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后思考练习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统计学思考练习
第1章绪论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指 ( D )。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 D. 个体 E. 总体
2.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 D. 研究总体统计量E. 计算统计指标3. 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E. 参与变量数4. 下列资料属名义变量的是(E)。
A.白细胞计数 B.住院天数
C.门急诊就诊人数 D.患者的病情分级 E. ABO血型5.关于随机误差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受测量精密度限制 B.无方向性 C. 也称为偏倚D.不可避免 E. 增加样本含量可降低其大小
第2章统计描述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编制频数表时错误的作法是(E )。
A. 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求全距
B. 组距常取等组距,一般分为10~15组
C. 第一个组段须包括最小值
D. 最后一个组段须包括最大值
E. 写组段,如“1.5~3,3~5, 5~6.5,…”
2. 描述一组负偏峰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时,适宜的统计量是(A)。
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调和均数
D. 算术均数
E. 众数
3. 比较5年级小学生瞳距和他们坐高的变异程度,宜采用(A)。
A. 变异系数
B. 全距
C. 标准差
D. 四分位数间距
E. 百分位数P2.5与P97.5的间距4. 均数和标准差S的关系是(A)。
A. S越小,对样本中其他个体的代表性越好
B. S越大,对样本中其他个体的代表性越好
C.越小,S越大
D.越大,S越小
E.必小于
5. 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抗-HBs的阳转率,分母为(B)。
A. 阳转人数
B. 疫苗接种人数
C. 乙肝患者数
D. 乙肝病毒携带者数
E. 易感人数
6. 某医院的院内感染率为5.2人/千人日,则这个相对数指标属于(C)。
A. 频率
B. 频率分布
C. 强度
D. 相对比
E. 算术均数
7. 纵坐标可以不从0开始的图形为(D)。
A. 直方图
B. 单式条图
C. 复式条图
D. 箱式图
E. 以上均不可
第3章概率分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某资料的观察值呈正态分布,理论上有(C)的观察值落在范围内。
A. 68.27%
B. 90%
C. 95%
D. 99%
E. 45%
2. 正态曲线下,从均数到的面积为(A)。
A. 45%
B. 90%
C. 95%
D. 47.5%
E. 99%
3. 若正常人的血铅含量X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制定X的95%参考值范围,最好采用(其中,为Y的标准差)(C)。
A. B. C. D. E. 4. 在样本例数不变的情况下,若(D),则二项分布越接近对称分布。
A. 总体率越大
B. 样本率p越大
C. 总体率越小
D. 总体率越接近0.5
E. 总体率接近0.1或0.5
5. 铅作业工人周围血象点彩红细胞在血片上的出现数近似服从(D)。
A. 二项分布
B. 正态分布
C. 偏态分布
D. Poisson分布
E. 对称分布
6. Poisson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的关系是(E)。
A. B. C. D. E.
第4章参数估计
一、最佳选择题
1.关于以0为中心的t分布,错误的是(E)
A. t分布的概率密度图是一簇曲线
B.t分布的概率密度图是单峰分布
C. 当ν→∞时,t分布→Z分布
D.t分布的概率密度图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E. ν相同时,值越大,P值越大
2.某指标的均数为,标准差为S,由公式计算出来的区间常称为(B)。
A. 99%参考值范围
B. 95%参考值范围
C. 99%置信区间
D. 95%置信区间
E. 90%置信区间
3.样本频率与总体概率均已知时,计算样本频率p的抽样误差的公式为(C)。
A. B. C. D. E.
4.在已知均数为, 标准差为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B)的概率为5%。
A. B. C. D. E.
5. (C)小,表示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精确度高。
A. CV
B. S
C.
D. R
E. 四分位数间距
6.95%置信区间的含义为(C):
