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_国学经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唐_国学经典
篇一:《说唐》
在中国灿若星辰的历史长河中,“唐”是屈指可数的富丽皇朝,其中,涌现出许多行侠仗义,勇敢忠诚的英雄豪杰,《说唐》以瓦岗寨好汉的风云聚义为核心,刻画了如:天真纯朴、鲁莽中带有滑稽趣味的程咬金,义薄云天的秦叔宝,孔武有力的尉迟恭,足智多谋的徐茂公等等。

这些人物,直到现在还活跃在现代舞台上,成为人民的精神财富。

《说唐》是从南北朝末期,一直写到唐王平定割据势力。

我最喜欢的当属义薄云天,人称小孟尝的秦琼,秦叔宝了,他是隋唐第十六条好汉。

而秦琼一生光明磊落,忠于李世民,真乃忠义之士也。

他为人耿直、善良。

使着父遗留下来的金锏,每日认真练习锏法,广交天下豪杰,成为四海名士。

特别是他那种立志为父报仇的决心和信念,让我为之感动。

而后,唐高宗给秦琼的双锏题诗:“赦赐恩公锏二根,专打朝中奸佞臣,不论王亲并国戚,任从此锏去施行。

”,更有李世民“双锏打成唐世界”的评价。

除了秦琼一样各位英豪,《说唐》还有不少聪明机智的军师贤臣,魏征其中一位。

魏征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享有崇高的声誉。

他曾经直言不讳的对太宗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还引用荀子的话告诫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他一直牢记在心。

一次,太宗问魏征怎样做一个明君而不要做一个暗君,魏征就讲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

虞世基专门投隋炀帝所好,专说顺话,不讲逆耳之言;专报喜,不报忧,结果隋朝灭亡。

由此魏征得出了一个著名
的结论,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死后,唐太宗极为伤感地对众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读完全书,我知道隋朝之所以短命,是因为昏君奸臣当道。

唐朝之所以富强,是因为有秦琼,魏征这一大批英雄、贤臣辅佐。

篇二:这儿正说唐
这儿正说唐
楼主:士承东林时间:2015-01-11 16:20:00点击:65868回复:1047
第一主人公?
李渊,唐朝历史上第一位重量级男主角。

对于这一定位,相信会有不少人表示不信服。

而且说句实话,如果十年前有人跟我这么说,我也不信。

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这位开国之君不过是位跑龙套的。

比如在教科书里,李渊同志也就露脸过两回。

第一次是在太原起兵,几年过后,很有幸的当了皇帝,建立大唐。

第二次则是在玄武门之变,几小时过后,很荣幸的当了太上皇,退居二线。

这里面,前一次说的是李渊做皇帝的开头,后一次说的是李渊做皇帝的结尾,中间干了什么,没人提,当然,人们似乎也不关心。

因而李渊给人的感观似乎是,这位同志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宣布开国和光荣退休,如此而已,其他的实在是乏善可陈,毫无亮点。

不对,这里需要更正一下。

如果硬要说李渊同志对于中国历史的最大贡献,那恐怕就是他生了一个极为了不起的儿子------李世民,并且能够始终坚定地坚持拼儿子,凭借拼儿子拼出了一番开国伟业,从而成功打破了历史悠久的拼爹传统。

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的么?
当然不是。

事实上,有关唐代的这段历史,有很多我们认为应该是那样子的地方其实远远并非那个样子,应该是那样的一个人其实也远远并非那个人。

而李渊,仅仅是个开始。

既然如此,了解一个真实的李渊同志那就是件很必要的事情了。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却不得不先做另外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追根溯源,了解一下李
渊同志的家庭历史。

而之所以要这么做实在还是因为:他家真乱。

按照革命成功后的李家提供的官方说法,李氏一族是源远流长的一个家族,至少可以追溯到周代。

而要说到他们当时的祖先,我总在想,是不是要找张纸来,恭恭敬敬地写上个服字。

因为这位圣祖大道玄元皇帝的名字实在是如雷贯耳,让人不服不行。

希望大家还有记得,想当年,传说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西北写下了一篇文章,字数不多,只有五千字,却流传了几千年;后来又游走南亚点播了一个有慧根的孩子,助其开窍悟道;再后来,更是羽化成仙,与诸位大神为伍......真是要多神有多神。

他,叫做李耳,又称老子,别号太上老君。

顺带一提,来客串的那孩子也有点来例,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几经修业后,与老前辈到了一个级别,被大家称为释迦摩尼。

按照这种说法,老子同志的那次出游应该算得上是最早的个体自由行了。

他老人家虽然自己走了,却把后人留在了国内,并就此不断发展下来。

于是一生二,二生三,几百年下来,最终发展出了李渊的直系祖先,陇西李氏一脉。

而这一脉也走出了一位人物,他叫做李暠。

相对于李耳,李暠今天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

不过在李渊那个时代,李暠却是个名人。

这是因为这位仁兄虽说不济,但好歹是个皇帝,作为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开创者,人们还是很认可的。

