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居住环境与居家养老

合集下载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社会资本困境与培育研究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社会资本困境与培育研究

居家养老服务是当前国家积极发展的主流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是国家对老龄化问题积极应对的战略举措,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充分关切。

《“十三五”国家养老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发展目标,其中要求“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的比例不超过50%”,“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改革的目标确定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实践是公共服务领域中瞄准此目标的具体体现:国内多地的实践中政府供给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实现了供给模式的现代化,政府更多地扮演“购买者”而非“生产者”的角色,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创建阶段已经基本完成。

当前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实践主体主要为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且在具体运作中基层政府承担了更多责任①。

但是当前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却存在持续优化的难点,供给水平提升缓慢。

政府着眼于短期某一模式的创新,却忽视对居家养老服务长期发展动力的培育。

居家养老服务的直接“生产者”是社会组织,相关领域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是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得到优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倒逼政府不断提升供给水平的关键因素。

只有将相关领域社会组织活力提升到一个足够的高度,形成政府、社会与公众的良好互动局面,居家养老服务高质供给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在居家养老供给领域政府也可以更为省力高效。

而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本密切相关,社会组织活力增长是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领域社会资收稿日期:2019-04-17本刊网址·在线期刊:http :///jhxs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研究”(14BSH123)作者简介:王成,男,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助教;周玉萍,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社会资本困境与培育研究王成,周玉萍(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太原030024)摘要: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与老年人需求充分契合等特质,其要求社会组织是生产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主体。

社会化居家养老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社会化居家养老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老龄福利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

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化居家养老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一、社会化居家养老的概念社会化居家养老既不同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自然养老。

其基本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养老的方式看,是居家养老,它区别于机构养老,也就是说,老年人是在自己的家里养老,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二是从养老资源提供的主体看,居家养老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主要是来自社区的照顾。

社会化居家养老强调了社区照顾在居家养老中的作用。

简而言之,社会化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二、开展社会化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一)强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

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

我国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或者已经被核心家庭取代,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

对众多独生子女来说,将来对老人的赡养、照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如提供照顾所带来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等负担或压力以及照顾与工作之间的冲突等。

这些负担或压力非常之大,以至于如果没有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持,他们很难继续提供这种照顾。

供需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探析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供需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探析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供需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探析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人口结构的转变,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从供需视角出发,探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供需问题的现状近年来,龙泉驿区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无法跟上需求的增长。

一方面,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老年人居住环境没有良好的适应性;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

这导致养老服务的覆盖率不高,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二、问题分析1. 养老服务设施缺乏龙泉驿区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仅有的少量养老院床位数量有限,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此外,一些社区设施存在硬件设备老化的问题,不具备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

2. 养老服务人员数量不足龙泉驿区的养老服务人员供给不足。

社区养老服务岗位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导致人才流失。

缺乏专业养老护理人员和专业技能培训也是制约服务质量的因素之一。

三、对策探讨1.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设施的数量和品质。

可以通过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养老院建设,推动社区养老设施的发展。

此外,对现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硬件设备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2. 增加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加大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其待遇和发展空间,以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建立健全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机制,提供系统的职业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3.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

可以开展社区养老助理制度,培养一批懂养老、会照料的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社交陪伴。

同时,推广养老服务个性化定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养老服务方案。

4. 加强社区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加强社区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居民的联系渠道。

居家养老社会实践报告

居家养老社会实践报告

居家养老社会实践报告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居家养老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养老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居家养老的现状和实践情况,我参与了一个居家养老社会实践项目。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在实践中的观察和体验,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居家养老的发展。

一、实践背景和意义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自己的家中由家庭成员或专业养老人员提供的养老服务。

相对于养老院等机构化养老方式,居家养老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老年人可以在亲人和熟悉的环境中度过晚年,可以维持家庭纽带的连结;其次,居家养老可以提供个性化的照顾和陪护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最后,居家养老对于社区和家庭来说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可以减轻养老机构的压力。

二、实践过程与观察结果在实践中,我选择了两位居家养老的对象进行访问和观察。

第一位是我的外婆,她已经年过八旬,居住在市区的老房子中。

第二位是一位陌生的居家养老对象,通过社区的登记信息进行了联系。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观察,我得到了以下的观察结果。

1. 照顾与陪伴:居家养老的重点在于照顾和陪伴老人。

家庭成员的关爱和陪伴是老人能够在家中愉快生活的重要因素。

定期陪伴和关心老人的生活,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和快乐感。

2. 专业服务:一些老人家庭并不具备提供全面养老服务的条件,此时他们需要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的帮助。

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提供康复护理、心理慰藉和日常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服务,给予老人全方位的照顾。

3. 社区支持:社区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养老服务来支持居家养老的发展。

包括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组织健康讲座、主题活动等,让老人有更多的社交机会和参与感。

三、问题与建议尽管居家养老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基于观察和访谈的结果,我提出以下的建议,以便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的质量和可行性。

1. 设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需要一定程度的监管。

政府和社区应该建立相关的机制,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进行资质认证和日常监管,确保他们提供的服务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居家养老分析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居家养老分析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居家养老分析刘益梅【摘要】China is right now a country with the biggest elderly population which is growing fast .The coming of the graying society is making the caring of the aged a great challenge .With the weakening of tra-ditional family care and institutional care ,as the living space of the elderly citizens ,communities are sup-posed to put on the task ,especially with its natural geographic advantages .The study aims to study com-munity-service-aided home care of the elder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participation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很快的国家。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养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逐渐弱化的情况下,作为老年人的聚居地和生活空间,社区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社区居家养老,对于解决居家养老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6页(P56-61)【关键词】社会资本;社区居家养老;作用【作者】刘益梅【作者单位】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上海 200235; 上海商学院国际移民所,上海2002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并且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很快的国家。

居家养老实施后的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居家养老实施后的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居家养老实施后的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以下将对居家养老实施后的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一、经济效益:1.减少社会养老服务成本:居家养老可以通过提供家庭护理、日常生活照料等服务,减少老年人住院和养老院的需求,降低社会养老服务的成本。

