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学生会育人功能顶层设计探索
“三全育人”视角下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育人功能路径探析
收稿日期:2020—11—09作者简介:李晨鑫(1992—),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三全育人”视角下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育人功能路径探析李晨鑫(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太原030023)摘要: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之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组织教育和管理大学生党员的基本单元,应当围绕“三全育人”理念,通过打造全员育人队伍、打通全过程育人盲区,打磨全方位育人平台,提升党支部育人功能,切实落实基层党组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学生党支部;育人功能;路径探析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20)11—0030—03一、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育人功能的现实意义(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时代新人的主体,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是党员中的生力军,是实现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近年来,学生党员数量逐步增长,据《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学生党员的总数为196万名,2019年共发展党员234.4名,其中学生党员84.4万名,占发展党员总人数的36.1%。
〔2〕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直接关乎党和国家未来建设的兴衰。
高校学生党支部担负着吸收和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承担着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但一些党支部存在育人功能弱化、育人体系不完善、育人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作为最贴近学生基层党组织,理应顺应时代要求,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强化党支部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素质。
对高等学校协同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考
区域治理WISDOM EXCHANGE对高等学校协同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考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刘静姝,苏笑宁,孙炜桓摘要:高等教育,要坚以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并深入贯彻落实“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开展全方位育人模式。
全体高等教育者,要最大化地发挥育人职能,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协同;全过程;育人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6-0231-0002发展高等教育是兴国战略的重要一环。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想完成这一使命,就必须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其培养出能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因此,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深刻认识这一责任和使命,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一、高等教育协同育人、全方位育人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推进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影响育人效果的现象和误区,其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育人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教书和育人功能割裂开来,只教书、不育人在高等学校中,存在部分教师只注重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钻研,却忽略了对学生基本情况的研究。
一方面造成了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与学生基础的不匹配,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当然也存在教学难度偏低、教学内容量偏少的情况。
例如专升本的学生,学生在大专时期已对专业课程有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学生期待在本科阶段扩大知识面、提升难度深度,任课教师若不了解学生的基础及期望,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效;另一方面,对课程中的德育内容挖掘甚少,其缺少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只是接受了知识和技能,而在专业兴趣、人生观等方面未得到开发和培树。
对高校“三全育人”的若干思考
对高校“三全育人”的若干思考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成为了社会的焦点。
其中,“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教育实践中逐渐被广泛。
本文将对高校“三全育人”理念进行阐述,并探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思考。
“三全育人”理念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高校教育中,“三全育人”理念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通过聚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从学生角度来看,“三全育人”理念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这一理念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困惑,从而更好地调整教育策略,提高教育效果。
从教师角度来看,“三全育人”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课堂教学效果,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活动。
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也能促进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职业发展。
从家长角度来看,“三全育人”理念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过程,使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同时,家长也能通过参与学校活动、担任志愿者等方式,增进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家庭和睦与幸福。
在高校“三全育人”实践过程中,一些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例如,某高校通过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学生的课外活动纳入培养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某高职院校则结合专业特色,构建了“校-企-生”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学生职业规划与岗位需求的紧密结合。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如,“三全育人”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具体的实施措施;各方参与者的育人目标不一致,难以形成教育合力;评价机制不健全,导致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等。
