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2.3.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新人教A版必修5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A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PPT课件
10 9 S10 10 500 50 7250 (万元 ) 2
答:从2001到2010年,该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总投入 是7250元。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n(a1 an ) Sn 2 n(n 1) S n na1 d 2
问题:1.两个公式中共有几个量?
若一个数列的前 n项和为Sn pn2 qn, 其中p, q为常数, 且p 0,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 差数列吗?
若一个数列的前 n项和为Sn pn2 qn r (r 0), 其中p, q 为常数,且 p 0,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 差数列吗?
小结:
1.知识点小结:1)等差数列的前
例1: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
校通”工程的通知》,某市计划从2001年起用10年的时间,在 全市中小学建成不同标准的校园网。据测算,2001年该市用于 “校校通”工程的经费为500万元。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计划每年投入的资金都比上一年增加50万元。那么从2001年起 的未来10年内,该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总投入是多少? 解:由题可知,从2001年起各年投入的资金构成等差数列, 设为{an },则 a1 500, d 50 则到2010年,投入的资金总额为
16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n(n 1) S n na1 d 2
d 2 d n (a1 )n 2 2
当
d 0 时, Sn 是 n的二
次函数形式,且常数项为 0
例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 }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
解:由题意知 代入公式 得
1220,由这些条件能确定这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吗?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二必修五2.3.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二)等差数列的内容内涵丰富,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是其核心内容,我们对其进行合理整合、变形,可以得到诸多的性质,它们的应用使解题变得轻松愉悦,与常规方法相比较,过程要简捷得多.【性质1】 已知等差数列{a n },m 、p 、q ∈N *,若存在实数λ使λλ++=1qp m (λ≠-1), 则λλ++=1q p m a a a .证明:由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dn +a 1-d 的几何意义:点(p,a p )、(m,a m )、(q,a q )共线,由斜率公式得mq a a pm a a m q p m --=--,因为λλ++=1qp m ,所以λ=--q m m p . 所以λ(a m -a q )=a p -a m .所以(1+λ)a m =a p +λa q ,即λλ++=1q p m a a a .评析:特别地,当λ=1时,2a m =a p +a q ,我们不妨将性质1称为等差数列的定比分点公式.【性质2】 等差数列{a n },n i ,m i ∈N *,i=1,2,3,…,k,若∑∑===ki ik i i mn 11.则∑∑===ki m ki ma a11.证明: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根据a n i =a mi +(n i -m i )d ,i=1,2,3,…,k,则∑∑∑∑∑======-+=k i mi k i k i k i i i mi ki nia d m n a a11111)(.所以∑∑===ki mi k i ni a a 11推论:等差数列{a n },n i ,m ∈N *,i=1,2,3,…,k,若∑==k i i n km 1.则∑==ki n m i a ka 1.评析:本性质实质上是等差中项性质的推广.【性质3】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公差为d .n ,m ∈N *, 则d n m n S m S n m )(21-=-.证明:因为mn mS nS n S m S nm n m -=- =mnd n n na m d m m ma n ]2)1([]2)1([11-+--+=mndn mn mna d m mn mna 2)1(2)1(11----+=d mn mnmn mn n m 222+--=d mnmn n m 222- =d mn n m mn 2)(-=d n m )(21- 所以d n m n S m S n m )(21-=-.评析:实质上数列⎭⎬⎫⎩⎨⎧n S n 是公差为2d 的等差数列.【性质4】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公差为d .n ,m ∈N *,则S m+n =S m +S n +mnd . 证明:因为S m+n =S n +(a n +1+a n +2+…+a n +m ) =S n +(a 1+nd )+(a 2+nd )+…+(a m +nd ) =S n +(a 1+a 2+…+a m )+m nd=S m +S n +m nd , 所以S m+n =S m +S n +mnd .【性质5】 等差数列{a n }前n 项和为S n ,若m=p+q(m 、p 、q ∈N *且p≠q),则有qp S S m S qp m --=. 证明: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 因为S p -S q =p a 1+21p(p-1)d -q a 1-21 q(q-1)d =(p-q)[a 1+21(p+q-1)d ],所以d q p a q p S S qp )1(211-++=--.又因为d m a m S m )1(211-+=且m=p+q ,所以有qp S S m S qp m --=. 推论:等差数列{a n }前n 项和为S n ,若m+t=p+q(m 、t 、p 、q ∈N *且m≠t,p≠q),则qp S S t m S S q p t m --=--.【性质6】 等差数列{a n }前n 项和为S n . (1)当n =2k(k ∈N *)时,S 2k =k(a k +a k+1); (2)当n =2k-1(k ∈N *)时,S 2k-1=k a k .。
高中数学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时,Sn 最大.这是因为:当an>0时,Sn>Sn-1 ,即递增;当an<0时,
Sn<Sn-1,即递减. 类似地,当a1<0,d>0时,则n为使an≤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时, Sn最小.
A.2 C.4 B.3 D.5
)
解析:∵S奇=a1+a3+a5+a7+a9=15,S偶=a2+a4+a6+a8 +a10=30,S偶-S奇=5d=15,∴d=3. 答案:B
3.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若S2 =2,S4=10,则S6等
于(
)
A.12 C.24 B.18 D.42
解析:∵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有S2 ,S4 -S2 ,S6 -S4成等差数列,∴2(S4-S2)=S2+(S6-S4).整理得S6=3S4-3S2 =3×10-3×2=24. 答案:C
以及数形结合,从而使问题得解;(2)通项公式法:求使an≥0(或
an≤0)成立的最大n即可.这是因为:当an<0时,Sn<Sn-1,即单调 递减.
一般地,等差数列{an}中,若a1>0,且Sp=Sq(p≠q),则①当 p+q p+q为偶数时,则n= 2 时,Sn最大;②当p+q为奇数时, p+q-1 p+q+1 则n= 2 或n= 2 时,Sn最大.
[例1] 若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________.
S4 1 S8 = ,则 = S8 3 S16
[分析]
S4 可以设出首项a1与公差d,代入条件 ,进一 S8
S8 步求 的值. S16 但是,我们注意到序号为4、8、16,可以考虑用性质 来解.
S4 1 [解] ∵S =3,故设S4=x,则S8=3x. 8 由于S4,S8-S4,S12-S8,S16-S12成等差数列,且S4= x,S8-S4=3x-x=2x, ∴新数列公差为x. ∴S12-S8=3x,S16-S12=4x, ∴S12=3x+S8=3x+3x=6x,而S16=S12+4x=6x+4x= 10x. S8 3x 3 ∴S =10x=10.
