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文字陷阱

合集下载

合同陷阱有哪些5篇

合同陷阱有哪些5篇

合同陷阱有哪些5篇第1篇示例: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明确双方在交易或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有些合同可能存在陷阱,可能会对一方造成不利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合同陷阱:1. 不清晰的条款一些合同中的条款可能表达含糊不清,导致对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产生歧义。

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可能导致纠纷的发生。

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该确保所有的条款都十分清晰明确,以避免后续的纠纷。

2. 长期合同有些合同可能会包含长期的合作条款,这可能对一方造成不利影响。

尤其是在合作关系出现变化时,长期合同可能会变得不切实际。

在签订长期合同之前,双方需要认真考虑是否确实需要这样长期的合作关系。

3. 非法或不公平的条款有些合同中可能包含一些非法或不公平的条款,这可能会损害一方的利益。

一些合同中可能包含违法或不道德的条款,这种情况下,应该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避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4. 隐性条款有些合同中可能存在隐性条款,这些条款可能对一方产生意外的影响。

一些合同中可能含有暗含的责任或限制,这种情况下,双方需要特别留意隐性条款,确保所有的权利和义务都得到明确表达。

5. 不当修改有些合同可能在未经双方同意的情况下被修改,这可能对一方造成不利影响。

在签订合同之后,任何修改都应该经过双方的同意并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以避免出现纠纷。

6. 不完整的约定有些合同可能存在不完整的约定,这可能导致后续的争议。

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该确保所有的权利和义务都得到清晰的约定,并在合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合同陷阱可能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而双方需要特别小心,确保所有的权利和义务都得到充分的保障。

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该尽可能地审慎考虑,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寻求法律意见,以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

第2篇示例:合同陷阱是指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被一方利用威胁、欺骗、误导等手段,使另一方在不明确的情况下签署合同,导致不公平的合同条款对其产生影响的情况。

在商业领域,合同陷阱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往往会利用许多隐形的条款来约束另一方,使其处于被动的地位。

合同中的常见陷阱和风险

合同中的常见陷阱和风险

合同中的常见陷阱和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合同成为人们约定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方式。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合同中存在许多常见的陷阱和风险,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损失。

本文将就合同中的常见陷阱和风险进行论述,旨在为当事人提供参考,进一步增强合同签订的风险意识和合同处理的能力。

一、合同解释陷阱1. 合同术语的多义性合同中的术语往往存在多种解释,因此当事人在合同起草时必须对术语的含义达成一致。

同时,为避免歧义,应尽量避免模糊不清的措辞,合同中的术语要明确具体,确保双方对合同内容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2. 合同解释规则的选择合同解释的规则多种多样,比如普通民事合同按照普通常识解释、特殊法律约定的合同按照特殊法律规定解释等。

当事人应该仔细考虑并明确约定合同解释的规则,以避免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因解释规则的不清晰而产生纠纷。

二、合同格式陷阱1. 合同条款的排版问题合同条款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排版整洁美观对于合同的正式性和法定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当事人在撰写合同时应该注意合理安排段落,适当增加标题和分号等,以增强合同条款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2. 合同文本的字体和字号合同的字体和字号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字体过小或过大可能导致合同难以阅读或产生理解上的困扰。

因此,当事人在合同签署前应该审查合同文本的字体和字号,确保其符合合同执行的需要。

三、合同缔约陷阱1. 合同缔约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缔约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但在现实中,有些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真实意思表示存在问题。

因此,当事人在签署合同时应该慎重考虑并确保其真实意思的表达,以免因虚假意思表示而引发的争议。

2. 合同的签订方式和程序合同签订方式和程序的问题也可能引发争议。

当事人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合同签署的惯例程序,确保合同签订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四、合同内容陷阱1. 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和合理性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和合理性对于合同的履行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合同里的骗局

出版合同里的骗局

出版合同里的骗局前段时间有朋友为寻找好的出版社要我帮忙,结果一看人家给他开的合同,吓!真叫那个黑啊。

刚开始还以为那家公司是彻头彻尾的骗子,后来动用关系一查,居然有家实力很强的出版集团作为后盾,是家非常正规的出版公司。

为了防止类似有首次在国内出版的朋友被骗,结合其他一些朋友的实体出版经历,特写此文,给大家提个醒。

本文系鲲鹏原创,如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1)骗招一:“我们是XX出版社旗下的正规机构,知道XXX不,那就是跟我们一个系统的……”对策:注意观察对方合同上“乙方”上标注的公司全称,看是否具备法人资格,至于是否真跟XX出版社有什么了不得的关系,要求对方先在合同上注明将来要出版的出版社就可以了,并规定出版社不可临时变动,除非征得作者书面同意。

如果对方以各种理由加以推搪,不确定作品的出版社,那你就要当心了,这家公司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皮包公司。

(2)骗招二:“甲方将签约作品的出版权独家授权给乙方,有效期10年。

”对策:很多作者对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都是一知半解,其实作品的专有出版权,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是可以授权给不同机构的。

比如,书面文字作品就可以分为中文简体,中文繁体,外文等三种,而地域范围则包括大陆,香港,台湾,国外……如果操作得当,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分别卖出去的,彼此并不矛盾,可千万别傻乎乎的把出版权一股脑全部送给人家。

而且这样对你的作品一点好处都没有,好多出版机构胃口忒大,吃下你所有出版权后,最多在大陆方面出版了你的简体书就没了下文,此时如果有港台或者国外的繁体书或者外文书的经销商找上门来,你就等着干瞪眼吧。