高校“三全育人”系统化建设的四点认识
管理与标准化/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144王一寒(吉林化工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摘要: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系统化建设是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新举措,如何抓实抓好这一系统化建设是当下我国每一所高校都在致力探索其对策和经验的理论与实践。
“三全育人”系统化建设强调“全”的蕴意,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力量不再限于思政课和思政教师的括延,要利用和发挥高校所有教育资源的合力作用,强调“育”的蕴意,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走向“育”,营造育人新生态模式的转变。
因此,本文将高校“三全育人”系统化建设聚焦于“全、育、强、实”四个视点,进行认识层面的集中思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系统化建设;四点认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我国高校办学向着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开拓进取。
做出了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安排,如何抓实抓好这一系统化建设,求取这一系统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新局面的作用,是当下我国每一所高校都在致力探索其对策和经验的理论与实践。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学品兼修才能担负起国家和民族赋予他们的接班人的责任和义务。
以个人的理解和思考,高校“三全育人”系统化建设强调“全”的蕴意,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力量不再限于思政课和思政教师的括延,要利用和发挥高校所有的教育资源的合力作用,强调“育”的蕴意,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走向“育”,营造育人新生态模式的转变。
因此,将高校“三全育人”系统化建设聚焦于“全、育、强、实”四点,进行认识层面的思考,以认识层面的明晰促进实践层面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1 “三全育人”系统化建设要立足“全”的蕴意“讲格局”“三全育人”系统化建设以“全”的蕴意而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这个大格局是一个母系统,在这个母系统下有着多元素的子系统,子系统的健全,才有母系统的全面。
学校学生会组织与功能建设
学校学生会组织与功能建设学校学生会是一所学校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它承载着许多重要的职责和功能。
一个有效的学生会组织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探讨学校学生会的组织以及其功能建设。
(一)学生会的组织结构学生会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主席团、部门、班级代表和全体会员。
主席团由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等组成,他们负责制定学生会的工作方向和政策,并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
各部门负责不同的工作,如宣传部、文化部、体育部、外事部等,他们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确保学生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班级代表和全体会员则负责传达学生们的声音和需求,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
(二)学生会的功能建设学生会具有多项功能,在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生会可促进学生自治和民主教育。
通过选举产生的学生会干部可以代表全体学生的利益,为学生争取权益,增强自我管理和参与学校事务的意识。
其次,学生会可以承担起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提供各种社团活动的任务。
学生会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和体育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多元素养成。
再次,学生会还可以起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和沟通活动,学生会可以促进学生与老师、学校领导之间的互动,及时传达双方的意见和需求,提高学生满意度和学校的整体发展。
最后,学生会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
在学生会工作中,学生会干部需要学习和实践组织、策划、协调和领导等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三)学生会的职责学生会的职责包括服务、管理和监督三个重要方面。
服务方面,学生会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解决学生的困扰和问题,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例如,学生会可以组织各种教育讲座、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成长环境。
管理方面,学生会要管理好学生会的组织和各项活动。
他们要制定工作计划、预算和绩效评估等,确保学生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浅析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
浅析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会作为学校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组织,在高等学院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自治、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和学生发展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学生会的组织结构、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推动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组织结构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主席团、部门部长、班委会等。
主席团是学生会的核心领导机构,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组成,负责全面领导学生会工作。
部门部长则负责学生会的日常事务管理,包括学习部、文化部、体育部、宣传部等,每个部门都有专门负责的部长。
班委会是学生会的基层组织,负责与全体学生联系沟通,以及开展各项活动。
二、职能定位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职能主要包括代表、服务和管理三个方面。
首先是代表学生的利益,向学校反映学生的需求和意见,维护学生的权益。
其次是为学生服务,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志愿活动、学习辅导等,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最后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包括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学术监督等,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爱精神。
三、管理方式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
一方面,要注重民主化管理,通过选举产生学生会的领导机构,让学生参与到学生会的管理中来,增强学生的自治意识。