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3.2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5
课时作业12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时间:45分钟——基础巩固类——一、选择题1.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2=4,S 4=16,则a 5+a 6=( C ) A .11 B .16 C .20D .28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S 2,S 4-S 2,S 6-S 4成等差数列,即4,12,a 5+a 6成等差数列,易知其公差为8,故a 5+a 6=20.2.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d =2,S 3=-24,则其前n 项和S n 取最小值时n 的值为( D ) A .5 B .6 C .7D .5或6解析:由d =2,S 3=3a 1+3d =-24,得a 1=-10,令a n =-10+(n -1)×2=0,得n =6,所以a 6=0,S 5=S 6均为最小值.3.设数列{a n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如果a 1+a 4+…+a 97=50,那么a 3+a 6+a 9+…+a 99等于( D )A .-182B .-78C .-148D .-82解析:由a 1+a 4+a 7+…+a 97=50,① 令a 3+a 6+a 9+…+a 99=x ,②②-①,得2d ×33=x -50,∵d =-2, ∴x =-132+50=-82.故选D.4.在等差数列{a n }中,S n 为前n 项和,若S m =20,S 3m =210,则S 2m =( C ) A .115 B .100 C .90D .70 解析:因为{a n }为等差数列,所以S m ,S 2m -S m ,S 3m -S 2m 成等差数列,则有2(S 2m -S m )=S m +S 3m -S 2m ,即3S 2m =S 3m +3S m =210+60=270.所以S 2m =90.5.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5a 3=59,则S 9S 5=( A )A .1B .-1C .2D.12解析:S 9S 5=9(a 1+a 9)25(a 1+a 5)2=9×2a 55×2a 3=95×59=1.6.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12>0,S 13<0,则S n 中最大的是( C ) A .S 12 B .S 13 C .S 6D .S 7解析:∵在等差数列{a n }中, S 12=12(a 1+a 12)2=12(a 6+a 7)2>0,∴a 6+a 7>0. 又S 13=13(a 1+a 13)2=13·2a 72<0,∴a 7<0.∴a 6>0,a 7<0. ∴前6项和S 6最大. 二、填空题7.已知等差数列{a n }前9项的和等于前4项的和.若a 1=1,a k +a 4=0,则k =10. 解析:∵S 9=S 4,∴a 5+a 6+a 7+a 8+a 9=0. ∴a 7=0,从而a 4+a 10=2a 7=0.∴k =10.8.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2n ,则a 2+a 3-a 4+a 5+a 6=15.解析:易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则a 2+a 3-a 4+a 5+a 6=3a 4,由S n =n 2-2n 知a 4=S 4-S 3=42-2×4-32+2×3=5,所以a 2+a 3-a 4+a 5+a 6=15.9.已知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之和为44,偶数项之和为33,则这个数列的中间项是11,项数是7.解析:设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2n +1, 由题意得⎩⎪⎨⎪⎧S 奇+S 偶=S 2n +1=77,S奇-S 偶=a n +1=11,S2n +1=(2n +1)a n +1,解得⎩⎪⎨⎪⎧a n +1=11,2n +1=7.故该数列的中间项为a n +1=a 4=11,项数为7. 三、解答题10.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若S 7=7,S 15=75,求数列{S nn }的前n 项和T n .解: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S n =na 1+12n (n -1)d .由S 7=7,S 15=75,得⎩⎪⎨⎪⎧ 7a 1+21d =7,15a 1+105d =75,即⎩⎪⎨⎪⎧a 1+3d =1,a 1+7d =5, 解得⎩⎪⎨⎪⎧a 1=-2,d =1,∴S n n =a 1+12(n -1)d =-2+12(n -1). ∵S n +1n +1-S n n=(-2+12n )-[-2+12(n -1)]=12,∴数列{S n n }是首项为-2,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故T n =-2n +12n (n -1)×12=14n 2-94n .11.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0,前n 项和为S n ,且S 10=S 15,求当n 取何值时,S n 有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解: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 ∵a 1=20,S 10=S 15,∴10a 1+10×92d =15a 1+15×142d .解得d =-53.(方法一)由以上得a n =20-53(n -1)=-53n +653.由a n ≥0得-53n +653≥0,∴n ≤13.∴数列{a n }的前12项或前13项的和最大,其最大值为S 12=S 13=12a 1+12×112d =130.(方法二)由以上得S n =20n +n (n -1)2×⎝⎛⎭⎫-53 =-56n 2+56n +20n =-56n 2+1256n=-56(n 2-25n )=-56⎝⎛⎭⎫n -2522+3 12524. 故当n =12或n =13时,S n 最大,最大值为S 12=S 13=130.——能力提升类——12.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且a 21=a 213,则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取最大值时的项数n 是( D )A .5B .6C .5或6D .6或7解析:因为d <0,所以数列{a n }为递减数列,又a 21=a 213,所以a 1=-a 13,且a 1>0,a 13<0,即a 1+a 13=2a 7=0,所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取最大值时的项数n 是6或7.13.{a n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S n 为其前n 项和,S 6>S 7>S 5,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C )A .d <0B .S 11>0C .S 12<0D .S 13<0解析:S 6>S 7>S 5,则d <0,a 6>0且a 7<0, 所以S 11=11(a 1+a 11)2=11×2a 62>0,S 13=13(a 1+a 13)2=13×2a 72<0, 而S 12=12(a 1+a 12)2=6(a 6+a 7)无法判断大于0或小于0.14.设等差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T n ,若对任意自然数n 都有S n T n =2n -34n -3,则a 9b 5+b 7+a 3b 8+b 4=1941. 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a 9b 5+b 7+a 3b 8+b 4=a 92b 6+a 32b 6=2a 62b 6=a 6b 6,又S 11=11a 6,T 11=11b 6,所以a 6b 6=11a 611b 6=S 11T 11=2×11-34×11-3=1941.所以a 9b 5+b 7+a 3b 8+b 4=1941.15.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点(n ,S n )均在函数y =32x 2-12x 的图象上.(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3a n a n +1,T n 是数列{b n }的前n 项和,求使得T n <m20对所有n ∈N *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 .解:(1)由题意知S n =32n 2-12n .当n ≥2时,a n =S n -S n -1=3n -2; 当n =1时,a 1=1,适合上式. ∴a n =3n -2.(2)由(1)得b n=3a n a n+1=3(3n-2)(3n+1)=13n-2-13n+1,∴T n=b1+b2+…+b n=1-14+14-17+…+13n-2-13n+1=1-13n+1<1,则要使T n<m20对所有n∈N*都成立,只需m20≥1,∴m≥20,∴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m的值为20.。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学案(二)
高中数学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学案新人教A 版必修5学习目标1. 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2. 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3. 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公式研究n S 的最大(小)值.学习重难点1.重点: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研究应用2.难点:前 n 项和的公式n S 的最值.一、课前预习习1: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求5S .习2: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1a =,511a =,求和8S .二、新课探究 ※ 学习探究问题:如果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S pn qn r =++,其中p 、q 、r 为常数,且0p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 试一试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为212n S n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变式: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为212343n S n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小结:数列通项n a 和前n 项和n S 关系为: n a =11(1)(2)nn S n S S n -=⎧⎨-≥⎩,由此可由n S 求n a .例2 已知等差数列2454377,,,....的前n 项和为n S ,求使得n S 最大的序号n 的值.变式: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小结: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大(小)值的求法.(1)利用n a : 当n a >0,d <0,前n 项和有最大值,可由n a ≥0,且1n a +≤0,求得n 的值; 当n a <0,d >0,前n 项和有最小值,可由n a ≤0,且1n a +≥0,求得n 的值(2)利用n S :由21()22n d dS n a n =+-,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大(小)值时n 的值.※ 模仿练习练1. 已知232n S n n =+,求数列的通项n a .练2. 有两个等差数列2,6,10,…,190及2,8,14,…200,由这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求这个新数列的各项之和.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 数列通项n a 和前n 项和n S 关系;2. 等差数列前项和最大(小)值的两种求法. ※ 知识拓展等差数列奇数项与偶数项的性质如下:1°若项数为偶数2n ,则: S S nd 偶奇-=;1(2)n n S an S a +≥奇偶=;2°若项数为奇数2n +1,则: 1n S S a +奇偶-=;1n S na +=偶;1(1)n S n a ++奇=;1S n S n +偶奇=. 当堂检测1. 下列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是( ).A. 2n a n =B. 21n S n =+C. 221n S n =+D. 22n S n n =-2. 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590S =,那么8a =( ). A. 3 B. 4 C. 6 D. 123. 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 A. 70 B. 130 C. 170 D. 2104. 在小于100的正整数中共有 个数被7除余2,这些数的和为 .5. 在等差数列中,公差d =12,100145S =,则13599...a a a a ++++= .课后作业1. 在项数为2n +1的等差数列中,所有奇数项和为165,所有偶数项和为150,求n 的值.2. 等差数列{n a },10a <,912S S =,该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小?课后反思。
推荐-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2.3.2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与应用
=nd;若项数为2n-1(n∈N*),则S2n-1=(2n-1)an(an为中间项),且S奇-S偶
=an,S偶∶S奇=(n-1)∶n.
