2.13同蝽科Acanthosomatidae 3 4.48 3 3.19土蝽科Cydnidae 3 4.48 3 3.19盾蝽科Scutelleridae 3 4.48 5 5.32蝽科Pentatomidae 18 26.87 24 25.53瘤蝽科Phy黾蝽科matidae 1 1.49 1 1.06表2 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区系种数及所占比例区系种数比例/%古北种9 9.57全北种 5 5.32广布种 11 12.77东洋种 0合计泛古北种 16 17.02中亚种 25 26.60欧洲西伯利亚种 26 27.66地中海种 1 1.06东北种94 100.00表3 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的区系组成世界地理分布中国地理分布古北区种类泛古北种中亚种欧洲西伯利亚种地中海种东北种东洋区全北区广布种青藏区蒙新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Gerridae水黾Aquarium paludumFabricius黾蝽科√√√√√√仰蝽科Notonectidae黑纹仰蝽Notonecta chinensisFal lou√√√√√猎蝽科Reduviidae荆猎蝽属种Acanthaspissp√√大土猎蝽Coranus magnus Hsiao et Ren*√ √√√显脉土猎蝽Coranus hammarstroemi Reuter*√ √ √ √双环真猎蝽Harpactor dauricus Kiritschenko √ √ √ √伏刺猎蝽Reduvius testaceus Herrich-Schaeffer*√ √盲蝽科Miridae三点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 Re uter√√√√√√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黑点食蚜盲蝽Deraecoris punctulatus(Fallén)*√√克氏圆额盲蝽Leptopterna kerzhneri Vinokurov*√ √√雷氏草盲蝽Lygus renati Schwartz et Foottit*√ √ √长毛草盲蝽Lygus rugulipennis(Poppius)*√√√√西伯利亚草盲蝽Lygus sibiricaBergroth √ √ √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innaeus)√√√√√荨麻奥盲蝽Orthops mutans(Stal)*√ √ √诺植盲蝽Phytocoris nowickyi Fieber √ √√√√ √冷杉松盲蝽Pinalitus abietus Lv etZheng*√ √红楔异盲蝽Polymerus cognatus(Fieber)*√ √√√北京异盲蝽Polymerus pekinensis Horvath*√ √√√斑异盲蝽Polymerus unifasciatus (Fabricius)*√ √ √ √山地狭盲蝽Stenodema alpestris Reuter √ √√√短额狭盲蝽Stenodema laevigata Linnaeus √ √长额狭盲蝽Stenodema virens (Linnaeus)*√ √ √中亚狭盲蝽Stenodema turanica Reuter*√ √ √条赤须盲蝽Trigonotylus coelestialium(Kirkaldy)√√√√网蝽科Tingidae长喙网蝽Derephysia foliacea(Fallen)√√√√强裸菊网蝽Tin gis robusta Golub √ √姬蝽科Nabidae泛希姬蝽Himacerus apterus(Fabricius)√√√ √√√√√√淡色姬蝽Nabis palifer(Seidenstucker)*√ √ √ √花蝽科Anthocoridae蒙新原花蝽Anthocoris pilosus(Jakovlev)√√西伯利亚原花蝽Anthocoris sibiricus Reuter √ √ √ √长蝽科Lygaeidae黑盾肿腮长蝽Arocatus fasciatus Jakovlev*√√√宽边叶缘长蝽Emblethis dilaticollis(Jakovlev)*√ √大眼长蝽Geocoris pallidipennis(Costa)*√√ √ √ √ √巨膜长蝽Jakowleffia setujosa (Jakovlev)*√ √微小线缘长蝽Lamprodema minusculus(Reuter)√√横带红长蝽Lygaeus equestris(Linnaeus)√√√√√√√桃红长蝽Lygaeus murinus Kiritschenko8 √ √ √ √ √丝光小长蝽(高地型)Nysius thymi(Wolff)*√ √√ √ √ √ √续表世界地理分布中国地理分布种类古北区泛古北种中亚种欧洲西伯利亚种地中海种东北种东洋区全北区广布种青藏区蒙新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斑腹直缘长蝽Ortholomus punctipennis(Herrich-Schaffer)*√√√宽地长蝽Rhyparochromus jakowlewi Seidenstucker*√ √√√松地长蝽Rhyparochromus