相比之下,居家养老需要低得多的资金投入,并且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家庭资源,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2.促进就业增长:居家养老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就业领域,需要大量的护理人员、康复师、社工等服务人员。

居家养老的实施将推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增长,缓解失业问题。

3.激发消费需求:随着居家养老的普及,老年人对各类养老用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

这将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激发消费需求,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4.提高老年人经济地位:居家养老可以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和安全的家庭环境中生活,降低生活成本。

老年人可以减少对子女的经济依赖,更好地保护和使用自己的财产,提高经济地位。

这将增强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带动消费增长。

二、社会效益:1.保护老年人的尊严和独立性:居家养老可以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和舒适的家庭环境中生活,保护他们的尊严和独立性。

老年人可以保持日常生活的自主性,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增强社会凝聚力:居家养老能够促进家庭关系的紧密和亲密,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支持。

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照顾和陪伴老年人,增强家庭凝聚力。

同时,养老服务机构与家庭之间的协作和合作也能提高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释放宝贵资源:居家养老通过提供家庭护理、日常生活照料等服务,减少老年人对医疗资源和养老院床位的需求。

这将解决医疗资源短缺和养老院床位紧张的问题,释放宝贵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居家养老需求日益增加,居家养老服务也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而居家养老社工机构作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逐渐受到社会关注。

本文将从资源依赖视角出发,探究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现状。

一、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居家养老社工机构起步较晚,早期的服务主要由志愿者和社区居委会承担。

随着老年人口增长和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关注居家养老服务,并积极投入其中。

政府也主动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设立了资助项目。

目前,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从最初的无序发展到现在的规范管理。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涉及的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仅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还包括精神关爱、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

资源依赖是组织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过程,尤其对于居家养老社工机构而言,资源依赖更为重要。

目前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资源依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支持和资金依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依赖是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出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能够为机构提供必要的后盾和动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服务。

年轻人和家庭也愈加重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这也使得居家养老社工机构获得了更多志愿者和社会资源的支持。

2. 人力资源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人力资源是其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目前,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人力资源主要来自相关专业院校,此外还涉及志愿者、慈善机构等。

然而,这些资源并不容易获得,对于一些小型机构而言,招聘和培训人力资源的成本通常较高,难以承受。

3. 社会支持和信任尽管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在发展中面临诸多的挑战,但是也有着很多的机遇。

1. 市场竞争加剧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然而,这也为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能够增强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社会企业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运营模式——基于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案例考察

社会企业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运营模式——基于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案例考察

