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的服务意识与目标定位

合集下载

陕西高校服务地方

陕西高校服务地方

陕西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摘要:服务区域经济是地方高校的根本职能之一,也是办学质量的体现。

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办学定位,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地方提供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陕西做为科教大省,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近几年,省内高校已逐步把服务区域经济作为学校发展重点来抓,服务平台逐渐完善、机制逐渐成熟,成为促使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但在服务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陕西高校、区域经济、服务、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高校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陕西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省,截至2012年,共有普通高校79所(含18所民办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校18所,科教综合实力局全国前列,是全国航天、机械、电子、化工、农科等领域的重要生产和科研基地。

目前陕西各高校正逐步响应省委省政府“两个结合”的号召,即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结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发区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

发挥各自优势,致力于加速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

一、服务平台(一)各校启动“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重大改革项目,就高校来说,是一个目标明确,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培养工程。

陕西省有12所高校参与了计划,各校发挥自身优势,企业全程参与指导,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了一批急需的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各校依据自身优势学科,积极与企业合作,如:西北政法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陕西科大的化工类人才培养计划,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立足于培养通讯类研发型工程师,等等,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省内高校参与到卓越计划中来,为区域经济发展及时贡献优秀人才。

(二)成立了一批重点项目组和重点实验室近年来,以“985”“211”院校为科研龙头的各高校都发挥各自优势成立了一批科研项目组和实验室,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热情空前高涨。

从“三个符合度”谈地方高校的定位及评价

从“三个符合度”谈地方高校的定位及评价
多样化是不相适应的。
其二 , 地方高校在单一评价 体系及 有关政策导 向下难 以恰 当定位 。由于一些 政策 的导向 , 地方高校定 位难 以 使
与 自身办学条件和 目标相符 合 , 体 而言 , 是在高 校水 具 一
平评估上对所 有高校 采用 同一评 价指 标体 系——本 科教 学工作水平评估 , 这就在操作上很难 排除高校办 学层次高 低、 学术 水平强 弱、 学科 门类 多寡 等表现 学校 定位高 低 的

7 ・
维普资讯
外部指标 的影 响 ; 二是一些政策容易 弓导地方 高校遵循重 I 点院校发展的路子前 进。所 以, 地方 高校 在定位上往往 处 于两难境地 , 不知如何取舍 。 笔者认 为 , 地方 高校 只有 真正从实 际出发 , 才能定 好 位, 办出特 色。首先 , 地方 高校要多层面考虑 定位 , 其与 使 办学 目标相符合 。有关学者、 专家提出了“ 战略定位” “ 、 办 学 目标定位” “ 、 功能定位 ” “ 、层次定 位 ” “ 、 区域定 位” “ 、 形
Oc .2 o6 t O V0. O 1 1 No. 5
从 “ 三个 合 度’ 地 方 高 校 的定 位 及 评 价 符 l ’谈 口J 叉
卢 建 红
( 山科学技术学院 校 长办公室 ,广东 佛山 580 ) 佛 200

要 :地方高校在发展 中存在着过分趋 同的现 象,其定位难 以落 实。要真正 实现 “ 三个符合度” ,首
后 , 际教学工作 状态与定 位 的符 合程 度 , 实 尤其 是教学 效 果( 人才培养 质量 ) 如何 衡量与 评估 , 很难把 握。 因此 , 仍 有必要对这些 问题进行研究 。
1 地 方 高校 要 合 理 定 位 , 能避 免 发 展 过 分 趋 同与 模 . 才

大学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

大学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

XXXX大学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一、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XXXX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坚持“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总体办学思路,不断提高办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学校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阵地、优秀青年的锻造重地、安定团结的模范基地、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的治学园地,为XXXX乃至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二、办学定位办学类型:综合性、应用型大学。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国际教育、预科教育、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

服务面向:立足XX,服务XXXX,面向西部民族地区。

办学特色:在招生就业方面,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注重从民族地区和XX本地招生,保证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培养大批能够在民族地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靠得住的合格人才;在教学方面,坚持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色人才培养和“双语”教学模式,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构建特色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科建设方面,突出民族和XXXX地域两个特色,立足XXXX 自然禀赋和社会人文特点,打造特色学科和品牌学科,形成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以民族类学科为特色、文理工综合发展的学科体系;在科学研究方面,围绕国家在XXXX的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具有地缘优势的学术研究,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打造XXXX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研究的重要智库。