pini(Linnaeus)*√√√√√红蝽科Pyrrhocoridae地红蝽Pyrrhocoris tibialis Stal√√√√√√缘蝽科Coreidae亚蛛缘蝽Alydus zichyi Horvath*√√√√ √亚姬缘蝽Corizus albomarginatus(Blote)√√√√√刺腹颗缘蝽Coriomeris nigridens Jakovlev*√ √粟缘蝽Liorhyssus hyalinus (Fabricius)√√√√√√√√细角迷缘蝽Myrmus glabellus Horvath*√ √√黄边迷缘蝽Myrmus lateralis Hsiao*√ √√√黄粒缘蝽Spathocera obscura (Germar)*√ √苘环缘蝽Stictopleurus abutilon(Rossi)*√√棕环缘蝽Stictopleurus crassicornis(Linnaeus)*√√开环缘蝽Stictopleurus minutus Blote*√ √√√√√√闭环缘蝽Stictopleurus nysioides Reuter √ √√√欧环缘蝽Stictopleurus punctatonervosus(Goeze)√√异蝽科Urostylidae花壮异蝽Urochela luteovaria Distant√√√√√√√√黄壮异蝽Urochela flavoannulata (Stal)√√√√√同蝽科Acanthosomatidae泛刺同蝽Acanthosoma spinicolle Jakovlev √√√√√√ √宽肩直同蝽Elasmostethus humeralis Jakovlev √ √√√ √背匙同蝽Elasmucha dorsalis(Jakovlev)*√ √ √ √ √√ √土蝽科Cydnidae白边光土蝽Sehirus niviemarginatus Scott*√√√√ √圆地土蝽Geotomus convexus Hsiao*√ √ √ √长点边土蝽Legnotus longiguttulus Hsiao √ √ √ √盾蝽科Scutelleridae绒盾蝽Irochrotus sibiricus Kerzhner*√√灰盾蝽Odontoscelis fuliginosa(Linnaeus)*√ √ √贝皱盾蝽Phimodera bergi Jakovlev*√ √皱盾蝽Phimodera distincta Jakovlev*√ √ √黑皱盾蝽Phimodera laevilinea Stl*√ √蝽科Pentatomidae西北麦蝽Aelia sibirica Reuter√√√√邻实蝽Antheminia lindbergi(Tamanini)√√实蝽Antheminia pusio(Kolenati)√√√√多毛实蝽Antheminia varicornis(Jakovlev)√√√蠋蝽Arma custos(Fabricius)√√√√√√苍蝽Brachynema germarii(Kolenati)√√√√紫翅果蝽Carpocoris purpureipennis(De Geer)√√√√√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Linnaeus)√√√√√√√√麻皮蝽Erthesina fullo (Thunberg)√√√√√√√斑菜蝽Eurydema dominulus(Scopoli)√√√√√√√√新疆菜蝽Eurydema festiva(Linnaeus)√√√横纹菜蝽Eurydemagebleri Kolenati √ √ √ √ √√ √弯角蝽Lelia decempunctata(Motschulsky)√√√√续表注:*为宁夏新记录.世界地理分布中国地理分布古北区种类泛古北种中亚种欧洲西伯利亚种地中海种东北种东洋区全北区广布种青藏区蒙新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短翅蝽Masthletinus nigriventris(Jakovlev)√√√草蝽Holcostethus vernalis(Wolf)√√√√北曼蝽Menida scotti(Puton)√√√√√√√√宽碧蝽Palomena viridissima(Poda)√√√√√褐真蝽Pentatoma armandi Fallou √ √ √ √ √ √ √金绿真蝽Pentatoma metallifera(Motschulsky)√√√√√红足真蝽Pentatoma rufipes(Linnaeus)√√√√√√双刺益蝽Picromerus bidens(Linnaeus)√√益蝽Picromerus lewisi(Scott)√√√√√√√珠蝽Rubiconia intermedia(Wolff)√√√√√√√蓝蝽Zicrona caerula(Linnaeus)√√√√√√√√瘤蝽科Phymatidae中国螳瘤蝽Cnizocoris sinensis Kormilev √√√√表4 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在我国区系归属及所占比例序号分布型种数比例/%青藏蒙新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单区型1 蒙新21 22.34 21双区型2 蒙新+东北 2 2.13 2 2 3 蒙新+华北 8 8.51 8 8 4 蒙新+青藏 3 3.19 3 3三区型5蒙新+东北+华北 11 11.70 11 11 11 6 蒙新+东北+华中1 1.06 1 1 1 7 蒙新+华北+西南 5 5.32 5 5 