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粤泰优D6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超级杂交水稻的主要特征特性是:分蘖力强、生长旺盛、茎杆粗硬、叶片直立、穗大粒多、抗病抗倒力强,适应性广、米质优。
目贵港市的农民习惯种植生育期在125天左右的品种(组合),又经过贵港多年试种的,农民比较接受的品种(组合)是,Q优6号、一丰8号、培杂泰丰、两优增九、特优航1号等。
我们根据其特征特性制订技术措施如下:一、选种每一个品种都有其特点和不同的适应性与不同的生育期,我们广西目前没有育成一个获得国家认定的超级杂交水稻。
所有的超级杂交水稻都是引进外省的。
二、培育壮秧浸种催芽与一般品种相同,亩用中孔秧托45只,要求用壮秧剂拌种或两叶喷施,秧令应在20——30之间,秧过长会影响发苗能力,其它与一般品种相同。
三、扦植规格超级杂交水稻具有分蘖力强、穗大粒、产量高的特点,一般600公斤以上亩产规格要求是:亩有效穗是16—17万/亩,那亩扦是1.3万—1.4万蘖,规格应是9×5寸左右为宜,每蘖扦两苗为好。
四、施肥超级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早生快发、生长旺盛,以600公斤/亩产要求施农家肥500—750公斤,普钙75公斤,碳铵75公斤混合后施基肥。
扦后一个星期亩施15公斤尿素,20公斤氯化钾做为苗肥或分蘖肥,施肥的基本原则是95%的肥料必须在扦后一个星期内施用,但施用的方法可有不同,使用的肥料也有不同。
在抽穗前的一个星期可根据叶色施攻粒肥,一般是亩施3—8公斤尿素。
五、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浅水回青,扦后22——27日苗必须达25万苗时开始晒田,亩最多苗可达30——35万苗成穗。
如果苗过多病虫多,禾叶过长,将很难得高产,一定要在禾苗幼穗分化前把苗控制在合理范围,只有通过晒田的程度来控苗,但幼穗分化时要回水保证幼穗分化的水份要求。
虫主要是防卷叶虫、钻心虫、稻飞虱,病主要是纹枯病的防治,能把稻飞虱和纹枯病的成功防治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水稻新品种粤泰早占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粤泰早占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摘要粤泰早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水稻高收获指数育种理论,以粤泰13为母本、黄粳占为父本育成的一个国标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该品种晚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优优122长2~3 d,丰产性好,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2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
预期该品种在广东省及华南稻区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AbstractYuetaizaozhan is a quality and high yielding new rice variety and registered by Guangdong Provincial Crop Variety Appraisal Committee in 2012,developed by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using high harvest index of rice breeding theory through crossing Yuetai 13 with Huangjingzhan. This variety with high-yield ability,middle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and moderate infection bacterial leaf blight,middle resistance to strong cold,was identified quality up to 3nd by GB and 2nd by Guangdong Provincial standard,growth period was longer for 2~ 3 days than the control specie Youyou 122. Yuetaizaozhan is a conventional rice variety as early and late season rice,i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prevent the rice blast and bacterial leaf blight in cultivation.Key wordsgood quality rice;Yuetaizaozhan;breeding;cultivation technology高产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抗病育种研究室从1990年开始进行提高水稻收获指数的育种研究,在大量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水稻高收获指数育种理论与技术,其核心内容是:水稻收获指数的提高是产量提高的主导因素,是推动矮化育种和杂交稻育种2次产量飞跃的原动力;收获指数与生物量的交替提高是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形式;高收获指数育种是培育高质量水稻群体的内因保障[1]。
水稻高产与优质品种培育技术
水稻高产与优质品种培育技术一、水稻高产技术随着人口增加和粮食需求量的增加,水稻高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重要。
水稻高产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育、肥料施用、栽培技术等方面,下面就分别介绍:1、良种选育:良种选育是水稻高产技术的基础,通过选育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生产要求的长优稳等优良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国内外选育出来的水稻品种各具特点,在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适应性。
2、肥料施用:水稻光合作用强,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较为充分,因此,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使用化肥能够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有机肥、绿肥则对提高水稻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栽培技术:栽培技术是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土壤、种子、植株等方面进行管理所采用的技术。
包括合理的田间基础管理、高效的灌溉技术、合理的田间施药、科学的密植技术等。
这些栽培技术能够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二、水稻优质品种培育技术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人民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来源。
优质水稻对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取得了许多关于优质水稻培育技术的研究成果,下面将分别介绍水稻优质品种培育技术的相关方面。
1、优质品种选育:水稻的优良品种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口感、煮熟粘稠性、蒸馏性等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口感和营养要求,因此优良品种的选育尤为重要。
2、适宜的耕作措施:在优质水稻田间建立适宜的土壤环境,可以建立有利于水稻优质形成的生长环境,掌握一定数量的施肥方式和时机,高效的处理和清理农田环境,还要注意田间水利设施的建设,采取适当的畦容、肥量和灌溉方式,合理的开花期,控制田间温度和湿度等措施,掌握这些技术可以促进水稻的优质种植。
3、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于增加优质水稻产量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掌握的土壤地力和水质情况下选择对应的加肥措施,控制田间子虫、病源菌和杂草不足诱发肥料残留等现象,确保肥料在土壤和水稻中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率应用。
粤泰优D6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防 治病 米 , 穗 长 2 .厘 米 。 每 穗 总 粒 数 4 9 1 6 粒 , 结 实 率 8 . 。 干 粒 重 苗 及时 排 6. 0 4% O 0 万 替壮粒 . 管 8 的 2. 。 77 克
3抗 性 :据 田 间 观 察 ,没 有 发 棵 , 水 . 水活 浅
.