三、办学理念立足XX大地和XXXX办大学,遵循现代大学发展规律,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育人为核心、教学为根本、科研为基础、学科为龙头、人才为关键、特色为法宝的办学理念,突出特色、坚守质量,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XXXX大学。

试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

试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

文章编号 100426410(2006)S120109202试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李瑞贵1,韦巧燕2(11广西工学院工会,广西柳州 545006;21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广西柳州 545006)摘 要:准确确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局。

本文论述了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内涵和意义,对定位困难、定位不准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定位地方高校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 键 词: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6232作者简介李瑞贵(62),男,广西北流人,广西工学院工会干部。

1 高校定位的内涵和意义111 高校定位的内涵什么是高校定位?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方案,所谓高校定位主要是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一定时期内的总体规划和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这个目标定位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通常包括学校在国内外高等学校中的定位,也包含学校内部各要素如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1]。

准确的定位对于指导高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建设方略,促进教育质量、学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高校的定位问题,李岚清同志曾经作过重要的论述。

他强调指出:“各高校应当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各自的特色,免得走弯路”。

他还说,“我们应该密切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始终瞄准时代发展的前沿,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向世界,创建一流”。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各种场合讲话中,反复要求全国各学校要密切关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学校”这两个问题。

强调要高度重视制定好三个规划:“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

他特别要求各高校在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认真解决好学校的定位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探讨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探讨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探讨【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分析了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内容和标准、服务方式和方法、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服务效果和影响等方面。

文章指出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实践应用的深化。

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服务理念的探讨和思考,有助于提升高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方式、服务方法、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服务效果、服务影响、发展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实践与应用深化。

1. 引言1.1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探讨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探讨是指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应该倡导和实践一种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壮大,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和理念也愈发重要。

在过去,高校行政管理主要注重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服务理念相对薄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管理的现代化要求,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也随之产生了转变。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探讨涉及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服务理念的建设需要全体行政管理人员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实践。

只有建立起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高校行政管理才能更好地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推动高校的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应该不断完善和提升。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高校管理的需要,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探讨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

2. 正文2.1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建设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建立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首先要明确高校行政部门的服务宗旨和定位,即要以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要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强化其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使其深刻理解服务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素质。

办学定位与目标

办学定位与目标

办学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与发展规划
1.1.1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坚持“育人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特色建设为核心,以关键性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为牵引,推动特色优势学科升位发展、传统骨干学科错位发展、新兴与交叉学科占位发展,积极构建以优势学科专业为龙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

服务面向定位: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理念,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发挥优势,主动融入,为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学校办学定位(最新)

学校办学定位(最新)

办学定位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办学形式: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为主,积极发展国际合作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

学科专业:以工学为主,理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地方、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

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

教育理念:学生中心、能力导向、立德树人
办学特色:服务地方、支撑产业、引领发展。

培养特色: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和创业者摇篮。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战略选择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战略选择
第3 2卷 第 4期
No 4 Vo . . 1 32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 )
Junl f igi T ahr U i rt S c l c ne o ra o Nn x eces nv sy( oi i c ) a ei aS e
21 0 1年 8月
Aug 2 . 011
性 学 校 中试 办 师范 教 育 。 在 这 一 政 策 导 向下 , ” 综
1 区位 劣势 。地 方高 师 院 校一 般 位 于 经济 文 .
化欠 发 达 的地 级 市 中小城 镇 , 没有 区位 优势 , 以 难
合 性 高校 和非 师 范类 高 校 参 与 教 师 培 养 , 破 了 打
办学竞 争 力 , 办学水 平 低下 。 二、 服务 地 方 基 础 教 育 是 地 方 高 师 院 校 可 持
续发 展 的战 略选择
式 , 高服 务质 量 。 提 随着 综合 性 大 学 参 与 教 师 教 育 培 养 , 方 高 地 师 院校 的发展 面 临着 新 的挑 战。 根据 潘 懋 元 教授 对 高 校 的定 位 分 类 理 论 , 方 师 院 发 展 类 型 应 属 地
吸引到 高层 次 的学 者 、 家 , 乏 有研 究 能 力 、 专 缺 有 教学 思想 的教 师 , 校 师 资 队伍 质 量 不 高 。受 区 学 位 劣势 的影 响 , 虽然学 校 生 源 不存 在 问 题 , 难 以 但
招 收到 优质 生源 。
2 办学经 费不足。一方面 , . 国家对地方高 师 院校投 入相 对较 少 ; 另一 方 面 , 方 高 师 院校 属 于 地
传统师范院校 垄断教师教育的局 面, 师教育逐 教
步从 “ 向型 ” “ 闭型 ” 定 、封 的师 范 教 育体 系走 向开 放性 、 多元 化 。 这 样 完 全 以单 一 培 养 师 资 的 地 方 高师 院校 势必会 受 到冲击 , 面临新 的挑 战 。