(3)设{an},{bn}均为等差数列,An 为数列{an}的前 n 项和,Bn 为数列{bn}
的前 n 项和,则������������������������ = ������������22������������--11.
S6=
.
解析:(1)设公差为d,由题意得S偶-S奇=30-15=5d,故d=3.
(2)∵S2,S4-S2,S6-S4成等差数列,
∴4+(S6-9)=2×5,∴S6=15.
答案:(1)C (2)15
首页
X新知导 I学NZHI DAOXUE
D答疑解惑 A YI JIE 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3
即当 n≤34 时,an>0;
当 n≥35 时,an<0.
首页
X新知导 I学NZHI DAOXUE
D答疑解惑 A YI JIE 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1)当 n≤34 时,
Tn=|a1|+|a2|+…+|an|=a1+a2+…+an=Sn=-32n2+2025n. (2)当 n≥35 时,
分析解答本题可用多种方法,根据S17=S9找出a1与d的关系,转化 为Sn的二次函数求最值,也可以用通项公式找到通项的变号点,再 求解.
首页
X新知导 I学NZHI DAOXUE
D答疑解惑 A YI JIE HUO
D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5数学学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是什么?通常用什么符号表示?(2)能否根据首项、末项与项数求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能否根据首项、公差与项数求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新知初探]1.数列的前n项和对于数列{a n},一般地称a1+a2+…+a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用S n表示,即S n=a1+a2+…+a n.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已知量首项,末项与项数首项,公差与项数选用公式S n=n a1+a n2S n=na1+n n-12d[小试身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数列的前n项和就是指从数列的第1项a1起,一直到第n项a n所有项的和( )(2)a n=S n-S n-1(n≥2)化简后关于n与a n的函数式即为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3)在等差数列{a n}中,当项数m为偶数2n时,则S偶-S奇=a n+1( )解析:(1)正确.由前n项和的定义可知正确.(2)错误.例如数列{a n}中,S n=n2+2.当n≥2时,a n=S n-S n-1=n2-(n-1)2=2n-1.又∵a1=S1=3,∴a1不满足a n=S n-S n-1=2n-1,故命题错误.(3)错误.当项数m为偶数2n时,则S偶-S奇=nd.预习课本P42~45,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答案:(1)√ (2)× (3)×2.等差数列{a n }中,a 1=1,d =1,则S n 等于( ) A .n B .n (n +1) C .n (n -1)D.n n +12解析:选 D 因为a 1=1,d =1,所以S n =n +n n -12×1=2n +n 2-n 2=n 2+n 2=n n +12,故选D.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12,S 4=20,则S 6等于( )A .16B .24C .36D .48解析:选D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 由已知得4a 1+4×32d =20,即4×12+4×32d =20,解得d =3,∴S 6=6×12+6×52×3=3+45=48.4.在等差数列{a n }中,S 4=2,S 8=6,则S 12=________.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S 4,S 8-S 4,S 12-S 8成等差数列,所以2(S 8-S 4)=S 4+(S 12-S 8),S 12=3(S 8-S 4)=12.答案:1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有关计算[典例] 已知等差数列{a n }.(1)a 1=56,a 15=-32,S n =-5,求d 和n ;(2)a 1=4,S 8=172,求a 8和d .[解] (1)∵a 15=56+(15-1)d =-32,∴d =-16.又S n =na 1+n n -12d =-5,解得n =15或n =-4(舍). (2)由已知,得S 8=8a 1+a 82=84+a 82=172, 解得a 8=39,又∵a 8=4+(8-1)d =39,∴d =5.等差数列中的基本计算(1)利用基本量求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中有五个量a 1,d ,n ,a n 和S n ,这五个量可以“知三求二”.一般是利用公式列出基本量a 1和d 的方程组,解出a 1和d ,便可解决问题.解题时注意整体代换的思想.(2)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解题: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若m +n =p +q (m ,n ,p ,q ∈N *),则a m +a n =a p +a q ,常与求和公式S n =n a 1+a n2结合使用.[活学活用]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 2=3,a 8=11,则S 9等于( ) A .13 B .35 C .49D .63解析:选D ∵{a n }为等差数列,∴a 1+a 9=a 2+a 8, ∴S 9=9a 2+a 82=9×142=63.已知S n 求a n 问题[典例]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2+n +2.(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判断{a n }是否为等差数列? [解] (1)∵S n =-2n 2+n +2, ∴当n ≥2时,S n -1=-2(n -1)2+(n -1)+2=-2n 2+5n -1, ∴a n =S n -S n -1=(-2n 2+n +2)-(-2n 2+5n -1) =-4n +3.又a 1=S 1=1,不满足a n =-4n +3,∴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1,n =1,-4n +3,n ≥2.(2)由(1)知,当n ≥2时,a n +1-a n =[-4(n +1)+3]-(-4n +3)=-4,但a 2-a 1=-5-1=-6≠-4,∴{a n }不满足等差数列的定义,{a n }不是等差数列.(1)已知S n 求a n ,其方法是a n =S n -S n -1(n ≥2),这里常常因为忽略条件“n ≥2”而出错. (2)在书写{a n }的通项公式时,务必验证n =1是否满足a n (n ≥2)的情形.如果不满足,则通项公式只能用a n =⎩⎪⎨⎪⎧S 1,n =1,S n -S n -1,n ≥2表示.[活学活用]1.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n 2,则( ) A .a n =2n +1 B .a n =-2n +1 C .a n =-2n -1D .a n =2n -1解析:选B 当n =1时,a 1=S 1=-1;n ≥2时,a n =S n -S n -1=-n 2+(n -1)2=-2n +1,此时满足a 1=-1.综上可知a n =-2n +1.2.已知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根据条件求a n . (1)S n =2n 2+3n +2;(2)S n =3n-1.解:(1)当n =1时,a 1=S 1=7,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2+3n +2)-[2(n -1)2+3(n -1)+2]=4n +1,又a 1=7不适合上式,所以a n =⎩⎪⎨⎪⎧7,n =1,4n +1,n ≥2.