现 白叶 枯 病 。抗 稻 飞 虱 能 力 强 。 科学管 4米 质 :该 组 合 米 质 经 农 业 部 肥 , 提 . 叶面 以 稻 米 及 制 品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测 中 心 , 施 穗 肥 蘖 .适 握 在 . ∞1 o 检 测 结 果 。糙 米 率 8 . ,精 米 率 _ _.。 05 %
一
、
量 。即使未遇低温为害 .也会 因营 。 龄 控 播种 秧 养 生 长 期 短 。植 株 体 内积 累 的 养 分 月 至 2 在 o 少 而 降 低产 量 。因 此 ,粤 泰 优 D6 7 适 时播
.
播 种 期 选 择 在 4 下 旬 为 宜 .秧 龄 三 、 培 月 栽 3 天左 右 。 培 育 带 蘖 壮 秧 ,一 是 抓 未 发 现 叶 O 种,
试 .平 均 亩 产 5 26公 斤 。 比对 照 季 中稻 栽 培 。 6. 5 田应精耕细耙 ,施足基肥 ,每亩施 _ , 米指 _. 优 质 白 质 二级 蛋 汕优6增产6 7 3 . %,达 极 显 著 水 平 。 7 2农 艺性 状 :粤泰 优D6 属 基 腐 熟 水 I 6 0 8 0 斤 。复 合 肥 1 . 7 ] 0- 0公 E 0 2 0 年 生 产 试 验 ,平 均 亩 产 6 37 本营养型 ,具有株叶型好 、后期转 公 斤 。三 是 施 追 肥 。当 秧 苗 生 长 至 - 糙 米 率 06 1. 2 度 粒 胶 稠 糙 米, , . 检 测9 长 9
优质稻新组合泰优粤占制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优质稻新组合泰优粤占制种与栽培技术研究作者:张跃飞潘琳斌张友元杨俊军张安妮来源:《新农业》2021年第22期摘要:泰优粤占具有米质优良、高产稳产、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已通过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190060,桂审稻2020038号,在贵州、安徽、广东等地同步参试,在试验、示范及推广过程中表现综合表现突出,深受米厂和种植农户的喜爱。
本文介绍了泰优粤占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
关键词:优质稻;新组合;泰优粤占;制种技术;栽培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的需求从吃饱到吃好快速转变,从而推动了稻米供给侧结构转型,优质水稻品种越来越受到种植户的欢迎和米厂的青睐。
良种对农作物产量的显著提高、抗性增强、实现稳产、改善和提高农作物质量、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作物栽培区域等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选育出米质优良且综合性状突出的品种,在当今稻米结构急剧变革之时显得尤为重要。
泰优粤占先后通过湖南省、广西自治区审定,并在多个省区参加区试,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稳产性、抗病性及米质优良,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空间。
1.1 农艺性状泰优粤占在湖南省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7.3天,比对照岳优9113长1.5天。
叶鞘绿色,叶色中绿;柱头、颖尖均为白色,颖壳浅黄色,无芒。
植株较矮,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穗粒数较多,熟期转色好。
一般每亩插基本苗6~8万,有效穗数23.1万穗。
每穗总粒数144.7粒,每穗实粒数115.2粒,结实率79.6%,千粒重23.2克。
2.2 抗性根据湖南省潇湘联合体水稻区试2017~2018年鉴定结果,两年平均叶瘟3.5级,穗瘟5.0级,穗瘟损失率2.3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3,白叶枯病7.0级,稻曲病5.0级。
两年抗性鉴定结果均优于对照岳优9113。
2.3 品质根据湖南省潇湘联合体水稻区试统一米质送检结果:整精米率56.4%,粒长7.0毫米,长宽比4.0,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垩白粒率7%,垩白度2.1%,透明度1级,碱消值6.0级。
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标题: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旨在帮助农民朋友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种选择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是实现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的基础。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并确保种子质量。
二、播种1、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确保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光照、温度等条件,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2、控制播种密度:合理的播种密度能够保证水稻的个体发育和群体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包括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强水稻的抗逆性,提高稻米品质。
四、灌溉适时灌溉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的关键。
应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需水特点,采取合理的灌溉方式,保证水稻的正常需水,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适时灌溉等,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六、收获与储藏1、适时收获: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确保水稻成熟度,提高稻米品质。
2、科学储藏:储藏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稻米变质和损失。
总结: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实现优质稻的保优高产高效栽培。
选种是基础,播种是关键,施肥、灌溉是保障,病虫害防治是必要环节。
适时收获和科学储藏也是保证稻米品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明占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明占•高产栽培技术•品种适应性及种植区域•品种推广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结论与讨论目录品种选育过程品种审定育种目标亲本选择03生育期品种特征特性01农艺性状02穗粒特性品种产量表现产量表现抗病性适应性播种育秧技术播种时间选种秧田管理育秧方式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方式,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灌溉条件进行选择。