要注重专业化管理,通过培训学生会干部,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推动学生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还要注重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建设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会组织结构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学生会工作不够高效;二是学生会工作与学校教学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学生会工作不够贴近学生和学校实际需求;三是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干部素质不够高;四是学生会管理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制度不够健全。
本科生学生会育人功能顶层设计探索——以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例
往 往 主要体 现 在对 其承 担活 动 和学生 会干 部 的管理 , 没 有发
部门所从事的工作能对 自 身发展产生的作用感到困惑 , 一年
题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就本科生学生会的育人功能进行 了顶层设计,结合创新人才对学生能力 的 需求,对学生会的育人功能进行规划设计 ,改变过往学生会的随机式发展,明确学生会各部 门应具有 的育人功能,使学生会 成为课堂教育之外的重要育人平 台,让学生通过 自 我发现 、自 我选择 、自我培育,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为人才培养工作做有
生 学生 会应 当解 决 的主要 问题 之 一 。 2 . 学 生会 部 门育人 目标 定位 不清 晰
随着社会竞争 的 E t 益激烈 , 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的创新人才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难题之一 , 试点学院作为
高等 教育 领域 一项 重 大改 革项 目 , 其 改革 重点 之一 在 于改革 人才 培养 模式 , 引导学 生成 长 为创新 型 领军人 才 。北京 航 空 航 天大 学能 源与 动力 工程 学 院 ( 国家试 点 学 院 ) 作为 “ 教育
力 支撑 。
【 关键词 】学生会
育人功能 顶层设计 学生 自育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4 8 1 0( 2 0 1 4) 0 2 —0 0 0 5 —0 2
行布局管理 , 肯定并探索学生会育人功能 , 是试点学院本科
力的积极性。 因此也 同样表明亟须在学生入学初期使之明晰
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路径和机制创新研究
收稿日期:2020-3-16作者简介:付艳(1983—),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研究员、团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路径和机制创新研究付 艳(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02) [摘 要]高校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提出了高校社团的内涵、类型与价值,分析了高校社团育人的基本功能,包括育人之思想、育人之行动、育人之经验;指出了当前高校社团育人存在的问题,包括育人成效不显著、发展路径不多元、机制创新不积极;研究了高校社团育人的多元路径,包括加强学校顶层设计与管理指导、完善内部管理、实施特色化品牌发展计划;探究了系统育人机制、持续投入机制、合理奖惩机制等社团育人创新机制。
[关键词]高校;社团育人;路径机制[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11X(2020)09-0018-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0.09.009[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在国家实施“双一流”政策的背景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大学办学的重要指标。
发挥大学环境、课程、实习以及社团等全方位育人功能,是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高校社团育人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但当前仍然存在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
本研究尝试从高校社团育人的功能、路径以及机制创新的角度,探索破解社团建设之难题,发挥社团育人之功能。
一、高校社团的内涵、类型与价值(一)高校社团的基本内涵。
社团(massorganizations)是指一群具有相同特征、兴趣、爱好的人自发集聚,并且开展相关社会活动的群众性组织。
高校学生社团则是指,在大学内,由一群具有相同特征、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自发集聚、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并且在学校党委、团委以及学生会等领导与指导下,开展一系列健康、积极、有益的学生活动。
(二)高校社团的主要类型。
高校“组织育人”的现状探析
高校“组织育人”的现状探析作者:洪子喻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9期摘要:组织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
当前高校组织育人存在育人制度执行不到位、育人作用发挥不充分、育人途径不多元等问题,对此,应多方面分析原因,搭建稳固的组织育人平台,多渠道整合,通过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两个载体,实现育人的保障功能和纽带功能。
关键词:高校;组织育人;现状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育人战略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和落实在高校工作中,形成了多维育人格局,包括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心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组织育人、自我育人。
其中,组织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通过组织育人体系的建构及其科学运行,实现组织独立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组织的协同作用,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功能的核心。
高校组织育人是指教育者通过高校党政组织、群团组织和大学生自治组织及其开展的各类活动,将主导的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价值观念等教育要求贯彻和融入其中,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大学育人目标要求的实践过程[1]。
在实际运行中,如何把握高校组织育人的内在机理,增强实践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增强育人工作的活力,充分发挥组织育人的功效是我们要不断探讨的新课题。
一、现状评估各高校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然而,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育人作用发挥不充分当前,高校通过设立思想政治课引导青年大学生笃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大学生更多关注专业课的学习,对待思政课程不认真,考前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涵义;学生党支部的“三会一课”面对的是学生党员,一般学生党员在全校学生中仅占少数,教育受众不够全面,且存在部分学生群体对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以及人员配备情况了解不够的情况,这也为党组织开展育人工作带来障碍;学生社团、学生会等自治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间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但目前尚存在活动形式丰富但内容不走心的问题,且往往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热情不能感染更多的学生,影响力较小。