总第245期‘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社会企业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运营模式基于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案例考察邱一鸣㊀杨宏山[收稿日期]㊀2023-04-19[作者简介]㊀邱一鸣(1994 ),男,陕西安康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宏山(1971 ),男,安徽全椒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㊂[基金项目]㊀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20XN1022) 政策试验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㊂[摘㊀要]㊀要引导社会力量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既要理清政府与市场㊁社会的责任边界,也要构建政企合作机制,保障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具有可持续性㊂社会企业提供养老服务须遵循公益㊁商业和合作的逻辑;政府需要区分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不同属性,采取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助力社会企业扎根社区提供养老服务㊂基于北京市的案例研究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多样化的运营模式,养老驿站实行公建民营㊁政府补助的模式, 物业+养老 实行政府规划㊁企业运营的模式,前者侧重于解决高龄㊁独居㊁失能老人的社区养老难题,后者的适用范围更广泛,可覆盖社区所有老年人㊂养老驿站与 物业+养老 模式相结合,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㊁多层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㊂[关键词]㊀社区居家养老;养老驿站;养老保障;社会企业;政企合作[中图分类号]㊀D669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3054(2023)09-0095-08[文献标识码]㊀A[DOI ]㊀10.13262/j.bjsshkxy.bjshkx.230908㊀㊀一㊁引言㊀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达1.91亿人,占总人口的13.5%,与2010年相比,规模增加了7181万人,占比上升了4.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㊂居家养老是多数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方式㊂但随着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单独依靠家庭难以承担老年人晚年照料的责任,亟须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以社区为单位,为高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和日托服务㊂据此,本文基于社会企业的目标定位,提出社区养老服务的政企合作机制,并结合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案例,分析政企合作的两种模式及功能定位㊂㊀㊀二㊁文献述评㊀㊀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构建社区居家59‘北京社会科学“㊀2023年第9期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中国的现实课题㊂2017年,国务院印发‘ 十三五 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即 居家为基础㊁社区为依托㊁机构为补充㊁医养相结合 ㊂国家 十四五 规划进一步提出, 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㊂养老保障既包括经济支持和保障,也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㊂俞贺楠等提出,随着核心家庭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结构形式,家庭养老的资源供给逐渐弱化,人们对社会化养老的需求逐渐增多㊂[1]社会化养老将原来由家庭承担的部分养老功能转移出来,由营利机构或社会组织承担养老服务功能,如提供家政㊁康复治疗㊁陪同就医等服务㊂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家庭已经难以单独承担起老年人晚年照料的责任,社区对居家养老的支持能力亟待提升㊂一些研究者通过解析社区养老服务的属性,试图廓清政府与市场㊁社会的责任定位㊂一种观点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界定为 政府为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基本需求而提供的公共产品 ,认为它属于 基本公共服务 的范畴,提出政府应主导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致力于推进结构均等㊁过程公平㊁结果可及㊂[2]与这种公共产品属性的理解不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社区养老服务具有混合属性㊂罗津将社区养老服务分为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准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提供的专业服务两类,提出由政府提供准公共服务,由养老机构提供市场化的养老服务㊂[3]有研究者提出,政府要夯实基本养老公共服务责任,构建 菜单式 的内容体系,市场化养老服务则要引入专业化机构,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供给㊂[4]面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有研究者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提出引入社会企业运作方式,运用商业策略协助解决社会问题㊂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福利是多方贡献的产物,国家㊁市场㊁家庭都是福利的供给方,每一方对其他方都有贡献,三者共同构成了 福利三角 ㊂[5]也有研究者将志愿组织纳入福利供给主体之中,提出社会福利的四方主体,即国家㊁市场㊁家庭㊁志愿组织㊂[6]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倡导多元化的福利供给机制,主张政府要 多掌舵少划桨 ,政府主要承担社会福利的规范者㊁购买者㊁管理者和仲裁者的角色,尽可能地让社会组织和企业提供养老服务㊂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一些研究者提出将社会企业模式引入养老服务领域㊂李静认为,社会企业是社会公益与市场经营相结合的产物,它介于公益和营利之间,兼有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属性,属于一种复合功能的组织机构㊂[7]邓汉慧等指出,社会企业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是一种新型的运作模式,有助于化解政府提供养老服务内容单一㊁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现实困境㊂[8]钟慧澜和章晓懿认为,社会企业具有双重属性,它既通过市场化途径利用资源,也通过非市场手段筹集资源,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组织形态㊂[9]这种社会企业的性质定位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将这一思路落到实处需要制定行动路线,评估并选择有效的政策工具㊂邓汉慧等指出,目前中国社会企业发展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㊁专业化人力资源短缺㊁公共部门认知偏差等问题,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㊂[8]吴宏洛提出,政府对社会企业提供的法律㊁税收㊁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有限,制约了社会企业的健康成长㊂[10]鉴于中国社会发展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本文基于社会企业的性质定位,提出构建政企合作机制,培育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企业,区分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不同属性,政府提供差异化的政策和资源支持,提高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运营效率,保障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具有可持续性,从而弥补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志愿失灵 ㊂69社会企业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运营模式 基于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案例考察㊀㊀三㊁社会企业提供养老服务的行动逻辑㊀㊀社会企业是近年来在社会服务领域关注度较高的一个概念㊂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报告中,社会企业被界定为 任何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私人活动,它依据的是企业战略,但其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而且它具有一种为社会排挤和失业问题带来创新性解决办法的能力 [11]㊂社会企业是针对服务供给的政府失灵㊁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通过创新企业运营模式,从而兼顾公益使命和商业目标,以期解决社会经济问题㊂近年来,在贫困救助㊁失业帮扶㊁环境保护等领域,一些事业单位㊁非营利组织转型为社会企业,提升了公益性服务的可持续性,正在成为社会服务供给的新模式㊂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㊁养老服务惠及面有限的背景下,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点,培育扎根社区的社会企业,可为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㊂首先,社会企业提供养老服务秉持增进社会福利的公益逻辑㊂社会企业以追求公共利益㊁解决社会问题㊁实现社会价值为目的,它借助经济手段来实现社会目标,致力于完成政府机制㊁志愿途径无法达成的社会福利㊂[12]营利性企业也会承担社会责任,但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基本的定位㊂社会企业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它凸显了公益的价值诉求,并内化于企业战略及文化之中㊂社会企业的公益定位,构成了对政府失灵㊁市场失灵㊁志愿失灵的重要补充㊂社会企业提供服务需收取费用,这种收费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要保障财务可持续平衡㊂其次,社会企业提供养老服务遵循市场化运营的商业逻辑㊂社会企业引入市场化机制,采取企业化运营手段,运用商业逻辑来改造传统非营利组织,让政府从社区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养老服务的规划者㊁购买者和监管人㊂这种商业化运营模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破解养老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有利于降低助老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㊂运用商业逻辑提供养老服务,也有利于培育养老机构的自我造血功能,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运转㊂最后,社会企业提供养老服务遵循契约导向的合作逻辑㊂社会企业由地方政府㊁社会投资人㊁社会团体㊁员工㊁用户等共同投资,其产权具有混合属性㊂[13]社会企业的决策权不完全取决于投资或股权比例,受影响的人群拥有参与的权利,以维护公益的价值定位㊂[14]社会企业的利润分配需要遵守契约规定,大多数利润用于扩大服务供给,只有部分利润可按照约定进行分配㊂对于社会企业的运作及行为导向,政府需要通过规制㊁补贴㊁税收㊁购买服务等手段进行引导㊂[15]㊀㊀四㊁政企合作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路径㊀㊀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在中国城市老年人口中,高龄老人㊁独居老人㊁失能老人所占比重持续上升㊂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更为人性化,也更能给人带来归属感㊂[16]大多数老年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他们本能地抗拒着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㊂当前,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方式㊂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居家养老约占90%,社区养老占6%,机构养老占4%左右㊂受土地㊁场地㊁资金等条件限制,社区养老服务所能提供的床位十分有限㊂对于高龄老年人来讲,居家养老需要社区提供日托服务,然而,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对日托服务需求并不强烈,如果日托人数过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就难以维持下去;老年人突然发病也需要有人陪护就医,如果缺少社会机构提供对接,那么就会出现居家养老服务链条断裂的问题㊂打破社区居家养老的困局,政府既要通过政策规划和激励手段,调动市场主体提供社区养老79‘北京社会科学“㊀2023年第9期服务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养老㊁健康和医疗领域,促进 医 养 护 