合理密植技术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插植1.5-1.8万丛。
插植方式采用宽行窄株或等行距种植方式,有利于通风透光和群体效应的发挥。
插植深度控制插植深度适宜,使秧苗能够稳定生长,防止深插或浅插导致生长不良。
010302肥水管理技术施肥技术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如氮、磷、钾等元素。
分蘖肥和穗肥的施用量也要适当控制,以满足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水分管理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分蘖期要保持浅水层,孕穗期要保持深水层,抽穗期要保持浅水层,有利于开花授粉。
同时要注意排水和防涝,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监测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品种适应性010203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抗高温适应多种土壤类型华南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种植区域品种推广应用前景特优明占杂交水稻组合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生态区和气候条件下稳定高产。
适应性强特优明占具有较好的抗病虫害性能,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抗病虫害能力强特优明占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能够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
高产优质特优明占杂交水稻组合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大规模种植。
种植简便市场需求量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越来越大,特优明占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品种经济效益分析产量高特优明占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较高,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品质优良特优明占具有优良的品质,能够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年第12期水稻作为一种普及范围较广的农作物,水稻的增产既可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又可促进粮食的整体生产率,促进国家的发展。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稻米的产量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根据水稻生产和生长各时期的特点,必须要实时地注意到栽培条件和施肥措施,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1提高水稻产量措施1.1精心挑选种苗要想保证较高的产量,首先要选品质较高的水稻种苗,要选用颗粒大又多、根茎高大的稻谷,这样才能保证水稻在培育过程中稳定生长,保证高产。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水稻种苗,以提高产量。
在掌握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各地区的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筛选出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然后进行推广,从而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
1.2提高土壤环境水稻的生长与土壤品质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要注重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研究,了解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水稻生长状况,并对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时间进行灵活的调整;在土地肥力降低的情况下,应采取休耕、轮耕或少耕等措施,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并以可持续的生产为重点。
同时,根据不同的土地耕种条件和土壤的性质灵活地调节肥力,合理施用秸秆、动物粪便等有机肥料,保证土壤的肥力,为提高水稻高产提供保障。
1.3科学合理安排水稻种植在一定程度上,要根据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土壤条件等因素,将种植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因空间不足而造成的大面积生长停滞。
当土壤所含营养物质较低、水稻植株较矮、稻叶较少时,应加大种植密度,以大量栽植来弥补单株产量低的问题;当土地有较高肥力和水稻品种质量较高时,应减少种植密度,保证其合理的生长空间。
通过调节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的生长状况,从而提高了水稻的成活率和产量。
1.4科学合理灌溉水稻在不同生长周期中对水分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别,其中以孕穗和抽穗生长阶段为最高,应在3 cm内保持较高的水层。
杂交稻宜优67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宜优67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根据宜优673两年来示范田的表现,总结了宜优673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合理管水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要点,为该组合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杂交稻;宜优673;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宜优673是由福建省水稻所选育的杂交稻组合,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2007年引进,分别在坝津、顶社、苏塘等村作沿海晚稻试种栽培,获得了产量超7.5t/hm2及米质优的好评;2008年全镇晚季扩大种植80hm2,其中在苏塘村实施20hm2高产栽培示范片,由镇农技站负责技术指导,从培育旱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优化配方施肥、科学管水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进行攻关。