(2)当n =1时,a 1=S 1=2,当n ≥2时,a n =S n -S n -1=(3n-1)-(3n -1-1)=2×3n -1,显然a 1适合上式,所以a n =2×3n -1(n ∈N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性质[典例] (1)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为30,前2n 项的和为100,则它的前3n 项的和为( ) A .130 B .170 C .210D .260(2)等差数列{a n }共有2n +1项,所有的奇数项之和为132,所有的偶数项之和为120,则n 等于________.(3)已知{a n },{b n }均为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分别为S n ,T n ,且S n T n =2n +2n +3,则a 5b 5=________.[解析] (1)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S n ,S 2n -S n ,S 3n -S 2n 成等差数列.所以S n +(S 3n -S 2n )=2(S 2n -S n ), 即30+(S 3n -100)=2(100-30), 解得S 3n =210.(2)因为等差数列共有2n +1项,所以S 奇-S 偶=a n +1=S 2n +12n +1,即132-120=132+1202n +1,解得n =10.(3)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a 5b 5=a 1+a 92b 1+b 92=a 1+a 92×9b 1+b 92×9=S 9T 9=2×9+29+3=53. [答案] (1)C (2)10 (3)5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常用的性质(1)等差数列的依次k 项之和,S k ,S 2k -S k ,S 3k -S 2k …组成公差为k 2d 的等差数列.(2)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an 2+bn (a ,b 为常数)⇔数列⎩⎨⎧⎭⎬⎫S n n 为等差数列.(3)若S 奇表示奇数项的和,S 偶表示偶数项的和,公差为d , ①当项数为偶数2n 时,S 偶-S 奇=nd ,S 奇S 偶=a na n +1; ②当项数为奇数2n -1时,S 奇-S 偶=a n ,S 奇S 偶=n n -1. [活学活用]1.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4=8,S 8=20,则a 11+a 12+a 13+a 14=( ) A .18 B .17 C .16D .15解析:选A 设{a n }的公差为d ,则a 5+a 6+a 7+a 8=S 8-S 4=12,(a 5+a 6+a 7+a 8)-S 4=16d ,解得d =14,a 11+a 12+a 13+a 14=S 4+40d =18.2.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2n +1,其前n 项和为S n ,则数列⎩⎨⎧⎭⎬⎫S n n 的前10项和为________.解析:因为a n =2n +1,所以a 1=3, 所以S n =n 3+2n +12=n 2+2n ,所以S n n=n +2,所以⎩⎨⎧⎭⎬⎫S n n 是公差为1,首项为3的等差数列,所以前10项和为3×10+10×92×1=75.答案:7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最值问题[典例]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25,S 17=S 9,求前n 项和S n 的最大值. [解] 由S 17=S 9,得25×17+17×17-12d =25×9+9×9-12d ,解得d =-2, [法一 公式法]S n =25n +n n -12×(-2)=-(n -13)2+169.由二次函数性质得,当n =13时,S n 有最大值169. [法二 邻项变号法]∵a 1=25>0,由⎩⎪⎨⎪⎧a n =25-2n -1≥0,a n +1=25-2n ≤0,得⎩⎪⎨⎪⎧n ≤1312,n ≥1212,即1212≤n ≤1312.又n ∈N *,∴当n =13时,S n 有最大值169.求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S n 的最值的解题策略(1)将S n =na 1+n n -12d =d 2n 2+⎝ ⎛⎭⎪⎫a 1-d 2n 配方,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借助函数单调性来解决.(2)邻项变号法:当a 1>0,d <0时,满足⎩⎪⎨⎪⎧ a n ≥0,a n +1≤0的项数n 使S n 取最大值.当a 1<0,d >0时,满足⎩⎪⎨⎪⎧a n ≤0,a n +1≥0的项数n 使S n 取最小值.[活学活用]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若a 11a 10<-1,且它的前n 项和S n 有最大值,那么当S n 取得最小正值时,n =( )A .11B .17C .19D .21解析:选C ∵S n 有最大值,∴d <0,则a 10>a 11,又a 11a 10<-1,∴a 11<0<a 10,a 10+a 11<0,S 20=10(a 1+a 20)=10(a 10+a 11)<0,S 19=19a 10>0,∴S 19为最小正值.故选C.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3n ,则{a n }的前n 项和S n 等于( ) A .-32n 2+n2B .-32n 2-n2C.32n 2+n 2D.32n 2-n 2解析:选A ∵a n =2-3n ,∴a 1=2-3=-1,∴S n =n -1+2-3n2=-32n 2+n2.2.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7>0,a 8<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S 7<S 8 B .S 15<S 16 C .S 13>0D .S 15>0解析:选 C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及求和公式得,S 13=13a 1+a 132=13a 7>0,S 15=15a 1+a 152=15a 8<0,故选C.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9,S 6=36,则a 7+a 8+a 9等于( ) A .63 B .45 C .36D .27解析:选B ∵a 7+a 8+a 9=S 9-S 6,而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S 3,S 6-S 3,S 9-S 6构成等差数列,所以S 3+(S 9-S 6)=2(S 6-S 3),即a 7+a 8+a 9=S 9-S 6=2S 6-3S 3=2×36-3×9=45.4.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7a 5+5a 9=0,且a 9>a 5,则S n 取得最小值时n 的值为( )A .5B .6C .7D .8解析:选B 由7a 5+5a 9=0,得a 1d =-173.又a 9>a 5,所以d >0,a 1<0.因为函数y =d 2x 2+⎝⎛⎭⎪⎫a 1-d 2x 的图象的对称轴为x =12-a 1d =12+173=376,取最接近的整数6,故S n 取得最小值时n 的值为6.5.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5a 3=59,则S 9S 5等于( )A .1B .-1C .2D.12解析:选A S 9S 5=92a 1+a 952a 1+a 5=9×2a 55×2a 3=9a 55a 3=95×59=1. 6.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n 2+Bn ,则该数列的公差为________. 解析: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n 2+Bn ,所以当n ≥2时,a n =S n -S n -1=An 2+Bn -A (n -1)2-B (n -1)=2An +B -A ,当n =1时满足,所以d =2A .答案:2A7.