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一、本文概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升教育质量,高校需要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高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将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过程,同时注重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育人工作。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
本文首先对“三全育人”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包括其内涵、特点、意义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和成效。
对高校在落实“三全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旨在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高校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也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三全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新时代高校育人的重要指导思想,其理论基础深厚且多元,融合了现代教育理念、心理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等多个方面。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提升。
而“三全育人”理念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化和具体化,它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为“三全育人”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这些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涉及到认知、情感、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因此,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成长。
浅析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
浅析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学生会作为学校组织之一,在学校管理和学生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级学院学生会作为学校内部组织之一,也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设和管理二级学院学生会至关重要。
一、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1、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能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其组织机构和职能。
学生会一般由主席团、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组成,其中包括主席、副主席、宣传部、组织部、文体部、生活部等部门。
各部门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如宣传部负责宣传和推广学生会活动,组织部负责组织各类活动和会议,文体部负责举办文体活动,生活部负责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等。
组织机构的建设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各个部门和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
2、提升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需要不断提升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要培养学生会干部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会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学生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增强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生会还需要提高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心和全面的服务。
可以通过成立学生咨询中心、开展校园志愿服务等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升学生的满意度。
3、增强学生参与性和代表性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需要增强学生参与性和代表性。
学生会是为了全体学生服务的,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代表性。
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学生活动、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组织学生代表大会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生会管理和服务中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会更好地代表学生群体的利益。
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二级学院学生会的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学生会要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健全组织架构。
规章制度要与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规章相衔接,确保学生会的各项活动和管理工作符合学校的管理要求。
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以山东大学为例
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以山东大学为例发布时间:2022-11-11T03:59:45.12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7月第14期作者:张莉[导读] “三全育人”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后勤工作在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广泛性、长效性和渗透性的独特优势。
如何通过育人优势来发挥育人功能,与学生管理、教学和科研等部门协同构建有效的“三全育人”体系,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者思考的重点。
张莉(山东大学山东省济南市 250100)【摘要】“三全育人”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后勤工作在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广泛性、长效性和渗透性的独特优势。
如何通过育人优势来发挥育人功能,与学生管理、教学和科研等部门协同构建有效的“三全育人”体系,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者思考的重点。
本文以山东大学后勤系统开展“三全育人”为例,通过分析学生参入后勤服务实践,探讨高校后勤服务参与“三全育人”的路径及工作模式,以期为落实“三全育人”方针、共创服务育人环境、共建和谐校园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实践探索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在高等院校中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在教学、管理、服务三个重要环节中围绕“育人”核心,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