5 8 蒙新+青藏+华北 4 4.26 4 4 4 9 蒙新+青藏+西南 11.06 1 1 1四区型10 蒙新+东北+华北+西南 3 3.19 3 3 3 3 11 蒙新+华北+华中+西南 1 1.06 1 1 1 1 12 蒙新+华中+华南+西南 1 1.06 1 1 1 1 13 蒙新+青藏+东北+华北 6 6.38 6 6 6 6 14 蒙新+青藏+华北+西南 2 2.13 2 2 2 2五区型15 蒙新+东北+华北+华中+华南 2 2.13 2 2 2 2 2 16 蒙新+东北+华北+华中+西南 2 2.13 2 2 2 2 2 17 蒙新+青藏+东北+华北+华中 1 1.06 1 1 11 1 18 蒙新+青藏+东北+华北+西南 1 1.06 1 1 1 1 1 19 蒙新+青藏+华北+华中+西南 1 1.06 1 1 1 1 1六区型20 蒙新+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 7 7.45 7 7 7 7 7 7 21 蒙新+青藏+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全国广布型 4 4.26 44 4 4 4 4 22 蒙新+青藏+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 7 7.45 7 7 7 7 7 7 7合计94 100 30 94 46 66 27 17 35表5 宁夏贺兰山半翅目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复计比较含特定区的跨区区系型跨区区系型数复计种数复计比例/% 21 22.34含东北区 12 47 50.00含华北区 16 67 71.28含青藏区 10 30 31.91含西南区 12 35 37.23含华中区 8 25 26.60含华南区纯蒙新区2 9 9.57参考文献:[1]章士美.中国经济昆虫志:半翅目(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220.[2]章士美,林毓鉴.江西蝽科昆虫的区系结构[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6,8(2):56-64.[3]齐宝瑛,能乃扎布,照日格图,等.内蒙古西部荒漠半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26(3):56-64. [4]陈风玉,杨绪纲.贵州蝽科昆虫的区系组成[J].贵州农学院学报,1988,7(1):86-91.[5]李长安,韩风英,张明,等.河南省鸡公山地区半翅目昆虫区系调查[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8(3):97-101.[6]崔建新.河南省半翅目昆虫区系潜在物种数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21-1141.[7]陈芝卿.海南岛尖峰岭林区半翅目昆虫区系的调查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5(2):34-48.[8]郑乐怡.中国动物志:第23卷昆虫纲半翅目盲蝽科盲蝽亚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卜文俊.中国动物志:第24卷昆虫纲半翅目毛唇花蝽科细角花蝽科花蝽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0]任树芝.中国动物志:第13卷昆虫纲半翅目姬蝽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1]章士美.宁夏蝽科昆虫种类及区系结构[J].宁夏农学院学报,1987,8(1):30-33.[12]郑乐怡,高兆宁.宁夏半翅目昆虫记录[J].宁夏农林科技,1990(8):15-18.[13]王希蒙,任国栋,刘荣光.宁夏昆虫名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4]高兆宁.宁夏农业昆虫实录[M].杨陵:天泽出版社,1993:45-58. [15]王新谱,李涛,杨贵军.宁夏大学馆藏半翅目昆虫名录[J].农业科学研究,2006,27(4):20-22.[16]章士美.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区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7]杜茜,闫兴富.贺兰山植被类型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666-3667.[18]李剑,任国栋,于有志.宁夏草原昆虫区系分析及生态地理分布特点[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4):410-415.[19]许升全,张大治,郑哲民.宁夏蝗虫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2):71-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i ri ,B in 0 8 5 hn ;2 ol e o i cec 。B in o a U i ri 。B in nv sy e ig 10 7 ,C ia .C l g fLf S i e e ig N r l nv sy e ig e t j e e n j m e t j