有效衔接,也要推进政企合作,通过提供场地㊁财政补贴㊁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社会企业,同时加强常态监督,确保企业运行遵循社会效益导向㊂第一,通过政策规划手段,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㊂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的成本支出要低得多㊂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其前提是社区须拥有必要的养老服务设施㊂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公共房屋和设施供给不足,养老服务设施更是捉襟见肘㊂政府需要出台支持性政策,协调多方主体,清理㊁整合闲置房屋和设施,增加养老服务用房供给,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点,为企业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支持老旧小区增设无障碍通道,加装电梯,进行适老化改造;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老年服务中心,方便老年人就近获取服务;等等㊂第二,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助力社会企业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㊂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厘清政府与市场㊁社会㊁家庭的责任边界,明确哪些服务应当由政府提供,哪些服务应当通过市场化途径解决㊂对于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事项,如社区养老服务数据收集㊁养老公用设施建设㊁老年人危急救援㊁养老服务监督㊁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㊁困难老人助餐㊁独居失能老人照料,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社会企业提供服务㊂社会企业与社区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它们扎根社区,提供全托㊁日托㊁助餐㊁助浴㊁助洁㊁助急㊁助行㊁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在小区就能获得养老服务和医疗照护㊂对于高龄㊁独居㊁失能的困难老年人来讲,服务收费机制无法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可帮助社会企业降低成本,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运营㊂[17]政府还可通过发放消费凭单的方式,将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转化为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㊂第三,推进政府与物业企业合作,依托物业企业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㊂当前,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中,物业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接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物业服务,并接受居委会交办的很多事务㊂物业企业聘有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市场化运作,具有专业化和高效率的优势㊂与居委会相比,物业企业与居民联系更为紧密,交流更为频繁㊂对于商品房小区来讲,物业企业已经成为小区治理的关键行动主体㊂2020年12月,住建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提出推行 物业服务+养老服务 模式,要求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点,鼓励物业企业设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部门㊂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一些老旧小区的物业企业已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提供助餐㊁助浴㊁助医等养老服务㊂为保障物业企业提供养老服务的可持续运营,政府可通过社会企业认证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物业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委托其承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项㊂第四,建设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平台,构建便捷的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机制㊂建设社区养老信息平台,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状况㊁健康状态㊁养老需求㊁就医诊疗等数据纳入信息系统,可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基础数据㊂依托物联网㊁智能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自动值守㊁安全监护㊁应急响应,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㊂通过政企合作方式,开发社区家政服务平台,对加盟服务商进行资格审核㊂针对高龄㊁独居㊁失能老人的特殊服务需求,可开发专门的养老服务呼叫系统,针对老年人的助餐㊁助浴㊁助洁㊁助医等服务需求,可提供 点菜式 预约服务㊂[18]㊀㊀五、社区养老服务政企合作案例分析㊀㊀自2016年以来,中国国内很多城市探索了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北京市连续5次入选国家民政部㊁财政部主导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名单,先行先试,积累了大89社会企业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运营模式 基于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案例考察量先进经验㊂本文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的养老驿站㊁劲松街道的 物业养老 模式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剖析二者的运营模式及适用对象㊂(一)北京市小关街道养老驿站模式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辖区内现有常住人口6.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1.3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20%,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有2910人,9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有279人㊂该辖区内老旧小区较多,人口老龄化严重, 95%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较大㊂对于高龄老人㊁独居老人㊁失能老人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退化,居家养老需要社区提供托管和助老服务㊂为满足高龄㊁独居㊁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在政府扶持下,小关街道办事处于2018年在辖区内设立了首个养老驿站㊂目前,该地区共有4家养老驿站,提供日常托管床位50余张㊂本文以G社区养老驿站为例进行分析,该驿站的建筑面积为360多平方米,现有20多张床位,配有助老器械㊁图书阅览区和餐厅,向高龄空巢老人提供全托㊁日托㊁老年餐桌等养老服务㊂该驿站负责对接政府购买服务的困难老年人,提供日常帮扶㊁应急护理㊁心理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㊂G社区养老驿站由小关街道办事处通过招标方式,选择龙振养老服务中心负责运营,采用公建民营方式,由街道办事处确定社区养老兜底保障的服务事项,提供服务对象名单,明确服务内容㊁项目分类和补贴标准,小关街道根据合同约定的项目分类和补贴标准,按季度向提供服务方拨付补贴㊂对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该驿站提供日间照护㊁器械租借㊁助餐㊁助浴㊁助医㊁助洁㊁养生指导㊁心理慰藉㊁文化娱乐㊁失智筛查㊁功能训练㊁夜间陪护等服务㊂为满足居家养老的就医服务需求,小关街道还与辖区内一所医院签订了协议,委托该医院提供养老就医服务,双方约定补贴标准,街道根据实际服务量,向医院拨付经费补贴㊂这种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的模式增加了养老服务资源,拓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得到高龄㊁独居㊁失能老人及其家属的好评㊂(二)北京市劲松街道 物业+养老 模式为满足居家养老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近年来,一些城市社区开始探索 物业+养老 模式,产生了较好的初步效果㊂本文选择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B社区 物业+养老 模式进行分析㊂该社区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现有居民3600多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接近4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很大㊂为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在社区党委的支持下,2020年10月,该社区物业企业设立了养老服务项目部,试行 物业+养老 服务模式,发挥物业企业扎根社区㊁贴近居民㊁快速响应的优势,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家园,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需㊂B社区设立养老服务项目部后,任命了5名养老 领事 ,实行 领事 包楼包户制,每人对接近200户老年人家庭㊂养老 领事 从走访高龄㊁独居㊁残疾老年人入手,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㊂通过分析反馈意见,物业企业制定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清单,包括助动㊁助餐㊁助洗㊁助洁㊁助便等内容,确定每项服务的收费标准㊂老年人只要有需求,可随时联系包楼 领事 ,由其负责对接第三方服务机构,在承诺的时间内提供上门服务㊂对于清单外的服务需求,养老 领事 联系第三方机构予以响应,保障老年人生活照料所需㊂试行 物业+养老 服务后,物业企业与社区老年人的联系更加紧密,老年人普遍反映生活更为方便了㊂在入户走访中,物业企业发现,不少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不便㊂面对这种情况,物业企业招募社区志愿者,利用社区会客厅场地,向有需求的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的使用技巧,介绍如何使用手机APP软件在线支付㊁购物和打车,让老年人也能跟上潮流㊂针对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物业企业邀请有关专家进99‘北京社会科学“㊀2023年第9期入社区,讲授简单实用的健康知识㊂与机构养老相比,老年人更愿意接受 物业+养老 的服务模式㊂这种养老方式以物业企业为依托,老年人居家就能享有社区养老服务,有利于提高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多样化选择㊂与机构养老相比,物业企业提供居家托管服务的收费标准要低得多,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则根据清单或约定收取费用㊂可以说, 物业+养老 的服务模式既可满足老年人的紧急求助需求,也可减少子女的后顾之忧㊂(三)两种模式的运营机制及适用性分析上述两个案例展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同供给模式,公共部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表1)㊂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区分服务项目的不同属性,厘清政府职责定位,有针对性地培育社会企业,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㊁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㊂养老驿站模式实行公建民营㊁政府补助的运营安排,它由政府提供场地和财政补贴,支持社会机构投资兴办养老驿站,社会机构负责养老驿站的项目运营,公共部门免费提供场地,根据服务流量㊁托养流量提供财政资助或补贴㊂北京市自2016年成立第一家养老驿站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1000多家社区养老驿站㊂北京市政府对养老驿站运营提供扶持,具体包括:根据服务流量㊁托养流量提供财政补贴;对承接多个养老驿站㊁实行连锁经营的服务表1 社区居家养老两种模式比较养老模式养老驿站模式 物业+养老 模式运作机制公建民营政府补助政策规划企业经营政府角色政府提供补贴政府提供场地政企签订协议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政策规划制定基本标准引导企业发展推进设施布点服务对象高龄㊁独居㊁失能老人小区所有老年人商,政府根据连锁机构的数量提供连锁补贴,保障其可持续运行;养老驿站的水电气热收费实行与居民用户同价㊂养老驿站模式致力于解决高龄㊁独居㊁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的社区养老难题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身边无子女㊁无亲属的高龄老年人提供了养老保障,解决了社区无法单方面化解的难题㊂然而,养老驿站模式也存在着问题,即大多数养老驿站都依赖于财政补贴,离开了政府支持,养老驿站就会面临着难以为继的问题㊂另外,养老驿站提供的服务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服务需求㊂物业+养老 模式实行公共部门引领㊁物业企业运营的机制,由政府制定政策规划,引导物业企业进入社区居家养老领域,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㊂在 物业+养老 的模式下,政府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基本标准,引导居住区增加养老服务用房供给,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点;物业企业提供助餐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服务清单,明确收费标准㊂社区养老服务收支进行单独核算,政府履行社区养老服务监管职责,促使物业企业明码标价,遵循诚实信用㊁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经营㊂与养老驿站相比, 物业+养老 模式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可覆盖具有养老服务需求的所有老年人㊂首先, 物业+养老 模式可精准对接老年人的日常服务需求与供给,为老年人提供 点菜式 的便捷养老服务;其次,这种模式也可对接高龄㊁失能㊁独居空巢老人的特殊服务需求,建立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机制;最后,这种模式还能够满足物质条件较好家庭的品牌化养老服务需求,支持物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与大型商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养老产业联动㊂㊀㊀六㊁结论与建议㊀㊀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单独依靠家庭难以承担高龄老年人的生活照护需求,001。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居家养老分析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居家养老分析
老逐 渐弱 化 的情 况 下 , 作 为 老 年人 的 聚居 地 和 生 活
作 为一 种社 会 化 养 老方 式 , 社 区居 家 养 老 服务
包含 了众 多 的服 务项 目, 如 日问照料 服务 、 医疗 保健
空间, 社 区在提 供 养老 服 务 方 面具 有 天 然 的 地缘 优 势 。因此 建立 以居 家 养 老 为基 础 、 社 区服 务 为依 托 的新 型养 老方 式将 是解决 人 口老龄 化 的最佳 途径 。
源 除 了可 由家庭 成 员 或 自身提 供 外 , 也 可 部 分 地来 源 于政府 和社会 , 即政府 为居 家养老 所购 买 的服务 。
社 区居家 养 老的服 务 形 式 主要 有 两 种 : 一 是 受 过 专 业 训练 的服务 人员 上 门为 老人 提供 居 家 养 老 服务 ;
式, 是营造 新式 老年 公寓 , 即老 年人 居住 在提供 特殊 服务 的公 寓 中 , 仍 与家庭 成员 同居 , 以满 足老 年人 的
生 活照料 需求 。另 一 种 是分 散 式 , 即老 年 人 分 散居
住于 原社 区 中 , 由社 区为 老年 人提供 全方 位服 务_ 2 ] 。