最佳的表述方式:甲方将签约作品的大陆范围简体中文出版权独家授权给乙方。

如果对方不同意,要求扩大范围,那就要求相应增加稿酬吧^O^至于合同有效期,最好确定为5年以下,这是行业的普遍标准,因为5年以后,你还有机会再卖给别人。

对于一些流行因素比较大的作品,有效期可以更短。

(3)骗招三:“为保证作品的质量,原稿的文字错误率应保持在万分之X以下,否则根据差错率扣除稿费的百分之XX。

合同陷阱需要注意的陷阱和风险

合同陷阱需要注意的陷阱和风险

合同陷阱需要注意的陷阱和风险合同陷阱需要注意的陷阱与风险合同是法律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其内容和条款对于各方的权益都至关重要。

然而,在签订合同之前,各方应当对可能存在的合同陷阱保持警惕,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合同陷阱,并提供相应的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避免潜在的风险。

一、模糊不清的术语和定义合同中的术语和定义应当明确清晰,以避免歧义和争议的产生。

有时候,一些合同可能意图模糊术语的界定,以便在履行合同时主动牟取利益。

因此,在签署合同之前,双方应当对合同中的关键术语和定义进行详细的讨论和确认。

例如,在租赁合同中,对于租金的定义可能不够明确,可能存在各种隐藏费用或隐含条件。

作为承租人,应仔细阅读合同,并与出租方沟通确认是否有任何额外的费用或条件。

二、条款和条件的忽略合同中一些看似不太重要的细节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各方在签订合同时,往往会忽略一些条款和条件,并未进行充分地审阅,并且缺乏对潜在问题的预见性。

这可能导致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纠纷和争议的发生。

因此,作为合同签订方,我们应当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的每个条款和条件,并确保自己对其含义和影响有清楚的认识。

如有必要,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建议,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

三、不合理的免责条款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可能成为一种风险,并导致无法实现自身合法权益。

有些合同可能会在相对不显眼的地方设置免责条款,使一方对其责任范围限定得过于严格,以至于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保护。

在签署合同时,我们应当特别关注免责条款,并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保护我们的利益。

必要时,可以与对方协商调整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以使其更加公平和合理。

四、违约和解除合同的后果合同一旦被违反,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和风险。

在签署合同时,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合同违约和解除合同的后果,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此外,还应当了解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和途径,以便在必要时采取法律行动。

七类合同陷阱五个真实案例四个要点教你如何防范合同欺诈

七类合同陷阱五个真实案例四个要点教你如何防范合同欺诈

七类合同陷阱五个真实案例四个要点教你如何防范合同欺诈当前,合同违法行为几乎成为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一大公害,合同欺诈案件逐年增多,而且其行骗手段更加隐藏、智能,作案手法也不断翻新。

每日商报18创富收集了当前我国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常见合同陷阱,让宽敞读者看看骗子们是如何利用合同招摇撞骗的,并选择部分来电读者的案例请律师点评、出招。

常见的七类合同陷阱(一)钓鱼合同。

行骗人往往利用合同先向对方预付定金或少量预付款,取得对方信任后,骗取全部物资,或者先给付少量物资,蓄意骗取全部货款。

随着企业合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往那种“空手套白狼”的骗术,即利用合同骗取全部物资或贷款的情形已不多见。

许多骗子用定金、少量预付款或物资为诱饵,来达到行骗目的。

(二)以假乱真。

行骗人要紧用假公章、执照、证明、汇票,账号、甚至假身份证等为幌子,虚构背景编造谎言,瞒天过海。

一样说来,这些人往往通过装得专门阔专门有来头,或一掷千金毫不吝惜,或言称与某某领导人有某某关系,一旦与之签约履约,便逃不脱上当受骗的厄运。

(三)合演双簧。

行骗人在报纸等媒体上公布如“诚寻加工面袋、木包箱铸件”等子虚乌有的广告信息,然后以中介人的身份与闻之而来的当事人订立信息中介合同,借机收取所谓的信息费、立项费、中介服务费等,然后再让签约当事人持中介合同到另一个事先已串通好的外地合伙行骗人那儿订立虚假加工承揽合同,并借机收取质保金、履保金、材料款等费用,接着将样品图纸交给对方当事人制做样品,并约定,样品不合格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由于图纸设计本身相互矛盾,存有缺陷,当事人全然不可能做出合格样品来,因此,签约时受害人不明白也不留意这一点,如此,骗子通过相互勾结,两地串通,一唱一和,共同上演合同欺诈的双簧戏。

(四)偷梁换柱。

又可分为明偷与暗偷两种形式。

暗偷即通常所说的“调包”,行骗人利用合同条款约定不明,标的物规格、型号、标准等模糊不清,通常口头约定,有意在成交时以小充大,以次充好,以廉充优,以旧充新借以达到行骗目的。

识破合同欺诈与陷阱的十大方法

识破合同欺诈与陷阱的十大方法

识破合同欺诈与陷阱的十大方法合同欺诈固然可怕,但我们只要掌握了识破合同诈骗的技巧,那么,骗子在我们面前也就无机可趁。

识破合同诈骗的重点是对合同内容和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认真审查,做到合法严谨,无漏洞可钻。

识破合同欺诈与陷阱的主要方法有:1.查看有效的身份证件。

妄图用合同欺诈的骗子一般都是冒用他人或伪造假的身份,使用的公章和提供的材料多为虚假伪造的。

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看对方的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