高校服务意识整改措施

高校服务意识整改措施

高校服务意识整改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服务意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仍有一些高校存在服务意识不够强的问题,需要进行整改。

为了提高高校服务意识,以下是一些整改措施:
1.加强培训:高校应该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2.建立反馈机制: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3.优化服务流程:高校应该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减少学生等待时间。

4.营造良好氛围:高校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服务热情的工作氛围,增强服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加强沟通:高校应该加强服务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增强学生对高校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这些整改措施不仅可以提高高校服务意识,也能够增强高校的形象和竞争力。

希望高校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以上措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 1 -。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公立高校是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其社会服务职能是指以自身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中的资源和专业优势为依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职能。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既是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所在,也是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产业、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着重探讨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实施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路径。

地方公立高校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其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地方公立高校拥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可以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地方公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

3、提升地方公立高校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通过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地方公立高校可以提升自身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增加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

4、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地方公立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深度合作,可以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高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影响地方公立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施的因素地方公立高校要实施社会服务职能,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政策、资源、人才等方面的因素。

1、政策导向因素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导向对地方公立高校实施社会服务职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对高校的社会服务进行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支持,是实施社会服务职能的前提和保障。

2、资源优势因素地方公立高校的资源优势主要包括师资力量、科研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设施。

资源的充分利用是高校实施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条件。

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实施方案

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实施方案

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承担着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地方发展中的作用,制定并实施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校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

高校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实力,可以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校可以通过成立科研团队、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支持和技术指导,共同探索解决地方发展中的难题。

其次,高校应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

高校在科研领域拥有丰富的成果和技术,可以通过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高校还可以开展技术服务,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另外,高校还应加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注重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人才。

同时,高校还可以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如义工活动、社区服务等,回馈社会,促进地方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高校应加强与地方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高校不仅要服务于地方政府和企业,还应该与地方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科普宣传等方式,增进与地方社会的交流,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实施方案应该包括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以及加强与地方社会的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只有通过高校的不懈努力和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目标,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的思考

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的思考


地 方 高校 为地 方服 务 白 思考 勺
文 0 付 文杰 ( 宜春 学 院 继 续教 育 学 院 方服 务是 高等教 育 发展 的必 然 选择 ,是 高校 社会 服 务职 能 的 具 体 体 现 。 我 国 地 方 高 校 为 地 方 服 务 成 效 显 著 , 但 也 存 在 一 些 误 区 , 必 须 采 取 相 应 的 对 策 促 进 地 方 高 校 为地 方 服 务 的 开
展 。
关键 词 :地方 高校 ;地方服 务; 高等教

高 校社 会 服 务职 能主 要 是 指高 校 立 足 当地 ,为 地方 经济 、社 会发 展服 务 。然 而 , 目前 地 方 高校 的 发 展 还存 在 许 多 问题 :对 学校 的 类 型和 层次 结 构定 位 不 清晰 ;忽 视 地 方 高 校 自身的 优 势 、特 色 ,盲 目追 求 升 格 现 ,特 别在 社 会 服 务职 能 上 ,没能 充 分 发挥 其 得天 独 厚 的 优 势 ,扬 长 避短 ,努 力 为 地 方 经济 发 展 和 社 会进 步 做 出更 大 贡 献
【】 l。