所以说,老祖宗是天神,祖宗是天子。

这样的家谱任何人何时拿去看,也是相当的牛。

正好衬得上那句话:战栗吧,凡人!
在当年,李氏是响当当的第一家庭,自然想怎么说就能怎么说。

不过,在此之前,特别是李渊发迹之前,李家人的说法还是比较低调的。

请注意,只是比较而已。

李渊的爷爷名叫李虎。

就其名字而言,很是生猛。

而事实上,李虎本人,的确是人如其名。

这位仁兄虽然没有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精彩战绩,但是却有做过另外一件高技术难度的事:依靠个人努力一举干挺一只大型猫科动物------豹子。

要知道,古人在评价所谓英雄勇士的时候,看此人是不是能和猛兽搏斗并且最终获得胜利,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衡量标准。

想当年什么曹彰、周处无不是凭借这一点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的。

所以当李虎暴打豹子并致对方重伤不治后,他等来的不是因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而发来的法院传票,而是英雄般的待遇:由此荣获军中猛兽的荣誉称号,开始逐渐成为当时西魏国家第一实权人物宇文泰的重要心腹。

此后,作为一名武将,李虎最终的发展可谓位极人臣,不但是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而且还从国家那里领取到一张长期的饭票,陇西郡公。

这也就是说,只要李家还能生得出男孩,国家就会一直给饭吃。

所以当李虎过世之后,其子李昺继承了陇西郡公的位置,并随着改朝换代(北周取代西魏)领取了升级版新饭票唐国公的爵位,而且继续担任柱国大将军之职,为新政权南征北战。

不过事实上,李昺这个人,就我所见到的史料来看,其实是一个性格极为温和的人。

虽然将门出身,但并不是个大老粗,可以说是个文武双全的军二代。

于是这位出类拔萃的小伙子很快赢得了一个人的喜爱。

如果你认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会是一个美女爱上英雄的传统桥段,那请允许我说声对不起。

因为看上李昺的那位,实际上是个纯爷们。

他正是李虎的老同事,同为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的独孤信。

独孤信这个人无论在西魏还是北周都是朝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这是因为此人不仅上马能打仗,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下马能治民。

可谓是兼具军事指挥能力和政务处理能力的高级人才。

但是在我看来,此人最重要的能力其实并非以上两项,而是另外的一项秘籍,看人。

具体说来,是看女婿。

这位独孤老爷子到底是如何练就这身过硬本领的,我是不太清楚。

不过我清楚的是,老
爷子的择婿成绩确实过硬。

其具体效果如下:
大女儿,嫁给了西魏第一权臣、老同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毓。

四女儿,嫁给了老战友陇西郡公李虎之子李昺。

七女儿,则嫁给了另外一位老战友兼老部下杨忠的儿子杨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三位女儿先后都获得了同一个尊称:皇后(包括追认的)。

换句话讲,独孤信的女婿中有三个皇帝。

如此成绩,绝对堪称空前绝后。

以至于若干年后,唐代的史学家们在追忆这段历史时也不禁大发感慨,决定集体授予独孤信先生史上最牛岳父的称号(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当然,本人叙述这段历史绝非仅仅为了表达对这位天下第一泰山的由衷敬佩。

而是因为这件事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身份问题。

我们前面说过,李渊同志的家族历史是比较乱的。

这不但涉及到了历史由来问题,同时还牵扯到了一个民族血缘问题。

由于独孤信同志本人是鲜卑人,加之有些史料又记载李渊一家曾经以大野氏为姓(鲜卑族姓氏之一,非日本姓氏,注意区别)。

所以有些专家指出,千古明君李世民同学,其实不是汉人,而是个鲜卑人。

对于这一结论,我的看法是不发表看法。

但是却要讲个亲身经历。

记得高中那会儿,由于看书比较多,且偏爱历史类书籍,所以常常会有人跑来问我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重复率最高之一是这样的一题:你觉得嬴政是谁的儿子?
按照惯例,在嬴异人和吕不韦两个人之间,总要给出个答案,进而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久而久之,随着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我觉得或许有必要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了。

于是,一个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标准答案就此出炉:嬴政是赵姬的儿子。

是嬴政还是吕政,其实并不重要,秦始皇就是秦始皇。

无论他是谁的儿子,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

哪怕嬴政不曾出现,历史也终将会把这一使命交给一个适合的人,一切不过是个时间早晚问题而已。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潮流。

所以李世民到底是什么民族成分,对于本人而言,实在是个毫无意义的问题。

因为每当历史发展到那一个关键的地步,我知道,那个人就在那里。

一般说来,身为皇亲国戚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比较任性,遵纪守法的不多,目无王法的不少。