有的企业明明没有资格经营双方所谈项目的权利,可是仍然号称自己做了多个有类似项目的经验。

所以,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查看对方的所有证件并复印留存。

注意查看证件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对方的证件是否清楚、信息是否准确贴切。

2.察言观色,查看合同当事人的身份。

妄图用合同欺诈的骗子一般都是冒用他人或伪造假的身份,虽然骗子在进行诈骗前精心包装了自己,但是心中有鬼毕竟会心虚,我们在和人第一次相识或者合作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他的言行举止。

如果他的眼神漂移或者言语支吾搪塞或者话语前后矛盾,一定要心存警惕。

骗子往往称自己有着雄厚的资金背景,言谈举止也竭力模仿成功人士,短短几分钟交谈可能会被伪装的外表蒙混过去,但是,时间一长,本性会渐渐显露。

而且在交谈中,涉及专业知识部分,骗子往往只能停留在“皮毛”部分,在签订合同前要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试探,尤其是合同的业务知识方面,问的问题多了,骗子会更加心慌,一定会露出破绽。

【案例】外地人曹某于2010年来到北京打工,因为没有技能和学历,生活窘困,后看到装修市场异常火爆,便也想趁机捞一笔。

于是2011年3月他在未进行工商登记的情况下,私自成立了一家“安乐时尚装修公司”,并对外承接装修业务。

因为未进行注册登记,曹某伪造了身份。

为招揽生意,他采取低价竞争方式,向客户报出低于成本价的装修方案,并提出营业的第一个月内签订合同的顾客可享受八折优惠,曹某巧言令色,对客户宣称自己以前是一家国际知名公司的工程师,现在自己独立创业为普通百姓装饰质量有保证、价格较低廉的居所,由此吸引了不少顾客,生意很是兴隆。

买卖合同要注意哪些陷阱6篇

买卖合同要注意哪些陷阱6篇

买卖合同要注意哪些陷阱6篇篇1买卖合同注意事项及陷阱防范协议甲方(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双方在进行买卖合同交易过程中需要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与陷阱,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特制订本协议。

一、总则1. 甲乙双方在进行买卖合同交易时,应诚实守信、等价有偿、公平交易。

2. 双方需充分了解买卖合同相关法律规定,谨慎签订合同,避免陷入不法商贩设置的陷阱。

1. 虚假宣传陷阱:(1)乙方不得通过虚假广告或夸大产品性能的方式诱导甲方购买。

(2)乙方提供的商品信息应当真实、准确,不得有虚假宣传行为。

甲方在购买前应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并核实相关宣传资料的真实性。

2. 合同条款陷阱:(1)乙方不得在合同中设置模糊不清的条款,故意制造歧义,规避自身责任。

(2)甲方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不明确的内容要求乙方给予解释和说明,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具体、无歧义。

3. 价格陷阱:(1)乙方不得在合同中设置不合理的价格条款,如虚高价格、隐瞒折扣等。

(2)甲方在购买前应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商品的真实价格水平,避免被高价欺诈。

4. 交货陷阱:(1)乙方应按时交货,确保商品质量。

如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交货,应及时通知甲方并协商解决方案。

(2)甲方应验货后再付款,确保商品与合同约定一致。

5. 售后服务陷阱:(1)乙方应提供明确的售后服务条款,包括退换货政策、保修期限等。

(2)甲方在购买前应了解乙方的售后服务政策,对不明确的内容要求乙方给予书面确认。

三、双方义务与责任1. 甲方义务:(1)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

(2)在签订合同前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及交易风险。

(3)对乙方提供的商品进行验货,确保商品质量符合约定。

2. 乙方义务:(1)按时交货,确保商品质量。

(2)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

(3)遵守合同约定,提供售后服务。

(4)在合同订立过程中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设置陷阱损害甲方利益。

签约过程中的陷阱及应对方法

签约过程中的陷阱及应对方法

签约过程中的陷阱及应对方法?
答:在签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陷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陷阱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一、常见的陷阱
1.模糊条款:合同中可能存在模糊不清的条款,导致双方对合同内容的理解产生分歧。

2.隐藏费用:合同中可能未明确提及某些费用,而在后续过程中向签约方收取。

3.不公平条款:合同中可能存在对某一方明显不利的条款,例如违约金过高、解约条件苛刻等。

4.虚假陈述:一方可能在签约前对重要事实进行虚假陈述,误导另一方签订合同。

5.违反法律法规:合同内容可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导致合同无效或产生法律纠纷。

二、应对方法
1.仔细阅读合同:在签订合同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充分理解每一条款的含义。

2.寻求专业意见:如果对合同内容有疑虑,可以寻求律师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3.明确费用:在签订合同前,务必明确所有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服务费、违约金等,避免后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4.协商修改条款:如果发现合同中存在不公平或模糊不清的条款,可以与对方协商修改,确保合同条款的公平性和明确性。

5.保留证据:在签约过程中,务必保留所有相关证据,例如邮件、短信、录音等,以便在后续纠纷中维护自身权益。

6.了解法律法规:在签订合同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避免因违反法律法规而产生的风险。

总之,在签约过程中保持谨慎和理性至关重要。

通过仔细审查合同、寻求专业意见、明确费用、协商修改条款、保
留证据以及了解法律法规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签约过程中的陷阱和风险。

合同文字陷阱及风险

合同文字陷阱及风险

合同文字陷阱及风险防范由合同文字引起的法律风险比较常见。

一旦发生纠纷,设套着为了自己的私利,解释相关条款时不免有指鹿为马之嫌。

一、实践中常见的文字陷阱有如下几类:1、一字之差如一个人订货时在合同的付款栏目中故意将“货到付款”写成“贷到付款”。

一次酒足饭饱之后,供方的业务员看也没看就签了字,拿回去锁在保险柜里。

当供货方后来派人找买房催款时,买房则以合同中这一条款为由进行搪塞。

2、玩弄标点如一份订购蘑菇的合同,买卖双方约定标的物质量标准为“无杂质,无腐烂”。

草签的合同文本上表述为“无杂质、腐烂”。

然而在正式合同上,供货方却将其中的“、”号故意改成“,”号,其意思立刻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当腐烂的蘑菇被商店发现先,供货方则以合同上的这个条款进行推诿,这家商店有口难辩。