收获时,经农业专家对示范片稻区按3类型进行实割验收:第1种类型田实割面积68.5m2,收湿谷77.1kg,晒干率按80%折,折合产量9.0t/hm2;第2种类型田实割面积67.4m2,收湿谷72.8kg,晒干率按80%折,折合产量8.6t/hm2;第3种类型田实割面积68.1m2,收湿谷68.3kg,晒干率按80%折,折合产量8.0t/hm2。
3种类型加权平均产量8.55t/hm2,比普栽福两优2186增产8%,比汕优016增产11.3%,增产显著。
现将其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1.1经济性状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叶片厚挺,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后期转色青枝腊秆。
有效穗数255~285万穗/hm2,株高111~120cm,穗长26.7~27.0cm,每穗粒数130~153粒,结实率80%~85%,剑叶长29~30cm,宽1.6~1.9cm,千粒重31g。
1.2生育特性属基本营养型组合,全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作晚稻种植生育期125d左右。
1.3 抗逆性2004~2005年福建省区试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S-MR,穗颈瘟MR-MR,苗期室内人工接菌鉴定MR-MR,抗纹枯病5级,抗褐飞虱9级,抗倒性较强。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粤泰优D6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粤泰优D6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粤泰优d67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管肥水和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粤泰优d67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粤泰优d67;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4-0038-02粤泰优d67是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采用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自选爪哇型恢复系d67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具有株叶型好、叶色浓绿、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虫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长粒型、着粒密、结实率高、米质优、产量高的优势杂交水稻新组合。
2004年参加省中稻b组区试,平均单产8 840.4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9%;2005年省中稻a组续试,平均单产8 439.8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7%。
2007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8年从福建省东方种业有限公司引入寿宁县南阳镇、芹洋乡等乡镇示范种植,结果该组合同样表现出丰产性好、抗性强等优点。
现将示范种植情况初报如下。
1特征特性1.1生育期及抗性通过试种、示范田间生育期观察记载,粤泰优d67全生育期为150~153d,比对照汕优63长3~5d,适宜海拔300~700m地区作单季中稻栽培。
2008年,寿宁县稻瘟病发病率为中等偏重,据田间观察,粤泰优d67穗颈瘟1级,未发现叶瘟,且纹枯病轻,没有发生白叶枯病。
该组合茎秆粗壮,抗稻飞虱能力强。
1.2农艺性状粤泰优d67表现株型紧凑,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分蘖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表现青枝腊秆。
据考种结果,一般株高约115.6cm,穗长25.1cm左右,有效穗195万穗/hm2以上,穗实粒数189.2粒左右,结实率85.2%,千粒重29.6g。
该组合米质经国家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检测,糙米率80.5%,精米率69.9%,整精米率61.0%,粒长6.1mm,垩白率53.0%,垩白度15.9%,透明度1级,碱消值5.3级,胶稠度56.5mm,直链淀粉含量22.3%,蛋白质含量6.2%。
超级稻培杂泰丰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品种培杂泰丰是由华南农业大学选育成功的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广东省的水稻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是2006年农业部确认的第1批超级稻之一,梅州市从2004开始引进种植该品种。
截止2010年,该市累计种植面积达到9.5万hm 2左右。
在种植过程中,培杂泰丰表现出熟期适中、农艺性状较好、丰产性好、米质较优、抗性好等特点,特别是在山区稻瘟病高发和冷害较频繁的地区较适宜,现将培杂泰丰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好培杂泰丰株型紧凑,株高在105.4cm 左右,穗长22.5cm ;有效穗数为285万穗/hm 2,平均每穗总粒数为146粒,结实率81%,千粒重24~25g 。
生长前期叶色淡绿,叶姿微弯,长势良好,分蘖力较强;生长后期群体生长整齐,剑叶挺直,转色顺调。
田间种植表现出抗性较好,中感稻瘟病的特点,群体的抗性频率为57.30%,其优势群体的C 群、次优势群体的B 群抗性频率分别为60.87%、48.28%。
叶瘟发生程度中等偏轻,穗瘟较轻微发生;中感白叶枯病,中抗优势菌群C4,中感次优势菌群C5。
培杂泰丰一般产量为7500kg/hm 2左右。
1.2米质优对培杂泰丰稻米进行米质鉴定,结果表明:米质外观达到一级,米质达到国家优质二级标准,其整精米率为60.0%~66.0%,垩白粒率在19%~26%之间,垩白度3.9%~4.7%,直链淀粉17.9%~22.4%,胶稠度61~90mm ,长宽比3.2~3.3。
且该米食用时软硬度适中,口感较好。
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2.1适期播种袁培育壮秧培育壮秧是保证秧田移栽成活率、促进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
培杂泰丰在梅州的栽培方式为塑盘育秧抛秧栽培,早造在天气转暖后适时早播。