然而,李昺是个例外。

除去性格很好这一内因外,更重要的其实在于外因。

因为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李昺的生活环境已然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故。

李昺岳父大人独孤信和姐夫宇文毓先后非正常死亡,而下手的却是同一个人,宇文护。

宇文护,字萨保,代郡武川人。

时任太师、雍州牧,封晋国公。

作为西魏第一权臣宇文泰的亲侄子,在宇文泰死后,宇文护继承了他最重要的政治遗产,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成为西魏(继而是北周)当之无愧的第一号人物,其党羽亲信遍布朝野甚至皇宫内院,其能量之大连皇帝都望尘莫及。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宇文护先生还是一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干掉皇帝人数最多的人。

从西魏的末代皇帝魏恭帝到北周的首位皇帝孝闵帝,都被宇文先生给办了。

而宇文毓恰好是第三个倒在宇文护脚下的皇帝。

但更令人惊奇的是,宇文护除掉三位皇帝的用时只有三年而已。

也就是说,那几年皇帝基本是一年换一个。

所谓铁打的太师,流水的皇帝,这样一种年年废皇帝玩的高频率,连日后的政坛女强人武则天都自愧不如。

这就是李昺的复仇对象,强大,无比强大。

虽然同是世袭国公,虽然同为高级干部,相较于宇文护这个敌人,李昺实在是不堪一击。

于是,一番思索后,李昺选择了一种高层次的方式来报家族之仇------等宇文护死。

事实很清楚,像宇文护这种权臣是不可能长期保持其地位的。

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
所谓权臣,他们能选择的路通常只有两种,一种是向前一步,做回皇帝(如王莽),而另一种则是晚上一步,被皇帝做掉(如梁冀)。

毕竟,并不是每一个权臣都叫做曹操。

所以李昺相信,宇文护的权臣之路总会到头的。

就这样,刚刚步入中年的李昺就此以安州总管的身份开始了漫长的修身养性的生涯。

而我们的第一位主人公李渊同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降生的。

对于李渊的出生,不是第一次做父亲的李昺估计惊讶要多于欢喜。

因为李渊这个孩子的确稍微与众不同。

与其他皇帝出世时刮风、下雨、闪光、流星外加做怪梦的情况不一样的是,李渊同志出世时,那是真的出事了。

具体说来,是比正常的婴儿多了个部件(体有三乳)。

这在今天用现代医学的视角看来并不算个事,不过是男性多乳症(疑似)而已,送去医院开个刀切除,分分钟就能搞定。

然而在当时,这可是件大事。

由于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先天畸形的婴孩往往会被那个时代的父母视作“不祥”,遭到遗弃。

像李渊这种状况,放在普通人家,结局基本是三个字,死定了。

但是,好在李家不是一般人家,李昺又恰好处在人生的特殊时期。

望着李渊稚嫩的脸庞,在确认这孩子其他零部件完好无缺的情况下,李昺做出了他的决定:留下来。

应该说,李昺的这一决定是极具远见的。

因为事情的发展表明,虽然李昺一生一共有四个儿子,但最终长大成人的只有李渊同志一个。

北周天和七年(572年)三月,依旧坚持在家每天锻炼身体的李昺终于等到了他期待的结果:皇帝解决了宇文护。

大仇得报!
此时已经年近六十,等候了十余年的李昺终于笑了,含笑九泉。

这一年,李渊七岁。

对于刚刚够进小学接受教育的李渊来说,唐国公的封号,也就是个称号而已。

除了每隔一段时间凭它去国家那里领点俸禄外,其他的基本歇菜。

眼看着曾经显赫一时的陇西李氏就要渐渐地衰落下去。

这时一针强心剂来了,它的名字叫做杨坚。

北周大定元年二月,皇帝宇文阐正式下诏,宣布禅位于时任丞相的杨坚同志。

杨坚本人在诚惶诚恐地推让三次之后,勉强接受了外孙的委托,即皇帝位,改元开皇。

自此隋朝建立。

说句不中听的,南北朝那些个年头,全国人民基本不把改朝换代当成什么天大的事。

代、魏、周、齐,无论国名叫做什么,皇帝又姓什么,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特别是武官到大将,再到权臣,再到皇帝的这一套发展简直成了流水线,老百姓已经很有些视觉疲劳。

因此,当隋朝代替了北周,能有眼前一亮感觉的人真心不多。

然而,李渊一家人却是一个例外。

相信你还记得,当年国家岳父独孤信有个姑爷就是杨坚。

而更重要的两点是,第一,杨
坚只有一个老婆;第二,杨坚很怕自己的老婆。

怕老婆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之一,而在千古流传的“气管炎”光辉事迹中,杨坚同志以自身的凄惨遭遇在史书上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没有之一。