摘要 :对贺兰山东坡 的油松( i stblfr s a . 和青海 云杉 ( i acasoa K m. 交错 区进行 了野外 群落 Pn u e miC r ) u a ao r Pc rs l o ) e f ii 调 查 和数 据 分 析 。 果 表 明 , 交 错 区 跨 越 210~250m海拔范围 , 松林 和 青海 云 杉林 的 海拔 分 界线 为 结 该 0 0 油
1 08 5,Ch n 7 0 i a;3. Col g fRe o c s En io me ta d Ea h S in e。Yu a i est le e o s ur e vr n n n r c e c t nn n Un v r i y。Kun n mi g
6 0 9 。 hn ) J l t eor 5 0 1 C ia 。 .Pa su.& E v o .2 0 ,1 ( ) —6 nR n i n 0 7 6 3 :1 r Ab ta t h ed s re n au a ay i o c tn ew e ia a uaf r sC r.a d Pi a sr c :T ef l uv y a d d tm n lss fe oo eb t e n P n tb leomi a r n c i s e c sfl o r s o aK m.w r ar do t n t at i f lnMo na .T ersl hw dta a i d ai i eecr e u h es s eo a u t n h eut so e h t lt e i o e d He i s tu rn eo i eo n a 21 0— 0 a datu ebu dr e enP n b lf r s n i a a g fhs ct ew s 0 25 0m. n ltd o n aybt e ia t u e mia dPc t o i w s a ao e
海 云杉 优势 度的升高 , 土壤条件有所改善 , 物种丰 富度增加 。
关键词 : 群落交错 区;物种丰富度 ; 地形 因子 ; 油松 ; 海云杉 青 中图分 类号:Q 4 .5 9 8 1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7 ( 0 7 0 0 0 —0 0 4— 9 8 2 0 ) 3— 0 1 6
朱 源 , 康慕谊 刘全儒 , 源 , ~, 江 和克俭。
( .北 京师范大学 资源学 院 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北京 10 7 ; 0 8 5 2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京 10 7 3 北 0 8 5;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 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 0 9 ) 5 0 1
维普资讯
植物资源 与1 ( ) 6
Jun lfPa t eore a dE v om n ora ln suc n ni n e t o R s r
贺 兰 山油松 和青 海 云 杉 交错 区 的物 种 丰 富 度研 究
230~ 5 。地形是该交错 区群落物种丰 富度 的主要 影响 因子 , 0 230i n 阳坡群 落 的物 种丰 富度高 于阴坡 。中等坡度
样地 的物种 丰富度较 低 ; 平缓或陡峭样地 的物种 丰 富度 较高 。海拔 升高 , 物种 的 丰富度也 有所增 加。当群 落 中油 松 和青海云杉 的优势度基 本相 等时 , 为典 型的油松 与青 海云杉交 错区 , 在该交错 区 内, 随着油松 优势度 的降低和青
Su yo p ce ih esi c tn ew e iu b leom/ a d Pca ca s oi o ln td n seisr ns n eoo eb t en Pn st uaf r s n ie rsi l n He c a f a a Mo nan HU Y a AN —i , I u n1 JA G Y a E K -a .C l g f u ti Z un ,K G Muy L U Q a 一1, I N u n ,H ej n f 3 i 1 o eeo l
c s o af et e sw s 0 r i l rs bl a 3 0—23 0 m.T ese i i n s i e o n a s n i nl if ec d s a fi o t 2 5 h p c s c es n ct ew s i ic t n u n e e rh o g fa y l
R su c sS in e a d T c n lg e o r e ce c n e h ooy.C ia Ec lgc lAse s n s ac ne tB i n oma hn oo ia s sme tRee rh Ce tr a ej g N r l i U ies y。Sae e a o aoy o r u fc rc se n R su c c lg . B in oma nv ri t tt K y L b rtr f Eat S r e P o ess a d e o re E oo y h a ej g N r l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