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m =-2,S m +1=0,S m +2=3,则m =________. 解析:因为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所以数列⎩⎨⎧⎭⎬⎫S n n 是等差数列,所以S m m +S m +2m +2=2S m +1m +1,即-2m +3m +2=0,解得m =4. 答案:48.设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之和为44,偶数项之和为33,则这个数列的中间项是________,项数是________.解析:设等差数列{a n }的项数为2n +1,S 奇=a 1+a 3+…+a 2n +1=n +1a 1+a 2n +12=(n +1)a n +1,S 偶=a 2+a 4+a 6+…+a 2n =n a 2+a 2n2=na n +1,所以S 奇S 偶=n +1n =4433,解得n =3,所以项数2n +1=7, S 奇-S 偶=a n +1,即a 4=44-33=11为所求中间项.答案:11 79.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log 2(S n +1)=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S n +1=2n +1,则S n =2n +1-1.当n =1时,a 1=S 1=3, 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1-1)-(2n -1)=2n,又当n =1时,3≠21,故a n =⎩⎪⎨⎪⎧3,n =1,2n,n ≥2.10.在等差数列{a n }中,S n 为其前n 项的和,已知a 1+a 3=22,S 5=45. (1)求a n ,S n ;(2)设数列{S n }中最大项为S k ,求k .解:(1)由已知得⎩⎪⎨⎪⎧2a 2=22,5a 3=45, 即⎩⎪⎨⎪⎧a 2=11,a 3=9,所以⎩⎪⎨⎪⎧a 1=13,d =-2,所以a n =-2n +15,S n =-n 2+14n .(2)由a n ≥0可得n ≤7,所以S 7最大,k =7.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S 4=40,S n =210,S n -4=130,则n =( ) A .12 B .14 C .16D .18解析:选B 因为S n -S n -4=a n +a n -1+a n -2+a n -3=80,S 4=a 1+a 2+a 3+a 4=40,所以4(a 1+a n )=120,a 1+a n =30,由S n =n a 1+a n2=210,得n =14.2.在等差数列{a n }中,S n 是其前n 项和,且S 2 011=S 2 014,S k =S 2 009,则正整数k 为( ) A .2 014 B .2 015 C .2 016D .2 017解析:选C 因为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所以由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及S 2 011=S 2 014,S k =S 2 009,可得2 011+2 0142=2 009+k 2,解得k =2 016.故选C. 3.已知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1<0,2S 21+S 25=0,则S n 取最小值时,n 的值为( )A .11B .12C .13D .14解析:选A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2S 21+S 25=0得,67a 1+720d =0,又d >0,∴67a 11=67(a 1+10d )=67a 1+670d <0,67a 12=67(a 1+11d )=67a 1+737d >0,即a 11<0,a 12>0.故选A.4.已知等差数列{a n }和{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A n 和B n ,且A n B n =7n +45n +3,则使得a n b n为整数的正整数n 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解析:选D ∵a n b n =a 1+a 2n -12b 1+b 2n -12=a 1+a 2n -122n -1b 1+b 2n -122n -1=A 2n -1B 2n -1=72n -1+452n -1+3=14n +382n +2=7+12n +1,∴当n 取1,2,3,5,11时,符合条件,∴符合条件的n 的个数是5. 5.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0,a 203+a 204>0,a 203·a 204<0,则使前n 项和S n <0的最大自然数n 是________.解析:由a 203+a 204>0⇒a 1+a 406>0⇒S 406>0,又由a 1<0且a 203·a 204<0,知a 203<0,a 204>0,所以公差d >0,则数列{a n }的前203项都是负数,那么2a 203=a 1+a 405<0,所以S 405<0,所以使前n 项和S n <0的最大自然数n =405.答案:4056.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4≤4,S 5≥15,则a 4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S 4=2(a 1+a 4)≤4⇒2a 3-d ≤2,S 5=5a 3≥15⇒a 3≥3.因为2a 3-d ≤2,所以d -2a 3≥-2,又因为a 3≥3,所以2a 3≥6,所以d ≥4,所以a 4=a 3+d ≥7,所以a 4的最小值为7.答案:7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前n 项和为S n ,且a 2a 3=45,S 4=28.(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b n =S n n +c (c 为非零常数),且数列{b n }也是等差数列,求c 的值. 解:(1)∵S 4=28,∴a 1+a 4×42=28,a 1+a 4=14,a 2+a 3=14,又a 2a 3=45,公差d >0,∴a 2<a 3,∴a 2=5,a 3=9,∴⎩⎪⎨⎪⎧ a 1+d =5,a 1+2d =9,解得⎩⎪⎨⎪⎧ a 1=1,d =4,∴a n =4n -3. (2)由(1),知S n =2n 2-n ,∴b n =S n n +c =2n 2-n n +c, ∴b 1=11+c ,b 2=62+c ,b 3=153+c . 又{b n }也是等差数列,∴b 1+b 3=2b 2,即2×62+c =11+c +153+c, 解得c =-12(c =0舍去).8.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23,a 25=-22.(1)数列{a n }前多少项和最大?(2)求{|a n |}的前n 项和S n .解:(1)由⎩⎪⎨⎪⎧ a 1+9d =23,a 1+24d =-22,得⎩⎪⎨⎪⎧ a 1=50,d =-3,∴a n =a 1+(n -1)d =-3n +53.令a n >0,得n <533, ∴当n ≤17,n ∈N *时,a n >0; 当n ≥18,n ∈N *时,a n <0,∴{a n }的前17项和最大.(2)当n ≤17,n ∈N *时,|a 1|+|a 2|+…+|a n |=a 1+a 2+…+a n =na 1+n n -12d =-32n 2+1032n .当n ≥18,n ∈N *时,|a 1|+|a 2|+…+|a n |=a 1+a 2+…+a 17-a 18-a 19-…-a n =2(a 1+a 2+…+a 17)-(a 1+a 2+…+a n )=2⎝ ⎛⎭⎪⎫-32×172+1032×17-⎝ ⎛⎭⎪⎫-32n 2+1032n =32n 2-1032n +884. ∴S n =⎩⎪⎨⎪⎧ -32n 2+1032n ,n ≤17,n ∈N *,32n 2-1032n +884,n ≥18,n ∈N *.。
【数学】2.3.2《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课件(新人教A必修5)
2.已知an 1024 lg 21 n , 2 0.3010),n N ,问: (lg
中,S n为前n项和,公差d 2 3.在等差数列 an
且S 4 1 ,求:a17 a18 a19 a20的值
?