一般情况下,早、晚稻分别在3月上旬和7月上旬前播种,本田用种量为15.0~22.5kg/hm 2。
在秧苗3.0~3.5叶时抛秧种植。
播种前用100mg/kg 多效唑溶液浸种。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生产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各种农业技术和方法不断被发展和改进。
在这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本文将对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推广的可能性。
一、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特点1. 高产性杂交水稻是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其具有较高的产量特点。
相比传统水稻品种,杂交水稻在单位面积内可获得更多的产量,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更大的潜力。
2. 抗逆性强杂交水稻品种经过了精心的育种和筛选,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较高的产量,为农民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收入。
3. 周期短杂交水稻的生长周期相比传统水稻更短,可以更快地完成一个种植季节,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种植选择和生产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4. 品质优良杂交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优良,口感好,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
1. 种子选择选择高产稳产的杂交水稻种子是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种子选择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选用适合的杂交水稻品种。
2. 土壤改良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水分,农民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可以采用有机肥、复合肥等方法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加强排水和保水措施来保证作物生长的需水需肥。
3. 种植密度控制杂交水稻的种植密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影响产量,过密会使植株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导致减产,而过疏则会浪费土地资源。
根据具体地理环境和土地面积要求,农民应该合理控制种植密度。
4. 合理施肥施肥是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养分吸收,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
但是施肥也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壤酸化。
5. 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作物的损失,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6. 科学管理在杂交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杂交水稻是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的一种高产水稻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逆、优质等特点,是我国水稻产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水稻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和农业专家的关注和推广。
一、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概述杂交水稻是通过选择不同的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培育出生长快速、抗病虫害、产量高的新品种。
杂交水稻具有很高的光合效率,生长速度快,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在栽培技术上,杂交水稻相较于传统水稻更需要精细化管理,包括选用适宜的土壤和生长环境、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需要更加注重。
1. 选用适宜的土壤和生长环境杂交水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的壤土和深厚的壤土。
在土壤pH值上大约要求在5.5-6.5之间,这样有利于水稻吸收养分。
杂交水稻不能耐盐碱,所以在选择种植地点时也要尽量避免盐碱地。
2. 科学施肥杂交水稻生长速度快,对营养需求也高。
在施肥上要遵循“科学施肥、减肥增效”的原则,根据土壤肥力、生长期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同时结合有机肥、有机底肥来提高土壤肥力。
还要注意及时追肥,促进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
3. 合理灌溉杂交水稻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要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浇水。
在旱季节,要适时灌溉,并且要避免积水造成水稻倒伏和病虫害的滋生。
在雨季节,要采取排水措施,避免水稻遭受水涝等危害。
4. 病虫害防治杂交水稻种植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病虫害的侵害部位,及时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选择抗病虫害性好的品种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了资源约束、生态环境恶化、市场需求变化等挑战,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在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关的栽培技术手段正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杂交水稻是指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稻种,在产量和抗性等方面相对于传统稻种有着明显优势的一种栽培技术。
它是通过人工选择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创造新的品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性。