服务 、 文化 娱乐 服务 以及其 他方 面 的服务 , 如老 年人 婚姻介 绍 服务 和老 年人权 益保 障等 等 。社 区居 家养 老 的实施 客观上 要求 构建 老年人 社 区照顾 的支 持 网 络, 这 种支 持 网络 既 需 要有 非 正 规 照 顾—— 家 庭 成 员、 亲朋好 友 、 邻 居 及 志愿 者 的照 顾 , 又 需 要 专业 人
在这 种养 老环 境 中 , 家庭 是 主要 的养 老 载体 , 老年人
既接 受子 女 的生 活 照料 , 亲情慰藉 , 感 受 家庭 温 暖 ,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受到资源的依赖性的限制。

一方面,居家养老社工机构需要依靠社会资源的支持,如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资金的投入以及专业人才的支持等。

目前我国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政策支持不够充分、资金缺乏等。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还需要借助老年人的个人资源,如老年人的财产、社交网络等,以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由于我国许多老年人的财产状况较为有限,且老年人的社交网络较为狭窄,这也给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在居家养老社工机构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服务质量和老年人的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当前,我国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由于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服务范围较广,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动用多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

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不合理配置、浪费等问题,导致一些老年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人力资源较为短缺,专业社工人员的培养和引进不够,这也制约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需要进行资源创新,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需要进行资源创新,以提供更加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

可以引入互联网和智能设备,提供在线咨询、健康监测等服务;可以推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如社区组织、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养老服务的提供。

通过资源创新,可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在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现状存在资源依赖性强、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及资源创新不足等问题。