1 1、已知数列a n 且a n 0,n N ,前n项的和s n 满足s n (a n 4) 2 8 ( )求该数列的通项,并 1 判断该数列是否为等差 数列
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a1 0, 公差d 0时,前n项和S n 有最大值
1、利用S n:S n d n 2 (a1 d )n.借助二次函数最值问题 2 2
2、利用 an:借助通项公式 an的正负情况与前 n项和S n的 变化情况, an 0且an 1 0
二.等差数列a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首项a1 0, 公差d 0时,前n项和S n 有最小值
例1:已知数列an 的前n项和为S n n 2 1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 2 并判断这个数列是等差 数列吗?如果是,它的 首项与公差各是多少?
解:根据 Sn a1 a2 an 1 an与Sn 1 a1 a2 an 1 (n1)
1 (2)若有bn a n 30,求数列bn 的前n项和Tn的最值与此时的n值。 2
练习2:已知数列an 的前n项的和为: S n 1 n 2 2 n 3, 4 3 求数列通项公式。
解:根据 S n 1 n 2 2 n 3与S n 1 1 (n 1) 2 2 (n 1) 3(n1) 4 3 4 3
所以数列an 的通项公式为: an 2n 1 2
由此题,如何通过 数列前n项和来求 数列通项公式?
2017-2018年度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讲义 新人教A版必修5
[例 4] 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9,a4+a7=0.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当 n 为何值时,数列{an}的前 n 项和取得最大值. 【思路点拨】
跟踪训练 2 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2n2+n+2. (1)求{an}的通项公式; (2)判断{an}是否为等差数列?
解析:(1)因为 Sn=-2n2+n+2, 所以当 n≥2 时,Sn-1=-2(n-1)2+(n-1)+2 =-2n2+5n-1,
所以 an=Sn-Sn-1 =(-2n2+n+2)-(-2n2+5n-1)
A.138
B.135
C.95
D.23
解析:由 a2+a4=4,a3+a5=10,可得 d=3,a1=-4. 所以 S10=-40+10× 2 9×3=95. 答案:C
3.(教材同类改编)等差数列{an}中,d=2,an=11,Sn=35, 则 a1 等于( )
A.5 或 7 B.3 或 5 C.7 或-1 D.3 或-1
令 an≥0,则 11-2n≥0,解得 n≤121. ∵n∈N+,∴n≤5 时,an>0,n≥6 时,an<0. ∴S5 最大.
方法归纳,
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Sn 的最值有两种方法: (1)通项法 ①当 a1>0,d<0 时,{an}只有前面的有限项为非负数,从某 项开始其余所有项均为负数,所以由am≥0, am+1≤0 可得 Sn 的最大值为 Sm;②当 a1<0,d>0 时,{an}只有前面的有限项为负 数,从某项开始其余所有项均为非负数,所以由
=-4n+3.
又 a1=S1=1,不满足 an=-4n+3,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第10课时《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与应用》
【练习 2】 在等差数列{an}中,a1=25,S17=S9,求 Sn 的最大值.
解:解法一:利用前 n 项和公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 由 S17=S9,得 25×17+127×(17-1)d=25×9+92×(9-1)d, 解得 d=-2. ∴Sn=25n+n2(n-1)(-2)=-(n-13)2+169.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当 n=13 时,Sn 有最大值 169.
法三:因为等差数列前 n 项和 Sn=an2+bn=a·nn+ba,根据已知, 可令 An=(7n+2)kn,Bn=(n+3)kn.
∴a5=A5-A4 =(7×5+2)k×5-(7×4+2)k×4=65k,
b5=B5-B4=(5+3)k×5-(4+3)k×4=12k.
∴ab55=6152kk=6152. 法四:由AB22nn--11=abnn,有ba55=AB99=7×9+9+3 2=6152.
解法二:由解法一,得 d=-2. ∵a1=25>0,
由aann=+1=252-5-2n2-n≤10≥,0, 得nn≤≥11321212
.
∴当 n=13 时,Sn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S13=13×25+13×2 12×(-
2)=169.
解法三:由 S17=S9,得 a10+a11+…+a17=0, 而 a10+a17=a11+a16=a12+a15=a13+a14, 故 a13+a14=0. 由解法一,得 d=-2<0,a1>0, ∴a13>0,a14<0. 故 n=13 时,Sn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S13=13×25+13×2 12×(-
高中数学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三维目标教案(第1课时) 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三维目标教案(第1课时) 新人教A 版必修5授课类型:新授课(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n 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 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小故事”: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老师说: “现在给大家出道题目:1+2+…100=?”过了两分钟,正当大家在: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回答说: “1+2+3+…+100=5050。
教师问:“你是如何算出答案的?高斯回答说:因为1+100=101;2+99=101;…50+51=101,所以101×50=505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作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敢于思考,所以他能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和寻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2)该故事还告诉我们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这就是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倒序相加”法。
Ⅱ.讲授新课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1n n a a n S += 证明: n n n a a a a a S +++++=-1321 ①1221a a a a a S n n n n +++++=-- ②①+②:)()()()(223121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S ++++++++=--∵ =+=+=+--23121n n n a a a a a a ∴)(21n n a a n S += 由此得:2)(1n n a a n S +=从而我们可以验证高斯十岁时计算上述问题的正确性2.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2)1(1dn n na S n -+=用上述公式要求n S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n a a n ,,1 但d n a a n )1(1-+= 代入公式1即得: 2)1(1dn n na S n -+= 此公式要求n S 必须已知三个条件:d a n ,,1 (有时比较有用)[范例讲解]课本P49-50的例1、例2、例3由例3得与n a 之间的关系:由n S 的定义可知,当n=1时,1S =1a ;当n ≥2时,n a =n S -1-n S , 即n a =⎩⎨⎧≥-=-)2()1(11n S S n S n n .Ⅲ.课堂练习课本P52练习1、2、3、4Ⅳ.课时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1n n a a n S +=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2)1(1dn n na S n -+=Ⅴ.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授后记。
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3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
时,易忽略验证第一项.
[活学活用] 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1,a3=-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an}的前 k 项和 Sk=-35,求 k 的值. 解:(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则 an=a1+(n-1)d. 由 a1=1,a3=-3 可得 1+2d=-3.解得 d=-2. 从而,an=1+(n-1)×(-2)=3-2n. (2)由(1)可知 an=3-2n.所以 Sn=n1+23-2n=2n- n2.进而由 Sk=-35,可得 2k-k2=-35. 又 k∈N*,故 k=7 为所求.
归纳小结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已知量 首项,末项与项数 首项,公差与项数
选用 公式
Sn=na12+an
Sn=na1+nn2-1d
[化解疑难]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特点
(1)两个公式共涉及到 a1,d,n,an 及 Sn 五个基本量,它 们分别表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通项和前 n 项和.