A. 此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概率是95%
B. 此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可能性是95%
C. “此区间包含总体参数”这句话可信的程度是95%
D. 此区间包含样本统计量的概率是95%
E. 此区间包含样本统计量的可能性是95%
第5章假设检验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 E )所取Ⅱ类错误最小。
A. B. C. D. E.
2. 在单组样本均数与一个已知的总体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中,结果t=
3.24,t0.05,v =2.086,t0.01,v =2.845。
正确的结论是(E )。
A. 此样本均数与该已知总体均数不同
B. 此样本均数与该已知总体均数差异很大
C. 此样本均数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该已知总体均数差异很大
D. 此样本均数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该已知总体均数相同
E. 此样本均数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该已知总体均数不同
3. 假设检验的步骤是(A )。
A. 建立假设,选择和计算统计量,确定P值和判断结果
B. 建立无效假设,建立备择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C. 确定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选择t检验或Z检验,估计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
D. 计算统计量,确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
E. 以上都不对
4. 作单组样本均数与一个已知的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时,正确的理解是
( C )。
A. 统计量t越大,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B. 统计量t越大,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小
C. 统计量t越大,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相等
D. P值就是α
E. P值不是α,且总是比α小5. 下列(E )不是检验功效的影响因素的是:
A. 总体标准差
B. 容许误差
C. 样本含量n
D. Ⅰ类错误
E. Ⅱ类错误
第6章两样本定量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正态性检验,按α =0.10检验水准,认为其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为(D )。
A. 大于0.10
B. 等于0.10
C. 小于0.10
D. 等于β,而β未知
E. 等于1-β,而β未知
2. 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随机数字表抽取30个(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则理论上( C )。
A. B.
C. 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求出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0
D. 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必然得出无统计学意义的结论
E. 作两样本方差比较的F检验,必然方差齐
3.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能用来说明两组总体均数间差别大小的是(D)。
A. t值
B. P值
C. F值
D. 两总体均数之差的95%置信区间
E. 上述答案均不正确
4. 两小样本均数比较,方差不齐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采用秩和检验
B. 采用t′检验
C. 仍用t检验
D. 变量变换后再作决定
E. 要结合正态性检验结果方能作出决定
5. 两样本秩和检验的是( B)。
A. 两样本秩和相等
B. 两总体分布相同
C. 两样本分布相同
D. 两总体秩和相等
E. 两总体均数相等
6. 在统计检验中是否选用非参数统计方法( A )。
A. 要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特征作决定
B. 可在算出几个统计量和得出初步结论后进行选择
C. 要看哪个统计结论符合专业理论
D. 要看哪个值更小
E. 既然非参数统计对资料没有严格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均能直接使用
7. 配对样本差值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确定P值的方法是( D )。
A. T越大,P值越小
B.T越大,P值越大
C. T值在界值范围内,P值小于相应的α
D. T值>界值,P值大于相应的α值
E. T值在界值范围上,P值大于相应的α
8.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统计量T是(C )。
A. 为了查T界值表方便,一般以秩和较小者为T
B. 为了查T界值表方便,一般以秩和较大者为T
C. 为了查T界值表方便,一般以例数较小者秩和为T
D. 为了查T界值表方便,一般以例数较大者秩和为T
E. 当两样本例数不等时,任取一样本的秩和为T都可以查T界值表
第7章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C)。
A. >
B.
C. =+
D.
E.
2. 定量资料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采用(D)。
A.检验 B.检验 C. Bonferroni检验 D.检验与检验均可 E. LSD检验
3. 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检验结果相比,(C )。
A.检验结果更为准确
B. 方差分析结果更为准确
C. 完全等价且
D. 完全等价且
E. 两者结果可能出现矛盾
4. 若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则统计推断是(D )。
A.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B. 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
C.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 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E. 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5.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组间均方表示(C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 处理效应的大小
C. 处理效应和抽样误差综合结果
D.个数据的离散程度
E. 随机因素的效应大小
6. 多样本定量资料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应选择(D)。
A. 方差分析
B.检验
C. Z检验
D. Kruskal-Wallis检验
E. Wilcoxon检验
7. 多组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检验中,当相同秩次较多时,如果用值而不用校正后的值,则会(C)。
A.提高检验的灵敏度
B.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推断成有差别
C. 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推断成无差别
D.Ⅰ、Ⅱ类错误概率不变
E. 以上说法均不对
第8章定性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定性资料的统计推断常用( D )。
A.检验
B. 正态检验
C.检验
D.检验
E. t′检验
2. 两组二分类资料发生率比较,样本总例数100,则检验自由度为(A)。
A.