杂交水稻的特点是有较高的穗数和较大的穗长,每穗籽粒多,产量高,同时具备抗逆性能较高的特点,能适应各种生态条件。
在推广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要选择适合的品种。
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气候、土壤等特点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一般来说,早熟、高产、耐病虫害的品种适合种植。
因为这些品种具有较短生育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生长发育,早稻亩产可达到800-1000公斤。
抗病虫害的品种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要合理管理田地。
在杂交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灌溉、杂草除掉等管理措施对稻田的产量影响很大。
首先要进行充分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以保证水稻生长所需。
特别是要注重氮肥的施用,可以适当增加氮肥的浓度和施用量,有助于增加产量。
要合理灌水,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稻田产量的影响。
要及时除草,清除杂草对水稻的竞争,使水稻能够更好地生长。
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杂交水稻虽然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但在高密度种植的情况下,仍然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或施用,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
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农民掌握一定的技术方法,才能有效提高产量。
需要农业部门加强对杂交水稻栽培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工作,通过示范田、培训班等形式,将技术知识传授给农民,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
杂交水稻是指由不同亲本杂交而成的优良品种,其产量和品质都比传统水稻更好。
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涉及到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测土配方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下面就来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首先,品种选择是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在进行栽培前要调查当地的土地类型和气候特征,了解当地的农业资源和需求,再根据这些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品种。
同时,在两亲株杂交、遗传改良、筛选和优化改良等方面,针对本地气候环境和土质特征,对如何提升其产量和品质进行全面优化。
其次,栽培技术对杂交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
在进行栽培前,必须掌握正确的栽培方法,并认真准备地翻耕整地,将有机肥和配方肥料均匀施入土壤,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合理选取施肥时间和方法,掌握水分的灌溉和调控技术,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杂交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使其能够尽快达到丰产高效的目的。
测土配方也是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必备步骤之一。
杂交水稻需要一定的养分,因此必须根据当地土壤的质量,测定所需的肥料成分和用量,以达到最大的育种效果。
同时,在施肥时候,还要避免过量或低量施肥,以确保植株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最后,管理方面也非常重要,必须合理调动合理管理,优化劳动力的安排和管理,协调各种资源和计划的实施。
要尽量保证良好畦作,定期进行病虫害和杂草的监测和防治,以确保优质高产和稳定收益。
总的来说,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要注重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测土配方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根据气候、土壤等因素的情况,采取符合情况的方法,使其更加适合不同需要的种植者,并推广其方法以帮助更多人实现良好的收益和社会效益。
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探析
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探析超级杂交稻是指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稳产等特点的水稻品种。
随着这种水稻品种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其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
本文旨在对超级杂交稻的优势及其栽培技术进行探析,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指导。
一、超级杂交稻的优势超级杂交稻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水稻品种之一。
与普通品种相比,它具有如下优势:1、增产显著:超级杂交稻的亩产量可以增加30%以上,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优质适口:超级杂交稻的米粒质量好、白度高、食味佳、口感细腻。
3、抗逆素质强:超级杂交稻具有一定的抗逆性。
无论是干旱、低温、高温、病虫害等环境,都能够适应、抵抗。
4、生长周期短:超级杂交稻的生长周期短,大大提高了水稻的周转速度和经济效益。
5、栽培成本低:超级杂交稻具有高效节水、少施肥的特点,栽培成本相对较低。
超级杂交稻的栽培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平坦肥沃的土地:超级杂交稻对土地要求较高,需要选择平坦肥沃的土地进行种植。
2、施足量的有机肥:超级杂交稻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补给,因此需要施足量的有机肥。
3、科学施肥:超级杂交稻的施肥量需要科学合理,量多会导致明显的减产。
4、浅耕深种:超级杂交稻需进行浅耕深种,种植深度一般是2-3厘米。
5、及时灌溉:超级杂交稻需要及时且适量的灌溉以保证生长需要。