高校后勤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到生活、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处处都渗透着后勤服务“育人”元素,全面提升高校后勤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可助推高等教育“三全育人”工作。
如何建立高效的学生会
如何建立高效的学生会学生会作为一个学校内组织,旨在为学生提供参与学校管理和服务的平台。
如何建立高效的学生会,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生会的组织形式、领导力培养、工作规划和执行、资源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学生会的组织形式一个高效的学生会要有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
首先,应明确学生会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学生会可以设置主席团、部门和班级代表会等,通过制定章程和规范,明确各级组织的权责。
其次,学生会的组织形式也应与学校的管理体系相适应,与学生会和学校其他组织的沟通和协作更加顺畅。
二、领导力培养为了建立高效的学生会,培养学生会成员的领导力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定期举办领导力培训、组织考核选拔等方式,提高学生会成员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学生会成员定期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提升整体团队的凝聚力。
三、目标规划与执行高效的学生会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规划并加以执行。
学生会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需求,制定一系列的工作目标,并通过周密的调研和分析,确定目标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同时,学生会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工作。
在执行过程中,积极开展协作,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团队合作高效的学生会需要注重团队合作。
学生会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职责,相互支持并密切合作。
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和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协作能力,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互信度。
同时,学生会还可以制定明确的协作规范和流程,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五、积极学习与创新学生会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要注重学习新知识和获取新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此外,学生会成员还应鼓励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的方式和方法,以推动学生会的工作创新和发展。
六、广泛宣传与参与学生会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参与。
可以通过校内宣传栏、班会宣传等方式,向全体学生宣传学生会的活动和工作进展。
大学学生会主席在推动学生权益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与思考
大学学生会主席在推动学生权益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与思考2023年,大学学生会主席在推动学生权益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意识逐渐觉醒,对学生权益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学生会主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大学学生会的最高领导人,主席不仅仅是一名代表学生发声的人,更是一名引领学生发展的人。
除了日常管理学生会的工作外,主席还要代表学生去应对一系列问题,比如校园内的居住与生活环境、课程设施以及交通出行等等。
这个时候,学生会主席的作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推动学生权益方面,学生会主席必须必须成为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感的人。
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在学生会主席的角色中,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学生会主席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和意见,而不是一味听从上级办法,更不能随意投机取巧。
其次,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生会主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重点项目,如何打造一个更加友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加快改革步伐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会主席在这方面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席可以将这项工作融入到学习中,并通过创意比赛、智力训练营等各种途径,帮助学生们发掘和培养他们独特的创造力、思考能力和领导才能,以此来推动校园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同时,学生会主席也应该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更好地推动学生权益和校园文化建设。
这就需要学生会主席具有高度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不断深入了解和研究前沿技术和先进思想,从而为推动学生权益和校园文化的工作提供更加理性和实效的支持。
最后,随着采用AI技术的日益广泛,学生会主席也需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推动学生权益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虽然AI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会主席也可以依靠AI辅助来完成大部分工作,但学生会主席自身的人际交往、领导技能和沟通能力仍然是AI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大学学生会干事工作计划:承载学生心声,建设自我发展平台
大学学生会干事工作计划:承载学生心声,建设自我发展平台2023年,大学学生会干事工作计划:承载学生心声,建设自我发展平台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大学生们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
大学生会作为代表学生利益和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应该紧密关注学生群体的需求和意见,以及时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方案,同时也为干事们提供一个全面自我发展的平台。
一、建设更全面的服务平台1.重点加强学生关心、关注的饮食、课程、住宿等方面的服务,每学期至少1次服务满意度调查,并及时反馈优化。
2.推进户外运动和文体活动,根据学生的意愿和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
3.进一步发展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和信息策划,借助数字化手段提高学生对大学生会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二、优化干事培训和管理4.实现从干事的能力提升到组织管理的转换,提供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培训课程,突出实践能力和领导力的培养。