1 B. 4 C. 95 D. 99 E. 100
3. 四格表检验中, <,可以认为(B)。
A. 两总体率不同
B. 不能认为两总体率不同
C. 两样本率不同
D. 不能认为两样本率不同
E. 以上都不对4.等级资料比较宜采用(E)。
A.检验
B.检验
C.检验
D. 正态检验
E. 秩和检验
5. 为比较治疗某病的新疗法与常规方法,试验者将100名患者按性别、年龄等情况配成对子,分别接受两疗法治疗。
观察得到有28对患者同时有效,5对患者同时无效,11对患者新药有效常规治疗无效。
欲比较两种疗法的有效率是否相同,应选择的统计分析方法为( D)。
A. 独立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检验
B. 独立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校正检验
C. 配对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检验
D.配对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校正检验
E. Fisher确切概率法
第9章关联性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对简单相关系数作假设检验,,统计结论为(B )。
A. 两变量不相关
B. 两变量有线性关系
C. 两变量无线性关系
D. 两变量不会是曲线关系,一定是线性关系
E. 上述说法都不准确
2. 计算积矩相关系数要求(C)。
A.是正态变量,可以不满足正态的要求
B.是正态变量,可以不满足正态的要求
C. 两变量都要求满足正态分布规律
D. 两变量只要是测量指标就行
E.是定量指标,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
3. 对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资料作关联性分析,可用(C)。
A. 积矩相关
B.秩相关
C. 关联系数
D. 线性相关
E.以上均可
4. 由样本算得相关系数,检验结果为<0.01,说明(D )。
A. 两变量之间有高度相关性
B.来自高度相关的总体
C.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为0的总体
D.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不为0的总体
E.来自总体相关系数大于0的总体
第10章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如果两样本的相关系数,样本量,那么(D)。
A. 回归系数 B.回归系数
C. 回归系数D.统计量
E. 以上均错
2.如果相关系数=1,则一定有(C)。
A. = B. =
C. = D.>
E.=3.记为总体相关系数,为样本相关系数,为样本回归系数,下列(D)正确。
A. =0时, =0 B.||>0时,>0
C.>0时,<0 D.<0时,<0 E. ||=1时, =1
4.如果相关系数=0,则一定有(D)。
A.简单线性回归的截距等于0 B.简单线性回归的截距等于或 C.简单线性回归的等于0 D.简单线性回归的等于 E.简单线性回归的等于0 5.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含义是(B)。
A.各观测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B各观测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C.各观测点距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D各观测点距直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E.各观测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等于零
第11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逐步回归分析中,若增加自变量的个数,则(D)。
A. 回归平方和与残差平方和均增大
B. 回归平方和与残差平方和均减小
C. 总平方和与回归平方和均增大
D. 回归平方和增大,残差平方和减小
E. 总平方和与回归平方和均减小
2. 下面关于自变量筛选的统计学标准中错误的是( E)。
A. 残差平方和()缩小
B. 确定系数()增大
C. 残差的均方()缩小
D. 调整确定系数()增大
E.统计量增大
3.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能直接反映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异百分比的指标为C
A. 复相关系数
B.简单相关系数
C.确定系数
D. 偏回归系数
E. 偏相关系数4.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共线性是指( E)。
A.关于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相同
B.关于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与截距都相同
C.变量与各个自变量的相关系数相同
D.与自变量间有较高的复相关
E. 自变量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5.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若对某一自变量的值加上一个不为零的常数,则有(D)。
A. 截距和该偏回归系数值均不变
B. 该偏回归系数值为原有偏回归系数值的倍
C. 该偏回归系数值会改变,但无规律
D. 截距改变,但所有偏回归系数值均不改变
E. 所有偏回归系数值均不会改变
第13章临床试验设计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赫尔辛基宣言问世的年份是(D )。
A. 1961年
B. 1962年
C. 1963年
D. 1964年
E. 1965年
2. 以下未参加ICH的国家是( E )。
A. 美国
B. 日本
C. 加拿大
D. 欧盟
E. 澳大利亚3. 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新药Ⅱ期临床试验,试验组病例数不得少于( B )。
A. 60 B. 100 C. 200 D. 300 E. 400
4. 在一般临床试验中,通常受试者的服药量在( C )以下,认为依从性比较差。
A. 60% B. 70% C. 80% D. 90% E. 95%
5. 在注册药品的临床试验中,盲底可以保存在(A)处。
A.申办者
B.研究者
C.监察员
D.统计人员
E.稽查员
第14章调查设计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为了解某校锡克试验的阳性率,研究者从该校80个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中的所有学生。
此种抽样方法属于( D )。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2. 在下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人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的是( A )。