杨坚同志怕老婆的事情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我还不晓得唐伯虎兄有八个老婆的时候,就已经对杨坚怕老婆的故事耳熟能详了。

当然,本人后来被告知,所谓怕老婆那其实是爱老婆的极端表现,不是啥丢人的事儿。

所以出于对杨坚同志的人道主义同情,我决定下面不再直戳杨坚同志的痛处,至少,说的委婉点。

那么,杨坚怕老婆,呸,爱老婆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
在阅读完相关史料后,我的答案是八个字:见面手抖,闻声肝颤。

更进一步阐释一下,那应该是:老婆永远是对的。

如果老婆出了错,就自动回忆上一句话。

于是,身为皇帝大人爱妻姐姐的独子,李渊的春天到来了。

在老婆大人的亲自指示下,皇帝(不敢称大人)杨坚立刻做出了关于改善前朝功臣子女生活问题的文件批示,直接点名,为李渊安排了工作:千牛备身。

所谓千牛备身,虽然与庖丁解牛的典故颇有渊源,但绝非是古代牛肉刺身中的一款,而是北魏时开始设立的一种高级禁卫武官。

其具体职责是掌持千牛刀,陪同皇帝出行并担任警卫工作。

要知道,这种天天跟着皇帝混的工作,其发展前景绝非一般。

历史上有太多的跟班小弟是凭借着常在皇帝眼前晃悠的机会,适时展示自我,以至于一夜之间成为跟前红人的,而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和珅同志。

在千牛备身的职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李渊的进步虽说没有后起之秀的和珅快,但也还算不错。

李渊先后担任了谯州、陇州、岐州三个地方的州长(刺史)。

而如果展开地图,你就会发现,这三州都是位于都城长安附近的战略要地,属于首都经济圈的范围,各种待遇必然不会很差。

由此可见,杨坚和独孤氏对于这个大外甥真正做到了着意历练,重点培养,紧抓落实了青年干部的教育工作。

而李渊本人也不负小姨妈的殷切期望,办事得力,工作给力,很快成长成为了新一代州级中青年干部中的佼佼者。

在李渊的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李渊在情感方面也获得了突破。

有个新婚不久的哥们跟我聊天时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找个好媳妇,实在是个技术活儿啊!(注意是感叹的语句)
我相信,假如李渊听到这句话,想必会毫不犹豫地举起手来表示绝对赞同,同时,拼命点头。

因为李渊本人就是靠着过硬的技术才能把老婆娶回家的。

当然,这项技术绝非搭讪,而是箭法。

想当年,李渊的老丈人窦毅在挑选女婿时曾出了一个道难题,他让人找了个画了两只孔雀屏风,要求前来提亲的求婚者本人必须射出两箭且各射中一只孔雀的眼睛,如此方能合格入选,否则直接出局,从哪儿来您回哪儿去。

平心而论,这种类似于影视剧中常见的比武招亲的题目,相较于北大或清华经济学硕士毕业、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太长,故此处省略三百字)什么的征婚要求,简直是SO EASY。

但奇怪的是,前来应征的数十名王孙公子无不遭遇滑铁卢,前仆后继接连落马。

在部分落选者交流心得后,大家这才发现了这道看似简单的题目的难度所在。

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
其一,目标太小。

那屏风上的孔雀明明一副连续通宵几宿的鸟样,眼睛几乎没睁开,好么。

篇三:改读《说唐全传》有感去
读《说唐全传》有感
文|成旆杭小记者证号:xzb001257
“西游热”刚散去,我又迷上了《说唐全传》。

《说唐全传》分为三部分,即《说唐前传》、《说唐后传》和《说唐三传》。

其中,我了解最深的是《说唐前转》。

《说唐前传》主要讲了从隋朝至唐初的事情。

一开始讲了秦琼和众好汉相识,又和众好汉一起反隋,后因李密贪图美色,众好汉又离开了瓦岗寨,四散奔走,有去投靠唐朝的,有去投靠十八路反王的,有去投靠六十四路烟尘的,也有行走江湖的……但除王伯被乱箭射死,单雄信被罗成砍死外,其余的人最后都投降在了李世民手下,把李建成,李元吉杀死,奉李世民为皇上。

在诸位英雄中,我最喜欢的人是罗成。

罗成一身白衣,手持一杆银枪,坐骑是一匹西方小白马。

他很有反抗精神,武功高强(隋朝第七条好汉)。

然而,最让我感到敬佩的还是他重视友情,因为如果他不重视友情,就不会帮助瓦岗英雄大破铜旗阵了。

在这一点上,我做的很不够,常常在朋友有难时,“见死不救”,其实,我也是怕摊上事儿,所以才“见死不救”的。

只有世界上的每个人都重视友情,乐于助人,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北关街小学五二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