5.依托先进的管理系统,更好的管理干事的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管理干部的换届和选举等事务,确保学生会高效运作。
三、加强社会贡献和公益事业6.积极鼓励干事们参加社区服务、环保保护等公益事业,组织相关的公益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7.从校内外资源入手,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国家性的项目,展现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社会贡献力。
四、加强国际交流和学术创新8.加强国际交流的拓展,推进国际学术活动的资源建设和品牌推广,打造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学生会活动和项目。
9.不断开展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学术论坛和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和交流经验的平台,培养学术创新星的梦想。
总之,未来的大学生会干事工作计划,将更加注重服务学生、提升干事自身能力、加强公益事业和国际交流及学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
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会将紧紧依靠学生的力量和创意,为同学们的校园经历增色,为干事的自我发展和协商技巧增值,为大学的多彩与丰富作出贡献。
关于高校学生会管理的几个探索
关于高校学生会管理的几个探索作者:童丹丽,陈波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期童丹丽1,陈波2(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学生会的管理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基本制度建设是学生会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同时,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会的核心,对其工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
总结几个学生会现存的问题后,针对基本制度建设和干部培训两个方面,本文提出了几个学生会管理的建设性探索方案。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制度建设;学生干部培训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21-02收稿日期:2016-08-01作者简介:童丹丽(1988-),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引言高校学生会一般指在团委指导下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优秀学生组织。
学生会以“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在培养学生骨干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依据学联章程,学生会组织一般设置一位主席和若干副主席,在主席团以下设秘书处、办公室、学习部、实践部、宣传部和体育部等数个职能部门,有时会根据工作需要增设新部门。
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会管理反映了一所高校综合教育的水平和校园文化。
二、目前学生会中存在的问题1.不能准确定位学生会机构与职能错位。
学生会是受党委团委的指导开展工作的学生组织。
学生会的部门逐渐庞大,干部人数膨胀至臃肿的状态,会导致人浮于事的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学生会过多承担党政的工作任务,很少考虑其本身的性质定位和职能分配,这样很容易造成内部分工混乱,职能错位,使其功能发挥不稳定。
2.制度流于形式化,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会建立的制度繁多而落到实处的较少,同时松散的制度管理导致活动杂乱无章。
这使制度管理最终流于形式化。
加强学生会育人功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学生会育人功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自动化学院分团委马寒刘名森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服从和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出发点,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的,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
高校学生会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实施单位,学生会作为青年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
第一,学生会队伍庞大,联系面广,有着广泛的学生群众基础,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它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有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第二,学生会与学生有着天然的联系,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三,学生会活动涉及学术研究、文艺体育、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多种类别,可以为有不同需求的同学提供广阔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跨校活动增多、与社会联系增多等新情况和新趋势。
“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2019年文档
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一、前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高校学生工作是集教育、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工作体系,围绕教学开展学生工作既是一流大学发展建设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95 后”当代大学生作为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他们的集体特征,他们的成长需求决定了应对高校育人工作机制进行优化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校人才的特殊需求,并逐步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因此高校需要对育人机制进行改革。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高校大学生恰好是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主体,是教学与学工关系的重要纽带。
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包含学分制体制下的专业成长,即专业技能的提高;也包括思想道德水平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发展,即道德水平的提高。
“技”与“德”作为综合素质的两个维度,辩证统一,需要教学与学工系统的协同配合,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与学工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1.管理体制的不协同高校教务处、学工处和二级学院的教务科、学工办团委等部门间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系统界限,教师对本职工作投入多,对其他部门工作关注少,对学生参与教学和学工活动情况了解不够全面。
活动安排时间冲突、活动缺乏整合、出现交叉重复等情况时有发生。
教学系统中教师“重教学、轻学工”的理念司空见惯,其认为课堂教学和教务管理具有专业性,对学生工作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而学生工作教师则“重管理服务、轻教育渗透” ,投入到日常管理的时间较多,思政教育参与时间少,专业化和职业化成长制度尚不完善,导致活动开展和育人工作往往自成体系,与学生专业学习的结合不足。
高校科研育人工作路径新探索