地 方 高 校 为 地 方 服 务 的状 况 ( ) 地 方 高 校 为 地 方 服 务 成 效 显 一

著 是 广开 渠 道 ,为 地 方培 养 社 会 急需 的 各类 人 才 。 地 方高 校 紧 紧抓 住 高 等 教 育 大发展 的机遇 ,大胆 、果断地 进行 改革 ,在 学 科和 专 业 设置 、办 学形 式 等 方 面 进行 全 面革 新 ,积极 为 当地 的 经济 社 会 发展 造 就 各 种人 才 ,例如 ,宜 春学 院 近 年 来加 强与 社 会联 系 ,为适 应 社 会对 人 才 的 需要 ,设 置和 创 办新 学 科 、新 专业 。如 面 向农 村 经 济发 展 ,设 置 生 物 工程 、农 用 化 工 、食 品 加 工 与 保鲜 、美 容 医学 专 业 ,为 地方 经 济 社 会发 展 培 养 了大 批 人 才 。 二 是 发挥 自身的 科 技优 势 ,直 接 解 决 和 促进 解 决 当 地 各种 生 产 、 经营 、管 理 等 方 面 问题 。如 参 与 国家 和 地 方的 多学 科联 合 科研 攻 关 ;组织 和 参 与 科技 市 场 ,实 现 科 技成 果 的转 化 ;进 行 广泛 的技 术推 广服 务 和 科 技 咨询 等 。 三 是 以 服 务 于 地 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为 宗 旨 ,办 主 动适 应 当地 需 要和 人 民 群 众满 意 的 高 等 教 育 。 地 方 高 校 的 生 源 主 体 在 地 方 ,毕 业生 也 以 服 务地 方 为 主 , 因此 地 方 高 校 只 有主 动 地 适 应地 方 的 经 济社 会 发 展 和 人 民 群众 对 高 等 教 育的 需 要 , 将学 校 建 设 成为 名副 其 实的 “ f 家 11 : 7的大学 ” ,显示 出它 为地 方 经 济社 会 发 展 培 养人 才 的 不 可 替 代性 。东 莞 理 工学 院 按 照地 方 人 才 市场 的 需要 设 计 其 人才 培 养 模式 ,确 立 了 “ 懂 管理 的 技 术 人 才 ,有 技 术 的管 理 人 才 ” 的 培养 目标积极办学 ,学 生 9 % 来 自东莞 ,毕 0 业生几乎 1 % 留在 东莞 ,学院 创办十二年 00 来 为 东 莞 培 养 了 二 万 多 名 下 得 去 、 用 得 上 、留 得住 的 各 类 专业 人 才 ,为 东莞 经 济 社 会发展 起到 了重要 作用 [ 】 3 。 ( )地 方 高 校 在 发 展 战 略 上 的 误 二 区 有 待 消 除 由于 现行 的 一 些 评价 机 制 的 诱 导以 及 办 学 理 念 上 存 在 的 误 区 , 地 方 高 校 追 求 “ 高水 平 ” 主要 体 现在 高 层 次 的科 研 学 术 , 成 果 、高 学 历 和高 职 称 的 教 师队 伍 , 高规 格 的教 学 设 备 及 设 施 这样 一 些 硬 指 标 上 ; 追求 “ 大规 模 ” ,主要 表 现为 以扩 大招 生规

高校服务意识整改措施

高校服务意识整改措施

高校服务意识整改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1. 加强服务培训。

针对高校服务人员,加强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巧、沟通技巧、情感沟通等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 完善服务制度。

建立健全高校服务制度,包括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范围、服务时间等方面。

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服务效率和满意度。

3. 激励服务人员。

建立激励机制,对服务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激发服务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 加强服务监督。

建立服务监督机制,建立客户满意度调查和投诉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投诉和纠纷,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5. 引导服务文化建设。

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强化服务理念和服务品牌,提高服务认知和服务观念,推进服务文化深入人心。

6. 拓展服务渠道。

开发多种服务渠道,包括网站、APP、微信、电话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便捷、高效的服务。

7. 加强服务合作。

建立与校内外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服务项目,拓展服务范围。

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上述整改措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服务意识,更好地解决服务存在的问题,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意识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对于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个人的成长,还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服务意识是指对他人的关心和关怀,与他人共享喜悦和痛苦的一种意识观念。