为了推动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创新,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探析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探析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探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需求,因此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会治理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等以法律为基础,通过协商、协调、合作等方式,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探析,对于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概念及特点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是指在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协商、协调、合作,在法治框架内,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提供老年人所需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

其特点主要包括:1. 多元主体参与。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是社会各个相关主体的责任。

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居民个人等共同参与养老服务。

2. 完善的法治框架。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养老服务市场。

3. 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考虑到老年人的不同需求,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包括日间照料、临终关怀、医疗服务、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

4. 公共资源的整合利用。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需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类公共资源,包括社区设施、医疗卫生资源、社会福利资源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的重要意义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对于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1. 解决养老需求多样化的问题。

老年人的需求因人而异,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

2. 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模式,不再把养老责任全部交给政府,而是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养老服务,实现养老责任的多方共担。

3. 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社会资本视阈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社会资本视阈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 一) 社 区。“ 社 区” 一词最早 出现在德 国社 会 学家 F・ 滕尼斯 ( F e r d i n a n d T o n n i e s ) 1 8 8 7年 的代表
作《 共 同体与社会》 。1 9 9 3年我 国著名社 会学家费
孝通在翻译美 国社 会 学家 帕克 的论 文集 时 , 第 一
李 翔 , 刘二 鹏2
( 1 . 河南师 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河南 新 乡 4 5 3 0 0 0 ;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0 )
摘要: 社 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较传统家庭养老而言 , 需具有更 多 的社会支持 系统 , 同时也具有社会化养老所不具备的感情与精神慰藉功能, 在应对未富先老、 家庭养老功能退 化、 社会化养老发展不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养老资源的产生、 供给和有效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式发挥其最 大 功效 , 还 必须 充分 整合 社会 资 源优 势, 构建社会支持 系统 , 才 能实 现城市社 区居家 养
老 的 良性 发 展 。

《 中国老龄化发 展趋势 预 测研究 报告 》 分析 指 出 :
我 国老年 人 口正 以年 平 均 3 . 2 8 % 的速度 持 续增
群, 这 一人 群通 过社会 交往 相联 系 , 并 具有 一定 程
( 一)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1 . 政府 主导 型。 比如 上海 , 早在上 世纪 8 O年
度相 同的守则 、 传统 、 文化 以及潜 在 的需求 与 利益
上 的一致性 。 ( 二) 居家养老 。它是 相对 于家庭 养老 和社会
不足 。突出表现为老年服务业 发展缓慢 、 社会养老 机构发展滞后 、 专业化 的人才 队伍 尚未 形成等 , 加 之我 国的人 口老龄化 与 工业 化进 程重 叠 、 与 社会

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的社会成本探析

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的社会成本探析

便 产 生 了许 多 离退 休 老年 人 生 活 上 的 各 方 面需 要 。 为 了使老 年人 安 度 晚 年 ,各 种 养 老 方 式 应 运 而 生 ,
述 。接 着 ,陈军 在 《 家 养 老 :城 市 养 老 模 式 的 居
居家养老与社 区服务便是其中一种 。关于居家养老 与社 区 服务存 在 的必要 性 及 可能性 的研 究学 界 已有 大量 著 述 ,不论 是从 其 自身 的优越 性还 是从 传 统文 化 的角 度 ,其 内含 的话语 范式 都 暗含需 求 与供 给 的
学 术 界关 于居 家 养 老 的界 定 并 没有 取 得 一 致 , 最早 关 于居 家 养 老 的研 究 可 以追 溯 至 19 98年 ,随
后 十几 年 间 ,居 家 养 老 一 直 是 学 界 讨 论 的 热 点 问 题 。王 锦 成 在 《 家 养 老 : 中 国城 镇 老 人 的必 然 居 选择 》 一文 中指 出 :“ 家 养 老 是指 老 年 人 在 家 中 居
居家 养老 与社 区服 务是 在我 国老龄化 不 断发 展
居 住但 养老 服务 却是 由社 会来 提供 的一种 社会 化养 老模 式 ,也 就是 要调 动社会 各方 面 的力量 ,构 建一 个 最符 合老 年人 意愿 的 、最有利 于保 持 和加 强老年
人 自立 能 力 的、切 以社 区养老 服务 网络 为外 围 、以养 老制度 为保 障的居 家养 老体 系 。 随后 ,杨 宗传 在 《 家 养 老 ” 居 与 中国养 老模 式 》 一 文 中从 居 家养 老 与 家 庭 养 老 和机构 养 老 的 区 别 上 对 居 家 养 老 作 了进 一 步 的 阐
对 待
二 、居 家养 老与社 区服 务 的主体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它们通过提供各项
养老服务来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

在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现状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依赖的问题。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需要依赖
各种资源,如资金、人力资源、社会支持等。

目前,我国居家养老社工机构普遍存在资金
不足的问题,这导致了服务项目的单一和数量的不足。

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培训机制的不
完善,社工机构在服务质量、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政策环境的变化。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对居家养老社工机构进行了支持和扶持。

尤其是2016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为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随着国家
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居家养老社工机构仍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政策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
的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

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在资源依赖视角下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资源依赖问题、资源开发
和整合问题以及政策环境变化问题等方面。

未来,居家养老社工机构需要积极开展资源整
合和开发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

也需要持续关注政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策
略和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便捷和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实施后的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居家养老实施后的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居家养老实施后的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一、预期目标1.大力宣传居家养老工作,使居民更了解这种以家庭为核心、养老服务所等专业机构为服务实体、以老年人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2.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使居家老人能获得生活上的照料和便利、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

3.保障特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孤寡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老模范等五类服务对象,视不同情况给予更为积极和加倍的照顾和服务。

4.探索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方式。

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积极探索福利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和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使广大老年人得到更为实惠、方便、快捷的服务。

5.突出生活照料网络的覆盖和完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配餐、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各种生活上的服务。

6.关注老人健康问题,开展老人健康体检活动。

定期上门走访,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按摩、保健,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宣传。

7.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老年人带去精神上的享受,进一步丰富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