高校科研育人工作路径新探索摘要:大学科研育人是一项思政科研相融合、学习研究相促进的综合育人工程,这也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不断推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笔者根据高校科研育人工作实际,围绕搭建科研育人平台、抓好科研育人“四个重点”、建立和完善科研育人工作体系机制,提出科研育人工作路径新探索,提升三全育人实效。
关键词:高校;科研育人;工作路径;体系机制作者简介:刘多多(1992-),男,河南偃师人,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辅导员,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坚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同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又提出高校应充分挖掘各种育人要素,不断完善育人体系,提出构建科研育人体系,这也为高校探索科研育人工作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
做好高校科研育人工作,需要从三个方向入手:打造一批科研育人平台、抓好科研育人“四个重点”、建立和完善科研育人工作机制,以此不断推进和加强科研育人工作,提升三全育人实效。
一、打造一批科研育人平台(一)建设社区党建工作站,推动党建科研双融双促社区党建工作站突出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引导功能,集工作指导、科研交流、党建服务、党员管理、特色展示、志愿活动于一体,具有开放式、枢纽型、多功能、集约化、共享性等特点。
学院依托社区党建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党建+科研”创新型组织生活,围绕专业理论研讨、技术难题攻关等内容组织党员教师及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开展讨论、调研,引领全体学生主动钻研掌握学科前沿技术,解决科研难题,努力实现党建与科研成果双丰收。
(二)建设名辅导员工作室,提高育人工作水平。
高校应大力支持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整合资源,凝练特色,形成“1+N”名辅导员工作室工作模式,重点开展科研育人理论研究,融合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网络思政、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探索,提高科研团队成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提升育人实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学生会育人功能顶层设计探索作者:曾煜段浩宇来源:《学园》2014年第02期【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如何让大学生成长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难题之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就本科生学生会的育人功能进行了顶层设计,结合创新人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对学生会的育人功能进行规划设计,改变过往学生会的随机式发展,明确学生会各部门应具有的育人功能,使学生会成为课堂教育之外的重要育人平台,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培育,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为人才培养工作做有力支撑。
【关键词】学生会育人功能顶层设计学生自育【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05-02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难题之一,试点学院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一项重大改革项目,其改革重点之一在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成长为创新型领军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国家试点学院)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了“选、育、评”的综合体制改革。
在这一改革目标下,试点学院本科生学生会的育人功能逐渐凸显。
高校学生会作为大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其任务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和团委的指导下,团结大学生,倡导和组织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培养”。
大学生充满活力,渴望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学生会能为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舞台。
同时,在试点学院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学生会能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课堂教学以外的重要平台,成为试点学院育人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探索试点学院本科生学生会的育人功能十分迫切。
一本科生学生会育人功能存在不足1.学生会育人功能缺少顶层设计学生会作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培养的组织,因其主体成员均为学生,其对人才能力的培养作用往往被忽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处于课外辅助位置,过去对学生会的管理往往主要体现在对其承担活动和学生会干部的管理,没有发挥学生会应具备的育人功能。
学生在学生会能够锻炼出哪些能力完全靠学生个人的主动领悟,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在育人体系整体规划中,缺乏从顶层设计角度对本科生学生会的定位与规划,同时,缺少对本科生学生会主动系统的布局。
本科生学生会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在缺乏宏观规划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其本身的育人功能,进而在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学生会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主动且系统地对学生会进行布局管理,肯定并探索学生会育人功能,是试点学院本科生学生会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学生会部门育人目标定位不清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学生会目前分为体育部、文艺部、学习部、公关部、组织部、宣传部、社会工作部、科技实践部、发展辅导中心九个部门,由于部门功能定位不清晰,往往会造成一段时间内个别部门的工作量明显多于其他部门,工作机会分配不均,加上学生们积极表现的热情,容易形成部门之间争抢大型活动的表现机会,而忽视了部门自身建设,没有形成部门“特长业务”。
这样学生往往陷入了对“活动成功”的表面热闹的追求中,不能通过学生的锻炼实际形成个人能力。
因而,系统设计每个部门重点培养的能力方向,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不同性质的锻炼平台,让不同类型的学生自选部门锻炼自己需求的能力,就成为学生会育人功能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
3.学生对自身所处部门的培养目标不清晰每个学生进入大学都知道要丰富自身能力,也有积极的热情加入学生会,但是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往往比较盲目,加入学生会选择部门时往往靠学长的宣传,不清楚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往往在学生会工作一学年之后,很多学生对在本部门所从事的工作能对自身发展产生的作用感到困惑,一年的时间最终变成“无用功”,也打击了学生锻炼培养自身能力的积极性。
因此也同样表明亟须在学生入学初期使之明晰学生会各部门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希望锻炼的能力方向进行选择。