6、适时除草:超级杂交稻的生长速度很快,同时也容易长草,因此需要及时清除杂草。
7、科学防治病虫害:超级杂交稻的病虫害防治需要科学合理,以免影响产量。
结语超级杂交稻对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明显的作用,同时,该水稻品种的栽培技术相对简单,适合广大农民种植。
因此,在推广应用中应该加强培训、科学指导,提高农户的栽培技术水平。
杂交水稻天优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精品).doc
杂交水稻天优96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莫永1农志昭2朱秋莲3(1、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广西科泰种业有限公司3、玉林市农产晶安全检测中心广西玉林537000)[摘要]天优96是利用优质不育系天A与恢复系R科96配组育成的三系朵交稻新组合。
2008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天优96具冇生育期适小、株型紧凑、产量高、米质好等特点,适宜在桂小和桂北稻作区作分别作早、晚稻栽培在桂东南稻区可作早、晚稻种植。
科学肥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一般都能获得高产。
本文着重介绍天优96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天优96,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天优96是利用优质不育系天A与恢复系R科96配组育成的三系朵交稻新组合。
2008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天优96适宜在桂屮和桂北稻作区作分别作早、晚稻栽培,在桂东南稻区可作早、晚稻种植。
1主要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
天优96感温性较强,感光性较弱,是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的迟熟早釉新组合。
在广西玉林境内各县(市、区)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5〜128 天,晚造113〜115天,适宜在广西除桂西外的其他地市种植。
株高107.9厘米, 株叶型集散适屮,茎秆粗壮,叶片厚直,耐肥抗倒,分藥力中等,苗期生长旺盛, 抽穗后青枝腊杆,成穗率高,一般亩有效穗约16.0万穗,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46.6粒,结实率83.7%,千粒重29.0克。
1.2产量表现。
2006年参加桂屮、桂北稻区晩稻屮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09.47公斤,比对照屮优838增产4.78%;2007年续试,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17.63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4.73%;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13.55公斤, 比对照屮优838增产4.76%,增产点比例88.9%o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6.32 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7.08%o1.3稻米品质。
米质经国家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糙米率82.8%,整精米率68.5%,长宽比3.1,垩白米率84%,垩白度15%,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0%o米饭口感松软清爽。
杂交水稻特高三号的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特高三号的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1.产量表现在四川省区试表现产量比对照增产8.01%,在生产试验中增产幅度为6.85%~9.73%。
近年来在安徽、江苏两省推广种植,一般产量9750~10950kg/hm2,高产田块可达到12000kg/hm2。
2特征特性该品种为高产、稳产、早熟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中稻种植,其生育期比汕优SalSa左右。
苗期长势旺,叶色淡绿,株型紧凑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抽穗整齐,后期转色好。
米质优良,抗性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28.88)属于穗粒并重型品种。
该品种熟期早,省水、省肥、投入少,所以要合理施肥,重底肥,后期不宜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后期看苗施穗肥,切忌氮肥过多。
该品种在低肥、粗放种植的地区更能体现其增产潜力。
3高产栽培技术要点3.1种子处理31.1晒种。
选晴天将种子摊晒2~3h。
3.1.2选种。
清水选种。
3.13消毒。
最好用强氯精消毒,药剂处理完后,要用清水洗净。
3.1.4浸种。
用清水浸种,采用1浸多洗或3浸3沥的方法。
3.1.5催芽。
适温催芽。
3.1.6多效唑处理。
种子催好芽后,按0.5kg种子、1g多效唑、0.5kg水的比例浸种,时间lOmin。
3.2培育壮秧播种期。
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
(1)水育秧。
秧龄不超过30d,尽量不插老秧。
秧田播种量187.5kg/hm2,1公顷插6公顷大田,大田用种量15kg/hm2。
(2)旱育秧。
精耕细整、把好播种质量关。
准备旱育苗床:按每500g种子需5m2场地计算安排早育苗床。
搞好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1.5~2ml移栽灵消毒。
2叶l心至3叶1心移栽。
3.3合理密植株行距16.7cra某26.7cm,一般栽是22.5~27.0万穴/hm2,肥力水平低的田块栽是27万穴/hm2,每穴两粒谷苗,确保基本苗1504180万/hm2左右。
3.4科学肥水管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一般大田施纯氮262.5kg/hm2为宜,搭配使用磷钾肥,采取“前重、中控、后稳”的原则,基面肥占70%,分蘖肥占30%(插秧后5d追第1次分蘖肥,再过5d追第2次分蘖肥),后期根据苗情施用少量磷酸二氢钾在穗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粤泰优D6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粤泰优D67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管肥水和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粤泰优D67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粤泰优D67;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粤泰优D67是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采用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自选爪哇型恢复系D67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具有株叶型好、叶色浓绿、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虫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长粒型、着粒密、结实率高、米质优、产量高的优势杂交水稻新组合。