3、表意模糊如在合同中约定付款时间为“售完付款”、“收货后付款”;对标的物约定为“以某公司的产品为准”、“停在某大院的汽车”等,由于在时间、质量等方面显得含混不清,这就给另一方实施欺诈提供了便利。

又如以下条款:“乙方或其代理人将通过(当面、书面、电话)方式向甲方下达交易指令。

乙方下达任何口头指令,应立即以书面形式确认,甲方具有对乙方的任何电话内容进行录音的权利。

”这其中“立即”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概念呢?十分钟、一小时、一天?甲方要通过什么样的书面方式(如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才能确定所录音电话的确切时间和内容,进而才能确定该录音电话中乙方下达的口头指令到底对应的是哪一桩期货交易?由于未做出明确约定,纠纷一旦产生,合同受损方会因举证不力而陷入不利局面。

4、篡改词句如一个科研所转让一项技术时,客户要求由甲方负责原材料与成品的化验。

当时科研所应允了,在合同中这一条原为“由甲方负责提供原材料,负责成品的化验”,但在正式合同上却表述为“甲方负责原材料及成品的化验”。

后来科研所以此为据称其负责只提供“产品化验”而不负责“提供原材料”,客户因此遭受2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合同签订中有哪些常见陷阱

合同签订中有哪些常见陷阱

合同签订中有哪些常见陷阱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合同签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行为。

然而,很多人在签订合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知识和风险意识,容易陷入各种陷阱,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合同签订中常见的陷阱。

一、条款模糊不清合同中的条款应该清晰、明确、具体,避免使用模糊、含混的语言。

例如,在关于产品质量的条款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写“产品质量合格”,而没有具体说明合格的标准是什么,那么在出现质量纠纷时,就很难确定责任。

再比如,在关于交货时间的条款中,如果写“尽快交货”,而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期限,就容易导致双方对交货时间的理解产生分歧。

二、违约责任不明确违约责任是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它规定了当事人在违反合同约定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然而,有些合同在违约责任方面规定得非常模糊或者根本没有规定,这就给违约方留下了逃避责任的空间。

例如,有些合同只是简单地写“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但没有具体说明违约责任的形式和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这样在发生违约时,受害方很难获得有效的赔偿。

三、格式条款陷阱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例如,在一些消费合同中,商家往往会使用格式条款来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自己的责任。

常见的格式条款陷阱包括: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商家的责任;加重消费者的责任;限制消费者的主要权利;排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

例如,有些商家在合同中规定“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这就是一种不合理的格式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合同主体不适格合同主体适格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之一。

如果合同主体不适格,那么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或者效力待定。

例如,在签订合同的一方是未成年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如果没有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合同就是无效的。

再比如,在签订合同的一方是未经授权的代理人时,如果没有被代理人的追认,合同对被代理人也是不发生效力的。

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一、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1、搞文字游戏,伺机混水摸鱼,蒙到一个算一个。

比如在合同中技术标准苛刻,以算命先生的语言成其条款,暗设陷阱,以骗取合同保证金、技术转让费等,倾销伪劣原材料,牟取暴利。

2、瞒天过海,是这些人的主要骗术。

骗者以某单位承包人、业务员等合法身份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待货物到手后,则以低价倾销出去,收入自然归自己,尔后改换面孔溜之大吉,损坏合同双方的利益。

3、假戏真做,玩空头支票。

履行经济合同时,以支票付款提货,有意交付不符合要求的支票,利用银行支票承付的时间差骗取货物。

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诈骗行为,以至现在相当多的企业规定收到支票3天后方可发送货物,以防空头支票的假戏真做。

4、在竞争的市场面前设置陷阱早已屡见不鲜。

其主要手段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在对产品的验收、咨询和运输环节挖空心思设置圈套,以少充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二、合同陷阱的分类1、押金陷阱不少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向劳动者收了押金、风险金、培训费、保证金等各种名目、数额不等的金钱,劳动者稍有违反管理的行为,用人单位即扣留这部分押金。

这是违法的。

1995年7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就下发了《对“关于用人单位要求在职职工缴纳抵押性钱款或股金的做法应否制止的请求”的复函》,明文予以制止。

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也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务。

2、霸王条款合同条款明显向着用人单位倾斜。

这类合同多采用格式合同,根本不与劳动者协商,也不向劳动者讲明。

合同中,只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规定用工单位的权利和劳动者的义务,而很少或者根本不规定用工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

而大部分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并不了解条款的含义,往往是看人家签,自己也跟着签。

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合同中一些用人单位免责的条款,将对劳动者十分不利。

如果发生劳动争议进行仲裁或诉讼时,劳动合同里违法的条款是无效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是不会支持的。

大学生刚毕业就业合同陷阱案例

大学生刚毕业就业合同陷阱案例

大学生刚毕业就业合同陷阱案例案例一:薪资的文字游戏。

我有个同学叫小李,刚毕业那叫一个意气风发,觉得自己终于要大展宏图了。

他找了一份看起来特别不错的工作,在和公司签合同的时候,合同上写着“薪资3000 5000元”。

小李心想,这最低也有3000呢,自己刚毕业也还不错,而且努努力就能拿到5000,美滋滋。

结果第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他就傻眼了,到手就2000出头。

他去问人事,人事指着合同说:“你看,这写的是3000 5000,这3000是包含了绩效、全勤奖还有各种补贴的,你这个月绩效没达标,还迟到了几次,扣掉这些可不就剩2000多了嘛。