[答案] B
(2)[解] ∵数列{an}为等差数列, ∴S10,S20-S10,S30-S20,…,S110-S100 也成等差数列. 设其公差为 D,则 S10+(S20-S10)+(S30-S20)+…+(S100 -S90)=S100,
即 10S10+10×2 9×D=S100=10. 又∵S10=100,代入上式,得 D=-22, ∴S110-S100=S10+(11-1)×D=100+10×(- 22)=-120, ∴S110=-120+S100=-110.
答案:104
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第3节《等差数列前n项数和》(第2课时)教案
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第3节《等差数列前n项数和》(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项和的公式研究。
2、通过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应用,体会数学的逻辑性3、通过有关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性质.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性质及函数与方程的思路.三. 教法、学法本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教师的教法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的引导.学生的学法突出探究、发现与交流.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为六个教学环节:(如下图)前,那么这个数列一探究点1.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 和S n 求a n例1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 S n =n 2+12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 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解 根据S n =a 1+a 2+…+a n -1+a n 与S n -1=a 1+a 2+…+a n -1(n >1), 可知,当n >1时,a n =S n -S n -1=n 2+12n-[(n -1)2+12(n -1)]=2n -12①当n =1时,a 1=S 1=12+12×1=32,也满足①式.∴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2.由此可见:数列{a n }是以3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探究点二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 思考1 将等差数列前n 项和 S n =na 1+n n -2d 变形为S n 关于n的函数后,该函数是怎样的函数?为什么?答 由于S n =na 1+nn -2d =d 2n 2+(a 1-d2)n ,所以当d ≠0时,S n 为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思考2 类比二次函数的最值情况,等差数列的S n 何时有最大值?何时有最小值?答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出:当d >0时,S n 有最小值;当d <0时,S n 有最大值;且n 取最接近对称轴的正整数时,S n 取到最值.另外,数列作为特殊的函数,则有(1)若a 1>0,d <0,则数列的前面若干项为正项(或0),所以将这些项相加即得{S n }的最大值.(2)若a 1<0,d >0,则数列的前面若干项为负项(或0),所以将这些项相加即得{S n }的最小值;特别地,若a 1>0,d >0,则S 1是{S n }的最小值;若a 1<0,d <0,则S 1是{S n }的最大值.例2 已知等差数列5,427,347,…的前n 项和为S n ,求使得S n 最大的序号n 的值.解 由题意知,等差数列5,427,347,…的公差为-57,所以S n =5n +n n -2(-57)=-514(n -152)2+1 12556. 于是,当n 取与152最接近的整数即7或8时,S n 取最大值.另解:a n =a 1+(n -1)d =5+(n -1)×⎝⎛⎭⎫-57=-57n +407.a n =-57n +407≤0,解得n ≥8,即a 8=0,a 9<0.所以和是从第9项开始减小,而第8项为0,所以前7项或前8项和最大.反思与感悟:在-1)2+12(n -1)+1]=2n -12.当n =1时代入a n =2n -12得a 1=23≠25. ∴a n ={)2(212)1(25≥-=n n n .2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n =2n -14,试用两种方法求该数列前n 项和S n 的最小值.解 方法一 ∵a n =2n -14,∴a 1=-12,d =2.∴a 1<a 2<…<a 6<a 7=0<a 8<a 9<….∴当n =6或n =7时, S n 取到最小值.易求S 6=S 7=-42,∴(S n )min =-42.方法二 ∵a n =2n -14,∴a 1=-12. ∴S n =na 1+a n 2=n 2-13n =⎝⎛⎭⎫n -1322-1694.∴当n =6或n =7时,S n 最小,且(S n )min =-42.列,该数列的。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人教A版高中数学目录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2椭圆2.3双曲线2.4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变化率与导数1.2导数的计算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定积分的概念1.6微积分基本定理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3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3-2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4-3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参数方程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选修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选修4-7第一讲优选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选修4-9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高中人教版(B)教材目录介绍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3.3 幂函数3.4 函数的应用(Ⅱ)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2.2 直线方程2.3 圆的方程2.4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概率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必修五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 基本不等式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2.2 排序不等式2.3 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 数学归纳法原理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2.3.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4-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 前n项和
1 2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2.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是 d,则 Sn=
������(������1+������������ ) 2
������(������1 +������������ ) 2
=
������ 6-2 2
53
= −5, 解得n=15.∴a15 =
=
8(4+������8 ) 2
= 172, 解得a8=39.
又 a8=4+(8-1)d=39,∴d=5. (3)由 ������������ = ������1 + (������-1)������, ������������ = ������������1 + ������ = 7, ������ = 5, 解方程组得 或 ������1 = 3 ������1 = -1.
-12-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 前n项和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M 目标导航
题型四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2)设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点
������
������������ ������, ������
D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变式训练1】 (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3· 2n+1,则 an= . 解析:当n=1时,a1=S1=7; 当n≥2时,an=Sn-Sn-1=3· 2n+1-3· 2n-1-1=3· 2n-3· 2n-1=3· 2n-1(21)=3· 2n-1. 当n=1时,不满足上式. 7,������ = 1, ∴an= 3· 2������ -1 ,������ ≥ 2. 7,������ = 1, 答案: 3· 2������ -1 ,������ ≥ 2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人教A版高中数学目录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 .1 集合2 .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 .2 函数及其表示1 .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三章概率3 .1 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三章不等式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 .2 对数函数2 .3 幂函数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 .2 古典概型3 .3 几何概型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 .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 4第一章三角函数1 .1 任意角和弧度制1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1 .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必修21 .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5 函数 y=Asin (ωx+ψ)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 .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1 .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用1 .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 3.4 基本不等式直观图1 .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第二章平面向量体积 2 .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 .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 .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基本概念2 .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 .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 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及其性质2 .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 .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3 .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第三章直线与方程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 .2 直线的方程必修 5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3 .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一章解三角形必修3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第二章圆锥曲线与第一章算法初步1 .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应用举例方程1 .2 基本算法语句1 .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1.3实习作业2.1椭圆2.2双曲线第二章统计2 .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第二章数列2.3抛物线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用第三章导数及其应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等差数列2 .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质量控制图2.4等比数列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1人教A版高中数学目录选修 2-12.6导数在研究函数中 1.3 导数在研究函数的应用中的应用第一章常用逻辑用2.7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1.4 生活中的优化问语举例题举例3.4命题及其关系3.3.2定积分的概念1.5充分条件与必要选修1-21.4微积分基本定理条件第一章统计案例 1.7 定积分的简单应1.3 简单的逻辑联结用词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2.