二、经济效益三、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成及投入使用,能为大量的社区老年人家庭提供一个高标准的生活服务保障,极大的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还可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开辟满洲里市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对于社会公共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效益分析发展养老产业,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养老产业的投入力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运行机制,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发展。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

资源依赖视角下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居家养老已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社工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和精神慰藉。

由于资源的不平衡和社工机构自身的发展问题,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从资源依赖视角出发,分析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现状1. 资源不足居家养老社工机构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面临着资源匮乏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不够,导致社工机构缺乏经费和人力资源支持。

社会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不够,民间捐赠和社会资助相对较少,社工机构的资源来源受到限制。

2.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资源不足,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社工机构由于经费有限,无法提供完善的服务,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老年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一些社工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影响了服务的效果和老年人的满意度。

3. 发展瓶颈当前,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

存在着行业发展壁垒,如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制约了社工机构的发展空间。

社会对养老问题的认识不够,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和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也制约了社工机构的发展。

社工机构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需要提升,以适应养老服务的需求和发展。

二、改善建议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居家养老社工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社工机构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帮助其提升服务水平和发展能力。

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社工机构应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渠道筹集资金,如积极申请社会资助、开展公益活动、引入社会投资等,增加资源来源,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社会资本对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

社会资本对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

社会资本对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城市的宜居环境是一个城市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而要建设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社会资本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信任和合作关系的综合网络,它可以促进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

首先,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公共服务的提供。

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需要良好的公共服务,包括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

而社会资本可以帮助政府在这些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

通过社会资本的网络,政府可以更有效地获取和利用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比如,在交通方面,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通过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推动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的覆盖率和便利性,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其次,社会资本可以推动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

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需要良好的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度。

而社会资本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社会资本的网络,社区居民可以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帮助和支持的关系。

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等可以促进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推动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建设等。

同时,社会资本也可以促进居民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参与,通过联合行动和社会监督,推动城市环境的改进。

通过社会资本的流动和沟通,城市居民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

还有,社会资本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

经济的繁荣对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社会资本的网络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

通过社会资本的连接,企业可以更好地获取市场信息、合作资源和技术支持,推动创新和发展。

同时,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推动企业参与社会事务,为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提供更多资源和动力。

通过社会资本的合作,城市经济能够更加可持续地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福利。

社会资本对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社会资本的网络和合作,可以推动公共服务的提供、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经济发展和创新。

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3、社区倡导模式:通过倡导和游说,促进政策和资源的公平分配,改善老年 人的生活环境。包括倡导老年人权益保护、社区资源整合等。
4、教育培训模式:为老年人和家庭成员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我 照顾能力和家庭照顾能力。包括健康知识普及、护理技能培训等。
四、不同介入模式的优缺点和适 用场景
1、个案工作模式:优点在于能够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专业服务,缺 点是耗时较长、人力成本较高。适用于解决老年人的特殊问题,如心理障碍、 家庭关系等。
为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稳定和提升,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加强对服务 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了解服务效果;二是要规范服务行为,确保服务 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质量;三是要建立完善的服务结果反馈机制, 鼓励老年人对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及时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意见,进一 步优化服务质量。
从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来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政策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大,居家养老服务 模式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能会朝着更加多元化、 专业化、智能化和社区化的方向发展。如何提高服务效率、拓展服务领域、创 新服务模式也将成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老年人、家庭、社会工 作、养老服务、模式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义和 背景介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 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的社会工作介入,旨在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 式
基本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从社会 工作的角度来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次演示将梳理居家养 老服务模式的理论框架,提出服务设计的方法,探讨服务实施的要点,并分析 服务质量保障的策略,以期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

社会化居家养老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社会化居家养老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社会化居家养老现状分析及对策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需求日益增加。

社会化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通过社区服务、医疗、护理等形式得到生活和医疗帮助。

社会化居家养老既能解决老年人因身体衰弱无法照顾自己的问题,也能解决养老院空间不足、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

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化居家养老仍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

首先,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不够规范化。

由于服务标准不够统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对老年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其次,社区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就诊、理疗、护理、休养等方面的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和优化布局,许多社区的服务设施甚至缺乏基础设施,限制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

此外,目前我国社会化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数量也比较匮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应该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范。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服务标准的规范和统一,设置相关机构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从而确保老年人得到满意的服务。

其次,应该加大投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增加对社区服务设施的投入,加强对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建设相关设施,优化社区服务环境,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环境。

最后,需要加强培
训,增加服务人员数量。

相关机构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培训班、增加职业介绍服务等方式,增加服务人员的数量,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技能,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总之,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受到了种种制约,但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完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体系,从而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2期2008年3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 iaoning No rmal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 Edit ion)Vo l.31 N o.2M ar. 2008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居住环境与居家养老周春发1, 黄建安2(1.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200444;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2)收稿日期:2007-12-24作者简介:周春发(1975-),男,江西贵溪人,讲师,上海大学社会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住宅社会学、旅游与乡村社会变迁、社会政策研究;黄建安(1978-),男,江西宜黄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知识与发展社会学研究。

摘 要: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居住环境改变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影响。

指出要实现居家养老这一目标,须保持住房及社区环境的稳定性、持续性,构建/自然形成的老年人社区0。

还有必要构建多种类型的社会空间,加大社会资本的投资。

关键词:居家养老;居住环境;住房;社会资本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08)02-0015-04On Housing Environment and Providing for the Agedat Home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ZH OU Chun -fa 1, H UANG Jian -an 2(1.Dep ar tment of S ociolog y ,Shanghai Univer sity ,S hang hai 200444,China;2.D ep ar tment of Postgr aduates ,China Social Sciences A cademy ,B eij ing 100102,China)Abstract:T his thesis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 f chang ed housing environment o n elderly peo ple in ur ban co mmunity in China.T he autho r points out that in or der to attain the g oal of /pr ov iding fo r the ag ed at ho me 0,we should maintain the steady and co nt inuable housing and co mmunity env ir onment,cr eate /natur ally occurr ing r et irement co mmunit ies 0,construct several kinds of social space,and enlarg e t he inv estment in social capital.Key words:pr oviding for the ag ed at ho me;housing envir onment;housing;so cial capital一、引言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1.4亿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势必成为影响中国21世纪发展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由于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家庭结构的核心化、经济实力的限制、文化传统的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力承担这一历史重任,走西方国家机构养老的老路也不可行,因此,一种新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其基本内涵是,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近年来,全国老龄委提出,要充分调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0四方力量,初步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