”小李当时就懵了,他一直以为3000是基本工资呢,这才知道掉进了文字陷阱里。

这就好比你去饭店点菜,菜单上写着一道菜20 50元,你以为20元就能吃到,结果人家告诉你20元是包括了菜、米饭、调料、服务费啥的,最后你还得补差价,你说气不气人?案例二:超长试用期。

小张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找了一家小型的创业公司。

签合同的时候,他看到试用期是6个月,当时心里有点犯嘀咕,因为一般不都是3个月嘛。

但是公司老板跟他说:“咱们公司比较特殊,需要多一点时间来考察员工是否适合岗位,不过试用期工资只比转正后低一点。

”小张想了想,觉得自己也没太多选择,就签了。

这6个月的试用期可真是苦不堪言啊。

他干的活一点不比正式员工少,甚至还更多,因为公司总是以“你还在试用期,要多学习多表现”为理由给他加任务。

好不容易熬到6个月结束了,老板又找他谈话,说觉得他还有些地方需要再锻炼锻炼,要再延长试用期3个月。

小张当时就火了,这不是坑人嘛。

可是他仔细看合同,发现合同里对试用期延长这一块写得很模糊,没有明确说什么情况下可以延长,也没有说延长的上限。

就像你去参加一场马拉松,本来以为跑42公里就结束了,结果跑到42公里的时候,人家告诉你赛程变长了,还得接着跑,你说绝望不绝望?案例三:服务期限与违约金。

小王毕业后进了一家比较有名的企业,签合同的时候,合同里有一条规定“员工需为公司服务满3年,如未满3年离职,需向公司支付违约金3万元”。

警惕合同条款中的文字游戏,避免吃哑巴亏

警惕合同条款中的文字游戏,避免吃哑巴亏

警惕合同条款中的文字游戏,避免吃哑巴亏【案例回放】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20万元,经乙公司催促后,甲公司向乙公司偿还了货款20万元,乙公司在出具证明时写到“还欠款20万元”。

过了一段时间后,乙公司将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偿还20万元。

乙公司认为“还”应念“hai”,是“仍然”之意;甲公司则认为“还”应念“huan”,是“归还”之意。

双方争论不休,但都没有其它证据辅佐,法院也难辩是非,最后做出折中判决,由甲公司归还10万元。

甲公司损失10万元,虽大喊冤枉,却又无可奈何。

【风险评析】合同条款中因文字表述引起的法律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意模糊不清如在合同中约定付款时间为“售完付款”、“收货后付款”,对标的物约定“以某公司的产品为准”等,由于时间或质量等因素约定不清,造成表意模糊。

2.利用一字之差如某人订货时,在合同付款栏中故意将“货到付款”写成“贷到付款”。

酒足饭饱之后,供货方业务员看也没有看就签字,当供货方后来派人找买方催款时,买方则以合同中的这一条款进行搪塞。

3.玩弄标点符号如订购青豆的合同,买卖双方约定标的物质量标准为“无杂质,无腐烂”。

草签的合同文本上表述为“无杂质、腐烂”。

然而,正式合同上,供货方却将其中的“、”故意改为“,”,其意思立刻发生了180度转弯,当腐烂的青豆被发现时,供货方就以这个条款进行推诿。

4.恶意篡改词句如某科研所转让一项技术时,客户要求“科研所负责提供原材料和负责成品的化验”,当时科研所同意了,但在正式合同上却表述为“科研所负责原材料及成品的化验”。

后来科研所以此为据称其负责“化验”原材料而不负责“提供原材料”,客户因此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范技巧】1.订立合同最好采取书面形式对于重要的合同条款、要仔细斟酌,须注意把好文字关,避免产生歧义,最好请法务人员审查后再签订,以使合同的文本内容与涵义相符。

2.取得双方负责人的亲自同意签订合同时务必要注意签字盖章与签约单位及其负责人(或授权人)是否相符,另外要注意订立的时间以及订立后要做的辅助工作。

文字陷阱的意思

文字陷阱的意思

《文字陷阱的意思》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文字陷阱”这个有意思的话题。

“文字陷阱”呀,就是在文字表述里藏着一些容易让人误解或者犯错的地方。

比如说,有些广告会写“买一送一”,但没说清楚送的是什么,可能只是个小赠品,而不是你以为的同样的商品,这就是个文字陷阱。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次,小明看到一个抽奖活动,上面写着“百分百中奖”。

他特别高兴,觉得自己肯定能中大奖。

结果去抽奖,只中了一个小钥匙链。

原来这个“百分百中奖”,不是说都能中大奖,而是都能有点小奖品,小明就掉进文字陷阱啦。

还有一些合同,里面的条款写得很复杂,有些字看起来差不多,但意思完全不同,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坑。