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形成一种持续的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服务意识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工作中展现出出色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的方法1.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有一个身份的服务意识的表率。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具有服务意识的人士来校园发表讲座,分享他们的服务经验和感悟,激发学生内心的动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亲自树立榜样,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或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服务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2.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服务意识教育的元素,增加学生对服务意识的了解和理解。

可以通过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培养其服务他人的意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性的课程项目,如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服务的重要性。

3. 个人引导学校和家庭都需要承担起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责任。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和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对待他人的关心和友善,以身作则地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自愿参与服务行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社交训练学生的社交能力是培养服务意识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训练课程,如公共演讲、团队合作等,帮助学生学习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要,并提供帮助。

5.奖励鼓励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以鼓励学生参与服务行动。

可以设置“最佳志愿者奖”、“服务意识先锋奖”等奖项,给予在服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一定的认可和回报。

发挥广西地方高校优势服务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2024精神文明建设方案

发挥广西地方高校优势服务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2024精神文明建设方案

发挥广西地方高校优势服务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2024精神文明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办公室的角落,我坐在桌前,准备挥笔写下这份方案。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这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更是广西地方高校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的桥梁。

一、方案背景广西,这块富饶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肩负起服务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

2024年,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

二、目标定位1.提升地方高校的文化影响力,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2.通过地方高校的知识传播与实践活动,提高地方民众的精神文明素养。

3.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模式。

三、具体措施1.打造特色文化品牌(1)以广西民族特色为切入点,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如民族音乐节、民族舞蹈大赛等,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2)鼓励地方高校开设民族文化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广西的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组织地方高校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环保行动、敬老助残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文化扶贫活动,将地方高校的知识与技能带到贫困地区,助力乡村振兴。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鼓励学生创作文艺作品,展示他们的才华。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促进产学研结合(1)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鼓励地方高校教师参与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四、实施保障1.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地方高校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2.资金保障:地方政府应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精神文明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3.人才队伍:地方高校应培养一批专业化的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对办学目标定位的宣传

对办学目标定位的宣传

对办学目标定位的宣传
对办学目标定位的宣传
一、目标定位
我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择业主动人才。

二、办学宗旨
我校秉承“为社会服务,为学生发展”的宗旨,致力于发展改革教育,推动学生文化和专业素养的发展,培养择业主动,攻克科学问题的人才。

三、办学特色
我校发展扎实的学术课程,注重实践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身心双全发展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多元化的能力。

四、办学方向
我校以质量为优先,着力培养有国际视野的综合性人才,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术环境,积极探索和推行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改革,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学术素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五、开拓创新
重视开拓创新,重视参与国际交流,充分发挥大师教学和教育技术的作用,以高昂的斗志引领学校发展,全力推进学校全面发展,实现质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如何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校如何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校如何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当今社会,高校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场所,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高校应如何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呢?首先,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使命。

每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学科优势,应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在社会服务中的角色和定位。

例如,一些综合性大学可能在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如工科院校、师范院校等,则可以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特定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只有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和使命,高校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

高校应紧密围绕社会需求,优化和调整学科布局,培育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

一方面,要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为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应及时设立相关学科专业,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升级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高校应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社会服务意识的教师。

这些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还要能够敏锐地捕捉社会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和科研的方向。

同时,高校应为教师提供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走出校园,深入企业、政府和社区,开展合作研究、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等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从而反哺教学和科研工作。

高校要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科研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中,而应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和社会效益。

高校应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与企业、政府的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办学目标与定位

办学目标与定位

办学目标与定位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指引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办学理念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它决定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它既指导着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也体现出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待。

办学理念是“为了实现办学目标,依照教育规律而确立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

”它是校长办学的灵魂,是校长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办学思想是校长办学理念的具体化,是校长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实践中逐步总结和发展的结果。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办学理念提出的依据1.依据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十八大写入,对党的教育方针在新的时代、新的严峻局势之下的补充)2.依据《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教育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3.依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事关国家富强大业、民族振兴基石、亿万家庭福祉。

2013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贺词,进一步指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向全国教师提出“三点希望”即“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高校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方案

高校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方案

高校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方案高校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为了提高高校的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提出以下方案:一、加强服务理念的教育培养1. 建立服务意识教育体系,培养全体教职员工的服务理念。