A. 调查研究
B. 实验研究
C. 临床试验
D. 社区干预试验
E.横断面研究
3. 统计工作的关键步骤是( A )。
A. 调查或实验设计
B. 收集资料
C. 整理资料
D. 分析资料
E.归纳资料
4. 理论而言,在同样条件下,下列抽样方法中抽样误差最大的是( C )。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E. 多阶段抽样
5.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调查对象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作( C )。
A. 内容效度
B. 结构效度
C. 重测信度
D. 内部信度
E. 分半信度
6. 衡量问卷是否包含足够的反映所测特征的条目的指标是( A )。
A. 内容效度
B. 结构效度
C. 重测信度
D. 内部信度
E. 分半信度
7. 为使调查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在开展抽样调查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E )。
A. 随机 B. 重复 C. 对照 D. 均衡 E. 以上均是
8. 关于调查表的设计,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D )。
A. 每个项目要具体、明确
B. 要考虑将来数据处理的方法
C. 调查项目的确定取决于调查目的
D. 必须先作大型的预调查
E. 必要的项目一项不少,不必要的项目一项不列
9. 下列( A )不是普查的目的。
A. 验证病因假设
B. 早期发现患者
C.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
D. 可向群众普及医学知识
E. 可提供病因线索
10. 在调查研究中,保护调查对象隐私的主要方法是( D )。
A. 将调查对象的电话与其他信息分开
B. 将调查对象的家庭住址与其他信息分开
C. 将调查对象的工作单位与其他信息分开
D. 将调查对象的姓名与其他信息分开
E. 将调查对象的性别与其他信息分开
11. 某研究者在对某地区20~25岁所有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其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其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2/10万,由此作出口服避孕药引起宫颈癌的推论( E )。
A. 正确
B. 不正确,因为未在年龄分布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调整
C. 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与患病率
D. 不正确,因为需要用率而不是比率来支持这一推论
E. 不正确,因为在其他有关因素上,这两组妇女可能存在差异
12. 为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某研究者采取了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将人群分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然后随访两组发生肺癌的结局;另一种是将吸烟者随机分组,一组采取戒烟干预,而另一组不戒烟,然后盲法观察两组的肺癌结局。
这两种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是( D )。
A. 是否设立对照组
B. 是否进行统计学检验
C. 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
D.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E. 是否检验病因假设
第15章样本含量估计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在假设检验中,样本含量的确定(C)。
A.只与Ⅰ类错误概率有关
B.只与Ⅱ类错误概率有关
C.与、都有关
D. 与、都无关
E. 只与、有关
2. 以下关于检验功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 假设检验中,若客观上不成立,但根据假设检验的规则,将有大小的概率错误地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推断结论,这种错误称为Ⅱ类错误,相应地,推断正确的概率为,称为检验功效。
B.检验功效受客观事物差异的大小、个体间变异的大小、样本量和值等要素的影响。
C.假设检验的“阴性”结果(>0.05)可以作为“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的证据。
D.假设检验得出“阴性”结果(>0.05)是“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E.当假设检验出现“阴性”结果(>0.05)时,有必要复核样本含量和检验功效是/否偏低,以便正确分析假设检验“阴性”结论的正确性。
3.在调查研究中,计算配对设计均数比较所需样本含量的公式为(A)。
A. B. C. D.
E.
4. 在调查研究中,计算两样本率比较所需样本含量的公式为(E)。
A. B. C. D.
E.
5. 有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样本含量大于30就可以称其为大样本,可用大样本条件下推导出来的一切公式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下列说法中(C)最正确。
A题中所说的条件和结论都正确 B.题中所说的条件正确,但结论不正确C.题中所说的条件和结论都不正确 D.题中所说的条件不正确,但结论正确E.题中所说的条件和结论正确概率为70%,错误概率为30%
6.在研究一个因变量依赖多个自变量变化规律时,估计样本含量非常复杂,有人提供了一个经验估算方法,即样本含量N(即拟观测的个体数目)至少应当是自变量个数的10倍。
下列说法中(B)最正确。
A此法无任何参考价值 B在没有精确算法时,此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此法根本不能用D.此法永远是正确的E.此法正确的概率为80%,错误的概率为20%
第16章随机区组设计和析因设计资料的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于随机区组设计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的结果相比,( A )。
A. 两种方法适用的资料不同而不可比
B. 检验效果不能确定
C. 两种方法都可以用
D. 两种方法检验效果相同
E. 以上均不对
2.在某项实验中欲研究A、B两因素对某观测指标的影响,A、B两因素分别有2个和3个水平,观测指标为数值型变量,假设检验的方法应选用(D )。
A.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B. 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C. Friedman检验
D. 根据设计类型、资料分布类型、变异情况和研究目的等选择的检验方法。
E. 以上均不对
3. 与完全随机设计及其方差分析相比,随机区组设计及其方差分析可以使其(A )。