同学们,咱们可得小心这些文字陷阱哟!《文字陷阱的意思》同学们,咱们接着说“文字陷阱”。

文字陷阱有时候就像一个隐藏的小怪兽,一不小心就会把我们绊倒。

比如说,有些商家宣传“特价商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可没说清楚到底有多少数量。

你兴冲冲地跑去,可能早就没货了。

再比如,有些作业题目看起来很简单,好像一下子就能答出来,其实里面藏着小玄机,一不注意就会答错。

我邻居家的姐姐找工作,看到招聘启事上写着“高薪待遇,广阔发展空间”,去了才发现,高薪是要完成很难的任务才能拿到,这也是个文字陷阱。

同学们,遇到文字的时候要多想想,别掉进陷阱里啦。

《文字陷阱的意思》同学们,咱们再来深入理解一下“文字陷阱”。

文字陷阱就像是路上的小坑,不注意就会摔倒。

比如,有些促销活动说“全场五折起”,但大部分商品可能只是打七八折,真正五折的没几样。

还有一些网络谣言,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一看,很多地方都不合理,这也是一种文字陷阱。

我有个同学,参加比赛,规则里写着“表现优秀者有奖励”,可没说清楚什么样算优秀,最后他觉得自己表现挺好,却没拿到奖励。

同学们,要学会识别文字陷阱,保护好自己哟!。

劳务合同陷阱案例分析

劳务合同陷阱案例分析

劳务合同陷阱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

咱先来说说老张的事儿。

老张啊,是个老实巴交的建筑工人,就想多挣点钱养家糊口。

有一天,他经人介绍,到一个小建筑公司干活儿。

那公司老板拿出一份劳务合同,老张一看,密密麻麻的字,自己也没咋看懂,但想着能有活儿干就不错了,稀里糊涂地就签了。

二、陷阱一:工资条款模糊不清。

1. 合同原文。

合同上关于工资就写了个“按照公司规定支付劳动报酬”。

老张当时也没在意,心里想着建筑行业的工资大概都有个数,能差到哪儿去呢?2. 实际情况。

第一个月干完了,发工资的时候,老张就傻眼了。

他发现自己的工资比同工地其他工人少了一大截。

他去问老板,老板就拿出一份所谓的“公司规定”,上面写着老张这种新手工人工资就是这个数,而且还有各种扣钱的项目,像什么工具磨损费啦,场地清洁费啦,七七八八加起来扣了不少钱。

老张这才明白,这个工资条款模糊的合同给他挖了个大坑。

这就好比你去饭店吃饭,菜单上只写“按店里定价收费”,结果吃完了,老板说这个菜因为今天用的是特殊调料,所以要加钱,你说坑不坑?三、陷阱二:工作内容随意增加。

1. 合同原文。

合同里写着老张的工作是负责砌墙。

老张觉得自己砌墙手艺还不错,就接了这个活儿。

2. 实际情况。

可是干了没几天,老板就开始让老张干别的活儿了。

一会儿让他去搬水泥,一会儿让他去清理建筑垃圾。

老张说这不是他合同里的工作内容啊,老板就说:“你看合同里还有一条呢,写着‘根据公司业务需要,员工应服从工作安排’。

”老张那个气啊,这就好比你应聘的是厨师,结果老板让你又当服务员又当洗碗工,还说合同里有“服从安排”这一条呢。

四、陷阱三:工伤条款暗藏玄机。

1. 合同原文。

合同里关于工伤的条款是这么写的:“如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公司将按照国家最低标准给予补偿。

”老张根本就没仔细看这个条款,他觉得自己干活小心点就不会出事儿。

2. 实际情况。

结果呢,老张在工地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腿骨折了。

这时候去找公司,公司就按照国家最低标准给了点补偿。

劳务合同常见陷阱

劳务合同常见陷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务合同已成为企业和个人之间常见的一种合同形式。

然而,在签订劳务合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法律知识不足等原因,许多人都可能陷入一些常见的合同陷阱。

以下列举了一些劳务合同中常见的陷阱,以供大家参考。

一、口头协议一些企业和个人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只进行口头约定,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这种口头协议容易产生纠纷,一旦发生争议,双方很难提供有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

因此,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务必要求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合同条款模糊有些劳务合同中,合同条款表述模糊,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合同中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一旦发生争议,双方容易产生纠纷。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合同条款应尽量具体、明确。

三、合同期限过长一些劳务合同中,合同期限过长,甚至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

这可能导致劳动者在合同期间无法自由离职,给劳动者带来不便。

因此,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合同期限应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符合。

四、违约责任不明确部分劳务合同中,违约责任条款不明确,导致在发生违约行为时,双方难以界定责任。

为避免此类问题,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的计算方法、违约行为的界定等。

五、单方面限制劳动者权益有些劳务合同中,企业只约定劳动者的义务和违约责任,而未提及劳动者的权益。

这种单方面限制劳动者权益的合同,一旦发生争议,劳动者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确保双方权利义务对等。

六、未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部分劳务合同中,未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导致在发生争议时,双方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为避免此类问题,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七、未明确约定合同解除条件一些劳务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合同解除条件,导致在劳动者需要解除合同时,无法找到合理的理由。

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合同解除条件,如劳动者违反合同规定、企业未按时支付工资等。

八、涉及违法条款部分劳务合同中,可能存在违法条款,如强迫劳动者加班、拖欠工资等。

采购合同模板中的常见陷阱及如何避免

采购合同模板中的常见陷阱及如何避免

采购合同模板中的常见陷阱及如何避免采购合同是商业活动中常见的合同类型之一,它规定了买卖双方在商品或服务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在使用采购合同模板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陷阱,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导致合同纠纷或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采购合同模板中的常见陷阱,并提供一些避免这些陷阱的建议。

一、模板语言不明确采购合同模板通常是通用的,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交易。

然而,由于交易的特殊性,模板中的语言可能不够明确,导致合同条款的解释模糊。

为了避免这个陷阱,买卖双方在使用模板前应该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如果有需要,可以请律师参与合同的起草和修改,以确保合同的语言明确、具体。