通过组织升级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持续加强对教职员工的服务教育培养。

2. 将服务理念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强化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优化服务流程与机制1. 设立统一的服务指导中心,向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指导与咨询。

通过集中办公、统一管理,提高服务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2.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师生的等待时间,提升服务效率。

通过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行网上办事,实现服务的电子化、智能化。

3. 建立健全服务投诉反馈机制,及时听取、解决师生的服务问题和意见建议。

通过设立投诉受理中心,建立服务投诉处理工作流程,确保投诉能够及时、公正地受理和解决。

三、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1. 加强教职员工的专业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继续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服务质量。

2. 设立师生服务满意度评估指标,定期对服务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组织满意度调查、开展服务质量测评等活动,了解师生对服务的满意度,及时改进和完善服务质量。

3. 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引进相关服务机构提供专业的服务支持。

与保安公司、餐饮公司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构建和谐的服务环境1. 完善服务设施和硬件条件,提供舒适的服务环境。

加大对校园设施的投入,提升教室、图书馆、食堂等服务设施的质量和舒适度。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服务氛围。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组织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增强师生对高校服务的认同感。

3. 落实纪律与管理,维护良好的服务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校的服务意识与目标定位
教授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

而高校中绝大部分是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地方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使命和发展动力
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全国61.7%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5.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占全国的90%,并拥有80%的研究成果。

地方高校占高校总数的93%左右。

我国目前总共1553所各类高校中,部委属高校仅111所,地方高校多达1442所。

它们分布广阔,与地方发展联系紧密,是地方发展的主要智力来源和支撑。

地方高校必须在地方发展中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动力。

许多过去的部委属高校,而今划转到地方管理,更多高校原本就属于地方管理,其学科专业的设置、科学研究的立项、人才培养的定位、招生就业的来去等,如果不与地方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地方高校就会自外于地方发展,或者被地方发展边缘化。

如果这样,地方高校就失去了自身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因此,地方高校在服务定位、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必须紧紧依靠地方,从地方发展需要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位置和发展的动力。

服务地方检验地方高校的能力和水平
“服务”需要“能力”和“本钱”,这“能力”和“本钱”就是地方高校所具有的人才、科技、决策、文化、信息和中介等优势。

地方高校必须先做到对地方“有为”,才可能在地方发展中“有位”。

“有为”首先得“能为”。

“有为”就要加大引导力度,努力发挥学科、科研和人才资源的优势,积极鼓励和支持师生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

成都理工大学长期恪守“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定位,紧紧依托自身在能源、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矿产勘查、核地质、基础地质以及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为四川发展与西部开发做出了较大贡献。

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我校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由单个高校独立完成的一等奖项目。

而该项目正是经过三代人的努力,为解决四川及西部地区高边坡失稳所致崩滑地质灾害这一顽疾,找到了治疗的良方。

同时,我校依托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直接与四川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

如与攀枝花市合作,对摸清该市的矿产“家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四川国际影视文化传播中心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合作,创办了中国一流独立学院的广播影视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与成都飞机公司联合设立成飞学院;与德阳市人民政府共建德阳分校;与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合办公共安全与管理学院等。

并先后与我省攀枝花市、南充市、达州市,四川地矿局,以及我校所在的成都市成华区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服务地方使地方高校获得发展良机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主要渠道表现在:解决科技难题,共建合作平台,培养创新人才。

这三点,离开与地方发展的紧密合作,离开对地方发展的深入了解和切实介入,都是不可能的。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学科建设是龙头,培养人才是根本,科技项目是抓手,服务地方是目的”。

大力抓好学科建设,逐渐构建起一批适合地方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不断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努力培养地方发展急需的各类创新人才;切实搞好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在地方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一切建设和发展均根据地方发展的需求,努力从地方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正是由于成都理工大学的“有为”和“能为”,四川各级政府和企业给了我校很高的“位置”,从而使我校在划转到地方管理后,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比如今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将积极开展地质教育列为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这对于我校这样一所以“大地学”(即能源、资源、环境和工程)为优势和特色的地方高校,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我们认真研究对策,制订系列措施,力争为四川和西部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项工作目前正稳步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家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