A. 变异来源比前者更多 B. 误差一定小于前者
C. 前者的效率高于后者
D. 影响因素的效果得到分析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方差分析可以用于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B.完全随机设计更适合实验对象的混杂影响不太大的资料C.在随机区组设计中,每一个区组内的例数都等于处理数D.在随机区组设计中,区组内及区组间的差异都是越小越好E.以上均不对5.配对t检验可用(B )来替代。
A.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B.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C.A、B两种方差分析都可以
D.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
E.以上都不可以
第18章 Logistic回归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Logistic回归与多重线性回归比较,(A )。
A.logistic回归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
B.多重线性回归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
C.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的因变量都可为二分类变量
D.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
E.多重线性回归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
2. Logistic回归适用于因变量为( E )。
A.二分类变量 B.多分类有序变量 C.多分类无序变量D.连续型定量变量 E.A、B、C均可
3. Logistic回归系数与优势比OR的关系为(E )。
A. 0等价于OR>1 B. 0等价于OR<1 C.=0等价于OR=1
D.<0等价于OR<1 E.A、C、D均正确
4. Logistic回归可用于( E )。
A.影响因素分析 B.校正混杂因素 C.预测
D.仅有A和C E.A、B、C均可
5. Logistic回归中自变量如为多分类变量,宜将其按哑变量处理,与其他变量进行变量筛选时可用(D )。
A.软件自动筛选的前进法 B.软件自动筛选的后退法
C.软件自动筛选的逐步法 D.应将几个哑变量作为一个因素,整体进出回归方程
E.A、B、C均可
第19章生存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生存时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E )。
A.流行病学研究中,从开始接触某危险因素至某病发病所经历的时间B.乳腺增生症妇女治疗后阳性体征消失至首次复发的时间C.肺癌患者从手术治疗开始到死亡的时间D.急性白血病患者从治疗开始到缓解的时间E.以上均正确
2. 教材表19-18表是急性白血病患者药物诱导后缓解至首次复发的随访记录。
教材表19-18 急性白血病患者药物诱导后缓解至首次复发的随访记录
编号缓解日期终止观察日期结局生存时间/天
1 2000.04.01 2000.09.06 复发 158
2 2001.11.05 2002.02.05 死亡 91
3 2000.07.15 2000.12.10 复发 147
4 2001.05.20 2001.08.2
5 失访 96
5 2002.09.03 2002.12.31 缓解 119
……………
生存时间属删失数据的有(C)。
A.1号和3号 B.1号和2号 C.2号、4号和5号 D.2号、3号和4号 E.1号、2号和3号
3. 下列有关log-rank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的整体比较B.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某时间点的比较C.log-rank检验属生存曲线比较的参数法D.log-rank检验中,各组实际死亡数必等于理论死亡数E.log-rank检验的自由度为1
4. Log-rank检验与Breslow检验相比,(B )。
A.log-rank检验对组间死亡近期差异敏感 B.log-rank检验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敏感C.Breslow检验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敏感 D.两者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同样敏感 E.两者对组间死亡近期差异同样敏感
5. Cox回归模型要求两个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的风险函数之比(D)。
A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B.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C.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后来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D.不随时间改变 E.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25章Meta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Meta分析中,如果异质性检验不拒绝H0,一般采用(B)进行效应合并。
A.随机效应模型 B. 固定效应模型 C.混合效应模型
D. 回归模型
E. 贝叶斯模型
2. 关于meta分析,以下(C)说法不正确。
A.meta分析本质上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因而可能存在各种偏倚
B.meta分析是用定量的方法综合同类研究结果的一种系统评价
C.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能使meta分析的结果更加可靠
D.meta分析时,如果研究间异质性很大,应认真考察异质性的来源,并考虑这些研究的可合并性
E.亚组分析能使meta分析的结果更有针对性
3. 对连续型变量资料的meta分析,如果各纳入研究的测量单位不同,应采用(A)作为效应合并指标。
A.标准化均数差 B. 加权均数差 C.均数差
D. 标准化P值
E. 危险度差值
4. 异质性检验采用的统计量是(B)。
A.F统计量B. Q统计量 C.t统计量 D.H统计量 E. Z统计量
5. 关于发表偏移,以下说法(C)不正确。
A.通过漏斗图可大致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B.产生发表偏倚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往往只把统计学上有意义的阳性研究结果拿来写文章并投稿
C.若发表偏倚对meta分析的影响较大,则需要增加很多个研究,才能使meta 分析的结果被逆转
D.尽量搜集未发表的阴性研究结果,可减少发表偏倚
E.漏斗图的基本思想是纳入研究效应的精度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