二、合同条款不完整采购合同模板通常包含了一些常见的条款,如商品描述、价格、交货方式等。

然而,有时候模板中的条款可能不够完整,无法覆盖特定交易的所有方面。

为了避免这个陷阱,买卖双方在使用模板前应该仔细考虑交易的各个方面,并确保合同条款的完整性。

如果有需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添加额外的条款,以确保合同的全面性和可执行性。

三、法律法规不符合采购合同模板通常是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制定的,但是在实际交易中,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法律法规。

如果模板中的条款与相关法律法规不符,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违法。

为了避免这个陷阱,买卖双方在使用模板前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如果有需要,可以请律师参与合同的起草和修改,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风险分担不明确采购合同涉及到商品或服务的交付和支付,其中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如货物损坏、延迟交货等。

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风险的分担责任,可能会导致纠纷和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这个陷阱,买卖双方在使用模板前应该仔细考虑风险的分担责任,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如果有需要,可以请律师参与合同的起草和修改,以确保合同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五、违约责任不清晰采购合同中通常会规定违约责任,即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时应承担的责任。

劳务合同里面的坑

劳务合同里面的坑

一、合同主体不明确1. 签订合同的一方主体不合法,如无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非法人组织等。

2. 合同双方名称、地址等信息填写不完整或不准确。

二、合同内容不完整1. 缺少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报酬等关键条款。

2. 对工作性质、工作职责描述模糊不清,容易产生纠纷。

三、合同条款不公平1. 工作报酬过低,与市场行情不符。

2. 工作时间过长,超出法定工作时长。

3. 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如未缴纳社会保险、不提供休息日等。

四、违约责任不明确1. 违约金条款缺失或不合理,无法有效约束双方。

2. 违约责任划分不清,难以追究违约方责任。

五、争议解决方式不明确1. 缺少争议解决条款,如仲裁或诉讼。

2. 仲裁机构选择不合理,可能导致仲裁不公。

六、合同期限不合理1. 合同期限过长,不利于劳动者流动和职业发展。

2. 合同期限过短,不利于用人单位长期规划。

七、保密条款过于苛刻1. 保密期限过长,影响劳动者正常工作。

2. 保密范围过广,限制劳动者正常使用所学知识。

八、合同附件缺失1. 合同附件中缺少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材料。

2. 附件内容与合同正文不一致,容易产生纠纷。

为了避免上述“坑”,以下是一些建议:1.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内容完整、公平、合理。

2.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3. 如有疑问,及时与对方沟通协商,争取修改不合理条款。

4. 在签订合同前,咨询专业人士意见,如律师等。

5. 保留合同签订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如邮件、短信等。

总之,签订劳务合同时,要警惕合同中的“坑”,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只有充分了解合同内容,才能在合作过程中规避风险,实现互利共赢。

如何避免协议书中的常见陷阱和漏洞

如何避免协议书中的常见陷阱和漏洞

如何避免协议书中的常见陷阱和漏洞在商业交易和法律合作中,协议书是确保各方利益和权益的重要文件。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协议书往往存在一些常见的陷阱和漏洞,可能给各方造成损失或纠纷。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明确目的和条款协议书的目的应该明确清晰,各项条款也要具体详细。

在起草过程中,各方应该协商并确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确保协议能够切实实现双方的利益和目标。

同时,各方还应该确保所记录的条款详尽无遗,以便在后续执行中避免模糊的解释和争议。

2.避免使用含糊的语言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对于协议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应该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措辞,以防止不同理解和引起争议。

执笔人应该力求简明扼要,采用专业术语并提供具体定义,确保协议书的条款无歧义,并能够准确传达各方的意图。

3.考虑未来可能的变化和风险在起草协议书时,各方应该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

例如,协议中可以设置备用方案或补救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偏差或不利情况。

此外,协议还应该包含清晰的解除条款,以便在必要时终止合作,从而减少可能的损失。

4.确保协议合法合规协议书的合法合规性对于其有效性和可执行性至关重要。

各方在起草协议时,应该遵循适用法律法规,并明确约定协议的有效期限和管辖法院等内容。

此外,对于特殊行业或领域的协议,还应该咨询专业或法律意见,以确保协议书符合相应的法律和规定。

5.认真审查和修订协议书在起草完成后,各方应该认真审查并修订,以确保表达准确,没有疏漏。

审查过程中,应该检查各项条款的逻辑关系和一致性,并确保与之前的协商结果一致。

此外,审查还应该包括语法和拼写错误的修正,以确保协议书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协议书中的常见陷阱和漏洞,各方应该明确协议目的和具体条款,避免使用含糊的语言,考虑未来可能的变化和风险,确保合法合规,并进行认真的审查和修订。

只有这样,协议书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各方利益和权益的作用,避免潜在的法律纠纷和损失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中的文字陷阱
合同中的文字陷阱,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或因为疏忽大意,或因为不熟悉相关专业知识,落入对方设置的文字陷阱,导致合法权益受损。

本报刊发此主题专版,旨在提醒读者在与他人签订合同时,要认真审核合同内容,合同用词一定要准确严谨,必要时请专业人士把关,以免吃亏上当。

1、误把订金”当定金”双倍索赔被驳回
【基本案情】
今年6月,岳阳市民高某将当地一家房产公司告上法庭,称今年2月与该房产公司签订了商品房订购意愿书,并按照房产公司的要求交纳了2万元作为定金,但4个月后房屋开盘时,他订购的房屋却被别人买走。

高某认为房产公司一房二卖”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房产公司却声称从来没有收过定金,当初从高某那里收取的2万元是订金。