2004年参加省中稻B组区试,平均单产8 840.4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9%;2005年省中稻A组续试,平均单产8 439.8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7%。
2007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8年从福建省东方种业有限公司引入寿宁县南阳镇、芹洋乡等乡镇示范种植,结果该组合同样表现出丰产性好、抗性强等优点。
现将示范种植情况初报如下。
1特征特性
1.1生育期及抗性
通过试种、示范田间生育期观察记载,粤泰优D67全生育期为150~153d,比对照汕优63长3~5d,适宜海拔300~700m地区作单季中稻栽培。
2008年,寿宁县稻瘟病发病率为中等偏重,据田间观察,粤泰优D67穗颈瘟1级,未发现叶瘟,且纹枯病轻,没有发生白叶枯病。
该组合茎秆粗壮,抗稻飞虱能力强。
1.2农艺性状
粤泰优D67表现株型紧凑,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分蘖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表现青枝腊秆。
据考种结果,一般株高约115.6cm,穗长25.1cm 左右,有效穗195万穗/hm2以上,穗实粒数189.2粒左右,结实率85.2%,千粒重29.6g。
该组合米质经国家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检测,糙米率80.5%,精米率69.9%,整精米率61.0%,粒长6.1mm,垩白率53.0%,垩白度15.9%,透明度1级,碱消值5.3级,胶稠度56.5mm,直链淀粉含量22.3%,蛋白质含量6.2%。
1.3产量表现
粤泰优D67 2007年在寿宁县南阳镇洋边村进行品种试验,2008年在南阳镇、芹洋乡、平溪乡、凤阳乡等地扩大示范种植48hm2。
2007年品种试验产量达8.78t/hm2,比对照D优527增产8.2%。
2008年经3个示范点实割验收,平均单产为9.35t/hm2,比对照D优527增产9.52%。
经田间观察和考种分析,该组合表现出丰产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虫抗倒伏能力强等优点,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条件。
2高产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带蘖壮秧
为了充分利用当温光资源,应适时早播;播种过迟,在抽穗扬花期容易遇低温冷害,造成结实率降低而影响产量,即使未遇低温危害也会因营养生长期短,植株体内积累的养分少而降低产量。
因此,粤泰优D67的播种选择在4月20~28日为宜,秧龄30~35d。
培育带蘖壮秧,一是抓处理。
即在浸种前,将所选用种子曝晒1d并用强氯精浸种。
播种采用稀播,播种量为150kg/hm2。
二是施基肥。
即秧田应精耕细耙施足基肥。
播种前1d耙成粗畦后施人粪尿7.5t/hm2、进口复合肥225.0 kg/hm2。
三是适追肥。
即秧苗生长到1叶1心时喷施多效唑,促进分蘖成壮苗;2叶1心时,施断乳肥,秧田施48%复合肥(N∶P∶K=16∶16∶16,下同)120.0kg/hm2;3叶1心时,秧田施48%复合肥150.0kg/hm2,促进秧苗健壮。
同时,撒施呋喃丹以防治螟虫、稻秆绳、黑尾叶蝉传播感染的普矮病等病虫害;秧苗移栽前5~7d,施送嫁肥尿素90.0kg/hm2,以培育单株带4~6个蘖的壮秧。
2.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要发挥大穗优势,力争穗大粒多高产,一般掌握在5月下旬移栽,秧龄30~35d(抛秧栽培秧龄20~25d),中上肥力田块适当稀植。
规格19.8cm×26.4cm,插19.1万丛/hm2左右,丛插2粒谷,保证基本苗105~115万株/hm2,早育秧可适当减少基本苗。
做到薄水、浅插、匀栽,促进低节位分蘖,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为高产群体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3科学管水,合理施肥
粤泰优D67茎秆粗壮,大穗着粒密,根系发达,适宜中肥栽培。
应采取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早施分蘖肥、后期酌施穗肥、促进颖花发育的施肥原则。
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追肥占总施肥量的30%,穗肥占总施肥量的10%。
一般施纯氮150~180kg/hm2、五氧化二磷82.5~97.5 kg/hm2、氧化钾105~135kg/hm2,氮、磷、钾三要素比例为1∶0.5∶0.7,但对高肥力田要适当增施磷钾肥。
孕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以促穗大粒饱,提早成熟,改善品质,并能防病抗倒伏。
科学管水,浅水插秧,深水护苗3~4d,加速返青,提高成活率,分蘖期浅水促蘖,分蘖够苗及时排水烤田、搁田,若烂泥田要重烤,以控制无效分蘖,防止植株徒长,发挥大穗多粒、粒重优势;孕穗开花灌浆乳熟期干湿交替延长功能叶寿命,促进养根保叶,以使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成熟收割前3~5d断水,切忌断水过早影响谷粒饱满。
2.4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害,确保增产增收
要加强主要病虫害调查,做好预测预报,针对具体病虫害及时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主要做好3病4虫(即稻瘟病、纹枯病、普矮病、稻秆蝇、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
播后约15d,撒施稻无草秧田一次净等秧田除草剂防除秧田杂草,移栽后7~10d用稻无草、稻草畏等大田除草剂与肥料或干细土拌匀撒施,保持寸水3~4d,以提高防效。
农田鼠害逐年加重,在8月上中旬要进行1次全面的农田灭鼠,以利鼠口夺粮保丰收。
3参考文献
[1] 陈金平,段仁周,彭保宏,等.杂交水稻超高产优质强化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5):138-142.
[2] 李振梅,王佳丽.杂交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64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