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2.5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1 曲线与方程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 2.3 数学归纳法2.2 椭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2.3 双曲线证明3.3抛物线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三章数系的扩充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与复数的引入数的概念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的概念四则运算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3.2立体几何中的向选修2-3 量方法第一章计数原理第四章框图选修 2-21.1分类加法计数原4.1 流程图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第一章导数及其应4.2 结构图1.2 排列与组合用1.3二项式定理 1.1 变化率与导数1.2导数的计算2人教A版高中数学目录第二章随机变量及第二讲直线与圆的其分布位置关系选修 3-22.8离散型随机变量第三讲圆锥曲线性及其分布列质的探讨选修 3-3 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选修4-2 第一讲从欧氏几何3.5离散型随机变量看球面的均值与方差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球面上的距3.6正态分布离和角第二讲变换的复合第三章统计案例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3.3.3回归分析的基本第三讲逆变换与逆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矩阵第四讲球面三角形3.3.4独立性检验的基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第四讲变换的不变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选修3-1 选修4-3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第一讲早期的算术边角关系选修4-4 与几何第八讲欧氏几何与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古希腊数学非欧几何第二讲参数方程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选修 3-4第四讲平面解析几选修4-5 何的产生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一讲不等式和绝第五讲微积分的诞对值不等式生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第六讲近代数学两的基本方法巨星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第三讲柯西不等式第七讲千古谜题与排序不等式第八讲对无穷的深第四讲数学归纳法入思考选修 4-1证明不等式第九讲中国现代数第一讲相似三角形学的开拓与发展的判定及有关性质3人教 A 版高中数学目录2 .4 向量的应用 选修 4-6第二章 函数 2 .1 函数第一讲 整数的整除2 .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 .3 函数的应用(Ⅰ)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2 .4 函数与方程3 .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第二讲 同余与同余 3 .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方程和差化积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 (Ⅰ) 3 .1 指数与指数函数 程第三讲 一次不定方3 .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 .3 幂函数 3 .4 函数的应用(Ⅱ) 必修五 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第四讲 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必修二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1 .2 应用举例 第二章 数列1.1 空间几何体 2 .1 数列 1 .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 2 .2 等差数列 关系 2 .3 等比数列 选修 4-7第三章 不等式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第一讲 优选法 2 .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 本公式3 .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 .2 均值不等式第二讲试验设计初2 .2 直线方程 2 .3 圆的方程3 .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 法 步3 .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2 .4 空间直角坐标系3 .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必修三选修 4-8选修 4-9第一章 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 .2 基本算法语句1 .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 案例选修 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 1 .2 基本逻辑联结词1 .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一讲 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章 统计 2.1 随机抽样2 .2 用样本估计总体2 .3 变量的相关性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 .2 双曲线2 .3 抛物线第二讲 决策树方法第三章 概率 3 1 . 随机现象第三讲 风险型决策3 2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3 .1 导数3 .2 导数的运算 3 .3 导数的应用WORD格式.古典概型的敏感性分析33.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概率的应用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必修四选修 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一章基本初等函( Ⅱ)高中人教版(B)教材目录介绍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 .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1 .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 .1 向量的线性运算2 .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 .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选修 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 2 .基本不等式4WORD格式人教A版高中数学目录1 .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 .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 .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2 .2 排序不等式2 .3 平均值不等式( 选学)2 .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 数学归纳法原理3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5。
高中数学《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导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学习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2.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 【研讨互动 问题生成】 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 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 【合作探究 问题解决】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S pn qn r =++,其中p 、q 、r 为常数,且0p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2.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2)1(1dn n na S n -+=可化成式子:n )2d a (n2d S 12n -+=,当d ≠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点睛师例 巩固提高】例1. 一个等差数列前4项的和是24,前5项的和与前2项的和的差是27,求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2.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
【要点归纳 反思总结】1.前n 项和为2n S pn qn r =++,其中p 、q 、r 为常数,且0p ≠,一定是等差数列,该数列的首项是1a p q r =++; 公差是d=2p通项公式是111,12(),2n n n S a p q r n a S S pn p q n -==++=⎧=⎨-=-+≥⎩当时当时2.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1)当n a >0,d<0,前n 项和有最大值可由n a ≥0,且1+n a ≤0,求得n 的值。
当n a <0,d>0,前n 项和有最小值可由n a ≤0,且1+n a ≥0,求得n 的值。
(2)由n )2d a (n2d S 12n -+=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 的值【多元评价】自我评价: 小组成员评价: 小组长评价: 学科长评价: 学术助理评价: 【课后训练】1.在等差数列{a n }中,S m =S n ,则S m+n 的值为( ) (A )0 (B )S m +S n (C )2(S m +S n ) (D ))(21n m S S +2.在等差数列{a n }中,S 4=6,S 8=20,则S 1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002-992)+(982-972)+…+(42-32)+(22-12).
目
链
解析:(1)an=1+2+31+…+n
接
=n(n2+1)=2n1-n+1 1,
Sn=21-12+12-31+…+n1-n+1 1
=21-n+1 1=n2+n1.
ppt课件
(2)(1002-992)+(982-972)+…+(42-32)+(22-12)
ppt课件
题型2 求数列通项公式
例 2 已知 a1=3 且 an=Sn-1+2n(n≥2,n∈N*),求 an 及 Sn.
解析:∵an=Sn-Sn-1,an=Sn-1+2n(n≥2,n∈N*),
∴Sn-2Sn-1=2n,∴S2nn-S2nn--11=1(n≥2 且 n∈N*).
栏 目
链
设 bn=S2nn,则{bn}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199+195+…+7+3=(1992+3)×50
栏
目
=101×50=5 050.
链
接
点评: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裂成两项之差后求和,正负
项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使用此方法时必须搞清楚消去了哪些项,
保留了哪些项,一般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
ppt课件
1.Sn 是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bn=S1n,且 a3b3=12,S3+a15
=21.求数列{bn}的前 n 项和 Tn.
分析:因为 Tn←bn←Sn←an←a1,d,所以应确定{an}的首项及公
栏
差.
目
链
解析:设{an}的首项为 a,公差为 d,
接
则 a3=a+2d,a15=a+14d,
S3=3a+3d,b3=3a+1 3d,由已知得
(a+2d)×3a+1 3d=21, (3a+3d)+(a+14d)p=pt课21件.
2.3.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习题课)
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ppt课件
1.熟练应用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与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应用 问题.
2.会求与等差数列相关的一些简单最值问题.
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ppt课件
题型1 裂项法求和
例 1 求和:
(1)1+1+1 2+1+12+3+…+1+2+31+…+n;
接
∴bn=b1+n-1.
又∵b1=S21=a21=32,
∴S2nn=n+12,∴Sn=(2n+pp1t课)2件n-1.
解得ad==11,. 所以 an=n(n∈N*),
Sn=(1+2n)n,
栏
bn=n(n2+1)=2n1-n+1 1(n3 + … + bn = 2 11-21 + 2 12-31 + 2 13-14 + … +
2n-1 1-n1+2n1-n+1 1=21-n+1 1=n2+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