二顶层设计学生会育人功能及部门定位1.探索学生会育人功能的培养目标试点学院根据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行业企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情况,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学院育人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更要具备能适应新环境、新局面的多种素质与能力。
试点学院将创新人才的素质分为“谋划力”和“行动力”,“谋划力”就是强调学生具备面向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展开思考的战略思维素养和传播先进引领思想的跨文化融合潜质,要求学生具有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的民族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推动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领军潜质。
“行动力”为创新实践的“科学行动力”。
把“谋划力”和“行动力”分解为十二种具体能力要求:战略层面(全局思维能力、极限思维能力、超前思维能力)、战术层面(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层面(文字表达能力、图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层面(领导实践能力、团队实践能力、自主实践能力)。
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下,试点学院本科生学生会育人功能的目标与试点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本科生学生会作为试点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以学生的十二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将能力培养融入学生活动中,不单单着眼于学生在实践、表达方面的素质培养,更高层面的战术、战略素养培养也应成为学生会育人功能的一部分,而这两方面恰恰是之前的本科生学生会所缺乏的。
这十二种能力其实是上文四种素质的外延,在整体探索学生会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对培养目标作细致分类,是对学生会育人功能的系统布局。
在试点学院本科生学生会这一平台上,不同的学生将在不同的部门锻炼到不同的能力,这正是学生会育人平台的优势所在。
2.明确学生会各部门培养目标定位学生会总体的培养目标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对试点学院人才培养形成有效支撑,故而学生会的培养目标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相同,但根据学生会的具体情况,选择十二种能力的部分在学生会育人功能中体现,并对各个部门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根据目标安排相适应的工作内容(见下表)。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根据自身条件及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学生会中,不同部门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自我锻炼需求,同时,各个部门也要发展部门特长业务,保证每个部门都具备一定的育人功能。
如学习部主要涉及的工作有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学习交流等,学生在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时,就需要学生把握分析学习资料的内在规律,确定真正有实用价值的而又不重复的资料,这种内在知识、内在规律的发现能力就可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再如学生在安排学习交流活动时,要从全局的角度,统筹看待大一到大四学生在每学年不同时间的学习需求,从而安排合适的学习交流项目,这样就初步形成了学生全局思维的习惯;又如科技实践部,学生在低年级时主要以自己的科技实践项目为主,从大二开始参与较为大型的团队项目,到大三大四时开始带领一个团队完成项目,进而逐步实现自主实践力、团队实践力到领导实践力的提升。
部门能力的区分是为了各个部门的学生以明确目标引导自我发展,而不是完全的割裂各个部门,通过大型活动的协作来实现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
同时,不同部门也涉及部分相同能力的锻炼,这样可以使想锻炼某一方面能力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丰富了学生的选择空间。
如文艺部和体育部虽然工作内容不同,但都涉及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文艺部负责文艺晚会组织,体育部负责运动会的组织),在组织策划的过程中都会锻炼学生的全局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样就给了想要锻炼这些能力但分别爱好文艺和爱好体育的不同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避免学生因兴趣不高而失去锻炼相应能力的机会。
学生会各部门培养目标设计表部门培养目标部门主要工作学习部全局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资料整理、学习交流公关部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实践能力、领导实践能力对外交流、承办仪式体育部全局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实践能力体育活动、运动队管理文艺部全局思维能力、超前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艺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部图形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宣传资料制作组织部团队实践能力、全局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干部管理评优社会工作部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实践部自主实践能力、团队实践能力、领导实践能力科技实践项目管理发展辅导部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超前思维能力生涯规划、素质拓展三顶层设计学生会育人功能及定位的意义1.将学生会育人功能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试点学院本科生学生会在明晰其育人功能之后,作为试点学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用以补充课堂教育和学术科研过程不常设计的能力锻炼。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呈现系统性、规划性,避免了过往学生自由发挥、盲目发展的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加明确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锻炼和补充自身欠缺的能力。
学生会育人平台和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等其他育人平台形成有机互动,共同组成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会也将改变其过去“课外活动”的边缘位置,转变为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自选型”的能力锻炼平台本科生学生会作为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的自我管理性组织,能够使学生自觉、自发地参与到各类学生工作中,从而使相应的能力获得提升。
试点学院发挥学生会育人功能,将其作为人才培养平台之一,能使学生获得更亲民的锻炼平台,从而更好地执行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试点学院本科生学生会育人功能的探索和定位将改变学生会以往在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布局及地位,创造新的育人平台和培养体系,为试点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新的可能和机遇,同时为高等教育体系带来宝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1]丁水汀、李秋实.深化综合改革促拔尖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2]魏寿星.高校学生会育人功能刍议[J].中国职工教育,2013(16)。