高某拿出合同仔细一看,才发现合同上面写的是订金2万元”。

高某这才醒悟,房产公司利用自己的粗心
设下了一个文字陷阱,使他丧失了要求开发商双倍返还定金的权利。

【法律分析】
我国《合同法》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
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由此可以看岀,定金实际是一种债的担保,它发挥着制裁违约方、补偿守约方的双重功能。

但本案中的订金”却不具有法律上的担保意义,所以高某无权要求房产商双倍返
还定金。

2、延伸不可抗力”业主索赔败诉
【基本案情】
2006年3月,河南郑州市民巴某与郑州某房产公司签订了房产买卖合同,约定交房日期为2007年
6月,但房产公司却未能按期交房。

随后,巴某起诉至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要求房产公司支付违约金11万元。

二七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巴某与房产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约定,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其它事故,以及销售方所不能控制的其它原因造成交房延期的,销售方不承担责任。

房产商因为资金不到位导致未能如期交房,属于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的情形。

据此,法院驳回了巴某的诉讼请求。

【法律分析】
《合同法》规定,该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可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
水灾、战争等。

但在该案中,房产公司却将不可抗力”的定义进行了延伸和扩张,将资金不到位等情形都包括在不可抗力”的范围内,这样的约定显然是房产公司对自己的免责范围过于宽松。

目前,不少房产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将对市场判断不准确导致投资失误、修改设计方案延误工期、资金不到位、季节影响、上级行为等因素归之为不可抗力”从而免除自己理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因此,消费者在签订房产买卖合同时,应特别注意不可抗力”是如何界定的。

3、放弃对物业公司请求赔偿的权利,业主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
【基本案情】
2007年3月,永州市民何某幸运地抽到小区内的一个车位,与物业公司签订了车位租赁协议。

协议约定,物业公司只承担赔偿以外的其他管理责任。

何某心想,汽车买有保险,万一岀现汽车失窃、损害等情况,可要求保险公司赔偿,于是在协议上签了字。

3个月后,何某的汽车在小区车位失窃,他要求物业公司赔偿。

但物业公司以先前签订的协议约定可免责为由,拒绝何某的赔偿请求。

何某随后向保险公司索赔,不料也遭拒绝。

无奈之下,何某只好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汽车失窃后,保险公司未赔偿保险金之前,何某已放弃了对物业公司请求赔偿的权利,导致保险公司不能向物业公司代位求偿。

保险公司依照《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不需要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法律分析】
《保险法》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者的请求赔偿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本案中,何某的车在停车位里被盗,保险公司有义务赔偿,提供保管服务的物业公司也有义务赔偿。

保险公司赔偿后,有权向该物业公司进行代位求偿。

但在何某与物业公司的租赁协议中,约定物业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等于放弃了对物业公司请求赔偿的权利,导致保险公司不能代位求偿,而何某向保险公司索赔的请求也没有得到法院支持。

4、开具送书”收据买卖变成赠与,损失万余元
【基本案情】
2006年7月21日,天津教师刘某与某出版社签订了《文言虚词解释》一书的出版合同和图书销售协议书,该书每册定价为12元。

2006年12月14日,刘某将1360册《文言虚词解释》送到某中学,该中学当即收下,并开具了收据,上面写明:今收到李某送书《文言虚词解释》1360册,每册定价12元,
总价值16320元整,再次表示感谢。

”此后不久,刘某要求该校支付书款,但该校表示收到的1360册《文
言虚词解释》是刘某赠与该校的,不需要支付书款。

双方因此产生矛盾,李某向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所著《文言虚词解释》一书,具有合法的岀版权、销售权,依法应予保护。

刘某声称将该书送到被告处时,被告口头承诺给付一定的报酬,但庭审中原告未能提交有关书籍买卖的证据,所以刘某要求学校支付书款的主张没有得到法院支持。

【法律分析】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本案中,刘某并未提供欠款票据,以证明他与某学校存在买卖关系,所以法院不能支持刘某要求给付书款的诉讼请求。

同时,刘某在交给被告书籍的同时,接收了被告书写的今收到李某送书”的收据,这可以证明刘某已将书赠与被
告,所以涉案书籍的所有权已不属于刘某。

买卖和赠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建议大家在进行买卖时,一定要留下清楚明了且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5、债主姓名写错一字7万元借款打了水漂
【基本案情】
广东惠州市民徐鑫做梦也没有想到,由于当初疏忽大意,没能发现借款人将他的姓名写错了一个字,竟使他借岀去的7万元钱打了水漂。

2005年8月16日,李某向徐鑫借款7万元,徐鑫爽快地答应了。

当天借钱时,李某执笔立下
一纸借据,写明今借徐欣现金七万元,年息按千分之八计,借款时间一年半,借款人李群”徐鑫没认真
查看借据,只是扫了一眼便将它装进了口袋。

今年6月,徐鑫要买房子,便向李某索要欠款,不料李某竟
矢口否认借钱一事。

徐鑫气愤地拿岀当年的借据,结果发现李某竟把他的名字写成了徐欣”无奈之下,
徐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惠州市法院受理徐鑫的起诉后,办案法官通过公安机关户籍部门对原告徐鑫的身份进行了调查,查明徐鑫没有使用过徐欣”这个别名。

法庭审查认为,原告并非借据上所称债权人,且未提供其他证据证明被告向其借款,加之被告否认与原告相识和借款的事实,因此原告主体不符合起诉条件,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法律分析】
一般来说,借款合同(借据)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时间、地点、债权人和借款人的姓名、借款的币种和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当事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需认真审核上述内容,查阅是否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以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