国内多项老年人养老意愿社会调查表明,95%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作为最佳的养老模式。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居民的职业地位、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急速变迁,原先在熟人社会下自然形成的社会资本、关系网络、社会情感受到很大破坏。

在这样社会资本缺失的陌生人社会中,老年人如何才能实现在熟悉的居住环境中安享晚年的理想呢?本文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居住环境的改变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创建适宜的居住环境、增加社会资本等相关问题。

二、社会资本的内涵社会资本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突出、争辩)15)最激烈的社会科学概念之一,众多学科的学者纷纷对这一概念提出自己的见解。

代表人物有布迪厄、科尔曼、普特南、波茨、博特、林南等人。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于1980年出现在法国5社会科学研究6杂志上,文章的题目为/社会资本随笔0,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01988年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发表题为5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6一文,将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目的主要:它们都有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

0[1]1993年,美国著名社会哲学家普特南的5让民主运转起来6一书问世,这是他和一些同事就社会资本问题对意大利行政区政府进行了20年调查研究的成果。

此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5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6、5公民美国的奇怪消亡6、5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6。

这些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评论。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

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

0[2]这一定义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被作为解释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社会发展现象的关键因素。

虽然各位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界定不尽相同,但多数认同它具备一些核心要素:如互助、信任、共享、参与、社会准则以及关系网络等。

城市社区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一是关系网络,主要指邻里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工作关系、组织关系;二是居民参与,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组织活动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情况;三是信任度,指存于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社区与社区外其他组织和个体的信任程度。

社区社会资本与老年生活质量存在密切的关联。

体现在:老年人退休之后,生活重心从社会转移到居住的社区中来,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将在所生活的社区中度过。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年人面临着失去重要社会关系(亲人、朋友等)的危险,这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所在社区可以获得的社会资本。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市社区的社会资本呈现出衰退态势。

这无疑对日趋老龄化的中国城市养老问题雪上加霜。

三、居住环境的改变导致社会资本的缺失自从1887年滕尼斯出版其名著5社区与社会6以来,有关社区的定义不下一百种。

在滕尼斯那里,社区指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

人们加入这种团体,并不是有目的选择的结果,而是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是自然形成的。

这样的团体逐渐向由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的异质人口组成的、由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缺乏感情和关系疏远的团体过渡,这就是社会。

从滕尼斯所给出社区定义来看,社区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很强的耦合关系。

滕尼斯认为,他所处时代的欧洲的社会关系正越来越朝着现代社会的方向发展,即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自然纯朴和注重感情的传统社区精神正逐渐为现代社会中市场制度的冰冷的计算精神和疏离的人际关系所取代。

在社区向社会的转变的过程中,是否蕴含着社会资本的必然衰退?此后,美国学者沃斯从城市化与社区运行关系的角度,进一步认为由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引起的社会变迁将会动摇甚至摧毁城市社区的存在基础,导致社区的消失,即/社区消失论0。

当然,也有不少的研究者对沃斯的/社区消失论0进行批评,先后提出了/社区发现论0和/社区转变论0。

例如社会学家甘斯等人通过一系列个案研究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都存在着具有内聚性和认同感的/都市村庄0,城市中许多组织间和邻里间的互动也并不是沃斯所说的典型的次属关系,而是/准首属关系0。

因此,城市化引起的大规模社会变迁既没有造成城市社区的衰败,更不会使城市社区趋于消失,而重塑社区精神、培育社区意识反而成为现代社会中促进城市社区持续运行的重要基础。

中国社会是关系本位的社会,也可以说中国人从小就能够学习并掌握建构关系网络、运用社会资本的能力。

在乡村社区,居民之间存在亲缘关系,或者通过长期共处发展出亲密的邻里关系。

许多观察都表明,乡村社区中居民之间亲密关系是他们获得资金援助或借贷、劳力援助以及信息的来源。

建国以后,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发生激烈的变迁。

单位制普遍建立起来,并成为城市基层管理的主要模式。

这对城市社区的社会资本演变产生了重要)16 )影响。

以居住类型为准则,可以将中国城市社区大致分为街道式、单位式和公寓式三种类型:1.街道式社区。

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都存在这样一些社区,居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许多年,甚至居住了两三代。

住房多为平房,生活设施较为简陋,有些的生活设施如水龙头、厕所等都是公用的。

这类社区居民之间隐私性小,居民在长期的自然交往中结成稳定的、高信任度的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存量很高。

这类社区又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0。

2.单位式社区。

这类社区是由相同单位的职工住宅构成的,这类社区居民的社会网络的建构和社会资源的获取主要来自于所属单位,与周围的街道社区关系不大,社会资本运行具有相对的封闭性。

但是由于业缘关系与邻里关系叠加在一起,总体社会资本也较高。

3.公寓式社区。

它由新兴商品住宅小区、居民安置区等构成。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和单位制的解体、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原来的街道式社区和单位式社区纷纷消失,代之起以越来越多拔地而起的商品住宅小区。

这类住宅多为高层楼房,人们的私人领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但是居民社会交往的公共领域却消退了。

而且由于社区居民的异质性较强以及多数住宅小区建成时间不长,居民之间的社会网络还未充分成长,邻里关系最为松散,居民之间信任度很低。

这类社区的社会资本存量是比较低的。

总体而言,中国城市社区的社会资本存量不高。

这里既有工业化、城市化和人的价值观变化等现代性的共性因素的影响,也有单位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等中国特有因素的作用。

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对实现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是不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